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0)Po-^(210)Pb活度不平衡鉴年法测定北极冰区表层冰雪年龄 被引量:1
1
作者 钟强强 王求贵 +3 位作者 于涛 黄德坤 王浩 陈随缘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3-72,共10页
远离河流和大陆的北冰洋冰区,大气沉降是^(210)Po、210Bi、^(210)Pb和 ^(7)Be核素等最重要的来源。降雪一旦形成即被标记具有特定的^(210)Po/^(210)Pb活度比值,并降落到海冰表面,进入封闭状态。在封闭体系的冰雪中,随着时间推移,^(210)P... 远离河流和大陆的北冰洋冰区,大气沉降是^(210)Po、210Bi、^(210)Pb和 ^(7)Be核素等最重要的来源。降雪一旦形成即被标记具有特定的^(210)Po/^(210)Pb活度比值,并降落到海冰表面,进入封闭状态。在封闭体系的冰雪中,随着时间推移,^(210)Po从相对于^(210)Pb强烈亏损的状态逐渐达到^(210)Po-^(210)Pb平衡状态。因此可以通过分析北冰洋表层冰雪中^(210)Po-^(210)Pb活度不平衡特征,量化冰区表层冰雪的表观年龄。本文搜集整理了北极地区气溶胶的^(210)Po/^(210)Pb活度比值,结合2018年中国第9次北极科学考察航次和2015年美国GEOTRACES北冰洋航次中若干冰站表层冰雪的^(210)Po/^(210)Pb活度比特征,估算了北冰洋表层冰雪的表观年龄。结果表明,2018年中国冰站采集的表层冰雪年龄变化范围为106~272 d,远大于2015年美国冰站采集的表层冰雪的年龄;而两国冰站表层冰雪的年龄都呈现一定的纬度效应,即随着采样站位越靠近北极点,总体上表层冰雪的年龄呈现越来越大的特点,表明北极冰区表层冰雪越靠近北极点,表层冰雪被保留的时间会越长。^(210)Po-^(210)Pb活度不平衡定年法可以作为一种评估北冰洋冰雪年龄的方法并与遥感技术协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0)Po-^(210)pb活度不平衡 定年 冰雪年龄 北冰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