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口外东海赤潮暴发期间^(210)Po-^(210)Bi-^(210)Pb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研究
1
作者 周文清 钟强强 +3 位作者 周曰华 王求贵 王浩 杜娟 《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5,共11页
^(210)Bi-^(210)Pb核素对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可以示踪海洋颗粒物动力学过程的良好示踪剂。由于^(210)Bi半衰期较短以及分析难度较大等限制因素的存在,人们对海洋中^(210)Bi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如何以及是否存在^(210)Bi-^(210)Pb活度不... ^(210)Bi-^(210)Pb核素对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可以示踪海洋颗粒物动力学过程的良好示踪剂。由于^(210)Bi半衰期较短以及分析难度较大等限制因素的存在,人们对海洋中^(210)Bi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如何以及是否存在^(210)Bi-^(210)Pb活度不平衡现象这两个问题缺乏足够认知。本文于2017年5月5日至15日搭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春季航次对长江口外东海赤潮暴发期间水体中溶解态和颗粒态(溶解态+颗粒态=总态)^(210)Po、^(210)Bi和^(210)Pb活度浓度及核素活度比进行了现场观测。结果显示,总态^(210)Po/^(210)Pb活度比在0.20到2.08之间变化,平均值为0.82±0.58(n=15);总态^(210)Bi/^(210)Pb活度比在0.32到3.72之间变化,平均值为1.38±0.79(n=15),表明水体中普遍存在^(210)Po-^(210)Pb和^(210)Bi-^(210)Pb活度不平衡现象;而深层水体中存在明显的^(210)Po和^(210)Bi相对于^(210)Pb过剩的现象,表明^(210)Po和^(210)Bi伴随颗粒物在中-深层水体中发生再溶出现象。通过计算3种核素的分配系数和分馏因子,本文发现颗粒物在同时清除^(210)Po、^(210)Bi和^(210)Pb的过程中,倾向于优先清除^(210)Po和^(210)Bi;与^(210)Po类似,^(210)Bi表现出比^(210)Pb更强的海洋颗粒物亲和活性特征,浮游植物暴发(生物量的增加)能促进^(210)Bi与^(210)Pb之间的分馏行为,支持了^(210)Bi-^(210)Pb可用于示踪海洋颗粒物过程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海 ^^(210)Bi-^(210)pb活度不平衡 赤潮暴发 分馏因子 生物地球化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2023年石家庄气溶胶中^(7)Be和^(210)Pb的变化规律与气象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和来源解析
2
作者 刘英华 张绍凯 +2 位作者 梁华平 卢奕夫 李少婷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63-1171,共9页
为了建立放射性核素数据库,从2022年开始连续采样,每周采集1个气溶胶样品,采样体积大于10000 m^(3),共计采集了118个样品。分析得到^(210)Pb和^(210)Pb的活度浓度范围分别为0.89-16.0mBq·m^(-3)和0.55-5.60mBq·m^(-3),平均值... 为了建立放射性核素数据库,从2022年开始连续采样,每周采集1个气溶胶样品,采样体积大于10000 m^(3),共计采集了118个样品。分析得到^(210)Pb和^(210)Pb的活度浓度范围分别为0.89-16.0mBq·m^(-3)和0.55-5.60mBq·m^(-3),平均值分别为(7.02±3.15)mBq·m^(-3)和(1.66±1.07)mBq·m^(-3)。这两种放射性核素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全年^(210)Pb的活度浓度在春季和冬季出现两个峰值,而^(210)Pb的最高值出现在冬季,在夏季两者的活度浓度最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湿度高时^(210)Pb的活度浓度降低,而温度对^(210)Pb的活度浓度影响更大,^(210)Pb、^(210)Pb活度浓度均与降雨量呈负相关性,说明两者去除机制相同。虽然^(210)Pb和^(210)Pb来源不同,但由于两者之间存在相同的传输和清除机制,其活度浓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两种放射性核素首先在颗粒物上富集,然后通过干湿沉降作用到地面,分析发现^(210)Pb倾向于与比表面积更大的PM_(2.5)结合,而^(210)Pb更易附着在较大粒径的PM_(10)上。对放射性核素的来源进行后向轨迹聚类分析,春季高活度浓度^(210)Pb气溶胶来源于偏南轨迹,冬季高活度浓度的^(210)Pb和^(210)Pb则由于局地颗粒物的富集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较好地了解石家庄市气溶胶中^(210)Pb和^(210)Pb活度浓度的时空变化及其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Be ^^(210)pb 气象参数 后向轨迹 石家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近岸大气中的^(210)Po、^(210)Bi和^(210)Pb及其沉降入海通量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马瑞阳 钟强强 +5 位作者 王浩 杜娟 刘文靖 张洁然 黄德坤 于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8,共11页
大气^(210)Po、^(210)Bi和^(210)Pb的沉降通量是海洋中核素示踪颗粒物动力学过程(颗粒有机碳输出、颗粒物输运)的基础参数,为揭示我国近海地区^(210)Po、^(210)Bi和^(210)Pb活度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并估算其沉降入海通量,本文于2016年9... 大气^(210)Po、^(210)Bi和^(210)Pb的沉降通量是海洋中核素示踪颗粒物动力学过程(颗粒有机碳输出、颗粒物输运)的基础参数,为揭示我国近海地区^(210)Po、^(210)Bi和^(210)Pb活度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并估算其沉降入海通量,本文于2016年9月至翌年2月和2021年9-11月分别对上海及厦门地区近地表大气气溶胶中^(210)Po、^(210)Pb和^(210)Bi的活度浓度进行了连续观测;基于^(210)Po-^(210)Pb活度比(^(210)Po/^(210)Pb)和^(210)Bi-^(210)Pb活度比(^(210)Bi/^(210)Pb)两种示踪法计算了气溶胶颗粒物的滞留时间,并利用一维简单气溶胶沉降速率模型估算了3种核素以大气沉降方式输入东海的通量。结果显示,2016年上海秋、冬两季^(210)Po、^(210)Bi、^(210)Pb 3种核素活度浓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11~1.27 m Bq/m^(3)、0.45~1.83 m Bq/m^(3)和1.12~6.10 m Bq/m^(3);2021年秋季厦门^(210)Po、^(210)Bi、^(210)Pb 3种核素活度浓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05~0.85 m Bq/m^(3)、0.83~2.52 m Bq/m^(3)和0.17~1.32 m Bq/m^(3),上海近地表气溶胶中3种核素的活度浓度秋季平均值比厦门地区高。利用^(210)Po/^(210)Pb和^(210)Bi/^(210)Pb计算得到上海和厦门近地面大气的气溶胶滞留时间存在显著差异,基于^(210)Po/^(210)Pb计算上海气溶胶滞留时间均值为(94±54)d,基于^(210)Bi/^(210)Pb计算上海气溶胶滞留时间均值为(6.4±4.8)d,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很可能是两种示踪法本身具有的系统性差异。本文基于一维简易气溶胶沉降速率模型估算了上海地区的^(210)Pb、^(210)Bi和^(210)Po的大气沉降入东海的通量,其在秋季期间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1~26.35 Bq/(m^(2)·d)、0.04~7.91 Bq/(m^(2)·d)和0.01~5.49 Bq/(m^(2)·d)。基于模型估算的^(210)Po、^(210)Bi和^(210)Pb沉降通量与研究区域的实际观测值接近一致,表明利用一维简易气溶胶沉降速率模型间接估算法在替代观测站直测核素的沉降入海通量方面具有一定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近岸 ^^(210)Po ^^(210)Bi ^^(210)pb 滞留时间 沉降入海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级数的地表空气中^(210)Pb活度浓度与气象参数的关系探讨
4
作者 李立凡 范雪波 +3 位作者 李慧萍 胡翔 史鑫源 陈东兵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3-630,共8页
本研究基于地表空气中^(210)Pb活度浓度的基础数据,分析了^(210)Pb的活度浓度与日照、温度、相对湿度、气压、平均总云量、降雨量等气象参数的相关性,使用傅里叶级数完成了地表空气中^(210)Pb活度浓度的变化趋势预测。结果表明:地表空气... 本研究基于地表空气中^(210)Pb活度浓度的基础数据,分析了^(210)Pb的活度浓度与日照、温度、相对湿度、气压、平均总云量、降雨量等气象参数的相关性,使用傅里叶级数完成了地表空气中^(210)Pb活度浓度的变化趋势预测。结果表明:地表空气中^(210)Pb的月平均活度浓度与温度、相对湿度、平均总云量和降雨量之间均存在很强的负相关性,与气压之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证实了使用傅里叶级数预测地表空气中^(210)Pb的活度浓度的可能性。在^(210)Pb的活度浓度谐波谱中,除波动周期为1年的最大谐波外,周期为5年的谐波也较为显著,但与温度、相对湿度、气压、平均总云量和降雨量等气象参数相比,周期性并不十分显著。傅里叶级数预测结果显示地表空气中^(210)Pb的活度浓度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变化趋势大致吻合,但并不完全一致,在后续的研究中可考虑使用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等方法,以提升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级数 空气 ^^(210)pb 活度浓度 气象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THS孔现代沉积物^(137)Cs和^(210)Pb的分布及计年 被引量:24
5
作者 姚书春 李世杰 +2 位作者 刘吉峰 薛滨 夏威岚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9-83,共5页
太湖THS沉积物柱状岩心中存在3个明显的137Cs蓄积峰,高含水率和有机质含量是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对应的137Cs蓄积峰向表层迁移的一个可能的原因。利用137Cs核素1963年和1975年对应的蓄积峰计算出沉积速率为0.34 cm/a。利用137C... 太湖THS沉积物柱状岩心中存在3个明显的137Cs蓄积峰,高含水率和有机质含量是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对应的137Cs蓄积峰向表层迁移的一个可能的原因。利用137Cs核素1963年和1975年对应的蓄积峰计算出沉积速率为0.34 cm/a。利用137Cs核素1963年对应的蓄积峰进行校正,采用210Pb计年的CRS模式获得不同时段的沉积速率,发现在80年代末沉积物堆积通量最高,达到0.6 g/(cm2.a)。两种计年方法的结合有助于认识沉积速率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速率 ^^210pb ^^137CS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老狼坨子海岸带^(14)C、^(137)Cs、^(210)Pb测年与现代沉积速率的加速趋势 被引量:22
6
作者 王宏 姜义 +4 位作者 李建芬 夏威岚 M.Van Strydonck S.L.Goodbred 康慧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58-664,共7页
通过对渤海湾西岸L剖面中同一关键层的碳酸钙和原生腹足类壳体的14C测年对比研究,确定了晚全新世约2800calBP的层位及沉积速率0.045cm/a;8个样柱的137Cs和210Pbexc强度、蓄积量揭示了距今约120年来堤后盐沼的平均沉积速率约为0.35cm/a,... 通过对渤海湾西岸L剖面中同一关键层的碳酸钙和原生腹足类壳体的14C测年对比研究,确定了晚全新世约2800calBP的层位及沉积速率0.045cm/a;8个样柱的137Cs和210Pbexc强度、蓄积量揭示了距今约120年来堤后盐沼的平均沉积速率约为0.35cm/a,而面向开放海湾的潮坪上部则达到约2~3cm/a。研究区近1个世纪以来沉积速率的加速趋势,是渤海湾西岸泥质海岸带的特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C测年 ^^137Cs/^210pb测年 沉积速率 加速 渤海湾西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乌梁素海^210Pb和^137Cs测年与现代沉积速率 被引量:20
7
作者 赵锁志 孔凡吉 +4 位作者 王喜宽 赵军 段海龙 李世宝 张宝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09-914,共6页
对乌梁素海沉积物柱心样品进行210Pb、137Cs测年分析表明,柱心剖面上有明显的1963年蓄积峰,这个蓄积峰对乌梁素海的现代沉积有明显的时标意义。根据210Pb的CRS模式,可以计算出每个样品深度所对应的年代,在该沉积柱心中与137Cs时标吻合... 对乌梁素海沉积物柱心样品进行210Pb、137Cs测年分析表明,柱心剖面上有明显的1963年蓄积峰,这个蓄积峰对乌梁素海的现代沉积有明显的时标意义。根据210Pb的CRS模式,可以计算出每个样品深度所对应的年代,在该沉积柱心中与137Cs时标吻合较好。乌梁素海的沉积速率并不稳定,变化比较大,表明乌梁素海近113 a来沉积环境不稳定。210Pb、137Cs两种计年方法的结合有助于认识沉积速率变化较大的沼泽的沉积状况,也有助于对核素计年方法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0pb ^^137Cs沉积速率 乌梁素海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地区~7Be和^(210)Pb的大气沉降通量 被引量:14
8
作者 贾成霞 刘广山 +2 位作者 杨伟锋 张磊 黄奕普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2-357,共6页
7Be和210Pb是大气中天然存在的放射性核素.本文测定了2001年8月至2002年8月间厦门地区7Be和210Pb大气沉降通量,平均值分别为1.90和0.41Bqm-2d-1.对7Be和210Pb的沉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表明降雨是影响沉降通量的主要因素,两个... 7Be和210Pb是大气中天然存在的放射性核素.本文测定了2001年8月至2002年8月间厦门地区7Be和210Pb大气沉降通量,平均值分别为1.90和0.41Bqm-2d-1.对7Be和210Pb的沉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表明降雨是影响沉降通量的主要因素,两个核素的沉降通量之间存在较好线性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门地区 ^^7Be ^^210pb 大气沉降 放射性核素 沉降特征 沉降通量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纹层计年与^(137)Cs、^(210)Pb法对比研究东北二龙湾玛珥湖现代沉积速率 被引量:15
9
作者 游海涛 刘强 +2 位作者 刘嘉麒 储国强 汉景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9-64,共6页
通过对东北二龙湾玛珥湖顶部无扰动岩心显微研究,证明此岩心发育有良好的年纹层。据精确统计,0~5.5cm间为36个年纹层,纹层计年的误差为4%~7%,年纹层厚度为1.1~2mm不等,平均沉积速率为1.53mm/a,5.5cm处对应于1965年。而二龙湾沉积物(从6.... 通过对东北二龙湾玛珥湖顶部无扰动岩心显微研究,证明此岩心发育有良好的年纹层。据精确统计,0~5.5cm间为36个年纹层,纹层计年的误差为4%~7%,年纹层厚度为1.1~2mm不等,平均沉积速率为1.53mm/a,5.5cm处对应于1965年。而二龙湾沉积物(从6.5cm到5.5cm)岩心的137Cs比活度值急剧增加,从(4.67±0.29)dpm/g增加到(12.06±0.47)dpm/g,在5.5cm处有一个较为明显的蓄积峰值,这一峰值被确认对应为1963年全球137Cs散落的高峰期。另外据210Pbex比活度CIC模式,5.5cm处约为1962年,这和137Cs比活度曲线的1963年时标相一致。印证了纹层计年的精确性,完全可以建立高分辨率时间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龙湾玛珥湖 纹层计年 ^^137CS ^^210pb定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0)Pb和^(137)Cs法对比研究武汉东湖现代沉积速率 被引量:36
10
作者 杨洪 易朝路 +1 位作者 邢阳平 杨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9-113,共5页
对采自东湖 站和 站的沉积物采用210Pb和137Cs相结合的方法测定沉积速率,210Pb法测出东湖 站和 站的沉积速率为8.73mm/a和6.90mm/a,137Cs测出东湖 站和 站的沉积速率为7.4mm/a和5.8mm/a.分析了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差异产生的原因,并与以往... 对采自东湖 站和 站的沉积物采用210Pb和137Cs相结合的方法测定沉积速率,210Pb法测出东湖 站和 站的沉积速率为8.73mm/a和6.90mm/a,137Cs测出东湖 站和 站的沉积速率为7.4mm/a和5.8mm/a.分析了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差异产生的原因,并与以往的研究相对比,探讨东湖沉积速率空间分布的规律性,沉积速率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沉积速率与扰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速率 东湖 ^^210pb ^^137C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0)Pb测年方法在岩溶碳酸盐沉积物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华 李强 +2 位作者 覃嘉铭 林玉山 应启和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9-724,共6页
碳酸盐沉积物中的210Pb,通过大气降水、土壤水渗入沉积物中吸附所得,并且不同沉积物组分和粒级对210Pb的吸附能力不同。笔者以沉积环境稳定、沉积的连续性及其剖面保存的完整性的洞穴沉积物——石笋和流石等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与取自... 碳酸盐沉积物中的210Pb,通过大气降水、土壤水渗入沉积物中吸附所得,并且不同沉积物组分和粒级对210Pb的吸附能力不同。笔者以沉积环境稳定、沉积的连续性及其剖面保存的完整性的洞穴沉积物——石笋和流石等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与取自云南白水台的钙华样品进行210Pb的对比。利用210Pb测年技术方法对岩溶地区不同类型的近代碳酸盐沉积物样品进行测定,并探讨该方法适应范围。结果发现:利用210Pb法能够比较可靠的测定沉积物的沉积速率,并根据沉积物的相对垂直深度和210Pb比度的关系,计算出近100a沉积物年龄和沉积速率。由此可见,210Pb测年技术在岩溶沉积物中的应用,将有助于获取高分辨率的计年,并提供精确的沉积速率,为现代岩溶作用过程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从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沉积物 ^^210pb 沉积速率 方法与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花湖沉积物^137Cs和^210Pb分布及沉积速率 被引量:8
12
作者 郝立波 刘海洋 +3 位作者 陆继龙 孙淑梅 潘志恒 赵玉岩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0-473,共4页
松花湖沉积物柱心中存在3个明显的137Cs蓄积峰,分别是37 cm处的1964年蓄积峰、27 cm处的1971年蓄积峰和23 cm处的1975年蓄积峰。利用137Cs核素1964年和1975年对应蓄积峰计算的沉积速率分别为0.86 cm/a和0.71 cm/a。采用210Pb计年的常量... 松花湖沉积物柱心中存在3个明显的137Cs蓄积峰,分别是37 cm处的1964年蓄积峰、27 cm处的1971年蓄积峰和23 cm处的1975年蓄积峰。利用137Cs核素1964年和1975年对应蓄积峰计算的沉积速率分别为0.86 cm/a和0.71 cm/a。采用210Pb计年的常量初始浓度模式(CIC)计算的平均沉积速率为0.71 cm/a,两者估算的沉积速率吻合。松花湖1964—1975年间的沉积速率明显高于1975—2006年间的沉积速率。137Cs和210Pb计年方法的结合有助于提高沉积速率估算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0pb ^^137CS 沉积速率 松花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干湖沉积物纹层计年和^(210)Pb,^(137)Cs测年对比 被引量:9
13
作者 周爱锋 强明瑞 +4 位作者 张家武 陈发虎 钟艳霞 陈建徽 肖舜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18,24,共5页
通过对西北干旱区苏干湖表层沉积物的年纹层计数定年和^(210)Pb,^(137)Cs测年结果对比发现:^(137)Cs测年结果在8.5 cm出现最高蓄积峰,对应1963年世界核爆高峰期,但在同一层位^(210)Pb测年结果则是1972年,存在较大的偏差.年纹层沉积速率... 通过对西北干旱区苏干湖表层沉积物的年纹层计数定年和^(210)Pb,^(137)Cs测年结果对比发现:^(137)Cs测年结果在8.5 cm出现最高蓄积峰,对应1963年世界核爆高峰期,但在同一层位^(210)Pb测年结果则是1972年,存在较大的偏差.年纹层沉积速率达0.31 cm/a,而根据CRS模式建立的^(210)Pb沉积速率为0.30 cm/a.年纹层反映的沉积速率和^(210)Pb测年结果基本一致,互相验证了两者测年的可靠性.^(137)Cs测年则存在蓄积峰向上迁移的现象,在西北干旱区湖泊使用^(137)Cs测年过程中需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纹层 苏干湖 ^^210pb ^^137Cs测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7Be、^(210)Pb和^(210)Po的厦门岛沿岸地区大气过程示踪研究及辐射剂量评估 被引量:9
14
作者 门武 林静 +1 位作者 王芬芬 尹明端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6-274,共9页
本研究测定了2015年1~7月厦门市大气气溶胶中的7Be、210Pb和210Po,利用多核素联合示踪研究了相关的大气过程.结果表明7Be和210Pb在1、3和4月份具有较高的活度水平和较大的活度变化范围,在6~7月份降低到相对较低的活度水平和一个相对较... 本研究测定了2015年1~7月厦门市大气气溶胶中的7Be、210Pb和210Po,利用多核素联合示踪研究了相关的大气过程.结果表明7Be和210Pb在1、3和4月份具有较高的活度水平和较大的活度变化范围,在6~7月份降低到相对较低的活度水平和一个相对较小的变化范围,不同的气团来源、对流混合及清除机制是其主要的控制因素.相对于7Be,7Be和210Pb同位素对对臭氧(O3)具有更好的相关关系.基于210Pb和210Po的数据计算出厦门市大气气溶胶停留时间为21~188 d,平均值为87 d.通过辐射剂量评估发现这3种放射性核素对人体所产生的年待积有效剂量仅为5.31μSv,近似为天然辐射本底的千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化学 ^^7Be ^^210pb ^^210PO 气溶胶 停留时间 臭氧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沉积物^210Pb分布特征及环境意义 被引量:17
15
作者 刘志勇 潘少明 +1 位作者 程功弼 李向东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6-175,共10页
根据珠江口及其邻近海域中的14个沉积柱样的210Pb随深度分布的测量数据以及210Pb过剩衰减法的原理,建立了基于傅立叶级数的变沉积速率模型,对珠江河口近50年来河口沉积物的沉积序列进行了分析。分别对各柱样的210Pb数据使用变沉积速率... 根据珠江口及其邻近海域中的14个沉积柱样的210Pb随深度分布的测量数据以及210Pb过剩衰减法的原理,建立了基于傅立叶级数的变沉积速率模型,对珠江河口近50年来河口沉积物的沉积序列进行了分析。分别对各柱样的210Pb数据使用变沉积速率模型进行计算,获得了柱样更切实的沉积速率变化过程并分析沉积速率、年代计算结果与同时期内沉积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珠江口不同站位的沉积速率差异很大,几个站位的整体平均沉积速率分别是,7.25cm/a,5.36cm/a,3.26cm/a,3.03cm/a,1.58cm/a;沉积速率的变化与同时期发生在区域内的洪水、风暴潮、人类活动、河口演变等一系列综合因素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这说明使用基于傅立叶级数的变沉积速率模型得到的210Pb沉积速率变化的垂直分布能够解释其对应时段内的沉积环境,此模型亦可为其它河口区域的210Pb沉积速率计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速率 同位素测年 傅立叶级数的变沉积速率模型 ^^210pb 珠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滇池现代沉积物^(210)Pb法的CF模式年龄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程致远 梁卓成 +2 位作者 林瑞芬 卫克勤 王道德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27-332,共6页
本文阐述了^(210)Pb法的CF模式年龄计算原理,并用此模式计算了云南滇池沉积柱样的年龄。发现CF模式年龄与普通的CA模式年龄有明显的差异,而^(228)Th/^(232)Th法和^(239,240)Pu分布都表明CF模式年龄是可靠的。此年龄结果显示了近一百年... 本文阐述了^(210)Pb法的CF模式年龄计算原理,并用此模式计算了云南滇池沉积柱样的年龄。发现CF模式年龄与普通的CA模式年龄有明显的差异,而^(228)Th/^(232)Th法和^(239,240)Pu分布都表明CF模式年龄是可靠的。此年龄结果显示了近一百年来滇池的沉积通量是变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0pb 沉积物 滇池 CF模式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海和渤海沉积物^(210)Pb活度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16
17
作者 齐君 李凤业 宋金明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52,共6页
利用α多道能谱仪测定了黄海和渤海海域58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210)Pb活度,探讨了黄海和渤海表层沉积物中210Pb活度的空间分布特征。渤海中部、北黄海中部泥质沉积区和南黄海中部泥质沉积区是^(210)Pb活度的高值区。渤海湾内、莱州湾内... 利用α多道能谱仪测定了黄海和渤海海域58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210)Pb活度,探讨了黄海和渤海表层沉积物中210Pb活度的空间分布特征。渤海中部、北黄海中部泥质沉积区和南黄海中部泥质沉积区是^(210)Pb活度的高值区。渤海湾内、莱州湾内及北黄海西南部沿岸海域则是^(210)Pb活度的低值区。黄海和渤海海区^(210)Pb的富集、分布特征受到研究海区水动力条件和沉积物粒级的制约。根据位于黄海和渤海泥质沉积区的3个岩芯210Pb活度的垂直分布资料,并结合2个站位所取岩芯的^(210)Pb活度的垂直分布资料,探讨了^(210)Pb活度的垂直分布与沉积环境之间的关系。黄海和渤海^(210)Pb活度呈现高值的泥质沉积区,其^(210)Pb活度随岩芯深度衰减的垂直分布很有规律且沉积速率较低,由此可以反映泥质沉积区稳定的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0pb活度 空间分布 垂直分布 沉积物 黄海 渤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水中^(210)Pb、^(210)Po快速联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覃连敬 李美丽 覃浩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48-955,共8页
本文对^(210)Pb、^(210)Po快速联测方法作了深入研究,确定了适用于环境水样中^(210)Pb、^(210)Po联测的最优实验条件.在未经萃取分离情况下,以坑坏血酸+盐酸羟胺混合体系作还原剂,当盐酸浓度为0.5 mol·L^(-1),沉积时间为2 h,沉积... 本文对^(210)Pb、^(210)Po快速联测方法作了深入研究,确定了适用于环境水样中^(210)Pb、^(210)Po联测的最优实验条件.在未经萃取分离情况下,以坑坏血酸+盐酸羟胺混合体系作还原剂,当盐酸浓度为0.5 mol·L^(-1),沉积时间为2 h,沉积温度为90℃,溶液体积为50 mL时,^(210)Bi、^(210)Po可同时自发沉积在铜片上.利用在同一衰变链上活度最终平衡的特点,通过测量^(210)Bi计数计算得到水中^(210)Pb的活度,然后通过209Po示踪α能谱法求得水中^(210)Po的活度.方法精密度优于10%,加标回收率在95.3%—107.6%,^(210)Pb、^(210)Po探测限分别达到1.2 mBq·L^(-1)和0.15 mBq·L^(-1).利用该联测方法对粤北矿山地区环境水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饮用水中^(210)Pb、^(210)Po活度浓度范围分别为(2.4—38.7)mBq·L^(-1)和(1.0—4.1)mBq·L^(-1);河溪水中^(210)Pb、^(210)Po活度浓度范围分别为(4.3—181.5)mBq·L^(-1)和(0.7—23.3)mBq·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0)pb ^^(210)Po 联测 环境水 铀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流减河盐沼^(210)Pb_(exc)和^(137)Cs剖面记录的现代洪水事件沉积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彪 王福 +7 位作者 田立柱 陈永胜 姜兴钰 王宏 胡克 方晶 李建芬 商志文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34,共10页
在独流减河入海口附近河道之间的盐沼采用人工探坑侧壁连续取样,获得2个站位的沉积物样品。通过^(210)Pb和^(137)Cs定年法建立年代框架,结合粒度分析、有孔虫鉴定和水文数据,探讨了该区的现代洪水事件沉积。结果表明,该区沉积物的^(210)... 在独流减河入海口附近河道之间的盐沼采用人工探坑侧壁连续取样,获得2个站位的沉积物样品。通过^(210)Pb和^(137)Cs定年法建立年代框架,结合粒度分析、有孔虫鉴定和水文数据,探讨了该区的现代洪水事件沉积。结果表明,该区沉积物的^(210)Pb_(exc)比活度-深度剖面中存在2处明显的低值沉积层,分别在3~6cm和10~14cm深度,这2个沉积层分别对应^(137) Cs曲线的次峰和主峰。这两层与上下相邻层位相比呈现粒径较粗、分选较差,有孔虫丰度较低、破损百分比较高的特征。^(210) Pb测年结果显示,^(137)Cs曲线下部的主峰对应的年龄为1963年,与全球性的最大峰值形成时间相对应,而上部的次峰对应的并非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形成的次峰。区内水文数据显示,在1963和1996年分别发生了2次较大的洪水事件。因此,推断S4和S5站位剖面中2个特殊的沉积层是由洪水事件造成的。本研究说明高分辨率沉积特征的多指标研究可以较为准确地揭示洪水等灾害性事件发生的年代和频率,这有利于系统地揭露海陆过渡带地区地质历史时期灾害和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为灾害预防和未来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沉积 ^^210pb ^^137CS 粒度 有孔虫 渤海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树脂在气溶胶^(210)Pb、^(210)Bi和^(210)Po联合分析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静 李鹏翔 +4 位作者 李周 保莉 王瑞俊 高泽全 宋沁楠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8-53,共6页
气溶胶中^(210)Pb、^(210)Bi和^(210)Po的活度浓度处于不平衡状态,本工作对3种核素联合分析进行了方法设计,并采用标准溶液对方法进行了验证。方法验证了Sr树脂对Pb-Bi-Po的分离。依据三种核素的回收率^(210)Bi(约97%)>^(210)Po(约93... 气溶胶中^(210)Pb、^(210)Bi和^(210)Po的活度浓度处于不平衡状态,本工作对3种核素联合分析进行了方法设计,并采用标准溶液对方法进行了验证。方法验证了Sr树脂对Pb-Bi-Po的分离。依据三种核素的回收率^(210)Bi(约97%)>^(210)Po(约93%)>^(210)Pb(约89%)、PbSO_4中^(210)Bi的生长曲线及BiOCl的衰变曲线,可以确定Sr树脂对3种核素的分离效果较好。Sr树脂在气溶胶^(210)Pb、^(210)Bi和^(210)Po中的联合分析应用研究,可以应用于探究气溶胶中Pb-Bi-Po不平衡现象,为气溶胶分析提供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树脂 ^^(210)pb ^^(210)Bi ^^(210)Po 联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