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F体内核磁共振技术观测5-氟尿嘧啶在小鼠肝脏中的代谢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桦 颜贤忠 +1 位作者 阮金秀 杜泽涵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81-285,共5页
应用19F体内核磁共振技术(19FNMR)直接观测了5-氟尿嘧啶(5-FU)在小鼠肝脏中的代谢产物和代谢动力学,昆明种(KM)小鼠和C57小鼠iv5-FU200mg·kg-1后,用19F表面线圈测得5-FU在肝脏... 应用19F体内核磁共振技术(19FNMR)直接观测了5-氟尿嘧啶(5-FU)在小鼠肝脏中的代谢产物和代谢动力学,昆明种(KM)小鼠和C57小鼠iv5-FU200mg·kg-1后,用19F表面线圈测得5-FU在肝脏中依次代谢为α-氟-β-脲基丙酸(FUPA)和α-氟-β-丙氨酸(FBAL).在荷S180瘤KM小鼠肝脏中还可检测到活化产物氟代核苷/核苷酸(FNUC).5-FU在KM和C57小鼠肝脏中清除较快,消除半衰期分别为16.7±3.0和36.6±2.4min,其主要产物FBAL的最大生成rmax(相对强度比)分别为84±14和92±10.但在KM小鼠肝脏中由FUPA进一步降解为FBAL的速率明显快于C57小鼠,t1/2r分别为31±8和57±13min.相应地,在C57小鼠肝脏中FUPA能维持一定的水平并达到rmax26.2±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尿嘧啶 19 NMR 肝脏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F体内核磁共振技术观测5-氟尿嘧啶在小鼠植入肿瘤中的摄取与代谢
2
作者 李桦 颜贤忠 +2 位作者 魏昌华 阮金秀 杜泽涵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2-57,共6页
应用体内19FNMR谱观察并定量评价了5-氟尿嘧啶(5-FU)在荷S180瘤和B16瘤小鼠肿瘤内的摄取和代谢动力学过程.5-FU200mg·kg-1iv后,药物在S180和B16瘤内的主要产物为其活性产物氟代核苷... 应用体内19FNMR谱观察并定量评价了5-氟尿嘧啶(5-FU)在荷S180瘤和B16瘤小鼠肿瘤内的摄取和代谢动力学过程.5-FU200mg·kg-1iv后,药物在S180和B16瘤内的主要产物为其活性产物氟代核苷/核苷酸(FNUC),同时可检测到少量的降解产物α-氟-β-丙氨酸(FBAL)和α-氟-β-脲基丙酸(FUPA).在S180瘤内,5-FU摄取,消除以及FNUC的生成有较大的个体变异,5-FU的消除半衰期t1/2ke为41.5-84.8min,FNUC生成t1/2r为26.0-91.9min.当甲氨蝶呤(MTX)与5-FU合用时,5-FU在S180瘤内的活化代谢过程明显加快,t1/2ke缩短为29.9-43.4min,FNUC的生成速率显著提高,生成量增加.5-FU在B16瘤内的摄取及代谢过程的个体波动较小,其t1/2ke为39±5min,FNUC的生成t1/2r为60±7min,在B16瘤内,MTX的合用不能明显加快5-FU转化为FNUC的反应,也不改变5-FU在瘤内的消除模式.上述结果表明,5-FU对肿瘤的化疗作用与肿瘤灌注5-FU在瘤组织内的摄取和活化代谢过程密切相关,亦可受到合用药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尿嘧啶 抗肿瘤药 氟代核苷 19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雾化全氟化碳纳米探针的小鼠多核^(1)H/^(19)F-MR肺通气成像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姜颖 陈静 +1 位作者 董婧 吴丽娜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6-31,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雾化全氟化碳纳米探针(perflurocarbon nanoprobe,PFC NP)进行多核^(1)H/^(19)F磁共振(^(1)H/^(19)F magnetic resonance,^(1)H/^(19)F-MR)肺通气成像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将BALB/c鼠分为空气组和雾化PFC NP组,并进行多核^(... 目的探讨应用雾化全氟化碳纳米探针(perflurocarbon nanoprobe,PFC NP)进行多核^(1)H/^(19)F磁共振(^(1)H/^(19)F magnetic resonance,^(1)H/^(19)F-MR)肺通气成像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将BALB/c鼠分为空气组和雾化PFC NP组,并进行多核^(1)H/^(19)F-MR扫描,研究经呼吸道递送雾化PFC NP后肺内^(19)F磁共振(^(19)F magnetic resonance,^(19)F-MR)信号的分布;在0 h、1 h、4 h、8 h、12 h、24 h、48 h分别进行^(1)H/^(19)F-MR扫描,研究雾化PFC NP在肺内的代谢规律;通过组织切片验证雾化PFC NP在肺组织中的沉积和对主要脏器的影响。结果雾化PFC NP能够使双肺^(19)F-MR信号明显增强,且肺各区域的^(19)F信号强化程度不同,其中上肺野和下肺野之间、中肺野和下肺野之间的^(19)F信号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时间点^(1)H/^(19)F-MR成像发现,^(19)F-MR信号在递送雾化PFC NP后8 h开始减弱,24 h显著减弱,48 h减至背景信号水平;组织切片证实经呼吸道递送后PFC NP在肺组织沉积,H&E染色显示经呼吸道递送雾化PFC NP后各组织未见病理损伤。结论基于雾化PFC NP的多核^(1)H/^(19)F-MR肺通气成像能够反映肺解剖结构及其生理状态下的肺通气信息,可以通过多核磁共振实现肺通气成像,在呼吸系统磁共振成像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通气 肺成像 全氟化碳 多核磁共振 19f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微环境响应型^(19)F-MR分子成像纳米探针 被引量:1
4
作者 胡雪松 卫佳楠 +3 位作者 王洪斌 吴丽娜 王凯 孙夕林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1-124,共4页
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与肿瘤的发生、转移及其所在组织的结构、功能密切相关。在体研究肿瘤细胞与TME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是基础和临床研究癌症发生发展、研发肿瘤精准诊断新技术以及开发有效抑制肿瘤新策略的迫切需... 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与肿瘤的发生、转移及其所在组织的结构、功能密切相关。在体研究肿瘤细胞与TME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是基础和临床研究癌症发生发展、研发肿瘤精准诊断新技术以及开发有效抑制肿瘤新策略的迫切需求。分子影像学(molecular imaging)着眼于生物过程的分子水平变化,对早期TME中分子改变及环境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现已研制出多种针对TME响应的19F-MR纳米分子成像探针,这类探针可在复杂TME中的某些特定刺激下,使含氟小分子核团暴露,19F-MR信号明显增强。利用探针这一环境响应特性,结合19F-MR成像,可在分子水平早期可视化TME中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为实现肿瘤早期诊断及精准治疗提供有利支持。该综述从基础及临床研究需求出发,对已研发的TME响应型纳米分子成像探针展开评述,以期为新型纳米探针的设计、制备及临床转化提供研究思路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微环境 分子影像学 纳米分子成像探针 ^^(19)氟 磁共振成像 智能环境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F-磁共振造影剂LL02对清醒比格犬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的影响
5
作者 温玉发 丁亚军 +1 位作者 王虎斌 乔红群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19)F-磁共振造影剂LL02对清醒状态比格犬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将4只已经成功埋植DSI植入式生理信号遥测采集系统植入子的比格犬随机分成溶媒对照组(0.9%氯化钠注射液)、LL02小剂量组(3μg·kg^(-1))、LL02中剂量... 目的探讨^(19)F-磁共振造影剂LL02对清醒状态比格犬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将4只已经成功埋植DSI植入式生理信号遥测采集系统植入子的比格犬随机分成溶媒对照组(0.9%氯化钠注射液)、LL02小剂量组(3μg·kg^(-1))、LL02中剂量组(6μg·kg^(-1))、LL02大剂量组(12μg·kg^(-1)),通过DSI清醒动物生理信号遥测系统连续采集给药前2 h至给药后2 h的数据,并对给药前1 h及给药后(按给药结束时间点计)5,10,15,30,60,90,120 min各个检测点的数据进行分析,检测指标包括心电图(心率、QRS间期、PR间期、QT间期、QTcB),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呼吸(潮气量、呼吸频率)。结果与溶媒对照组及本组给药前比较,给药后各时间点,各给药组各项心电指标、血压指标、呼吸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3,6,12μg·kg^(-1)的LL02对清醒比格犬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相关指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f-磁共振造影剂 LL02 心血管系统 呼吸系统 安全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reoselective asymmertric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17α-acetoxy-19-nor-progesterone 被引量:1
6
作者 唐瑞仁 郭灿城 范柏林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4年第3期300-303,共4页
actoxy-19-nor-progesterone was synthesized by a new efficient stereoselective asymmertric pathway from 19-nor-androst-4-en-3,17-dione in 5-steps reactions with overall yield 63.3%. Consequently, a strategy was used to... actoxy-19-nor-progesterone was synthesized by a new efficient stereoselective asymmertric pathway from 19-nor-androst-4-en-3,17-dione in 5-steps reactions with overall yield 63.3%. Consequently, a strategy was used to produce of 17-α-hydroxyl compound stereoselectively by addition 17-keto steroid with hydrogen cyanide,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ditions of this asymmertric reaction were optimized. The titled compound and the intermediate were fully characterized by 1H, one dimension and two dimension 13C-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infrared spectru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te of 17-α-hydroxyl compound isomeride is sensitively affected by the solution system and the best volume ratio of CH3OH to H2O is 36%. After the carbonyl and hydroxyl groups were protected by ethylenediol and vinyl butyl ether respectively, organometallic addition to CN group with CH3Li, androstance compound was converted to pregnane compound. After removing the protective groups by a mild hydrolytic procedure with high yield, the titled compound was obtained by esterified the above intermidiate. The new pathway gives a good purity of 98% as determin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etoxy-19-nor-progesterone SYNTHESIS ^^(13)C-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TERO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定量法测定利培酮含量 被引量:13
7
作者 郭留城 郝海军 杜利月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2-495,共4页
采用氢核磁共振定量法和氟核磁共振定量法测定利培酮含量。氢核磁共振定量法以利培酮δ7.29~7.35处质子峰为定量峰,马来酸δ6.02处为内标峰,在恒温300 K,采样时间4.0 s,弛豫延迟时间15 s,扫描次数为32次条件下采集氢谱。氟核磁共振定量... 采用氢核磁共振定量法和氟核磁共振定量法测定利培酮含量。氢核磁共振定量法以利培酮δ7.29~7.35处质子峰为定量峰,马来酸δ6.02处为内标峰,在恒温300 K,采样时间4.0 s,弛豫延迟时间15 s,扫描次数为32次条件下采集氢谱。氟核磁共振定量法以4-溴-2-氟-乙酰苯胺为内标,在恒温300 K,谱宽12 500.0 Hz,中心频率-43 662.7 Hz下采集氟谱。测试结果显示,利培酮氢核磁共振定量法和氟核磁共振定量法的含量测定结果基本与质量平衡法的结果一致。因此,核磁共振法可用于利培酮绝对含量的测定,具有快速、简单、准确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核磁 氢核磁共振定量法 氟核磁共振定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