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标记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PET/CT对^(18)F-FDG摄取偏低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
1
作者 梁志盈 林培颖 +2 位作者 张汝森 李雯 李伟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1,共8页
目的探讨^(18)F标记的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18)F-FAPI)PET/CT对^(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摄取偏低的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并接受^(18)FFAPI PET... 目的探讨^(18)F标记的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18)F-FAPI)PET/CT对^(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摄取偏低的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并接受^(18)FFAPI PET/CT检查的62例^(18)F-FDG摄取偏低的恶性肿瘤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信息、临床和影像资料。参照肿瘤邻近组织对^(18)F-FDG和^(18)F-FAPI的摄取水平,将肿瘤病灶分为高摄取、中摄取与低摄取,其中高摄取病灶设为阳性。记录并比较^(18)F-FDG与^(18)F-FAPI显示的肿瘤原发灶、转移灶数量及其摄取水平。结果62例原发恶性肿瘤对^(18)F-FDG低摄取18例(29.0%)、中摄取44例(71.0%),而对^(18)F-FAPI低摄取1例(1.6%)、中摄取6例(9.7%)、高摄取55例(88.7%)。原发肿瘤^(18)FFAPI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明显高于^(18)F-FDG(7.5±5.6 vs.3.9±2.1,P<0.001)。^(18)F-FAPI PET检出的阳性淋巴结数明显多于^(18)F-FDG PET(77个vs.38个,P<0.01)。共检出16个远处转移灶,其中^(18)F-FDG PET/CT检出11个(68.8%),^(18)F-FAPI PET/CT检出15个(93.8%),两种示踪剂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18)F-FDG摄取偏低的恶性肿瘤,^(18)F-FAPI PET/CT可较好地显示肿瘤原发灶和转移灶。^(18)F-FAPI可作为一种较有前景的放射性示踪剂,尤其适用于^(18)F-FDG摄取偏低的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标记的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 ^^(18)f-脱氧葡萄糖 pet/ct 肿瘤 低摄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因素对消化系统肿瘤病人^(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文艳 吴大勇 +2 位作者 边艳珠 胡玉敬 魏强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5年第4期1258-1259,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因素对消化系统肿瘤病人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 F-FDG)PET/CT显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124例消化系统肿瘤病人,空腹静脉注射18F-FDG后,静卧休息,60min后进行PET/CT检查。[结果]经过精心护理,121例病人1次显像顺利完成... [目的]探讨护理因素对消化系统肿瘤病人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 F-FDG)PET/CT显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124例消化系统肿瘤病人,空腹静脉注射18F-FDG后,静卧休息,60min后进行PET/CT检查。[结果]经过精心护理,121例病人1次显像顺利完成了检查,图像质量达到诊断要求。3例病人初次显像图像未达到诊断要求,经护理后再次显像图像质量达到诊断要求。[结论]护理因素是保证消化系统肿瘤病人18F-FDG PET/CT显像图像质量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 肿瘤 18f-脱氧葡萄糖 pet/ct 图像质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8)F]氟代乙基吲哚丙酸作为PET显像剂可行性的初步研究
3
作者 董伟璇 秦开心 +3 位作者 沈聪 施冬梅 胡文豪 段小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0-1026,共7页
目的吲哚丙酸在肿瘤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中有关键作用,本研究拟设计合成^(18)F-标记的吲哚丙酸即1-[^(18)F]氟代乙基-吲哚丙酸(1-[^(18)F]-IPA),并对其作为肿瘤PET显像剂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前体1-(2-对甲苯磺酸氧乙基)-吲哚丙酸甲酯与^(1... 目的吲哚丙酸在肿瘤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中有关键作用,本研究拟设计合成^(18)F-标记的吲哚丙酸即1-[^(18)F]氟代乙基-吲哚丙酸(1-[^(18)F]-IPA),并对其作为肿瘤PET显像剂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前体1-(2-对甲苯磺酸氧乙基)-吲哚丙酸甲酯与^(18)F-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粗产品经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并收集中间体,最后水解得1-[^(18)F]-IPA。目测产品的澄清度,精密试纸测定pH值,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放射化学纯度和稳定性。ICR健康小鼠尾静脉注射1-[^(18)F]-IPA(0.2 mL,7 MBq),于5、15、25、45、75、120 min各不同时间点处死并解剖,测定1-[^(18)F]-IPA在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荷BxPC-3裸鼠行micro-PET/CT显像并进行图像分析。组织器官不同时间点生物学分布的比较采用Student t检验。结果1-[^(18)F]-IPA总制备时间约35~40 min,放射化学产率(45±5)%,放射化学纯度>95%。产品溶液澄清无颗粒,pH值约6.5,体内外稳定性好。于各时间点处死ICR健康小鼠并解剖后测定1-[^(18)F]-IPA在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结果表明除外脑组织,在ICR健康小鼠全身各主要脏器均有1-[^(18)F]-IPA的一定摄取,以肝脏、胆囊以及肾脏摄取最明显,胆囊处随时间推移放射性逐渐增高,在120 min时达到(39.86±6.56)%ID/g,骨摄取随时间无明显变化。Micro-PET/CT表明,荷BxPC-3裸鼠在注射1-[^(18)F]-IPA 30 min后的BxPC-3肿瘤处有一定量放射性摄取,但并不明显,此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约为55.18±14.62。这与生物分布结果一致,脑在各时间点摄取均较低。结论1-[^(18)F]-IPA合成时间短、产率高,有望成为一种探查色氨酸吲哚代谢途径以及进一步揭示肿瘤免疫抵抗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8)F]乙基吲哚丙酸(1-[^(18)F]-IPA) 放射化学 小动物pet/ct 分子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对恶性腹膜弥漫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 被引量:5
4
作者 殷艳海 李诗运 戴儒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6-589,共4页
目的:探究^(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对恶性腹膜弥漫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结果。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腹膜弥漫性病变患者127例,包括结核性腹膜炎患者72例和恶性腹膜弥漫性病变患者55例。将^(18)F-FDG PET/CT检测结果记为观察... 目的:探究^(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对恶性腹膜弥漫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结果。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腹膜弥漫性病变患者127例,包括结核性腹膜炎患者72例和恶性腹膜弥漫性病变患者55例。将^(18)F-FDG PET/CT检测结果记为观察组,而常规CT检查结果记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检测结果及准确度。结果:恶性腹腔积液患者^(18)F-FDG PET/CT显像示腹腔积液代谢升高,^(18)F-FDG PET/CT准确度、敏感度以及特异性为91.34%、92.73%、90.28%,均显著高于常规CT的69.29%、67.27%、70.83%(均P<0.05)。在对不同病变程度患者统计对比得出结核组受累腹膜SUVmax、腹腔积液SUVmax以及腹腔积液T/NT水平低于恶性组,而腹腔积液CT值高于恶性组。结核组结节直径小于恶性组,结核组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为74.19±11.42、57.93±10.21、65.16±11.26、62.42±11.03,均显著高于恶性组的68.83±10.79、51.22±9.41、59.73±10.44、56.73±1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积液代谢升高对恶性腹腔积液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价值,^(18)F-FDG PET/CT阅片分析应密切结合腹腔积液SUV,以进一步提高对不明原因腹腔积液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腹膜弥漫性病变 ^^18f-脱氧葡萄糖pet/ct 诊断 准确度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LT Micro PET/CT显像评价奥拉帕尼对裸鼠乳腺癌模型的放疗增敏作用
5
作者 王思淇 陶伟涛 +2 位作者 许阿磊 薛杨央 汪会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30-934,共5页
目的探讨^(18)F-脱氧胸腺嘧啶核苷(^(18)F-FL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评价奥拉帕尼(Olaparib)对裸鼠乳腺癌模型的放疗增敏作用。方法建立24只BALB/C裸鼠MCF-7乳腺癌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对照组、单纯... 目的探讨^(18)F-脱氧胸腺嘧啶核苷(^(18)F-FL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评价奥拉帕尼(Olaparib)对裸鼠乳腺癌模型的放疗增敏作用。方法建立24只BALB/C裸鼠MCF-7乳腺癌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对照组、单纯放疗组、Olaparib组、Olaparib+放疗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8 h对裸鼠行^(18)F-FLT Micro PET/CT显像。比较4组治疗前后肿瘤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 max)、总增殖体积(TPV)及肿瘤体积的变化。显像完成后,取出肿瘤进行称重观察肿瘤质量变化。通过免疫组化法分析肿瘤增殖指数Ki-67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肿瘤的SUV max与免疫组化指标Ki-67及PCNA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4组肿瘤的SUV max、TPV及肿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41、0.061、0.045,P>0.05);治疗结束后48 h,对照组和Olaparib组的肿瘤SUV max较治疗前升高(t=-12.111,P<0.001;t=-3.001,P=0.03);单纯放疗组和Olaparib+放疗组肿瘤的SUV max较治疗前减低(t=5.829,P<0.01;t=4.448,P<0.01),Olaparib+放疗组肿瘤的SUV max、TPV和肿瘤体积均低于单纯放疗组(t=3.388、5.884、5.990,P<0.01)。Olaparib+放疗组瘤体质量明显低于其他3组(F=44.405,P<0.001)。免疫组化检测显示Ki-67及PCNA在Olaparib+放疗组中表达均少于其他3组(F=16.289、39.645,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SUV max与Ki-67及PCNA表达均呈正相关(r=0.920、0.918,P<0.01)。结论^(18)F-FLT Micro PET/CT显像可以评价Olaparib对裸鼠乳腺癌模型的放疗增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 ^^(18)f-脱氧胸苷 放射疗法 Micro pet/ct Ki-67 PC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延迟相葡萄糖负荷的FDGPET/CT扫描方法预测高血糖对多药耐药蛋白和P-糖蛋白活性影响的可行性 被引量:1
6
作者 金仲慧 吕忠文 +5 位作者 朱慧慈 刘君 何平 李欣欣 宋乐 刘玉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5-128,共4页
目的:通过PET/CT延迟相葡萄糖负荷观察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 F-FDG)排出细胞的关键酶——多药耐药蛋白(MRP)和P-糖蛋白(P-gp)的活性是否与血糖水平有关,初步阐明其可能机制。方法:随机选取12例恶性肿瘤患者序贯进入实验组,并在病历库... 目的:通过PET/CT延迟相葡萄糖负荷观察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 F-FDG)排出细胞的关键酶——多药耐药蛋白(MRP)和P-糖蛋白(P-gp)的活性是否与血糖水平有关,初步阐明其可能机制。方法:随机选取12例恶性肿瘤患者序贯进入实验组,并在病历库中随机选取同期30例常规双时相扫描患者为对照组。2组患者早期相均为常规空腹18F-FDG PET/CT扫描,延迟相实验组患者口服葡萄糖后扫描,对照组患者则不口服葡萄糖。记录并分析2组患者早期相和延迟显像中肿瘤组织和健康组织标准化摄取比值(SUV)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延迟相各感兴趣区(ROI)的平均SUV(SUVmean)和最大SUV(SUVmax)变化,与早期相比较,对照组患者肿瘤延迟相SUVmax明显升高(P<0.01),竖脊肌延迟相SUVmean变化不明显(P>0.05),肝脏、主动脉延迟相SUVmean明显减低(P<0.01);与早期相比较,实验组患者竖脊肌延迟相SUVmean明显升高(P<0.05),而肿瘤延迟相SUVmax变化不明显(P>0.05),肝脏和主动脉延迟相SUVmean明显减低(P<0.01)。结论:葡萄糖负荷后肿瘤组织SUV未出现明显升高,提示18F-FDG排出与进入细胞的速度取得了新的平衡,预示高血糖可能导致MRP和P-gp功能的上调或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脱氧葡萄糖 pet/ct 葡萄糖负荷 糖尿病 恶性肿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IBI甲状旁腺显像阴性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1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晗 袁凤易 +1 位作者 许楠 王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27,共5页
本文报道1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合并维生素D缺乏患者的诊治过程,旨在为PHPT术前定位诊断提供借鉴。患者为青年男性,起病隐匿,多次检验均显示有高钙血症、低磷血症、高钙尿症及高甲状旁腺素血症... 本文报道1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合并维生素D缺乏患者的诊治过程,旨在为PHPT术前定位诊断提供借鉴。患者为青年男性,起病隐匿,多次检验均显示有高钙血症、低磷血症、高钙尿症及高甲状旁腺素血症,无肾功能不全,PHPT诊断明确,同时合并双肾结石、维生素D缺乏。患者符合手术指征,但术前定位的难点在于:超声检查提示双侧甲状旁腺区均有可疑占位,^(99m)Tc-MIBI显像结果阴性。通过^(18)F-氟代胆碱PET/CT实现术前精准定位,患者术后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 维生素D ^^(99m)Tc-MIBI显像 ^^(18)f-胆碱pe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