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14)C核素研究草甘膦在水域生态系中的迁移、生物富集与消失动态 被引量:11
1
作者 朱国念 郭江峰 孙锦荷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5-190,共6页
采用室内模拟与室外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除草剂草甘膦在水域生态系统中的环境行为、生物富集作用和消失动态。表明该药进入水系后迅速向水生植物(金鱼藻CeratopyllumdemersumL .)和底泥中发生迁移 ;5~ 1 0d后以更快的速率向水生动... 采用室内模拟与室外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除草剂草甘膦在水域生态系统中的环境行为、生物富集作用和消失动态。表明该药进入水系后迅速向水生植物(金鱼藻CeratopyllumdemersumL .)和底泥中发生迁移 ;5~ 1 0d后以更快的速率向水生动物 (麦穗鱼Psudorasoboraparva)体内迁移并积累。 2 0d时的分配系数和生物富集系数分别达 8 59、2 7 96和 45 79,系统中草甘膦的浓度分布为麦穗鱼 >金鱼藻 >沉积物 >水体。鱼塘和河道用药后 ,草甘膦在水和沉积物之间的迁移及消失则更为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C核素 水域生态系 迁移 生物富集 消失 水环境 环境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C草甘膦在大蓟、小蓟植株中吸收输导作用的研究
2
作者 戴自谦 孔祥莉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3年第1期13-19,共7页
用^(14)C草甘膦处理大蓟和小蓟的叶子试验证明,这两种杂草吸收草甘膦后具有双向输导性能。其吸收速度和植株各部分的药量分布是不同的,施药一天后总吸收量较少,占总药量的4.05%,但三天后明显增加,到第六天达到44.54%。而叶子的吸收高... 用^(14)C草甘膦处理大蓟和小蓟的叶子试验证明,这两种杂草吸收草甘膦后具有双向输导性能。其吸收速度和植株各部分的药量分布是不同的,施药一天后总吸收量较少,占总药量的4.05%,但三天后明显增加,到第六天达到44.54%。而叶子的吸收高峰是处理后3~7天。根部的吸收量,从处理后一天的14.42%,到第六天增加到93.8%。但是,处理七天后,仍有50%左右的药剂未被植株所吸收。所以,草甘膦施药期不宜太迟,同时,施药方法要保证有足够的药量覆盖杂草茎叶上并被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C 大蓟 小蓟 脉冲(CPM) 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卵磷脂·维生素E对草甘膦的增效作用及在植物体内吸收与传导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相世刚 强胜 +4 位作者 夏爱萍 李春林 左娇 宋小玲 张瑞萍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4-421,共8页
为明确助剂3%卵磷脂·维生素E(商品名为安融乐■,AnnGro■)对草甘膦的增效作用及其在植物体内的吸收与传导的影响,以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为试验材料,通过生物测定计算了安融乐■分别与2种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商... 为明确助剂3%卵磷脂·维生素E(商品名为安融乐■,AnnGro■)对草甘膦的增效作用及其在植物体内的吸收与传导的影响,以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为试验材料,通过生物测定计算了安融乐■分别与2种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商品名分别为“发达”和“农达”)混用后的ED_(50)值和ED_(90)值,以及药液表面张力和药液与叶面的接触角;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测定了^(14)C-草甘膦在空心莲子草体内的吸收与传导。结果表明:与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单用相比,安融乐■与2种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混用后空心莲子草的死亡时间均提前1 d;ED_(50)值和ED_(90)值分别降低34.9%、21.4%和35.9%、23.3%;药液表面张力和药液与叶面的接触角均显著降低。处理4 d后,^(14)C-草甘膦+安融乐■处理的空心莲子草体内的^(14)C-草甘膦总吸收量、在植物体内总传导量和药剂向下传导量分别是单用^(14)C-草甘膦处理的2.33、2.34和2.36倍。综上,安融乐■通过增加空心莲子草对草甘膦的吸收和体内传导,从而提高了草甘膦对空心莲子草的防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卵磷脂·维生素E ^^(14)c- 增效作用 空心莲子 吸收 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