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小流域山坪塘沉积泥沙^(137)Cs的泥沙沉积剖面粒径特征
1
作者 成六三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1,共6页
小流域泥沙来源分析对流域综合治理与水土保持措施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岩溶区小流域山坪塘为例,从山坪塘沉积泥沙入手,探明山坪塘沉积泥沙剖面与其控制流域内的土地利用类型的^(137)Cs比活度和及黏粒含量的深度分布特征,为反演小流... 小流域泥沙来源分析对流域综合治理与水土保持措施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岩溶区小流域山坪塘为例,从山坪塘沉积泥沙入手,探明山坪塘沉积泥沙剖面与其控制流域内的土地利用类型的^(137)Cs比活度和及黏粒含量的深度分布特征,为反演小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强度分布提供基础。研究结果表明:①山坪塘沉积泥沙的^(137)Cs比活度在垂直剖面上变化较为复杂,最大值出现在山坪塘的底顶部,^(137)Cs比活度范围为0.99~3.58 Bq/kg,平均值为1.8 Bq/kg;②山坪塘控制流域内坡耕地、草地和林地表层土壤的^(137)Cs比活度分布差异性较大,且^(137)Cs比活度极差分别为4.16、2.86和6.36 Bq/kg;③山坪塘旋回沉积泥沙与其控制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的粒径组分含量主要以黏粒、中粉粒和粉粒为主,且它们的粒径组分含量之间比例基本保持一致;④山坪塘沉积泥沙粒径特征参数(中值粒径、众数粒径、体积加权平均粒径和分形维数D)在垂直剖面上变化基本保持一致,而有效粒径变化较为复杂。研究为开展岩溶小流域山坪塘泥沙沉积来源特征演变提供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小流域 ^^(137)cs 土壤侵蚀 乌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腾冲青海湖沉积物中^(137)Cs蓄积峰的分布特征及成因解析
2
作者 郭海婷 吴孟孟 +3 位作者 潘少明 徐仪红 李启凡 康都 《湖泊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1-1090,I0037-I0039,共13页
人类核事件形成的^(137)Cs蓄积峰作为一种重要的时标,被广泛应用于湖泊沉积物计年。在云南地区的湖泊沉积剖面中,除1963年^(137)Cs最大蓄积峰外,1975年和1986年蓄积峰存在与否,其成因及时标意义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选取滇西腾冲青海湖为... 人类核事件形成的^(137)Cs蓄积峰作为一种重要的时标,被广泛应用于湖泊沉积物计年。在云南地区的湖泊沉积剖面中,除1963年^(137)Cs最大蓄积峰外,1975年和1986年蓄积峰存在与否,其成因及时标意义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选取滇西腾冲青海湖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137)Cs沉积模型,利用重建的区域^(137)Cs大气沉降数据定量化拟合出^(137)Cs的沉积分布曲线,结合210 Pb_(ex)年代、Pu同位素分析结果及前人对区域其他湖泊的研究结果,对沉积物剖面中各^(137)Cs蓄积峰的年代、成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解析,进而识别其对应的时标特征。结果表明,腾冲青海湖沉积剖面中1963和1986年^(137)Cs峰主要由大气沉降的^(137)Cs蓄积形成,大气沉降量的贡献比例为77%~80%和51%~62%,分别对应1963年全球大气沉降高峰和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沉降峰,具有明确的时标特征。腾冲青海湖沉积剖面中1975年^(137)Cs峰主要由流域输入的^(137)Cs蓄积形成,流域输入量的贡献比例高达80%~88%;由于流域输入成因的1975年^(137)Cs蓄积峰不具有明显的时标特征,因此不能作为时标应用。在云南地区,1963年^(137)Cs最大蓄积峰的时标特征明确,是湖泊沉积物计年的可靠时标;1986年蓄积峰的时标特征可识别,可作为该区域沉积物计年的辅助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 沉积模型 ^^(239+240)Pu 1986年时标 沉积计年 腾冲青海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环境气溶胶中^(137)Cs放射性水平测量
3
作者 甘睿琳 杜娟 +2 位作者 刘陆 高鹏 马秀凤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68,I0003,共7页
随着我国核能与核技术应用的发展,放射化学分析在环境质量监测、核设施周边辐射环境监测、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监测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37)Cs是典型的人工放射性核素,主要由全球大气层核试验、核事故和核技术应用等活动产生... 随着我国核能与核技术应用的发展,放射化学分析在环境质量监测、核设施周边辐射环境监测、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监测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37)Cs是典型的人工放射性核素,主要由全球大气层核试验、核事故和核技术应用等活动产生,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会均匀地分布至全身,形成内照射,因此监测环境介质中^(137)Cs放射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工作采用放化分析法对北京市环境气溶胶样品进行了前处理,在灰化-浸取后增加了除210Bi的步骤,减小了210Bi对气溶胶中^(137)Cs活度浓度测量的影响,并将放化分析法测量结果与γ能谱法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放化分析法的可靠性,进而采用放化分析法对北京市环境气溶胶中^(137)Cs放射性水平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16—2023年北京市环境气溶胶中^(137)Cs活度浓度范围为(0.477±0.098)^(7.05±0.14)μBq/m^(3),均值为(1.46±1.26)μBq/m^(3),处于全国气溶胶监测正常结果范围内;此外,结合^(137)Cs监测结果与气象条件分析,沙尘天气导致的地表再悬浮可能会造成气溶胶中^(137)Cs活度浓度升高,后续有必要进行长期跟踪监测,深入开展沙尘天气与气溶胶中^(137)Cs活度浓度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化分析法 气溶胶 ^^(137)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区小流域山坪塘沉积泥沙^(137)Cs活度比及其粒径剖面特征分析
4
作者 成六三 方海燕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65,共7页
为了探讨山坪塘沉积泥沙来源信息,以岩溶区小流域小坪山坪塘为研究对象,采用核素^(137)Cs和土壤粒径特征值等方法,对岩溶区小流域山坪塘沉积泥沙来源及其土地利用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1)山坪塘沉积泥沙的^(137)Cs比活度在垂... 为了探讨山坪塘沉积泥沙来源信息,以岩溶区小流域小坪山坪塘为研究对象,采用核素^(137)Cs和土壤粒径特征值等方法,对岩溶区小流域山坪塘沉积泥沙来源及其土地利用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1)山坪塘沉积泥沙的^(137)Cs比活度在垂直剖面上存在一个区间50 cm深度层次未被检出,但山坪塘沉积泥沙^(137)Cs比活度范围为0~3.59 Bq·kg^(-1),平均值为1 Bq·kg^(-1);(2)山坪塘沉积泥沙^(137)Cs比活度比坡耕地、草地和林地土壤表层小1.7、1.83、0.92 Bq·kg^(-1),且坡耕地和林地土壤表层的^(137)Cs比活度分布差异较大;(3)山坪塘旋回沉积泥沙与其控制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的粒径组分含量主要以粘粒、中粉粒和粉粒为主,且粒径组分含量之间比例基本保持一致。但山坪塘沉积泥沙仅有组分极细砂粒含量与坡耕地表层土壤组分含量密切,其他组分含量与草地密切;(4)山坪塘沉积泥沙粒径特征参数(中值粒径、众数粒径、体积加权平均粒径和分形维数D)在垂直剖面上变化基本保持一致,而有效粒径变化较为复杂。可得结论,山坪塘沉积泥沙来源主要为其流域内的坡耕地和草地表层土壤,为区域岩溶小流域山坪塘沉积泥沙反演和水土保持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踪法 ^^(137)cs 土壤侵蚀 岩溶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侵蚀分异的^(137)Cs示踪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晓燕 李立青 +1 位作者 杨明义 田均良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4-76,113,共4页
应用137Cs示踪技术研究了黄土丘陵区典型流域土壤侵蚀强度分异规律,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传统作业的果园地土壤侵蚀较坡耕地、生态林地严重;直接还林地土壤侵蚀较撂荒地严重;峁坡阳面人工林地土壤侵蚀较谷坡阴面人工林地严重... 应用137Cs示踪技术研究了黄土丘陵区典型流域土壤侵蚀强度分异规律,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传统作业的果园地土壤侵蚀较坡耕地、生态林地严重;直接还林地土壤侵蚀较撂荒地严重;峁坡阳面人工林地土壤侵蚀较谷坡阴面人工林地严重;退耕时间短的地块土壤侵蚀较退耕时间长的地块严重。改善土地管理方式、因地制宜进行退耕地的植被建设是有效遏制土壤流失的关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侵蚀 分异规律 137 同位素示踪 植被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7)Cs示踪法研究坡度与土壤流失的关系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晓燕 田均良 +1 位作者 刘普灵 杨明义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90-393,共4页
应用13 7Cs示踪法对陕西延安燕沟流域自然坡面上坡度与侵蚀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坡面各点的坡度与侵蚀强度之间呈幂或指数函数关系 ,且相关性极显著 ,即随着坡度的增加 ,侵蚀强度呈幂或指数函数增加 ;偏相关分析结果表... 应用13 7Cs示踪法对陕西延安燕沟流域自然坡面上坡度与侵蚀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坡面各点的坡度与侵蚀强度之间呈幂或指数函数关系 ,且相关性极显著 ,即随着坡度的增加 ,侵蚀强度呈幂或指数函数增加 ;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侵蚀强度与坡面平均坡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其相关系数为 0 44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强度 坡面 土壤流失 坡度 示踪法 ^^137cs 上坡 关系 相关性 增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THS孔现代沉积物^(137)Cs和^(210)Pb的分布及计年 被引量:24
7
作者 姚书春 李世杰 +2 位作者 刘吉峰 薛滨 夏威岚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9-83,共5页
太湖THS沉积物柱状岩心中存在3个明显的137Cs蓄积峰,高含水率和有机质含量是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对应的137Cs蓄积峰向表层迁移的一个可能的原因。利用137Cs核素1963年和1975年对应的蓄积峰计算出沉积速率为0.34 cm/a。利用137C... 太湖THS沉积物柱状岩心中存在3个明显的137Cs蓄积峰,高含水率和有机质含量是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对应的137Cs蓄积峰向表层迁移的一个可能的原因。利用137Cs核素1963年和1975年对应的蓄积峰计算出沉积速率为0.34 cm/a。利用137Cs核素1963年对应的蓄积峰进行校正,采用210Pb计年的CRS模式获得不同时段的沉积速率,发现在80年代末沉积物堆积通量最高,达到0.6 g/(cm2.a)。两种计年方法的结合有助于认识沉积速率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速率 ^^210PB ^^137cs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对^(137)Cs污染土壤的修复 被引量:18
8
作者 杨俊诚 朱永懿 +3 位作者 陈景坚 张建峰 梅勇 姜慧敏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6-290,共5页
选用了南瓜、油菜、虎尾草、红梗叶甜菜、东升叶甜菜和红甜菜等几种植物,通过盆栽模拟,研究不同活度137Cs污染的广东大亚湾水稻土、浙江秦山水稻土和北京褐土的生物修复作用。结果表明,供试植物在3种土壤上均对137Cs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并... 选用了南瓜、油菜、虎尾草、红梗叶甜菜、东升叶甜菜和红甜菜等几种植物,通过盆栽模拟,研究不同活度137Cs污染的广东大亚湾水稻土、浙江秦山水稻土和北京褐土的生物修复作用。结果表明,供试植物在3种土壤上均对137Cs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并随137Cs施入量的增加而增加,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2=0.9989。在污染水平相同的情况下,试验发现,虎尾草、油菜和南瓜所吸收137Cs的比活度随土壤的pH值降低而增加。6种植物的生物修复能力差异较大,综合评价结果为,对137Cs污染土壤修复能力的顺序是:虎尾草>油菜>红梗叶甜菜>南瓜>红甜菜>东升叶甜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污染土壤 生物修复 综合评价 ^^137cs 污染土壤 修复作用 植物 吸收能力 修复能力 红甜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137)Cs法探讨苏南坡地的土壤侵蚀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燕 张洪 +2 位作者 杨浩 唐翔宇 彭补拙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3-56,共4页
与黄土和红壤地区相比 ,学术界对苏南丘陵区土壤侵蚀的关注要少得多 ,也许是这里的土壤侵蚀的绝对数量不大 ,然而 ,苏南地区的土壤侵蚀引起的生态影响却不容忽视 ,如因土壤侵蚀造成的养分流失对水体的影响及土层减薄都远超过黄土区。为... 与黄土和红壤地区相比 ,学术界对苏南丘陵区土壤侵蚀的关注要少得多 ,也许是这里的土壤侵蚀的绝对数量不大 ,然而 ,苏南地区的土壤侵蚀引起的生态影响却不容忽视 ,如因土壤侵蚀造成的养分流失对水体的影响及土层减薄都远超过黄土区。为了探讨苏南土壤侵蚀的生态影响 ,首先是要了解土壤侵蚀的状况 ,在这方面 13 7Cs示踪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 ,可是要使用此法 ,必须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确定研究区的背景值 ,二是建立估算土壤侵蚀的模型。经过较长时间的研究 ,确定苏南地区的 13 7Cs背景值为 2 2 0 0 Bq/m2 ;并根据基本物理含义 ,建立了耕地与非耕地的土壤侵蚀模型 ,用这 2个模型并借用其他学者提供的土壤沉积模型 ,对宜兴竹园及茶园两个坡地的土壤侵蚀与沉积作了估算。在此基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同位素示踪法 137 苏南坡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37)Cs示踪法的丹江口小流域农用地土壤侵蚀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利华 李辉 张艳艳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3-277,共5页
运用137Cs示踪技术,采用相关土壤侵蚀定量估算模型,探讨丹江口市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壤类型的土壤侵蚀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137Cs本底值为2 153.46 Bq/m2;耕作土剖面中137Cs呈均一分布,非耕作土剖面中137Cs呈指数递减分布;不同... 运用137Cs示踪技术,采用相关土壤侵蚀定量估算模型,探讨丹江口市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壤类型的土壤侵蚀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137Cs本底值为2 153.46 Bq/m2;耕作土剖面中137Cs呈均一分布,非耕作土剖面中137Cs呈指数递减分布;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农用地土壤侵蚀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沟谷旱地>坡耕地>菜田>水田>草地;不同土壤类型结合不同地貌形态呈现不同的侵蚀速率,依次为低山丘陵区的石灰土>粘质的黄棕壤土>紫色土和砂质潮土;坡耕地的土壤侵蚀呈现垂直分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示踪技术 土壤侵蚀 农用地 丹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老狼坨子海岸带^(14)C、^(137)Cs、^(210)Pb测年与现代沉积速率的加速趋势 被引量:22
11
作者 王宏 姜义 +4 位作者 李建芬 夏威岚 M.Van Strydonck S.L.Goodbred 康慧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58-664,共7页
通过对渤海湾西岸L剖面中同一关键层的碳酸钙和原生腹足类壳体的14C测年对比研究,确定了晚全新世约2800calBP的层位及沉积速率0.045cm/a;8个样柱的137Cs和210Pbexc强度、蓄积量揭示了距今约120年来堤后盐沼的平均沉积速率约为0.35cm/a,... 通过对渤海湾西岸L剖面中同一关键层的碳酸钙和原生腹足类壳体的14C测年对比研究,确定了晚全新世约2800calBP的层位及沉积速率0.045cm/a;8个样柱的137Cs和210Pbexc强度、蓄积量揭示了距今约120年来堤后盐沼的平均沉积速率约为0.35cm/a,而面向开放海湾的潮坪上部则达到约2~3cm/a。研究区近1个世纪以来沉积速率的加速趋势,是渤海湾西岸泥质海岸带的特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C测年 ^^137cs/^210Pb测年 沉积速率 加速 渤海湾西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乌梁素海^210Pb和^137Cs测年与现代沉积速率 被引量:20
12
作者 赵锁志 孔凡吉 +4 位作者 王喜宽 赵军 段海龙 李世宝 张宝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09-914,共6页
对乌梁素海沉积物柱心样品进行210Pb、137Cs测年分析表明,柱心剖面上有明显的1963年蓄积峰,这个蓄积峰对乌梁素海的现代沉积有明显的时标意义。根据210Pb的CRS模式,可以计算出每个样品深度所对应的年代,在该沉积柱心中与137Cs时标吻合... 对乌梁素海沉积物柱心样品进行210Pb、137Cs测年分析表明,柱心剖面上有明显的1963年蓄积峰,这个蓄积峰对乌梁素海的现代沉积有明显的时标意义。根据210Pb的CRS模式,可以计算出每个样品深度所对应的年代,在该沉积柱心中与137Cs时标吻合较好。乌梁素海的沉积速率并不稳定,变化比较大,表明乌梁素海近113 a来沉积环境不稳定。210Pb、137Cs两种计年方法的结合有助于认识沉积速率变化较大的沼泽的沉积状况,也有助于对核素计年方法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0PB ^^137cs沉积速率 乌梁素海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7)Cs法估算南方红壤地区土壤侵蚀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0
13
作者 唐翔宇 杨浩 +2 位作者 曹慧 赵其国 李仁英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7,11,共5页
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红壤在我国南方地区分布较广 ,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植被覆盖破坏严重 ,致使该地区长期以来遭受强烈的土壤侵蚀作用。1 37Cs作为一种有效的示踪剂 ,在国内外越来越多地用于中长期 ( 4 0余年 )以来的土壤侵蚀模数... 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红壤在我国南方地区分布较广 ,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植被覆盖破坏严重 ,致使该地区长期以来遭受强烈的土壤侵蚀作用。1 37Cs作为一种有效的示踪剂 ,在国内外越来越多地用于中长期 ( 4 0余年 )以来的土壤侵蚀模数的估算。采用 1 37Cs技术 ,研究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红壤典型小流域的土壤侵蚀作用。结果表明 ,该流域的1 37Cs基准值为 2 10 7Bq/m2 ;对于表土质地较为粘重的非耕作红壤而言 ,1 37Cs在土壤剖面中呈指数型分布 ;该流域内山坡和山顶非耕作土的 1 37Cs分布深度通常在 15 cm以内 ,而耕作土中则达 3 0 cm ;对于坡度相对较大 ( 5 .5~ 11°) ,植被条件较差的迎风坡非耕作红壤而言 ,其土壤侵蚀模数达 11.2~ 14 .5 t/hm2 · a;对于坡度较小 ( 1.5~ 4 .5°) ,植被条件较好的背风坡非耕作红壤而言 ,土壤侵蚀模数为 0 .3~ 10 .8t/hm2·a;坡上部水作梯田的侵蚀作用比坡下部的水作梯田小 ,且水作梯田比旱作梯田更有利于水土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 红壤 土壤侵蚀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口坝上地区农田土壤风蚀的^(137)Cs示踪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加琼 周学雷 +3 位作者 张春来 杨硕 潘星慧 刘永刚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24-728,共5页
利用137Cs示踪法,计算了张家口坝上地区1963年以来的农田土壤风蚀模数.结果表明,该区域的农田普遍处于风蚀状态,平均风蚀模数为8 362.34 t.km-2.a-1,平均风蚀厚度约为0.53 cm.a-1,达到极重度风蚀.农田风蚀模数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和规... 利用137Cs示踪法,计算了张家口坝上地区1963年以来的农田土壤风蚀模数.结果表明,该区域的农田普遍处于风蚀状态,平均风蚀模数为8 362.34 t.km-2.a-1,平均风蚀厚度约为0.53 cm.a-1,达到极重度风蚀.农田风蚀模数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和规律性,反映了风蚀环境和农田管理方式等因素的空间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上地区 农田风蚀 ^^137cs示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0)Pb和^(137)Cs法对比研究武汉东湖现代沉积速率 被引量:36
15
作者 杨洪 易朝路 +1 位作者 邢阳平 杨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9-113,共5页
对采自东湖 站和 站的沉积物采用210Pb和137Cs相结合的方法测定沉积速率,210Pb法测出东湖 站和 站的沉积速率为8.73mm/a和6.90mm/a,137Cs测出东湖 站和 站的沉积速率为7.4mm/a和5.8mm/a.分析了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差异产生的原因,并与以往... 对采自东湖 站和 站的沉积物采用210Pb和137Cs相结合的方法测定沉积速率,210Pb法测出东湖 站和 站的沉积速率为8.73mm/a和6.90mm/a,137Cs测出东湖 站和 站的沉积速率为7.4mm/a和5.8mm/a.分析了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差异产生的原因,并与以往的研究相对比,探讨东湖沉积速率空间分布的规律性,沉积速率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沉积速率与扰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速率 东湖 ^^210Pb法 ^^137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纹层计年与^(137)Cs、^(210)Pb法对比研究东北二龙湾玛珥湖现代沉积速率 被引量:15
16
作者 游海涛 刘强 +2 位作者 刘嘉麒 储国强 汉景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9-64,共6页
通过对东北二龙湾玛珥湖顶部无扰动岩心显微研究,证明此岩心发育有良好的年纹层。据精确统计,0~5.5cm间为36个年纹层,纹层计年的误差为4%~7%,年纹层厚度为1.1~2mm不等,平均沉积速率为1.53mm/a,5.5cm处对应于1965年。而二龙湾沉积物(从6.... 通过对东北二龙湾玛珥湖顶部无扰动岩心显微研究,证明此岩心发育有良好的年纹层。据精确统计,0~5.5cm间为36个年纹层,纹层计年的误差为4%~7%,年纹层厚度为1.1~2mm不等,平均沉积速率为1.53mm/a,5.5cm处对应于1965年。而二龙湾沉积物(从6.5cm到5.5cm)岩心的137Cs比活度值急剧增加,从(4.67±0.29)dpm/g增加到(12.06±0.47)dpm/g,在5.5cm处有一个较为明显的蓄积峰值,这一峰值被确认对应为1963年全球137Cs散落的高峰期。另外据210Pbex比活度CIC模式,5.5cm处约为1962年,这和137Cs比活度曲线的1963年时标相一致。印证了纹层计年的精确性,完全可以建立高分辨率时间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龙湾玛珥湖 纹层计年 ^^137cs ^^210Pb定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上游云贵高原区泥沙来源的^(137)Cs法研究 被引量:27
17
作者 文安邦 张信宝 +5 位作者 王玉宽 王建文 贺廷荣 张一云 徐家云 白立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5-27,103,共4页
通过云贵高原区龙川江流域不同源地表层土壤和坝库淤积泥沙 13 7Cs含量的对比 ,结合流域土地利用现状 ,分析了 4个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小流域相对来沙量 ,结果表明 ,侵蚀裸坡和沟道重力侵蚀是坝库淤积泥沙的主要来源 ,随着流域面积增大 ,... 通过云贵高原区龙川江流域不同源地表层土壤和坝库淤积泥沙 13 7Cs含量的对比 ,结合流域土地利用现状 ,分析了 4个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小流域相对来沙量 ,结果表明 ,侵蚀裸坡和沟道重力侵蚀是坝库淤积泥沙的主要来源 ,随着流域面积增大 ,相对产沙量为 54%~ 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泥沙来源 ^^137cs 水库 淤积泥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峁坡侵蚀的^(137)Cs法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汪阳春 张信宝 +5 位作者 李少龙 赵庆昌 蒋锦江 张一云 严美琼 吴丽萍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4-37,共4页
本文运用^(137)Cs法,对陕北峁坡耕地的土壤侵蚀与泥沙运移进行了研究,定量地分析了峁坡侵蚀的特征,指出峁坡侵蚀存在由上往下呈强烈、减弱,再强烈、再减弱的波动。并利用非农耕地和农耕地土壤侵蚀公式,计算了峁顶非农耕地自1963年以来... 本文运用^(137)Cs法,对陕北峁坡耕地的土壤侵蚀与泥沙运移进行了研究,定量地分析了峁坡侵蚀的特征,指出峁坡侵蚀存在由上往下呈强烈、减弱,再强烈、再减弱的波动。并利用非农耕地和农耕地土壤侵蚀公式,计算了峁顶非农耕地自1963年以来的侵蚀模数为1068t/(km^2·a);农耕地的侵蚀模数为4059t/(km^2·a)。并与径流试验场实测的梁峁坡坡耕地侵蚀模数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坡耕地 ^^137cs 黄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花湖沉积物^137Cs和^210Pb分布及沉积速率 被引量:8
19
作者 郝立波 刘海洋 +3 位作者 陆继龙 孙淑梅 潘志恒 赵玉岩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0-473,共4页
松花湖沉积物柱心中存在3个明显的137Cs蓄积峰,分别是37 cm处的1964年蓄积峰、27 cm处的1971年蓄积峰和23 cm处的1975年蓄积峰。利用137Cs核素1964年和1975年对应蓄积峰计算的沉积速率分别为0.86 cm/a和0.71 cm/a。采用210Pb计年的常量... 松花湖沉积物柱心中存在3个明显的137Cs蓄积峰,分别是37 cm处的1964年蓄积峰、27 cm处的1971年蓄积峰和23 cm处的1975年蓄积峰。利用137Cs核素1964年和1975年对应蓄积峰计算的沉积速率分别为0.86 cm/a和0.71 cm/a。采用210Pb计年的常量初始浓度模式(CIC)计算的平均沉积速率为0.71 cm/a,两者估算的沉积速率吻合。松花湖1964—1975年间的沉积速率明显高于1975—2006年间的沉积速率。137Cs和210Pb计年方法的结合有助于提高沉积速率估算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0PB ^^137cs 沉积速率 松花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7)Cs应用于我国西部风蚀地区土地退化的初步研究─—以新疆库尔勒地区为例 被引量:46
20
作者 濮励杰 包浩生 +1 位作者 彭补拙 DavidLHiggitt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41-449,共9页
本文以新疆库尔勒地区为例,首次运用137Cs示踪分析法对我国西部风蚀地区土壤侵蚀的强度与区域分布进行了研究,分别计算出该地区荒地、耕地、草地等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模数的平均值为5987.21吨/平方公里·年、3537.29吨/... 本文以新疆库尔勒地区为例,首次运用137Cs示踪分析法对我国西部风蚀地区土壤侵蚀的强度与区域分布进行了研究,分别计算出该地区荒地、耕地、草地等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模数的平均值为5987.21吨/平方公里·年、3537.29吨/平方公里·年和317131吨/平方公里·年,其土壤侵蚀强度依次为荒地>耕地>草地。并据此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地退化之间的相关关系及空间特征。这对于丰富风蚀地区土地退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制订准确的土地退化防治对策,进一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 土地退化 风蚀 土壤侵蚀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