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1)I核素治疗操作方式修正因子对辐射安全风险的影响
1
作者 冯江平 张金帆 +3 位作者 陈峰 林择华 郭键锋 刘永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1-237,共7页
为更好地保障碘-131(^(131)I)核素治疗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提高^(131)I核素治疗的使用率,选择深圳市10家医院的^(131)I核素治疗工作场所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采用碘盒滤膜采样法,通过低本底高纯锗γ能谱仪和无源效率刻度软件,测... 为更好地保障碘-131(^(131)I)核素治疗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提高^(131)I核素治疗的使用率,选择深圳市10家医院的^(131)I核素治疗工作场所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采用碘盒滤膜采样法,通过低本底高纯锗γ能谱仪和无源效率刻度软件,测量核医学工作场所关键区域中^(131)I的活度浓度。估算职业人员待积有效剂量,评估职业人员辐射安全风险,进而探讨^(131)I核素治疗操作方式修正因子变更对职业人员辐射安全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厂家配送和自动分装方式的核医学工作场所中,^(131)I(液态)核素治疗操作方式修正因子设定为10时,带来的辐射安全风险仍远低于标准限值;建议将^(131)I(液态)核素治疗操作方式修正因子按分装方式进行区分,手动分装设定为1,厂家配送和自动分装方式设定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I核素治疗 操作方式 修正因子 辐射安全风险 核医学工作场所 内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甲亢^(131)I治疗的临床初探 被引量:15
2
作者 段东 罗加 +2 位作者 倪济苍 李建国 陈显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甲亢131I治疗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及治疗后病人满意度情况等问题。方法:对89例14~25岁(甲状腺Ⅱ度肿大以上)的青少年甲亢采用131I治疗后随访3年以上的资料进行分析,并利用信访或面谈等形式了解患者... 目的:探讨青少年甲亢131I治疗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及治疗后病人满意度情况等问题。方法:对89例14~25岁(甲状腺Ⅱ度肿大以上)的青少年甲亢采用131I治疗后随访3年以上的资料进行分析,并利用信访或面谈等形式了解患者对该治疗方法的满意度情况。结果:89例患者中,一次治愈61例(占68.5%),好转14例(占15.7%),甲低(永久性)11例(占12.4%),无效3例(占3.4%);从已随访到的情况看,所有患者治疗后无发生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变、其它癌或白血病病例,26例已婚生育者后代中无致畸现象发生;131I治疗后,对该治疗方法81例(91%)认为满意,5例(5.6%)认为一般,不满意者3例(3.4%)。结论: 131I是治疗青少年甲亢有效、经济、相对安全的方法,患者对该治疗方法满意度高,对甲状腺肿大明显(Ⅱ度以上)、病程长的青少年甲亢患者,131I治疗是值得推荐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甲亢 ^^131I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的必要性 被引量:20
3
作者 朱瑞森 余永利 +2 位作者 陆汉魁 罗全勇 陈立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42-1043,1055,共3页
目的比较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手术切除后单纯T4抑制治疗与131I治疗联合T4抑制治疗的生存率与复发率,证明DTC术后131I治疗的必要性。方法232例DTC病例分为A组:手术切除后T4抑制治疗(n=108),B组:手术切除后联合131I治疗联合T4抑制治疗(n=1... 目的比较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手术切除后单纯T4抑制治疗与131I治疗联合T4抑制治疗的生存率与复发率,证明DTC术后131I治疗的必要性。方法232例DTC病例分为A组:手术切除后T4抑制治疗(n=108),B组:手术切除后联合131I治疗联合T4抑制治疗(n=124)。根据寿命法分别统计两组无死亡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无疾病生存率。各组和各生存率间采用F检验作两两比较。结果A组病例在手术后1、5、10年的复发率分别为4.63%、8.33%和12.04%,B组为0.81%、4.03%和7.26%。A组半数病例复发时间为2年,而B组为4年。两组在无复发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无疾病生存率比较上,B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DTC患者手术切除后即行131I治疗是预防和治疗、复发或转移的最佳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治疗 分化型甲状腺癌 生存率 复发率 ^^131I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ves病^131I治疗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的变化及与早发甲减的关系 被引量:11
4
作者 董建军 付春莉 +1 位作者 李鹏飞 廖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85-1186,共2页
目的:探讨131I治疗Graves病后1年半内甲功、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改变的规律以及与早发甲状腺功能减低的关系。方法:应用标记免疫分析法测定130例Grave病患者的TPOAb、TGAb的水平,根据其阴性、阳性分为... 目的:探讨131I治疗Graves病后1年半内甲功、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改变的规律以及与早发甲状腺功能减低的关系。方法:应用标记免疫分析法测定130例Grave病患者的TPOAb、TGAb的水平,根据其阴性、阳性分为阳性组(TPOAb和TGAb均为阳性)和阴性组(TPOAb和TGAb均为阴性),并于131I治疗后3、6、12、18个月时测血清FT3、FT4、sTSH、TPOAb、TGAb,观察其变化规律及与早发甲减的关系。结果:与治疗前比较,TPOAb阳性率治疗后3个月下降,治疗6个月后阳性率较治疗前升高,12个月后阳性率略有下降,至治疗18月时,阳性率明显下降(P<0.01)。TGAb治疗后3个月时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6个月时其阳性率最高,与治疗前相比P<0.05,治疗18个月时下降更明显。131I治疗后18月时随访,甲低的发生率阳性组患者为19.23%(10/52例),甲亢未愈为7.69%(4/52例)。阴性组甲低发生率为8.97%(7/78),阳性组甲低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I治疗3月,6月,12月时暂时性甲低发生率阳性组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TGAb、TPOAb阳性组甲减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组,提示早发甲减与TGAb和TPOAb呈显著相关,尤其是TPOAb。131I治疗后动态检测TPOAB和TGAB的变化规律对指导临床观察、判断治疗的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131I治疗 早发甲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chTNT导向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于力克 徐兆强 +2 位作者 陈文萍 李田 蒋长英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429-431,共3页
目的 分析并评价1 31 I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 (1 31 I chTNT)对晚期肺癌的治疗作用 ,选择最佳的给药途径。方法  43例肺癌患者均经细胞学或病理学证实 ,其中ⅢB期 3 0例 ,Ⅳ期 13例 ;初治 3 2例 ,复治 11例。采用三种途径给药... 目的 分析并评价1 31 I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 (1 31 I chTNT)对晚期肺癌的治疗作用 ,选择最佳的给药途径。方法  43例肺癌患者均经细胞学或病理学证实 ,其中ⅢB期 3 0例 ,Ⅳ期 13例 ;初治 3 2例 ,复治 11例。采用三种途径给药 :(1)静脉组 2 2例 ;(2 )瘤体组 16例 ;(3 )瘤体 +静脉组 5例。1 31 I chTNT剂量均按 2 .96× 10 7Bq kg计算 ,每人 2次 ,间隔 2周。结果 完全缓解 (CR) 2例 (4 .7% ) ,部分缓解 (PR) 11例 (2 5 .6% ) ,总有效率为 3 0 .2 % (13 43 )。其中静脉组有效率为 9.1% ,瘤体组有效率为 5 6.3 %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主要毒性为骨髓抑制 ,其中Ⅲ度白细胞下降仅占 4.7% (2 43 ) ,Ⅲ度血小板下降占 7.0 % (3 43 ) ,均为静脉组。结论 1 31 I chTNT对晚期肺癌有一定的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肺癌 ^^131I-CHTNT 肺肿瘤 导向治疗 给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自身免疫状态与^(131)I治疗甲亢后早发甲减的关系 被引量:8
6
作者 高鹏霞 刘影 陆卫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8-529,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自身免疫状态与131I治疗甲亢后早发甲减的关系。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132例行131I治疗的甲亢患者,检测治疗前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超敏促甲状腺激素刺激激素(sTSH)、摄碘率、... 目的:探讨甲状腺自身免疫状态与131I治疗甲亢后早发甲减的关系。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132例行131I治疗的甲亢患者,检测治疗前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超敏促甲状腺激素刺激激素(sTSH)、摄碘率、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MCA)、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治疗后至少随访1年。用SPSS软件分析甲亢治疗后早发甲减与非早发甲减两组之间治疗前以上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早发甲减组治疗前TGAb、MCA、TPOAb水平高于非早发甲减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TPOAb、TGAb和MCA是131I治疗甲亢后早发甲减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亢 自身免疫 ^^131I治疗 甲状腺功能减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和IL-6水平对Graves病患者^(131)碘治疗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高海波 张雅微 +2 位作者 胡建康 杨洲 苏晓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6-718,共3页
Graves病(简称GD)系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的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尤其是IL-2、IL-6参与了其发生、发展,与GD131碘治疗预后密切相关。
关键词 GRAVES病 甲亢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6 ^^(131)碘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亢^(131)I治疗前后骨密度测定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佘立群 廖国荣 +1 位作者 邹德环 朱旭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15-217,202,共4页
目的 探讨甲亢患者131I治疗前及治疗后临床缓解持续时间的长短及其骨密度的变化情况。方法 70例甲亢患者于131I治疗前和其中37例于131I治疗后临床缓解小于6个月、9-12个月和大于18个月,分别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进行骨密度(BMD)测定... 目的 探讨甲亢患者131I治疗前及治疗后临床缓解持续时间的长短及其骨密度的变化情况。方法 70例甲亢患者于131I治疗前和其中37例于131I治疗后临床缓解小于6个月、9-12个月和大于18个月,分别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进行骨密度(BMD)测定,并分别与年龄匹配正常健康者95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甲亢131I治疗前和治疗后临床缓解小于6个月、9-12个月的L2-4BMD均明确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股骨上段各区(股骨颈、Ward's区、大转子区)虽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明显性;(2)131I治疗后临床缓解大于18个月的L2-4及股骨上段各区的BMD改善至接近正常人的水平,差异无显著性;(3)131I治疗后临床甲低组L2-4及股骨上段各区(尤其Ward's区)的BMD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甲亢经131I治疗后临床缓解6-12个月骨矿含量改善不明显,至18个月逐渐增加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131I治疗后临床甲低持续时间大于6个月者,同样会导致骨矿含量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亢 ^^131 骨密度 X线测定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DSA血供类型与经肝动脉灌注^(131)Ⅰ-HAb18F(ab')_2治疗后瘤体大小变化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8
9
作者 吴少平 卢武胜 +1 位作者 徐大伟 郑志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血供类型的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经肝动脉灌注131Ⅰ-HAb18F(ab')2的疗效差异。方法使用Seldinger技术,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0.75mCi/kg131Ⅰ-HAb18F(ab')2注射液,CT随访治疗前后的瘤体大小变化。按照DSA造影表现,... 目的探讨不同血供类型的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经肝动脉灌注131Ⅰ-HAb18F(ab')2的疗效差异。方法使用Seldinger技术,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0.75mCi/kg131Ⅰ-HAb18F(ab')2注射液,CT随访治疗前后的瘤体大小变化。按照DSA造影表现,将30例患者分为多、中等、少血供3型,分析不同类型患者瘤体缩小的差异。结果DSA显示多、中等血供型肝癌肿瘤缩小的比率分别为60%、37.5%,2例少血供型肝癌治疗后1例瘤体显著缩小。结论131Ⅰ-HAb18F(ab')2免疫内照射治疗对不同血供类型的肝癌均有一定的缩小瘤体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131 Ⅰ—HAb18 放射免疫治疗 肝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治疗Graves病的预后评估及对A-TPO、TRAb和IL-17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徐金娥 彭秋菊 +1 位作者 邓波 李裕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0-113,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222例行131I治疗的Graves病患者,评估各临床指标对预后的影响及131I治疗对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TPO)、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影响。方法比较222例患者131I治疗后半年的临床效果,根据治... 目的回顾分析222例行131I治疗的Graves病患者,评估各临床指标对预后的影响及131I治疗对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TPO)、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影响。方法比较222例患者131I治疗后半年的临床效果,根据治疗后甲状腺功能评估,将患者分为治疗后甲亢组、正常组、甲减组;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性别、病程、发病年龄、甲状腺重量、摄碘率、治疗前TRAb水平与疗效之间的关系;分析131I治疗对A-TPO、TRAb、IL-17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前甲状腺重量、TRAb水平为影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108、8.917,P值分别为0.009 4、0.041 1);A-TPO值在治疗后转归为甲减组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甲亢组和正常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TRAb值在治疗后转归为甲亢组和甲减组患者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正常组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IL-17值在131I治疗前后各组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甲状腺重量越大、治疗前TRAb的水平越高,131I治疗失败的可能性越大;治疗后半年A-TPO升高明显者更容易发生甲减;治疗后TRAb、IL-17水平与预后的关系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131I治疗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白细胞介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治疗Graves’病血清FT_3、FT_4、sTSH、TRAb、TGA和TMA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文伟 魏丽琴 +2 位作者 孙辉 赵吉力 马庆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20-922,共3页
目的:测定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前后血清FT3、FT4、sTSH、TRAb、TGA、TMA含量,探讨变化规律及在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标记免疫分析法测定172例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前、治疗后3、6、12和18个月及43例正常人血清FT3、FT... 目的:测定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前后血清FT3、FT4、sTSH、TRAb、TGA、TMA含量,探讨变化规律及在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标记免疫分析法测定172例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前、治疗后3、6、12和18个月及43例正常人血清FT3、FT4、sTSH、TRAb、TGA、TMA的含量。结果:与治疗前及正常人比较,治疗后3个月血清FT3、FT4含量明显降低,sTSH、TRAb含量明显升高。TGA、TMA值呈上升趋势。6个月FT3、FT4、sTSH含量接近对照组,TRAb呈下降趋势,TGA、TMA值明显升高。12个月TRAb、TGA、TMA值明显下降,18个月各项指标均接近正常。结论:动态观察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前后FT3、FT4、sTSH、TRAb、TGA、TMA血清中含量的变化,对观察治疗疗效、指导治疗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夫斯病 ^^131治疗 FT3 FT4 sTSH TRAB TGA TMA 放射免疫测定 自身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Hepama-1治疗晚期肝癌28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尚育红 许莉 +4 位作者 牛广军 范魁生 魏丽远 谢弘 王根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17-718,共2页
关键词 ^^131 I-Hepama-1 晚期肝癌 单克隆抗体 放射性导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去除甲状腺癌术后残余甲状腺组织及治疗转移灶36例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庆祝 刘保平 谢新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93-1194,共2页
关键词 甲状腺癌 治疗 ^^131 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肝动脉灌注^(131)I-HAb18F(ab’)_2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少平 卢武胜 +1 位作者 徐大伟 郑志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8期560-562,共3页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灌注131I-HAb18F(ab’)2治疗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价值。方法8例合并门脉癌栓的晚期肝癌患者行经肝动脉超选择灌注131I-HAb18F(ab')2临床治疗性试验,剂量:0.75mCi/kg。分析症状、卡氏评分、肝功能、AFP及肿瘤CT等影...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灌注131I-HAb18F(ab’)2治疗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价值。方法8例合并门脉癌栓的晚期肝癌患者行经肝动脉超选择灌注131I-HAb18F(ab')2临床治疗性试验,剂量:0.75mCi/kg。分析症状、卡氏评分、肝功能、AFP及肿瘤CT等影像变化,随访近期疗效。结果7例疼痛患者中,3例症状缓解。3例卡氏评分增加、4例稳定。6例AFP异常患者治疗后3例下降。全组病例用药后肝功能损害均无明显加重。1例无明显症状的弥漫型肝癌患者治疗后病灶减少;余7例中,瘤体增大5例、缩小2例,其中,PR2例,临床有效率28.6%。本组1例1年随访时生存。结论经肝动脉灌注0.75mCi/kg131I-HAb18F(ab')2对合并门脉癌栓的肝癌患者肝功影响小,对门脉分支癌栓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放射免疫治疗 ^^131 I-HAbl8 肝动脉 门静脉癌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Ⅰ加抗甲亢药物综合治疗甲亢的临床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勾正兴 赵义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89-290,共2页
目的 探讨13 1Ⅰ加抗甲亢药物综合治疗Graves′病甲亢的临床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将 2 6 5例Graves′病甲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单纯13 1Ⅰ治疗组 12 3例 ,采用13 1Ⅰ一次性口服治疗 ;13 1Ⅰ加抗甲亢药物治疗组 14 2例 ,在给予13 1Ⅰ一... 目的 探讨13 1Ⅰ加抗甲亢药物综合治疗Graves′病甲亢的临床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将 2 6 5例Graves′病甲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单纯13 1Ⅰ治疗组 12 3例 ,采用13 1Ⅰ一次性口服治疗 ;13 1Ⅰ加抗甲亢药物治疗组 14 2例 ,在给予13 1Ⅰ一次性口服后第 3天给予抗甲亢药物治疗 1个月 ,比较两组治疗后病情变化情况 ,观察抗甲亢药物对13 1Ⅰ治疗甲亢的疗效影响。结果 治疗 3个月时两组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治疗 12个月时两组疗效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甲亢患者口服13 1Ⅰ后加用抗甲亢药物治疗不会降低或增加最终疗效 ,对于大多数非重症甲亢患者 ,加用抗甲亢药物并无明显临床价值 ;但对于部分重症患者 ,在口服13 1Ⅰ 3天后加用抗甲亢药物短程治疗则有利于迅速缓解症状 ,平稳度过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131I 抗甲亢药物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疗效的因素 被引量:4
16
作者 方毅 刘剑锋 +2 位作者 张友仁 张秀丽 肖淑萍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0-181,共2页
为探讨13 1I治疗Graves′病甲亢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 ,将13 1I治疗后 1年的患者 ,根据随访结果分为早发甲状腺功能减低(早发甲减 )组、无甲减组 ,各随机抽取 4 6例、6 0例 ,采用SAS统计软件分析甲状腺重量、最高摄碘率、吸收剂量、... 为探讨13 1I治疗Graves′病甲亢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 ,将13 1I治疗后 1年的患者 ,根据随访结果分为早发甲状腺功能减低(早发甲减 )组、无甲减组 ,各随机抽取 4 6例、6 0例 ,采用SAS统计软件分析甲状腺重量、最高摄碘率、吸收剂量、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和甲状腺微粒体抗体 (TMA)与早发甲减的关系。结果发现 ,两组间甲状腺重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0 6 ) ,两组间的吸收剂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4 4 2 0 ) ,但最高摄碘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t=2 172 5 ,P =0 0 32 1) ;两组间的TGA、TMA阳性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 =1 15 6 ,P=0 2 82 )。提示早发甲减与甲状腺重量、最高摄碘率有关 ,与计算剂量时所给的吸收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夫斯病 ^^131I治疗 甲状腺重量 最高摄碘率 吸收剂量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 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观察^(131)I治疗对Graves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谢克俭 张琦 +1 位作者 夏玉祥 管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56-958,共3页
目的:探讨131I治疗对Graves病(GD)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52例GD患者131I治疗前及治疗后30、90和180天血清IL-1、IL-2、IL-6、IL-8、TNF-α水平,并与血清甲状腺激素进行相关性分析,30例年龄与性别相匹... 目的:探讨131I治疗对Graves病(GD)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52例GD患者131I治疗前及治疗后30、90和180天血清IL-1、IL-2、IL-6、IL-8、TNF-α水平,并与血清甲状腺激素进行相关性分析,30例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GD患者血清IL-1、IL-6、IL-8、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L-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经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IL-1、IL-8水平明显降低,IL-2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IL-6、TNF-α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1、IL-6与FT3呈正相关(P<0·05),IL-2与FT3呈负相关(P<0·05)。结论:131I治疗能有效抑制GD患者自身免疫,其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可反映GD的免疫动态,可能与发病机制、治疗效果和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131I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心氏片在^(131)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吴力翔 刘娜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1042-1043,共2页
目的:观察养心氏片在^(131)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中的疗效和特点。方法:确诊甲亢并进行^(131)碘治疗后的患者86例,男23例,女63例,年龄19~72岁,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试验组:^(131)碘+养心氏片,对照组:^(131)碘+... 目的:观察养心氏片在^(131)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中的疗效和特点。方法:确诊甲亢并进行^(131)碘治疗后的患者86例,男23例,女63例,年龄19~72岁,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试验组:^(131)碘+养心氏片,对照组:^(131)碘+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或比索洛尔)。所有患者均行^(131)碘治疗,服^(131)碘后给予养心氏片或比索洛尔。随访时间: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10、12周,共7次。随访内容:临床症状、体重、血压、心率、心电图、甲功。结果:养心氏试验组入选病例在观察疗程内无不良反应发生。2组疗效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养心氏试验组中心率<100次/分的患者的心悸症状在治疗后2~4周明显缓解,而心率>100次/分的患者在第8~10周时才出现心悸改善。结论:养心氏片在^(131)碘治疗甲亢中疗效明确,无明显不良反应。在心率>100次/分的患者可联合β受体阻滞剂,对缓解心脏症状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31)碘治疗 养心氏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联合^(131)Ⅰ清甲治疗后复发与乏氧诱导因子-lα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丹丹 赵劼 +4 位作者 孙辉 温强 高识 马庆杰 赵国庆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67-870,共4页
目的:研究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联合131I清除剩余甲状腺(清甲)治疗后复发与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相关性,探讨HIF-1α对治疗后复发的可能机制。方法:依据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B超、X线及全身131I显像的... 目的:研究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联合131I清除剩余甲状腺(清甲)治疗后复发与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相关性,探讨HIF-1α对治疗后复发的可能机制。方法:依据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B超、X线及全身131I显像的复发判定标准,观察分析173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联合131I清甲治疗成功后3年复发率,将复发病例作为复发组;随机选取相同数量未复发病例作为无复发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技术检测复发组和无复发组患者癌组织中HIF-1α阳性细胞率和HIF-1α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联合131I清甲治疗成功后3年内复发率为5.20%(9/173)。其中乳头状癌复发率为4.90%(5/102),滤泡状癌复发率为5.63%(4/71),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复发组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组织HIF-1α阳性细胞率和HIF-1α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复发组(P<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联合131I清甲治疗成功后仍有少数患者复发,其机制之一可能与癌组织中HIF-1α表达水平明显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肿瘤 ^^131治疗 复发 乏氧诱导因子-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治疗少年儿童Graves病73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蔡斯俏 吴育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9期1385-1386,共2页
目的:探讨131I治疗少年儿童Graves病的疗效。方法:对73例7~18岁儿童及青少年Graves病患者(男11例,女62例)进行131I治疗,治疗后随访6~84个月。结果:治愈57例,好转7例,甲亢复发1例,甲减8例。随访期内未见患儿生长发育受影响,除甲低外无... 目的:探讨131I治疗少年儿童Graves病的疗效。方法:对73例7~18岁儿童及青少年Graves病患者(男11例,女62例)进行131I治疗,治疗后随访6~84个月。结果:治愈57例,好转7例,甲亢复发1例,甲减8例。随访期内未见患儿生长发育受影响,除甲低外无其他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131I治疗少年儿童Graves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夫斯病 儿童 ^^131Ⅰ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