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顶山矿区构造煤傅里叶红外光谱和^(13)C核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郭德勇 叶建伟 +1 位作者 王启宝 郭晓洁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040-3046,共7页
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13C NMR)技术对平顶山矿区不同变形程度构造煤和原生结构煤的分子结构差异进行了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构造煤的生烃潜能('A')和脂肪链长及支链化程度(B)均小于原生结构煤,芳脂比(I)大于... 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13C NMR)技术对平顶山矿区不同变形程度构造煤和原生结构煤的分子结构差异进行了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构造煤的生烃潜能('A')和脂肪链长及支链化程度(B)均小于原生结构煤,芳脂比(I)大于原生结构煤,缩合度(DOC)变化不明显;随变形程度的增加,构造煤生烃潜能('A')逐渐减小,缩合度(DOC)逐渐增加。核磁共振分析结果显示,官能团对煤中芳碳率和脂碳率的变化有一定贡献,芳碳区存在显著差异的主控因素为带质子芳碳和桥接芳碳(fH,Ba),脂碳区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亚甲基碳(fb2);随变形程度的增加,构造煤中亚甲基碳(fb2)逐渐减小,带质子芳碳和桥接芳碳(fH,Ba)逐渐增加。通过对构造煤化学结构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分析,进一步揭示了构造煤在煤与瓦斯突出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煤 傅里叶红外光谱 ^^13c核磁共振 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C固体核磁共振法测定CH_4-THF二元水合物的微观结构特征 被引量:9
2
作者 孟庆国 刘昌岭 +1 位作者 业渝光 李承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5-140,共6页
认识天然气水合物的微观结构特征对于研究其形成机理和储运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采用^(13)C固体核磁共振(SSNMR)技术分析了四氢呋喃(THF)水合物和CH_4—THF二元水合物的笼型结构特征,确定了后者的结构类型和客体分子分布特征,并获... 认识天然气水合物的微观结构特征对于研究其形成机理和储运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采用^(13)C固体核磁共振(SSNMR)技术分析了四氢呋喃(THF)水合物和CH_4—THF二元水合物的笼型结构特征,确定了后者的结构类型和客体分子分布特征,并获得了后者客体分子的笼占有率和水合指数。实验结果表明:①纯THF水合物的2个共振谱峰的化学位移分别为668.3和δ26.1,其THF分子填充在Ⅱ型水合物大笼(5^(12)6~4)中;②CH_4—THF二元水合物和纯THF水合物一样,同为Ⅱ型结构,其THF分子仅填充在大笼(5^(12)6~4)中,笼占有率为0.994 8,而CH_4分子仅占据小笼(5^(12)),笼占有率较低,仅为0.482 5;③由于CH_4分子填充率较低,二元水合物的水合指数为8.67,明显大干理想值(5.67),水合物储气量较小;④CH_4—THF二元水合物中客体分子笼占有率的大小与水合物的生成条件(温度、压力)及制备方法(反应状态、时间等)有关,改变水合物的形成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笼型水合物客体分子的笼占有率,从而提高水合物的储气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_4-THF二元水合物 ^^(13)c固体核磁共振 化学位移 结构特征 客体分布 笼占有率 水合指数 生成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13)C核磁共振技术在食品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雷丹丹 关郁芳 +2 位作者 王国栋 董楠 赵国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92-396,共5页
固体13C核磁共振技术是一种无损、高效的检测技术,在食品科学中有广泛的潜在应用。本文在查阅近5年重要文献的基础上,对固体^(13)C核磁共振技术基本原理及其在食品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应用进行了综述。固体^(13)C核磁共振技术在食品科学研... 固体13C核磁共振技术是一种无损、高效的检测技术,在食品科学中有广泛的潜在应用。本文在查阅近5年重要文献的基础上,对固体^(13)C核磁共振技术基本原理及其在食品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应用进行了综述。固体^(13)C核磁共振技术在食品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食品成分分子结构解析、食品品质评价及功能特性测试。最后探讨了该技术应用于食品科学研究的发展前景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推动该技术在我国的研究提供文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13)c核磁共振 食品科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13)C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吐哈盆地干酪根结构变化
4
作者 屈振亚 郭隽虹 +2 位作者 孙佳楠 王晓锋 邹艳荣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7-111,共5页
吐哈盆地是中国较大的煤系含油气盆地之一,成烃母质大多处于低成熟阶段。为研究油气形成过程中干酪根大分子结构的变化,对盆地侏罗系八道湾组的煤与碳质泥岩干酪根,进行了热解实验,借助于13C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研究了不同成熟度下干酪根... 吐哈盆地是中国较大的煤系含油气盆地之一,成烃母质大多处于低成熟阶段。为研究油气形成过程中干酪根大分子结构的变化,对盆地侏罗系八道湾组的煤与碳质泥岩干酪根,进行了热解实验,借助于13C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研究了不同成熟度下干酪根结构的特征与变化。结果表明,随热演化程度的增加,煤与碳质泥岩干酪根中的脂肪族类明显降低、氧接芳碳脱落、芳香结构轻微缩合,在低成熟演化阶段表现尤为明显。脂肪链中亚甲基次甲基含量大于甲基含量,是吐哈盆地轻质低成熟油储量多于低成熟气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八道湾组 碳质泥岩 干酪根 热解实验 ^^13c核磁共振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化学药物治疗效果新方法:^13C核磁共振影像学和光谱学技术
5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8年第1期33-33,共1页
据Day SE[Nat Med,2007,13(11):1382-1387]报道,利用超极化^13C核磁共振影像学和光谱学可观察化学药物治疗效果。 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依据所释放的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 据Day SE[Nat Med,2007,13(11):1382-1387]报道,利用超极化^13C核磁共振影像学和光谱学可观察化学药物治疗效果。 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依据所释放的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环境中不同的衰减,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所发射出的电磁波,即可得知构成这一物体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原则上所有自旋不为零的核元素都可以用于成像,例如氢(^1H)、碳(^13C)、氮(^14N和^15N)、磷(^31P)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影像学 ^^13c 治疗效果 化学药物 光谱学 核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原理 磁场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罗汉果多糖的IR及^(13)CNMR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李俊 张艳军 +2 位作者 黄锡山 何星存 苏小建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1-82,85,共3页
利用FT IR和13C NMR技术对罗汉果中的两种多糖SGPS1(Siraitia grosvenorii Polysaccharides,SGPS)和SGPS2进行分析。从SGPS1和SGPS2的红外吸收(4000-500 cm-1)可知,它们具有典型的多糖吸收特征,SGPS1中的单糖残基以吡喃环和呋喃环的形... 利用FT IR和13C NMR技术对罗汉果中的两种多糖SGPS1(Siraitia grosvenorii Polysaccharides,SGPS)和SGPS2进行分析。从SGPS1和SGPS2的红外吸收(4000-500 cm-1)可知,它们具有典型的多糖吸收特征,SGPS1中的单糖残基以吡喃环和呋喃环的形式存在,SGPS2中的单糖残基以α-吡喃环的形式存在。同时运用13C NMR证实了这两种多糖的单糖残基环状构型及糖苷键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多糖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13c 核磁共振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理琥珀和树脂的ESR行为及^(13)C NMR表征 被引量:21
7
作者 亓利剑 袁心强 +1 位作者 陈铭 林嵩山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6,共6页
近期市场上出现的琥珀究竟是处理琥珀还是处理柯巴树脂或处理现代树脂 ?就这一疑惑问题 ,采用IR,ESR,  13 C NMR测试方法 ,重点对这类处理品中碳官能团的变异特征和 13 C NMR化学位移及共振谱峰进行了剖析。研究结果初步证实 ,天然树... 近期市场上出现的琥珀究竟是处理琥珀还是处理柯巴树脂或处理现代树脂 ?就这一疑惑问题 ,采用IR,ESR,  13 C NMR测试方法 ,重点对这类处理品中碳官能团的变异特征和 13 C NMR化学位移及共振谱峰进行了剖析。研究结果初步证实 ,天然树脂中稳定自由基的自旋浓度与芳香化程度密切相关 ,并受控于所处的地质年代、石化期后的物理化学环境 ;后期的熔结作用、聚合与酯化作用以及外来填充物的不等量掺入是造成处理琥珀和处理柯巴树脂或处理树脂中稳定自由基自旋浓度和芳香化程度变异的主要缘由。人工聚合、酯化或熔结处理易导致天然树脂中不稳定的 T-CH2 碳官能团和脂甲基碳官能团及脂肪族连氧碳官能团断键 ,与之对应的 13 C NMR共振谱峰是判断处理琥珀或处理树脂的重要依据。羰基碳官能团与脂甲基碳官能团的相对含量随着地质年代的递增而衰减直至消失 ,它对天然树脂相对年龄的判别及鉴定具有重要的标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理琥珀 处理树脂 碳官能团 ESR谱 ^^13c 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C NMR波谱在表征干酪根性质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胡海燕 邹胜利 《河南石油》 2004年第1期7-8,10,共3页
13 CNMR为研究物质结构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其“从原子水平上获取了分子的结构信息”。为了了解其在石油地质中的具体作用 ,在总结前人的工作成果的基础上 ,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核磁共振技术在研究干酪根性质和演化过程的应用以及与生成油... 13 CNMR为研究物质结构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其“从原子水平上获取了分子的结构信息”。为了了解其在石油地质中的具体作用 ,在总结前人的工作成果的基础上 ,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核磁共振技术在研究干酪根性质和演化过程的应用以及与生成油气过程的关系 ,以及从13 CNMR波谱中获得干酪根的结构参数、揭示生烃过程和干酪根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c nmr 干酪根演化 生烃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C NMR分析超临界CO_2中合成的PAN的立构规整度
9
作者 滕新荣 任杰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共4页
采用13CNMR分析技术,将超临界CO2下AN沉淀聚合的立体特性(以下简称CO2PAN)与AN水相沉淀自由基聚合及AN水相悬浮自由基聚合进行了比较,在五单元组立构序列的水平上讨论了超临界CO2中AN沉淀聚合的统计链增长模型。研究表明CO2PAN的链增长... 采用13CNMR分析技术,将超临界CO2下AN沉淀聚合的立体特性(以下简称CO2PAN)与AN水相沉淀自由基聚合及AN水相悬浮自由基聚合进行了比较,在五单元组立构序列的水平上讨论了超临界CO2中AN沉淀聚合的统计链增长模型。研究表明CO2PAN的链增长过程符合Bernoulli统计模型,其立构规整性是完全无规的。并认为,与其他两种PAN相比,CO2PAN等规立构规整度偏低的原因是由于所采用的CO2溶剂的非极性效应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c nmr 立构规整度 统计模型 聚丙烯腈 超临界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亚热带4种林分类型凋落叶分解过程中^(13)C NMR波谱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培平 姜培坤 +1 位作者 孟赐福 何珊琼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7-134,共8页
【目的】旨在揭示不同结构碳组分在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浙江省临安玲珑山毛竹人工林、马尾松天然次生林、杉木人工林和青冈天然次生林凋落叶为研究材料,采用常规化学分析方法与固态13C核磁共振技术探讨其分解过程中... 【目的】旨在揭示不同结构碳组分在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浙江省临安玲珑山毛竹人工林、马尾松天然次生林、杉木人工林和青冈天然次生林凋落叶为研究材料,采用常规化学分析方法与固态13C核磁共振技术探讨其分解过程中的全C和全N含量及不同形态C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经12个月的分解,4种林分凋落叶的质量损失率表现为青冈天然次生林(53.80%)>马尾松天然次生林(52.69%)>杉木人工林(48.31%)>毛竹人工林(41.17%);在分解过程中,凋落叶中的N含量逐渐升高,C含量和C/N比逐渐降低,烷氧碳的相对含量显著减少(9.34%~15.48%,P<0.05),而芳香碳和羰基碳分别增加25.14%~37.37%和0.75~2.08倍(P<0.05);凋落叶中的C含量与凋落叶质量残存率之间,C/N比与凋落叶质量残存率之间均极显著正相关(r=0.901 0~0.984 0,P<0.01),而N含量与凋落叶质量残存率极显著负相关(r=-0.921 1^-0.983 1,P<0.01),凋落叶中的烷氧碳相对含量与凋落叶质量残存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0.808 2~0.962 2,P<0.01),芳香碳相对含量与凋落叶质量残存率间、羰基碳相对含量与凋落叶质量残存率间均极显著负相关(r=-0.779 9^-0.936 6,P<0.01),除马尾松人工林外,其他林分凋落叶的烷基碳相对含量与凋落叶质量残存率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4种林分凋落叶中,青冈天然次生林凋落叶降解最快;在有机碳中,烷氧碳、芳香碳和羰基碳在凋落叶降解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3C NMR波谱技术更利于监测凋落叶分解过程中不同结构碳组分的变化,从而更深刻认识凋落叶的分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类型 基质质量 凋落叶 质量损失率 ^^13c 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性非离子大分子间团簇化作用部位的~1H和^(13)C及2D NMR表征 被引量:6
11
作者 方云 刘雪锋 +1 位作者 夏咏梅 宗李燕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31-734,共4页
运用1H NMR,13C NMR,2D NOESY-NMR及2D ROESY-NMR等多种波谱技术联合表征典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典型水溶性非离子大分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或聚乙二醇(PEG)间的团簇化作用部位.NMR综合分析结果表明,SDS分子亲水头... 运用1H NMR,13C NMR,2D NOESY-NMR及2D ROESY-NMR等多种波谱技术联合表征典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典型水溶性非离子大分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或聚乙二醇(PEG)间的团簇化作用部位.NMR综合分析结果表明,SDS分子亲水头基邻近的C1~C2片段与PVP分子中内酰胺氮为中心的主链α-C、五元环上羰基C1(记为P1)及C4(记为P4)片段给出较强的作用信号,推断SDS分子亲水头基与PVP分子中内酰胺氮及其两者的相邻区域可能为形成团簇时SDS束缚胶束与PVP间超分子作用的主要部位.而SDS束缚胶束与PEG形成团簇时,除极性部位及其相邻区域的相互作用外,部分PEG链节可能渗入到SDS束缚胶束的C3部位或更深的内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c nmr 2D nmr 表面活性剂 水溶性大分子 团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C NMR分析食用油甘油酯组成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肖新生 谢依琳 +1 位作者 刘芳 蒋黎艳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10-218,共9页
研究采用核磁共振碳谱法(^(13)C NMR),首先识别食用油脂中甘油一酯(MG)、甘油二酯(DG)、甘油三酯(TG)及游离脂肪酸(FFA)等组分的特征峰,然后确定特征峰响应值与组分含量的关系,最后建立了食用油脂中甘油酯组成的核磁共振碳谱分析方法。... 研究采用核磁共振碳谱法(^(13)C NMR),首先识别食用油脂中甘油一酯(MG)、甘油二酯(DG)、甘油三酯(TG)及游离脂肪酸(FFA)等组分的特征峰,然后确定特征峰响应值与组分含量的关系,最后建立了食用油脂中甘油酯组成的核磁共振碳谱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样品量为200 mg食用油甘油酯,溶剂为0.5 mL氘代氯仿,^(13)CNMR谱采集条件为脉冲序列zgpg30,扫描次数(NS)为100,脉冲宽度(P1)为30μs,能够快速的测定甘油酯样品中MG、DG、TG和FFA的相对质量分数,且所测定结果与柱层析分离法测定的结果没有显著差异。该方法对响应值最低的游离脂肪酸的检出限可低至1.35%,定量限可低至4.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光谱法 甘油酯 食用油 ^^(13)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电性距离矢量用于萜类化合物核磁共振碳谱的QSSR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仝建波 曾晖 +4 位作者 张生万 彭传友 乔华 张巧霞 李志良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74-378,共5页
本文利用原子电性距离矢量(Atomic Electro Negativity Distance Vector,AEDV)和原子杂化状态指数(Atomic Hybridization State Index,AHSI),对萜类化合物中碳原子进行结构表征,并与其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建立了优良的定量构谱相关(QS... 本文利用原子电性距离矢量(Atomic Electro Negativity Distance Vector,AEDV)和原子杂化状态指数(Atomic Hybridization State Index,AHSI),对萜类化合物中碳原子进行结构表征,并与其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建立了优良的定量构谱相关(QSSR)模型.采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办法对所得模型稳定性能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检验。其结果表明,AEDV,AHSI与13C NMR谱化学位移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构谱相关 萜类化合物 ^^13c nmr 原子电性距离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质δ^(13)C值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晋京 窦森 张大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82-387,共6页
以黑土、棕壤、草甸土和水稻土为供试土壤,通过田间定位并结合室内培养试验,初步研究了不同施肥(包括施用化肥、有机肥以及有机肥配施化肥)条件下全土有机质和胡敏酸的δ13C值。结果表明:一般与未施肥的处理相比,田间施用有机肥以及有... 以黑土、棕壤、草甸土和水稻土为供试土壤,通过田间定位并结合室内培养试验,初步研究了不同施肥(包括施用化肥、有机肥以及有机肥配施化肥)条件下全土有机质和胡敏酸的δ13C值。结果表明:一般与未施肥的处理相比,田间施用有机肥以及有机肥配施化肥使全土有机质和胡敏酸的δ13C值均呈下降趋势;培养试验中,施用猪粪后全土有机质和胡敏酸的δ13C值也呈下降趋势,而施用玉米秸秆后则呈增加趋势。产生上述结果的可能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不同有机肥料的δ13C值不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施肥改变了土壤有机质的数量与结构组成。初步分析表明,施肥后全土有机质和胡敏酸的δ13C,值与其有机碳数量及结构组成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全土有机质的δ13C值与其有机碳数量的增加量和增加率之间则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施肥 培养试验 土壤有机质 胡敏酸 ^δ^13c ^^13c-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糊精和α-萘乙酸包络物的核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彭敏 孔旭新 +1 位作者 余亦华 陈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39-943,共5页
利用溶液2D-ROESY谱、13C固体高分辨谱以及自扩散系数测量等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环糊精(CD)和α-萘乙酸(α-NA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α-CD和β-CD均能与α-NAA形成包络物,但是由于尺寸更为匹配,-βCD与α-NAA体系的包络相互作用强度明... 利用溶液2D-ROESY谱、13C固体高分辨谱以及自扩散系数测量等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环糊精(CD)和α-萘乙酸(α-NA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α-CD和β-CD均能与α-NAA形成包络物,但是由于尺寸更为匹配,-βCD与α-NAA体系的包络相互作用强度明显比α-CD和α-NAA体系的大;通过测量-βCD与α-NAA混合溶液中α-NAA的自扩散系数,计算出包络物结合与解离的平衡常数,以此为基础对-βCD/α-NAA体系在实现α-NAA缓释方面的应用方式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r ROESY ^^13c cP/MAS 自扩散系数 包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杂化材料的核磁共振谱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玲 曾兆华 +2 位作者 杨建文 张夏虹 陈用烈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1-295,共5页
采用固体13 CNMR和2 9SiCP/MASNMR技术研究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 /SiO2 杂化材料 (PUA TMSPM ) /SiO2 中有机、无机相的反应情况。固体13 CCP/MASNMR谱图结果显示 ,该 (PUA TMSPM ) /SiO2杂化体系中的双键在光固化后已基本反应完全 ;从... 采用固体13 CNMR和2 9SiCP/MASNMR技术研究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 /SiO2 杂化材料 (PUA TMSPM ) /SiO2 中有机、无机相的反应情况。固体13 CCP/MASNMR谱图结果显示 ,该 (PUA TMSPM ) /SiO2杂化体系中的双键在光固化后已基本反应完全 ;从固体2 9SiCP/MASNMR谱分析得出 ,在 (PUA TMSPM ) /SiO2 光固化杂化材料中 ,没有未参与水解反应的TEOS和TMSPM ,该杂化材料硅氧烷的平均缩聚度Rex为0 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丙烯酸酯/SiO2杂化材料 光固化 溶胶-凝胶法 ^固体^13c、^29Si cP/MAS 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胶-木素复合体化学结构^(13)C同位素示踪法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鹏 谢益民 范建云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5期17-23,44,共8页
在果胶存在的条件下,以侧链α位带13C同位素标记的松柏醇葡萄糖甙为木素前驱物,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了植物体内木素在细胞壁的沉积过程中木素-果胶复合体的生物合成过程,得到了带13C同位素标记的果胶-脱氢聚合物复合体(PDHPC)。对果胶-... 在果胶存在的条件下,以侧链α位带13C同位素标记的松柏醇葡萄糖甙为木素前驱物,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了植物体内木素在细胞壁的沉积过程中木素-果胶复合体的生物合成过程,得到了带13C同位素标记的果胶-脱氢聚合物复合体(PDHPC)。对果胶-脱氢聚合物复合体在果胶酶的作用下,除去了与木素单体没有化学连接的游离的果胶,得到了果胶-脱氢聚合物复合体水不溶部分和水溶部分,对水溶部分进行了凝胶穿透色谱分离,得到水溶LCC(简称PDHPI-WS),并且对分离产物进行了高分辨率液体13C-NMR测试。上述实验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果胶存在下,木素脱氢聚合物(DHP)生成过程中与果胶之间主要以酯键和苯甲醚键的形式连接,此外还有少量以缩醛键的方式结合,生成的木素主要以β-O-4,β-β,β-5,β-1,α-O-4为主,其中松柏醇/醛结构含量也很高,另外还存在少量香草醛结构及α位带亚甲基的苯丙烷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DHP复合体 果胶 ^^13cN位素示踪 ^^13c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C谱在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应用
18
作者 陈薇 蒋先明 《广西工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44-47,共4页
介绍了 1 3C核磁共振谱的原理 ,并综述其在有机合成中对反应物或产物进行结构测定及结构表征、构象分析 ;手性、模型化合物的合成设计、光活性物拆分 ;
关键词 ^^13c核磁共振 原理 有机合成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QC-TOCSY技术在黄酮苷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文 丛悦 +2 位作者 姜涛 王金辉 李铣 《中药研究与信息》 CAS 2005年第10期16-18,共3页
HSQC-TOCSY技术对于具有若干独立直旋系统的复杂分子的结构解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从益母草(Leonurusheterophyllus Sweet)中分离得到的heteronoside为例说明HSQC-TOCSY技术在黄酮苷类中的应用,并对其13C,1H化学位移进行了明确的... HSQC-TOCSY技术对于具有若干独立直旋系统的复杂分子的结构解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从益母草(Leonurusheterophyllus Sweet)中分离得到的heteronoside为例说明HSQC-TOCSY技术在黄酮苷类中的应用,并对其13C,1H化学位移进行了明确的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Qc-TOcSY 2D nmr 归属 heteronoside 益母草 黄酮苷类 结构解析 ^^13c 化学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R分析聚苯乙烯序列结构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金枝 柴仕淦 +2 位作者 曹猛 程时远 吴青 《胶体与聚合物》 2007年第3期39-40,共2页
用高分辨率的核磁共振谱仪分析聚苯乙烯(PS)结构的序列分布,对PS碳谱和氢谱进行归属,归属出聚苯乙烯四单元结构序列,得出聚苯乙烯的序列分布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遵循伯努利统计。
关键词 聚苯乙烯 ^^13c nmr 序列分布 分子链增长 伯努利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