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锌对苹果叶片光合产物的合成及其向果实运输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于波 秦嗣军 吕德国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15,共7页
为明确叶面施硫酸锌对苹果叶片光合产物合成及其向果实转移分配的影响机理,进而为生产上在苹果果实发育关键时期通过叶面补锌的措施提高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以8年生寒富/GM256/山定子为试材,设置0(CK)、0.1%(ZS1)、0.2%(ZS2)、0.3%(Z... 为明确叶面施硫酸锌对苹果叶片光合产物合成及其向果实转移分配的影响机理,进而为生产上在苹果果实发育关键时期通过叶面补锌的措施提高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以8年生寒富/GM256/山定子为试材,设置0(CK)、0.1%(ZS1)、0.2%(ZS2)、0.3%(ZS3)和0.4%(ZS4)5种不同浓度硫酸锌处理,采用^(13)C同位素标记技术,结合相关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研究叶面不同浓度硫酸锌对果实膨大期苹果叶片^(13)C光合产物的合成及其向果实运输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叶面施锌浓度的增加,叶片Rubisco酶活性、净光合速率、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光化学淬灭系数、PSII电子传递速率、山梨醇和蔗糖含量、6-磷酸山梨醇脱氢酶和蔗糖磷酸合酶活性及果实山梨醇脱氢酶和酸性转化酶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均以ZS3处理最高(其值分别为8.56μmol·min^(-1)·g^(-1)、15.84μmol·m-2·s-1、0.838,0.751,0.843,92.1,35.41mg·g^(-1)FW、5.25mg·g^(-1)FW、412.99μg·min^(-1)·g^(-1)、420.87μg·min^(-1)·g^(-1)、7.19μmol·h-1·g^(-1)FW和9.25μmol·h-1·g^(-1)FW),CK处理最低。^(13)C示踪结果表明,各处理果实^(13)C含量随时间增加逐渐增高,而果实^(13)C转运速率则随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与其他处理相比,ZS3(0.3%ZnSO_(4)·H_(2)O)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13)C光合产物向果实运输速率,同时该处理下果实^(13)C含量最高。综上表明,叶片涂抹适宜浓度硫酸锌(0.3%ZnSO_(4)·H_(2)O溶液)处理优化了叶片光合性能,提高了苹果叶片光合同化物的合成能力,提高了源叶的生产力;同时提高了果实糖代谢相关酶活性,提高了果实库强,增强了果实对光合同化物的竞争力,促进了叶片光合产物向果实的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锌 苹果 ^^(13)c同化 转运 果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距和种植方式对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振 何建宁 +2 位作者 石玉 于振文 张永丽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96-2407,共12页
为研究不同行距对宽幅精播小麦产量和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阐明其高产高效的生理机制,给宽幅精播技术在黄淮海平原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于2017-2019小麦生长季,以‘济麦22’为试验材料,在20 cm (R1)、25 cm (R2)和30 ... 为研究不同行距对宽幅精播小麦产量和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阐明其高产高效的生理机制,给宽幅精播技术在黄淮海平原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于2017-2019小麦生长季,以‘济麦22’为试验材料,在20 cm (R1)、25 cm (R2)和30 cm (R3) 3个行距下,设置宽幅精播(K)和常规条播(T)两种种植方式,分析不同行距下宽幅精播种植与常规条播种植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和旗叶^(13)C同化物分配特性差异。结果表明:在相同种植方式下,R2处理下小麦的旗叶净光合速率,开花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在籽粒中的分配量和贡献率,籽粒产量均显著高于行距R1和R3处理;在R2行距下, K处理灌浆期叶面积指数、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和开花后14、21和28d旗叶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显著高于T处理,两年度K处理通过增加穗数和粒重使得籽粒产量较T处理提高8.67%;^(13)C示踪结果显示, R2K处理旗叶^(13)C同化物在籽粒的分配量和分配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处理;R2K处理开花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单茎质量、开花后干物质向籽粒的分配量和对籽粒的贡献率最高,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获得了最高的籽粒产量。综上所述,行距25 cm、宽幅精播种植方式是本试验条件下小麦高产高效的最佳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幅精播 光合特性 ^^(13)c同化积累与分配 籽粒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