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元羧酸与木材酯化反应的固体核磁共振谱CPMAS^(13)CNMR的表征 被引量:12
1
作者 方桂珍 李坚 +2 位作者 孔漫 上原徹 古野毅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8-111,共4页
本研究要用以多元羧酸为酯化剂 ,以无机盐为催化剂的交联体系。这一体系是新型的、水溶的、无毒害、无污染的非甲醛系试剂并联体系。本文采用固体核磁共振谱CP MAS1 3 CNMR ,测定木材主要组分酯化反应的CP MAS1 3 CNMR波谱 ,归属主要谱... 本研究要用以多元羧酸为酯化剂 ,以无机盐为催化剂的交联体系。这一体系是新型的、水溶的、无毒害、无污染的非甲醛系试剂并联体系。本文采用固体核磁共振谱CP MAS1 3 CNMR ,测定木材主要组分酯化反应的CP MAS1 3 CNMR波谱 ,归属主要谱线 ,分析了多元羧酸与木材交联反应过程中主要组分的化学结构变化。结果表明 :酯化反应后 ,羧基碳的比率增加 ;芳香族碳和羟基碳的比率减少 ;烷基碳的变化随着羧基碳的变化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羧酸 木材 酯化反应 固体核磁共振谱 化学成分 科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TMA^+柱撑蒙脱石的^(13)C MAS NMR谱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何宏平 朱建喜 +3 位作者 邓风 文晓燕 杨丹 郭九皋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8-22,共5页
采用13C魔角旋转核磁共振技术(MASNMR),对HDTMA+柱撑蒙脱石层间域内由于堆垛密度差异所致的具不同排列方式的有机离子的构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链烷基在层间并不是完全刚性的(All trans)状态,同时由不同构形离子组成的有机相之间... 采用13C魔角旋转核磁共振技术(MASNMR),对HDTMA+柱撑蒙脱石层间域内由于堆垛密度差异所致的具不同排列方式的有机离子的构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链烷基在层间并不是完全刚性的(All trans)状态,同时由不同构形离子组成的有机相之间的比例也不是不变的,而是随着有机离子在层间域内堆垛密度的增大,柱撑离子存在着一个从类似固体状态(Solid like)到类似液体状态(Liquid like)再到类似固体状态变化的宽范围的分子环境。其中平卧双层排列模式中有机分子所表现出的类似液体的性质最为明显,只有在较高堆垛密度的倾斜双层排列模式下层间离子才表现出较明显的类似固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柱撑蒙脱石 魔角旋转核磁共振技术 masnmr 排列方式 有机离子 排列 构形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C NMR、FT-IR、Raman和建模技术对烟煤和无烟煤分子结构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元吉 代诚欣 +2 位作者 孟上九 张保勇 张强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3-1072,共10页
【目的】探究高精度煤的结构演化及其机理的定量表征。【方法】通过显微组分鉴定、镜质体反射率、工业品质、元素分析和光谱分析,确定了烟煤(FS1)和无烟煤(ZY1)碳骨架结构、官能团的赋存状态等信息,并通过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建立2个分... 【目的】探究高精度煤的结构演化及其机理的定量表征。【方法】通过显微组分鉴定、镜质体反射率、工业品质、元素分析和光谱分析,确定了烟煤(FS1)和无烟煤(ZY1)碳骨架结构、官能团的赋存状态等信息,并通过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建立2个分子结构模型。【结果】结果表明,随着煤化作用的进行,烟煤到无烟煤过程中,亚甲基的损失速率比甲基的损失速率快,芳香性增强,芳香环的脂肪族链变短且支化度较高,含氧官能团逐渐减少,煤结晶程度增强,煤的化学结构趋于成熟稳定,且煤中的脂肪碳减少,芳香碳增加,甲基碳和亚甲基碳含量减少。经过多次尝试确定了芳香炭、脂肪族侧链和氧官能团之间的键合模式,获得最终的分子结构模型:C_(175)H_(162)O_(13)N_(2)(FS1)、C_(190)H_(159)O_(5)N_(3)(ZY1).该模型较好地反映煤的真实结构,模拟的^(13)C NMR光谱与实验光谱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上述研究为不同变质程度煤的分子结构演化提供了理论参考,为建立高可信度的分子结构表征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c nmr FT-IR RAmaN 分子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13)C CP/MAS NMR光谱测定烟草中果胶含量的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牛凡超 谢卫 +4 位作者 黄朝章 蓝洪桥 黄延俊 高淼 杨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37-646,共10页
通过固态^(13)C CP/MAS NMR技术,成功地建立了一种新方法用于烟草果胶的定量分析研究.首先,将二甲基硅橡胶设计成5.5 mm外径的硅胶管用作强度参考,再装填到5.5 mm内径的二氧化锆转子内以制成NMR样品管.然后,对样品管中的果胶样品进行检... 通过固态^(13)C CP/MAS NMR技术,成功地建立了一种新方法用于烟草果胶的定量分析研究.首先,将二甲基硅橡胶设计成5.5 mm外径的硅胶管用作强度参考,再装填到5.5 mm内径的二氧化锆转子内以制成NMR样品管.然后,对样品管中的果胶样品进行检测以获得相应的^(13)C CP/MAS NMR光谱,再利用波谱去卷积技术分别对171 ppm处的C-6峰进行处理,以此消除重叠峰的干扰.最后,用指定的C-6峰与强度参考峰的面积比为纵坐标,聚半乳糖醛酸(PGA)标准样品的质量为横坐标,以此来建立工作曲线.获得工作曲线方程为I=0.0082m-0.2470,r2=0.9981,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81 mg·g^(-1)、6.04 mg·g^(-1).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4.33%~102.77%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98.11%,RSD(n=5)小于2.32%.该方法用于测定6种不同烟草样品中的果胶含量,结果发现:与标准方法测量的结果相比,其相对误差在-4.94%~3.84%之间.研究表明,通过固态^(13)C CP/MAS NMR光谱和硅橡胶管建立的新方法准确、快速、简单,适用于烟草及其制品中果胶含量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 二甲基硅橡胶管 ^固态^(13)c cP/mas nmr 烟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蚕丝的13C CP/MAS NMR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静 黄继伟 +1 位作者 彭泽冶 宁晚娥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共7页
木薯蚕丝作为一种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的野蚕丝,其结晶结构、热学性质和力学性能显著不同于桑蚕丝,对木薯蚕丝二级结构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其构效关系,拓展其应用领域。13C CP/MAS NMR技术是研究蚕丝丝素蛋白结构的有效方法之一。文章通... 木薯蚕丝作为一种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的野蚕丝,其结晶结构、热学性质和力学性能显著不同于桑蚕丝,对木薯蚕丝二级结构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其构效关系,拓展其应用领域。13C CP/MAS NMR技术是研究蚕丝丝素蛋白结构的有效方法之一。文章通过13C CP/MAS NMR测试,分析了木薯蚕丝丝素蛋白的二级结构特征,并将其与桑蚕丝和柞蚕丝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桑蚕丝中Gly的含量较柞蚕丝和木薯蚕丝高,木薯蚕丝与柞蚕丝相近;Ala的含量及其β-sheet结构较柞蚕丝和木薯蚕丝低,木薯蚕丝最高,三者的α-螺旋结构相差不大;桑蚕丝的不定形区含量最高,木薯蚕丝最低,与柞蚕丝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蚕丝 桑蚕丝 柞蚕丝 丝素蛋白 二级结构 13 c cP/mas 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13C—NMR及DEPT技术分析气煤加氢产物中沥青烯段分的组成结构 被引量:7
6
作者 徐秀峰 张蓬洲 +2 位作者 杨保联 李丽云 叶朝辉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10-416,共7页
用13 ̄C-NMR及DEPT技术,对抚顺老虎台气煤吡啶抽提残煤热解加氢产物中沥青烯段分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各组分平均分子结构中的芳环并非完全缩聚,而且有亚甲基或联苯型键所连接的小芳香单元。计算得到了各组分的平均分子... 用13 ̄C-NMR及DEPT技术,对抚顺老虎台气煤吡啶抽提残煤热解加氢产物中沥青烯段分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各组分平均分子结构中的芳环并非完全缩聚,而且有亚甲基或联苯型键所连接的小芳香单元。计算得到了各组分的平均分子结构中含有的芳香环数、芳核片数和平均取代度。这些结果对于推断原始媒的大分子结构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烯 nmr DEPT技术 结构分析 热解加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FTIR和^(13)C NMR表征制革废水处理过程的溶解性有机物特性 被引量:4
7
作者 范春辉 张颖超 +1 位作者 唐泽恒 王家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03-1207,共5页
制革业是我国重要的工业门类,年废水排放量2亿t以上。制革废水中油脂、皮屑、胶原蛋白等大分子有机物含量较高,同时兼具高盐、高碱、高负荷的特点,已被相关部门列为重点监控的工业污染源。在制革废水的处理方面,不仅要关注进出水的水质... 制革业是我国重要的工业门类,年废水排放量2亿t以上。制革废水中油脂、皮屑、胶原蛋白等大分子有机物含量较高,同时兼具高盐、高碱、高负荷的特点,已被相关部门列为重点监控的工业污染源。在制革废水的处理方面,不仅要关注进出水的水质参数,同时也要监测废水处理过程污染物的转化规律,以便为废水处理工艺的优化和废水处理设备的研发提供基本数据。溶解性有机物(DOM)广泛存在于各类水体中,是表征废水理化性质和净化程度的重要参数。目前,对于制革废水处理过程DOM性质的研究尚很欠缺。以此为切入点,采用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表征制革废水不同处理工段的DOM样品。研究发现:制革废水处理时间的延长导致DOM中C元素含量升高,H/C原子比先增加后降低,说明大分子有机物首先被分解为小分子链状结构,最终存在于水体的是极难降解的终极结构组分。DOM脂肪族化合物和蛋白组分的热解发生在第二阶段(110~530℃),第三阶段(530~800℃)主要完成芳环的降解或C—C键的断裂。废水原水DOM主要含有—OH,—NH2,CO等官能团,FTIR图谱证明了废水处理中后期高聚合度芳香族物质的存在,这是微生物新陈代谢作用的结果。DOM中烷基C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含量最大值(25.25%)出现在二级生化池;芳香C含量的最小值(28.28%)出现在二级生化池,而后迅速上升,暗示了废水处理过程含C官能团种类和数量的交替变化规律。对制革废水DOM性质的跟踪识别有助于从总体上推断污染物的净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革废水 溶解性有机物 FTIR ^^13c nmr 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羟基超支化聚酯的接枝改性^(13)C NMR表征 被引量:1
8
作者 罗金树 李鹏 +1 位作者 于运花 杨小平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52,共4页
利用羟基与酰氯的反应,选用苯甲酰氯对端羟基超支化聚酯进行端基改性,采用13C NMR表征改性产物。研究表明:苯甲酰氯能有效地修饰超支化聚酯,通过控制H30和苯甲酰氯的投料比可以较好地控制端基的接枝率;利用13C NMR谱图,结合超支化聚合... 利用羟基与酰氯的反应,选用苯甲酰氯对端羟基超支化聚酯进行端基改性,采用13C NMR表征改性产物。研究表明:苯甲酰氯能有效地修饰超支化聚酯,通过控制H30和苯甲酰氯的投料比可以较好地控制端基的接枝率;利用13C NMR谱图,结合超支化聚合物的结构特性,能够较好地计算出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反应的程度——接枝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酯 端基改性 ^^13c 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H-NMR和^(13)C-NMR在山茱萸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韩淑燕 潘扬 +1 位作者 丁岗 蔡宝昌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1期56-59,共4页
山茱萸 ,别名枣皮、萸肉等 ,原植物为山茱萸科木来木属落叶小乔木CornusofficinalisSibeetZucc ,过去也有将其归为灯台树属植物Microcarpiumofficinalis(SiebetZucc)Nakai。除齐墩果酸、熊果酸等三萜化合物外 ,山茱萸中还含有多种环烯... 山茱萸 ,别名枣皮、萸肉等 ,原植物为山茱萸科木来木属落叶小乔木CornusofficinalisSibeetZucc ,过去也有将其归为灯台树属植物Microcarpiumofficinalis(SiebetZucc)Nakai。除齐墩果酸、熊果酸等三萜化合物外 ,山茱萸中还含有多种环烯醚萜类化合物。迄今为止 ,从山茱萸中提取、分离和鉴定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已有 10个 ,分属 3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 结构 鉴定 应用 ^^1H—nmr ^^13cnmr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C NMR分析超临界CO_2中合成的PAN的立构规整度
10
作者 滕新荣 任杰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共4页
采用13CNMR分析技术,将超临界CO2下AN沉淀聚合的立体特性(以下简称CO2PAN)与AN水相沉淀自由基聚合及AN水相悬浮自由基聚合进行了比较,在五单元组立构序列的水平上讨论了超临界CO2中AN沉淀聚合的统计链增长模型。研究表明CO2PAN的链增长... 采用13CNMR分析技术,将超临界CO2下AN沉淀聚合的立体特性(以下简称CO2PAN)与AN水相沉淀自由基聚合及AN水相悬浮自由基聚合进行了比较,在五单元组立构序列的水平上讨论了超临界CO2中AN沉淀聚合的统计链增长模型。研究表明CO2PAN的链增长过程符合Bernoulli统计模型,其立构规整性是完全无规的。并认为,与其他两种PAN相比,CO2PAN等规立构规整度偏低的原因是由于所采用的CO2溶剂的非极性效应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c nmr 立构规整度 统计模型 聚丙烯腈 超临界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液中葡萄糖、纤维二糖、海藻二糖与NaBr相互作用的^(13)C-NMR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文豪 卓克垒 +1 位作者 陈玉娟 王键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87-187,共1页
关键词 NABR ^^13cnmr 化学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林河褐煤化学结构特性的^(13)C NMR与FTIR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芳 刘辉 +1 位作者 王擎 刘营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272-4278,共7页
采用^(13)C NMR及FTIR对霍林河褐煤的化学结构特性进行深入分析,通过^(13)C NMR计算得到霍林河褐煤包含34.32%的脂肪族碳、61.25%的芳香族碳以及4.43%的羰基碳。平均每个芳环团簇包含1~2个芳香环,每个芳香环中平均碳原子取代数为3~4。... 采用^(13)C NMR及FTIR对霍林河褐煤的化学结构特性进行深入分析,通过^(13)C NMR计算得到霍林河褐煤包含34.32%的脂肪族碳、61.25%的芳香族碳以及4.43%的羰基碳。平均每个芳环团簇包含1~2个芳香环,每个芳香环中平均碳原子取代数为3~4。平均亚甲基碳链数为1.4,烷链支化度为25.47%,说明脂肪族多以短链分支形式存在。通过对霍林河褐煤红外光谱进行分峰拟合,计算得到煤的FTIR结构参数(平均亚甲基碳链数、芳香环取代度、烷链支化度)与^(13)C NMR计算结果相吻合。虽然芳碳率(far-F=55.37%)与^(13)C NMR计算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但是FTIR很大程度上仍然可以反映煤的碳骨架结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林河褐煤 ^^13c nmr FTIR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亚热带4种林分类型凋落叶分解过程中^(13)C NMR波谱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培平 姜培坤 +1 位作者 孟赐福 何珊琼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7-134,共8页
【目的】旨在揭示不同结构碳组分在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浙江省临安玲珑山毛竹人工林、马尾松天然次生林、杉木人工林和青冈天然次生林凋落叶为研究材料,采用常规化学分析方法与固态13C核磁共振技术探讨其分解过程中... 【目的】旨在揭示不同结构碳组分在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浙江省临安玲珑山毛竹人工林、马尾松天然次生林、杉木人工林和青冈天然次生林凋落叶为研究材料,采用常规化学分析方法与固态13C核磁共振技术探讨其分解过程中的全C和全N含量及不同形态C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经12个月的分解,4种林分凋落叶的质量损失率表现为青冈天然次生林(53.80%)>马尾松天然次生林(52.69%)>杉木人工林(48.31%)>毛竹人工林(41.17%);在分解过程中,凋落叶中的N含量逐渐升高,C含量和C/N比逐渐降低,烷氧碳的相对含量显著减少(9.34%~15.48%,P<0.05),而芳香碳和羰基碳分别增加25.14%~37.37%和0.75~2.08倍(P<0.05);凋落叶中的C含量与凋落叶质量残存率之间,C/N比与凋落叶质量残存率之间均极显著正相关(r=0.901 0~0.984 0,P<0.01),而N含量与凋落叶质量残存率极显著负相关(r=-0.921 1^-0.983 1,P<0.01),凋落叶中的烷氧碳相对含量与凋落叶质量残存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0.808 2~0.962 2,P<0.01),芳香碳相对含量与凋落叶质量残存率间、羰基碳相对含量与凋落叶质量残存率间均极显著负相关(r=-0.779 9^-0.936 6,P<0.01),除马尾松人工林外,其他林分凋落叶的烷基碳相对含量与凋落叶质量残存率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4种林分凋落叶中,青冈天然次生林凋落叶降解最快;在有机碳中,烷氧碳、芳香碳和羰基碳在凋落叶降解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3C NMR波谱技术更利于监测凋落叶分解过程中不同结构碳组分的变化,从而更深刻认识凋落叶的分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类型 基质质量 凋落叶 质量损失率 ^^13c 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性非离子大分子间团簇化作用部位的~1H和^(13)C及2D NMR表征 被引量:6
14
作者 方云 刘雪锋 +1 位作者 夏咏梅 宗李燕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31-734,共4页
运用1H NMR,13C NMR,2D NOESY-NMR及2D ROESY-NMR等多种波谱技术联合表征典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典型水溶性非离子大分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或聚乙二醇(PEG)间的团簇化作用部位.NMR综合分析结果表明,SDS分子亲水头... 运用1H NMR,13C NMR,2D NOESY-NMR及2D ROESY-NMR等多种波谱技术联合表征典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典型水溶性非离子大分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或聚乙二醇(PEG)间的团簇化作用部位.NMR综合分析结果表明,SDS分子亲水头基邻近的C1~C2片段与PVP分子中内酰胺氮为中心的主链α-C、五元环上羰基C1(记为P1)及C4(记为P4)片段给出较强的作用信号,推断SDS分子亲水头基与PVP分子中内酰胺氮及其两者的相邻区域可能为形成团簇时SDS束缚胶束与PVP间超分子作用的主要部位.而SDS束缚胶束与PEG形成团簇时,除极性部位及其相邻区域的相互作用外,部分PEG链节可能渗入到SDS束缚胶束的C3部位或更深的内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c nmr 2D nmr 表面活性剂 水溶性大分子 团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鼠新化学结构的IR和^(13)CNMR分析
15
作者 王继有 纪剑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9-31,共3页
用IR 光谱和13 CNMR谱对新型杀鼠剂杀鼠新的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杀鼠新是以双甲苯敌鼠烯醇式结构的铵盐为主,还有一小部分酮式结构的双甲苯敌鼠存在。分析证实,在弱碱的作用下。
关键词 杀鼠新 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 化学结构 IR 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C固体核磁共振分析煤中含氧官能团的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王永刚 周剑林 +3 位作者 陈艳巨 胡秀秀 张书 林雄超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22-1426,共5页
采用13C交叉极化/魔角旋转-核磁共振(13C CP/MAS NMR)技术对四种煤进行分析,结合化学分析方法,考察了含氧官能团的分布规律,尤其是非活性醚键的含量。结果表明,13C CP/MAS NMR方法可以定量分析煤中部分含氧官能团,四种煤中羧基和羰基的... 采用13C交叉极化/魔角旋转-核磁共振(13C CP/MAS NMR)技术对四种煤进行分析,结合化学分析方法,考察了含氧官能团的分布规律,尤其是非活性醚键的含量。结果表明,13C CP/MAS NMR方法可以定量分析煤中部分含氧官能团,四种煤中羧基和羰基的含量分别为0.00~1.41和0.45~1.91 mol/kg;13C CP/MAS NMR与化学分析方法结合,可以定量解析煤中非活性醚键的含量,四种煤的醚键含量值为5.33~10.54 mol/kg,而活性醚键含量仅为0.04~0.13 mol/kg,煤中醚键的赋存状态以非活性醚键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氧官能团 ^^13c-cP mas nmr 非活性醚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13)C同位素示踪法研究纤维素与木素连接方式 被引量:4
17
作者 向松明 谢益民 +1 位作者 杨海涛 姚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488-2491,共4页
为了阐明裸子植物中纤维素与木素之间的连接方式,从多糖的角度分析糖单元与木素苯丙烷结构单元之间的共价键连接方式,合成了带6-13 C标记的纤维素前驱物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并将其与PAL酶的抑制剂AOPP及外源性木素前驱物松柏醇-β-D-葡萄... 为了阐明裸子植物中纤维素与木素之间的连接方式,从多糖的角度分析糖单元与木素苯丙烷结构单元之间的共价键连接方式,合成了带6-13 C标记的纤维素前驱物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并将其与PAL酶的抑制剂AOPP及外源性木素前驱物松柏醇-β-D-葡萄糖苷一起投入生长中的银杏植物体内。碳13丰度检测得知纤维素在细胞壁的沉积主要是从在初生壁开始,高分辨率固体核磁13 C NMR分析证实了纤维素6位碳与木素以苯甲醚键等方式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13c标记 cP/mas nmr 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前驱物6-^(13)C标记示踪研究纤维素与木质素连接方式 被引量:7
18
作者 向松明 谢益民 +1 位作者 杨海涛 姚兰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7-42,共6页
从细胞壁多糖的角度分析糖单元与木质素苯丙烷结构单元之间的共价键连接方式,合成了带6-13C标记的纤维素前驱物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并将其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抑制剂L-2-氨氧基-3-苯基丙酸(AOPP)及外源性木质素前驱物松柏醇-β-D-葡... 从细胞壁多糖的角度分析糖单元与木质素苯丙烷结构单元之间的共价键连接方式,合成了带6-13C标记的纤维素前驱物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并将其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抑制剂L-2-氨氧基-3-苯基丙酸(AOPP)及外源性木质素前驱物松柏醇-β-D-葡萄糖苷一起投入生长中的银杏植物体内,分析结果证明了(6-13C)尿苷二磷酸葡萄糖是对植物中纤维素进行选择性13C标记的合适的前驱物。从正常生长的银杏新生木质部组织提取木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LCC),并用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酶解LCC得LCC酶解产物(EDLCC)。红外光谱及13C NMR检测LCC和EDLCC,分析证实了纤维素6位碳与木质素以苯甲醚键方式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13c标记 ^^13c nmr 木质素 碳水化合物复合体 苯甲醚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胶-木素复合体化学结构^(13)C同位素示踪法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鹏 谢益民 范建云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5期17-23,44,共8页
在果胶存在的条件下,以侧链α位带13C同位素标记的松柏醇葡萄糖甙为木素前驱物,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了植物体内木素在细胞壁的沉积过程中木素-果胶复合体的生物合成过程,得到了带13C同位素标记的果胶-脱氢聚合物复合体(PDHPC)。对果胶-... 在果胶存在的条件下,以侧链α位带13C同位素标记的松柏醇葡萄糖甙为木素前驱物,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了植物体内木素在细胞壁的沉积过程中木素-果胶复合体的生物合成过程,得到了带13C同位素标记的果胶-脱氢聚合物复合体(PDHPC)。对果胶-脱氢聚合物复合体在果胶酶的作用下,除去了与木素单体没有化学连接的游离的果胶,得到了果胶-脱氢聚合物复合体水不溶部分和水溶部分,对水溶部分进行了凝胶穿透色谱分离,得到水溶LCC(简称PDHPI-WS),并且对分离产物进行了高分辨率液体13C-NMR测试。上述实验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果胶存在下,木素脱氢聚合物(DHP)生成过程中与果胶之间主要以酯键和苯甲醚键的形式连接,此外还有少量以缩醛键的方式结合,生成的木素主要以β-O-4,β-β,β-5,β-1,α-O-4为主,其中松柏醇/醛结构含量也很高,另外还存在少量香草醛结构及α位带亚甲基的苯丙烷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DHP复合体 果胶 ^^13cN位素示踪 ^^13c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appma)(amp)Cl][ZnCl_4]体系配合物二异构体的合成与结构特征
20
作者 温祖标 刘肃平 郭辉瑞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4期559-562,共4页
用过氧化物法合成了[Co(appma)(amp)Cl][ZnCl4](appma=N-(2-氨丙基)-2-吡啶甲胺,amp=2-(氨甲基)吡啶)体系配合物.元素分析与13C1、H NMR检测表明,配合物是标题体系中的二异构体且配合物阳离子中可能具有C—H…π结构.
关键词 钴(Ⅲ)配合物 c—H…π结构 ^^13c和^1H 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