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转移性腹膜后去分化脂肪肉瘤1例
1
作者 杨天姿 张秉宜 +1 位作者 刘捷 李兴昶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4期196-198,共3页
去分化脂肪肉瘤(DDLPS)是一种罕见的脂肪肉瘤亚型,预后不良。本病例报告描述了1例65岁中国女性的肝脏及腹膜后DDLPS,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腹部肿物。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和超声检查发现瘤体较大且出现部分脏器转移,遂行腹膜后巨大肿瘤切除术... 去分化脂肪肉瘤(DDLPS)是一种罕见的脂肪肉瘤亚型,预后不良。本病例报告描述了1例65岁中国女性的肝脏及腹膜后DDLPS,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腹部肿物。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和超声检查发现瘤体较大且出现部分脏器转移,遂行腹膜后巨大肿瘤切除术及肝部分切除术。术后肿瘤免疫组织化学表现为S-100(+),SOX10(-),Desmin(+)。患者愈合良好,为控制转移病灶,术后三个月行超声引导下右侧腹膜后(肝肾间隙)肿瘤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通过粒子放射治疗,达到稳定病情的治疗目标。本病例报告对该患者的治疗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从DDLPS的临床诊断、治疗和病理特点等方面对文献进行综述,以期提高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分化脂肪肉瘤 转移性 放射性粒子 ^^(125)I 超声 植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粒子植入与骨水泥成形术治疗脊柱骨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2
作者 董玉欣 朱宝权 +3 位作者 孙志乾 李茹雪 李帅 李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12-116,共5页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与骨水泥成形术治疗脊柱骨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例脊柱骨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进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而未施行骨水泥治疗的16例(22节椎体)患者为观察组,进行骨水泥治疗患者而未施行^(125)I粒...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与骨水泥成形术治疗脊柱骨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例脊柱骨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进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而未施行骨水泥治疗的16例(22节椎体)患者为观察组,进行骨水泥治疗患者而未施行^(125)I粒子植入的16例(21节椎体)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比较术后3天、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卡式功能状态评分(KPS)、癌痛复发住院时间、生存期状况等指标,评估两种治疗方法的近、远期疗效差异性。结果32例患者均分别进行了相应的手术治疗,并进行了7~35个月的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0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6个月、12个月的KPS评分、VAS评分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合并病理性骨折患者术后3天、1个月、3个月的KPS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部分缓解(PR)率分别为68.8%、25.0%,疾病稳定(SD)率分别为25.0%、56.3%,疾病进展(PD)率分别为6.3%、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总生存期(OS)分别是27.3个月、19.5个月,平均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16.4个月、11.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癌痛复发住院时间分别为15.9天、18.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骨水泥成形术与^(125)I粒子植入术均是治疗脊柱骨转移瘤可行、有效的方式,与骨水泥成形术相比,^(125)I粒子植入术可以更有效减轻癌痛、延长生存期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植入 骨水泥成形术 椎体骨转移 疗效评价 介入性 放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复发或转移癌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俊杰 冉维强 +4 位作者 姜玉良 刘江平 李金娜 姜伟娟 江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头颈部肿瘤的技术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选择30例头颈部癌术后或放疗后复发或转移患者。局部浸润麻醉,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粒子针平行排列,间距1~1.5cm,原发肿瘤边缘外放1cm,转...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头颈部肿瘤的技术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选择30例头颈部癌术后或放疗后复发或转移患者。局部浸润麻醉,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粒子针平行排列,间距1~1.5cm,原发肿瘤边缘外放1cm,转移瘤为影像学边界。利用Mick枪后退式植入粒子,粒子间距1cm。肿瘤周边匹配剂量(matched peripheral dose,MPD)90~160Gy,每颗粒子活度0.40~0.70mCi,每个病灶植入3~84颗粒子,中位粒子数24颗。10例粒子剂量低于130Gy者,术后1周加外放疗,每次2Gy,总剂量45~50Gy。术后24h拍头颈正侧位和胸部X线片,了解粒子移位或游走。结果随访3~33个月,中位数12个月。全组局部控制率为93.3%(28/30),2例因局部复发死亡。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51.7%和19.4%,中位生存期12个月。无严重皮肤反应。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癌疗效确切,尤其是对那些手术后或放疗复发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和微创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粒子 植入 头颈部癌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肋骨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NSCLC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4
作者 宋彬 肖建宏 +2 位作者 林辉 郭国华 曾林淼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肋骨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中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均给予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中有肋骨遮挡情况时,观察组采用粒子...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肋骨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中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均给予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中有肋骨遮挡情况时,观察组采用粒子植入针直接穿透遮挡的肋骨植入^(125)I粒子,对照组避开肋骨植入^(125)I粒子。统计两组术中需要补种粒子的例数,植入粒子过程中出现气胸、咯血、感染等并发症情况。术后1、3、6个月时分别对患者行胸部增强CT扫描,观察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前后病灶大小以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11例(17.4%)、对照组25例(41.7%)术中需要补种粒子,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粒子植入过程中出现气胸8例、咯血6例,对照组分别为18、15例,两组比较P均<0.05。粒子植入后1、3、6个月时两组均未出现死亡病例;观察组有效率分别为73.3%、81.7%、86.7%,对照组分别为53.3%、60.0%、66.7%,两组比较P<0.05或<0.01。结论 CT引导下经肋骨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NSCLC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性^125I粒子 肋骨遮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舌癌4例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俊杰 冉维强 +3 位作者 马福容 朱丽红 刘江平 白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437-438,共2页
目的 探讨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12 5 I粒子植入治疗舌癌的可行性和疗效。 方法  4例舌癌全麻下实施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12 5 I粒子植入治疗 ,肿瘤周边匹配剂量 (Matchedperipheraldose ,MPD) 90Gy~ 110Gy ,每颗粒子活度 0 50mCi~... 目的 探讨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12 5 I粒子植入治疗舌癌的可行性和疗效。 方法  4例舌癌全麻下实施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12 5 I粒子植入治疗 ,肿瘤周边匹配剂量 (Matchedperipheraldose ,MPD) 90Gy~ 110Gy ,每颗粒子活度 0 50mCi~0 60mCi,平均植入 4颗~ 9颗。 结果 随访 3月~ 8月 ,1例完全缓解 ,2例部分缓解 ,1例进展 ,有效率 75% ( 3 4)。无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 结论 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舌癌可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 舌癌 ^^125I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或联合放化疗治疗复发直肠癌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俊杰 袁惠书 +4 位作者 刘江平 姜伟娟 李金娜 姜玉良 田素青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7期522-52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或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复发直肠癌的技术可行性、近期疗效和副反应。方法15例直肠癌术后盆腔复发患者,女4例,男11例。硬膜外麻醉,2例经阴道超声引导,13例CT引导,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肿瘤匹配周边剂量... 目的探讨超声或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复发直肠癌的技术可行性、近期疗效和副反应。方法15例直肠癌术后盆腔复发患者,女4例,男11例。硬膜外麻醉,2例经阴道超声引导,13例CT引导,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肿瘤匹配周边剂量为90~110Gy,每颗粒子活度为0.50~0.70mCi,植入33~70颗。术后24~48h拍胸、盆腔X线片了解粒子是否发生移位。术后6例加三维适形放疗,4~6野/次,200~300cGy/次,5次/周,总剂量为4500~5000cGy,间隔4周。2例粒子治疗后加草酸铂、5-氟尿嘧啶和四氢叶酸化疗1个周期,随访3~15个月,根据CT扫描结果判断肿瘤大小。结果术后平均7天疼痛缓解,其中12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无变化,有效率93%(14/15)。9例肿瘤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4例局部进展,局部控制率73%(11/15)。2例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时死于肺转移。1例1颗粒子移位至盆壁,随访12个月无症状。无治疗相关并发症和副作用发生。结论经超声或CT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直肠癌具有安全、微创、并发症发生率低和疗效肯定等优势,粒子治疗后应配合外放疗和全身化疗,有望进一步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粒子植入 复发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软组织肿瘤 被引量:9
7
作者 朱丽红 王俊杰 +7 位作者 袁惠书 冉维强 刘江平 田素清 李金娜 姜伟娟 姜玉良 王皓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46-248,共3页
目的评价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治疗软组织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2例软组织肿瘤共15个病灶(2个原发灶,13个局部复发或转移灶)行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单个病灶植入粒子60颗(7~80颗),粒子活度0.6mCi(0.5~0.8mCi),肿瘤... 目的评价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治疗软组织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2例软组织肿瘤共15个病灶(2个原发灶,13个局部复发或转移灶)行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单个病灶植入粒子60颗(7~80颗),粒子活度0.6mCi(0.5~0.8mCi),肿瘤匹配周边剂量(MPD)140~160Gy。术后行质量验证。2个病灶质量验证不满意加行补充外照射,剂量为30、60Gy,分次剂量2.0Gy。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3~34个月)。疼痛缓解率83%(5/6)。术后2个月实际临床获益率(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为93%(14/15)。1年及2年局部控制率均为83%。1年生存率72.9%,2年生存率62.5%,中位生存时间32个月。3例远处转移。5例死亡:1例死于肺转移,4例死于全身多器官衰竭。1例植入粒子后皮肤破溃未愈合,其他患者未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单独或联合外照射治疗软组织肿瘤尤其是复发和转移性软组织肿瘤有效,方法简单、易行、微创、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放射性^(125)I粒子 组织间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 被引量:9
8
作者 白静 王俊杰 +1 位作者 修典荣 冉维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5期356-35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术中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种植治疗无法切除胰腺癌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002年4月~2005年2月,我院行开腹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21例。术前根据治疗计划,确定粒子活度和种植粒子个数,肿瘤匹配周边剂量为65~110 Gy...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术中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种植治疗无法切除胰腺癌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002年4月~2005年2月,我院行开腹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21例。术前根据治疗计划,确定粒子活度和种植粒子个数,肿瘤匹配周边剂量为65~110 Gy,每颗粒子活度为0.4~0.5 mC i。超声引导下插入粒子种植针,M ick粒子植入器植入125I粒子,粒子植入数10~75颗。8例粒子植入前或后行胃肠或胆肠吻合术。2例术后行外放疗联合单药吉西他滨化疗。1例术前置入支架,1例术后置入支架。结果15例腹痛中,14例术后1~3 d疼痛即开始缓解,其中7例疼痛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1例无效,有效率93.3%(14/15);除2例失访外,CR 5例,PR 7例,PD 5例,NC 2例。19例中位生存期5个月,1年生存率26.3%。1例出现乳糜漏,3例粒子移位到肝脏。无胰漏和胰腺炎等并发症。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种植治疗胰腺癌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补救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125粒子 组织间种植 胰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粒子植入犬胃壁组织放射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鞠再双 王林 +3 位作者 李建新 王若雨 李响 吴忠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5期468-471,共4页
目的探讨犬胃壁植入125I粒子后组织的放射性损伤。方法 4只比格犬术中在胃体部植入125I粒子(活度0.5 mCi,半衰期60.2 d)6枚,设计成平行两排,行距1.0 cm,每颗粒子间距1.0 cm,植入后CT扫描(层距2 mm),并以粒子外边缘为边界勾画感兴趣区域(... 目的探讨犬胃壁植入125I粒子后组织的放射性损伤。方法 4只比格犬术中在胃体部植入125I粒子(活度0.5 mCi,半衰期60.2 d)6枚,设计成平行两排,行距1.0 cm,每颗粒子间距1.0 cm,植入后CT扫描(层距2 mm),并以粒子外边缘为边界勾画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进行术后剂量验证,然后分别在1、2、3、4个半衰期时处死取材,主要观察大体标本,光镜下细胞组织学变化,电镜超微结构等变化。结果比格犬胃壁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在2个半衰期后出现放射性损伤最重,经过3个半衰期后损伤开始修复,4个半衰期后损伤已经固定并更进一步修复。结论比格犬胃壁合理分布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是安全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近距离治疗 放射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1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薛钧尘 唐迎九 +3 位作者 王克明 于大海 李凯 齐士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2期96-97,共2页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前列腺癌患者 ^^125I 疗效观察 术后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明 王重韧 +4 位作者 徐欣 韩磊 尤宇 赵四军 赵明(审校)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0年第3期378-380,共3页
关键词 ^放射性^125I 临床应用 粒子植入治疗 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 脑胶质瘤 放射性粒子 ^^103PD CT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125)I粒子局部植入治疗眼部恶性肿瘤的护理与管理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淑贤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24期2260-2261,共2页
眼部恶性肿瘤,如结膜鳞癌、恶性黑色素瘤、眼睑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睑板腺癌等,均可损害眼球及视功能,并可向眶周、颅内扩散或全身转移;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眼前黑影和眼球突出;是最终导致失明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手术治疗是... 眼部恶性肿瘤,如结膜鳞癌、恶性黑色素瘤、眼睑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睑板腺癌等,均可损害眼球及视功能,并可向眶周、颅内扩散或全身转移;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眼前黑影和眼球突出;是最终导致失明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手术治疗是眼部肿瘤治疗的最重要手段,而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以及免疫治疗也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其中放射性”。工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治疗眼部恶性肿瘤这一新开展的手术方法,因其安全、操作简便、创伤小、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是目前眼部恶性肿瘤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收集32例患者行眼部恶性肿瘤切除联合放射性”。工粒子组织间植入术的病例资料,通过积极有效地临床观察与护理和新型手术的管理模式探索总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植入 眼部肿瘤 护理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护理在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葛影 周慧赟 谢波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6期289-292,共4页
目的:分析对接受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应用标准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恶性肿瘤患者,均接受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随机均分为两组,参照组36例采取... 目的:分析对接受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应用标准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恶性肿瘤患者,均接受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随机均分为两组,参照组36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采取标准化护理干预,分析患者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与生存质量等指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心理状态与生存质量等较优,与参照组相比,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接受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标准化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升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 护理效果 标准化护理 恶性肿瘤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局部植入治疗舌癌1例报告
14
作者 王海龙 王绍山 +1 位作者 陈立军 洪立立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3期95-95,共1页
关键词 粒子植入治疗 ^^125i放射性粒子 舌癌 舌体溃疡 牙龈红肿 脓性分泌物 久治不愈 检查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门部恶性梗阻性黄疸应用多支架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腔内照射治疗的效果观察
15
作者 孙勋 邢斌 +5 位作者 高佳 吴兆瑞 刘艳丽 孙继雷 成静静 刘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2期9-12,共4页
目的 分析肝门部恶性梗阻性黄疸(MOJ)应用多支架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腔内照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肝门部MOJ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支架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腔内照射治疗。分析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中并发症发生率;... 目的 分析肝门部恶性梗阻性黄疸(MOJ)应用多支架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腔内照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肝门部MOJ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支架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腔内照射治疗。分析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患者手术前后总胆红素水平、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特异性条目池(QLQ-MOJ11)评分及术后不同时间总胆红素缓解率、黄疸缓解率、生存率、胆道再次梗阻发生率。结果 30例患者均一次性顺利置入支架,共置入支架55枚,术后影像学检查明确胆道狭窄处得以改善,术后患者黄疸逐渐消退,肝功能逐渐好转。患者术后1、3个月总胆红素水平分别为(39.35±13.96)、(21.30±10.63)μmol/L,均显著低于术前的(144.62±63.73)μmol/L(P<0.05);患者术后3个月总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术后1个月(P<0.05)。患者术后3个月总胆红素、黄疸缓解率分别为100.00%、100.00%,高于术后1个月的76.67%、73.33%(P<0.05)。30例患者均未出现大出血、休克、心脏血管意外等并发症。患者术后6、12、16个月生存率及胆道再次梗阻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3个月黄疸、瘙痒、消瘦、消化异常的QLQ-MOJ11评分分别为(26.35±3.85)、(27.42±5.63)、(43.67±6.93)、(22.63±3.27)分,均低于术前的(35.32±4.23)、(36.18±6.72)、(53.93±6.67)、(30.41±5.71)分(P<0.05)。结论 多支架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腔内照射治疗肝门部MOJ能显著提升其临床效果,改善总胆红素水平,降低胆道再梗阻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其安全性也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 恶性梗阻性黄疸 多支架 ^^(125)i放射性粒子 腔内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特殊部位肝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鲁月 周波 +3 位作者 陈紫彤 刘斌 陈超 李玉亮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3年第9期713-718,共6页
目的:评估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特殊部位肝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分析2015年12月—2021年12月采用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49例60个特殊部位的肝脏肿瘤的临床资料。主要终点是总生存期(OS),次要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 目的:评估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特殊部位肝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分析2015年12月—2021年12月采用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49例60个特殊部位的肝脏肿瘤的临床资料。主要终点是总生存期(OS),次要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疾病控制率(DCR)、客观缓解率(ORR)及肝内复发率(LRR),评估与肝内复发相关的潜在因素。结果:技术成功率为100%,少数患者出现了术后并发症,对症处理后好转。中位OS为12个月(95%CI:11.6612.34),中位PFS为12个月(95%CI:10.8713.13)。1年DCR、ORR和LRR分别为93.48%、60.87%和28.26%。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的血液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肿瘤复发相关因素行Cox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来源是影响患者肝内复发时间的因素(P=0.012)。结论: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特殊部位肝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疾病控制率和良好的生存前景,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125)I粒子 肝肿瘤 总生存期 局部肿瘤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的护理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宁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28-629,共2页
关键词 前列腺癌 ^^125放射性粒子 植入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周围型肺癌26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朱国荣 沈志强 邵伟成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8期1053-1053,共1页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周围型肺癌 ^^125I 疗效分析 手术适应证 前列腺癌 放射性 肺癌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术中植入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智强 钱立元 +4 位作者 魏源水 杨昕 朱宏辉 邓洲子 游猛 《中国医学工程》 2007年第1期87-89,92,共4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2001年8月~2006年9月,64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32例(125I粒子+吉西他滨),B组32例(吉西他滨),分析放射性125I粒子永久植入联合吉西他滨治疗...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2001年8月~2006年9月,64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32例(125I粒子+吉西他滨),B组32例(吉西他滨),分析放射性125I粒子永久植入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疗效,毒副反应及生存率。结果A,B两组CR+PR+MR+SD分别为81.25%(26/32),71.88%(23/3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毒性反应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基本没有差异(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生存率A组为75.0%,37.5%,明显高于B组的40.0%,12.5%(P<0.05)。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吉西他滨化疗对进展期胰腺癌能提高患者生存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125I 胰腺癌 吉西他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孙晋虎 李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15-418,共4页
如何提高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治愈率、生存率和保持较高的生存质量,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之一。彻底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常会导致严重的面部畸形和功能障碍,故目前对其常采用以手术为主配合化疗或放射治疗的综合治疗方式。近年来研究... 如何提高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治愈率、生存率和保持较高的生存质量,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之一。彻底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常会导致严重的面部畸形和功能障碍,故目前对其常采用以手术为主配合化疗或放射治疗的综合治疗方式。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应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的近距离放射治疗对缩小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瘤体和减少复发都有较好的效果。本文对^(125)I粒子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的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提供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放射性粒子 恶性肿瘤 口腔颌面部 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