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canalized stenostic rabbit nasolacrimal duct by the ^(125)I radioactive probing:Affecting Bcl-2 and Bax protein expression
1
作者 GUO Pengde MA Qingjie +6 位作者 YANG Dongyan GAO Shi JIN Longyun ZHOU Xueyan CUI Qu HAN Zhenguo ZHAO Guoqing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6期357-361,共5页
To evaluate the ^(125)I radioactive probing re-canalizing stenostic nasolacrimal duct,the nasolacrimal duct stenosis models in epithelium and connective tissues are experimentally structured by inbred white rabbits(Ne... To evaluate the ^(125)I radioactive probing re-canalizing stenostic nasolacrimal duct,the nasolacrimal duct stenosis models in epithelium and connective tissues are experimentally structured by inbred white rabbits(New Zealand),including the nasolacrimal duct stenosis,the mechanical probing with outer layer of thermoplastic tube,and the ^(125)I radioactive probing with the ^(125)I seeds sealing into the thermoplastic tube.After re-canalized for four weeks, tissue specimens from bilateral nasolacrimal ducts are obtained,and the Bcl-2 and Bax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s are evalua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analysis.Comparing with the blank control,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the Bcl-2 and Bax in the nasolacrimal duct stenosis and the mechanical probing are significantly up-/down-regulated(p<0.05),but in the ^(125)I radioactive probing are down-/up-regulated(p<0.05) and can be used to re-canalize the stenostic lacrimal passag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125)I radioactive probing is a therapeutical mechanism for radioactive probing strategy for treating nasolacrimal duct stenosis to induce cell apopt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crimal passage Radiation Bcl-2 and Bax ^^(125)I radioactive prob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门部恶性梗阻性黄疸应用多支架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腔内照射治疗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孙勋 邢斌 +5 位作者 高佳 吴兆瑞 刘艳丽 孙继雷 成静静 刘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2期9-12,共4页
目的 分析肝门部恶性梗阻性黄疸(MOJ)应用多支架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腔内照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肝门部MOJ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支架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腔内照射治疗。分析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中并发症发生率;... 目的 分析肝门部恶性梗阻性黄疸(MOJ)应用多支架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腔内照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肝门部MOJ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支架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腔内照射治疗。分析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患者手术前后总胆红素水平、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特异性条目池(QLQ-MOJ11)评分及术后不同时间总胆红素缓解率、黄疸缓解率、生存率、胆道再次梗阻发生率。结果 30例患者均一次性顺利置入支架,共置入支架55枚,术后影像学检查明确胆道狭窄处得以改善,术后患者黄疸逐渐消退,肝功能逐渐好转。患者术后1、3个月总胆红素水平分别为(39.35±13.96)、(21.30±10.63)μmol/L,均显著低于术前的(144.62±63.73)μmol/L(P<0.05);患者术后3个月总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术后1个月(P<0.05)。患者术后3个月总胆红素、黄疸缓解率分别为100.00%、100.00%,高于术后1个月的76.67%、73.33%(P<0.05)。30例患者均未出现大出血、休克、心脏血管意外等并发症。患者术后6、12、16个月生存率及胆道再次梗阻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3个月黄疸、瘙痒、消瘦、消化异常的QLQ-MOJ11评分分别为(26.35±3.85)、(27.42±5.63)、(43.67±6.93)、(22.63±3.27)分,均低于术前的(35.32±4.23)、(36.18±6.72)、(53.93±6.67)、(30.41±5.71)分(P<0.05)。结论 多支架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腔内照射治疗肝门部MOJ能显著提升其临床效果,改善总胆红素水平,降低胆道再梗阻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其安全性也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 恶性梗阻性黄疸 多支架 ^^(125)I放射性粒子 腔内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的观察和护理 被引量:12
3
作者 夏冰 谭艳榕 +1 位作者 张秀菊 王晴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7期733-735,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的护理措施。方法:对76例行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的肺癌患者,进行充分、积极的术前准备及护理、术中配合与术后护理。结果:76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在不同程度上减缓了...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的护理措施。方法:对76例行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的肺癌患者,进行充分、积极的术前准备及护理、术中配合与术后护理。结果:76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在不同程度上减缓了症状、延长了生命、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一项新技术,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术中配合与术后护理,对保证手术顺利、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125^I放射性粒子 护理 介入性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TACE术后残存病灶的判断方法及^(125)I放射粒子治疗后疗效检测 被引量:1
4
作者 伦俊杰 孙建业 +2 位作者 胡效坤 殷好治 李子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12期2125-2128,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TACE术后残存病灶的判断方法,125I放射粒子治疗疗效及疗效检测方法。方法 28例接受过1~5次TACE术治疗的肝癌患者共37个病灶,残存病灶确定方式为强化CT扫描10例,强化MRI 8例,PET-CT 6例,肝动脉造影4例。根据治疗计划系统Brac... 目的探讨肝癌TACE术后残存病灶的判断方法,125I放射粒子治疗疗效及疗效检测方法。方法 28例接受过1~5次TACE术治疗的肝癌患者共37个病灶,残存病灶确定方式为强化CT扫描10例,强化MRI 8例,PET-CT 6例,肝动脉造影4例。根据治疗计划系统Brachy Interstitial-Therapy Planning System(TPS)制订治疗计划,确定放射粒子数量及位置,肿瘤靶区超出肿瘤影像学边界0.5~1.0cm,行CT引导下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残存病灶,定期检测血清AFP变化并与影像学结果做对比。结果强化CT、强化MRI、PET-CT、肝动脉造影均可确定肿瘤残存。28例患者37个病灶,均按计划完成治疗,分别于术后2、4、6、12月复查CT,肿瘤局部控制有效率依次是:100%(37/37)、100%(37/37)、90.9%(36/37)、81.8%(34/37),血清AFP变化并与影像学结果高度一致。结论强化CT和MRI检查是判定肝癌TACE术后残存的首选方法,125I放射粒子治疗残存病灶是有效的,AFP检测是125I放射粒子治疗后有效的疗效判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病灶残存 125 I放射粒子 近距离放射治疗 判断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125)I近距离挽救治疗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的临床应用分析
5
作者 胡俊青 彭丽静 +1 位作者 尹成彬 胡效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9期1757-1759,1763,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GEP-NET)复发和转移的^(125)I近距离挽救治疗。方法 12例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复发和转移患者,采用^(125)I放射性粒子进行挽救治疗。所有患者经病理确诊并经过通过系统的手术治疗或者化疗,4例经过生物... 目的探讨CT引导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GEP-NET)复发和转移的^(125)I近距离挽救治疗。方法 12例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复发和转移患者,采用^(125)I放射性粒子进行挽救治疗。所有患者经病理确诊并经过通过系统的手术治疗或者化疗,4例经过生物治疗后复发。其中男4例,女8例,年龄42~79岁,中位年龄56岁。处方剂量(PD)范围为90~140Gy,计划靶体积(PTV)为肿瘤靶体积(GTV)外各个方向上均匀外扩1cm。结果 12例患者均完成2~4次不等的放射性粒子治疗,3、6、9、12、18月局部控制率分别为100%、100%、84.62%、61.54%、38.46.5%,放射性粒子治疗并发症:少量出血3例,皮肤色素沉着1例。结论 CT引导^(125)I近距离治疗作为GEP-NET复发或者转移性的挽救性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胰腺肿瘤 神经内分泌瘤 125I放射性粒子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护理在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葛影 周慧赟 谢波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6期289-292,共4页
目的:分析对接受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应用标准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恶性肿瘤患者,均接受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随机均分为两组,参照组36例采取... 目的:分析对接受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应用标准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恶性肿瘤患者,均接受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随机均分为两组,参照组36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采取标准化护理干预,分析患者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与生存质量等指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心理状态与生存质量等较优,与参照组相比,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接受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标准化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升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 护理效果 标准化护理 恶性肿瘤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粒子植入手术医用防护面罩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明玲 赵丽 +1 位作者 王红 孟箭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16期1534-1535,共2页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医用防护面罩在125I放射粒子植入术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8年4月为68例患者采用放射粒子行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的4名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将2015年12月-2017年4月4名医务人员为34例患者行口腔...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医用防护面罩在125I放射粒子植入术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8年4月为68例患者采用放射粒子行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的4名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将2015年12月-2017年4月4名医务人员为34例患者行口腔颌面部肿瘤术中采用铅帽、铅镜和铅颈围做防护设为改进前,2017年5月-2018年4月4名医务人员为34例患者行口腔颌面部肿瘤术中采用医用防护面罩做防护设为改进后。比较改进前后医务人员眼面颈部距离患者50cm的辐射剂量及应用效果。结果改进后术中头面部接受的辐射剂量远低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后各效果评分均高于改进前(P<0.001)。结论医用防护面罩可有效防止术中125I粒子对医务人员头部、面部和颈部的辐射,且视野宽阔,可有效防止雾气形成,扩大手术视野,同时还可防止医务人员发生电离辐射伤害,保障医务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恶性肿瘤 125I放射性粒子 防辐射面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125放射性粒子插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厚云 陈书凯 +1 位作者 李学敏 白洲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4期1-4,共4页
目的探究分析碘125放射性粒子插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 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碘... 目的探究分析碘125放射性粒子插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 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碘125放射性粒子插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碘125放射性粒子插植对非小细胞肺癌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得到明显降低,同时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单一采用常规的NP方案进行治疗,值得临床上广泛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125放射性粒子 插植治疗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致上腔静脉梗阻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梁鹏 王秀珍 +4 位作者 崔新江 邢辉 于志军 韩金龙 曹贵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4期570-573,共4页
目的探讨经血管内支架置入术联合经皮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致上腔静脉综合征(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VC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31例SVCS患者临床资料,均行内支架置入术后序贯经皮肺^(1... 目的探讨经血管内支架置入术联合经皮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致上腔静脉综合征(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VC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31例SVCS患者临床资料,均行内支架置入术后序贯经皮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结果31例患者一次性血管内支架置入成功率为100%,即刻造影均显示病变段上腔静脉(SVC)血流通畅,管径扩大;术中、术后患者无严重并发症(上腔静脉破裂、症状性肺动脉栓塞);术后症状、体征完全缓解19例,部分缓解12例,无效0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26例,疾病稳定5例,进展0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后放射性肺损伤、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32.3%、19.4%,未发生Ⅲ级及以上不良反应。结论经血管内支架置入术联合经皮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所致SVCS临床缓解率高、见效快、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腔静脉综合征 肺癌 内支架置入 ^^(125)I放射性粒子 介入性 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永慧 李智 陈卫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1834-1837,共4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植入姑息治疗晚期食管癌相关的食管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3例晚期食管癌患者,15例接受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为治疗组,18例接受普通支架治疗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程度、狭窄程度差异无统计... 目的探讨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植入姑息治疗晚期食管癌相关的食管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3例晚期食管癌患者,15例接受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为治疗组,18例接受普通支架治疗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程度、狭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生存期。结果两组患者均为一次性支架植入,手术成功率100%。临床症状缓解率、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生存期6.7个月,对照组平均生存期4.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姑息治疗晚期食管癌是安全、可行、有效的,较普通支架能延长患者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支架 125 I放射性粒子 介入性 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