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氧化碳非对称同位素^(16)O^(12)C^(17)O00011~00001跃迁带的高温谱线强度 被引量:7
1
作者 宋晓书 杨向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35-438,共4页
利用本文计算所得配分函数和实验振动跃迁矩平方及Herman-Wallis因子系数,我们计算了二氧化碳同位素16O12C17O分子00011~00001跃迁在296 K和3000 K的线强度.结果显示,在296 K和3000 K时,计算所得线强度与HITRAN数据库提供的数据均符合较... 利用本文计算所得配分函数和实验振动跃迁矩平方及Herman-Wallis因子系数,我们计算了二氧化碳同位素16O12C17O分子00011~00001跃迁在296 K和3000 K的线强度.结果显示,在296 K和3000 K时,计算所得线强度与HITRAN数据库提供的数据均符合较好.表明高温下的分子配分函数和线强度的计算是可靠的.从而进一步计算了二氧化碳同位素16O12C17O的00011~00001跃迁在4000 K和5000 K高温下的线强度及模拟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o^12C^17o分子 00011~00001 跃迁带 线强度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C^(16)O精确的半经验势能面、振转光谱及温度压强效应研究
2
作者 陈恒杰 方旺 张家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380-3388,共9页
伴随高超音速飞行器、无接触诊断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多分子谱带被激发,对高温高压下的振转光谱数据需求急剧增加,加之高灵敏、高分辨激光光腔衰荡(CRDS)、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TDLAS)等光谱技术的快速进步,相应分子的振转光谱研究被... 伴随高超音速飞行器、无接触诊断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多分子谱带被激发,对高温高压下的振转光谱数据需求急剧增加,加之高灵敏、高分辨激光光腔衰荡(CRDS)、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TDLAS)等光谱技术的快速进步,相应分子的振转光谱研究被进一步推进。CO作为高温燃烧的重要产物,对其研究首当其冲。首先利用实验决定的(ν<41)^(12)C ^(16)O基态Dunham参数,通过Rydberg-Klein-Rees(RKR)方法,反演出分子平衡核间距附近的局域离散势能点;接着将其拟合到十多个常见的解析势能函数(PEF),发现SPF和Morse函数具有较好的拟合精度,但在长程上依然不符合物理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验获得的解离能对长程进行校正,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半经验、全局、解析势函数Revised-Morse,并通过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理论(MRCI)确认了其合理性,该函数既能精确再现低振动态能级,也能合理预测未知高振动态能级,且具有精确的解离极限。接着通过multireference averaged coupled-pair functional(ACPF)理论方法结合差分技术,得到了三种电场下^(12)C ^(16)O基态(ν<63)的偶极矩面(DMs)。基于构建的Revised-Morse势函数和DMs,通过求解一维薛定谔方程得到了直到解离极限的振转能级,计算结果与文献值十分吻合,表明Revised-Morse函数是十分可靠的。基于此得到了常温下所有的跃迁谱线位置,ν<63时的爱因斯坦系数、谱线强度等光谱数据,计算值与HITRAN数据库中的结果几乎完全一致,同时振动跃迁偶极矩、辐射寿命、离心畸变等光谱常数也被一并获取。该研究不仅完美再现了已知谱带,还预期了几十万条新的跃迁谱线,一些新的光谱参数也被报道,可为光谱探测提供参考。为建立基于^(12)C ^(16)O的测温模型,继续考察了温度直到9000 K的配分函数,模拟了不同温度下的振转光谱,以20000 cm^(-1)(对数坐标)以下和ν0-1带(线性坐标)的线状谱图为示例说明了谱线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并提出了几种可能的测温方案线索。最后考察了压强对振转谱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C^(16)o RKR 半经验全局解析势函数 偶极矩面 振转光谱 温度效应 压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独立α集团模型下对^(16)O(p,pα)^(12)C敲出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小军 陆晓 戴泾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14-18,共5页
论述了独立 α集团模型下敲出反应机制 ,并在此基础上 ,通过拟合弹性散射的实验数据 ,推导出折叠势 ,并计算出敲出反应1 6 O(p,pα) 1 2 C的微分截面 ,得到的结果与实验符合得相当好 ,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 .
关键词 ^^16o(p ^pα)^12C 独立α集团模型 敲出反应机制 折叠势 微分截面 原子核结构 弹性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区的^16O+^12C散射折叠模型研究
4
作者 郝云荣 杨永栩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25,共3页
基于12C和16O原子核的α粒子结构,利用α粒子折叠模型对较低能区的16O+12C弹性散射进行了研究计算。计算结果表明,α粒子折叠模型能较好地描述低能区的16O+12C弹性散射角分布实验数据。折叠模型光学势的虚部对小射角区影响很小,但对大... 基于12C和16O原子核的α粒子结构,利用α粒子折叠模型对较低能区的16O+12C弹性散射进行了研究计算。计算结果表明,α粒子折叠模型能较好地描述低能区的16O+12C弹性散射角分布实验数据。折叠模型光学势的虚部对小射角区影响很小,但对大射角区的截面计算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o+^12C散射 折叠模型 核α粒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