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H-NMR图谱鉴别安徽金寨产破壁与不破壁灵芝孢子粉 被引量:4
1
作者 吴允凯 王欣 +2 位作者 王虎 陈先良 陈飞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0-231,共2页
目的研究灵芝孢子粉提取物的核磁共振图谱,比较破壁与不破壁灵芝孢子粉的异同。方法采用不同溶剂微波提取破壁与不破壁灵芝孢子粉,提取物进行1H-NMR研究,从而实现灵芝孢子粉1H-NMR图谱解析。结果三氯甲烷提取物的1H-NMR图谱基本相同,而... 目的研究灵芝孢子粉提取物的核磁共振图谱,比较破壁与不破壁灵芝孢子粉的异同。方法采用不同溶剂微波提取破壁与不破壁灵芝孢子粉,提取物进行1H-NMR研究,从而实现灵芝孢子粉1H-NMR图谱解析。结果三氯甲烷提取物的1H-NMR图谱基本相同,而水提取物的1H-NMR图谱存在差异。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灵芝孢子粉与破壁灵芝孢子粉的鉴别;对探讨灵芝孢子粉和破壁灵芝孢子粉的药理作用以及灵芝孢子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学 灵芝孢子粉 破壁灵芝孢子粉 ^^1h-nmr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H-NMR谱的独一味代谢产物基础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潘正 毛庆 +2 位作者 江生 范刚 张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2-346,共5页
目的对甘肃玛曲产独一味地上部分进行1H-NMR谱研究。方法采用Varian核磁共振波谱仪,以CD3OD为溶剂,进行1H-NMR测定。结果从其提取物的1H-NMR谱中共鉴定出10个化合物,其中为5个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3个苯丙素类化合物和2个糖类化合物,分... 目的对甘肃玛曲产独一味地上部分进行1H-NMR谱研究。方法采用Varian核磁共振波谱仪,以CD3OD为溶剂,进行1H-NMR测定。结果从其提取物的1H-NMR谱中共鉴定出10个化合物,其中为5个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3个苯丙素类化合物和2个糖类化合物,分别为山栀苷甲酯、8-O-乙酰山栀苷甲酯、6-O-乙酰山栀苷甲酯、phlorigidoside C、胡麻属苷、毛蕊花糖苷、连翘酯苷B、木樨草苷、β-葡萄糖、α-葡萄糖。结论本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和样品测定耗时短,适用性强,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一味 ^^1h-nmr 环烯醚萜苷 苯乙醇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1)H-NMR方法研究丙烯酸酯类与N-芳基取代甲基丙烯酰胺的共聚合
3
作者 齐大荃 丁有骏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05-414,共10页
本文测定了一系列丙烯酸酯(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酯等)与N-芳基取代甲基丙烯酰胺,(包括:N-苯基甲基丙烯酰胺(N-φMA),N-对甲苯基甲基丙烯酰胺(N-p-TMA),N-邻甲苯基甲基丙烯... 本文测定了一系列丙烯酸酯(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酯等)与N-芳基取代甲基丙烯酰胺,(包括:N-苯基甲基丙烯酰胺(N-φMA),N-对甲苯基甲基丙烯酰胺(N-p-TMA),N-邻甲苯基甲基丙烯酰胺(N-o-TMA),N-对澳苯基甲基丙烯酰胺(N-p-BrPhMA),N-对氯苯基甲基丙烯酰胺(N-p-ClPhMA),N-对硝基苯基甲基丙烯酰胺(N-p-NPhMA),N-邻硝基苯基甲基丙烯酰胺(N-o-NNPhMA),N-萘基甲基丙烯酰胺(N-α-HMA))的共聚物 ̄1H-NMR谱。用 ̄1H-NMR方法测定了共聚物的组成,估算了共聚体系中各单体的竞聚率,比较了各种单体的反应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h-nmr 丙烯酸酯 共聚合 共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H-NMR技术的维生素E亚临床缺乏症 奶牛血清代谢谱分析
4
作者 钱伟东 温小庆 +6 位作者 张雪 张翠羽 于泓漪 邵广 邹云福 张洪友 夏成 《饲料博览》 2021年第8期19-25,共7页
为了探究奶牛泌乳早期发生VE亚临床缺乏时体内代谢物的变化,在黑龙江省绥化市某规模化牛场随机选取背景信息(年龄、体况、胎次)相近的产后30 d内的高产奶牛,根据血浆中VE含量结合血液生化指标分为对照组(VE含量4μg·mL^(-1)以上)... 为了探究奶牛泌乳早期发生VE亚临床缺乏时体内代谢物的变化,在黑龙江省绥化市某规模化牛场随机选取背景信息(年龄、体况、胎次)相近的产后30 d内的高产奶牛,根据血浆中VE含量结合血液生化指标分为对照组(VE含量4μg·mL^(-1)以上)和VE亚临床缺乏组(VE含量2~3μg·mL^(-1)),每组14头,组内能量代谢、肝功、维生素含量、氧化应激等指标无差异,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VE亚临床缺乏奶牛血清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获得29种上调的差异表达代谢物,其中9种参与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10种参与氨基酸类物质代谢,10种参与糖类物质代谢及三羧酸循环(TCA)循环。差异代谢物主要参与氨酰基-tRNA合成,糖酵解或糖异生,丙氨酸、天冬氨酸与谷氨酸代谢,氮代谢及D-谷氨酰胺与D-谷氨酸代谢,与能量负平衡导致脂质分解代谢所致的氧化应激有关,也与VE亚临床缺乏促进能量负平衡和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h-nmr技术 奶牛 VE亚临床缺乏症 多元统计分析 差异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达比星(4-去甲氧基柔红霉素)的结构研究.~1H-NMR和^(13)C-NMR的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星华 岳宏飞 蒲刚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8-99,137,共3页
伊达比星为新一代蒽环类抗肿瘤药物 ,目前国内已试制成功。我们对该品进行了 1 H-NMR、1 H- 1 H COSY、重水交换、1 3C- NMR、DEPT90°、DEPT135°、HMBC、HMQC和 NOSEY的测试 ,最终确定其构型为 α型 ,并对所有的 1 H和 1 3 C... 伊达比星为新一代蒽环类抗肿瘤药物 ,目前国内已试制成功。我们对该品进行了 1 H-NMR、1 H- 1 H COSY、重水交换、1 3C- NMR、DEPT90°、DEPT135°、HMBC、HMQC和 NOSEY的测试 ,最终确定其构型为 α型 ,并对所有的 1 H和 1 3 C信号进行了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达比星(4-去甲氧基柔红霉索) 1h-nmr ^^13C-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和山银花的^1H-NMR指纹图谱鉴别 被引量:12
6
作者 卢凤来 王磊 +2 位作者 颜小捷 陈月圆 李典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2-224,共3页
目的通过~1H-NMR指纹图谱鉴别金银花与山银花。方法采用质子核磁共振(~1H-NMR)指纹图谱对2种药材的化学成分进行表征,聚类分析处理相关数据。结果不同产地金银花和山银花的~1H-NMR指纹图谱各自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化学成分稳定,而两者之... 目的通过~1H-NMR指纹图谱鉴别金银花与山银花。方法采用质子核磁共振(~1H-NMR)指纹图谱对2种药材的化学成分进行表征,聚类分析处理相关数据。结果不同产地金银花和山银花的~1H-NMR指纹图谱各自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化学成分稳定,而两者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高场区(δ0.5~3.0)和糖端基质子区(δ3.0~5.5),并且聚类分析也可将两者区分开。结论1H-NMR指纹图谱可用于金银花和山银花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山银花 ^^1h-nmr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H-NMR代谢组学法研究辛硫磷诱导鲫鱼代谢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宏 李丹 +1 位作者 李丽娟 吴霓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26,共6页
目的:规范辛硫磷的使用,保证水产品安全。方法:以淡水鲫鱼为研究对象,选取农业上经常使用的有机磷农药辛硫磷作为外源性环境污染物代表物,采用^(1)H-NMR代谢组学方法并结合PCA、PLS-DA、OPLS-DA等多元统计学方法研究辛硫磷暴露下鲫鱼体... 目的:规范辛硫磷的使用,保证水产品安全。方法:以淡水鲫鱼为研究对象,选取农业上经常使用的有机磷农药辛硫磷作为外源性环境污染物代表物,采用^(1)H-NMR代谢组学方法并结合PCA、PLS-DA、OPLS-DA等多元统计学方法研究辛硫磷暴露下鲫鱼体内正常生理代谢的变化,据此推断辛硫磷对鲫鱼的毒性影响及在鲫鱼体内的毒理机制。结果:辛硫磷组与空白组血清样本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代谢产物。与空白组鲫鱼血清相比,辛硫磷组血清中3-羟基丁酸酯、葡萄糖及苯丙氨酸含量显著升高,而谷氨酸、丙氨酸、天冬酰胺、组氨酸等氨基酸,乳酸,不饱和脂肪酸,脂质,甘油磷酸胆碱,磷酸胆碱,胆碱,鸟嘌呤核苷,肌苷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辛硫磷能够改变鲫鱼体内的能量代谢和氨基酸代谢,干扰鲫鱼体内神经递质的传递以及诱导鲫鱼氧化应激等。同时,这些内源性代谢产物差异性变化可能与辛硫磷在鲫鱼体内发生的Ⅱ相代谢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硫磷 ^^(1)h-nmr 鲫鱼 体内代谢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H-NMR代谢组学的不同产地手参药材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彭克忠 喻洪 +4 位作者 夏苗 刘韩 兰常军 吴富雨 伍杰 《四川林业科技》 2021年第3期126-131,共6页
本研究共收集了16批手参药材样本,采用氢核磁共振(^(1)H-NMR)代谢组学技术,建立手参药材的整体^(1)H-NMR指纹图谱,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等化学计量学方法,从代谢物组水平上系统分析了不同产地手参药材的初生和次生代谢产物差异,从而对... 本研究共收集了16批手参药材样本,采用氢核磁共振(^(1)H-NMR)代谢组学技术,建立手参药材的整体^(1)H-NMR指纹图谱,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等化学计量学方法,从代谢物组水平上系统分析了不同产地手参药材的初生和次生代谢产物差异,从而对不同产地手参药材的质量进行了整体评价。通过比较发现,GC-1、GC-2、GC-3、GC-4、GC-5、GC-6、GC-7、GC-8、GC-9、GC-10产地的手参药材有更好的质量,研究建立的1H-NMR图谱为手参药材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研究结果为手参药材的人工种植、品种选育、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参 ^^(1)h-nmr代谢组学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H-NMR技术的SD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熊进成 朱士胜 +4 位作者 赵鹏 马若翔 肖翾 李红卫 李剑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7-171,共5页
目的: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结合模式识别的方法研究SD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后血浆代谢的变化,探讨~1H-NMR在DAI中应用的可行性,并筛选出DAI的早期差异代谢物。方法:采用改良的Marmarou A法建立SD大鼠DAI... 目的: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结合模式识别的方法研究SD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后血浆代谢的变化,探讨~1H-NMR在DAI中应用的可行性,并筛选出DAI的早期差异代谢物。方法:采用改良的Marmarou A法建立SD大鼠DAI模型,分为打击致伤组(n=6),假手术组(n=6,给予打击致伤组相同的打击前准备,但不予以打击),于致伤后1 d抽取心血,分离出血浆。应用~1H-NMR结合模式识别技术对大鼠血浆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筛选差异代谢物。结果:通过对打击致伤组与假手术组血浆代谢组差异代谢物的相关性分析及独立样本t检验,筛选出相关系数丨r丨>0.6且P<0.05的差异代谢物。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打击致伤组血浆中丙酮酸(Pyruvate)(r=-0.831,P=0.019)、赖氨酸(Lysine)(r=-0.773,P=0.030)、谷氨酸(Glutamate)(r=-0.772,P=0.042)、谷氨酰胺(Glutamine)(r=-0.772,P=0.042)、异丁酸(Isobutyrate)(r=-0.631,P=0.045)、甘油(Glycerol)(r=-0.844,P=0.032)明显升高,丙二酸二乙酯(Malonate)(r=0.699,P=0.038)、L2(r=0.786,P=0.047)、L3(r=0.666,P=0.031)、L4(r=0.715,P=0.022)、L10(r=0.663,P=0.025)、β-葡萄糖(β-Glucose)(r=0.800,P=0.030)、α-葡萄糖(α-Glucose)(r=0.808,P=0.015)明显降低。结论:基于~1H-NMR结合模式的方法对DAI后血浆的代谢组学分析是可行的,所筛选出的13种差异代谢物及其表达变化,不仅为进一步探索DAI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基础;同时,对于临床DAI的早期诊断、治疗及法医学鉴定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代谢组学 ^^1h-nmr SD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酸型及还原型胰岛素A链,B链的低场^1H—NMR谱峰的初步识别
10
作者 钱雁秋 陈云俊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89年第1期51-55,共5页
以Varian-XL400核磁谱仪对磺酸型及还原型A链、B链在pH10.76时的低场~1H-NMR谱峰作了初步识别,指出它们的分辨率大大高于S—硫甲基型A链、B链谱峰的分辨率。并研究了十二烷基磺酸锂(LDS)对它们的影响。LDS的疏水尾部使酪氨酸受到疏水基... 以Varian-XL400核磁谱仪对磺酸型及还原型A链、B链在pH10.76时的低场~1H-NMR谱峰作了初步识别,指出它们的分辨率大大高于S—硫甲基型A链、B链谱峰的分辨率。并研究了十二烷基磺酸锂(LDS)对它们的影响。LDS的疏水尾部使酪氨酸受到疏水基因的屏蔽作用,导致峰值向高场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A链 胰岛素B链 ^^1h-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H NMR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F-53B暴露对大鼠血清代谢表型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楠 孔媛 +3 位作者 张莹莹 赵美蓉 顾金苹 金航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9,共9页
氯化多氟醚磺酸盐(chlorinated polyfluorinated ether sulfonic acids,F-53B)是全氟烷基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的替代品.大量毒理学实验证明F-53B具有类似PFOS的生物持久性及毒性,但目前国内外尚未报道过关于F-53B的生... 氯化多氟醚磺酸盐(chlorinated polyfluorinated ether sulfonic acids,F-53B)是全氟烷基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的替代品.大量毒理学实验证明F-53B具有类似PFOS的生物持久性及毒性,但目前国内外尚未报道过关于F-53B的生物代谢扰动机制研究.本研究基于^(1)H-NMR分析了F-53B(50μg·kg^(-1)·d^(-1))暴露28 d后的大鼠血清代谢扰动情况,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分析相关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变化.暴露组检测到17个差异代谢物,主要包括氨基酸代谢物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物.3条氨基酸代谢通路受到显著影响,包括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糖代谢和脂质代谢受到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鼠暴露于F-53B后可能会影响血清的氧化应激反应,引发炎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高血压,引起神经毒性且抑制大脑发育.本研究对F-53B暴露产生的代谢扰动进行深入且全面的探究,为评估F-53B的健康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1)h-nmr F-53B SD 大鼠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有机肥料对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胡敏酸的~1H-核磁共振波谱 被引量:22
12
作者 窦森 华士英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25-234,共10页
通过在棕壤、草甸土和水稻土上进行的田间试验和模拟试验表明,施用有机肥料一般使胡敏酸(HA)的脂族H(Ali-H的相对含量增加,聚亚甲基链长(n值)变短,芳香H(Ar-H)相对含量和由之计算的芳香度(faH)下降,从而导致HA中脂族Ali-H... 通过在棕壤、草甸土和水稻土上进行的田间试验和模拟试验表明,施用有机肥料一般使胡敏酸(HA)的脂族H(Ali-H的相对含量增加,聚亚甲基链长(n值)变短,芳香H(Ar-H)相对含量和由之计算的芳香度(faH)下降,从而导致HA中脂族Ali-H与Ar-H的比值增加,即发生了脂族化。其中猪粪(PM)比玉米秸杆(CS)和稻草(RS)等秸秆类有机物料更有利于HA的脂族化,且主要表现在烷基链烃中H(Alk-H)相对含量的增加;而CS和RS主要表现在增加碳水化合物中H(a-CH)的相对含量方面。研究还表明,HA在DMSO-d6和NaOH-d1溶剂系统中的1H-NMR波谱,可相互补充的提供信息。用1H-NMR果相对地比较土壤有机培肥中HA结构特征的变化是较13C-NMR更为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料 胡敏酸结构 ^^1h-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黄牛脂制备高纯度1,3-甘油二酯工艺 被引量:2
13
作者 曲可心 高青山 +3 位作者 姚辉耀 刘龙龙 张华 李铉军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0-215,227,共7页
目的:提高延黄牛脂的附加值。方法:采用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RM IM为催化剂,牛油脂肪酸乙酯(乙醇解法自制)和甘油为原料制备1,3-甘油二酯,运用氢谱考察脂肪酶添加量、底物摩尔比、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温度对粗反应混合物中1,3-甘油二酯含... 目的:提高延黄牛脂的附加值。方法:采用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RM IM为催化剂,牛油脂肪酸乙酯(乙醇解法自制)和甘油为原料制备1,3-甘油二酯,运用氢谱考察脂肪酶添加量、底物摩尔比、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温度对粗反应混合物中1,3-甘油二酯含量的影响,并阐明醇解酯交换前后牛油与甘油二酯产物的脂肪酸组成变化。结果:1,3-甘油二酯合成最佳条件为脂肪酶Lipozyme RM IM质量分数为1%,底物摩尔比(n_(脂肪酸乙酯)∶n_(甘油))2∶1,反应时间6 h,反应温度50℃。此条件下的1,3-甘油二酯生成率为72.5%,甘油酯得率为77%;纯化后纯度提高至90.79%。与原油(延黄牛脂)相比,甘油二酯产物中亚油酸和油酸含量分别升高了13.65%,6.47%,饱和度降低了7.17%。结论:延黄牛脂制备1,3-甘油二酯不仅能改变甘油酯结构,还可以改变牛脂的脂肪酸组成,降低其饱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黄牛脂 甘油二酯 ^核磁共振氢谱(^(1)h-nmr) 脂肪酸 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倍体毛白杨木质素结构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蒲俊文 宋君龙 +1 位作者 谢益民 顾瑞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11-215,共5页
随着造纸工业的持续高速发展 ,造纸原料 (特别是木材原料 )的稳定供应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倍体毛白杨具有生长快、纤维形态好等优点 ,很有希望成为我国造纸工业的重要原料 .为了深入了解三倍体毛白杨的纤维特性 (特别是木质... 随着造纸工业的持续高速发展 ,造纸原料 (特别是木材原料 )的稳定供应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倍体毛白杨具有生长快、纤维形态好等优点 ,很有希望成为我国造纸工业的重要原料 .为了深入了解三倍体毛白杨的纤维特性 (特别是木质素的含量和化学结构 ) ,该研究不仅对三倍体毛白杨的纤维特性进行了分析 ,而且用硝基苯氧化法结合红外光谱、1 H -NMR详细分析了其木质素的化学结构 .研究结果证明 :三倍体毛白杨的木质素含量较普通毛白杨要低 ,但是其缩合型结构的比例比较高 ,木质素中游离酚羟基的含量也比较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倍体毛白杨 木质素 结构特性 硝基苯氧化 红外光谱 ^^1h-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化肥对土壤腐殖质结构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7
15
作者 张奇春 王光火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17-623,共7页
应用红外光谱法和1H-NMR波谱法初步研究了不同配施化肥处理条件下HA和FA的化学基团组分,并探讨了不同施肥处理对腐殖质化学基团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施化肥的处理明显影响了土壤腐殖质分子的结构和含量变化。施用化肥有利于HA结... 应用红外光谱法和1H-NMR波谱法初步研究了不同配施化肥处理条件下HA和FA的化学基团组分,并探讨了不同施肥处理对腐殖质化学基团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施化肥的处理明显影响了土壤腐殖质分子的结构和含量变化。施用化肥有利于HA结构的年轻化、简单化,其影响效果为平衡施化肥(NPK)>不平衡施化肥(PK)。1H-NMR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施化肥处理FA样品的谱图形态非常相似,出峰位置基本相同。长期平衡施化肥(NPK配施)FA中碳水化合物的H及其它与O、N相连的C上的H的相对含量较高,而长期不施N(施PK)处理FA中烷基链烃中的H相对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腐殖质 红外光谱 ^^1h-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马不同耐力运动水平的血浆代谢组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魏睿元 赵一萍 +6 位作者 白东义 韩海格 王希生 阿娜尔 乌英嘎 芒来 李旭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42-1454,共13页
旨在应用核磁共振(^(1)H-NMR)技术研究蒙古马耐力训练前后血浆代谢组变化特征。本研究选取6匹去势蒙古马:年龄(5.33±0.82)岁、体高(136.83±0.75)cm、体长(143.33±2.58)cm、胸围(157.17±2.04)cm、管围(18.45±0.... 旨在应用核磁共振(^(1)H-NMR)技术研究蒙古马耐力训练前后血浆代谢组变化特征。本研究选取6匹去势蒙古马:年龄(5.33±0.82)岁、体高(136.83±0.75)cm、体长(143.33±2.58)cm、胸围(157.17±2.04)cm、管围(18.45±0.27)cm,进行15及30 km步法为快步的耐力运动训练,采集其训练前后共计24份血液样本。采用氢质子共振频率600.13 MHz的Bruker AV III核磁共振谱仪测定血浆代谢物谱图信息。通过R语言偏最小二乘判别(PLS-DA)程序包及SPSS 20.0软件一维方差分析检验,鉴别组间代谢模式及差异代谢标志物。结果表明,在蒙古马15和30 km两次运动前后血浆代谢物中共发现47种差异代谢物,其中15 km运动前后鉴定出21个差异代谢物,运动后发现乙醇、甘露糖下降,葡萄糖、乙酰乙酸、丙酮酸、乳酸、肌酐、甘油、缬氨酸、丙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异丁酸、蛋氨酸、2-羟基异丁酸、O-乙酰肉碱、3-羟基异丁酸、3-甲基-2-氧代戊酸、3-羟基异戊酸升高。30 km运动前后鉴定出10个差异代谢物,运动后发现乙醇、葡萄糖、赖氨酸、甘氨酸、脯氨酸、谷氨酰胺、τ-甲基组氨酸、缬氨酸下降,甲醇、肌酸升高。对15与30 km运动后进行比较发现,丙氨酸、柠檬酸、乙酸、赖氨酸、丙二酸、丙酮、2-羟基异戊酸、2-羟基异丁酸、泛酸、甜菜碱、异丁酸下降,乳酸、二甲基砜、丙酮酸、N-苯乙酰甘氨酸、马尿酸盐、甲醇、3-羟基异戊酸升高。在蒙古马15和30 km两次运动前后血浆代谢物中共发现47种差异代谢物,且两次运动前后的差异代谢物类别存在明显不同。蒙古马30 km负荷以脂肪酸有氧代谢为主方式供能,而15 km负荷以糖酵解无氧代谢为主的方式供能,酮体代谢是能量供应模式转换的过渡性阶段。本研究结果为我国耐力型运动马的训练及选育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马 耐力运动 代谢组 ^^(1)h-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扭曲晶界相手性液晶AEMBB的合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基伟 王建华 +1 位作者 刘鲁梅 张宝砚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0-112,共3页
根据具有强扭曲的扭曲晶界相(TGB)理论,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含有TGBC*相态的手性液晶单体(+)4-(2-丙烯酰氧基)乙氧基苯甲酰氧基-[4′-(2-甲基)丁氧基]联苯酯(AEMBB).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反应物的羧酸基和羟基峰的消失判断反应完成;通过核磁共... 根据具有强扭曲的扭曲晶界相(TGB)理论,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含有TGBC*相态的手性液晶单体(+)4-(2-丙烯酰氧基)乙氧基苯甲酰氧基-[4′-(2-甲基)丁氧基]联苯酯(AEMBB).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反应物的羧酸基和羟基峰的消失判断反应完成;通过核磁共振确定各氢原子位置以确定目标产物的实现;并通过偏光显微镜和DSC研究了目标产物的液晶性能和相转变类型.结合偏光显微镜和DSC证明单体AEMBB存在胆甾、扭曲晶界和手性近晶C等多种相态,为互变液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B相 手性液晶织构 FTIR ^^1h-nmr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的悬浮聚合及聚苯乙烯磺化 被引量:8
18
作者 陆威 王姗姗 +2 位作者 鲁德平 吴鹏 关键峰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11,共4页
采用悬浮聚合的方法制备聚苯乙烯(PS),并用乙酰磺酸酯进行磺化。分别使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氢核磁共振(1H-NMR)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方法对磺化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S被成功地磺化... 采用悬浮聚合的方法制备聚苯乙烯(PS),并用乙酰磺酸酯进行磺化。分别使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氢核磁共振(1H-NMR)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方法对磺化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S被成功地磺化,同时,使用电导滴定和1H-NMR两种方法准确地计算了磺化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磺化 悬浮聚合 乙酰磺酸酯 氢核磁共振 磺化产物 原子力显微镜(AFM)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差示扫描量热仪 ^^1h-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化合物中烷基的诱导效应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莹 胡云楚 +1 位作者 孙汉洲 邓洪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6-128,共3页
 以氢原子的电负性为标准,对不同结构烷烃的1H-NMR谱中质子的化学位移值、部分有机化合物的13C-NMR谱测定数据、气相条件下醇和胺的酸性结果及其对应的负离子的稳定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证实烷基在有机化合物中存在-I效应.
关键词 有机化学 烷基 电负性 诱导效应 ^^1h-nmr ^^13C-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二(2,6-二甲酰氯苯氧基)二苯砜的合成与表征
20
作者 付长清 宋才生 +2 位作者 刘勇军 叶尚辉 刘晓玲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6-198,共3页
以2,6-二甲基苯酚与4,4′-二氯二苯砜为原料经过缩合、侧甲基氧化、羧基酰化三步反应合成了4,4′-二(2,6-二甲酰氯苯氧基)二苯砜(TCDPS),总产率为50%.并用FT-IR,1H-NMR等技术确认其结构,表明得到了高纯度的目标产物.
关键词 氯苯氧基 合成与表征 ^^1h-nmr 二甲基苯酚 二氯二苯砜 FT-IR 反应合成 总产率 高纯度 缩合 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