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固体超强酸SO_4^(2-)/Fe_2O_3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乙酸乙酯 被引量:25
1
作者 王绍艳 张志强 +1 位作者 吕玉珍 侯鑫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9-283,共5页
将Fe2O3纳米粉体经一定浓度的H2SO4浸泡活化后制成纳米固体超强酸SO42-/Fe2O3,将其用于催化合成乙酸乙酯以考察其活性。利用均匀设计分析了超强酸制备过程及酯化反应过程中各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较好的制备条件是:H2SO4浓度:2.5mol&... 将Fe2O3纳米粉体经一定浓度的H2SO4浸泡活化后制成纳米固体超强酸SO42-/Fe2O3,将其用于催化合成乙酸乙酯以考察其活性。利用均匀设计分析了超强酸制备过程及酯化反应过程中各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较好的制备条件是:H2SO4浓度:2.5mol·L-1;浸泡时间:1h;活化温度:167℃;活化时间:1h,此时获得的固体超强酸SO42-/Fe2O3的粒径小于50nm。当催化剂用量为冰乙酸质量的5%,n(乙醇)∶n(冰乙酸)为3∶1,反应3.5h后乙酸的转化率高于80%。该催化剂经H2SO4溶液浸泡、活化再生后可重新使用,推断出其酸强度H0<-1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So4^2-/fe2o3 催化合成 乙酸乙酯 三氧化二铁 纳米固超强酸 硫酸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超强酸SO_4^(2-)/Fe_2O_3催化N,N-二乙氨基乙醇与含芳香环的羧酸的酯化反应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明德 林敏 +2 位作者 陈进 李招英 杨俊华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7-512,共6页
用固体超强酸SO2-4/Fe2O3催化N,N 二乙氨基乙醇与9个含芳香环羧酸的酯化反应,合成了9个相应的酯,产率在75%~95.6%之间.讨论了不同的固体超强酸及催化剂用量,溶剂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用量... 用固体超强酸SO2-4/Fe2O3催化N,N 二乙氨基乙醇与9个含芳香环羧酸的酯化反应,合成了9个相应的酯,产率在75%~95.6%之间.讨论了不同的固体超强酸及催化剂用量,溶剂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总量的3.4%~3.8%,溶剂为二甲苯,反应温度140℃,反应时间6h的条件下,酯化产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强酸So4^2-/fe2o3 催化 N N-二乙氨基乙醇 含芳香环羧酸 酯化反应 植物生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超强酸SO_4^(2-)/Fe_2O_3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建伟 周长智 弓彦忠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13-314,共2页
用(NH4)2SO4·Fe2(SO4)3·24H2O直接焙烧的方法制备了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42-/Fe2O3,并以乙酸乙酯的合成反应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固体酸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表明:最佳焙烧温度为550℃,最佳焙烧时间为4h。当催化剂用量为... 用(NH4)2SO4·Fe2(SO4)3·24H2O直接焙烧的方法制备了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42-/Fe2O3,并以乙酸乙酯的合成反应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固体酸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表明:最佳焙烧温度为550℃,最佳焙烧时间为4h。当催化剂用量为2g,醇酸物质的量比为1.6∶1,回流时间2h时,乙酸转化率为8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4^2-/fe2o3 催化性能 制备 fe2(So4)3 (NH4)2So4 超强酸催化剂 焙烧温度 焙烧时间 催化剂用量 物质的量比 合成反应 乙酸乙酯 催化活性 回流时间 转化率 最佳 醇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酸Fe_2O_3/SO_4^(2-)催化合成肉桂酸丁酯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蒋涛 文艺 陆敏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5年第8期492-493,508,共3页
研究了用Fe2O3/SO42-作为催化剂,使肉桂酸与正丁醇发生酯化反应合成肉桂酸丁酯。获得最佳的反应条件为正丁醇与肉桂酸的摩尔比为2∶1,反应1.5 h,反应温度为130℃,催化剂0.8 g/0.5 mol酸,收率可达98.7%以上。
关键词 肉桂酸丁酯 ^fe2o3/So4^2- 催化 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固体超强酸S_2O_8^(2-)/Fe_2O_3CoO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 被引量:9
5
作者 朱学文 张应军 王军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16-18,共3页
采用沉淀-浸渍法制备了复合固体超强酸S2O2-8/Fe2O3 CoO,并以S2O2-8/Fe2O3 CoO为催化剂,冰醋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乙酸正丁酯.结果表明:S2O2-8/Fe2O3 CoO的催化活性大于S2O2-8/Fe2O3和S2O2-8/Fe2O3 ZnO,CoO的存在对超强酸性有调变作用,... 采用沉淀-浸渍法制备了复合固体超强酸S2O2-8/Fe2O3 CoO,并以S2O2-8/Fe2O3 CoO为催化剂,冰醋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乙酸正丁酯.结果表明:S2O2-8/Fe2O3 CoO的催化活性大于S2O2-8/Fe2O3和S2O2-8/Fe2O3 ZnO,CoO的存在对超强酸性有调变作用,当V(正丁醇)∶V(乙酸)=3∶1,m(催化剂)∶m(乙酸)=0 8∶100,反应时间为2 5h时,乙酸正丁酯转化率≥98%,催化剂可重复使用4次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固超强酸 ^S2o8^2-/fe2o3—Coo 催化合成 乙酸正丁酯 沉淀—浸渍法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4^(2-)/Fe_2O_3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乙酸丁酯 被引量:3
6
作者 符史良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2年第1期64-66,共3页
制备固体超强酸SO4 2 - /Fe2 O3,并测定其红外光谱。以乙酸和正丁醇为反应物、固体超强酸SO4 2 - /Fe2 O3为催化剂 ,进行合成乙酸丁酯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固体超强酸SO4 2 - /Fe2 O3在合成乙酸丁酯反应中的催化活性与浓硫酸相当 ,用 ... 制备固体超强酸SO4 2 - /Fe2 O3,并测定其红外光谱。以乙酸和正丁醇为反应物、固体超强酸SO4 2 - /Fe2 O3为催化剂 ,进行合成乙酸丁酯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固体超强酸SO4 2 - /Fe2 O3在合成乙酸丁酯反应中的催化活性与浓硫酸相当 ,用 0 1mol正丁醇与 0 2mol乙酸反应 ,催化剂用量 0 3g ,回流时间 90min ,乙酸丁酯收率为 63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丁酯 超强酸 催化剂 合成 ^So4^2- fe2o3 催化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酸S_2O_8^(2-)/Fe_2O_3-SiO_2催化制备马来酸二己酯
7
作者 华平 沙兆林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8,共6页
在铁氧化物中引入硅的氧化物 ,并用S2 O82 -浸渍铁硅复合氧化物 ,制得固体酸催化剂S2 O82 -/Fe2 O3 SiO2 (Ⅰ )。用马来酸酐与正己醇的酯化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通过XRD和TEM分析 ,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Ⅰ的最佳... 在铁氧化物中引入硅的氧化物 ,并用S2 O82 -浸渍铁硅复合氧化物 ,制得固体酸催化剂S2 O82 -/Fe2 O3 SiO2 (Ⅰ )。用马来酸酐与正己醇的酯化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通过XRD和TEM分析 ,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Ⅰ的最佳制备条件为 :n(Fe)∶n(Si)为 5∶1、70℃陈化 3h ,2 0 0℃焙烧 2h、用 0 2 5mol/L的 (NH4) 2 S2 O8浸渍 3h、在 5 5 0℃下煅烧 6h ;Ⅰ的催化活性比S2 O2 -8/Fe2 O3 和SO2 -4/Fe2 O3 SiO2 更强 ,S2 O2 -8对Fe2 O3 SiO2 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SO2 -4;SiO2 的引入提高了催化剂的分散效果 ;有较好的使用重复性 ;它代替硫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2o8^2-/fe2o3-Sio2 酸催化剂 马来酸二己酯 酯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4^(2-)/Fe_2O_3固体酸催化艾丁褐煤直接液化反应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梁江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518-3524,共7页
为了研究固体酸催化艾丁褐煤直接液化反应特性,通过微型高压釜进行了艾丁褐煤加氢液化试验,考察了反应温度、氢气初压、催化剂添加量和溶剂量对SO_4^(2-)/Fe_2O_3固体酸催化艾丁褐煤液化性能的影响,并基于产物分布、元素分析和~1H-NMR表... 为了研究固体酸催化艾丁褐煤直接液化反应特性,通过微型高压釜进行了艾丁褐煤加氢液化试验,考察了反应温度、氢气初压、催化剂添加量和溶剂量对SO_4^(2-)/Fe_2O_3固体酸催化艾丁褐煤液化性能的影响,并基于产物分布、元素分析和~1H-NMR表征,探讨了SO_4^(2-)/Fe_2O_3固体酸催化艾丁褐煤液化反应特性及催化作用。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压力、催化剂添加量和溶剂量的提高有利于油产率和转化率的增加,其中压力的影响相对较小;反应温度、催化剂添加量和溶剂量的提高有利于酚产率的增加,但压力的提高对酚产率影响很小;反应温度和催化剂添加量的提高有利于低级酚产率的增加,但压力和溶剂量的提高则抑制低级酚的生成;反应温度高于420℃后,沥青质中的含氧结构才能更大程度的转化为油和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丁褐煤 微型高压釜 直接液化 ^So4^2-/fe2o3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化学链燃烧Fe_2O_3载氧体的反应性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高正平 沈来宏 +2 位作者 肖军 郑敏 吴家桦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3-520,共8页
利用流化床反应器并以水蒸气作为气化-流化介质,研究了温度、反应时间、循环数对Fe2O3载氧体反应性的影响。实验表明,载氧体与煤气化产物的反应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强,且温度越高,反应受化学反应控制时间越短。当温度高于900℃时,煤中碳转... 利用流化床反应器并以水蒸气作为气化-流化介质,研究了温度、反应时间、循环数对Fe2O3载氧体反应性的影响。实验表明,载氧体与煤气化产物的反应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强,且温度越高,反应受化学反应控制时间越短。当温度高于900℃时,煤中碳转化为CO2的比率大于90%,载氧体体现了很好的反应性,但反应温度低于850℃时,比率小于75%。反应温度900℃时,CO2干基浓度随循环数而逐渐降低,CO、CH4浓度增加,且CH4浓度值大于CO。利用XRD、SEM分析了固体反应产物成分与微观形态结构。分析表明,Fe2O3的还原产物为Fe3O4,载氧体颗粒随循环数增加而逐渐烧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燃烧 fe2o3载氧 反应性 表面烧结 Co2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Fe_2O_3[104]铁基载氧体优化体系作用下褐煤化学链燃烧特性 被引量:8
10
作者 覃吴 侯翠翠 +4 位作者 张俊姣 肖显斌 程伟良 董长青 杨勇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59-1466,共8页
前期研究发现高弥勒指数晶面载氧体Fe_2O_3[104]具有高的化学链燃烧反应特性,且Co对煤及其热解中间产物具有催化气化和催化转化作用。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制备Co-Fe_2O_3[104]/Al_2O_3载氧体体系结构,开展Co-Fe_2O_3[104]/Al_2O_3与褐煤的... 前期研究发现高弥勒指数晶面载氧体Fe_2O_3[104]具有高的化学链燃烧反应特性,且Co对煤及其热解中间产物具有催化气化和催化转化作用。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制备Co-Fe_2O_3[104]/Al_2O_3载氧体体系结构,开展Co-Fe_2O_3[104]/Al_2O_3与褐煤的化学链燃烧,揭示载氧体与褐煤发生化学链燃烧的特性。结果表明:形貌控制制备的高弥勒指数晶面铁基载氧体Co-Fe_2O_3[104]/Al_2O_3(质量分数10%)促进了褐煤化学链燃烧过程中氧的迁移速率以及载氧体的还原程度,进而显著提高了载氧体与褐煤化学链燃烧的反应速率及反应效率。进一步通过CO多循环化学链燃烧反应、XRD和TEM表征了Co-Fe_2O_3[104]/Al_2O_3(10%)的可再生性及反应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燃烧 载氧 fe2o3 Co 褐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2O3载氧体的生物质化学链气化热力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黄振 刘帅 +3 位作者 李德波 湛志钢 何方 李海滨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21-1430,共10页
建立以Fe_2O_3为载氧体的生物质化学链气化模型。基于吉布斯自由能最小化原理,利用HSC Chemistry软件对气化系统进行热力学分析与过程模拟。研究燃料反应器内载氧体/生物质比(O/B,mol/mol)、反应温度、水蒸气/生物质比(S/B,mol/mol)、CO... 建立以Fe_2O_3为载氧体的生物质化学链气化模型。基于吉布斯自由能最小化原理,利用HSC Chemistry软件对气化系统进行热力学分析与过程模拟。研究燃料反应器内载氧体/生物质比(O/B,mol/mol)、反应温度、水蒸气/生物质比(S/B,mol/mol)、CO_2/生物质比(C/B,mol/mol)等因素对化学链气化系统性能的影响,并评价气化过程中不同氧源的反应活性;考察空气反应器内氧气/铁比(O_2/Fe,mol/mol)对载氧体恢复晶格氧性能的影响。系统的优化参数为:O/B为0.15、燃料反应器温度为1100℃、S/B为0.40、C/B为0.30、O_2/Fe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o 载氧 生物质气化 化学链 热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Fe_2O_3载氧体作用下CO化学链燃烧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渠 覃吴 +2 位作者 张俊姣 程伟良 董长青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32-937,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不同物质的量比Mn掺杂的铁基载氧体(Mn-Fe2O3),并进行XRD、BET和TEM表征。开展不同温度下Mn-Fe2O3与CO的化学链燃烧实验,研究载氧体的反应特性,确定较优的掺杂量和反应温度。结果表明,适量的Mn掺杂有助于改善铁基载氧...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不同物质的量比Mn掺杂的铁基载氧体(Mn-Fe2O3),并进行XRD、BET和TEM表征。开展不同温度下Mn-Fe2O3与CO的化学链燃烧实验,研究载氧体的反应特性,确定较优的掺杂量和反应温度。结果表明,适量的Mn掺杂有助于改善铁基载氧体的反应活性,Fe∶Mn物质的量为50∶1时燃烧反应转化率最高。多循环化学链燃烧实验证实了载氧体稳定性较好。不同升温速率(30、40、50℃/min)下反应动力学分析表明,Mn-Fe2O3与CO的化学链燃烧还原反应均属于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的Avrami-Erofeev方程模型,并依据模型分别计算出了该模型的活化能和频率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燃烧 fe2o3载氧 Co Co2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金属配合物{Fe[3-(2-吡啶基)-5,6-二苯基-1,2,4-三嗪]_(3)}^(2+)几何异构体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维晃 吴丰昌 黄廷林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7-241,共5页
采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了金属配合物{Fe[3-(2-吡啶基)-5,6-二苯基-1,2,4-三嗪]_(3)}^(2+)([Fe(PDT)_(3)]^(2+))的两种几何异构体,研究了流动相中有机改性剂(乙腈、甲醇)的含量、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离子对试剂(高氯酸钠和... 采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了金属配合物{Fe[3-(2-吡啶基)-5,6-二苯基-1,2,4-三嗪]_(3)}^(2+)([Fe(PDT)_(3)]^(2+))的两种几何异构体,研究了流动相中有机改性剂(乙腈、甲醇)的含量、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离子对试剂(高氯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色谱分离的影响。并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对所获得的色谱参数(保留因子(k)、分离度、选择性因子等)进行了探讨。在不同种类及浓度的离子对试剂条件下,二元流动相中乙腈的含量与两种几何异构体的lnk之间均呈显著的线性关系。研究进一步发现SDS的浓度变化对异构体的保留因子影响程度更为显著。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引入更能灵活调节洗脱强度和分离度的三元流动相(乙腈/甲醇/水),优化选择了三元流动相中有机改性剂的比例以及离子对试剂的种类和浓度,使得异构体的色谱分离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异构体的峰面积(A)和浓度(C)之间的线性关系良好,面式和经式异构体的检测限分别为4.28和3.44ng/mL(S/N=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 {fe[3-(2-吡啶基)-5 6-二苯基-1 2 ^4-三嗪]_(3)}^(2+) 金属配合物 几何异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2/TiO2载体协同作用下Fe2O3(104)与CO化学链燃烧特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伟良 朱梦倩 +1 位作者 覃吴 侯翠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06-513,共8页
在表面形貌控制增强铁基载氧体Fe_2O_3(104)化学链燃烧反应活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TiO_2,ZrO_2载体协同作用下Fe_2O_3(104)与CO化学链燃烧的反应特性.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比表面积(BET)等方法对所制备的载... 在表面形貌控制增强铁基载氧体Fe_2O_3(104)化学链燃烧反应活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TiO_2,ZrO_2载体协同作用下Fe_2O_3(104)与CO化学链燃烧的反应特性.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比表面积(BET)等方法对所制备的载氧体Fe_2O_3(104)/TiO_2和Fe_2O_3(104)/ZrO_2进行表征.研究了700,800和900℃下载氧体与CO化学链燃烧反应特性.结果表明,不同载体对Fe_2O_3(104)与CO发生化学链燃烧反应活性的影响程度不同,ZrO_2作为载体明显促进Fe_2O_3(104)与CO的反应速率.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Fe_2O_3(104)/TiO_2与CO反应模型属于一级反应,反应活化能为153.6 k J/mol;Fe_2O_3(104)/ZrO_2与CO反应模型属于抽缩球体模型,反应活化能为118.9 k 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燃烧 载氧 fe2o3(104) 化学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制度对纳米晶Mn0.6Zn0.4Fe2O4铁氧体纤维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向军 沈湘黔 朱永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4-118,共5页
以柠檬酸及金属盐为原料,采用有机凝胶先驱体转化法制备直径0.5~3.0μm、平均晶粒尺寸为8.7~31.8nm的Mn0.6Zn0.4Fe2O4铁氧体纤维。利用XRD、SEM和VSM分别对前驱体凝胶的结构、热处理产物的物相、形貌及磁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以柠檬酸及金属盐为原料,采用有机凝胶先驱体转化法制备直径0.5~3.0μm、平均晶粒尺寸为8.7~31.8nm的Mn0.6Zn0.4Fe2O4铁氧体纤维。利用XRD、SEM和VSM分别对前驱体凝胶的结构、热处理产物的物相、形貌及磁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n—Zn铁氧体相的稳定性主要受热处理气氛中氧含量的影响,在空气气氛中将发生部分分解,而在氮气气氛中能获得纯的尖晶石型铁氧体相;在400℃时获得的Mn0.6Zn0.4Fe2O4铁氧体纤维因晶粒尺寸小于临界尺寸而表现出超顺磁特性,但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Mn0.6Zn0.4Fe2O4铁氧体纤维的饱和磁化强度、矫顽力和晶粒尺寸均逐渐提高,特别是在500℃以后,增长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0.6Zn0.4fe2o4 铁氧纤维 有机凝胶先驱转化法 热处理制度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浸渍干燥方法制备Fe_2O_3-SO_4^(2-)/Hβ-Al_2O_3催化剂
16
作者 尚小玉 王延吉 +1 位作者 赵新强 袁倬斌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26,共7页
考察了HZSM 5、HY和Hβ沸石上气相合成甲基叔丁基醚 (MTBE)的反应性能 ,发现Hβ比其它沸石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采用超临界浸渍 干燥方法将超强酸中心SO2 -4 Fe2 O3 引入Hβ上制成的Fe2 O3 SO2 -4/Hβ Al2 O3 催化剂 ,在实验条件下其... 考察了HZSM 5、HY和Hβ沸石上气相合成甲基叔丁基醚 (MTBE)的反应性能 ,发现Hβ比其它沸石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采用超临界浸渍 干燥方法将超强酸中心SO2 -4 Fe2 O3 引入Hβ上制成的Fe2 O3 SO2 -4/Hβ Al2 O3 催化剂 ,在实验条件下其催化合成MTBE的异丁烯转化率由常规浸渍 干燥方法制成的催化剂的 2 3 7%提高到 34 8% ,MTBE选择性为 10 0 %。应用NH3 TPD、吸附吡啶的红外光谱方法表征了该催化剂的表面酸性 ,其酸量和L酸 /B酸的比例较常规方法制成的催化剂分别提高了 2 2 %和 4 9%。XPS分析结果表明 ,该催化剂表面的Fe和S的化学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BET比表面分析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浸渍-干燥方法 制备 ^fe2o3-FS4^2-/Hβ-Al2o3催化剂 甲基叔丁基醚 气相合成 超强酸催化剂 超临界浸渍-干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属配合物{Fe[3-(2-吡啶基)-5,6-二苯基-1,2,4-三嗪]_(3)}^(2+)两种几何异构体的动力学转变
17
作者 朱维晃 吴丰昌 黄廷林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50-553,共4页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3-(2-吡啶基)-5,6-二苯基-1,2,4-三嗪(PDT)和Fe(Ⅱ)的配合物——[Fe(PDT)_(3)]^(2+)的面式和经式两种几何异构体之间的动力学平衡过程。结果表明:不同温度(30,35,40,45℃)下,两种几何异构体含量(x)之间的相互...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3-(2-吡啶基)-5,6-二苯基-1,2,4-三嗪(PDT)和Fe(Ⅱ)的配合物——[Fe(PDT)_(3)]^(2+)的面式和经式两种几何异构体之间的动力学平衡过程。结果表明:不同温度(30,35,40,45℃)下,两种几何异构体含量(x)之间的相互转变均符合动力学一级反应,其x_(e)ln[(x_(e)-x_(0))/(x_(e)-x)]值和反应时间t(min)之间的关系分别为:x_(e)ln[(x_(e)-x_(0))/(x_(e)-x)]=0.082t+0.729(r^(2)=0.9911,T=45℃),x_(e)ln[(x_(e)-x_(0))/(x_(e)-x)]=0.049t+0.598(r^(2)=0.9987,T=40℃),x_(e)ln[(x_(e)-x_(0))/(x_(e)-x)]=0.022t+0.586(r^(2)=0.9987,T=35℃),x_(e)ln[(x_(e)-x_(0))/(x_(e)-x)]=0.012t+0.591(r^(2)=0.9988,T=30℃)。两种异构体之间的动力学相互转变过程中的活化焓(ΔH)、活化熵(ΔS)和活化能(ΔEa)分别为:ΔH=103.84kJ.mol^(-1),ΔS=271.93J.mol^(-1).K^(-1),ΔEa=86.74kJ.mol^(-1)(面式异构体向经式异构体转变);ΔH=106.47kJ.mol^(-1),ΔS=257.65J.mol^(-1).K^(-1),ΔEa=94.43kJ.mol^(-1)(经式异构体向面式异构体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fe[3-(2-吡啶基)-5 6-二苯基-1 2 ^4-三嗪]_(3)}^(2+) 金属配合物 几何异构 动力学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4^(3+)FeTiO_9,一个由2Fe_2O_3-FeTiO_3组成的铁-钛氧化物矿物
18
作者 张如柏 钟仲良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7-261,共5页
Fe-Ti氧化物矿物产于新疆阿尔泰伟晶岩中.与之共生的有铌-钽铁矿、细晶石、锆石、白云母、长石等。Fe-Ti氧化物是不规则粒状,黑褐色.条痕浅褐红色.金属光泽,无解理,硬度5.5~6.0.比重5.30~5.50。在反光镜下矿物的反射色为... Fe-Ti氧化物矿物产于新疆阿尔泰伟晶岩中.与之共生的有铌-钽铁矿、细晶石、锆石、白云母、长石等。Fe-Ti氧化物是不规则粒状,黑褐色.条痕浅褐红色.金属光泽,无解理,硬度5.5~6.0.比重5.30~5.50。在反光镜下矿物的反射色为灰白色,反射多色性弱,在MPV-3型裂隙光度计上其反射率为27.37~22.65(400~700nm)。化学分析结果是:Fe2O362.23,MgO0.22.Mno1.24.FeO13.98,TiO217.96,SiO23.87,CaO0.20,总计9970.扣除杂质后:Fe2O364.87,MgO0.24.MnO1.29.FeO14.58.TiO218.73,总计99.70,其化学式为FeFeTiO9。矿物的强X射线值:2.72(10,014).2.52(10.110).1.85(8.115),1.70(9,008).1.457(8,027),三方晶系a=0.504,c=1.355nm.Z=2.空间群P63/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fe2o3-feTio3 ^fe4^3+feTio9 伟晶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Fe_2O_3烧结体气敏器件
19
作者 施云波 张淑兰 +2 位作者 于灵 张云岭 张滨涛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2年第1期46-48,共3页
研究了用共沉淀法制备的α-Fe_2O_3粉体制成的烧结体型气敏器件的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电子扫描电镜、能谱方法对α-Fe_2O_3超细粉体和烧结体的结构和成份进行了分析和观察。
关键词 气敏器件 烧结 微观结构 fe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2O_3对13X沸石分子筛合成条件及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章西焕 马鸿文 +1 位作者 杨静 戚洪彬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7-164,共8页
对江苏丰县的富钾页岩进行预处理,得到不同Fe2O3 质量分数的钾长石粉体原料FXY1、FXY2,经中温焙烧得到偏铝硅酸盐前体化合物,水热晶化合成了13X沸石分子筛。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水热晶化反应的优化工艺条件,原料中Fe2O3 质量分数的不... 对江苏丰县的富钾页岩进行预处理,得到不同Fe2O3 质量分数的钾长石粉体原料FXY1、FXY2,经中温焙烧得到偏铝硅酸盐前体化合物,水热晶化合成了13X沸石分子筛。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水热晶化反应的优化工艺条件,原料中Fe2O3 质量分数的不同导致水热晶化反应的工艺参数有所不同。合成的两种沸石的性能与13X沸石分子筛的工业产品相似,吸附量均达到国家化学工业产品标准HG/T 2690 95的要求。对比实验表明,原料中Fe2O3 质量分数的降低可使其在更宽的碱度范围内合成性能更优的13X沸石产品。由低Fe2O3 质量分数的FXY2为原料合成的沸石,其物相纯度、热稳定性、白度、比表面积、吸附性等性质更优。合成沸石均可用于对含重金属离子废水的深度净化处理,由FXY2为原料合成的13X沸石还可用作洗涤助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o3 沸石分子筛 合成条件 含重金属离子废水 13X沸石 质量分数 优化工艺条件 晶化反应 原料合成 化合物 正交实验法 江苏丰县 原料 铝硅酸盐 水热晶化 工艺参数 工业产品 产品标准 化学工业 对比实验 合成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