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1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Nrf2/HO-1/GPX4信号通路探讨葫芦巴碱对ARPE-19铁死亡的干预研究
1
作者 岳欣欣 付洋 +2 位作者 金海哲 尹晓燕 傅全威 《国际眼科杂志》 2025年第2期191-197,共7页
目的:基于Nrf2/HO-1/GPX4途径探讨和阐明葫芦巴碱(TRG)保护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铁死亡的干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葫芦巴碱干预ARPE-19细胞筛选葫芦巴碱干预ARPE-19细胞的最佳浓度,随后进行分组(NC组、HG组、Fer-1组、TRG组),... 目的:基于Nrf2/HO-1/GPX4途径探讨和阐明葫芦巴碱(TRG)保护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铁死亡的干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葫芦巴碱干预ARPE-19细胞筛选葫芦巴碱干预ARPE-19细胞的最佳浓度,随后进行分组(NC组、HG组、Fer-1组、TRG组),收集样本进行相关指标测定。按照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和铁离子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评价各组细胞中GSH、MDA和铁离子变化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中ROS变化水平;Western blot分析各组细胞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4(ACSL4)的表达情况。结果:40μg/mL葫芦巴碱的预处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轻高糖造成的细胞活性的降低。HG组ROS、MDA的水平显著高于NC组;与HG组相比,TRG组ROS、MDA的水平显著下降,各组GSH变化情况与ROS、MDA相反,Fer-1组和TRG组中ACSL4蛋白和铁离子水平表达降低,Fer-1组和TRG组中Nrf2、HO-1、GPX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升高(均P<0.01)。结论:葫芦巴碱保护ARPE-19细胞免于高糖损伤是通过靶向抑制Nrf2/HO-1/GPX4信号通路抗铁死亡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巴碱 铁死亡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 血红素加氧酶-1(HO-1)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 氧化应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干酪乳酪杆菌CCFM1317激活Keap1/Nrf2通路缓解小鼠阴道加德纳菌感染
2
作者 林如梦 黄小艳 +4 位作者 崔树茂 毛丙永 唐鑫 赵建新 张秋香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7,共7页
乳杆菌有助于调节机体抗氧化信号通路,上调抗氧化酶类的表达缓解氧化损伤。该研究旨在探讨特定益生菌对宿主抗氧化能力的提升,及其在调节阴道加德纳菌(Gardnerella vaginalis,GV)感染造成的氧化应激中的作用。通过建立炎症模型和筛选具... 乳杆菌有助于调节机体抗氧化信号通路,上调抗氧化酶类的表达缓解氧化损伤。该研究旨在探讨特定益生菌对宿主抗氧化能力的提升,及其在调节阴道加德纳菌(Gardnerella vaginalis,GV)感染造成的氧化应激中的作用。通过建立炎症模型和筛选具有抗氧化潜力的乳杆菌,该研究采用1.25μg/mL的脂多糖处理VK2/E6E7细胞24 h,使用CCK-8法确定具有抗氧化潜力的乳杆菌。在动物实验中,采用颈部皮下注射5 mg/mL戊酸雌二醇和阴道注射20μL 1010 CFU/mL的GV建立小鼠感染模型,随后连续10 d灌胃100μL 109 CFU/mL的乳杆菌菌悬液。实验结束后,对不同组别小鼠阴道进行GV载量检测、病理组织切片观察以及抗氧化信号通路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表达检测。研究结果显示,副干酪乳酪杆菌CCFM1317在体外试验中可显著上调细胞活力至109.0%。在动物试验中,口服CCFM1317后,GV载量下降了40.6%,阴道组织的病理切片结果也显示良好表征。进一步地,检测阴道组织Keap1/Nrf2信号通路表达情况,发现CCFM1317可使Keap1 mRNA水平表达显著降低48.6%,Nrf2 mRNA水平表达显著上调(P<0.0001),同时Nrf2含量上升了1.9倍。综上,该研究筛选的副干酪乳酪杆菌CCFM1317具有增强阴道抗氧化能力的特性,能够帮助机体缓解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杆菌 阴道加德纳菌 氧化应激 Keap1/Nrf2信号通路 VK2/e6e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D-二聚体、前列腺素E2联合Glasgow-Blatchford评分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3
作者 石晓旭 吴涛 李立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59-162,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D-二聚体(D-dimer,D-D)、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联合格拉斯哥-布拉奇福德(Glasgow-Blatchford,GBS)评分预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AUGIB)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3-202... 目的:分析血清D-二聚体(D-dimer,D-D)、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联合格拉斯哥-布拉奇福德(Glasgow-Blatchford,GBS)评分预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AUGIB)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3-2024.1期间本院收治的112例AUGI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UGIB患者首次发生出血事件后30 d是否出现死亡,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检测患者血清D-D和PGE-2水平,并计算GBS。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识别AUGIB患者30 d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D-D、PGE-2、GBS分数对AUGIB患者预后的诊断效能。结果:112例患者中30 d后死亡23例(20.53%),存活89(79.46%)例。死亡组血清D-D、出血次数显著高于存活组,PGE-2、GBS分数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血清D-D、PGE-2、出血次数、GBS分数均为AUGIB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血清D-D、PGE-2、GBS分数以及三者联合预测AUGIB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8、0.786、0.777、0.8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D-D、PGE-2、GBS分数均为影响AUGIB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且三者联合分析在预测AUGIB患者的预后方面显示出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D-二聚体 前列腺素e2 Glasgow-Blatchford评分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E2蛋白的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丹 黄小洁 +5 位作者 吴华伟 孙淼 陈延飞 秦义娴 侯力丹 薛麒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56,共6页
为建立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利用昆虫细胞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E2蛋白,将纯化后的E2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用方阵滴定方法对影响ELISA的各个因素进行优化,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 为建立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利用昆虫细胞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E2蛋白,将纯化后的E2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用方阵滴定方法对影响ELISA的各个因素进行优化,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昆虫细胞中表达了BVDV E2蛋白,Western blot证实目的蛋白可与BVD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ELISA优化结果显示,E2蛋白最佳包被浓度为0.5μg/mL,最佳封闭液为1%明胶,最佳血清稀释度为1∶400,最佳血清作用方式为37℃作用30 min,酶标抗体的最佳作用方式为1∶2000稀释、37℃作用30 min,最佳底物作用时间为室温20 min,阳性临界值为OD 450≥0.423。与血清中和试验法进行比较,总符合率为97.8%,板内和板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该方法与牛常见病毒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说明建立的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良好,可用于大批量样本的临床检测和流行病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e2蛋白 间接eLISA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化疗方案联合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疗效及血清sEC、IGF、CE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敏康 卜奎春 孟庆良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4期55-58,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化疗方案联合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血清可溶性E2钙粘连蛋白(sEC)、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 目的研究不同化疗方案联合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血清可溶性E2钙粘连蛋白(sEC)、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75例采用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方案化疗联合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观察组75例采用多西他赛、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DOX方案)联合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及化疗前后血清sEC、IGF、CEA水平和2组近期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第一次进食流质饮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sEC、IGF、CEA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P<001)。观察组近期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DOX方案联合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效果较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作为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治疗备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进展期 化疗 腹腔镜根治术 肛门排气时间 可溶性e2钙粘连蛋白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TGF、PGE2与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宫腔粘连的关系
6
作者 马松雅 魏松辉 陶月龄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6期2996-2999,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前列腺素E2(PGE2)与子宫肌瘤患者剔除术后发生宫腔粘连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5例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 目的探究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前列腺素E2(PGE2)与子宫肌瘤患者剔除术后发生宫腔粘连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5例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宫腔粘连将患者分为发生宫腔粘连组和未发生宫腔粘连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CTGF、PGE2水平,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子宫肌瘤患者剔除术后发生宫腔粘连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血清CTGF、PGE2对子宫肌瘤患者剔除术后发生宫腔粘连的应用价值。结果经过6个月的随访,共有3例患者失访,在152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中,术后发生宫腔粘连45例,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为29.61%。发生宫腔粘连组患者子宫手术史、术后用药情况与未发生宫腔粘连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宫腔粘连组的血清CTGF、PGE2水平均较未发生宫腔粘连组患者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具有子宫手术史、术后未坚持用药、血清CTGF及PGE2水平均为影响子宫肌瘤患者剔除术后发生宫腔粘连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CTGF、PGE2水平及两者联合预测子宫肌瘤患者剔除术后发生宫腔粘连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84、0.771、0.805,特异度分别为79.69%、76.24%、81.45%,灵敏度分别为78.22%、77.93%、84.51%,联合检测AUC值、特异度、灵敏度均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血清CTGF、PGE2水平与子宫肌瘤患者剔除术后发生宫腔粘连具有一定关联,联合以上两个指标可帮助预测子宫肌瘤患者剔除术后发生宫腔粘连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前列腺素e2 子宫肌瘤 宫腔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信号通路探讨益气康肺方对脂多糖感染急性肺损伤地鼠氧化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赵秋娟 雷根平 +3 位作者 冯喆 王旭钊 何旭恺 张玲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724-1730,共7页
目的基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heme oxygenase 1,Nrf2/HO-1)信号通路探讨益气康肺方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感染的金黄地鼠肺氧化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 目的基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heme oxygenase 1,Nrf2/HO-1)信号通路探讨益气康肺方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感染的金黄地鼠肺氧化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叙利亚金黄地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益气康肺方低剂量组、益气康肺方中剂量组、益气康肺方高剂量组,每组雌性5只,雄性5只。造模开始前予以预防性给药,空白组和模型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地塞米松组于造模前连续腹腔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4天,益气康肺方低、中、高剂量组于造模前连续灌胃给予相应剂量中药混悬液14天。预防性给药结束后第2天,开始LPS气管滴注建立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地鼠模型,造模结束48小时后解剖取材。BC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蛋白含量水平并计算地鼠肺指数;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改变;荧光探针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TBA法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WST-1法检测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比色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力;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肺指数及BALF中蛋白浓度升高,肺组织病理损伤严重,ROS及MDA水平升高,SOD和GSH-PX活力较低,Nrf2、HO-1蛋白含量较低。药物干预处理后,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和各中药组肺指数及BALF中蛋白浓度较低,肺组织病理损伤轻,ROS及MDA水平低,SOD和GSH-PX活力高,Nrf2、HO-1蛋白含量高,尤以益气康肺方高剂量组疗效最为显著(P<0.05)。结论益气康肺方可能是通过激活Nrf2/HO-1通路,增强SOD、GSH-PX的活力,抑制LPS引起的炎症和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益气康肺方 氧化应激 炎症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信号通路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酮类化合物调控Keap1-Nrf2/ARE信号通路的抗氧化机制及其在畜禽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鄂晓迪 赵晓南 +1 位作者 赵金标 胡友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80-2889,共10页
黄酮类化合物属于多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植物中,具备很强的抗氧化能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黄酮类化合物作为饲料添加剂有益于畜牧生产。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Keap1-Nrf2/ARE)是... 黄酮类化合物属于多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植物中,具备很强的抗氧化能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黄酮类化合物作为饲料添加剂有益于畜牧生产。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Keap1-Nrf2/ARE)是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关键信号通路,参与抵抗外界氧化应激。黄酮类化合物主要通过调控Keap1-Nrf2/ARE通路,激活上下游关键因子,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从而改善畜禽生长性能、繁殖性能和机体免疫力。作者通过综述Keap1-Nrf2/ARE分子结构和发挥抗氧化作用的机制,以及黄酮类化合物调控Keap1-Nrf2/ARE信号通路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旨在为黄酮类化合物作为饲料添加剂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 黄酮类化合物 抗氧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中和抗体与E2蛋白抗体相关性分析
9
作者 夏应菊 李琰 +9 位作者 刘俊 徐嫄 李芳韬 邹兴启 李琪 李佳昕 赵俊杰 张乾义 刘业兵 徐璐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590-4596,共7页
旨在探索猪瘟病毒中和抗体与E2蛋白抗体的关系,本研究对289份猪血清进行中和抗体效价和E2抗体测定,比较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同时从中选取15份血清,测定血清对不同猪瘟病毒流行野毒株的中和效价。结果表明,从整体上说E2抗体水平与中和效价... 旨在探索猪瘟病毒中和抗体与E2蛋白抗体的关系,本研究对289份猪血清进行中和抗体效价和E2抗体测定,比较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同时从中选取15份血清,测定血清对不同猪瘟病毒流行野毒株的中和效价。结果表明,从整体上说E2抗体水平与中和效价呈正相关。当群体中所有个体E2抗体阻断率均大于60%时,才能保证群体70%以上免疫猪的中和抗体达到保护标准。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基层兽医工作者更好地评估临床中猪瘟疫苗的免疫保护状况,降低猪瘟疫情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中和抗体 e2抗体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单B细胞分选技术制备猪瘟病毒E2蛋白单克隆抗体及其在ELISA中的应用
10
作者 马中元 郑君佐 +2 位作者 梁志博 潘丽 曾巧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579-4589,共11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猪瘟病毒E2单抗竞争ELISA检测方法,用于评价猪瘟C株弱毒苗和E2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首先,构建猪瘟E2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FastBAC,通过悬浮培养SF9细胞高效表达E2蛋白;其次,用纯化的E2蛋白免疫BABL/c小鼠,通过流式分选...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猪瘟病毒E2单抗竞争ELISA检测方法,用于评价猪瘟C株弱毒苗和E2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首先,构建猪瘟E2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FastBAC,通过悬浮培养SF9细胞高效表达E2蛋白;其次,用纯化的E2蛋白免疫BABL/c小鼠,通过流式分选IgM-PE-/E2-APC+型单个B细胞。然后,利用半巢式PCR分别扩增E2特异性IgG抗体的重链和轻链,测序后将抗体重链及轻链构建到pCDNA3.1载体,再将构建好的质粒共转染至HEK-293细胞,制备猪瘟E2单克隆抗体。结果表明,本研究通过单B细胞分选技术获得的两株单克隆抗体,即mAb3A9(IgG1,kappa)和mAb4F7(IgG2a,lambda),分别识别猪瘟E2蛋白B细胞线性表位25GLTTTWKEYSHDLQL^(39)和259GNTTVKVHASDERGP^(273)。此外,用上述两株单克隆抗体及E2蛋白建立的单抗竞争ELISA检测方法,在血清样本检测过程中,均展现出优异的诊断敏感性(97.49%,95.97%)及特异性(96.08%,94.38%),该研究为我国猪瘟的逐步净化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e2 单B细胞 表位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组E2蛋白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
11
作者 张宜宸 孙明军 +7 位作者 邓昌顺 丁家波 徐宝梁 陈磊 全春兰 赵康 范学政 秦彤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459-5469,共11页
【目的】通过真核系统表达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E2蛋白,以此为包被蛋白建立一种BVDV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以解决中国BVDV抗体检测技术不足的问题。【方法】将BVDV E 2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TT5,转染2... 【目的】通过真核系统表达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E2蛋白,以此为包被蛋白建立一种BVDV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以解决中国BVDV抗体检测技术不足的问题。【方法】将BVDV E 2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TT5,转染293F细胞,待50%细胞死亡后进行超声破碎,并使用Ni离子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重组E2(rE2)蛋白;以rE2蛋白作为包被抗原,通过对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后建立检测BVD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进行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评价,并与中和试验进行比对。用所建方法对不同省份的牛血清样本进行检测。【结果】采用293F细胞表达了rE2蛋白,经亲和层析方法纯化,rE2蛋白的纯度为99%,浓度为1.74 mg/mL;通过对各个反应条件优化,成功建立了BVDV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该方法与商品化试剂盒的灵敏度一致,均可检出抗体效价临界血清(VN=1);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IBRV)、牛副流感病毒-3(BPIV-3)、牛呼吸道合胞病毒(BRSV)和牛疱疹病毒-1(BHV-1)抗体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板内和板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在5%以内,证明该方法重复性较好;与血清中和试验的符合率为97.5%。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示,共检测出364份阳性血清和64份阴性血清。【结论】基于真核表达的rE2蛋白所建立的BVDV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BVDV抗体检测,本研究结果为中国牛病毒性腹泻防控工作提供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 e2蛋白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陕西分离株的鉴定及E2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12
作者 王凯茸 丁雨欣 +4 位作者 于皓同 马永杰 张淑霞 张琪 许信刚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19,共6页
为分析陕西省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分子变异情况,采集陕西省某牛场腹泻患牛粪便样品,经处理后接种至MDBK细胞后,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并对分离的BVDV进行E2基因的克隆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样品经过RT-PCR鉴定后接毒,第4天出现明显的... 为分析陕西省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分子变异情况,采集陕西省某牛场腹泻患牛粪便样品,经处理后接种至MDBK细胞后,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并对分离的BVDV进行E2基因的克隆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样品经过RT-PCR鉴定后接毒,第4天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CPE),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对收获的病毒成功扩增出BVDV E2基因,证明分离的病毒为BVDV。对该病毒的E2基因进行序列分析,所得序列与GenBank上已发表的BVDV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4.5%~10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2.1%~100%。结果表明,成功分离到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并进行了E2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研究结果可为陕西地区BVDV的流行病学、致病性及生物学特性研究提供依据,为BVDV的区域流行及有效防控提供参考,为新疫苗的研发提供地方种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分离鉴定 e2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一株猪非典型瘟病毒的鉴定及其NS5B和E2基因序列分析
13
作者 柳泰 胡兴业 +3 位作者 毛婉 谢邵波 尹德明 余兴龙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103,共6页
随机挑选湖南某规模化猪场出现“抖抖病”的新生仔猪,采集血清样本,用可扩增猪非典型瘟病毒(APPV)的NS5B基因和E2基因引物进行RT-PCR鉴定,对PCR扩增产物测序。随后利用MegAlign软件分析NS5B和E2基因序列的同源性,预测E2蛋白部分结构,并... 随机挑选湖南某规模化猪场出现“抖抖病”的新生仔猪,采集血清样本,用可扩增猪非典型瘟病毒(APPV)的NS5B基因和E2基因引物进行RT-PCR鉴定,对PCR扩增产物测序。随后利用MegAlign软件分析NS5B和E2基因序列的同源性,预测E2蛋白部分结构,并使用MEGA 5.0,采用邻接法构建NS5B和E2基因的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发病仔猪为猪非典型瘟病毒(APPV)感染阳性。鉴定毒株HN0626与GenBank中84株参考毒株NS5B和E2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1.68%~98.95%、81.14%~99.33%,通过预测E2蛋白部分结构,推导其潜在的B细胞抗原表位。系统发育分析显示,HN0626毒株属于基因1型,是全球猪群中的主要流行毒株,其E2、NS5B基因序列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分别为OR936135、OR9361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非典型瘟病毒 NS5B基因 e2基因 抗原表位预测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S2E管理模式在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14
作者 焦莹莹 魏伟 +4 位作者 翟银镯 张丽 李佳 刘振峰 康微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2期4202-4206,共5页
目的探讨3S2E管理模式在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5月至2023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3例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分为研究组(51例)与对照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讨3S2E管理模式在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5月至2023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3例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分为研究组(51例)与对照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3S2E管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碱剩余水平]、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机械通气、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PaO_(2)、碱剩余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患者PaO_(2)、碱剩余水平更高(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PaCO_(2)水平降低,且研究组PaCO_(2)水平更低(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长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均升高,且干预后研究组生命质量评分更高(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6.08%vs 84.62%,P<0.05)。结论3S2E管理模式应用于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中可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提高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2e管理模式 重症患者 机械通气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减轮E2算法中间相遇攻击
15
作者 杜小妮 孙瑞 +1 位作者 郑亚楠 梁丽芳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55-2662,共8页
E2算法是AES首轮征集的15个候选算法之一,具有优良的软硬件实现效率和较强的安全性。该文利用多重集和差分枚举技术,对E2算法进行中间相遇攻击。首先以E2-128为例,改进了已有的4轮中间相遇区分器,将5轮密钥恢复攻击预计算复杂度降低为2^... E2算法是AES首轮征集的15个候选算法之一,具有优良的软硬件实现效率和较强的安全性。该文利用多重集和差分枚举技术,对E2算法进行中间相遇攻击。首先以E2-128为例,改进了已有的4轮中间相遇区分器,将5轮密钥恢复攻击预计算复杂度降低为2^(31)次5轮算法加密。其次针对E2-256,将所得区分器向后增加两轮,构造了6轮中间相遇区分器,并实现了9轮中间相遇攻击,攻击所需的数据复杂度为2^(105)个选择明文,存储复杂度为2^(200)Byte,时间复杂度为2^(205)次9轮算法加密。与现有对E2算法的安全性分析结果相比,该文实现了对E2-256最长轮数的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密码 e2算法 中间相遇攻击 差分枚举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YTHDF1、E2F8蛋白表达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铎 徐菲 +3 位作者 吴晓琴 邹天辉 刘尧 王寰昱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88-91,共4页
目的 探讨N6-甲基腺苷RNA结合蛋白1(YTHDF1)、E2F8转录因子8(E2F8)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46例老年乳腺癌患者,术中取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组织中YTHDF1、E2F8蛋白表达。随访患者并... 目的 探讨N6-甲基腺苷RNA结合蛋白1(YTHDF1)、E2F8转录因子8(E2F8)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46例老年乳腺癌患者,术中取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组织中YTHDF1、E2F8蛋白表达。随访患者并记录随访期间肿瘤复发、转移及死亡时间。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乳腺癌组织YTHDF1与E2F8蛋白表达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分析YTHDF1、E2F8蛋白表达与患者无进展生存预后的关系;Cox回归分析老年乳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YTHDF1、E2F8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均<0.05),二者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706,P<0.05)。TNM分期Ⅱ期、肿瘤最大径>2 cm、合并淋巴结转移老年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YTHDF1、E2F8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TNM分期Ⅰ期、肿瘤最大径≤2 cm、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P均<0.05)。32例患者发生肿瘤进展,YTHDF1、E2F8蛋白表达阳性患者5年无进展生存率低于其蛋白表达阴性患者(P均<0.05)。TNM分期Ⅱ期、合并淋巴结转移、YTHDF1蛋白阳性表达、E2F8蛋白阳性表达是老年乳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老年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YTHDF1、E2F8蛋白高表达,且与老年乳腺癌患者肿瘤TNM分期、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有关,是患者无进展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老年人 N6-甲基腺苷RNA结合蛋白1 e2F转录因子8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鳖卵黄蛋白原基因克隆与表达及外源E2的影响
17
作者 姚苗 韦智梅 +6 位作者 BIZOZA 周针宇 李虹 王波 熊银林 刁晓明 翟旭亮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112,共11页
为探究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卵黄蛋白原Vtg基因的生物学信息与表达及其作为生理与毒理研究标志物的可行性,本实验克隆获得VtgAB1、VtgAB2、VtgAB3(GenBank登录号OK287927、OK287929、OK287928)基因序列,其cDNA长分别为5055、5537... 为探究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卵黄蛋白原Vtg基因的生物学信息与表达及其作为生理与毒理研究标志物的可行性,本实验克隆获得VtgAB1、VtgAB2、VtgAB3(GenBank登录号OK287927、OK287929、OK287928)基因序列,其cDNA长分别为5055、5537、5306 bp,分别编码了1684、1760、1725个氨基酸。三种亚型Vtg蛋白均由脂蛋白N-末端(Vitellogenin_N)、1943DUF、1944DUF、PV、D型血管血友病因子(VWD)5个保守结构域构成,为完整型Vtg。同源性分析发现皆与龟鳖目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同时在3种亚型中VtgAB2与VtgAB3更相似。荧光定量PCR显示,3种亚型Vtg只在雌性肝脏中强烈表达。在60日龄、2龄、4龄雌性个体肝脏中,Vtg表达量随年龄呈上升趋势,VtgAB1、VtgAB2为主要表达亚型。原位杂交结果显示,3种亚型Vtg在卵原细胞内未发现杂交信号;在生长期卵母细胞胞质和滤泡细胞中发现杂交信号;成熟期卵母细胞胞质中未发现杂交信号,在滤泡细胞和周围的网状组织中发现杂交信号。信号在初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分布较为均匀且表达最强,随着卵母细胞的发育信号聚集在核周区且信号逐渐减弱。以雄性中华鳖为对象,注射雌激素E2,3种亚型Vtg表达量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和剂量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华鳖卵黄积累过程中Vtg发挥重要作用,首次证实其Vtg存在内源性合成,并发现其可以作为雌激素暴露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 卵黄蛋白原基因 克隆与表达 外源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术前IL-6、PGE2、TNF-α构建预测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列线图模型 被引量:1
18
作者 代雅 李胜群 唐鹏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93-199,共7页
目的基于术前血清IL-6、前列腺素E2(PGE2)、TNF-α构建预测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至2023年2月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48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计算机产生随机数表并以2∶1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232... 目的基于术前血清IL-6、前列腺素E2(PGE2)、TNF-α构建预测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至2023年2月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48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计算机产生随机数表并以2∶1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232例)和验证集(11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随访,将发生复发的患者纳入复发组,未发生复发的患者纳入未复发组。比较训练集复发组、未复发组血清IL-6、PGE2、TNF-α水平及一般资料;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训练集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回归方程;用ROC曲线分析术前IL-6、PGE2、TNF-α单独及联合预测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能;建立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并验证其效能。结果与未复发组比较,复发组血清IL-6、PGE2、TNF-α水平升高,肿瘤直径增大,多发性肿瘤、肿瘤分期T 2~T 4、肿瘤WHO病理学分级Ⅱ~Ⅲ级的构成比升高,术后规律膀胱灌注的构成比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清IL-6、PGE2、TNF-α、肿瘤分期、肿瘤WHO病理学分级是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并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Y=1.718 X 1+2.081 X 2+1.815 X 3+2.319 X 4+1.868 X 5。ROC曲线显示,术前IL-6、PGE2、TNF-α预测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0.60 ng/L、57.13 pg/mL、2.10 ng/mL,三者单独及联合预测膀胱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 ROC)分别为0.729、0.743、0.733和0.825。基于训练集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构建立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该模型预测训练集、验证集的敏感性分别为94.12%、90.20%,特异性分别为90.06%、87.29%,AUC ROC分别为0.940、0.914;Bootstrap法内部验证结果显示,训练集、验证集的C-index分别为0.918(95%CI:0.824~0.987)、0.901(95%CI:0.835~0.957)。结论术前血清IL-6、PGE2、TNF-α水平是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据此建立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术后复发 IL-6 前列腺素e2 TNF-Α 列线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hMAM、HER2、UBE2C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19
作者 张江华 王海峰 +1 位作者 张克俭 贾国洪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11期856-860,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人乳腺珠蛋白(hMAM)、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泛素结合酶2C(UBE2C)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4年3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0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是否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分为... 目的:探究血清人乳腺珠蛋白(hMAM)、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泛素结合酶2C(UBE2C)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4年3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0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是否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n=40)和非转移组(n=50),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MAM、HER2、UBE2C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Pearson法分析hMAM、HER2、UBE2C与肿瘤标志物血清白蛋白19(CK19)、癌胚抗原(CEA)及三者间相关性。结果:转移组T_(3)+T_(4)期患者及肿瘤直径>3 cm患者占比显著高于非转移组(P<0.05),转移组水平显著高于非转移组(P<0.05);与非转移组相比,转移组血清hMAM、HER2、UBE2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CEA、hMAM、HER2、UBE2C水平升高均为影响乳腺癌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hMAM、HER2、UBE2C预测乳腺癌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AUC分别为0.821、0.815、0.819,三者联合的AUC为0.914,显著高于hMAM(Z=2.070,P=0.038)、HER2(Z=2.072,P=0.038)、UBE2C(Z=1.987,P=0.047)单独诊断。hMAM、HER2、UBE2C与肿瘤检测标志物均呈正相关(P<0.05),且三者之间也均互为正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血清hMAM、HER2、UBE2C水平升高,三者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辅助预测价值,可能作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腺珠蛋白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泛素结合酶e2C 乳腺肿瘤 腋窝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ligomerization of 1-Decene: Catalyzation by Immobilized AlCl_3/γ-Al_2O_3 Catalyst in Fixed-bed Reactor 被引量:7
20
作者 Li Deng Shen Benxian Sun Hui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14年第3期50-55,共6页
1-Decene was oligomerized over the supported AlCl3/γ-Al2O3 catalyst in a fixed-bed reactor.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LHSV on oligomerization of 1-decene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synthetic PAO was characterized... 1-Decene was oligomerized over the supported AlCl3/γ-Al2O3 catalyst in a fixed-bed reactor.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LHSV on oligomerization of 1-decene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synthetic PAO was characterized with GC technique. Furthermore, the life of immobilized catalyst was tested and the mechanism of catalyst deactivation wa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an increasing temperature, the PAO yield increased and the kinematic viscosity of oil decreased. The GC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ynthesized PAO was a mixture consisting of dimers, trimers, tetramers and pentamers. The results of chloride content measurements and BET tests showed that catalyst deactivation could be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loss of active compon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alpha-olefins 1-decene AlCl3/γ-Al2O3 catalyst OLIGOMeRIZATION lubricant base stock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