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TER PF6大型超导磁体线圈吊装精密准直测量关键技术
1
作者 顾永奇 郑元阳 +4 位作者 袁忠 王琳 邓磊 李志虎 ITER TAC1项目联合体团队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6,共8页
PF6超导磁体线圈是ITER装置上首个吊装且重量最重的磁体线圈,其吊装精度直接影响后续部件的安装。根据ITER总装厂房和装置大厅的结构状况、基准分布和通视条件等,通过对线圈吊具负载变形测试、吊装测试、线圈方位调整、吊装路径、最终... PF6超导磁体线圈是ITER装置上首个吊装且重量最重的磁体线圈,其吊装精度直接影响后续部件的安装。根据ITER总装厂房和装置大厅的结构状况、基准分布和通视条件等,通过对线圈吊具负载变形测试、吊装测试、线圈方位调整、吊装路径、最终定位等阶段的准直测量过程进行的模拟测量分析,简化了测量方案,优化了准直测量关键步骤,保证了ITER TAC1项目进度。实现了PF6线圈一次性吊装落位精度±4mm的要求,经评估测量不确定度为0.66mm,满足ITER公差与测量不确定度比值不小于5的准则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ER pf6线圈 精密吊装 准直测量 测量模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C8mim]PF6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牧辉 彭新晶 +2 位作者 戴宁 陈继 张凤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96-1201,共6页
运用评价化学品对水生生物毒性的标准试验方法,探讨离子液体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C8mim]PF6)对普通小球藻、大型蚤和斑马鱼的毒性影响.结果表明,[C8mim]PF6在实验浓度下,对普通小球藻的生长和叶绿素a的产生均有抑制作用,浓度... 运用评价化学品对水生生物毒性的标准试验方法,探讨离子液体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C8mim]PF6)对普通小球藻、大型蚤和斑马鱼的毒性影响.结果表明,[C8mim]PF6在实验浓度下,对普通小球藻的生长和叶绿素a的产生均有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且对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更为显著.高浓度组(200mg/L)可致死部分小球藻细胞;[C8mim]PF6对大型蚤的48hLC50为4.47mg/L,属于高毒性;[C8mim]PF6对斑马鱼的96hLC50为126.08mg/L,属于低毒性.[C8mim]PF6对这3种水生生物的抑制率/致死率(EC50/LC50)随时间呈规律性变化.[C8mim]PF6与藻类的亲和性及其亲脂特性可能是其对水生生物存在潜在毒性的2个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8mim]pf6 毒性 普通小球藻 大型蚤 斑马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Bmim]PF_6中铜纳米粒子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被引量:7
3
作者 苏永庆 杨明娣 +3 位作者 李琮 王宏 任年军 蔡英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0-52,共3页
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介质中,Cu^2+在抗坏血酸的还原作用下,制备了金属铜纳米粒子。通过XRD、TEM和TGA对铜纳米粒子结构的表征,表明铜纳米粒子呈球形,具有较窄的尺寸范围,粒径10-30nm。在还原过程... 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介质中,Cu^2+在抗坏血酸的还原作用下,制备了金属铜纳米粒子。通过XRD、TEM和TGA对铜纳米粒子结构的表征,表明铜纳米粒子呈球形,具有较窄的尺寸范围,粒径10-30nm。在还原过程中,离子液体同时起到了溶剂和修饰剂的作用,在所生成的铜纳米微粒的表面形成了一层离子液体的修饰层,稳定了铜纳米颗粒粒径,阻止了铜纳米粒子之间的团聚,同时也提高了铜纳米粒子的热稳定性,这有利于拓宽铜纳米粒子应用的温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Bmim]pf6 铜纳米粒子 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IM]PF_6/缓冲液两相体系中固定化β-葡萄糖醛酸苷酶催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曹红 孙倩 +3 位作者 段海燕 叶海 陈思羽 刘桂艳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32-736,共5页
利用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缓冲液两相体系为介质,固定化β-葡萄糖醛酸苷酶催化甘草酸(GL)合成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GAMG),以期改善酶催化效能.实验表明,当反应条件固定化酶为0.25g,两相体系中[BMIM]PF6的体积分数为... 利用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缓冲液两相体系为介质,固定化β-葡萄糖醛酸苷酶催化甘草酸(GL)合成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GAMG),以期改善酶催化效能.实验表明,当反应条件固定化酶为0.25g,两相体系中[BMIM]PF6的体积分数为35%,pH为5.0,反应温度为40℃时,酶活力最高达1 000U,远大于纯缓冲液单相体系中的最高酶活力450U.离子液体重复利用实验表明,[BMIM]PF6回收率高于85%,在含有重复回收的[BMIM]PF6介质中,固定化酶相对活力大于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BMIM]pf6 固定化β-葡萄糖醛酸苷酶 催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Bmim]PF_6萃取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马春宏 闫永胜 +3 位作者 李东影 王良 王仁章 尹彦苏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0-83,共4页
用疏水性离子液体[Bmim]PF6萃取分离了四环素类抗生素.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了检测,同时考察了萃取体系的pH值、萃取的时间、离子液体的用量以及离子液体-水萃取体系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过程很快就能达到平衡,并且比传统的有... 用疏水性离子液体[Bmim]PF6萃取分离了四环素类抗生素.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了检测,同时考察了萃取体系的pH值、萃取的时间、离子液体的用量以及离子液体-水萃取体系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过程很快就能达到平衡,并且比传统的有机溶剂具有更好的萃取效果;La(Ⅲ)-TC(TC为四环素)、La(Ⅲ)-OTC(OTC为土霉素)和La(Ⅲ)-CTC(CTC为金霉素)的最高萃取率分别为94.13%,51.15%和95.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Bmim]pf6 萃取 四环素类抗生素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跨临界CO2-离子液体[bmim]PF6为工质对的吸收式制冷循环性能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杨琴 黄宇 +1 位作者 罗二仓 胡剑英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0,共6页
选择跨临界CO2-[bmim]PF6作为新型的吸收式制冷工质对,考察了CO2在离子液体[bmim]PF6中的溶解度和CO2-[bmim]PF6工质体系的热物性。计算了在给定工况下循环的制冷特性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 跨临界CO2-[bmim]pf6 离子液体 吸收式制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im][PF_6]-丁酮肟-水-硫酸铵体系液液平衡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宸 陈巧丽 +1 位作者 吴可君 何潮洪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13-1319,共7页
酮胺法生产丁酮肟过程中会副产含有丁酮肟的硫酸铵水溶液,需采用合适的溶剂来萃取回收其中的丁酮肟。作为可替代传统有机溶剂的"绿色溶剂",离子液体在萃取分离领域显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测定了疏水性离子液体[Bmim][PF_6]-水... 酮胺法生产丁酮肟过程中会副产含有丁酮肟的硫酸铵水溶液,需采用合适的溶剂来萃取回收其中的丁酮肟。作为可替代传统有机溶剂的"绿色溶剂",离子液体在萃取分离领域显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测定了疏水性离子液体[Bmim][PF_6]-水-硫酸铵、[Bmim][PF6]-丁酮肟-水和[Bmim][PF_6]-丁酮肟-水-硫酸铵体系在303.15 K时的液液平衡数据,使用Bachman方程验证了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同时计算了丁酮肟的分配系数(D)。在此基础上,考察了萃取时间、硫酸铵浓度和丁酮肟浓度对硫酸铵水溶液中丁酮肟的萃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萃取较快达到平衡且效果较好。硫酸铵能提高萃取效果,且硫酸铵浓度越大,萃取效果越好。最后使用Rajendran改进的Eisen-Joffe方程对所得[Bmim][PF_6]-丁酮肟-水-硫酸铵体系的液液平衡数据进行了关联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较好。研究结果能为工业上利用离子液体[Bmim][PF_6]萃取硫酸铵水溶液中的低浓度丁酮肟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im][pf6] 液液平衡 丁酮肟 硫酸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im]PF6萃取环境样品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 被引量:3
8
作者 马春宏 李东影 +3 位作者 王良 闫永胜 王仁章 尹彦苏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37-640,共4页
对用疏水性离子液体([Bmim]PF6)萃取分离四环素类抗生素和传统的有机溶剂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离子液体不仅有比有机溶剂好的萃取效果,而且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没有污染,并用疏水性离子液体萃取分离环境样品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用紫... 对用疏水性离子液体([Bmim]PF6)萃取分离四环素类抗生素和传统的有机溶剂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离子液体不仅有比有机溶剂好的萃取效果,而且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没有污染,并用疏水性离子液体萃取分离环境样品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其残留量.该方法简便、快速,回收率高,精密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Bmim]pf6 萃取 四环素类抗生素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BMIm]PF_6介质中镍纳米粒子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颖臻 杨明娣 +3 位作者 苏永庆 李琮 王宏 蔡英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0-72,共3页
在含有[BMIm]PF6(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的离子液体和pH为11的水合肼-碳酸钠(N2H4·H2O-Na2CO3)还原性溶液中,Ni2+离子被还原为黑色的晶体镍纳米粒子。XRD,TEM,TG和DTA分析表明,所制备的镍纳米粒子呈不规则的类球形,为面心... 在含有[BMIm]PF6(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的离子液体和pH为11的水合肼-碳酸钠(N2H4·H2O-Na2CO3)还原性溶液中,Ni2+离子被还原为黑色的晶体镍纳米粒子。XRD,TEM,TG和DTA分析表明,所制备的镍纳米粒子呈不规则的类球形,为面心立方结构,具有较窄的尺寸范围,粒径在8~45nm。在还原过程中,[BMIm]PF6同时起到了溶剂和修饰剂的作用,在所生成的镍纳米粒子的表面形成了一层离子液体的修饰层,稳定了纳米颗粒粒径,阻止了纳米粒子之间的团聚,同时也提高了纳米粒子的热稳定性,有利于拓宽镍纳米粒子的温度使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BMIm]pf6 镍纳米粒子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下离子液体[RMIm]PF_6(R=P,B,C_6)的合成及其电导率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永福 苏永庆 +2 位作者 李琮 钟云 刘利梅 《中国工程科学》 2008年第9期92-95,共4页
在微波辐射下,1-甲基咪唑分别与有机卤盐(1-溴丙烷、1-溴丁烷、1-溴己烷)在80℃回流加热10 min,可制得咪唑类离子液体的中间体溴代1-丁基-3-甲基咪唑([BMIm]Br)、溴代1-丙基-3-甲基咪唑([PMIm]Br)、溴代1-己基-3-甲基咪唑([C6MIm]Br),... 在微波辐射下,1-甲基咪唑分别与有机卤盐(1-溴丙烷、1-溴丁烷、1-溴己烷)在80℃回流加热10 min,可制得咪唑类离子液体的中间体溴代1-丁基-3-甲基咪唑([BMIm]Br)、溴代1-丙基-3-甲基咪唑([PMIm]Br)、溴代1-己基-3-甲基咪唑([C6MIm]Br),进一步与HPF6在室温搅拌反应4 h,制得憎水性的咪唑类离子液体[BMIm]PF6,[PMIm]PF6和[C6MIm]PF6。对这3种离子液体及其在不同有机溶剂如丙酮、甲醇、乙酸乙酯中的电导率进行测定,发现离子液体的电导率受咪唑上取代基种类、溶剂种类、浓度和温度的影响,取代基的链越长,体积越大,离子液体的电导率越小。并且随温度升高和浓度的增大,离子液体的电导率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微波辐射 电导率 [BMIm]pf6 [PMIm]pf6 [C6MIm]pf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离子液体[ NH2 ebim ][ PF6]的合成及其吸收 CO2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红晶 潘阳 +3 位作者 田贺 孟义征 赵薇 柳晓梅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2-625,共4页
采用两步法合成了离子液体1-胺乙基丁基咪唑六氟磷酸盐([NH2ebim][PF6]),进行吸收CO2的研究。结果表明,CO2与离子液体[ NH2 ebim][ PF6]的反应摩尔比介于0.5~1.0,模拟[ NH2 ebim][ PF6]的溶解度参数为18.09 MPa0.5,比常规离... 采用两步法合成了离子液体1-胺乙基丁基咪唑六氟磷酸盐([NH2ebim][PF6]),进行吸收CO2的研究。结果表明,CO2与离子液体[ NH2 ebim][ PF6]的反应摩尔比介于0.5~1.0,模拟[ NH2 ebim][ PF6]的溶解度参数为18.09 MPa0.5,比常规离子液体的溶解度参数更接近CO2的溶解度参数,说明[NH2ebim][PF6]与CO2有更好的互溶性,利于对CO2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NH2ebim][pf6] 合成 吸收二氧化碳 溶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Amim]PF_6的水相法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旭云 唐政 +1 位作者 宋祖伟 付晓雯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1-162,共2页
以N-甲基咪唑、烯丙基氯为原料,采用回流法制备中间体氯化-1-烯丙基-3-甲基咪唑离子液体([AMIM]Cl),进而采用水相法,通过离子交换制备了疏水型离子液体1-烯丙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Amim]PF6),考察了合成温度、中间体与六氟磷酸钾的... 以N-甲基咪唑、烯丙基氯为原料,采用回流法制备中间体氯化-1-烯丙基-3-甲基咪唑离子液体([AMIM]Cl),进而采用水相法,通过离子交换制备了疏水型离子液体1-烯丙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Amim]PF6),考察了合成温度、中间体与六氟磷酸钾的摩尔配比对其产率的影响,以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水相法能够有效地合成目标产物,大大缩短合成时间;当温度为30℃,物料比n([Amim]Cl)∶n(KPF6)为1∶1.2,反应10min可以得到产率为87%的[Amim]PF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AMIM]pf6 水相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im]PF_6离子液体支撑液膜迁移氰根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国平 薛娟琴 +1 位作者 杨婷 于丽花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26-1235,共10页
为提高支撑液膜在萃取过程中的迁移效率,本研究以聚偏氟乙烯微孔滤膜(PVDF)作为支撑体,以疏水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_6)为膜溶剂修饰膜材料,制备"填充型"离子液体支撑液膜(SILM).利用该离子液体支... 为提高支撑液膜在萃取过程中的迁移效率,本研究以聚偏氟乙烯微孔滤膜(PVDF)作为支撑体,以疏水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_6)为膜溶剂修饰膜材料,制备"填充型"离子液体支撑液膜(SILM).利用该离子液体支撑液膜对黄金冶炼废水中氰化物进行萃取,通过考察氰根的迁移率及离子液体在支撑液膜内的损失率,对实验因素进行了优化,在较优条件下:膜浸渍时间3 h、解析液(Na OH)质量分数3%、萃取温度25℃、萃取时间1 h,氰的萃取率可达93.25%,离子液体支撑液膜的膜损失率为17.68%,并与传统的支撑液膜做了对比试验,表明SILM相对于传统支撑液膜具有较高的固容量和稳定性.文中也探讨了氰根在离子液体支撑液膜中的迁移机制,通过扫描电镜分析从微观上研究了离子液体支撑液膜的表面和断面形貌特征.实验证明,离子液体[Bmim]PF_6是一种高效的膜溶剂,可明显提高支撑液膜迁移氰根过程中的稳定性,并有较好的萃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im]pf6 离子液体支撑液膜 迁移 氰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im][PF_6]-DMF-水三元体系的液液相平衡测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斌 高亮 +2 位作者 段二红 任爱玲 刘振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8-703,共6页
为得到含N,N-二甲基甲酰胺(DMF)废水中萃取回收DMF工艺所需的基础数据,用液液平衡釜常压下测定了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离子液体-DMF-H2O三元体系在283.15~323.15 K下的液液分层曲线和液液相平衡数据。在此基础... 为得到含N,N-二甲基甲酰胺(DMF)废水中萃取回收DMF工艺所需的基础数据,用液液平衡釜常压下测定了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离子液体-DMF-H2O三元体系在283.15~323.15 K下的液液分层曲线和液液相平衡数据。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三元体系中DMF和[bmim][PF6]离子液体的含量以及温度对[bmim][PF6]的选择性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液液平衡相图中两相区面积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相同温度下,[bmim][PF6]的选择性系数随着三元体系中DMF的含量增加而减小,随着离子液体用量增加而增大;溶液组成一定时,[bmim][PF6]的选择性系数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当DMF的含量大于10%时,温度对选择性系数影响不大;283.15 K,三元体系中DMF的质量分数为2.04%时,选择性系数可达33.62,[bmim][PF6]用于萃取分离水中的DMF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im][pf6]离子液体 N N-二甲基甲酰胺 液液相平衡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BMIM][PF_6]对季戊四醇丙烯醛树脂的增塑性能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贾林 史远通 +1 位作者 罗观 郑申声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84-1088,共5页
利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作为季戊四醇丙烯醛树脂(123树脂)的增塑剂,研究了[BMIM][PF6]含量为0~10%条件下其对123树脂增塑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万能试验机和动态力学分析仪(DMA)研究了[BMIM][PF6]... 利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作为季戊四醇丙烯醛树脂(123树脂)的增塑剂,研究了[BMIM][PF6]含量为0~10%条件下其对123树脂增塑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万能试验机和动态力学分析仪(DMA)研究了[BMIM][PF6]对123树脂固化物综合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MIM][PF6]能提高123树脂预聚体的流动性,效果优于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加入10%的[BMIM][PF6]能将123树脂预聚体50℃粘度降至185mPa·s。[BMIM][PF6]含量越多123树脂固化物的断裂延伸率越大、拉伸强度越小,加入10%的[BMIM][PF6]的123树脂固化物的断裂延伸率和拉伸强度分别为14.2%和38.2MPa。123树脂固化物的玻璃化温度随[BMIM][PF6]含量增加而降低,韧性随[BMIM][PF6]含量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 季戊四醇丙烯醛树脂 增塑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戊酰-L-肉碱在[Bmim]PF_6离子液体中的酶催化合成
16
作者 田金强 王强 张钟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74-178,共5页
异戊酰-L-肉碱的酶催化合成需要选择疏水、极性的溶剂作为反应介质。本实验以满足上述条件的离子液体[Bmim]PF6作为反应介质,研究异戊酰-L-肉碱的酶催化合成。其最佳反应条件为:Novozyme 435作为催化剂,初始水分活度0.22,反应温度60℃,... 异戊酰-L-肉碱的酶催化合成需要选择疏水、极性的溶剂作为反应介质。本实验以满足上述条件的离子液体[Bmim]PF6作为反应介质,研究异戊酰-L-肉碱的酶催化合成。其最佳反应条件为:Novozyme 435作为催化剂,初始水分活度0.22,反应温度60℃,异戊酸和L-肉碱摩尔比4:1,反应体系含0.4mmolL-肉碱和1.6mmol异戌酸时,脂肪酶用量50mg,200mg分子筛(反应开始时添加),摇床转速200r/min,反应时间40h。在此条件下产品得率达到59.61%。以[Bmim]PF6为介质的异戊酰-L-肉碱的酶催化合成,其产品得率高于在乙腈中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肉碱 异戊酰-L-肉碱 脂肪酶 [Bmim]pf6 离子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BMIm]PF_6和[BMIm]NTf_2介质中Ag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17
作者 王颖臻 杨明娣 +3 位作者 苏永庆 李琮 蔡英 任年军 《有色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41,共4页
在含有对苯二酚的[BMIm]PF。和[BMIm]NTf2离子液体的还原性溶液中。滴加AgNO,溶液制得Ag纳米粒子,通过XRD,TEM,TG和DTA对所制备的Ag纳米粒子的分析表征,表明Ag纳米粒子呈不规则的类球形,为面心立方结构,具有较窄的尺寸范围,粒径... 在含有对苯二酚的[BMIm]PF。和[BMIm]NTf2离子液体的还原性溶液中。滴加AgNO,溶液制得Ag纳米粒子,通过XRD,TEM,TG和DTA对所制备的Ag纳米粒子的分析表征,表明Ag纳米粒子呈不规则的类球形,为面心立方结构,具有较窄的尺寸范围,粒径在8—43nm。在还原过程中,离子液体同时起到了溶剂和修饰剂的作用,在所生成的Ag纳米粒子的表面形成了一层离子液体的修饰层,稳定了纳米颗粒粒径,阻止了纳米粒子之间的团聚,同时也提高了Ag纳米粒子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技术 AG纳米粒子 离子液体 [BMIm]pf6 [BMIm]NTf2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IM]PF_6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研究
18
作者 李艳伟 桂柱华 叶建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2-194,共3页
试验采用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为阻燃剂,制备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测试不同条件下聚氨酯泡沫的氧指数。试验结果表明:聚氨酯泡沫的密度、熟化温度、试样的长度、试样厚度、试样表面粗糙度、阻燃剂添加量对阻燃性能均... 试验采用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为阻燃剂,制备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测试不同条件下聚氨酯泡沫的氧指数。试验结果表明:聚氨酯泡沫的密度、熟化温度、试样的长度、试样厚度、试样表面粗糙度、阻燃剂添加量对阻燃性能均有影响,密度为0.057g/cm3,阻燃剂添加量为25%,熟化温度为90℃时,阻燃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IM]pf6 氧指数 阻燃 硬质聚氨酯泡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C_5H_3N(CCH_3=N-C_6H_5)_2]_2(PF_6)_2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热分解反应动力学
19
作者 蒋毅民 谭黎峰 +2 位作者 银秀菊 钟新仙 张淑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802-806,共5页
The title complex Cu[C5H3N(CCH3=N-C6H5)2]2(PF6)2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r eaction of Schiff base C5H3N(CCH3=N-C6H5)2 and cupric sulfate in toluene solut i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 The title complex Cu[C5H3N(CCH3=N-C6H5)2]2(PF6)2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r eaction of Schiff base C5H3N(CCH3=N-C6H5)2 and cupric sulfate in toluene solut i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method and the chemical formula weight of the complex is 1041.85. The crystal structure belongs to triclinic system with spacegroup and cell parameters: a=12.6470(10) , b=14. 123(2) , c=15.613(2);á=66.150(10)a=79.470(10)?=78.290(10)穖-3 and F(000)=1064. The final R:R1=0.0668, wR 2=0.1927; R(all data): R1=0.1133, wR2=0.2357. The Cu was coordinated by six nitrogen, at the same time the Cu formed a distorted octahedron, besides the angles and pl anes of this compound were discussed . The result of kinetics of the thermal dec omposition indicated that the first step of it is 2 series chemical reactions, t he function of machanism is f(a)=(1-a)2, and the activation energy is 144.64E/ kJ. CCDC: 1808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5H3N(CCH3=N-C6H5)2]2(pf6)2 合成 热分解 反应动力学 铜配合物 SCHIFF碱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BMIM]PF_6-AgBF_4配位萃取银杏叶聚戊烯醇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希方 杨小明 +1 位作者 马海乐 刘伟民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17-721,752,共6页
为提高对聚戊烯醇的萃取效率,用[BMIM]PF6-AgBF4体系对银杏叶提取物中聚戊烯醇(polyprenols,PPs)进行π-配位萃取。结果表明,在23℃下,以正己烷为溶剂,ρ(PPs)=2 g/L、料液比(原料液与萃取剂体积比)为1∶1时,聚戊烯醇的萃取率达到93.13%... 为提高对聚戊烯醇的萃取效率,用[BMIM]PF6-AgBF4体系对银杏叶提取物中聚戊烯醇(polyprenols,PPs)进行π-配位萃取。结果表明,在23℃下,以正己烷为溶剂,ρ(PPs)=2 g/L、料液比(原料液与萃取剂体积比)为1∶1时,聚戊烯醇的萃取率达到93.13%,而此时萃取剂中c(Ag+)=0.02 mol/L,萃取耗时2 h。与之前用AgNO3甲醇水溶液体系相比,本体系萃取PPs所需Ag+浓度低、反应时间短。萃取剂重复使用3次,提取率没有明显下降,聚戊烯醇平均得率为91.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萃取 银离子 [BMIM]pf6 聚戊烯醇 银杏叶 催化与分离提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