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9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vestigation of mixing performance and safety characteristics of polymer-based energetic materials simulant via screw-pressing blending extrusion charges
1
作者 Gaoming Lin Huzeng Zong +6 位作者 Suwei Wang Huang Chen Siyu Yu Xiaojie Hao Kang Wang Yuanyuan Li Guohui Zh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2期287-305,共19页
The present study introduces a screw-pressing charging method to tackle deficiencies in automation and charge uniformity during the melt-casting of polymer-based energetic materials.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experim... The present study introduces a screw-pressing charging method to tackle deficiencies in automation and charge uniformity during the melt-casting of polymer-based energetic materials.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experiments,this study used inert materials with similar physical properties to partially substitute for the actual energetic components in the preparation of simulant materials.By thoroughly analyzing slurry physical properties,a simulation framework and an extens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thod were developed.Such tools guide the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and configuration of process parameters.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employing the Pin element significantly enhances radial mixing within the screw,minimizes temperature variations in the slurry,and improves both efficiency and safety in the mixing process.Further,adjustments such as widening the cone angle of the barrel,modifying the solid content of the slurry,and varying the speed of the screw can optimize the mechanical and thermal coupling in the flow field.These adjustments promote higher-quality slurry and create a safer production environment for the extrusion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mer-based energetic materials Screw-pressing charging process structural design Process safety mixing perform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nano-Bi_2O_3 powders with mixed crystal structure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卫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5年第3期243-245,共3页
The nano-Bi2O3 powders were prepared by a chemical precipitation method with Bi(NO3)3, HNO3 and NaOH as reactants.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morphology of nano-Bi2O3 powders were investigated by X-ray diffr... The nano-Bi2O3 powders were prepared by a chemical precipitation method with Bi(NO3)3, HNO3 and NaOH as reactants.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morphology of nano-Bi2O3 powders were investigat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 that 300g/L Bi(NO3)3 reacts at 90℃ for 2h, the Bi2O3 powders with 60nm on the average and 99.5% in purity are obtained. The prepared nano-Bi2O3 powders contain a mixed crystal structure of monoclinic and triclinic instead of traditional structure of monoclinic α-Bi2O3. And the mixed crystal structure is stable in air. The reason for the appearance of the mixed crystal structure may be that the ionic radius ratio of Bi 3+ to O 2- changes easily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nano-Bi2O3 particles by a chemical precipitation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Bi_2O_3 powders chemical precipitation method mixed crystal 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轭微孔聚合物-碳纳米管混合基质膜的可控成核生长与PM/CO_(2)同步捕集机理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明伟 杨尚学 +8 位作者 刘冠林 汪少振 王存民 李佳琪 李湘 张一帆 张明明 何新建 徐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3-132,共10页
混合基质膜(MMMs)通过将聚合物的优点与有机/无机填料相结合来提高吸附和分离性能.共轭微孔聚合物(CMPs)具有层次化的多孔结构和丰富的杂原子吸附位点,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实现高效、稳定的气体吸附和分离.本文构建了碳纳米管(CNTs)网络... 混合基质膜(MMMs)通过将聚合物的优点与有机/无机填料相结合来提高吸附和分离性能.共轭微孔聚合物(CMPs)具有层次化的多孔结构和丰富的杂原子吸附位点,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实现高效、稳定的气体吸附和分离.本文构建了碳纳米管(CNTs)网络支撑CMPs膜,该膜以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CNTs为柔性基底,以具有分级多孔结构和丰富杂原子吸附位点的CMPs为吸附活性层,旨在解决制备过程中多孔聚合物自成膜难的问题.所制备的CMP-CNTs膜保留了CNTs的三维网络结构和CMPs的分级多孔结构,在高效吸附颗粒物(PM)和分离二氧化碳/氮气(CO_(2)/N_(2))的同时显著降低了渗透阻力.在酸碱环境中,CMP-CNTs对PM3.0的拦截效率超过99.9%.孔隙性质测试结果表明,CMP-CNTs具有与气体分子动力学直径相似的尺寸特征和由氮和氧杂原子引起的极性诱导环境,因此具有优异的CO_(2)/N_(2)分离能力.CMP-CNTs对CO_(2)/N_(2)混合组分的选择性高达119[273 K,1.0 bar(1 bar=0.1 MPa)].本文将CMPs同轴共价接枝在CNTs表面形成核壳结构的混合基质膜,这种将多孔聚合物和柔性基底优势互补的加工方法表现出设计灵活性和工艺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基质膜 同轴共价接枝 核壳结构 酸碱耐受性 颗粒物/CO_(2)同步捕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注方案对CH_(4)-O_(2)旋转爆轰发动机冷流掺混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刘翔宇 赵楠楠 +4 位作者 朱龙 黄亚坤 王园丁 郑权 翁春生 《航空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6,共8页
旋转爆轰发动机是一种可自增压、持续提供推力的新概念发动机,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远大的应用前景。喷注结构是旋转爆轰发动机设计的基础,为研究不同喷注方案下发动机内流场的演化过程,本文选取模型为双侧喷注的环形燃烧室,通过求解三维... 旋转爆轰发动机是一种可自增压、持续提供推力的新概念发动机,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远大的应用前景。喷注结构是旋转爆轰发动机设计的基础,为研究不同喷注方案下发动机内流场的演化过程,本文选取模型为双侧喷注的环形燃烧室,通过求解三维雷诺时均N-S方程,针对喷孔直径与旋流喷注角度变化开展了一系列冷流场研究。结果表明:增大喷孔直径将有利于提高燃料射流动量,增加燃料径向穿透深度,促进推进剂组分的扩散与混合;增大旋流喷注角度将使得燃料射流动量下降,气流沿径向发生显著偏折,降低混合效率。低喷注动量的燃料射流难以与氧化剂主流充分掺混,受气流冲击影响严重,表现出沿燃烧室内外壁面分布的特性,在流场中心形成带状的低浓度区,最终导致混合不充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爆轰 喷注结构 掺混 喷孔直径 旋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管道-设备耦联效应的竖向混合框架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5
作者 石韵 代建波 +5 位作者 张晓宇 任凯凯 王家琛 康灵果 刘佳 兰官奇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51-159,217,共10页
为研究管道-设备耦联效应对石化设备竖向混合框架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取几何相似比1∶10,设计石化设备竖向混合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缩尺试件。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不考虑设备耦联效应、考虑设备耦联效应、考虑管道-设备耦联效... 为研究管道-设备耦联效应对石化设备竖向混合框架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取几何相似比1∶10,设计石化设备竖向混合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缩尺试件。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不考虑设备耦联效应、考虑设备耦联效应、考虑管道-设备耦联效应下的三类工况,共4个试件模型。通过时程分析法对比分析多遇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管道-设备耦联效应对竖向混合框架结构动力特性、破坏形态及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ABAQUS模型与PKPM软件计算结构前3阶模态吻合,周期误差在2%以内,有限元软件ABAQUS计算结果能较好反映结构动力响应特性。考虑设备(管道-设备)耦联效应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显著增加,层间位移角增大1.48倍~2.79倍,在多遇地震下,底层层间位移角超过规范要求,各楼层水平加速度放大系数呈增加趋势,设备主体的加速度放大系数较所在楼层的地震反应强烈,结构下层损伤明显加剧,无法保持主体结构处于“小震弹性”状态。考虑多点支撑跨层管道耦联效应影响后,由于多点支撑跨层管道与楼层变形不一致,相比于仅考虑设备试件,结构动力响应更为显著;考虑设备间管道耦联效应影响后,结构动力响应略有降低。结合以上结论,现阶段结构设计时,可参考ASCE规范,当设备质量占系统总质量的25%以上时对耦联作用予以考虑,建议增加考虑设备模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联效应 竖向混合结构 框架结构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bis(2,2,2-trinitroethylnitramino)-1,2,4,5-tetrazine.Structure and energy abilities as a component of solid composite propellants
6
作者 Anatoly G.Korepin Natalia M.Glushakova +6 位作者 David B.Lempert Anatoly I.Kazakov Gennady V.Shilov Denis V.Korchagin Vadim M.Volokhov Elena S.Amosova Sergey M.Aldoshi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7期1148-1155,共8页
The work addresses to the study of the molecular and crystal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a new energyintensive compound 3,6-bis(2,2,2-trinitroethylnitramino)-1,2,4,5-tetrazine(NBTAT),first obtained by the authors in 2... The work addresses to the study of the molecular and crystal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a new energyintensive compound 3,6-bis(2,2,2-trinitroethylnitramino)-1,2,4,5-tetrazine(NBTAT),first obtained by the authors in 2020.NBTAT compound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ystem,space group P2(1)/n,density at room temperature 1.939 g/cm^(3).The energies of crystal packing and pairwise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s in NBTAT and its unnitrated analogue BTAT were calculated,and their comparative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The enthalpy of formation of NBTAT molecules was calculated by quantum-chemical methods using Gaussian 09,and the enthalpy of formation of NBTAT in the solid phase(618 kJ/mol)was estimated.The energy capabilities of NBTAT as an oxidizer of solid composite propellants are estimated.It is shown that in metal-free compositions NBTAT is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ammonium perchlorate(AP),dinitramide ammonium salt(ADN),HMX,BTAT at all stages of rocket systems,and is comparable to the superdense CL-20 yielding to the latter at the lower stages and slightly winning at the upper st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ogen heterocycles Quantum chemistry Enthalpy of formation 3 6-bis(2 2 2-trinitroethylnitramino)-1 2 4 5-tetrazine Crystal structure Energetic 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混晶AlP_(1-x)As_(x)(x=0,0.125,0.25,0.375,0.5,0.625,0.75,0.875,1)的电子结构和力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7
作者 白雪 文杜林 +2 位作者 王云杰 苟杰 苏欣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25-229,共5页
为深入研究As取代AlP晶体中P之后体系的电子结构和力学性能,基于密度泛函第一性原理,本工作系统地比较了半导体材料AlP_(1-x)As_(x)(x=0,0.125,0.25,0.375,0.5,0.625,0.75,0.875,1)在不同掺杂浓度下的电子结构和力学性能。对数据的分析... 为深入研究As取代AlP晶体中P之后体系的电子结构和力学性能,基于密度泛函第一性原理,本工作系统地比较了半导体材料AlP_(1-x)As_(x)(x=0,0.125,0.25,0.375,0.5,0.625,0.75,0.875,1)在不同掺杂浓度下的电子结构和力学性能。对数据的分析表明,通过调整As原子浓度可以优化电子结构和力学性能,这有助于新型半导体材料的开发。无论AlP_(1-x)As_(x)(x=0,0.125,0.25,0.375,0.5,0.625,0.75,0.875,1)晶体的浓度如何,化合物内部键的强共价性都极大地促进了结构的稳定性。这对实验化合物合成的理论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 三元混晶 电子结构 力学性质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停止-转发MIX的统计型攻击
8
作者 徐红云 刘京 李孟杰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217-2221,共5页
为了增强匿名系统的匿名性,更好地保护用户的通信隐私,基于停止-转发MIX提出一种新的统计型攻击算法.算法将攻击者的连续观察时间划分成t个周期,每个周期统计MIX节点输出信息包的接收者集合,称之为一个观察集合,获得t个观察集合后,采用... 为了增强匿名系统的匿名性,更好地保护用户的通信隐私,基于停止-转发MIX提出一种新的统计型攻击算法.算法将攻击者的连续观察时间划分成t个周期,每个周期统计MIX节点输出信息包的接收者集合,称之为一个观察集合,获得t个观察集合后,采用概率统计、集合运算等方法,确定目标发送者的接收者集合.指出采用填充包技术防御该攻击时,可以增加攻击所需的观察集合数,降低攻击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隐私 网络安全 匿名系统 停止-转发mix 统计型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楠-木荷混交林空间结构及其养分利用 被引量:9
9
作者 李铁华 李阳宁 +1 位作者 闫旭 张心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117,共10页
【目的】为探讨混交林中闽楠和木荷的种间关系,确定木荷能否作为闽楠的伴生树种营建健康高效的闽楠-木荷混交林。【方法】以金洞林场16年生的闽楠-木荷混交林以及闽楠纯林、木荷纯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闽楠-木荷混交林的根系分布特性... 【目的】为探讨混交林中闽楠和木荷的种间关系,确定木荷能否作为闽楠的伴生树种营建健康高效的闽楠-木荷混交林。【方法】以金洞林场16年生的闽楠-木荷混交林以及闽楠纯林、木荷纯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闽楠-木荷混交林的根系分布特性与林分空间结构特性来探讨闽楠-木荷混交林地上与地下部分的种间关系;通过分析不同物候期下3种林分的闽楠与木荷叶片养分的动态规律来阐明闽楠与木荷之间的养分利用关系。【结果】1)在16年生闽楠-木荷混交林中,在闽楠周围1.5 m内闽楠和木荷的根系分布虽有部分重叠,但闽楠仍占据优势地位,闽楠和木荷在地下生长空间和养分吸收利用方面存在竞争但竞争不激烈;2)整体林分空间结构上,闽楠、木荷纯林略优于闽楠-木荷混交林,说明混交林的树种不同,树种之间的生长特性和生态特性不一样,林分的均一性会差一些,对其调整结构的难度要大于纯林。混交林中,木荷已对闽楠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3)闽楠-木荷混交林中,对养分吸收利用在物候期上部分不同步,存在相对有利的互补关系;从所有的物候期来看,闽楠叶片的N、P、K含量在大部分时期都高于木荷,表明闽楠-木荷混交更有利于闽楠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木荷对养分的需求更低;4)16年生混交林中闽楠、木荷的生长速度要优于相应的纯林,表明前期竞争促进了林分的生长。【结论】闽楠与木荷混交有利于闽楠获得更多的养分,适度竞争促进了林木的生长,木荷是闽楠较好的伴生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木荷混交林 根系 林分空间结构 养分含量 伴生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扭曲混合Copula函数的均值-ES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振龙 刘俊杰 郝晓珍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14,共12页
考虑到金融资产间的极端尾部相依结构对投资组合风险优化的影响,构建基于扭曲混合Copula函数的均值-ES模型,通过扭曲函数来刻画金融资产间的极端尾部特征,获得一定预期收益下的投资组合优化策略。首先,将均值-ES模型中用于刻画相依结构... 考虑到金融资产间的极端尾部相依结构对投资组合风险优化的影响,构建基于扭曲混合Copula函数的均值-ES模型,通过扭曲函数来刻画金融资产间的极端尾部特征,获得一定预期收益下的投资组合优化策略。首先,将均值-ES模型中用于刻画相依结构的协方差矩阵扩展为可以描述极端尾部相依结构的扭曲混合Copula函数,构建了基于扭曲混合Copula函数的均值-ES模型;其次,提出了基于该模型的ES估计算法;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和实证研究说明了该模型用于刻画极端尾部相依结构特征并进行投资组合优化的效果。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基于扭曲混合Copula函数的均值-ES模型适用于具有极端尾部相依结构特征的数据集;利用该模型进行投资组合优化后收益明显提升,风险显著降低。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显著提升最优投资组合的样本外策略表现,同时返回检验的结果也验证了使用该模型对投资组合优化进行风险预测的准确性。因此,基于扭曲混合Copula函数的均值-ES模型弥补了传统投资组合风险优化模型中忽略极端尾部风险的不足,推动了扭曲混合Copula函数在投资组合风险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尾部相依结构 扭曲混合Copula函数 均值-ES模型 风险优化 投资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中地区马尾松-甜槠针阔混交林群落结构特征与林木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金鹏 徐明 +5 位作者 文春玉 聂坤 杨雪 唐雪娅 魏珊 张健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39,176,共9页
为探究黔中地区天然次生马尾松针阔混交林群落结构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特征,选取典型的马尾松-甜槠针阔混交林和马尾松纯林为调查对象,采用成对相关函数分析环境异质性对主要树种空间分布的影响、主要树种及径级空间格局和空间关联性研究... 为探究黔中地区天然次生马尾松针阔混交林群落结构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特征,选取典型的马尾松-甜槠针阔混交林和马尾松纯林为调查对象,采用成对相关函数分析环境异质性对主要树种空间分布的影响、主要树种及径级空间格局和空间关联性研究。调查共记录91种植物,其中马尾松-甜槠针阔混交林和马尾松纯林分别为42种和68种。2个森林群落中乔木总径级整体均呈倒“J”形结构,结构稳定,自然更新良好。结果表明,生境异质性对2种群落类型在小距离上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作用明显。2块样地幼树、中树及总体分布格局相似,均为点距离在0~10 m内呈聚集分布、在10~25 m内呈随机分布,而大树在整个观察尺度内均为随机分布。马尾松纯林中马尾松-甜槠、甜槠-槲栎的空间关联性均以不相关为主,马尾松-槲栎以负相关为主;而马尾松-甜槠针阔混交林中马尾松与甜槠在10~20 m以负相关为主。2种群落类型不同径级的空间关联性总体为不相关。黔中山地天然次生马尾松-甜槠针阔混交林、马尾松纯林群落结构存在差异,环境异质性、径级结构和空间尺度对两者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针阔混交林 群落结构 林木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pVGG-A0改进的公路车型识别网络 被引量:1
12
作者 任成汉 黄俊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6-171,共6页
针对当前车型识别过程中检测精度与实时性难以平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epVGG-A0改进的公路车型识别网络,利用结构重参数化思想融合多分枝网络以提升网络推理速度。使用混合空洞卷积替换传统卷积,强化了模型对大目标的识别能力。在网... 针对当前车型识别过程中检测精度与实时性难以平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epVGG-A0改进的公路车型识别网络,利用结构重参数化思想融合多分枝网络以提升网络推理速度。使用混合空洞卷积替换传统卷积,强化了模型对大目标的识别能力。在网络主干中插入融合残差结构的坐标注意力(RES-CA)模块,提升了网络对有效特征信息的提取能力,同时避免了梯度消失与梯度退化造成的影响。此外采用了标签平滑正则化方法对损失函数进行改进,降低了模型过拟合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提升了模型的泛化性。经验证,本方法在公路车辆数据集BIT-Vehicle上的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7.17%,较原模型提升了2.67%,优于现有的ResNet-18,VGG等网络模型,同时保证了模型的检测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型识别 结构重参数化 残差结构 混合空洞卷积 标签平滑正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石漠化区湿地松-马褂木人工混交林林分结构及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迤翾 朱宁华 +4 位作者 周光益 袁星明 江岱 董妍妍 颜润芝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7-487,共11页
为探究湘西石漠化区湿地松-马褂木人工混交林林分结构及土壤理化性质,该研究以湘西石漠化地区湿地松-马褂木人工针阔混交林为对象,利用植物群落学分析和野外取样检测的方法,分析林分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运用Winklemass 1.0计算林分空间... 为探究湘西石漠化区湿地松-马褂木人工混交林林分结构及土壤理化性质,该研究以湘西石漠化地区湿地松-马褂木人工针阔混交林为对象,利用植物群落学分析和野外取样检测的方法,分析林分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运用Winklemass 1.0计算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并用三维离散随机变量分析了优势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林分内胸径(DBH)≥2 cm的林木株数为897 plants·hm^(-2),隶属于15科16属。主林层为湿地松,平均DBH为32.3 cm,重要值为44.2%;次林层为阔叶树,中幼龄林木居多,其中樟树、马褂木为优势树种,重要值分别为17.1%和13.2%。此外,还存在较多处于劣势生态位的天然更新种。(2)林木的水平分布格局偏向于随机分布(W=0.503);林分整体趋向于中庸偏劣势过渡的态势(U=0.505);种间隔离程度较高(M=0.689),林木混交状况良好。空间结构参数的三维离散随机变量表明,湿地松87.3%为优势和亚优势,马褂木41.7%为亚优势、26.9%为中庸态势,樟树23.5%为中庸态势、56.8%为劣势和绝对劣势。(3)林分土壤pH值趋于中性;与撂荒地相比,林分土壤的容重、持水量、孔隙度、有机碳、全钾、全氮、全磷等因子均明显改善,但整体而言,林分土壤仍然较为贫瘠,局部土壤紧实,保水能力差。综上表明,湿地松、马褂木作为先锋树种生长43年后,林分有向异龄林、强度混交林演替的趋势;林分内中幼龄阔叶树株数占比较大,近熟林出现断层,老龄针叶树占据优势生态区位,需抽针补阔、间针育阔,择伐劣势木,促使林分向阳生性阔叶树为主、中生性和耐阴性阔叶树为次的林分结构演替。该研究结果为湘西石漠化区的植被恢复、人工林结构优化和土壤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湿地松-马褂木人工混交林 林分组成 林分空间结构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is,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Gd(DMF)_(3)(DMSO)(H_(2)O)_(3)](μ-CN)(Fe)(CN)_(5)]}·2H_(2)O
14
作者 CHEN Wen-Tong CAI Li-Zhen +4 位作者 WU A-Qing GUO Guo-Cong HUANG Jin-Shun DONG Zhen-Chao Akiyuki Matsushita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3-697,共5页
A new cyano-bridged Gadolinium^(Ⅲ)-Iron^(Ⅲ)complex{[Gd(DMF)_(3)(DMSO)(H_(2)O)_(3)]2H_(2)0(DMF=N,N·-dimethylformamide;DMSO=dimethylsulfoxidel}was synthesized by the grinding reaction method,.It crysta-]llizes in... A new cyano-bridged Gadolinium^(Ⅲ)-Iron^(Ⅲ)complex{[Gd(DMF)_(3)(DMSO)(H_(2)O)_(3)]2H_(2)0(DMF=N,N·-dimethylformamide;DMSO=dimethylsulfoxidel}was synthesized by the grinding reaction method,.It crysta-]llizes in the triclinic.,space group P1 with ceIl parameters:a=O.90363(2)nm,b=1.25078(3)nm,c=1.41303(1)nm,穋m^(-3),Z=2,Mr=756.72,F(000)=760,Ⅲ)and the approxi-mately oriented octahedrally sixfold-coordinated Fe(Ⅲ)are linked by a cyano-bridge group to construct a dinuclear compound.The{[Gd(DMF)_(3)(DMSO)(H_(2)O)_(3)](Ⅲ)-Fe(Ⅲ)interaction is antiferromagnetic.CCDC:2234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stal structure cyano-bridged dinuclear complex hybrid prussian blue complex molecular magnet lanthanide mixed ligand comple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ression,Purification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Mouse Talin-1 Head Δ139-168
15
作者 Sun Xing-sheng Du Jia-yang Liu Jia-fu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0年第2期108-115,共8页
Talin-1 head(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is the head structure of talin protein,which contains a four-point-one-protein/ezrin/radixin/moesin(FERM)domain.Its F1 domain contains an unstructured loop of 30 amino acids(... Talin-1 head(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is the head structure of talin protein,which contains a four-point-one-protein/ezrin/radixin/moesin(FERM)domain.Its F1 domain contains an unstructured loop of 30 amino acids(139-168),which does not interact with other domains.Because TH doesn’t get the crystal structure and whether the unstructured loop has obvious influence on the TH secondary structure,therefore,the truncated talin-1 headΔ139-168(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Δ)was constructed and its structure and the impact of stability after truncation were analyzed.Molecular biology and structural biology methods were used to construct pro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s of TH and THΔ,explore and optimize the expression conditions of recombinants,and they were purified by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and FPLC 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Finally,a large number of stable,high-purity protein samples were prepared successfully.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structural stability of the proteins were investigated by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and circular dichroism.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HΔsecondary structure of the truncated body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the structural stability was enhanced and the resistance to guanidine hydrochloride and high temperature was strong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lin-1 head talin-1 headΔ139-168 circular dichroism(CD) secondary structure s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M-MIP状态估计的配电网拓扑辨识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博 陈佳漩 李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69-77,共9页
配电网拓扑辨识是配电系统操作的关键问题和重要前提。由于缺乏足够的量测设备和配电系统拓扑的频繁变化,导致实际的配电网拓扑辨识问题十分具有挑战性。为此提出了基于同步量测数据状态估计的实时拓扑辨识方法。该方法可以利用少量相... 配电网拓扑辨识是配电系统操作的关键问题和重要前提。由于缺乏足够的量测设备和配电系统拓扑的频繁变化,导致实际的配电网拓扑辨识问题十分具有挑战性。为此提出了基于同步量测数据状态估计的实时拓扑辨识方法。该方法可以利用少量相量测量单元的测量数据准确估计配电网拓扑结构。首先,在配电网中引入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用于捕捉拓扑与支路电流的关系。然后,针对拓扑辨识问题提出了混合整数规划(mixed integer programming,MIP)方法,通过复数方程的虚实部解耦,利用泰勒展开与等效松弛等手段对复数方程和约束条件进行线性化。此外,将配电网运行方式约束以节点为单位进行了重新规划。最后,所提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混合整数规划方法(SEM-MIP)可以使用现有的商业求解器求解,并通过一个实际12节点配电系统和IEEE 33节点测试系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辨识 配电网 结构方程模型 图论 混合整数规划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有限元-边界元的声振系统多材料拓扑优化方法研究
17
作者 林心玥 赵文畅 +1 位作者 操小龙 陈海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06-117,共12页
针对结构和外声场相互作用的声振强耦合系统,建立了基于混合有限元-边界元的多材料拓扑优化设计方法。为处理优化过程中声振耦合面的变化,设置固定的虚拟界面将计算域划分为有界域和无界域,分别由混合位移-压力有限元方法(混合有限元方... 针对结构和外声场相互作用的声振强耦合系统,建立了基于混合有限元-边界元的多材料拓扑优化设计方法。为处理优化过程中声振耦合面的变化,设置固定的虚拟界面将计算域划分为有界域和无界域,分别由混合位移-压力有限元方法(混合有限元方法)和边界元方法进行离散。运用混合有限元方法能够避免对声振耦合面的显式表征,且能使有限元与边界元离散交界面固定不变,有效减少计算成本。运用有序固体各向同性材料惩罚模型,建立单一设计变量下的多材料拓扑优化模型。以结构的辐射声功率级作为优化的目标函数,并采用伴随变量法进行灵敏度分析,最后通过移动渐进线优化算法对优化问题进行求解。通过基于Heaviside函数的分段投影密度滤波器进行优化后处理,得到数值稳定的多材料优化设计。数值模拟表明,该研究建立的多材料优化方法不仅具有高优化灵活度,同时可以降低声振耦合系统的辐射声功率级,是一个有效的拓扑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振耦合系统 拓扑优化 混合有限元 边界元 多材料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边箱钢-混组合梁失稳模式及分类预测
18
作者 杨旻予 卫星 +2 位作者 贾庆霖 赵骏铭 肖林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0-55,共6页
建立60个双边箱钢-混组合梁空间有限元模型,考虑3种边界条件,研究横梁间距、混凝土板厚度和边箱加劲肋数量对梁段稳定性的影响。采用随机森林算法,训练并验证了根据多种设计参数预测失稳形式的分类模型。结果表明:大部分箱梁失稳的模态... 建立60个双边箱钢-混组合梁空间有限元模型,考虑3种边界条件,研究横梁间距、混凝土板厚度和边箱加劲肋数量对梁段稳定性的影响。采用随机森林算法,训练并验证了根据多种设计参数预测失稳形式的分类模型。结果表明:大部分箱梁失稳的模态发生在第1阶或第2阶。无混凝土时梁段的屈曲系数最小,容易发生纵梁失稳或箱梁失稳。边界条件为悬臂时,横梁间距越小,屈曲系数越大,梁段越稳定,但存在边界效应。混凝土板厚度与梁段稳定性在大部分条件下呈正相关;加劲肋数量对梁段稳定性影响最大。经过104个数据的数据集训练,机器学习模型可以根据设计参数对失稳形式进行快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桥梁 双边箱钢-混组合梁 有限元分析 结构稳定性 参数研究 随机森林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组合梁结构噪声研究
19
作者 林玉森 瓮子涵 +2 位作者 赵鹤轩 焦世旺 王军文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6,共8页
研究目的:为了分析列车高速通过钢-混组合梁桥时因振动产生的结构噪声,本文采用边界元法与统计能量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32 m钢-混组合梁桥有限元模型、31自由度的列车模型及轨道模型,分析列车在轨道不平顺的激励下通过桥梁时的扣件力,... 研究目的:为了分析列车高速通过钢-混组合梁桥时因振动产生的结构噪声,本文采用边界元法与统计能量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32 m钢-混组合梁桥有限元模型、31自由度的列车模型及轨道模型,分析列车在轨道不平顺的激励下通过桥梁时的扣件力,并将扣件力作为声学边界条件,进而求解声场中各场点的声压级以及桥梁各板件对峰值声压级的贡献量。研究结论:(1)高速列车通过钢-混组合梁桥时,噪声的峰值声压级为76.5 dB(A);(2)列车以相同时速通过单箱单室和单箱双室钢-混组合梁时,桥梁结构噪声的峰值声压级基本相同,但桥梁各板件对于峰值声压级的贡献量不同;(3)列车通过单箱单室钢-混组合梁桥时,各板件对峰值声压级的贡献量为:腹板>翼缘板>底板>顶板>横隔板;(4)列车通过单箱双室钢-混组合梁桥时,各板件对峰值声压级的贡献量为:翼缘板>顶板>腹板>底板>横隔板;(5)本研究成果可为探究钢-混组合梁桥结构噪声产生机理及减振降噪措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组合梁桥 车桥耦合 结构噪声 边界元法 统计能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行业国企混改与企业创新投入——基于混改深度的异质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众 汪婕 刘晴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3-104,共12页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创新驱动的高技术行业国企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不同类型股东持股比例构建混合所有制改革变量,采用多时点DID检验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相比于非...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创新驱动的高技术行业国企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不同类型股东持股比例构建混合所有制改革变量,采用多时点DID检验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相比于非深度混改,深度混改能够提升高技术行业国企创新投入水平。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交叠DID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果仍成立。在此基础上,研究发现,东部地区国企和高市场化地区国企混改的创新投入效应更加显著。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深度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通过强化监督和缓解代理问题提升企业创新投入水平。新一轮国企改革需要注重混改深度,充分发挥非国有股东的治理优势,激发高技术行业国企创新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改革 创新投入 公司治理结构 多时点D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