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无标记动作捕捉技术对立定跳远测量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国民 惠悲荷 +3 位作者 李增 虞志军 汪盛坞 申晨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96,共7页
目的:旨在探究无标记动作捕捉技术在立定跳远距离测量中的应用。方法:采用RGB-D深度相机进行动作捕捉,运用关键帧提取、图像分割和边缘检测等图像处理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实现无标记精准测量立定跳远距离,并通过信效度分析检证其精... 目的:旨在探究无标记动作捕捉技术在立定跳远距离测量中的应用。方法:采用RGB-D深度相机进行动作捕捉,运用关键帧提取、图像分割和边缘检测等图像处理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实现无标记精准测量立定跳远距离,并通过信效度分析检证其精准性和可靠性。结果:通过51个标准距离重复测量,重测信度检验得到克隆巴赫系数α=0.999和组内相关系数ICC=0.998,重测精准性达到99.64%;通过306次立定跳远试跳实测,标准效度检验的Pearson相关系数r=0.999,稳定可靠性达到99.69%。结论:本研究成功开发并验证了一种基于无标记动作捕捉技术的立定跳远距离测量方法,极高的精准性和可靠性展示了该方法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标记动作捕捉 图像处理 机器学习 立定跳远 体育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鞋底厚度的运动鞋对高中生步态参数和爆发力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常先坤 张建新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9-728,共10页
目的 对比受试者在平地常速行走过程中,不同鞋底厚度的运动鞋对高中生的步态参数产生的影响,受试者穿着不同鞋底厚度的运动鞋进行训练,探究鞋底厚度对高中生下肢爆发力的影响。方法 以24名在校的男性高中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4组,穿着... 目的 对比受试者在平地常速行走过程中,不同鞋底厚度的运动鞋对高中生的步态参数产生的影响,受试者穿着不同鞋底厚度的运动鞋进行训练,探究鞋底厚度对高中生下肢爆发力的影响。方法 以24名在校的男性高中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4组,穿着鞋底厚度为0、1、2、3 cm的运动鞋在平地上行走并测试步态参数,穿着上述4种不同鞋底厚度的运动鞋经过为期8周的体育专项课训练后测试立定跳远和下蹲跳的动力学指标,并对步态参数和下蹲跳的动力学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运动鞋鞋底厚度在1~3 cm区内受试者的步态周期更大,步长、步周长、步速和步频均小于穿着鞋底厚度0 cm的运动鞋的受试者,鞋底厚度0 cm组的步速和步频均最快分别为(1.42±0.08) m/s、(1.75±0.03) m, 3 cm鞋底的运动鞋的步速和步频均最慢分别为(1.13±0.02) m/s、(1.49±0.04) m,过8周训练后,穿3 cm厚度的运动鞋实验后对立定跳远成绩的增幅达到0.14 m,增幅最大,下蹲跳的动力学指标的提升效果显著高于鞋底厚度0 cm组。结论 运动员穿着平底运动鞋在平地行走时更为稳定,能够降低运动中的风险,穿着厚底运动鞋在训练过程中激活了更多的肌肉纤维,对提升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效果更为显著,穿着鞋底厚度0 cm的运动鞋对运动员的提升效果无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鞋底厚度 运动能力 运动学 立定跳远 下蹲跳 爆发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U-KAN的高速飞行器轨迹预测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苏雨 张龙政腾 +2 位作者 赵国宏 郭正玉 张科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49,共6页
高速飞行器具有飞行速度快、机动范围大、突防能力强等特点,对防御系统具有较大威胁。精准预测敌方高速飞行器在制导阶段的飞行轨迹,可以提前掌握其飞行航迹,为拦截敌方导弹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因此,本文针对高速飞行器中制导阶段的轨... 高速飞行器具有飞行速度快、机动范围大、突防能力强等特点,对防御系统具有较大威胁。精准预测敌方高速飞行器在制导阶段的飞行轨迹,可以提前掌握其飞行航迹,为拦截敌方导弹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因此,本文针对高速飞行器中制导阶段的轨迹预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门控循环单元与KAN网络架构(Gated Recurrent Unit-Kolmogorov-Arnold Network,GRU-KAN)的轨迹预测模型。首先,建立弹道坐标系下的高速飞行器运动模型,通过纵向跳跃机动模型建立轨迹数据库。随后,利用滑动窗口对轨迹数据进行分割预处理,得到轨迹数据集。最后,基于GRU和KAN架构设计轨迹预测网络,以50 s轨迹数据为输入,输出150 s预测得到的轨迹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更小的网络复杂度,在经度、纬度和高度方向的最大平均预测误差分别为7.58×10-2°、9.48×10-3°和7.51×101 m,经纬度方向与传统智能时序预测模型的预测误差相差不大,但在高度方向上,预测结果相比传统的GRU预测模型提升了27.8%,相比LSTM预测模型提升了7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飞行器 GRU KAN 长时轨迹预测 纵向跳跃机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提高我国跳远成绩有效途径的探讨 被引量:58
4
作者 章碧玉 吴小五 +1 位作者 陈美仪 黄化礼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7-40,共4页
通过对我国跳远技术与世界先进技术的对比分析,对提高我国跳远成绩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认为提高绝对速度能力是提高跳远成绩的最重要的途径;提高运动员快速起跳能力是关键;我国运动员技术上存在起跳腿的着地角较小、起跳扇角大的现象... 通过对我国跳远技术与世界先进技术的对比分析,对提高我国跳远成绩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认为提高绝对速度能力是提高跳远成绩的最重要的途径;提高运动员快速起跳能力是关键;我国运动员技术上存在起跳腿的着地角较小、起跳扇角大的现象,影响了跑跳结合的连贯性,对获得腾起垂直速度不利;此外,还存在摆动腿的摆动时机晚、摆动速度慢、摆动幅度小等因素,这些都是影响我国跳远成绩提高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径 跳远 训练 途径 起跳 速度 技术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蹬地角立定跳远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韩静 李世明 +1 位作者 部义峰 熊安竹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2-355,共4页
通过录像和测力台同步的方法,对5名受试者进行不同蹬地角形式的立定跳远测试,运用录像解析系统和三维测力平台的软件(V5.2)获得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灰理论分析。结果显示:(1)起跳时的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随着蹬地角的增... 通过录像和测力台同步的方法,对5名受试者进行不同蹬地角形式的立定跳远测试,运用录像解析系统和三维测力平台的软件(V5.2)获得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灰理论分析。结果显示:(1)起跳时的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随着蹬地角的增大而减小。(2)在LPA下,髋、膝、踝3关节的角度相比其他两种方式(PA、HPA)较小,使得人体蹬离地面向前摆动总体的转动惯量减小,从而增大了向前的转动角速度。(3)无论是蹬伸冲量还是踏跳冲量在立定跳远中都可以评价踏跳效果,由于LPA下蹬伸阶段的平均力值比较小,肌肉收缩速度比较快,机械效率比较高,再加上蹬伸冲量比较大,因此踏跳效果好。(4)影响立定跳远成绩的关联度为蹬伸阶段的平均力值>蹬伸时间>蹬地角>起跳垂直速度>蹬伸冲量>起跳水平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蹬地角 立定跳远 运动学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大学生立定跳远成绩与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周莉 张建 +4 位作者 毕春佑 赵峰 刘志成 闫岩 刘红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4-76,共3页
利用聚类和回归分析方法讨论了女大学生身体的6类指标(身高、围度、心脏功能、柔韧性、体脂成分和腿部腹部肌力及灵活性)对立定跳远成绩(未经过任何专门训练)的影响,并用PEARSON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分析了各类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给出... 利用聚类和回归分析方法讨论了女大学生身体的6类指标(身高、围度、心脏功能、柔韧性、体脂成分和腿部腹部肌力及灵活性)对立定跳远成绩(未经过任何专门训练)的影响,并用PEARSON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分析了各类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给出了学生身体的6类指标对立定跳远成绩的不同贡献值,确定与立定跳远相关性较大的可控性指标,为提高立定跳远成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定跳远 回归分析 女大学生 成绩 身体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下肢关节等速肌力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22
7
作者 吴新华 蒋云飞 +2 位作者 程亮 李跃敏 胡水清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6-89,共4页
探讨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下肢关节肌力特征,并比较健将组与一级组的差异。采用德国产IsoMed2000等速测试仪,对跳远健将组(7人)、一级组(8人)进行左、右髋、膝和踝关节60°/S(5次)和240°/S(25次)屈、伸模式的测试。结果显示:1)... 探讨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下肢关节肌力特征,并比较健将组与一级组的差异。采用德国产IsoMed2000等速测试仪,对跳远健将组(7人)、一级组(8人)进行左、右髋、膝和踝关节60°/S(5次)和240°/S(25次)屈、伸模式的测试。结果显示:1)健将的优势在踝关节屈的绝对力量和髋(伸)、膝(伸)、踝(屈)的爆发力上;2)健将组与一级组下肢关节屈、伸肌群比值范围无显著差异,髋关节在0.63-0.82之间、膝关节在0.56-0.64之间、踝关节在2.69-5.53之间;3)健将组与一级组的膝、踝关节伸肌群耐力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远 优秀运动员 等速测试 下肢关节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跳远前倾式离板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天德 宋广林 +1 位作者 刘强 顾建军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7-49,共3页
采用文献资料、观察对比法及理论分析 ,对比蒙、刘易斯 ,鲍威尔 3位世界超级明星的跳远技术进行研究 ,结果发现起跳前倾式离板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分析认为 ,前倾式离板技术有助于加速上板、正心用力集中、摆动及缓冲积极、同时对空中和... 采用文献资料、观察对比法及理论分析 ,对比蒙、刘易斯 ,鲍威尔 3位世界超级明星的跳远技术进行研究 ,结果发现起跳前倾式离板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分析认为 ,前倾式离板技术有助于加速上板、正心用力集中、摆动及缓冲积极、同时对空中和落地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田径运动 跳远 前倾式离板 起跳速度 摆动 缓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定跳远落地姿态的合理性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秀丽 陈宝玲 +1 位作者 杜高山 田文学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9-133,共5页
对30名受试者正常和"外八"两种落地姿态立定跳远成绩、走路步向角、踝关节内收、外展等动肌力测试,探讨"外八"姿态落地对立定跳远成绩的影响。结果发现:与正常姿态落地相比,立定跳远采用"外八"姿态落地... 对30名受试者正常和"外八"两种落地姿态立定跳远成绩、走路步向角、踝关节内收、外展等动肌力测试,探讨"外八"姿态落地对立定跳远成绩的影响。结果发现:与正常姿态落地相比,立定跳远采用"外八"姿态落地对落地后身体稳定性的影响差异不具显著性;两种落地姿态的立定跳远成绩差异没有显著性;采用外八字姿态落地,50%(男8人,女7人)成绩下降,幅度为0.05 m,33.3%(男4人,女6人)成绩上升,幅度为0.07 m,百分率和升降幅度差异均不具显著性;采用外八字姿态落地立定跳远成绩升降幅度与步向角,踝关节快、慢速外展最大幅度均中等程度相关(P<0.05)。结果说明:与正常落地姿态相比,外八字落地姿态立定跳远的成绩升或降因人而异,与受试者步向角,踝关节快、慢速外展的最大幅度呈中等程度相关,步向角越小,踝关节外展最大幅度越大,采用外八字姿态落地立定跳远的成绩提高的几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力学 立定跳远 落地姿态 步向角 等动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运动学特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贾谊 刘占锋 +1 位作者 严波涛 刘亚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20-624,共5页
起跳技术也是衡量跳远技术的主要指标。研究从跳远的起跳技术特点出发,对第11届全国运动会男子跳远前8名运动员起跳阶段的时间参数、速度参数和角度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并与前国内优秀跳远运动员和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进行比较。结果发现:... 起跳技术也是衡量跳远技术的主要指标。研究从跳远的起跳技术特点出发,对第11届全国运动会男子跳远前8名运动员起跳阶段的时间参数、速度参数和角度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并与前国内优秀跳远运动员和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运动员起跳过程中,转化阶段变异性偏大,导致起跳阶段的动作稳定性较差;转化和蹬伸的时间过短,最终影响到起跳效果;腿部蹬伸能力与较快速的助跑速度不相匹配,出现了助跑速度快但无法腾起的现象,都反映腿部蹬伸力量欠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跳远 起跳 时间 速度 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2005年世锦赛暨奥运会远跳项目冠军运动员的比赛安排 被引量:11
11
作者 周华锋 高鸿辉 +1 位作者 王丽萍 余志远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4-96,100,共4页
通过对世界大赛远跳项目冠军运动员年度比赛安排的研究显示,冠军运动员在大赛前都高频参赛,大赛后积极参赛,且参赛时间一般都分布在2月份和6月、7月、8月、9月份等。这一结论可从一个角度为我国远跳项目运动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世界大赛 远跳项目 冠军运动员 比赛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阶段运动学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蒋云飞 杨明 +1 位作者 程亮 吴新华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0-95,共6页
目的:分析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成绩与速度、距离、角度和角速度等运动学参数的相关性,探讨其动作运动学特点,为跳远科学训练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德国SIMI—Motion9.01三维录像系统分析了第十二届全运会男子跳远决赛录像,比较了... 目的:分析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成绩与速度、距离、角度和角速度等运动学参数的相关性,探讨其动作运动学特点,为跳远科学训练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德国SIMI—Motion9.01三维录像系统分析了第十二届全运会男子跳远决赛录像,比较了国内外优秀运动员运动学参数,将国内(n=7)跳远成绩与助跑、起跳阶段运动学参数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1)助跑阶段:国内组倒6米平均速度、倒2步速度、倒1步速度均值显著小于国外组(P<0.05)。倒3步步长、倒2步步长均值非常显著小于国外组(P<0.01)。倒11米-倒6米的平均速度、倒6米内平均速度与成绩呈中度显著正相关,倒1步速度、倒2步速度与成绩呈高度显著正相关;(2)起跳阶段:国内组着板角、起跳过程髋转动角、摆动腿平均角速度和腾起垂直速度均值显著小于国外组(P<0.05),而水平速度损失率显著大于国外组(P<0.05)。起跳过程髋转动角、摆动腿平均角速度、腾起速度与成绩呈中度显著正相关,而腾起水平速度、腾起垂直速度与成绩呈低度显著正相关,起跳时间与成绩呈高度显著负相关。结论:增加起跳前步长、步速、着板角,提高起跳过程摆动腿摆动角速度、腾起垂直速度,降低水平速度损失率是提高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成绩的重要运动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十二届全运会 跳远 国际健将 运动学分析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操游戏健身方案对幼儿立定跳远运动能力影响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新 刘兴 +1 位作者 宋吉锐 于秀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0-93,共4页
为了评价体操游戏健身方案对幼儿下肢运动能力的影响,运用影像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实验组和对照组立定跳远过程的运动学指标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体操游戏健身方案干预对立定跳远远度的影响存在统计学差异;干预期间,实验组... 为了评价体操游戏健身方案对幼儿下肢运动能力的影响,运用影像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实验组和对照组立定跳远过程的运动学指标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体操游戏健身方案干预对立定跳远远度的影响存在统计学差异;干预期间,实验组与对照组幼儿关节角度变化幅度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实验组幼儿关节角度变化无论男生女生在实验干预前后有显著性的差异;进行体操游戏健身方案后的幼儿髋、膝、踝关节的活动幅度都相对提高,干预对膝关节运动幅度的影响要强于髋关节和踝关节;随着年龄的增大,训练时间增长,年龄大的幼儿关节角度变化幅度实验组比对照组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体操 游戏 立定跳远 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男子优秀跳远运动员技术参数的运动学比较 被引量:25
14
作者 许冠忠 王文浩 丁海勇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6-48,共3页
通过对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关键技术参数的运动学比较和分析 ,发现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的绝对速度较慢 ,起跳角度相对较小 ,运动员的起跳能力较差。认为 ,在今后的跳远训练中 ,应提高运动员的绝对速度 ,改善起跳技术 ,加强起跳能力的... 通过对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关键技术参数的运动学比较和分析 ,发现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的绝对速度较慢 ,起跳角度相对较小 ,运动员的起跳能力较差。认为 ,在今后的跳远训练中 ,应提高运动员的绝对速度 ,改善起跳技术 ,加强起跳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参数 运动员 起跳用 水平速度 腾起角度 中国 男子跳远运动员 起跳能力 外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的运动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29
15
作者 马勇占 方爱莲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24,共3页
通过对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 2 3人起跳技术影片的解析 ,并与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起跳有关环节运动学参数变化的对比分析发现 ,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助跑绝对速度较低 ,在起跳过程中身体重心水平速度损失较小 ,从而获得的垂直分速度亦较小 ,... 通过对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 2 3人起跳技术影片的解析 ,并与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起跳有关环节运动学参数变化的对比分析发现 ,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助跑绝对速度较低 ,在起跳过程中身体重心水平速度损失较小 ,从而获得的垂直分速度亦较小 ,腾起角度相应偏小 ,运动员的起跳能力较差 ,在快速助跑中跳不起来。提高跳远运动员的绝对速度能力 ,应是我国跳远速度训练的重点 ;正确处理“跑得快与跳得起”的矛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远运动员 起跳技术 助跑 优秀 中国 身体重心 起跳能力 对比分析 发现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田径远度跳跃项目运动员成材规律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6
作者 戴美仙 潘雯雯 章碧玉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6-90,共5页
通过对我国优秀的跳远和三级跳远运动员成材规律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从中总结经验, 探讨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为促进提高田径远度跳跃项目的成绩和提高青少年培养的工作效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 跳跃项目 田径 运动员 三级跳远 成绩 总结经验 规律 成材 中国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技术的运动学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孙璞 刘生杰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1-33,110,共4页
跳远起跳技术是由起跳腿的“缓冲与蹬伸”和摆动腿的“蹬、摆”两个技术构成,作为跳远起跳动作的重要技术构成之一的摆动腿摆动技术对整个起跳起着重要的作用。就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在起跳中摆动腿技术有关的运动学参数进行定性、... 跳远起跳技术是由起跳腿的“缓冲与蹬伸”和摆动腿的“蹬、摆”两个技术构成,作为跳远起跳动作的重要技术构成之一的摆动腿摆动技术对整个起跳起着重要的作用。就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在起跳中摆动腿技术有关的运动学参数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探讨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中摆动腿技术的运动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远 起跳 摆动 腾起角 角速度 动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力量训练对跳远运动员髋关节肌力变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尹军 钟家银 +3 位作者 吕青 周志雄 徐勇 吴新强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1-24,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比较分析、实验等研究方法,对10名跳远专项二级运动员进行振动力量训练。研究表明,在刺激频率为30~35Hz、加速度25~30m/s条件下,经过8周系统的振动力量训练,实验组的伸肌力量要比屈肌力量增长的幅度大,前4周训练后...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比较分析、实验等研究方法,对10名跳远专项二级运动员进行振动力量训练。研究表明,在刺激频率为30~35Hz、加速度25~30m/s条件下,经过8周系统的振动力量训练,实验组的伸肌力量要比屈肌力量增长的幅度大,前4周训练后的屈伸肌力量增长幅度要比后4周训练后的力量增长幅度大,尤其是前4周训练后的屈肌力量增长幅度也比伸肌力量增长幅度大,但后4周训练后的屈伸肌力量增长幅度相差不大,呈现出先快后慢的力量增长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刺激 髋关节 肌力 相对峰值力矩 最大功 跳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跑、跨栏、跳远项群教学训练理论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1
19
作者 赵凤英 王志强 邱爱华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9-43,共5页
本文对以项群训练理论为基础提出的短跑、跨栏、跳远项群教学的理论进行阐述,提出了短、跨、跳项群教学的理论依据及实验研究的方法,总结了短跑、跨栏、跳远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短跑、跨栏、跳远项群 教学 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有关技术参数的运动学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琳 樊勇 洪长青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02-104,共3页
通过对中外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有关技术参数的对比分析 ,认为提高我国运动员的绝对速度、增大腾起的垂直速度和角度、获得腾起初速度和腾起角度的最佳匹配是提高其跳远成绩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女子 跳远 速度 腾起初速度 腾起角度 竞技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