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遗传算法在采区设计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战权 云庆夏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8-71,共4页
本文将遗传算法这一新的优化方法用于采区设计优化中 ,为合理设计采区提供了一条新的可行途径。通过实例说明该方法合理、可行 。
关键词 遗传规划 设计 优化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高效综采采区设计改革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勤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1-53,共3页
综采采区设计改革 ,应本着充分发挥综采设备效能 ,提高设备利用率的原则 ,结合无煤柱开采技术 ,在采区巷道布置、采煤工艺、设备选型等方面进行 ,以适应不断增大的综采设备能力 ,达到高产高效 ,提高综采效益的目的。论文根据国内外高产... 综采采区设计改革 ,应本着充分发挥综采设备效能 ,提高设备利用率的原则 ,结合无煤柱开采技术 ,在采区巷道布置、采煤工艺、设备选型等方面进行 ,以适应不断增大的综采设备能力 ,达到高产高效 ,提高综采效益的目的。论文根据国内外高产高效综采设计与生产实际 ,结合国内生产技术和管理现状 ,从设计方面论述了高产高效综采采区改革的相关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高效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区设计最优化问题的初步探讨
3
作者 王刚 徐永圻 +3 位作者 王玉浚 申冠海 徐凤根 陈丽娟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1年第7期8-13,62,共7页
介绍了采区设计中按最优化准则编制通用的数学模型及输入有关的具体数据,得出最优方案及一系列参数的方法。
关键词 设计 巷道 最优化问题 中巷 煤层条件 联合布置 联络巷 巷道掘进 巷道维护 开切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东矿井82采区巷道布置方案优化设计 被引量:5
4
作者 严求应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5,8,共3页
矿井瓦斯制约着煤矿的安全生产,由于青东矿井7、82煤层具有突出危险性,本着安全生产,缩短工期的原则,文章针对82采区地质特征,结合淮北矿区生产经验,提出了两种82采区巷道布置方案,并成功的进行了方案优化选择。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设计 巷道布置 方案比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四楼煤矿地堑构造采区设计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贾亮亮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8,共4页
针对陈四楼煤矿北翼F18断层与F13断层形成地堑采区复杂地质条件,通过合理留设采区边界断层防隔水煤柱,科学选择采煤方法,从工程量、投资及安全可靠性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确定采用利用现有北部东翼系统布置采区生产系统的最优方案,该方案... 针对陈四楼煤矿北翼F18断层与F13断层形成地堑采区复杂地质条件,通过合理留设采区边界断层防隔水煤柱,科学选择采煤方法,从工程量、投资及安全可靠性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确定采用利用现有北部东翼系统布置采区生产系统的最优方案,该方案工程量少、工期短、初期投资少,且有利于采掘接替,采区准备期间串联通风时间短、影响范围小,安全可靠性高,对矿井正常生产影响少,可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采区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堑 设计 隔水煤柱 煤方法 生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山一矿己二采区优化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新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7,共4页
在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利用水平大巷生产系统施工,优化采区布置,把双翼采区分为两个单翼采区,从而保证每个单翼采区同时准备、同时生产,缓解了矿井采掘接替紧张的局面。该采区优化设计方法具有保证生产能力,提前开工早日见效、巷道工程量... 在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利用水平大巷生产系统施工,优化采区布置,把双翼采区分为两个单翼采区,从而保证每个单翼采区同时准备、同时生产,缓解了矿井采掘接替紧张的局面。该采区优化设计方法具有保证生产能力,提前开工早日见效、巷道工程量小、投资少、系统独立、安全可靠性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 优化设计 方案比选 首山一矿 煤与瓦斯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突矿井采区巷道布置优化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肖俊山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共3页
矿井瓦斯严重制约煤矿的安全生产,对于高突矿井,首先要优化设计,从源头抓起,本着安全第一,兼顾效益的原则来进行采区巷道布置。首山一矿根据矿井已揭露的地质情况结合条件相似临近矿井的采区巷道布置经验,提出三种己2采区巷道布置方案,... 矿井瓦斯严重制约煤矿的安全生产,对于高突矿井,首先要优化设计,从源头抓起,本着安全第一,兼顾效益的原则来进行采区巷道布置。首山一矿根据矿井已揭露的地质情况结合条件相似临近矿井的采区巷道布置经验,提出三种己2采区巷道布置方案,并成功地进行了方案优化选择,其经验可供同类型矿井采区设计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设计 巷道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姚桥煤矿中央采区设计优化分析
8
作者 高川 刘小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15-18,共4页
为优化姚桥煤矿中央采区巷道布置,通过对中央采区3条下山、中部车场、硐室等巷道受力及变形情况的观测,系统地分析了中央采区巷道布置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向。研究结果表明:中央采区经过优化再设计,可以实现巷道低压掘进、工作面让压的布... 为优化姚桥煤矿中央采区巷道布置,通过对中央采区3条下山、中部车场、硐室等巷道受力及变形情况的观测,系统地分析了中央采区巷道布置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向。研究结果表明:中央采区经过优化再设计,可以实现巷道低压掘进、工作面让压的布局,减少应力集中,防止"孤岛"工作面形成,并确保中央采区生产、辅助系统安全顺畅,同时为类似矿井同等条件下的采区设计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布置 设计 设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合理设计采区回采率的探讨
9
作者 刘禄恺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3年第5期34-34,37,共2页
在采区设计中,对采区回采率的确定正确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到开采的安全性和经济技术指标,而且也关系到对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作者就合理设计采区回采率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煤炭资源 开发利用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马兰矿井采区设计改革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宏达 《煤炭工程》 1987年第5期1-6,共6页
马兰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400万t/a,1983年11月开工兴建,1984年7月煤炭部批准了包建合同,包建总投资4.96亿元,吨煤投资124元。本文介绍修改设计的主要内容:如因地制宜地采用多种巷道布置形式,完善开采体系;提高工作面装备水平及生产能力;... 马兰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400万t/a,1983年11月开工兴建,1984年7月煤炭部批准了包建合同,包建总投资4.96亿元,吨煤投资124元。本文介绍修改设计的主要内容:如因地制宜地采用多种巷道布置形式,完善开采体系;提高工作面装备水平及生产能力;掘进煤采区处理,充分发挥综掘水平。通过修改采区设计,缩短建井工期近三年。最后分析了跨越式开采优缺点,强调了改进矿井辅助运输系统势在必行,连续采煤机开采作为长壁开采体系的补充,无疑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 巷道布置 连续煤机 矿井建设 建井 高档普 古交矿 综掘 通风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区设计数学模型的最优解
11
作者 李仁豪 《山东矿业学院学报》 CAS 1989年第4期78-83,共6页
本文研究了近年来提出的采区优化设计数学模型,运用几何规划的方法证明了模型的全局收敛性,给出了求最优解的Hooke—Jeeves算法。在算法中通过控制步长解决了对变量取整限制的问题。
关键词 矿山 设计 数学模型 开拓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采区设计管理 提高采区设计质量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文汉 《煤炭工程》 1984年第5期15-,共1页
我省部直属局矿现有生产采区近200个,担负着7500多万吨煤炭生产任务.随着采掘机械化和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加之采区巷道的改革,使采区生产能力逐年有所增加,如部直属七大矿务局,采区平均年产量1965年为11.68万吨,1970年为20.11万吨,197... 我省部直属局矿现有生产采区近200个,担负着7500多万吨煤炭生产任务.随着采掘机械化和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加之采区巷道的改革,使采区生产能力逐年有所增加,如部直属七大矿务局,采区平均年产量1965年为11.68万吨,1970年为20.11万吨,1975年为27.9万吨,1981年为33.81万吨.但是当前在采区设计和管理上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采区设计是指导矿井生产的科学依据,加强采区设计人员的组织领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 生产 巷道 煤炭生产 掘机械化 工作面布置 通风系统 瓦斯抽放系统 主要机电设备 矿物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技术发展看东滩矿井采区设计改革
13
作者 李明武 《煤炭工程》 1988年第5期1-7,共7页
东滩矿井设计生产能力400万t/a,是兖州矿区正在建设的最大型矿井.由于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矿井设计改革.东滩矿井采区设计通过两次改革,简化了巷道布置,减少了巷道工程量,由原80981.7m减为62619.0m;提高了工作面装备水平,由原普... 东滩矿井设计生产能力400万t/a,是兖州矿区正在建设的最大型矿井.由于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矿井设计改革.东滩矿井采区设计通过两次改革,简化了巷道布置,减少了巷道工程量,由原80981.7m减为62619.0m;提高了工作面装备水平,由原普采、高档普采和综采三种采煤工艺改成现在矿井全部综采;提高了工作面单产能力,由原50万t增至77万t;减少了达产工作面个数,由原12个工作面减少到现在6个工作面,简化了生产系统,达到矿井集中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滩 设计 大型矿井 矿井建设 巷道布置 高档普 技术发展 煤工艺 巷道 矿井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泉二矿移交采区设计的改进
14
作者 张凤有 《煤炭工程》 1987年第12期1-3,共3页
本文介绍阳泉二矿+470m水平采区由原设计上山后退式开采改为上山前进式开采、由普采改为综采的经过。由于改进了采区巷道布置,提高了采煤机械化程度,从而减少了采区巷道工程量和投资额,加快了建井速度。
关键词 阳泉矿 后退式开 煤机械化 设计 巷道 前进式开 建井 掘机械化 开拓煤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崔家寨矿井采区设计优化及特点
15
作者 聂光辉 刘勤江 《煤矿设计》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9-12,共4页
崔家寨矿井采区设计优化及特点煤炭部石家庄设计研究院聂光辉,刘勤江崔家寨矿井位于河北省蔚县矿区北部,我院1992年6月完成初步设计,1992年11月能源投资公司审查批准。崔家寨井田面积34km ̄2,地质储量33292万... 崔家寨矿井采区设计优化及特点煤炭部石家庄设计研究院聂光辉,刘勤江崔家寨矿井位于河北省蔚县矿区北部,我院1992年6月完成初步设计,1992年11月能源投资公司审查批准。崔家寨井田面积34km ̄2,地质储量33292万t,可采储量22011万t,设计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开 设计 最优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煤厂下伏多层倾斜煤层采空区稳定性评价与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刚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6-70,共5页
介绍了目前煤炭采空区地基稳定性评估与治理技术的研究现状。研究分析了承德兴隆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选煤厂的建(构)筑物和采空区概况,需评估采空区的存在对建构筑物的建设和使用的危险性,通过计算分析建筑物荷载影响深度与裂缝带发育高度... 介绍了目前煤炭采空区地基稳定性评估与治理技术的研究现状。研究分析了承德兴隆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选煤厂的建(构)筑物和采空区概况,需评估采空区的存在对建构筑物的建设和使用的危险性,通过计算分析建筑物荷载影响深度与裂缝带发育高度之间关系,确定了需要治理的煤层采空区,并进行了采空区的治理设计,最后通过钻探等检测手段说明实际注浆效果较好,说明采空区评估与设计方案较好地指导了本次采空区注浆治理工程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倾斜煤层 地基稳定性评估 治理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区车场参考图集》编制完成
17
《煤炭工程》 1986年第5期43-,共1页
煤炭部下达给杭州煤矿设计研究院编制《采区车场参考图集》的任务,已于1985年底完成。该图集是在搜集各设计单位和部分生产现场设计的143套采区上、中、下车场图纸的基础上,经过分类、整理、局部修改完善和鉴选后,缩编成一本有36个车场... 煤炭部下达给杭州煤矿设计研究院编制《采区车场参考图集》的任务,已于1985年底完成。该图集是在搜集各设计单位和部分生产现场设计的143套采区上、中、下车场图纸的基础上,经过分类、整理、局部修改完善和鉴选后,缩编成一本有36个车场的参考图集。纳入图集的采区车场包含各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场 参考图 设计单位 设计研究院 现场设计 鉴选 设计 建井 生产检验 场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采采区设计经验交流会
18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79年第7期63-,共1页
煤炭部于1979年5月21日至28日在徐州矿务局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综采采区设计经验交流会。会议总结交流了有关综采采区与工作面设计的经验,如采区与工作面参数的确定、巷道布置以及各环节能力配套等,展出了20份较好的采区设计。会议认为,几... 煤炭部于1979年5月21日至28日在徐州矿务局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综采采区设计经验交流会。会议总结交流了有关综采采区与工作面设计的经验,如采区与工作面参数的确定、巷道布置以及各环节能力配套等,展出了20份较好的采区设计。会议认为,几年来,我们在综采采区设计方面已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应根据各矿的具体情况积极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 巷道布置 经验交流会 沿空 顺槽 地质条件 煤巷锚杆支护 日至 往复式 倾斜长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综采的地质因素分析
19
作者 胡锡銮 王维奇 《煤炭工程》 1983年第9期13-17,共5页
综采设备的选型及其使用效果与采场地质条件、区域地质构造及其变化规律、生产地质工作等有密切关系.总结评价地质条件方面的经验教训,对矿井生产和采区设计都具有现实意义.在综采与地质条件的量化关系方面,至今尚未找到通用的方法.这... 综采设备的选型及其使用效果与采场地质条件、区域地质构造及其变化规律、生产地质工作等有密切关系.总结评价地质条件方面的经验教训,对矿井生产和采区设计都具有现实意义.在综采与地质条件的量化关系方面,至今尚未找到通用的方法.这里仅就几个局、矿实际生产中所揭露的地质现象及综机的使用情况,分析影响综采效果的主要地质因素,试图达到指导一般的目的.由调查资料归纳综采要求的采场地质条件是:煤厚适宜、煤层赋存稳定,倾角变化小,构造简单,无大断层,无黄铁矿结核体;煤层顶板不宜过硬、比较容易冒落,底板平坦且承载能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条件 煤层赋存 断层分布 域地质构造 生产地质 设计 河流冲刷 顶底板岩性 褶曲 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ulation of light environment in a serrated photovoltaic greenhouse and optimization of daylighting roofs based on Design Builder
20
作者 LIU Jian WU Xuyong +2 位作者 WANG Baolong WU Qingsen TIAN Libo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1-221,共11页
In the tropical regions represented by Hainan,there are abundant solar and thermal resources,and it is relatively suitabl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hotovoltaic greenhouse(PVG).However,the construction of PVG still rel... In the tropical regions represented by Hainan,there are abundant solar and thermal resources,and it is relatively suitabl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hotovoltaic greenhouse(PVG).However,the construction of PVG still relies mainly on experience and is incapable of quantifying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photovoltaic(PV)generation and the light requirement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As a result,actual PVGs are primarily PV-based,without carefully considering the needs of agricultural daylighting.To quantify the influence of the design parameters of PVGs and the layout of PV panels on the internal daylighting of serrated PVGs,and to optimize the daylighting design of the roof,this paper utilizes the Design Builder software to establish gradient models for a multi-span serrated-type PVG in tropical regions.Gradient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in terms of aspects,namely span,width of longitudinal/transverse daylighting strip,height,roof angle,and photovoltaic panel coverage rate(PCR).Daylighting in the greenhouse of each gradient model was simulated,and with the annual average daily light integral(A_(DLI))and distribution uniformity(DU)as evaluation indicators,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design parameters on the daylighting inside the greenhouse was quantified.The result reveals that:(1)PCR is the decisive indicator for daylighting in the PVG,and a function between PCR and the A_(DLI) is derived as A_(DLI)=-15.5 PCR+16.841;(2)Increasing the width of longitudinal daylighting strip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A_(DLI) and enhances DU while increasing the span has a noticeable effect on improving A_(DLI) but does not significantly enhance DU;(3)Increasing the eave height without changing PCR does not enhance A_(DLI) but effectively improves DU;increasing the transverse daylighting strip and adjusting the roof angle hardly improves A_(DLI).In summary,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optimal span for PVGs in tropical regions be set within the range of 6.5-8.0m,and the eave height be set within the range of 2.5-3.5m.Preferably,the longitudinal daylighting strip with a width ranging from 0.5-0.8m should be installed.Based on the above relationship function,the PCR can b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appropriate light demand for the cultivated crops.The daylighting design theory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reference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PV industry in tropical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voltaic greenhouse annual average daily light integral greenhouse design parameters DAYLIGHTING tropical reg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