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多发伤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早期免疫细胞动态变化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23年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多发伤并发ARDS患者(235例)为研究对象,纳入训练集;根据简易临床肺部感染评分(...目的:探究多发伤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早期免疫细胞动态变化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23年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多发伤并发ARDS患者(235例)为研究对象,纳入训练集;根据简易临床肺部感染评分(sCPIS)分为肺部感染组(94例,>6分)和未感染组(141例,≤6分)。另选多发伤并发ARDS患者(78例)纳入验证集,以验证预测模型的有效性。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淋巴细胞的动态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构建联合模型,利用Cox回归分析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构建简易风险评分模型并评价。结果:随患者病程进展,CD4^(+)、CD8^(+)先下降后上升,发病3~15 d是最低阶段;CD19^(+)逐渐上升;CD16^(+)逐渐下降,并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联合模型显示,CD4^(+)、CD8^(+)、CD19^(+)和CD16^(+)每纵向下降1个/μl,肺部感染的风险分别增加5.6%、4.1%、3.4%和1.3%(P<0.05)。损伤严重度评分(ISS)、以胸部损伤为主、急诊手术、急性生理功能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sTREM-1水平以及发病15 d CD4^(+)、CD8^(+)、CD19^(+)水平,均为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简易风险评分模型的评分在0~36.7分,可划分为低(<16分)、中(16~22分)和高危(>22分)3个风险等级;训练集与验证集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评价结果显示,该预测模型的区分度良好。结论:免疫细胞波动将增加多发伤ARDS患者肺部感染风险;基线CD4^(+)、CD8^(+)以及CD19^(+)水平,均为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控制高水平免疫细胞并维持平稳对预后改善十分重要。展开更多
目的探究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水平与重症肺炎(SP)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病及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变化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目的探究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水平与重症肺炎(SP)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病及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变化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S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是否发生继发性ARDS将患儿分为ARDS组(n=56)和对照组(n=44),收集患儿一般资料,采集外周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RAGE、HMGB1、IFN-γ和IL-4表达水平检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P患儿继发ARDS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其与IFN-γ/IL-4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RAGE、HMGB1表达对SP患儿继发ARDS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SP患儿性别、年龄、体温以及发病季节之间无显著差异,ARDS组致病菌种类多于对照组,PaO_(2)/FiO_(2)和APS评分、血清RAGE、HMGB1、IFN-γ和IL-4表达水平以及IFN-γ/IL-4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致病菌种类、PaO_(2)/FiO_(2)、RAGE、HMGB1表达、IFN-γ、IL-4和IFN-γ/IL-4均为SP患儿继发ARDS的影响因素。经Pearson相关检验,SP患儿血清RAGE、HMGB1表达水平与IFN-γ、IL-4和IFN-γ/IL-4均呈正相关(P<0.05)。经ROC曲线分析可得,血清RAGE、HMGB1水平预测SP患儿发生ARDS的AUC分别为0.707和0.750,灵敏度分别为73.2%、64.3%,特异度分别为68.2%、77.3%,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84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4%和81.8%。结论SP继发ARDS患儿血清中RAGE、HMGB1表达水平较高,与IFN-γ/IL-4呈正相关,监测患儿血清RAGE、HMGB1表达对SP患儿继发ARDS的风险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究多发伤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早期免疫细胞动态变化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23年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多发伤并发ARDS患者(235例)为研究对象,纳入训练集;根据简易临床肺部感染评分(sCPIS)分为肺部感染组(94例,>6分)和未感染组(141例,≤6分)。另选多发伤并发ARDS患者(78例)纳入验证集,以验证预测模型的有效性。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淋巴细胞的动态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构建联合模型,利用Cox回归分析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构建简易风险评分模型并评价。结果:随患者病程进展,CD4^(+)、CD8^(+)先下降后上升,发病3~15 d是最低阶段;CD19^(+)逐渐上升;CD16^(+)逐渐下降,并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联合模型显示,CD4^(+)、CD8^(+)、CD19^(+)和CD16^(+)每纵向下降1个/μl,肺部感染的风险分别增加5.6%、4.1%、3.4%和1.3%(P<0.05)。损伤严重度评分(ISS)、以胸部损伤为主、急诊手术、急性生理功能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sTREM-1水平以及发病15 d CD4^(+)、CD8^(+)、CD19^(+)水平,均为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简易风险评分模型的评分在0~36.7分,可划分为低(<16分)、中(16~22分)和高危(>22分)3个风险等级;训练集与验证集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评价结果显示,该预测模型的区分度良好。结论:免疫细胞波动将增加多发伤ARDS患者肺部感染风险;基线CD4^(+)、CD8^(+)以及CD19^(+)水平,均为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控制高水平免疫细胞并维持平稳对预后改善十分重要。
文摘目的探究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水平与重症肺炎(SP)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病及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变化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S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是否发生继发性ARDS将患儿分为ARDS组(n=56)和对照组(n=44),收集患儿一般资料,采集外周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RAGE、HMGB1、IFN-γ和IL-4表达水平检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P患儿继发ARDS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其与IFN-γ/IL-4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RAGE、HMGB1表达对SP患儿继发ARDS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SP患儿性别、年龄、体温以及发病季节之间无显著差异,ARDS组致病菌种类多于对照组,PaO_(2)/FiO_(2)和APS评分、血清RAGE、HMGB1、IFN-γ和IL-4表达水平以及IFN-γ/IL-4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致病菌种类、PaO_(2)/FiO_(2)、RAGE、HMGB1表达、IFN-γ、IL-4和IFN-γ/IL-4均为SP患儿继发ARDS的影响因素。经Pearson相关检验,SP患儿血清RAGE、HMGB1表达水平与IFN-γ、IL-4和IFN-γ/IL-4均呈正相关(P<0.05)。经ROC曲线分析可得,血清RAGE、HMGB1水平预测SP患儿发生ARDS的AUC分别为0.707和0.750,灵敏度分别为73.2%、64.3%,特异度分别为68.2%、77.3%,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84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4%和81.8%。结论SP继发ARDS患儿血清中RAGE、HMGB1表达水平较高,与IFN-γ/IL-4呈正相关,监测患儿血清RAGE、HMGB1表达对SP患儿继发ARDS的风险有一定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