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生态体系路径研究——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周金超 买发元 +1 位作者 孙家珏 刘天尧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6-132,共7页
随着产业升级和市场需求的演变,传统教育模式显现出与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研究聚焦于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挑战,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为例,文章深入分析了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理论与实践的脱... 随着产业升级和市场需求的演变,传统教育模式显现出与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研究聚焦于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挑战,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为例,文章深入分析了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师资力量的不足、教学内容的滞后性、配套资源的缺乏、评价体系的单一性以及毕业生就业去向的不明确性。指出,尽管应用型教育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现有模式未能充分满足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强调,高校应与企业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与实际工作环境接轨的学习机会,并在职业指导和市场对接方面提供更多支持。通过实施这些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地方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刻体现文化主体性的中国实践
2
作者 陈丛刊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23,共8页
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是有力体现文化主体性的中国实践,这一重要论断有其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正是有了这种文化主体性,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施10余年来才有了更坚定的自我、更充沛的活力、更深沉的底气。运用文献资料法... 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是有力体现文化主体性的中国实践,这一重要论断有其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正是有了这种文化主体性,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施10余年来才有了更坚定的自我、更充沛的活力、更深沉的底气。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认为新时代党中央高度重视全民健身工作深刻体现了文化主体性,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断提升全民健身的引领力、凝聚力、辐射力,坚定全民健身发展的文化自信,赋予全民健身强大的文化力量、坚实的文化基础和鲜明的文化特性。树立文化主体性是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主题和主线,新时代全民健身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就是文化主体性的有力彰显。要深刻认识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中蕴含的文化主体性意义,在新征程上深入推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成为体现文化主体性的生动实践,筑牢全面建成体育强国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域下环境土壤学课程教学构建与探索
3
作者 范庆锋 邹洪涛 +3 位作者 王展 安晶 何娜 党秀丽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期131-134,共4页
环境土壤学是一门融合环境科学与土壤学的交叉性综合学科,是环境科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将思政元素融合进环境土壤学课程各环节的教学中,是实现思想道德观念树立、基础知识传递及专业能力培育多元统一,推行立德树人融入高等教育... 环境土壤学是一门融合环境科学与土壤学的交叉性综合学科,是环境科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将思政元素融合进环境土壤学课程各环节的教学中,是实现思想道德观念树立、基础知识传递及专业能力培育多元统一,推行立德树人融入高等教育领域目标的重要途径。该文从修改教学大纲、融入思政元素、优化教学内容、营造思政氛围、丰富教学手段、科研反哺教学和完善考核评价等多方面探讨环境土壤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构建,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内容结构化及其教学意义
4
作者 郭华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0-59,共10页
课程内容从来都是结构化的,只是形态不同。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课程内容结构化,是学科知识结构与学生活动的有机整合,是课程内容结构化的新形态。基于课程内容结构化新形态的教学实践,要求教师能够整体把握... 课程内容从来都是结构化的,只是形态不同。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课程内容结构化,是学科知识结构与学生活动的有机整合,是课程内容结构化的新形态。基于课程内容结构化新形态的教学实践,要求教师能够整体把握课程内容,能够以基本概念为核心整体规划教学活动,关注知识结构的情境化功能,通盘设计学生活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让学生拥有索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微观到宏观职普融通何以可为——基于日本、美国与德国的经验
5
作者 刘晓萍 余雅兰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72,共11页
职普融通是当今各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趋势。2022年,我国《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推动职普协调发展、实现相互融通的战略要求。基于我国当前职普融通的形势研判,以全人教育作为职普融通逻辑起点,将能力重... 职普融通是当今各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趋势。2022年,我国《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推动职普协调发展、实现相互融通的战略要求。基于我国当前职普融通的形势研判,以全人教育作为职普融通逻辑起点,将能力重塑作为职普融通发展锚点。立足国际视野,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维度深入分析日本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融合实践、美国以社区学院为依托的校际衔接模式,以及德国渗透性教育体系助推职普融通的经验,进一步设计符合我国本土特色的职普融通实践路径,以期为我国职普融通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学一体化混合式学习模式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6
作者 闻梦桃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7期166-170,共5页
针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实践环节薄弱、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难以适应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等问题,该文以工学一体化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学习通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构建以“课前-课中-... 针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实践环节薄弱、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难以适应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等问题,该文以工学一体化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学习通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构建以“课前-课中-课后”三段式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整合信息化教学资源,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研究表明,该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程掌握程度,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为相关课程改革提供了可行思路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教融合和项目引领的卓越工程师实践课程体系构建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树青 卞荣 +1 位作者 朱松青 史翔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6-169,173,共5页
针对实践课程体系同质化,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等问题,立足应用型本科院校,分析了产教融合开展卓越现场工程师培养的内涵和理论基础,厘清应用型本科卓越现场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结合实践案例构建了“产教融合、项... 针对实践课程体系同质化,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等问题,立足应用型本科院校,分析了产教融合开展卓越现场工程师培养的内涵和理论基础,厘清应用型本科卓越现场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结合实践案例构建了“产教融合、项目引领、全程贯穿、能力进阶”4级系列化项目课程体系,并从产教融合共建实践育人平台、目标导向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机制创新培育良好生态等方面,对卓越现场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研究和探索,形成了可参考、可借鉴的经验和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食品专业“专创融合”的现状与改进
8
作者 郭增旺 郭弘 +1 位作者 王丽萍 任萌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9期126-128,136,共4页
分析了国内高校食品专业“专创融合”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研究发现,食品专业领域开展“专创融合”可提升食品专业人才质量,提高食品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促进食品专业人才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和行业要求。当... 分析了国内高校食品专业“专创融合”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研究发现,食品专业领域开展“专创融合”可提升食品专业人才质量,提高食品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促进食品专业人才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和行业要求。当前,国内高校食品专业“专创融合”主要存在师资力量不足、课程结构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通过完善师资队伍培养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等方式可有效推动国内高校食品专业“专创融合”的发展,从而为培养更多优秀食品专业人才做出积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意蕴与实施理路
9
作者 张文涛 唐丽艳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8-114,共7页
中小学一体化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具有落实课程改革、实施学科大概念、实现减负提质、促进学生素养提升的课程价值。可从课程的构建逻辑和课程框架的基本内涵两方面出发,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合”的中小学一体化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 中小学一体化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具有落实课程改革、实施学科大概念、实现减负提质、促进学生素养提升的课程价值。可从课程的构建逻辑和课程框架的基本内涵两方面出发,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合”的中小学一体化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逻辑框架。应在进阶式学习框架的构建理念下,构建主题式综合学习、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和课题式研究进阶式学习框架,为中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系统性思考:困境与策略 被引量:9
10
作者 聂竹明 施羽晗 +3 位作者 韩锡斌 施文静 张迪 朱永海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4-102,共9页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指向素养发展的学习新形态,随着新课标明确提出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的概念与要求,相关研究与实践已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前沿话题与热点领域。学界已经意识到形式化、功利化等错误倾向,“拼盘式教学”“浅层次教...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指向素养发展的学习新形态,随着新课标明确提出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的概念与要求,相关研究与实践已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前沿话题与热点领域。学界已经意识到形式化、功利化等错误倾向,“拼盘式教学”“浅层次教学”“绩效评估模糊失范”等问题均有系统性的特征。该研究聚焦于其中的困境表征,采用程序化扎根的研究方法,从现有文献及专家访谈数据中循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困境范畴。研究发现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存在思想观念、制度体系以及社会条件三个层面困境,分别体现在过度依赖固定脚本、内容隔离、缺乏整合,停留在表面整合、内容缺乏衔接、跨而不和,学习目标局限、品格和能力培养分离,传统教研组织封闭、开放性和整合性弱,依赖传统教育方式、跨学科认知不足以及学校环境制度制约、存在惯性和固定性六方面的问题,均指向“学用割裂”的系统性问题,表现为固化和浅表化,其中的根本问题又指向对跨学科的本质理解不深入。基于此,提出以“大跨”+“小跨”的学科整合新形态突破知识与逻辑边界,以“定两端,放中间”的模块化要素配置方式突破固化程序,以“八卦图式”替代“水果拼盘式”场域元素内在关联克服浅表化倾向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逻辑、困境与出路: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萍 王军将 +1 位作者 朱晞阅 王宏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2-89,共8页
运用文献考证、学理思辨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围绕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实践进行概念辨析和文献梳理;厘清了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实践的驱动要素和生成逻辑,并据此提出纾解策略,为新时期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参考。研... 运用文献考证、学理思辨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围绕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实践进行概念辨析和文献梳理;厘清了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实践的驱动要素和生成逻辑,并据此提出纾解策略,为新时期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参考。研究认为,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实践在宏观上存在理论体系的逻辑自洽性不足、中观上存在用“硬约束”手段引导教师的理念转轨、微观上存在底层逻辑的解释力不足等问题,使得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实践的平台、方式、层次、类别、环境等“场域”不足以支撑“惯习”的形成。针对此,提出纾解路径:补齐理论短板,构建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闭环式理论体系;加强教师培养,不断更新教师知识结构和技能体系;抓住“少数关键”,设计贴近学生体育认知发展的课程实践方案;构建实践共同体,引导学生实现跨学科能力的角色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读文化与环境土壤学课程实践教育融合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可 梁利宝 许剑敏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2期128-131,共4页
新时代高校开展耕读教育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文化自觉,也是深化实践教育的内涵延伸。该文通过3年环境土壤学实践教育与耕读文化的融合,结合地域特色、建设实践基地,阐述在融合过程中,如何通过耕读文化培养学生学农、爱农、弘农的责任感与... 新时代高校开展耕读教育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文化自觉,也是深化实践教育的内涵延伸。该文通过3年环境土壤学实践教育与耕读文化的融合,结合地域特色、建设实践基地,阐述在融合过程中,如何通过耕读文化培养学生学农、爱农、弘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以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将理论扎根于实践,使耕读文化贯穿教学环节,实现专业课与耕读文化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终身学习学力的内涵、表征及培养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德显 曾佑来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1期12-16,共5页
20世纪60年代开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及学习型社会理念渐成体系,并成为引领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识性思想。终身学习理念下的学力具有学习力、生存力和发展力三种功能构成,并表现为终身学习技能、终身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态度三类素... 20世纪60年代开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及学习型社会理念渐成体系,并成为引领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识性思想。终身学习理念下的学力具有学习力、生存力和发展力三种功能构成,并表现为终身学习技能、终身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态度三类素养的总和。在基础教育阶段,推动教育改革政策介入,设计丰富的课程类型。创新综合实践活动,改善学习共同体生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学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教育与职业启蒙并行的逻辑、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5
14
作者 邵锦秀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23,共5页
劳动教育有助于增强个体对自我的认知,并能够通过劳动影响个体对职业的看法和感受,促进学生对职业的探索和思考。劳动教育和职业启蒙的同构共生存在着课程开发困难、师资力量薄弱、缺少实践经验、评价存在障碍的问题,实现劳动教育与职... 劳动教育有助于增强个体对自我的认知,并能够通过劳动影响个体对职业的看法和感受,促进学生对职业的探索和思考。劳动教育和职业启蒙的同构共生存在着课程开发困难、师资力量薄弱、缺少实践经验、评价存在障碍的问题,实现劳动教育与职业启蒙并行的方式有多元化实践方法,促进课程融合;加强师资力量,夯实实践基础;加强实践和研究,促进经验积累;创新评估体系建构,增强融合牵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储能专业《储能与综合能源系统》的课程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4
15
作者 郝俊红 杜小泽 +4 位作者 徐超 巨星 肖万里 陈群 杨勇平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74-1082,共9页
“双碳”目标背景下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内容。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迫在眉睫的当下,储能科学与工程新工科专业建设应运而生。作为储能专业本科阶段的核心课程,《储能与综合能源系统》有着学科交叉、知识集成、方法... “双碳”目标背景下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内容。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迫在眉睫的当下,储能科学与工程新工科专业建设应运而生。作为储能专业本科阶段的核心课程,《储能与综合能源系统》有着学科交叉、知识集成、方法融合、技术贯通等本质特征,对储能专业人才培养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以该门课程为例,基于华北电力大学储能专业学科建设思路和已面向两届学生开展的教学实践经验,重点阐述了该门课程的建设背景、核心特征、框架内容、特色亮点及实践经验,凝练了以“内嵌式、交互式、探究式、数字化、情景化、迭代化”为代表的课程特征,分析了课程建设目标及其达成度,为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b系统项目实践”产教融合课程模式探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谢从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5-180,共6页
为解决产教融合课程的校企协同育人、课程内容重构和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问题,探索和实践了“四双五真”的产教融合课程教学模式。有机融合课程思政、创新教育、校企文化和劳动教育等元素,构建校企协同的具有专业特色的三全育人路径。... 为解决产教融合课程的校企协同育人、课程内容重构和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问题,探索和实践了“四双五真”的产教融合课程教学模式。有机融合课程思政、创新教育、校企文化和劳动教育等元素,构建校企协同的具有专业特色的三全育人路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和方法构建课程内容、结构和资源,实现课程内容的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衔接。构建了校企双元主体、双师队伍、双创环境和双重资源,真实的企业环境、真实的项目经理、真实的项目案例、真实的工作压力和真实的就业的“四双五真”产教融合课程模式。经过10多年探究实践,人才培养效果显著,立项建设江苏省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154份毕业生就业调查问卷表明:69.5%的为单位技术骨干,9.1%的为项目经理,14.3%的为各级主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研一体化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构建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浩绮 朱政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8-192,共5页
实验生物化学是生物类相关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专业核心课程。在分析了实验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采取了多项举措,如设计验证性—综合性—探索性的梯度式实验课程内容,强化课前预习与课后巩固,采取混合式、案例式等教学方式... 实验生物化学是生物类相关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专业核心课程。在分析了实验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采取了多项举措,如设计验证性—综合性—探索性的梯度式实验课程内容,强化课前预习与课后巩固,采取混合式、案例式等教学方式,构建闭环反馈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等对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以及评价体系进行了重构和优化,提高了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标视域下“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的主要特征、现实问题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29
18
作者 翟宗鹏 郭永波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4,共11页
“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的内涵体现在系统化的教学过程、真实化的教学设计、专项化的教学方式,其特征表现为聚焦“学、练、赛”三者的有机结合和整体运动能力的形成,注重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安排进行具有深度的体育教学,强调以“赛”... “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的内涵体现在系统化的教学过程、真实化的教学设计、专项化的教学方式,其特征表现为聚焦“学、练、赛”三者的有机结合和整体运动能力的形成,注重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安排进行具有深度的体育教学,强调以“赛”为核心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实践有助于体育教学目标的分解与转换、内容的重构与升级、方法和过程的优化以及教学评价的改进。针对当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路径: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定位体育教学目标的应然价值;对“学、练、赛”各环节进行针对性设计;动态调整“学、练、赛”整体结构;选择适宜学生的“学、练、赛”教学流程;将表现性评价作为实现“学、练、赛”一体化的有力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工程专业融合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静 高天宝 +1 位作者 赵国敏 王昌凤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216,共5页
立足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分析行业和学生职业发展需求,明确以多层次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目标。反向设计实践教学体系:设置“认知实践—基础实践—综合实践—创新实践”逐层递进的实践教学环节;对关联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融合、重构... 立足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分析行业和学生职业发展需求,明确以多层次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目标。反向设计实践教学体系:设置“认知实践—基础实践—综合实践—创新实践”逐层递进的实践教学环节;对关联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融合、重构;充分拓展现有实践教学平台的应用范围和应用环节。以实践教学成果为导向,构建师生双主体多阶段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实践表明,递进式实践教学环节可以为学生提供不断积累的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融合式教学内容重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双主体多阶段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既能够充分发挥考核的引导、评价和激励功能,又可以反馈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促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下农业机械化专业研究生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小博 周文琪 +3 位作者 唐汉 王奇 关睿 王一甲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79-85,共7页
在当前人工智能(AI)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机械化专业的教育模式也需要相应的更新和创新,以培养能够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专业人才。本研究探讨了人工智能(AI)时代下农业机械化专业研究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教学策略。这些措施... 在当前人工智能(AI)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机械化专业的教育模式也需要相应的更新和创新,以培养能够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专业人才。本研究探讨了人工智能(AI)时代下农业机械化专业研究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教学策略。这些措施包括课程内容的更新、教师队伍建设、跨学科课程整合,以及将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学方法。这些创新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专业竞争力,进而为农业机械化领域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