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al coordination of directional over current relays using evolutionary programming
1
作者 M.Geethanjali S.Mary Raja Slochanal 《智能系统学报》 2009年第6期549-560,共12页
Co-ordination of directional over current relays(DOCR) requires the selection and setting of relays so as to sequentially isolate only that portion of the power system where an abnormality has occurred.The problem of ... Co-ordination of directional over current relays(DOCR) requires the selection and setting of relays so as to sequentially isolate only that portion of the power system where an abnormality has occurred.The problem of coordinating protective relays in electrical power systems consists of selecting suitable settings such that their fundamental protective function is met,given operational requirements of sensitivity,selectivity,reliability and speed.Directional over current relays are best suited for protection of an interconnected sub-station transmission system.One of the major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is type of protection is the difficulty in coordinating relays.To insure proper coordination,all the main/back up relay pairs must be determined.This paper presents an effective algorithm to determine the minimum number of break points and main/back up relay pairs using relative sequence matrix(RSM).A novel optimization technique based on evolutionary programming was developed using these main/back up relay pairs for directional over current relay coordination in multi-loop networks.Since the problem has multi-optimum points,conventional mathematics based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may sometimes fail.Hence evolutionary programming(EP) was used,as it is a stochastic multi-point search optimization algorithm capable of escaping from the local optimum problem,giving a better chance of reaching a global optimum.The method developed was tested on an existing 6 bus,7 line system and better results were obtained than with conventional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DOCR 计算智能 R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背采样返回任务在轨中继对通方案设计与实现
2
作者 赵洋 李晓光 +3 位作者 陶灼 盛瑞卿 徐宝碧 黄昊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40,共12页
中国首个月背无人自动采样返回任务探测器在中继星支持下完成了月球背面软着陆和采样封装等月面工作,为确保探测器与中继星能够顺利稳定建立中继链路,顺利完成中继任务,在探测器入轨后提前建立器-星中继通信链路,即提前实施了探测器全... 中国首个月背无人自动采样返回任务探测器在中继星支持下完成了月球背面软着陆和采样封装等月面工作,为确保探测器与中继星能够顺利稳定建立中继链路,顺利完成中继任务,在探测器入轨后提前建立器-星中继通信链路,即提前实施了探测器全向测控链路和定向数传链路在轨中继对通测试。系统总结了月背无人自动采样返回任务在轨中继对通方案设计与在轨实施结果,首先梳理了月背无人自动采样返回任务在轨中继对通的任务过程,结合探测器和中继星飞行轨道特点对中继对通原理进行概述;然后对中继对通过程数据流设计状态进行说明;接着给出了在轨中继对通测试方案,具体包括中继对通测试弧段选择、地面测控站资源分配、中继对通飞行姿态设计、单器及器间全信息流覆盖测试项目设计以及测试流程和飞行时序设计等内容;最后描述了在轨飞行中继对通测试实施过程。在轨测试结果表明,月背无人自动采样返回任务在轨中继对通测试方案设计能够满足任务需求,测试过程有效验证了探测器与中继星接口匹配性和中继链路设计的正确性,所设计的方案兼顾了地面测控资源分配、飞行任务安全、飞行姿态设计、飞行时序设计、中继测控链路设计、器间信息流设计等综合因素,并且可以通过模块化设计,灵活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发射窗口器-星间轨道相位变化,为后续复杂航天器与合作中继目标的在轨通信任务提供技术基础和飞行经验,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背无人自动采样返回任务 月球中继星 中继链路建链 在轨测试 全向测控通信 定向数传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变类电源接入条件下传统方向元件适应性分析
3
作者 高厚磊 袁通 +1 位作者 彭放 李林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58,共9页
逆变类电源(IBS)接入场景下,传统方向元件逐渐暴露出适应性问题,目前缺乏全面的理论分析。为此,结合逆变器控制策略和我国对IBS低电压穿越的最新要求,推导得出了IBS的故障特征;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IBS和负荷在传统方向元件下所呈现出的... 逆变类电源(IBS)接入场景下,传统方向元件逐渐暴露出适应性问题,目前缺乏全面的理论分析。为此,结合逆变器控制策略和我国对IBS低电压穿越的最新要求,推导得出了IBS的故障特征;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IBS和负荷在传统方向元件下所呈现出的相位特征,进一步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定量给出了含IBS线路中传统方向元件的角度变化范围;利用PSCAD/EMTDC和现场录波数据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IBS接入场景下,传统方向元件建立的理论基础不再成立,易导致误判发生,不满足继电保护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类电源 正序故障分量方向元件 90°接线方向元件 适应性分析 低电压穿越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方向元件在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配电网中的适应性分析
4
作者 李超 李博睿 +2 位作者 李斌 李新东 吴通华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26-135,共10页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电化学储能电站快速发展,但受到变流器控制策略的影响,电化学储能电站的故障特性与传统同步电源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储能电站具有充电及放电两种运行模式,这使得其故障特征与风光等新能源不同。因此,电...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电化学储能电站快速发展,但受到变流器控制策略的影响,电化学储能电站的故障特性与传统同步电源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储能电站具有充电及放电两种运行模式,这使得其故障特征与风光等新能源不同。因此,电化学储能电站的接入将对配电网功率方向元件产生严重影响。首先,研究了电化学储能电站的故障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电化学储能电站在充放电运行模式下的故障特性对电网保护方向元件的影响机理;然后,提出了基于电流选跳原理的故障识别方法,可有效消除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对功率方向元件造成的误判影响;最后,基于PSCAD/EMTDC仿真平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储能电站充电时短路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差变化导致储能电站侧功率方向元件错误动作,而文中所提保护方案不受储能电站充电模式的影响,可以快速、正确地识别故障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电化学储能 储能电站 功率方向元件 故障方向 故障特性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物联网中继传感节点最小功耗布置方法研究
5
作者 周淦淼 陈平华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2-338,共7页
物联网数据传输过程中,中继传感节点能量不足或者能量消耗过多将导致部分节点失效,降低物联网的使用寿命。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认知物联网中继传感节点最小功耗布置方法。根据中继节点结构特征、有向加权图,建立数据传输功耗的数学模型... 物联网数据传输过程中,中继传感节点能量不足或者能量消耗过多将导致部分节点失效,降低物联网的使用寿命。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认知物联网中继传感节点最小功耗布置方法。根据中继节点结构特征、有向加权图,建立数据传输功耗的数学模型;以最小功耗布置为目的,制定数据流向、通信容量、数据最大传输次数的约束条件,阻止中继节点逆向传输,使节点满足通信容量范围的同时,避免出现逐条传输数据的事件;引入贪婪算法布置中继传感节点,实现中继传感节点最小功耗布置。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中继传感节点布置最大功耗为17.58 J;在传感节点分布密度为370个/m^(3)时,中继节点布置数量为126个;在11.9 s内即可完成150个中继节点的布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节点 中继节点 节点布置 认知物联网 最小功率 数据流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分布式新能源高压电网的新型线路保护方案
6
作者 卢正飞 蒋焘 +3 位作者 黄福全 张安龙 文明浩 马帅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7-95,共9页
对于含分布式新能源的高压电网,由于新能源电源种类繁多、故障特性复杂,传统线路保护存在一系列适应性问题。时域微分方程算法可以求解故障距离,在含新能源电源的系统中有良好的适用性,但存在“暂态超越”现象和“电压死区”问题。为此... 对于含分布式新能源的高压电网,由于新能源电源种类繁多、故障特性复杂,传统线路保护存在一系列适应性问题。时域微分方程算法可以求解故障距离,在含新能源电源的系统中有良好的适用性,但存在“暂态超越”现象和“电压死区”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线路保护方案:在线路非保护出口附近发生故障时进行故障点电压重构和等传变处理,再代入到时域微分方程算法中,即采用等传变快速距离保护算法;在线路保护出口附近发生故障时计算测量电压降落与计算电压降落的相关系数,利用二者变化趋势的一致性判断出口故障方向。该线路保护方案能够准确判断线路故障,不受新能源电源种类、容量及故障特性的影响。仿真分析表明了该方案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距离保护 方向元件 线路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完全子图与最小树形图的无线定向网络广播算法
7
作者 钮金鑫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69-3275,共7页
现有关于无线定向网络广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选择中继节点或计算转发概率以提升分组递交率,减少广播冗余,但未对中继节点选择及波束指向计算开展联合设计,导致源节点及中继节点在广播过程中存在冗余指向,增加了消息转发次数。为提升... 现有关于无线定向网络广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选择中继节点或计算转发概率以提升分组递交率,减少广播冗余,但未对中继节点选择及波束指向计算开展联合设计,导致源节点及中继节点在广播过程中存在冗余指向,增加了消息转发次数。为提升无线定向网络广播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最大完全子图与最小树形图的无线定向网络广播算法(maximum complete subgraph and minimum arborescence based directional broadcasting algorithm,MCSMA)。算法首先利用最大完全子图理论计算源节点或中继节点波束指向,使单个波束指向覆盖的邻居节点数量最多,然后利用最小树形图理论选择中继节点,使中继节点使用少量波束覆盖全网所有节点,降低广播过程中的消息转发次数。仿真表明,所提算法可有效减少广播过程中源节点和中继节点的波束指向次数,提升定向广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定向网络 广播算法 中继选择 波束指向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补偿电压的突变量方向判别原理 被引量:30
8
作者 陈卫 尹项根 +1 位作者 陈德树 张哲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4期49-51,66,共4页
突变量理论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微机保护。文中充分利用正、反方向故障时补偿电压突变量与母线电压突变量的变化规律 ,提出了基于补偿电压的突变量方向判别原理 ,详细分析了该判据在各种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动作特性 ,并指出了该保护判据的... 突变量理论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微机保护。文中充分利用正、反方向故障时补偿电压突变量与母线电压突变量的变化规律 ,提出了基于补偿电压的突变量方向判别原理 ,详细分析了该判据在各种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动作特性 ,并指出了该保护判据的基本整定原则及尚需注意的问题 ;此外 ,文中还针对方向保护所遇到的一些特殊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偿电压 突变量 方向判别原理 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 微机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行波极性比较式方向保护原理研究 被引量:91
9
作者 董杏丽 董新洲 +2 位作者 张言苍 郭效军 葛耀中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4期11-15,29,共6页
以小波变换为工具提取行波信号中的故障信息 ,实现行波极性比较式方向保护原理 ,避免了基于该原理的 RALDA保护受谐波影响的问题。对其在不同影响因素作用下的动作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仿真 ,解决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和仿真结果表... 以小波变换为工具提取行波信号中的故障信息 ,实现行波极性比较式方向保护原理 ,避免了基于该原理的 RALDA保护受谐波影响的问题。对其在不同影响因素作用下的动作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仿真 ,解决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 ,利用小波变换后该原理是实际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 极性比较 方向保护 小波变换 线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技术综述 被引量:180
10
作者 宋国兵 高淑萍 +3 位作者 蔡新雷 张健康 饶菁 索南加乐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23-129,共7页
中国的能源分布和电网结构决定了高压直流输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直流输电线路长、故障率高,其继电保护技术性能关系到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性和故障恢复速度。目前,运行中的直流输电线路保护方案及装置部分是由ABB或SIEMENS公司提供。... 中国的能源分布和电网结构决定了高压直流输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直流输电线路长、故障率高,其继电保护技术性能关系到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性和故障恢复速度。目前,运行中的直流输电线路保护方案及装置部分是由ABB或SIEMENS公司提供。工程应用中的直流线路保护存在理论不完备、可靠性差等缺点,线路故障由直流控制系统响应动作,造成直流闭锁而被迫停运的事故时有发生。文中在综述国内外直流线路保护技术与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类对直流输电线路保护原理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最后,针对现有保护原理上的不足,提出了直流输电线路保护研究的几点建议与设想,并探讨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 输电线路 继电保护 结构特点 控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串补电容对工频故障分量继电保护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为国 尹项根 +2 位作者 段献忠 余江 陈德树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31-33,共3页
固定串补电容对工频故障分量继电保护有一定的影响。按K(Zzd-Xc)整定保护范围时,故障分量距离元件可用于快速切除近端故障,对于远区故障,拒动、误动均有可能。当串补电容的容抗小于系统电源的正序阻抗(含短路点至电源的正序线路... 固定串补电容对工频故障分量继电保护有一定的影响。按K(Zzd-Xc)整定保护范围时,故障分量距离元件可用于快速切除近端故障,对于远区故障,拒动、误动均有可能。当串补电容的容抗小于系统电源的正序阻抗(含短路点至电源的正序线路阻抗)时,故障分量方向继电器可用于串补线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串补电容 故障分量 继电保护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联系统突变量方向元件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裘愉涛 陈水耀 +4 位作者 杨恢宏 雷振锋 何方明 宋国兵 索南加乐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15-120,共6页
交直流混联电网在我国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继电保护方向元件出现过多次误动现象。针对各种突变量方向元件进行全面分析及仿真验证,并提出一种基于0模的快速方向元件判别方法。交直流混联电网中,由于逆变侧等值交流系统正、负序阻抗不相... 交直流混联电网在我国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继电保护方向元件出现过多次误动现象。针对各种突变量方向元件进行全面分析及仿真验证,并提出一种基于0模的快速方向元件判别方法。交直流混联电网中,由于逆变侧等值交流系统正、负序阻抗不相等且其阻抗角与线路阻抗角相差较大,基于正、负序原理的突变量方向元件将会出现误判,性能无法保证;而对于零序原理的方向元件,由于逆变侧零序网络较为稳定,其性能可靠,能够正确动作。基于0模的快速方向元件判别方法与传统基于傅氏算法的零序方向元件相比,动作速度快,性能更稳定。PSCAD仿真数据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联 负序阻抗 突变量方向元件 零序方向元件 快速方向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大过渡电阻接地短路时相电压补偿式方向元件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焦彦军 贺家李 +1 位作者 李遥 王荣琴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33-40,共8页
本文对提高相电压补偿式方向元件在经过渡电阻单相接地短路的灵敏度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在正反方向发生短路时补偿电压的特点,提出了基于零序补偿电压的判断各种非对称接地短路的一个补充判据,并且把它实用化.仿真验证了此判据的... 本文对提高相电压补偿式方向元件在经过渡电阻单相接地短路的灵敏度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在正反方向发生短路时补偿电压的特点,提出了基于零序补偿电压的判断各种非对称接地短路的一个补充判据,并且把它实用化.仿真验证了此判据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保护 方向元件 过渡电阻 接地短路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类型的零序方向元件 被引量:25
14
作者 索南加乐 孟祥来 +3 位作者 陈勇 王向兵 谢静 刘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5-30,共6页
输电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可能因零序电压不满足灵敏度要求,而导致零序方向元件误动或者拒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零序电压和故障相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故障类型的方向元件。当零序电压低于门槛值时,依据选相结... 输电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可能因零序电压不满足灵敏度要求,而导致零序方向元件误动或者拒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零序电压和故障相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故障类型的方向元件。当零序电压低于门槛值时,依据选相结果,该元件采用保护安装处故障前的故障相电压代替零序电压,进行零序功率方向判别。经现场故障数据验证,该元件正确、可靠,已应用于750kV线路微机保护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故障类型 方向元件 过渡电阻 微机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行波幅值比较式方向保护 被引量:43
15
作者 董杏丽 葛耀中 +1 位作者 董新洲 张言苍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7期11-15,64,共6页
以小波变换为工具提取故障后的行波信息 ,并通过小波变换实现行波幅值比较式方向保护。对其在线路结构、故障初始角度、接地电阻等不同影响因素作用下的动作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 ,利用小波变换后该原理是切实可行的。
关键词 方向保护 小波变换 输电线路 行波幅值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线路纵联零序方向保护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1
16
作者 李一泉 焦邵麟 +2 位作者 张弛 刘正超 曾耿晖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4-107,共4页
着眼于纵联零序方向保护的安全性,探讨了平行线路区内区外各种接地故障,研究发现,对于两侧均无电气联系的平行线路,纵联零序方向保护一定误动;对于一侧或者两侧有电气联系的线路(包括部分平行),是否误动取决于两者间联系是磁强于电还是... 着眼于纵联零序方向保护的安全性,探讨了平行线路区内区外各种接地故障,研究发现,对于两侧均无电气联系的平行线路,纵联零序方向保护一定误动;对于一侧或者两侧有电气联系的线路(包括部分平行),是否误动取决于两者间联系是磁强于电还是电强于磁;对于一侧共母线的系统,此时纵联零序方向保护其实是安全的;对于同杆并架线路,纵联零序方向保护的安全性亦能得到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联零序方向保护 平行线路 安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杆双回线上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的误判问题 被引量:15
17
作者 孔伟彬 朱晓彤 +2 位作者 张俊洪 程宇 凌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2期45-48,共4页
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是线路保护中的一个重要元件。文中用六序分量法分析了同杆双回线上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性能。结果表明 ,在同杆双回线上发生三相三导线及三相四导线故障、三相五导线跨线故障时 ,有一回线的零序功率方向会拒动。动... 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是线路保护中的一个重要元件。文中用六序分量法分析了同杆双回线上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性能。结果表明 ,在同杆双回线上发生三相三导线及三相四导线故障、三相五导线跨线故障时 ,有一回线的零序功率方向会拒动。动模试验证实了理论分析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 误判 继电保护 同杆双回线 输电线路 线路保护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暂态和数学形态学的超高速线路方向保护 被引量:53
18
作者 林湘宁 刘沛 高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18,共6页
引入数学形态学以提高基于故障暂态的超高速线路方向保护的动作性能。在获取连接在同一母线上的各条输电线路暂态电流信号的基础上,采用数学形态学分析其极性和能量以确定故障方向。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适用于识别发生在输电线路不同位... 引入数学形态学以提高基于故障暂态的超高速线路方向保护的动作性能。在获取连接在同一母线上的各条输电线路暂态电流信号的基础上,采用数学形态学分析其极性和能量以确定故障方向。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适用于识别发生在输电线路不同位置的各种故障。该方案对处理器的采样率、处理能力和速度几乎没有额外的要求,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与传统保护算法相比,基于 MG 的 TBDP 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较少的计算量,同时具有更快的故障响应能力和更高的灵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 输电线路 线路保护 方向保护 数学形态学 故障暂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大规模电力电子装备的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与保护综述 被引量:136
19
作者 宋国兵 陶然 +2 位作者 李斌 胡家兵 王晨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12,共11页
大规模电力电子装备接入使电力系统故障特征不仅受拓扑结构影响,而且受控制策略的影响,导致基于同步机故障特征的常规保护方法对含电力电子装备电力系统存在适应性问题。文中综述了国内外含新能源电源、高压直流、柔性直流的电力系统故... 大规模电力电子装备接入使电力系统故障特征不仅受拓扑结构影响,而且受控制策略的影响,导致基于同步机故障特征的常规保护方法对含电力电子装备电力系统存在适应性问题。文中综述了国内外含新能源电源、高压直流、柔性直流的电力系统故障建模、故障特征分析及继电保护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对含大规模电力电子装备的电力系统故障特征分析方法提出思考,对保护原理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总结。最后,提出考虑协调控制与保护的建议与设想,并探讨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装备 新能源 高压直流 柔性直流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参数和机械参数对继电器直流电弧的影响 被引量:23
20
作者 周玮 臧春艳 何俊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151-155,共5页
电气参数和机械参数是影响小型继电器直流电弧开断性能的主要因素。在实验中改变电源电压、负载条件、继电器分闸弹簧数量以及触头对数,测量继电器开断过程中直流电弧的电压电流波形,总结电弧燃弧时间和能量的规律。研究表明:电源电压... 电气参数和机械参数是影响小型继电器直流电弧开断性能的主要因素。在实验中改变电源电压、负载条件、继电器分闸弹簧数量以及触头对数,测量继电器开断过程中直流电弧的电压电流波形,总结电弧燃弧时间和能量的规律。研究表明:电源电压升高极大地提高了电弧燃弧时间和能量;电源电压一定时,电弧的燃弧时间和能量随电流的上升而增长;电压等级较低时,继电器分断初速度对燃弧时间和电弧能量的影响不大,电压等级较高时,速度对燃弧时间和电弧能量影响较显著;双组触点分断负荷相对于单组触点的情形大大减少了电弧的燃弧时间和电弧能量,有利于减轻电弧对触头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器 直流电弧 燃弧时间 电弧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