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混合双端事件触发机制的协同控制策略研究
1
作者 李冬妮 孙佳月 +1 位作者 闫宇晴 张化光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2-803,共12页
针对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提出基于混合双端事件触发机制的模糊跟踪控制策略.首先,相比于现存状态触发机制,构建一种灵活可调的阈值设计方法以满足系统实时性需求;其次,改进的状态触发机制将状态估计信号作为触发信号,可有效降低现存机... 针对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提出基于混合双端事件触发机制的模糊跟踪控制策略.首先,相比于现存状态触发机制,构建一种灵活可调的阈值设计方法以满足系统实时性需求;其次,改进的状态触发机制将状态估计信号作为触发信号,可有效降低现存机制的保守性并提高阈值设计的灵活性;随后,针对控制器−执行器环节和传感器−控制器环节,设计混合双端事件触发机制来同时缓解双信道的通讯负担.此外,为解决未知不可测状态的问题,构造一种仅基于相对输出信息的状态观测器.最后,在闭环系统内,所有信号都是半全局一致最终有界稳定的,并用一个实际的仿真例子证明了提出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双端事件触发机制 改进的状态触发机制 多智能体系统 规定性能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T液化判别方法对比及基于机器学习的液化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李程程 崔怡怡 +3 位作者 刘中宪 袁晓铭 徐蓝 魏庆宾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6-117,共12页
国内外现有多种基于经验测试数据的液化判别方法,其中静力触探法(cone penetration test,CPT)由于其自身优势成为液化评价中的常用方法。该文介绍了国内外4种常用的CPT液化判别方法:NCEER法、《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方法(简称“岩规法”)... 国内外现有多种基于经验测试数据的液化判别方法,其中静力触探法(cone penetration test,CPT)由于其自身优势成为液化评价中的常用方法。该文介绍了国内外4种常用的CPT液化判别方法:NCEER法、《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方法(简称“岩规法”)、《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规程》方法(简称“软土规程法”)和《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方法,对比分析了4种方法的判别结果,并采用基于数据驱动的分类与回归决策树(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CART)算法以及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算法对液化影响因素对液化触发的重要程度以及影响因素之间的耦合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一套液化发生与否的判别新标准。结果表明:袁晓铭等提出的通则法具有均衡性,液化判别准确率最高,在7度、8度、9度区的准确率均在94%以上,均高于NCEER法,且远高于岩规法和软土规程法;NCEER法次之,但是在9度区的深层,会将大量非液化数据误判为液化数据,不符合实际;岩规法和软土规程法判别效果最差。2种机器学习方法判别准确率分别为97.6%和97.5%,且预测变量的重要性程度排名基本一致,其中相对密实度D r、土壤类型行为指数I c、细粒土含量(fines content,FC)、上覆盖层厚度(cover thickness,CT)对液化触发影响较大,峰值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ration,PGA)、地下水位(groundwater table,GWT)和可液化层厚度(critical thickness of the liquefiable layer,CTL)影响较小。提出新的液化触发判别标准符合各影响因素对液化触发的影响趋势,为液化触发的预测和判别提供了参考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触探 液化判别方法 CART决策树 随机森林 液化触发判别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木地貌学方法在滑坡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伟波 范浩文 +1 位作者 殷悦铭 邓清禄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6-217,230,共13页
我国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滑坡地质灾害是其中重要的灾害类型之一,对受灾区居民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由于历史滑坡地质灾害(如古滑坡)的数据获取途径有限,同时灾害记录的信息并不是很完整,因此不利于开展滑坡地质灾害的历史重建及预测... 我国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滑坡地质灾害是其中重要的灾害类型之一,对受灾区居民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由于历史滑坡地质灾害(如古滑坡)的数据获取途径有限,同时灾害记录的信息并不是很完整,因此不利于开展滑坡地质灾害的历史重建及预测研究,而树木地貌学方法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综述对滑坡地质灾害中的树木倾斜、树轮偏心、树轮宽度突变、应力木形成和细胞管腔变化等常见的树木异常指标进行了总结分析;针对不同的树木异常指标,提出了相应的采样策略和灾害事件的识别方法,进而分析还原了滑坡地质灾害事件的形成历史及时空分布;在此基础上,结合环境数据对滑坡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进行了探讨。总体而言,树木地貌学方法在滑坡地质灾害研究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能够为滑坡地质灾害的历史重建及预测提供参考方法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地质灾害 树木地貌学方法 树木反应特征 诱发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道质量预测的L2-Trigger触发方法研究
4
作者 唐宏 韦世红 +2 位作者 安勇 何鑫 吴中福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8期18-20,共3页
为了使移动IP可满足实时应用,有文献提出采用二层触发器的方法提前触发三层切换,但是却未能提出明确可行的触发方法,文章通过对移动节点切换过程中信道质量的变换的研究,提出了基于信道质量预测的触发方案,并且通过计算机仿真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二层触发器 触发方法 信道质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时间积分视线制导的四自由度无人水面船自适应神经网络路径跟踪控制
5
作者 李俊辉 祝贵兵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7,共9页
为解决四自由度(4 degree-of-freedom,4-DOF)无人水面船在动态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下的路径跟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有限时间积分视线(finite-time integral line-of-sight,FT-ILOS)制导的自适应神经网络路径跟踪控制方法。在视线(line-of-... 为解决四自由度(4 degree-of-freedom,4-DOF)无人水面船在动态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下的路径跟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有限时间积分视线(finite-time integral line-of-sight,FT-ILOS)制导的自适应神经网络路径跟踪控制方法。在视线(line-of-sight,LOS)制导框架下,利用有限时间理论,引入积分机制和新的制导机制,实现船舶位置跟踪误差的有限时间收敛,且避免制导积分项引起的饱和风险。基于反步控制法设计框架,结合FT-ILOS制导方法,利用自适应神经网络逼近复合扰动项,利用虚拟参数学习技术解决“维数灾难”问题,同时利用动态面控制技术降低计算复杂度。为减少执行器响应频率和磨损,在控制律与执行器之间建立周期事件触发协议。通过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证明闭环控制系统中所有信号均有界,通过MATLAB仿真对比实验验证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水面船 路径跟踪 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 周期事件触发协议 有限时间积分视线(FT-ILOS)制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触发机制下配电网三相动态状态估计 被引量:2
6
作者 黄蔓云 徐启颖 +2 位作者 孙国强 卫志农 孙康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00-108,共9页
随着高级量测体系的发展和智能电表的广泛应用,为配电网三相状态估计提供了丰富的终端量测信息。与此同时,大量的智能电表数据给配电网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通信带宽和实时存储要求。为了缓解量测拥堵和时延现象,文中引入事件触发机制... 随着高级量测体系的发展和智能电表的广泛应用,为配电网三相状态估计提供了丰富的终端量测信息。与此同时,大量的智能电表数据给配电网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通信带宽和实时存储要求。为了缓解量测拥堵和时延现象,文中引入事件触发机制代替传统量测数据的周期性采样,在保证有效量测信息及时上传的同时减少通信成本和投资。在此基础上,针对配电网实时状态感知问题,提出了基于鲁棒集合卡尔曼滤波的配电网三相动态状态估计方法,在正常运行场景下,能够保持与无偏估计加权最小二乘法相近的估计精度;当含有坏数据时,该方法也拥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状态估计 事件触发机制 集合卡尔曼滤波 加权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触发式测头在机标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禾 贺永海 +1 位作者 袭萌萌 刘海波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36,42,共4页
触发式测头是触发式在机测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测头进行有效标定可以提高在机测量精度。触发式测头在机标定包括测头预行程误差标定和测头空间位置标定,为剥离测量系统空间误差,基于齐次坐标变换建立测量系统空间误差模型,在此基础... 触发式测头是触发式在机测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测头进行有效标定可以提高在机测量精度。触发式测头在机标定包括测头预行程误差标定和测头空间位置标定,为剥离测量系统空间误差,基于齐次坐标变换建立测量系统空间误差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标准球进行标定的触发式测头预行程误差标定方法和测头空间位置标定方法。对基于金刚石车床的触发式在机测量系统进行测头标定,利用在机测量系统对平面、柱面与球面特征进行在机测量,测量结果验证了标定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车床 在机测量 触发式测头 标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时间敏感网络故障后流量重构与调度优化方法
8
作者 李继 郭永红 +2 位作者 牛海涛 郭欣 侯曾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970-3982,共13页
现有时间敏感网络中的时间触发(Time-Triggered,TT)流量重构研究常忽视流量的冗余情况,导致在实际部署中难以同时兼顾TT流量的延迟性能与故障后重构方案的求解效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故障后流量重构和调度的优化方法。该方法以牺... 现有时间敏感网络中的时间触发(Time-Triggered,TT)流量重构研究常忽视流量的冗余情况,导致在实际部署中难以同时兼顾TT流量的延迟性能与故障后重构方案的求解效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故障后流量重构和调度的优化方法。该方法以牺牲无冗余流量的延迟性能为代价,通过提出的快速重构算法及对应的增强设计,能够在保障求解成功率的基础上实现重构方案求解效率的提升。新方法还通过灵活调整未受影响的TT流的调度方案的策略,设计基于禁忌搜索的优化算法以及对应的最优化目标函数,以提升重构后全网TT流量的延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的求解效率较当前主流的增量重构方法提升了75.03%以上,且能够在多轮重构后改善TT流量的延迟性能,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敏感网络 时间触发流量 流量规划 重构 最优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镦过程中可控硅移相触发和过零触发电路的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海滨 田瑞利 《现代电子技术》 2003年第18期58-59,75,共3页
对电热镦粗过程中可控硅移相触发方式和过零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 ,并利用 L abview图形化编程语言进行了频谱分析。实践结果表明 ,过零触发电路具有对电源污染少 ,负载易于获得良好的正弦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电热镦粗 可控硅 移相触发 过零触发 工作原理 Labview 频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误差隔离的触发式测头预行程标定方法 被引量:10
10
作者 高峰 赵柏涵 +2 位作者 李艳 杨新刚 陈纯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81-1587,共7页
触发式测头是在机测量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预行程会计入测量结果从而影响测量精度,因此有必要对其在实际工况下的预行程进行标定并补偿。在分析预行程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预行程定量标定方法,它通过在实际工况下检测探... 触发式测头是在机测量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预行程会计入测量结果从而影响测量精度,因此有必要对其在实际工况下的预行程进行标定并补偿。在分析预行程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预行程定量标定方法,它通过在实际工况下检测探针与工件接触状况及接触时刻与测头触发时刻之间工件相对测头位移变化而标定出预行程,有效避免了机床伺服系统误差、机床几何及运动误差、探针测球圆度误差、标定体制造误差等因素对标定结果精确性的影响。标定了某高精密测头在实际工况下的预行程,并依据标定结果,完成了触发式测头预行程补偿实验。补偿结果表明,该标定方法实施简单、可行有效,标定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发式测头 预行程 标定方法 标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于构造活跃区的小湾水库地震活动特征--基于地震精定位的分析 被引量:23
11
作者 姜金钟 付虹 陈棋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468-2485,共18页
针对我国在西南构造活跃区修建的水库蓄水与地震活动的关系,本文对蓄水已长达7年并在高水位运维多个周期的云南小湾水库,采用结合波形互相关技术的双差地震定位法对水库库区及周边地区2005年7月至2014年12月发生的M≥1.0级地震进行了精... 针对我国在西南构造活跃区修建的水库蓄水与地震活动的关系,本文对蓄水已长达7年并在高水位运维多个周期的云南小湾水库,采用结合波形互相关技术的双差地震定位法对水库库区及周边地区2005年7月至2014年12月发生的M≥1.0级地震进行了精定位处理,结果显示出明显的地震成丛活动特征,库区内外的地震震源深度差别较大.对地震震源深度、地震活动与水库蓄水水位及b值分析结果表明:小湾水库蓄水后地震活动明显增多,有水库触发地震发生,触发地震主要分布在沿黑惠江(A)和澜沧江流域(B、C)的3组地震丛中,且3个区的触发地震类型均为快速响应型;在水库蓄水响应活动最明显的地震丛集区A,展现出明显的随水库蓄水水体渗透发生地震"迁移"活动的现象;但库区内也存在着与蓄水关系不大的可能属于正常构造地震的活动,而库区外的地震活动与水库蓄水没有什么相关性,很可能是属于正常的构造地震.综合断层展布、岩性分布及震源深度分析,认为水库蓄水引起的溶岩作用和渗透作用及断层活动可能是小湾水库触发地震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湾水库 水库触发地震 双差地震定位法 波形互相关 地震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仑应力计算及应用过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以汶川地震为例 被引量:97
12
作者 石耀霖 曹建玲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2-110,共9页
大地震发生后,估计后续地震发展趋势是人们关心的问题.目前,学术界经常利用大地震造成的库仑应力变化研讨大震对后续地震的影响,但库仑应力的计算和应用中尚有一些问题被忽视而有待探讨.本文修正了传统的库仑应力计算中沿地震破裂面滑... 大地震发生后,估计后续地震发展趋势是人们关心的问题.目前,学术界经常利用大地震造成的库仑应力变化研讨大震对后续地震的影响,但库仑应力的计算和应用中尚有一些问题被忽视而有待探讨.本文修正了传统的库仑应力计算中沿地震破裂面滑动方向计算剪应力变化的近似方法,考虑震后主应力方向可能改变对剪应力变化量计算的影响,对改进方法和传统方法获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基于龙门山地区背景应力场测量资料,根据不同研究者反演的地震破裂模型,计算了汶川地震造成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考察了不同地震破裂模型下库仑应力分布差异.在断层面附近,使用改进方法与传统方法计算的库仑应力分布差异相当大;利用多个地震破裂模型计算大地震库仑应力判断大震后余震发展趋势时,要注意破裂模型不确定性对危险性估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仑应力 修正方法 应力触发 地震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exRay的车载网络系统开发 被引量:17
13
作者 罗峰 陈智琦 +1 位作者 刘矗 孙泽昌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9年第S1期289-295,共7页
分析了使用于车内安全性和实时性相关系统的FlexRay通信协议规范,并以线控转向模型的通信系统为例介绍在开发FlexRay总线通信集群过程中的三个步骤:通信模型仿真,节点ECU软硬件设计和系统整合。最后在系统整合的过程中,将开发的FlexRay... 分析了使用于车内安全性和实时性相关系统的FlexRay通信协议规范,并以线控转向模型的通信系统为例介绍在开发FlexRay总线通信集群过程中的三个步骤:通信模型仿真,节点ECU软硬件设计和系统整合。最后在系统整合的过程中,将开发的FlexRay节点替换掉通信模型中的仿真节点,利用CANoe.FlexRay和具有FlexRay协议分析功能示波器对通信的时序和波形物理特性进行测试和分析,以此验证本文所设计的FlexRay通信集群满足设计需求并符合FlexRay通信协议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EXRAY 时间触发总线 线控系统 CANoe.FlexR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闪器对旋转风机引雷能力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屈路 文习山 +3 位作者 王羽 姒天军 马宇晗 蓝磊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28-1634,共7页
为研究接闪器对旋转风机引雷能力的影响机理,设计了典型2 MW容量风机的1:30微缩模型,考虑了叶尖部分2种典型接闪器类型,利用波形参数为-250/2 500μs的负极性操作冲击波开展了旋转风机模型的接闪放电试验。试验采用升降法获取了各工况... 为研究接闪器对旋转风机引雷能力的影响机理,设计了典型2 MW容量风机的1:30微缩模型,考虑了叶尖部分2种典型接闪器类型,利用波形参数为-250/2 500μs的负极性操作冲击波开展了旋转风机模型的接闪放电试验。试验采用升降法获取了各工况条件下的50%放电电压,并进行了放电过程观测。试验结果表明:在长度为1 m的间隙条件下,间隙的击穿电压随着叶片转速的升高而提升,最多提升4.07%;同时,随着接闪器曲率半径的增大,间隙击穿电压降低,迎面流注的连接位置更加接近高压电极,风机的引雷能力也增强,叶片转动对风机引雷能力的影响程度减小。分析认为,接闪器的曲率半径和叶片的转动改变了叶尖区域的电荷分布,对叶尖接闪器流注的产生和发展产生影响,从而改变了风机的引雷能力。试验结果为风电机组的接闪器设计提供了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接闪器 旋转 升降法 缩比试验 引雷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年苏门答腊M_S8.0地震对缅甸M_S6.5地震动态应力触发作用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彬 陆远忠 +3 位作者 刘耀炜 杨选辉 荆燕 方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399-406,共8页
根据地震动态触发理论,计算了2000年苏门答腊MS8.0,地震在缅甸MS6.5地震破裂面上产生的动态库仑应力:正峰值为1.357 5 MPa,负峰值为-1.113 5 MPa。峰值大于地震触发阈值0.01 MPa,苏门答腊地震的发生对缅甸地震具有一定的触发作用。在计... 根据地震动态触发理论,计算了2000年苏门答腊MS8.0,地震在缅甸MS6.5地震破裂面上产生的动态库仑应力:正峰值为1.357 5 MPa,负峰值为-1.113 5 MPa。峰值大于地震触发阈值0.01 MPa,苏门答腊地震的发生对缅甸地震具有一定的触发作用。在计算过程中发现,主震基本参数、传播过程中介质参数和被触发地震断层参数的准确性对计算结果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态应力触发 反射率法 离散波数分解法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kV串补火花间隙设计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8
16
作者 孙健 阳少军 +3 位作者 周启文 王德昌 杨帆 方太勋 《南方电网技术》 2014年第1期33-37,共5页
介绍了500 kV串补系统中广泛应用的火花间隙系统结构及导通原理,通过分析串补火花间隙的使用工况,提出对火花间隙的功能、性能要求,基于这些要求设计了500 kV串补火花间隙中密封间隙和起弧间隙的自放电电压范围、放电电压配合方案。借... 介绍了500 kV串补系统中广泛应用的火花间隙系统结构及导通原理,通过分析串补火花间隙的使用工况,提出对火花间隙的功能、性能要求,基于这些要求设计了500 kV串补火花间隙中密封间隙和起弧间隙的自放电电压范围、放电电压配合方案。借助高压试验手段,研究了500 kV串补火花间隙中密封间隙、起弧间隙的自放电电压分布,进而对火花间隙进行强制触发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间隙调节方案可以确保火花间隙动作电压的稳定性、触发性能的可靠性和导通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封间隙 起弧间隙 强制触发 调节方案 高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广才岭东部山地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调查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殿伟 姚旭 +3 位作者 金志民 蔡赫 徐春雨 张明海 《中国森林病虫》 2019年第5期28-33,37,共7页
2015年4月-2018年11月,在张广才岭东麓林区横道河子和三道林场的温带森林中,分别利用铗捕法、笼捕法和红外相机技术对主要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横道河子和三道林场铗捕方法的捕获率分别为6.54%和11.34%,笼捕方法的捕... 2015年4月-2018年11月,在张广才岭东麓林区横道河子和三道林场的温带森林中,分别利用铗捕法、笼捕法和红外相机技术对主要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横道河子和三道林场铗捕方法的捕获率分别为6.54%和11.34%,笼捕方法的捕获率分别为9.88%和9.04%,两种方法无显著差异。红外相机技术可以克服铗捕和笼捕两种调查方法无法直接观测动物的不足。三种方法共记录啮齿动物7种:朝鲜姬鼠Apodemus peninsulae、黑线姬鼠A.agrarius、棕背鼠平Myodes rufocanus、大仓鼠Tscherskia triton、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花鼠Tamias sibiricus和松鼠Sciurus vulgaris。横道河子林区优势种是朝鲜姬鼠,三道林场林区优势种是黑线姬鼠和朝鲜姬鼠,三道林场的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和均匀性指数均高于横道河子林场,不同植被类型的啮齿动物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齿动物 张广才岭 群落多样性 铗日法 红外相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触发CAN总线实时性分析及评估方法 被引量:8
18
作者 夏继强 薛利强 满庆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2-227,共6页
针对目前时间触发控制器局域网(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缺乏统一评估方法的现状,提出了一套系统建立与评估方案.采用均匀装载算法建立系统调度矩阵,实现了周期信息的实时传输.结合CAN总线的传输机制与时间触发的特点,改进了... 针对目前时间触发控制器局域网(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缺乏统一评估方法的现状,提出了一套系统建立与评估方案.采用均匀装载算法建立系统调度矩阵,实现了周期信息的实时传输.结合CAN总线的传输机制与时间触发的特点,改进了时间触发系统中非周期信息最坏延迟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不满足系统实时性要求的信息提出了计算其失效概率的方法,建立了时间触发CAN总线系统的设计与评估流程,提出了系统参数调整方案.评估方案能够提高设计效率,利用信息失效概率以及最坏延迟对系统实时性进行分析,使分析结果更加精确、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触发 CAN总线 实时性 失效概率 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ACE系统的总线实时通讯方法设计 被引量:4
19
作者 阎诚 霍德聪 谢松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97-1303,1310,共8页
对利用d SPACE仿真器进行CAN总线实时通讯时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使用中断和使能两种触发方式,设计了基于d SPACE的CAN通讯接口模型。构建了卫星分系统仿真模型,按照星上CAN总线通讯协议,进行了实时仿... 对利用d SPACE仿真器进行CAN总线实时通讯时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使用中断和使能两种触发方式,设计了基于d SPACE的CAN通讯接口模型。构建了卫星分系统仿真模型,按照星上CAN总线通讯协议,进行了实时仿真,实现了在分系统仿真模型与星务分系统之间进行大数据量通讯。仿真结果证明了本文设计的CAN通讯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PACE 实时仿真 CAN通讯 触发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发生日期的触发因素分析及对短临预测方法的思考 被引量:10
20
作者 郭增建 郭安宁 +2 位作者 张炜超 赵乘程 李鑫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3-418,共6页
短临预报是目前地震预测的难点,通过对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发生日期的研究,发现发生日期7月22日是节气、低点位移、异年倍七律和朔望共同作用的时间点。据此,本文用一些基于可能触发地震发生的非传统方法的时间预测方法,回顾性... 短临预报是目前地震预测的难点,通过对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发生日期的研究,发现发生日期7月22日是节气、低点位移、异年倍七律和朔望共同作用的时间点。据此,本文用一些基于可能触发地震发生的非传统方法的时间预测方法,回顾性地讨论了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发生日期的临震日期预测问题。通过对岷县漳县MS6.6地震研究,认为在地震短临日期的预测上。一些非传统方法虽然在机理上还有待研究,但在统计上多次证明该方法具有预测准确性的效能。要基于传统方法与非传统方法结合,才能对临震预测的时间逼近,同时提出今后预测临震时间的思路:多因素不断拦截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震预测 节气 低点位移 异年倍七律 朔望 多因素触发拦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