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ZF and RZF in Low-Resolution ADC/DAC Massive MIMO Systems
1
作者 Talha Younas Shen Jin +4 位作者 Muluneh Mekonnen Gao Mingliang Saqib Saleem Sohaib Tahir Mahrukh Liaqat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24年第8期115-126,共12页
Large number of antennas and higher bandwidth usage in massive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IMO)systems create immense burden on receiver in terms of higher power consumption.The power consumption at the receiver ra... Large number of antennas and higher bandwidth usage in massive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IMO)systems create immense burden on receiver in terms of higher power consumption.The power consumption at the receiver radio frequency(RF)circuits can be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of low resolution.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bandwidth efficiency(BE)of massive MIMO with perfect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by applying low resolution ADCs with Rician fadings.We start our analysis by deriving the additive quantization noise model,which helps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ADC resolution on BE by keeping the power constraint at the receiver in radar.We also investigate deeply the effects of using higher bit rates and the number of BS antennas on bandwidth efficiency(BE)of the system.We emphasize that good bandwidth efficiency can be achieved by even using low resolution ADC by using regularized zero-forcing(RZF)combining algorithm.We also provide a generic analysis of energy efficiency(EE)with different options of bits by calculating the energy efficiencies(EE)using the achievable rates.We emphasize that satisfactory BE can be achieved by even using low-resolution ADC/DAC in massive MIM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bit analog-digital converter massive(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IMO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MMSE) regularized zero forcing zero forc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F-DPC机制的多天线下行系统的自适应调制 被引量:1
2
作者 韩锋 刘应状 +1 位作者 朱光喜 韦耿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36-340,共5页
以系统总速率最大化为目标,基于迫零污纸编码(ZF-DPC)机制提出了 MIMO 多用户下行系统的一种保障用户 QoS 的自适应调制方案。根据这一方案,基站应用空分多址接入(SDMA)同时支持多个用户;针对污纸编码(DPC)的极高复杂度,利用次优的 ZF-D... 以系统总速率最大化为目标,基于迫零污纸编码(ZF-DPC)机制提出了 MIMO 多用户下行系统的一种保障用户 QoS 的自适应调制方案。根据这一方案,基站应用空分多址接入(SDMA)同时支持多个用户;针对污纸编码(DPC)的极高复杂度,利用次优的 ZF-DPC 消除用户间的干扰;在理想信道信息情形下实现可变速率可变功率自适应调制。考虑到最优算法的高复杂度,提出了两种可应用到实际系统的低复杂度次优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次优算法在极大降低系统复杂度的同时,总速率比较接近最优算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自适应调制 迫零污纸编码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信道中ZF协作MIMO发射的性能分析
3
作者 王海荣 董健 +1 位作者 黄永明 杨绿溪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9-78,共10页
针对有协作反馈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干扰信道,研究了迫零(ZF,zero-forcing)协作发射策略的性能。为了推导和速率(sum rate)与中断概率等性能指标的解析表达式,研究了在MIMO的维数趋向无穷时,各性能指... 针对有协作反馈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干扰信道,研究了迫零(ZF,zero-forcing)协作发射策略的性能。为了推导和速率(sum rate)与中断概率等性能指标的解析表达式,研究了在MIMO的维数趋向无穷时,各性能指标的渐近特性。利用随机矩阵理论,首次提出了迫零协作发射策略中等效矩阵所有特征值的一个渐近估计。并基于此推导了和速率的2个闭式表达式,同时还获得了和速率随着MIMO维数变化的缩放律。此外,利用多元统计中Wishart矩阵最小特征值概率分布函数的相关结论,推导了2种特例下的上述协作发射策略的中断概率表达式。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的性能指标解析表达式不仅在大维的情况下成立,而且在中等维度下也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干扰信道 迫零 协作发射 随机矩阵理论 多元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站协作系统中基于GAMP算法的RZFBF预编码实现
4
作者 王忠勇 冯双丽 +1 位作者 袁正道 张园园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38,共6页
基站协作系统中,基于正则化迫零波束赋形(regularized zero forcing beam-forming,RZFBF)的集中式协作预编码能够获得与脏纸编码近似的容量性能,然而随协作基站数目增多,集中式协作预编码对回程容量的要求变得极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 基站协作系统中,基于正则化迫零波束赋形(regularized zero forcing beam-forming,RZFBF)的集中式协作预编码能够获得与脏纸编码近似的容量性能,然而随协作基站数目增多,集中式协作预编码对回程容量的要求变得极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广义近似消息传递(generalized approximate message passing,GAMP)的分布式预编码符号设计方案,通过相邻基站间的信息交互将全局计算开销分解成许多小的计算任务,极大地降低了系统对回程容量的要求.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以较低的计算复杂度获得近似于集中式RZFBF预编码算法所能达到的系统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站协作 迫零波束赋形 预编码 回程容量 消息传递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系统中ZF算法实现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美艳 《信息通信》 2011年第4期17-18,共2页
MIMO技术中一个关键的方面是接收机的接收算法,本文主要描述了ZF求伪逆解MIMO算法的定点化实现过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定点化链路的性能非常接近浮点链路的性能。
关键词 MIMO 接收算法 zf 定点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力区主导下的塔式起重机地基与基础设计
6
作者 孙亦军 《建筑技术》 2025年第3期320-325,共6页
塔式起重机基础底下零力区占比大小是评价塔式起重机抗倾覆的重要指标,零力区大小决定偏心距取值,也影响基底最大压应力,关系塔式起重机运行安全及其地基与基础设计的经济性问题。国家规范、标准中对塔式起重机的基础底面零力区面积有... 塔式起重机基础底下零力区占比大小是评价塔式起重机抗倾覆的重要指标,零力区大小决定偏心距取值,也影响基底最大压应力,关系塔式起重机运行安全及其地基与基础设计的经济性问题。国家规范、标准中对塔式起重机的基础底面零力区面积有明确规定,但塔式起重机的地基与基础设计中由于其他限制条文致使零力区占比不能被充分利用,导致规范中的零力区占比限值失去应有作用。基于此,结合规范、标准要求的零力区占比,提出一种塔式起重机地基与基础设计方法,能使塔式起重机的地基与基础设计更精确、先进、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式起重机 零力区 偏心距 压应力 地基与基础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通信多组空时编码中等效MIMO模型ZF解码 被引量:1
7
作者 康瑞琪 葛利嘉 张振宇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06-912,共7页
面向短波通信提出了多组空时编码(MGSTC)的一种等效多输入多输出(MIMO)模型迫零(ZF)解码算法。该算法以降低运算复杂度为目的,将原多时隙MIMO系统拆分为多个多时隙单输入多输出(SIMO)系统并分别等效为多个新的单时隙MIMO系统模型,通过... 面向短波通信提出了多组空时编码(MGSTC)的一种等效多输入多输出(MIMO)模型迫零(ZF)解码算法。该算法以降低运算复杂度为目的,将原多时隙MIMO系统拆分为多个多时隙单输入多输出(SIMO)系统并分别等效为多个新的单时隙MIMO系统模型,通过各自左乘等效信道矩阵的共轭转置后进行最大比合并(MRC)以及ZF解码获得发送信号估计值,避免了球形解码(SD)中对高阶矩阵的QR分解。仿真结果表明,与虚拟MIMO模型SD解码算法相比,等效MIMO模型ZF解码算法在误码率(BER)性能1 d B损耗的情况下,运算量降低一个数量级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通信 多组空时编码 多输入多输出 迫零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FDPC编码自组织传感器网络信道容量的研究
8
作者 翟永智 景占荣 徐振华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8-91,95,共5页
自组织的随机模式广播式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信道容量的估计是基于系统接收端传感器天线数量是确定的,而发送端传感器天线数量是随机的.为了精确估算此系统的信道容量,把ZFDPC(ZEROFORCEDIRTYPAPERCODE)算法和贝叶斯(Bayes)方法结合... 自组织的随机模式广播式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信道容量的估计是基于系统接收端传感器天线数量是确定的,而发送端传感器天线数量是随机的.为了精确估算此系统的信道容量,把ZFDPC(ZEROFORCEDIRTYPAPERCODE)算法和贝叶斯(Bayes)方法结合起来,对发送端和固定端天线数量固定的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进行修正.仿真试验表明:这样的算法对于随机广播式MIMO系统信道容量的估算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织广播式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信道容量 zfDPC算法 后验分布 贝叶斯(Bayes)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系统下基于ZF准则的低复杂度参考信号点检测算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海波 李廷军 +1 位作者 朱四华 毕敬腾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9-94,共6页
在收发天线较多以及采用高阶正交幅度调制的MIMO系统中,现有的基于信道分组的MIMO并行检测算法所需的计算复杂度快速增加但误码性能提高有限。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迫零准则下基于Lattice Reduction的低复杂度MIMO分组并行检测算法。该... 在收发天线较多以及采用高阶正交幅度调制的MIMO系统中,现有的基于信道分组的MIMO并行检测算法所需的计算复杂度快速增加但误码性能提高有限。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迫零准则下基于Lattice Reduction的低复杂度MIMO分组并行检测算法。该算法在ZF准则下采用Lattice Reduction算法降低分组后子信道的条件数,在参考信号点基础上对信号进行检测。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8×8,16QAM和64QAM的MIMO系统中,比现有分组并行检测算法计算复杂度降低了60%以上;相同误码率下,检测性能提高了2 dB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系统 迫零准则 参考信号点 格归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效的渐近式RZF协作波束成形算法研究
10
作者 张颖慧 张彪 +1 位作者 逯效亭 刘洋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9-179,共11页
在下行异构大规模MIMO系统中,针对目前多流正则化迫零波束成形算法将正则化项中的每根天线功率约束值均设为固定的上限,且忽略在实际部署环境中天线数量、用户数以及QoS等因素影响,设计的Multiflow-RZF波束成形并不能获得最佳能效的问题... 在下行异构大规模MIMO系统中,针对目前多流正则化迫零波束成形算法将正则化项中的每根天线功率约束值均设为固定的上限,且忽略在实际部署环境中天线数量、用户数以及QoS等因素影响,设计的Multiflow-RZF波束成形并不能获得最佳能效的问题,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渐进式RZF协作波束成形算法。该算法在每次迭代中,对天线功率约束集合进行最优选择,渐近地获得最优波束成形设计以平衡用户间的干扰,在满足QoS约束和天线功率约束下,考虑天线数量、用户数等因素的影响,实现异构大规模MIMO系统能效最优。鉴于回程功耗在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重要性,进一步考虑更符合实际应用的回程功耗系统模型,分析了回程功耗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新算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大的性能提升,特别是当天线数较大时,算法性能接近最优,特别适合于下一代通信的大规模MIMO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效 功率约束 正则化迫零 大规模MIMO 异构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头弹复合药筒抽壳闭气性能分析与改进设计
11
作者 王宏金 宁变芳 +1 位作者 张国平 张世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12-119,共8页
针对埋头弹药的闭气和抽壳问题,设计复合药筒方案,并对方案的闭气性能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最大380 MPa膛压下,药筒底座与筒体和闩体之间闭气性能良好,但端盖与身管之间闭气性较差,且筒体前端塑性变形较大,易出现抽壳后筒体破损。... 针对埋头弹药的闭气和抽壳问题,设计复合药筒方案,并对方案的闭气性能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最大380 MPa膛压下,药筒底座与筒体和闩体之间闭气性能良好,但端盖与身管之间闭气性较差,且筒体前端塑性变形较大,易出现抽壳后筒体破损。在此基础上,提出复合药筒改进方案,并与改进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端盖与身管之间有效接触面积增大,闭气效果明显改善,且筒体前端塑性变形明显变小,局部破损情况得到明显改善,膛压卸载后端盖与底座均与药室脱离,可实现几乎零抽壳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头弹 复合药筒 零抽壳力 闭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动力技术研究进展及趋势研判
12
作者 张伟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S1期48-56,共9页
量子动力技术作为下一代深空探测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有助于突破空间动力的瓶颈,拓展深空探测的边界。概述了量子动力技术的研究进展,从理论基础、技术原理及相关实验研究等方面分析了量子惯性、卡西米尔效应以及量子冲程引擎三条量子... 量子动力技术作为下一代深空探测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有助于突破空间动力的瓶颈,拓展深空探测的边界。概述了量子动力技术的研究进展,从理论基础、技术原理及相关实验研究等方面分析了量子惯性、卡西米尔效应以及量子冲程引擎三条量子动力技术研究路径和技术前景。面向后续工程应用,展望了量子动力理论与技术研究面临的难点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动力 量子惯性 卡西米尔力 零点能 量子冲程引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位移与无应力状态控制的斜拉扣挂施工扣索力确定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余玉洁 罗永琪 +1 位作者 周文 蒋丽忠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89,共7页
大跨度拱桥常采用斜拉扣挂法开展拱肋施工,但在节段拼装过程中扣索索力和拱肋空间位形之间互相影响,索力优化计算以及扣索状态控制问题复杂。提出改进零位移法结合无应力状态控制法的复合扣索力计算方法:基于改进型零位移法快速得到满... 大跨度拱桥常采用斜拉扣挂法开展拱肋施工,但在节段拼装过程中扣索索力和拱肋空间位形之间互相影响,索力优化计算以及扣索状态控制问题复杂。提出改进零位移法结合无应力状态控制法的复合扣索力计算方法:基于改进型零位移法快速得到满足成拱线形要求的扣索力大小,基于成拱索力采用无应力状态法反推各施工阶段扣索索力。该复合方法可避免传统零位移法扣索力不准和反复迭代计算的缺陷,施工中扣索可实现一次张拉,后续节段拼装中无需对扣索进行索力调整。以某跨径430 m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缆扣合一施工为工程应用背景,采用的零位移法结合无应力状态法对大跨度非对称式钢结构拱肋进行斜拉扣挂拼装的扣索力求解和施工模拟。分析拼装过程中扣索力变化规律,并对比验证实际线形与目标线形偏差,以及拱肋应力与设计应力之间偏差程度。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复合算法理论简单且索力求解计算便捷。所求的扣索力可有效保证拱肋拼装完成及松索后拱肋线形和受力均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拱桥 斜拉扣挂法 扣索力计算 零位移法 无应力状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弹簧式准零刚度隔振系统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耿迪生 任亚峰 +1 位作者 连晋毅 孙晓辉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7期113-119,共7页
针对车载精密仪器低频隔振,文章将两个液压弹簧作为负刚度元件,并与竖直弹簧并联构造了一种新型准零刚度隔振系统。通过对系统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到了实现准零刚度特性的参数条件;利用平均法求解了系统在简谐力激励下的幅频响应;采用马... 针对车载精密仪器低频隔振,文章将两个液压弹簧作为负刚度元件,并与竖直弹簧并联构造了一种新型准零刚度隔振系统。通过对系统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到了实现准零刚度特性的参数条件;利用平均法求解了系统在简谐力激励下的幅频响应;采用马蒂厄方程判别法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又分析了线性刚度参数和非线性刚度参数对力传递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线性系统,准零刚度系统的起始隔振频率降低了54%左右。该研究使得车载精密仪器在低频乃至超低频工况下也不会轻易损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隔振 液压弹簧 准零刚度 力传递率 隔振频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准零刚度隔振器的特性分析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52
15
作者 徐道临 张月英 +1 位作者 周加喜 张敬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08-213,共6页
将五个线性弹簧并联组合,设计出一种具有高静态刚度、低动态刚度的非线性低频隔振器。分析了系统的刚度特性,给出了系统的准零刚度(QZS)条件。利用谐波平衡法分析了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得出了系统的力传递率,并分析了阻尼及激励力对系统... 将五个线性弹簧并联组合,设计出一种具有高静态刚度、低动态刚度的非线性低频隔振器。分析了系统的刚度特性,给出了系统的准零刚度(QZS)条件。利用谐波平衡法分析了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得出了系统的力传递率,并分析了阻尼及激励力对系统传递率的影响。为了验证QZS系统的隔振性能,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QZS隔振器的低频隔振性能明显优于相应的线性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零刚度 隔振器 低频隔振 力传递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力传感器动态补偿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徐科军 张颖 张崇巍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6-121,共6页
改善腕力传感器的动态品质是扩大其应用范围,使其在国际上独具特色的当务之急。本文分别用系统辨识方法和零极点配置方法设计动态补偿环节;又分别用运放和单片机实现动态补偿器,极大地提高了腕力传感器动态响应的快速性。在具体探索... 改善腕力传感器的动态品质是扩大其应用范围,使其在国际上独具特色的当务之急。本文分别用系统辨识方法和零极点配置方法设计动态补偿环节;又分别用运放和单片机实现动态补偿器,极大地提高了腕力传感器动态响应的快速性。在具体探索中,还总结、归纳出较为完整、系统的理论方法和实施方案,可用于指导其它传感器和测量系统动态特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力传感器 动态补偿 系统辨识 零极点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实时全息干涉法分析岩石的侧向受力问题 被引量:8
17
作者 谢锦平 刘冬梅 +3 位作者 王凤鹏 赖昭胜 周玉斌 陈志勇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9-60,共2页
本文简述了实时全息干涉法测形变位移的基本原理 ,分析了条纹变化与形变位移变化的关系 。
关键词 实时全息干涉法 岩石 侧向受力 位移递度 零级条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快速递归V-BLAST检测算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罗振东 赵明 +1 位作者 刘思杨 刘元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546-1550,共5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快速递归V-BLAST算法。此算法采用一种简单的矩阵伪逆递推关系,利用前一次迭代时得到的迫零加权矩阵和加权向量直接计算出下一次迭代的迫零加权矩阵和加权向量。与现有的V-BLAST检测算法相比,所提出的算法在保证最...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快速递归V-BLAST算法。此算法采用一种简单的矩阵伪逆递推关系,利用前一次迭代时得到的迫零加权矩阵和加权向量直接计算出下一次迭代的迫零加权矩阵和加权向量。与现有的V-BLAST检测算法相比,所提出的算法在保证最优性能的前提下,具有更低的计算复杂度和更快的处理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多入多出(MIM0)系统 V—BLAST 迫零串行干扰删除 递归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位置传感器BLDC零启动的纯硬件实现方法 被引量:10
19
作者 林潇 潘双夏 胡晓杭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91-1596,共6页
为了在现有电机和控制器等产品的基础上实现低风险及低成本的产品升级换代,基于无刷无位置传感直流电机反电动势过零检测的原理,分析了三相反电动势端电压与中性点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可完全替换3路霍尔传感器的无刷无位置传感电机零启动... 为了在现有电机和控制器等产品的基础上实现低风险及低成本的产品升级换代,基于无刷无位置传感直流电机反电动势过零检测的原理,分析了三相反电动势端电压与中性点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可完全替换3路霍尔传感器的无刷无位置传感电机零启动的纯硬件方法,弥补了传统无传感控制策略运算要求高、成本提升大、可靠性不高、30°软件时延的缺点.经理论分析和大量实验验证,输出的模拟换相逻辑信号与原系统中霍尔信号相一致,零启动具有大扭矩、无抖动、平滑、提速快的特性,可以完全取代霍尔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机(BLDC) 无位置传感器 反电动势 过零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基础准零刚度隔振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庆超 柴凯 +1 位作者 楼京俊 李爽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0-74,共5页
为解决工程实践中的低频振动问题,提出了利用柔性基础准零刚度隔振系统对其进行隔离的方法。根据舰船装备实际情况,建立了柔性基础准零刚度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利用谐波平衡法和平均法对动力学方程进行了求解,得到了谐波力激励下系统... 为解决工程实践中的低频振动问题,提出了利用柔性基础准零刚度隔振系统对其进行隔离的方法。根据舰船装备实际情况,建立了柔性基础准零刚度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利用谐波平衡法和平均法对动力学方程进行了求解,得到了谐波力激励下系统的幅频特性曲线和力传递率。研究了不同激励力幅值、质量比和阻尼比对系统隔振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相比相应的等效线性隔振系统,通过适当地减小激励幅值和适当地增大质量比、阻尼比,柔性基础准零刚度隔振系统具有更优越的低频隔振性能,隔振起始频率较低,振动衰减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零刚度 谐波平衡法 平均法 力传递率 隔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