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3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稻复种区上部烟叶一次性采收成熟度及经济与品质效应
1
作者 李旭 金江华 +9 位作者 蒋宇丽 张守荣 于大鹏 崔日男 秦凌 成勍松 秦李俊 卿俊翔 旷子扬 邓小华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9-487,共9页
[目的]探寻烤烟上部6片烟叶一次性采收适宜成熟度及不同采收成熟度的烟叶品质和经济效应,为提高上部烟叶高可用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云烟87为材料,设计低(M_(1))、中(M_(2))、高(M_(3))3个成熟度处理,研究不同成熟度鲜烟叶成熟特征... [目的]探寻烤烟上部6片烟叶一次性采收适宜成熟度及不同采收成熟度的烟叶品质和经济效应,为提高上部烟叶高可用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云烟87为材料,设计低(M_(1))、中(M_(2))、高(M_(3))3个成熟度处理,研究不同成熟度鲜烟叶成熟特征及上部烟叶一次性采收的经济和品质效应。[结果](1)鲜烟叶成熟度与单叶质量、叶片厚度、叶面积质量、淀粉呈显著负相关,与外观质量指数、总糖、还原糖、烟碱呈显著正相关,对烟叶评吸质量的影响大于外观质量,对烟叶理化性状影响大于经济性状,主要影响单叶质量、叶片厚度和淀粉3个指标。(2)上部烟叶一次性采收成熟度提高,鲜烟叶的叶面由黄绿变全黄、茸毛脱落增加、表面粘手感增强、叶脉由绿变白、成熟斑增多、鲜烟叶SPAD值(叶绿素的相对含量)下降。(3)上部烟叶中等成熟度采收(M_(2)处理)较M_(1)、M_(3)处理的正组烟叶比例分别提高13.00、3.53个百分点,上等烟率分别提高14.00、7.29个百分点,杂色烟叶比例分别降低9.10、2.41个百分点,微带青烟叶比例分别降低3.91、1.22个百分点。(4)随上部烟叶采收成熟度提高,烤后烟叶的叶片结构疏松、油分增加、色度增强、叶片变薄、单叶质量下降、糖含量和两糖比及糖碱比升高、淀粉含量下降。(5)上部叶中等成熟度采收(M_(2)处理)的烟叶香气量尚足,清晰度中等,但稍有口腔干燥感,整体表现尚协调;高成熟度(M_(3))采收的上部叶枯焦杂气稍有显露,烟香透发度略有下降;M_(2)处理较M_(1)、M_(3)处理评吸总分分别高1.58%、3.20%。[结论]湖南烟稻复种烟区云烟87的上部6片烟叶一次性采收要求叶面黄绿(变黄程度70%~80%)、主脉全白、支脉部分变白(变白程度2/3)、茸毛部分脱落、有成熟斑(主要在叶尖部分)、SPAD值在13.03~24.71为适宜成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上部烟叶 一次性采收成熟度 烟叶品质 经济性状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茬烤烟上部烟叶一次性采收的稳温降湿烘烤工艺研究
2
作者 江智敏 王卫民 +5 位作者 夏冰 陈柄妍 温永财 李思军 周海宽 邓小华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195-2205,共11页
为明确一次性采收上部烟叶稳温降湿烘烤工艺下的烤房温湿度差异和物质动态变化及品质与经济效应,本研究以湘烟7号上部叶为试验材料,设计稳温降湿烘烤工艺与四步式烘烤工艺2个处理,研究其烘烤过程中的烤房内温湿度均匀度、烟叶物质动态变... 为明确一次性采收上部烟叶稳温降湿烘烤工艺下的烤房温湿度差异和物质动态变化及品质与经济效应,本研究以湘烟7号上部叶为试验材料,设计稳温降湿烘烤工艺与四步式烘烤工艺2个处理,研究其烘烤过程中的烤房内温湿度均匀度、烟叶物质动态变化,以及对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评吸质量和烘烤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烤房内温度、湿度垂直差异小于水平差异。与四步式烘烤工艺相比,稳温降湿烘烤工艺可以提高烤房的温湿度均匀度,增加烟叶疏松度、色度和油分,增加单叶质量和糖含量,减少烟叶的叶面积质量、淀粉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使正组烟叶比例提高4.14个百分点、杂色烟叶比例降低0.59个百分点、微带青烟叶比例降低3.55个百分点,上等烟比例提高4.20个百分点,均价提高3.67%,外观质量总分和评吸总分分别提高4.01%、1.55%,烘烤能耗成本减少11.54%。因此,对稻作烟区上部叶选用稳温降湿烘烤工艺,能促进烟叶品质提升,节约成本,提高烘烤经济效应。本研究可为稻作烟区制定控青降杂烘烤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温降湿烘烤工艺 上部稻茬烤烟 烤房温湿度变化 烟叶品质 经济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存方式及时间对烟叶醇化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薛云 曲利利 +6 位作者 杨雯静 刘远上 梁佳欣 梁永伟 吴攀 吴彦 许春平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25-33,共9页
【目的】探明不同贮存方式及时间对烟叶醇化质量的影响,为烟叶分类贮存,实施精准养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自然库、保湿库和机械库中分别选取5个醇化时间(3个月、9个月、12个月、15个月、18个月)的福建龙岩CFS烟叶和贵州遵义CF... 【目的】探明不同贮存方式及时间对烟叶醇化质量的影响,为烟叶分类贮存,实施精准养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自然库、保湿库和机械库中分别选取5个醇化时间(3个月、9个月、12个月、15个月、18个月)的福建龙岩CFS烟叶和贵州遵义CFSE1烟叶,品种均为云烟87,采用连续流动仪和GC-MS技术测定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和挥发性成分含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探究不同贮存条件下烟叶醇化的质量。【结果】醇化过程中,不同贮存库2种烟叶的烟碱、总糖、还原糖含量均呈降低趋势,其中,醇化18个月后,3个贮存库中福建龙岩CFS烟叶的烟碱、还原糖及总糖含量较醇化3个月时的降幅分别为23.13%~16.79%、18.82%~16.27%及19.14%~13.33%,以机械库贮存烟碱、还原糖、总糖含量降幅最大。醇化18个月时,机械库、自然库、保湿库中贵州遵义CFSE1烟叶的烟碱含量分别较醇化3个月时降低4.55%、10.13%、6.58%;还原糖降幅分别为7.37%、4.49%、12.23%;总糖降幅分别为7.25%、9.96%、13.30%。醇化18个月时,3个贮存库中福建龙岩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糖碱比均在适宜范围,贵州遵义烟叶还原糖、总糖含量、糖碱比未在适宜范围内,需延长醇化时间。3个贮存库中2种烟叶的挥发性成分总量均随醇化时间延长而增加,醇化18个月时机械库最高。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贮存库对2种烟叶的挥发性成分影响显著。【结论】醇化18个月后,福建龙岩CFS烟叶和贵州遵义CFSE1烟叶挥发性成分总量均在机械库最高,且福建龙岩CFS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糖碱比适宜。综合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和挥发性成分总量考虑,福建龙岩CFS烟叶和贵州遵义CFSE1烟叶宜贮存于机械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烤烟 贮存方式 烟叶醇化 常规化学成分 挥发性成分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甜醇甜香型与清甜香型烟叶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差异分析
4
作者 蔡联合 苏赞 +2 位作者 梁伟 陈义昌 邹克兴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101-106,共6页
为探明焦甜醇甜香型烟叶和清甜香型烟叶的质量和烟气风格,更好地指导卷烟配方用烟,分析了两种香型烟叶在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清甜香型烟叶的总糖、还原糖含量显著高于焦甜醇甜香型烟叶,两种香型C3FA烟叶的总糖含量分... 为探明焦甜醇甜香型烟叶和清甜香型烟叶的质量和烟气风格,更好地指导卷烟配方用烟,分析了两种香型烟叶在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清甜香型烟叶的总糖、还原糖含量显著高于焦甜醇甜香型烟叶,两种香型C3FA烟叶的总糖含量分别为31.0%和27.4%,还原糖含量分别为26.3%和22.0%,C3F烟叶的总糖含量分别为27.0%和20.2%,还原糖含量分别为23.3%和16.1%;化学成分协调性上清甜香型烟叶的糖碱比表现较好,清甜香型C3FA和C3F烟叶的糖碱比分别为10.31和8.38,而钾氯比表现欠佳;两种香型烟叶在多酚类物质含量上的差异较大,清甜香型烟叶除莨菪亭外,其余酚类物质含量均高于焦甜醇甜香型烟叶,两种香型C3FA烟叶总酚类物质含量分别36.82和24.55 mg·g^(-1),C3F烟叶的总酚类物质含量分别为38.94和25.16 mg·g^(-1);两类型烟叶中的非挥发性有机酸均以苹果酸含量最高,且焦甜醇甜香型烟叶的苹果酸含量明显高于清甜香型烟叶,焦甜醇甜香型C3FA烟叶的苹果酸含量为47.2 mg·g^(-1),C3F烟叶的苹果酸含量为64.8 mg·g^(-1)。在感官质量上,两种类型烟叶的香韵特征差异较大,其中清甜香型烟叶的香韵表现更为丰富,主要以干草香和清甜香为主,而焦甜醇甜香型烟叶主要以干草香和焦甜香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甜醇甜香型 清甜香型 烟叶 化学成分 感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烤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刘芳 孟智勇 +6 位作者 马浩波 李朋 宗胜杰 宋笑龙 王俊生 李岩 冀德红 《种业导刊》 2025年第1期66-72,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烟叶产质量,节省施肥成本,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供试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在施氮量不变的基础上设置配施15%(CK)、20%、25%、30%的有机氮共4个处理,对田间烟叶长势和烤后烟叶产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保证施氮量不变,配施... 为进一步提高烟叶产质量,节省施肥成本,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供试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在施氮量不变的基础上设置配施15%(CK)、20%、25%、30%的有机氮共4个处理,对田间烟叶长势和烤后烟叶产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保证施氮量不变,配施25%有机氮,可以促进株高增高,中部叶最大叶面积增大,有效优化农艺性状;提高色度,减少含青度和挂灰杂色,增加油分,改善烟叶外观质量;香气质变好、香气量增多,杂气、刺激性降低,更大程度提高烤后烟叶感官评吸质量;上等烟比例提高至68.03%,中上部烟叶产量增加34.5 kg/hm^(2),产值增加1649.7元/hm^(2),对提高经济效益发挥积极作用。在永州植烟地区可以示范推广施氮量不变、有机氮25%+无机氮75%的施肥配比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有机肥 无机肥 肥料配比 产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作模式对烤烟品质及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6
作者 赵国明 李娟 +3 位作者 户艳霞 蒲婷婷 李朝海 杨永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5期49-56,共8页
为探究轮作模式对烤烟产量、质量以及植烟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为材料,设置水稻—烤烟、油菜—烤烟和蚕豆—烤烟3种轮作模式,开展了田间试验,调查了不同轮作模式对烤烟农艺性状、产量、质量及土壤理化... 为探究轮作模式对烤烟产量、质量以及植烟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为材料,设置水稻—烤烟、油菜—烤烟和蚕豆—烤烟3种轮作模式,开展了田间试验,调查了不同轮作模式对烤烟农艺性状、产量、质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同时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烤烟根际土壤样品的微生物进行了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水稻—烤烟轮作模式下烤烟株高、茎围、最大叶面积等农艺性状表现较优,烟叶性状较优且化学成分含量较为适宜,中上等烟叶比例最高;同时降低了土壤的pH值,提高了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总氮含量,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有一定的影响。综合考虑烤烟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群落变化等因素,以水稻—烤烟轮作模式在烟叶生产中的优势较为明显,可在大理地区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轮作模式 性状 产量 质量 土壤理化性状 土壤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烟末有机肥与不同比例化肥配施对青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宋建群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6期188-190,共3页
为探究废烟末有机肥配施化肥对青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设置了6个盆栽试验,探究了不同比例废烟末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对青菜生物量、维生素C和硝酸盐的影响。结果表明:腐熟废烟末有机肥配施一定比例的化肥,能显著提高青菜的生物量,改善品质... 为探究废烟末有机肥配施化肥对青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设置了6个盆栽试验,探究了不同比例废烟末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对青菜生物量、维生素C和硝酸盐的影响。结果表明:腐熟废烟末有机肥配施一定比例的化肥,能显著提高青菜的生物量,改善品质。与未腐熟废烟末相比,腐熟废烟末有机肥施用使青菜生物量增加5 014%,维生素C含量增加165.6%,硝酸盐降低50.6%;与常规施用化肥相比,腐熟废烟末有机肥配施20%、40%化肥可使青菜生物量分别增加31.9%和201.2%;腐熟废烟末有机肥配施10%、20%、40%化肥可以使青菜生素C含量分别增加280.0%、170.0%和70.0%,硝酸盐分别增加74.8%、75.2%和118.9%。与单施废烟末有机肥相比,废烟末有机肥配施10%、20%化肥,可使青菜生素C含量分别增加52%和8%,废烟末有机肥配施40%化肥使青菜生物量增加86.3%。因此,与常规施用化肥相比,废烟末有机肥与一定比例化肥配合施用可明显增加青菜的维生素C含量,其中以腐熟废烟末有机肥+10%化肥为最佳配比,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可达142.88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烟末 有机肥 青菜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硫水平区硫素施用量对烤烟硫素利用及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萍 李静超 +5 位作者 郝东 肖鑫 丛萍 宋文静 董建新 唐莉娜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0-771,共12页
[目的]研究硫素本底值不同地区烟田的硫素施用量对烤烟硫素利用及产质量的影响,并分析烟叶硫含量与硫素施用量的关系,评估烤烟对硫的吸收利用率,为合理制定硫肥用量及优质烟叶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不施硫素(CK)为对照,在福建烟区典型... [目的]研究硫素本底值不同地区烟田的硫素施用量对烤烟硫素利用及产质量的影响,并分析烟叶硫含量与硫素施用量的关系,评估烤烟对硫的吸收利用率,为合理制定硫肥用量及优质烟叶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不施硫素(CK)为对照,在福建烟区典型缺硫(有效硫含量6.25 mg/kg)、潜在缺硫(有效硫含量16.03 mg/kg)与硫充足(有效硫含量26.55 mg/kg)烟区开展不同硫素施用量(S1:30.0 kg/ha;S2:60.0 kg/ha;S3:90.0 kg/ha)的2年田间定位试验,测定各处理烤烟不同部位硫含量,计算烤烟硫积累量和硫素利用率,并对烤后烟叶进行产值测定,取中部叶(C3F)进行化学成分测定和感官质量评价。[结果]与CK相比,施用硫素能提高烟叶硫含量,缺硫区和潜在缺硫区以S3处理效果较好,增幅分别为12.75%~30.62%和31.45%~36.52%,硫充足区以S2处理效果较好,增幅为8.71%~16.30%,均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施用硫素可显著提高3个试验地烤烟硫总积累量6.11%~25.04%和烟叶硫积累量7.79%~37.19%。缺硫区和潜在缺硫区均以S1处理的硫素表观利用率、硫素农学效率和硫素偏生产力最高;硫充足区的硫素偏生产力也以S1处理最高,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缺硫区和潜在缺硫区烤后烟叶全钾含量均以S2处理最高,2021年S2处理较CK显著提高11.68%~16.52%。缺硫和潜在缺硫区S1处理的烤烟感官质量最佳,而在硫充足区,施用硫素均降低了烤烟的感官质量。硫充足区硫素施用量与烤后烟全钾含量之间的关系符合一元二次方程曲线,在施硫量为30 kg/ha时,全钾含量达最高值。[结论]在福建烟区缺硫区和潜在缺硫区烤烟硫素施用量以30~60 kg/ha较适宜、硫充足区烤烟硫素施用量不宜超过30.0 kg/ha。此外,还应及时调整当前烤烟生产中使用的钾肥种类,适当减少硫酸钾肥的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硫素施用量 硫素利用率 品质 福建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熟期烟田土壤含水量对中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朱俊俊 张福建 +4 位作者 徐经年 任四海 郭飞 汪升友 唐经祥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34-39,共6页
水分是影响烟草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对烟叶的产量和品质有较大的影响。为明确皖南烟区成熟期烟田中上部叶生长适宜垄体含水量,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试验材料,打顶后通过设置不同垄体含水量(45%±5%、60%±5%、70%±5%、80%... 水分是影响烟草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对烟叶的产量和品质有较大的影响。为明确皖南烟区成熟期烟田中上部叶生长适宜垄体含水量,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试验材料,打顶后通过设置不同垄体含水量(45%±5%、60%±5%、70%±5%、80%±5%以及常规对照),研究其对成熟期中上部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酶活性、烤后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部烟叶叶绿素a、叶绿素总量随垄体含水量的增加基本不断增大,各部位烟叶叶绿素b在各处理间无差异;含水量70%±5%条件下中部烟叶可溶性糖、淀粉含量、硝酸还原酶(NR)活性都处于较高水平,上部烟叶无明显一致趋势;含水量70%±5%时均价及上等烟比例得到明显提升,含水量60%±5%为烤后烟叶外观及感官评吸质量最优处理。综合结论得到,烤烟成熟期间60%~70%的土壤相对含水量能使中上部烟叶品质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中上部叶 垄体含水量 烟叶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菌剂对土壤微生物及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建军 曹安全 +5 位作者 彭玖华 王利祥 陈和青 杨再军 张丰收 薛刚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79-85,共7页
由于巫山烤烟土壤资源限制,不利于连作,加之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及有机肥施用不足,导致烟草黑胫病和青枯病等土传病害普遍发生。为此,本试验探究微生物菌剂对巫山烤烟主要病害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以防治巫山烤烟黑胫病和青枯病,为巫山烟... 由于巫山烤烟土壤资源限制,不利于连作,加之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及有机肥施用不足,导致烟草黑胫病和青枯病等土传病害普遍发生。为此,本试验探究微生物菌剂对巫山烤烟主要病害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以防治巫山烤烟黑胫病和青枯病,为巫山烟区优质烤烟生产提供技术支撑。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设置4个处理,即CK,当地常规施肥;T1,每667 m^(2)增施7.5 kg海藻甲壳素精钾,兑水稀释,每株灌根1.35 kg;T2,增施套装肥(每667 m^(2)增施1.5 kg黄腐酸钾、1.0 kg枯草哈茨木霉菌、1.5 kg枯草芽孢杆菌),兑水稀释,每株灌根1.35 kg;T3,每667 m^(2)增施5.0 kg三合一抑菌复合剂,兑水稀释,每株灌根1.35 kg。3次重复,微生物菌剂与第一次追肥时一起施入。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菌剂处理能提高烤烟中期植烟土壤真菌数量和后期细菌数量;T1处理能有效改善烟株农艺性状,增加最大叶面积,比对照提高了60.94%;T1处理烟株黑胫病发病率均低于其他处理,烟株青枯病发病率在60~90 d时均以T1处理最低;T1处理烟叶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总分均最高,分别比对照高了6.5分和6.0分;化学成分含量适宜,协调性好;提高了烤烟经济性状,其中T1处理产值比对照高了4822.49元·hm^(-2),上等烟比例比对照提高了4.66百分点。总体而言,每667 m^(2)增施7.5 kg海藻甲壳素精钾的T1处理能改变植烟土壤真菌和细菌数量,改善烟株农艺性状,增加株高和叶面积,显著降低烟株黑胫病发病率和青枯病发病率,提高烟叶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化学成分含量适宜,协调性好,产量和产值增加,烟叶等级结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剂 土壤微生物 病害 产量和质量 烤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昌烟区上六片烟叶原料质量的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宇鑫 何冰 +8 位作者 白峰 葛梦龙 王红霞 和梦颖 李建华 申洪涛 王艳芳 刘领 邱建华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1期51-59,共9页
对2020-2022年许昌烟区16个收购站点上六片烟叶原料的化学成分指标和感官评吸质量进行了取样分析,评价统计了各收购站点及年际间上六片烟叶质量的稳定性,以及上六片烟叶感官评吸质量与常规化学成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许昌烟区上六... 对2020-2022年许昌烟区16个收购站点上六片烟叶原料的化学成分指标和感官评吸质量进行了取样分析,评价统计了各收购站点及年际间上六片烟叶质量的稳定性,以及上六片烟叶感官评吸质量与常规化学成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许昌烟区上六片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存在较高的空间异质性,总植物碱和总氮含量较高的站点主要分布在禹州南部和襄县南部,还原糖和总糖含量较高的站点分布在襄县东部,钾含量和氯含量较高的站点分布在襄县西部和中部。(2)化学成分指标在年际间变异均较大的站点为库庄、张庄、范坡;化学成分指标的总变异系数表现为钾氯比>氯>糖碱比>钾>还原糖>总糖>总植物碱>氮碱比>总氮。(3)上六片烟叶感官评吸总分表现较好的站点主要为汾陈、姜庄、张庄、王洛,且襄县收购站点的烟叶感官评吸质量总体优于禹州;感官质量总分与还原糖、钾氯比呈显著正相关,与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氯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烤后烟叶的还原糖含量、钾含量、钾氯比和氯含量是影响上六片烟叶感官评吸质量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昌烟区 上六片烟叶 化学成分 变异系数 感官评吸质量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潮用水对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和品质的影响
12
作者 张光海 贺晓辉 +8 位作者 丁希梅 李薇 夏华昌 李孟霞 姚恒 赵高坤 张体坤 杨万龙 孔光辉 《中国烟草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78,共10页
为阐明不同水加湿回潮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变化及对烟叶品质的影响,分别采用工业自来水(RW)和饮用纯净水(PW)对雪茄烟叶回潮后进行发酵,并开展发酵过程中的烟叶理化特性测定、感官质量评价和扩增子测序。结果表明,发酵过程... 为阐明不同水加湿回潮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变化及对烟叶品质的影响,分别采用工业自来水(RW)和饮用纯净水(PW)对雪茄烟叶回潮后进行发酵,并开展发酵过程中的烟叶理化特性测定、感官质量评价和扩增子测序。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烟叶的总糖、还原糖、淀粉、木质素、果胶、总多酚和拉力值均逐渐降低,pH和各项感官指标评分值均呈增加趋势。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加湿用水和发酵时间对烟叶理化特性和感官质量存在交互作用,对pH、总糖、还原糖、烟气浓度和香韵种类影响显著。RW和PW处理的各项感官质量指标无显著差异,但PW处理可提高质量特性总评分并减少杂气种类。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泛菌属Pantoea、曲霉属Aspergillus和桑帕约氏酵母属Sampaiozyma可能是雪茄烟叶发酵的驱动因子,总糖、还原糖和pH显著影响微生物群落丰度。采用自来水回潮增加了细菌种群复杂度,带入了多种非功能性细菌,降低了假单胞菌属和葡萄球菌属等功能细菌的相对丰度,可能与烟叶自带的微生物群形成拮抗或竞争关系。综上,采用纯净水加湿发酵雪茄烟叶更利于维持功能微生物群落的丰度和提升发酵质量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茄烟叶 加湿 发酵 微生物 烟叶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收成熟度对烤烟新品系Y2001烤后上部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13
作者 申洪涛 何冰 +8 位作者 吴广海 白峰 葛梦龙 杜荆山 和梦颖 李建华 李雪君 王艳芳 刘领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87,共7页
为探明烤烟新品系Y2001上部叶在河南烟区的适宜采收成熟度,本试验在河南省襄县汾陈烟叶种植基地设置当地常规采收成熟度采收(CK)和此基础上推迟3 d(T1)、6 d(T2)、9 d(T3)、12 d(T4)采收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Y2001烤后上部烟... 为探明烤烟新品系Y2001上部叶在河南烟区的适宜采收成熟度,本试验在河南省襄县汾陈烟叶种植基地设置当地常规采收成熟度采收(CK)和此基础上推迟3 d(T1)、6 d(T2)、9 d(T3)、12 d(T4)采收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Y2001烤后上部烟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烤后烟叶总糖、还原糖等常规化学成分更加协调,中性香味成分总量最高,与CK相比中性香味成分总量增加58.70%,且与其他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随着采收时间推迟,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指数和感官质量总分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T3处理的外观质量指数和感官质量得分最高。适当推迟上部烟叶的采收期,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均优于常规采收时间。随着上部烟叶采收时间的推迟,烤后烟叶产量、产值和上中等烟比例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T2处理烟叶产量和产值最高,T3处理的中上等烟比例最高。综合考虑烟农经济效益和烟叶品质,河南浓香型烟区种植新品系Y2001时,其上部叶采收时间以在常规采收成熟度的基础上推迟6~9 d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Y2001 上部烟叶 采收成熟度 烤后烟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晾制过程光质对雪茄烟叶风味物质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特征
14
作者 张智瀚 尹建勋 +5 位作者 王骏 蒋健 赵亮 徐建 胡安福 蔡铭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72-1985,共14页
为探究晾制过程中光质对雪茄烟叶风味物质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特征,本研究采用紫外光、蓝光、绿光、红光、白光和红外光6种光源对晾制楚雪80中部雪茄烟叶过程进行光照处理,并以传统自然光晾制为对照,探究烟叶多酚类香味前体物质、挥发性物... 为探究晾制过程中光质对雪茄烟叶风味物质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特征,本研究采用紫外光、蓝光、绿光、红光、白光和红外光6种光源对晾制楚雪80中部雪茄烟叶过程进行光照处理,并以传统自然光晾制为对照,探究烟叶多酚类香味前体物质、挥发性物质和感官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绿光照射组的绿原酸和芸香苷含量分别上升54%和615%,红外光组分别上升49%和403%,提示两组均为优势处理组。经不同光质照射后,部分挥发性物质较自然光组发生上调。其中,绿光照射上调的挥发性物质最多且主要为酮类,特征物质为茄酮和香叶基丙酮;红外光使新植二烯等烯烃类物质上调;白光使巨豆三烯酮等酮类物质上调;紫外光使二烯烟碱、麦斯明、新烟草碱和异烟碱等生物碱类物质上调;蓝光使十六烷等烷烃类物质上调。不同光质照射后挥发性物质的差异主要由二氢猕猴桃内酯、异戊醛等20种标志物引起。由感官分析发现,经绿光照射的雪茄烟叶具有最佳感官品质,其中苯乙醇对感官指标的贡献最高。因此,经各种光质对雪茄烟叶晾制过程进行调控时,绿光可有效提升烟叶风味物质和感官品质。本研究可为国产雪茄烟叶的晾制工艺调控和品质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质 雪茄烟叶 晾制 挥发性物质 感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叶紫花苕压青还田量对毕节烟区植烟土壤有机碳及烟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15
作者 黄树鹏 郭沛新 +5 位作者 李彩斌 翟振 梁太波 杨海水 曹廷茂 戴华鑫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4-165,共12页
探究贵州省毕节地区光叶紫花苕压青还田量对植烟土壤碳组分、烤烟生长以及烟叶品质的影响,为科学合理使用绿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置绿肥100%还田(全量还田)、50%还田(半量还田)和0%还田(不还田),研究不同有机肥施入... 探究贵州省毕节地区光叶紫花苕压青还田量对植烟土壤碳组分、烤烟生长以及烟叶品质的影响,为科学合理使用绿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置绿肥100%还田(全量还田)、50%还田(半量还田)和0%还田(不还田),研究不同有机肥施入水平下绿肥压青还田量对植烟土壤有机碳组分、烤烟农艺性状、不同部位烟叶品质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土壤有机碳及组分方面,添加有机肥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4.71%;绿肥全量还田相较半量还田和不还田,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5.04%和12.03%,活性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20.03%和10.89%,惰性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6.94%和11.70%,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4.51%和15.93%,微生物量碳含量分别增加1.41%和24.86%。在农艺性状方面,团棵期,有机肥施用相较于不施用,最大叶宽显著提高8.40%;绿肥全量还田相较半量还田和不还田改善了各时期农艺性状,在团棵期株高显著提高8.05%和10.49%,茎围显著提高3.99%和7.68%,有效叶数显著提高5.48%和4.32%,最大叶长显著提高2.57%和4.99%;在打顶期,茎围分别显著提高1.13%和1.66%,最大叶宽分别显著提高5.03%和8.10%;在圆顶期,顶二叶宽分别增加4.67%和9.32%、顶三叶长分别提高3.32%和7.61%。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综合协调性及感官质量表现出绿肥全量还田>绿肥半量还田>绿肥不还田的趋势,即在绿肥全量还田处理下烟叶化学成分较协调且感官质量较高。在经济性状方面,相较于不施用有机肥,有机肥施用处理烟叶产量显著增加17.22%,产值显著增加20.18%,中上等烟比例显著增加3.44%;绿肥全量还田相较半量还田和不还田产量显著增加6.08%和11.55%,产值显著增加7.13%和19.88%,中上等烟比例显著增加1.75%和2.54%。相较于当地常规施肥方式添加有机肥且绿肥不还田(+O-GF0),添加有机肥且绿肥全量还田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16.32%,活性有机碳16.32%,惰性有机碳11.15%,可溶性有机碳11.31%,微生物生物量碳141.15%,显著提高产量4.57%,产值23.36%。因此,在现有施肥制度基础上种植绿肥,进行全量压青还田有利于扩充土壤碳库进而改善毕节地区烤烟的生长状况、提高烟叶产量与化学协调性,是实现毕节地区烟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压青还田 土壤有机碳 有机肥 烟叶产量 烟叶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叶素质采集装置设计与试验
16
作者 李昌根 吴飞跃 +5 位作者 李静超 王廷贤 何健 林勇 魏硕 杨占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5-156,共12页
[目的]设计一种烟叶素质采集装置,为实现烟叶素质特征的快速准确采集提供支持。[方法]设计了主要由箱体、光源、CCD工业相机、标准色卡、质量传感器等组成的烟叶素质采集装置,并应用机器视觉技术搭建了烟叶素质识别系统。对该采集装置... [目的]设计一种烟叶素质采集装置,为实现烟叶素质特征的快速准确采集提供支持。[方法]设计了主要由箱体、光源、CCD工业相机、标准色卡、质量传感器等组成的烟叶素质采集装置,并应用机器视觉技术搭建了烟叶素质识别系统。对该采集装置光源的照明控制值(illumination control value, ICV)进行优化后,使用该装置采集烟叶图像,提取并分析不同成熟度(欠熟、适熟和过熟)烟叶的颜色特征(RGB和HSV颜色空间各通道值的一阶矩(Me_(R)、Me_(G)、Me_(B)、Me_(H)、Me_(S)、Me_(V))及二阶矩(Va_(R)、Va_(G)、Va_(B)、Va_(H)、Va_(S)、Va_(V))),再分别运用决策树学习算法、随机森林算法以及BP神经网络建立成熟度识别模型,通过识别单片烟叶及单竿烟叶成熟度,对各算法识别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估。[结果]烟叶素质采集装置光源的最佳照明控制值(ICV)为90。在此条件下,单片及单竿烟叶的Va_(R)和Va_(S)及单片烟叶的Me_(R)、Me_(S)在不同成熟度之间差异不显著;与欠熟烟叶相比,适熟与过熟单片烟叶的Me_(G)、Me_(B)、Me_(V)及单竿烟叶的Me_(R)、Me_(G)、Me_(B)和Me_(V)均显著增大(P<0.05),单片烟叶的Me_(H)、Va_(G)、Va_(B)、Va_(H)和Va_(V)及单竿烟叶的Me_(H)、Me_(S)、Va_(G)、Va_(B)、Va_(H)和Va_(V)均显著减小(P<0.05),其中单片和单竿过熟烟叶的Me_(G)、Me_(B)和Me_(V)分别增大了6.06%,16.30%,6.28%和4.13%,13.34%,4.14%,Me_(H)、Va_(G)、Va_(B)、Va_(H)和Va_(V)分别减少了15.95%,20.16%,33.63%,15.14%,21.18%和16.86%,17.81%,15.11%,7.90%,18.03%。所建立的烟叶成熟度识别模型中,决策树学习算法最优,其对单片烟叶和单竿烟叶识别的平均准确率分别为97%和95%。[结论]所设计的烟叶素质采集装置可以精准高效采集烟叶的素质特征,为烟叶素质的在线自动识别提供了一种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成熟度识别 素质特征 图像采集 采集装置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部4片烟叶不同采收方式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17
作者 黄富嵩 陈斌 +6 位作者 卢彬荣 黄文林 曾文龙 吴树松 梁茂盛 张宝蓉 王逸枫 《福建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60-65,共6页
为提升上部烟叶品质及工业可用性,以福建长汀主栽的云烟87的上部4片叶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采收方式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设置一次性成熟采收(T1)、带茎砍烤(T2)、分片采收(T3)3个处理,并对各处理样品的物理特性、外观质量、经济性... 为提升上部烟叶品质及工业可用性,以福建长汀主栽的云烟87的上部4片叶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采收方式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设置一次性成熟采收(T1)、带茎砍烤(T2)、分片采收(T3)3个处理,并对各处理样品的物理特性、外观质量、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进行测评。结果表明:在物理特性方面,T1单叶重最高,T2单叶重显著低于T1和T3。在外观质量方面,T1总分最高,T3最低。在化学成分上,T1糖含量高、烟碱含量低、糖碱比高,协调性最佳;T2糖含量最低、烟碱含量最高、糖碱比最低。在经济性状上,T1中上等烟比例、均价、产量以及产值均优于T2和T3,且T1与T2的产值、产量差异最大。在感官质量上,T1总分最高,T3最低。综合各项测评结果,上部4片一次性成熟采收(T1)的烟叶在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质量等方面表现良好。因此,在烤房容量充足时,建议推广上部4片一次性成熟采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烟87 上部4片烟叶 采收方式 烟叶产量 烟叶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等级发酵后云南茄芯烟叶代谢组差异分析
18
作者 刘洪剑 周乐群 +5 位作者 李贵忠 彭漫江 王雪锋 张光海 李枝桦 刘涛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95,共10页
为了解发酵后云南茄芯烟叶感官品质产生差异的内在机制,以不同等级发酵后云南茄芯烟叶(B1、X1、C1、C2、C3和C4)为研究对象进行感官品质评价,借助GC-MS技术分析其代谢组,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KEGG... 为了解发酵后云南茄芯烟叶感官品质产生差异的内在机制,以不同等级发酵后云南茄芯烟叶(B1、X1、C1、C2、C3和C4)为研究对象进行感官品质评价,借助GC-MS技术分析其代谢组,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等方法进行组间差异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等级烟叶相比,C1烟叶香气量更足,刺激性更小,回味感更足;不同部位茄芯烟叶间显著差异代谢物有123种,不同级别茄芯烟叶间显著差异代谢物有35种,主要为杂环类、醛类、醚类、羧酸、芳香族等化合物,其中,(E)-丁-2-烯腈在C1烟叶参与的4个比较组中为高丰度显著差异代谢物;氰基氨基酸代谢、芳香族化合物降解和丁酸代谢3条代谢途径在C1烟叶参与的比较组中具有显著差异,(E)-丁-2-烯腈可能通过上述3条代谢途径中相关代谢物的累积和作用,使不同等级茄芯烟叶中的代谢物产生差异,进而使感官品质产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芯烟叶 不同等级 感官品质 代谢组 (E)-丁-2-烯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酶提高上部烟叶品质研究
19
作者 张怡帆 孙帅帅 +5 位作者 陈帅伟 张鹏 高丽伟 胡苏林 张忠锋 杜文杰 《特产研究》 2025年第1期136-142,共7页
本研究为提高上部烟叶的品质,利用生物酶催化技术对烟叶内在化学组分进行改良。利用近红外技术对不同产区上部烟叶与中部优质烟叶常规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和比较。针对上部烟叶内在化学组分比例不协调的问题,研究淀粉酶、半纤维素酶、蛋... 本研究为提高上部烟叶的品质,利用生物酶催化技术对烟叶内在化学组分进行改良。利用近红外技术对不同产区上部烟叶与中部优质烟叶常规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和比较。针对上部烟叶内在化学组分比例不协调的问题,研究淀粉酶、半纤维素酶、蛋白酶、纤维素酶、漆酶和果胶酶等对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上部烟叶较中部优质烟叶在常规化学成分上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较低,烟碱含量较高。不同的生物酶组分对烟叶品质改良效果不同,其中以淀粉酶和半纤维素酶对烟叶品质提升效果较为显著。进一步通过对有提质效果的生物酶组分进行组合配比,组合后的CP-4复合生物酶配方(淀粉酶、蛋白酶、半纤维素酶和漆酶)能够较大幅度的降低烟叶中淀粉、木质素、半纤维素及烟碱含量,降解率分别为9.55%、29.64%、8.50%和7.74%,并能够增加烟叶总糖、还原糖和游离氨基酸在烟叶中的占比,提高率分别为18.59%、15.29%和5.28%。本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酶可以有效提高上部烟叶内在化学组分间的协调性,达到改良烟叶品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部烟叶 酶催化 烟叶提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稻复种区烤烟K326上部烟叶一次性采收成熟度的品质效应
20
作者 张俊锋 于大鹏 +7 位作者 郭伟 金江华 李旭 邹凯 侯志强 张玉民 朱林 邓小华 《作物研究》 2025年第1期44-49,共6页
为明确烟稻复种区烤烟品种K326上部烟叶一次性采收的适宜成熟度,设计M1(习惯采收)、M2(延迟7 d采收)、M3(延迟14 d采收)3个处理,对鲜烟叶的SPAD值、淀粉含量、烤后烟叶青杂比例、上等烟率和均价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成熟度... 为明确烟稻复种区烤烟品种K326上部烟叶一次性采收的适宜成熟度,设计M1(习惯采收)、M2(延迟7 d采收)、M3(延迟14 d采收)3个处理,对鲜烟叶的SPAD值、淀粉含量、烤后烟叶青杂比例、上等烟率和均价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成熟度的提高,鲜烟叶的SPAD值下降,淀粉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烤后微带青烟叶比例下降,正组烟叶比例提高,上等烟率和均价都得到提高;烟叶质量下降,烟碱含量增加。M2处理烟叶的外观质量指数较M1、M3分别高17.04%、6.70%,评吸质量分别高1.63%、6.84%。综合考虑烤后烟叶品质,湖南邵阳烟区K326品种上部烟叶一次性采收成熟度以M2为宜,即主脉全白、支脉变白1/3、烟叶黄中带绿、叶尖及中部变黄、绒毛部分脱落、有少量成熟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上部烟叶 采收 成熟度 品质 K3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