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千粒重性状遗传体系分析 |
戚存扣
盖钧镒
傅寿仲
浦惠明
张洁夫
陈新军
高建琴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6
|
|
2
|
油菜(Brassicanapus L.)千粒重性状主位点组遗传分析 |
戚存扣
浦惠明
张洁夫
傅寿仲
高建芹
陈新军
盖钧镒
|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3
|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的春化作用及其应用 |
孙超才
方光华
赵华
王伟荣
|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
1996 |
7
|
|
4
|
浙北地区优质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产量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
徐素琴
姚祥坦
|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
2006 |
13
|
|
5
|
显性核不育油菜(Brassica napusL.)无蜡粉纯合两型系的选育 |
周熙荣
李树林
顾龙弟
|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
1999 |
8
|
|
6
|
油菜(B.napus L.)硼素营养与结实性的研究 |
沈康
沈振国
徐汉卿
黄清渊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31
|
|
7
|
甘蓝型黄籽油菜粒色基因候选区间的QTL-Seq定位及连锁标记开发 |
王瑞
郭青青
徐新福
卢坤
李加纳
曲存民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8
|
甘蓝型油菜种子硫代葡萄糖苷含量的QTL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
赵卫国
塔娜
王灏
|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9
|
用酯酶同工酶和AFLP标记鉴定甘蓝型油菜“中油杂2号”的种子纯度 |
梅德圣
李云昌
李英德
徐育松
胡琼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7
|
|
10
|
甘蓝型油菜EMS诱变二代农艺与籽粒品质性状的变异与TILLING库的构建 |
石从广
孟华兵
姜宇晓
朱亚娜
陈明训
郭万里
蒋立希
|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1
|
|
11
|
外源钙及钙离子抑制剂对低温条件下冬油菜种子萌发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王凯祖
李蓉
李鹏
刘丽君
马骊
孙万仓
蒲媛媛
杨刚
王旺田
武军艳
|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Al胁迫下油菜生物量Al积累及保护酶系统的响应 |
韦冬萍
刘鹏
徐根娣
蔡妙珍
韦剑锋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13
|
不同环境中甘蓝型油菜种皮木质素含量的QTL定位 |
曲存民
付福友
卢坤
谢景梅
刘晓兰
黄杰恒
李波
王瑞
谌利
唐章林
李加纳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14
|
甘蓝型油菜渝黄1号黄籽性状的AFLP和SSR标记 |
梅德圣
李云昌
王汉中
李英德
徐育松
胡琼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15
|
过量表达棉花GDSL脂肪酶提高甘蓝型油菜油脂含量的研究 |
郝晓云
蔡永智
袁哈利
李榕
王斐
李鸿彬
|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16
|
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sBnFLD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
罗玉秀
张生萍
许唱唱
马小岗
杜德志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17
|
甘蓝型油菜BnTT3基因的表达与eQTL定位分析 |
卢坤
曲存民
李莎
赵会彦
王瑞
徐新福
梁颖
李加纳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8
|
利用非条件和条件QTL解析油菜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关系 |
焦聪聪
黄吉祥
汪义龙
张晓玉
熊化鑫
倪西源
赵坚义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19
|
甘蓝型油菜角果长度和每角粒数基因定位以及角果皮转录组动态分析 |
王晓琳
刘忠松
康雷
杨柳
|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0
|
利用IF_2群体定位油菜含油量和产量相关性状QTL |
程爽
孙中永
黄吉祥
曹明富
赵坚义
|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