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沈阳细河沿岸土壤中重金属垂直分布特征与形态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晓春 路国慧 +6 位作者 刘晓端 何俊 汤奇峰 徐清 刘久臣 罗松光 杨永亮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7-103,共7页
研究了沈阳细河沿岸翟家、彰驿和黄腊坨地区13个土壤剖面样品中重金属的垂直分布特征,对土壤环境危害较大的3种重金属元素Cd、Hg、As进行了重点分析。采用改进的Tessier连续萃取法研究了5个表层土壤中7种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布。研究表... 研究了沈阳细河沿岸翟家、彰驿和黄腊坨地区13个土壤剖面样品中重金属的垂直分布特征,对土壤环境危害较大的3种重金属元素Cd、Hg、As进行了重点分析。采用改进的Tessier连续萃取法研究了5个表层土壤中7种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布。研究表明土壤重金属元素形态分布具有以下特点:As、Cu、Cr、Zn和Pb主要以残渣态存在;Cd主要以离子交换态存在,残渣态所占的比例较低,表明表层土壤中Cd的活动性较强,容易迁移进入生态食物链。大部分样品中Hg以残渣态为主。除Cd外,土壤中其余6种重金属的可交换态含量都比较低。7种重金属的潜在迁移能力顺序为:Cd>Hg>Pb>Zn>Cr>Cu>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垂直分布 形态分析 沈阳细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河流域地下水中多环芳烃污染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25
2
作者 罗庆 孙丽娜 张耀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59-964,共6页
为了保障细河流域沿岸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采集细河流域9个地下水样品并分析了其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根据毒性当量因子方法和荷兰公共卫生和环境国家研究院提出的土壤地下水污染现场暴露评价模型(CSOIL模型)对多环芳烃的健康风... 为了保障细河流域沿岸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采集细河流域9个地下水样品并分析了其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根据毒性当量因子方法和荷兰公共卫生和环境国家研究院提出的土壤地下水污染现场暴露评价模型(CSOIL模型)对多环芳烃的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细河流域各采样点地下水中∑PAHs含量为159.1~483.7 ng.L-1,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浓度限值,表现出规模较大的城镇或乡镇处∑PAHs含量高于其他位置的规律性。作物食入、饮水等经口摄入途径是地下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中最主要的暴露途径,各采样点地下水中PAHs在作物食入、饮水、洗澡过程中呼吸吸入和皮肤接触等4种暴露途径产生的总的平均个人年健康风险值为1.19×10-6~3.10×10-5,其健康风险排序为翟家>前庙>富官>前余>双树>土西>大潘>黄蜡坨>大兀拉。虽然该风险值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基本属于可接受范围,但其健康危害已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河 地下水 多环芳烃 CSOIL模型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年来细河流域降水量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朱正如 韩露 +1 位作者 吕乐婷 张金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9,5,共5页
为合理利用区域降水资源,依据细河流域5个雨量站点近50年(1966~2015年)的降水观测资料,结合线性倾向法、累积距平法分析了细河流域近50年来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再采用Mann-Kendall法分析其降水量的突变现象;最后采用空间插值法分析其空间... 为合理利用区域降水资源,依据细河流域5个雨量站点近50年(1966~2015年)的降水观测资料,结合线性倾向法、累积距平法分析了细河流域近50年来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再采用Mann-Kendall法分析其降水量的突变现象;最后采用空间插值法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细河流域降水量主要集中于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83%;从季节变化趋势看,5站的四季变化趋势各有不同,但冬季大部分站点呈上升趋势变化;根据Mann-Kendall检验计算,细河流域降水量平均Z值为0.659,降水量随时间呈上升趋势变化,且5个站点均有突变点;空间分布亦不均匀,整体呈由东南向西北减少的趋势。研究结果为该区降水量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河 降水量 变化趋势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市细河流域土壤重金属的暴露评估 被引量:3
4
作者 孙丽娜 廉梅花 +1 位作者 李昕馨 鲍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42-845,共4页
在系统调查沈阳市细河流域土壤、农作物和大气降尘中重金属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按照美国环保局推荐的暴露模型和成人、儿童暴露参数,计算细河流域土壤中5种重金属Zn、Pb、Ba、Cd和Hg的成人、儿童暴露量。结果表明:污染土壤重金属的人群暴... 在系统调查沈阳市细河流域土壤、农作物和大气降尘中重金属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按照美国环保局推荐的暴露模型和成人、儿童暴露参数,计算细河流域土壤中5种重金属Zn、Pb、Ba、Cd和Hg的成人、儿童暴露量。结果表明:污染土壤重金属的人群暴露主要来自食物途径,食物摄入暴露量明显大于呼吸摄入暴露量,皮肤接触暴露量则更小。5种金属的成人与儿童食物日暴露总量分别为0.121 mg/kg/d和0.185mg/kg/d,不同重金属的食物日暴露量为:Zn>Pb>Ba>Cd>Hg;呼吸与皮肤接触暴露中儿童的重金属暴露较成人明显,儿童与成人呼吸日摄入总量分别为1.01×10-2 mg/kg/d与1.08×10-3 mg/kg/d;皮肤接触暴露量分别为1.82×10-5 mg/kg/d与1.08×10-5 mg/kg/d。在3种暴露途径中,儿童的平均体重日暴露量均明显大于成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 细河 重金属 暴露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细河与白塔堡河水质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蕊 高红杰 +3 位作者 宋永会 彭剑峰 于会彬 王思宇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429-436,共8页
为了解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浑河沈阳段支流河污染特征,采用2012年细河与白塔堡河枯水期18个采样点10个水质指标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PCA)、聚类分析(CA)、判别分析(DA)和基于GIS平台的克里格插值(Kriging)法,对细河与白塔堡河水... 为了解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浑河沈阳段支流河污染特征,采用2012年细河与白塔堡河枯水期18个采样点10个水质指标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PCA)、聚类分析(CA)、判别分析(DA)和基于GIS平台的克里格插值(Kriging)法,对细河与白塔堡河水质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白塔堡河前3个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5.10%,主要污染物为NH4+-N浓度、Chl-a浓度、pH等;细河前4个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91.24%,主要污染物为NH4+-N浓度、TN浓度、pH、EC等。空间差异性分析表明,白塔堡河中下游采样点周边区域水质指标数值高于上游采样点周边区域,有机污染突出,重污染区域位于白塔堡河汇入浑河段;细河上游采样点周边区域水质指标数值高于下游采样点周边区域,氨氮污染严重,重污染区域位于细河源头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河 白塔堡河 水质空间分布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克里格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河流域地下水中持久性有机氯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7
6
作者 罗庆 孙丽娜 张耀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9-124,共6页
为了保障细河流域沿岸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分析了地下水样品中15种持久性有机氯污染物(POCPs)的含量,运用荷兰公共卫生和环境国家研究院提出的土壤地下水污染现场暴露评价(CSOIL)模型对持久性有机氯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结... 为了保障细河流域沿岸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分析了地下水样品中15种持久性有机氯污染物(POCPs)的含量,运用荷兰公共卫生和环境国家研究院提出的土壤地下水污染现场暴露评价(CSOIL)模型对持久性有机氯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细河流域各采样点地下水中∑PCBs含量为0.08~5.89ng/L,∑OCPs含量为0.17~21.2ng/L,均低于各自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的浓度限值。作物食入、饮水等经口摄入途径是地下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中最主要的暴露途径,各采样点地下水中POCPs由作物食入、饮水、洗澡过程中呼吸吸入和皮肤接触4种暴露途径产生的总的平均个人年健康风险值为1.63×10-7~6.21×10-6 a-1,其健康风险排序为:翟家>富官>双树>前庙>土西>大兀拉>黄蜡坨>前余>大潘,均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基本属于可接受范围,但其健康危害已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河流域 地下水 持久性有机氯污染物 CSOIL模型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河流域不同重金属污染土壤微生物种群及微生物量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晔 孙丽娜 +2 位作者 杨继松 杨晓波 曲亚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11864-11865,11868,共3页
[目的]研究细河流域土壤污染情况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互作关系。[方法]测定细河流域不同剖面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及微生物氮、碳和磷含量,采用稀释平板分析法,对污染土壤微生物区系进行分离纯化,最后对污染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 [目的]研究细河流域土壤污染情况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互作关系。[方法]测定细河流域不同剖面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及微生物氮、碳和磷含量,采用稀释平板分析法,对污染土壤微生物区系进行分离纯化,最后对污染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供试土壤样品中,细菌数量最多,其次是放线菌,真菌数量最少;细河上游重金属污染严重,3类微生物数量均最低,中游污染次之,下游污染较轻。供试土壤微生物氮量和磷量与重金属污染程度呈负相关。细河下游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多样性指数最高,生境条件较好,土壤质量较优。[结论]细河流域土壤污染情况与土壤微生物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河 重金属污染 种群多样性 微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河沿岸土壤5种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韩德昌 郝建富 许猛 《辽宁农业科学》 2015年第1期28-32,共5页
以细河沿岸污染土壤为对象,选取富官、翟家、大潘、彰驿站、大兀拉、前余6个区域,分0~10 cm、10~20 cm、20~30 cm三层采集土壤样本,分析测定土壤中Cu、Zn、Pb、Cd、Ni的含量,应用单项质量指数和综合质量指数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评... 以细河沿岸污染土壤为对象,选取富官、翟家、大潘、彰驿站、大兀拉、前余6个区域,分0~10 cm、10~20 cm、20~30 cm三层采集土壤样本,分析测定土壤中Cu、Zn、Pb、Cd、Ni的含量,应用单项质量指数和综合质量指数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评价。结果发现,研究区域的土壤Cu、Zn、Pb、Cd、Ni的含量分别为:20.96~78.49,6.73~155.54,22.86~159.99,0.61~7.69,1.87~18.99 mg/kg。6个区域土壤0~30 cm三层的综合污染指数达到1.52~18.7,说明重金属污染严重,且中下游的4个区域土壤污染程度呈现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加重的趋势;其中,Cd污染最重,所有样点三个土层Cd含量均超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限值,超标达1.02~24.62倍;Cu,仅富官的部分样点超标,为轻度污染(PCu≤1.49),Ni、Zn、Pb则6个区域均未受明显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河土壤 重金属污染 现状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监理的实践与思考——以黄河流域水土保持耘昔河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董雨亭 王答相 +1 位作者 杨军礼 康学林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39,共5页
为了探索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监理的方法和途径 ,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监理向着正规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耘昔河示范区工程建设推行了监理制。实践表明 ,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实行监理制积极可行 ,效果明显 ... 为了探索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监理的方法和途径 ,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监理向着正规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耘昔河示范区工程建设推行了监理制。实践表明 ,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实行监理制积极可行 ,效果明显 ,能有效地促进工程质量 ,控制工程投资 ,保证工程进度。通过实例分析 ,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提出了目前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监理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生态工程 建设监理 黄河流域 Ji河示范区 技术规范 水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俗风情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表达——以西和县漾水河民俗文化风情线规划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祺 丁砚强 衣学慧 《绿色科技》 2014年第9期155-158,共4页
指出了民俗风情文化是地域景观的构成要素,对景观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在城市环境建设中对民俗风情的探索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以西和县漾水河民俗文化风情线规划为例,从城市生态景观营造着手,紧扣"乞巧文化"主题意向,构筑"... 指出了民俗风情文化是地域景观的构成要素,对景观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在城市环境建设中对民俗风情的探索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以西和县漾水河民俗文化风情线规划为例,从城市生态景观营造着手,紧扣"乞巧文化"主题意向,构筑"七彩鹊桥巧会、十字景墙幽会和门式景窗花会"三大特色风情景观,探索了富含民俗风情的文化景观建设的有效途径,力求从文化景观与生态绿化两方面自然有机融合,以充分认识民俗风情文化对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漾水河 民俗文化 景观 表达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藉河示范区淤地坝建设的特点与建设途径
11
作者 刘乃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52,共4页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藉河示范区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第Ⅲ副区,地形破碎,沟壑纵横,沟道侵蚀明显,淤地坝建设是该地区沟道治理的一项重要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该区淤地坝建设形成了高坝小库容,防洪要求高.工程投资大,筑坝方式单一等区域特...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藉河示范区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第Ⅲ副区,地形破碎,沟壑纵横,沟道侵蚀明显,淤地坝建设是该地区沟道治理的一项重要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该区淤地坝建设形成了高坝小库容,防洪要求高.工程投资大,筑坝方式单一等区域特点。规划以单坝为主,技术指标适当放宽,合理布设骨干工程,适当提高防洪标准等技术途径,使淤地坝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地坝 藉灌示范区 建坝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边土地利用类型对川西平原西河氮素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万柯均 邓欧平 +3 位作者 邓良基 吴铭 寇长江 张宇豪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669-4677,共9页
以四川盆地西部典型农业小流域为研究区,于2015年3月~2016年2月持续监测河流氮素(NH_4^+-N、NO_3^--N、TN)和pH,结合遥感解译、地理信息系统和相关性分析等技术,探讨了监测断面周边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与河流氮素及pH值的关系.结果表明,... 以四川盆地西部典型农业小流域为研究区,于2015年3月~2016年2月持续监测河流氮素(NH_4^+-N、NO_3^--N、TN)和pH,结合遥感解译、地理信息系统和相关性分析等技术,探讨了监测断面周边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与河流氮素及pH值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河流氮素浓度的季节变化均表现为冬季最高(2.063mg/L)、春秋次之(1.536mg/L;1.432mg/L)、夏季最低(1.085mg/L),同时月均NO_3^--N浓度(0.891mg/L)显著高于NH_4^+-N(0.425mg/L)(P<0.01),且NO_3^--N受到典型土地利用类型的显著影响.随着缓冲区半径的增加,耕地、城乡建设用地和水域的面积与NO_3^--N和TN浓度相关性逐渐降低,且在250m缓冲区内,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与NO_3^--N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交通运输用地面积与所有氮组分的相关性均增大,且在750m缓冲区内,交通运输用地面积与NO_3^--N和TN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城乡建设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可能是河流NO_3^--N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河 土地利用类型 缓冲区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充市西河流域土壤粒度和磁化率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3
作者 熊泳 王海方 +1 位作者 张渊 文星跃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2期200-202,205,共4页
在南充市西河流域沿岸采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样品,分析土壤粒度组成和磁化率特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粉砂含量较高,平均值为66.84%;黏粒和砂粒含量较低,平均值分别为15.17%和17.74%,说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粒度组成存在差... 在南充市西河流域沿岸采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样品,分析土壤粒度组成和磁化率特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粉砂含量较高,平均值为66.84%;黏粒和砂粒含量较低,平均值分别为15.17%和17.74%,说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粒度组成存在差异。土壤样品的低频磁化率平均值为14.16×10-8 m3/kg,频率磁化率平均值为2.56%,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磁化率存在差异,但总体上较低的磁化率表明研究区土壤未受污染。土壤磁化率与土壤粉砂含量成正相关,与砂粒含量成负相关,揭示出研究区土壤磁化率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少的特征,表明磁化率与粒度的相关性可作为反映土壤是否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环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粒度 土壤磁化率 影响因素 西河流域 四川南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