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墨家之“义”与“侠义”和“正义” |
罗积勇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2
|
夷夏互动中吐谷浑的“中国”认同与融入 |
杜军
王欣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治道经学、治道史观与中华文明的治道核心论--以探解中华文明变夷从夏的枢机为主线 |
刘太刚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夷夏之辨与北朝书法接受中的文化认同问题 |
张兴成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传承与嬗变:十六国时期五胡王朝的华夷观 |
刘东升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朱元璋的元朝观和正统论 |
张光耀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儒家与夷夏之辨 |
黄德昌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8
|
|
8
|
贵州竹子新报道 |
史军义
易同培
王海涛
|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7
|
|
9
|
先秦民族史观钩沉--兼论周朝“夷夏”之辨 |
彭华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7
|
|
10
|
北朝君臣对儒家华夷认同思想的汲引、发挥与运用 |
段锐超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6 |
6
|
|
11
|
牡竹属新分类群及其它 |
易同培
李本祥
史军义
马丽莎
杨林
|
《四川林业科技》
|
2015 |
4
|
|
12
|
司马迁与董仲舒夷夏观之比较 |
汪高鑫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3 |
3
|
|
13
|
关于中国古代治边政策的几点思考——以“羁縻”为中心 |
李大龙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4
|
|
14
|
“夷”与“满汉”:晚清民族主义起源探微 |
朱文哲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2 |
3
|
|
15
|
中唐“夷夏”观念之转严与边塞诗创作的衰落 |
何蕾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6
|
佛教给画中国化的启示 |
麻元彬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7
|
欧洲天文学在清代社会中的影响 |
江晓原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6 |
3
|
|
18
|
夷夏互变:中国古代的开放式族类观 |
李硕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19
|
鸦片战争前后民族史学思想的新发展 |
章永俊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20
|
“夷狄不足为君论”:两晋时期“夷夏”君臣观的政治宣扬及其影响 |
王东洋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