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xLiFePO_4·yLi_3V_2(PO_4)_3的复合机制 被引量:4
1
作者 郑俊超 李新海 +4 位作者 王志兴 李金辉 伍凌 李灵均 郭华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916-1920,共5页
以FePO4·xH2O、V2O5、NH4H2PO4和Li2CO3为原料,以乙二酸为还原剂,通过湿化学还原-低温热处理方法制备出锂离子复合正极材料xLiFePO4·yLi3V2(PO4)3.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合成的材料中橄榄石结构的LiFePO4和单斜晶系的Li3V2(... 以FePO4·xH2O、V2O5、NH4H2PO4和Li2CO3为原料,以乙二酸为还原剂,通过湿化学还原-低温热处理方法制备出锂离子复合正极材料xLiFePO4·yLi3V2(PO4)3.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合成的材料中橄榄石结构的LiFePO4和单斜晶系的Li3V2(PO4)3两相共存;从复合材料中LiFePO4、Li3V2(PO4)3相对于相同条件下制备的纯相LiFePO4和Li3V2(PO4)3的晶格常数变化以及结合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能量散射X射线(EDAX)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复合材料xLiFePO4·yLi3V2(PO4)3中存在部分V和Fe,分别掺杂在LiFePO4和Li3V2(PO4)3中,并形成固溶体;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表明,Fe/V在复合材料中的价态与各自在LiFePO4和Li3V2(PO4)3中的价态保持一致,分别为+2和+3价.充放电测试表明,制备出的复合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明显优于单一的LiFePO4和Li3V2(PO4)3;循环伏安测试表明,复合正极材料具有优良的脱/嵌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复合正极材料 掺杂 xlifepo4·yli3v2(po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xLiFePO_4·yLi_3V_2(PO_4)_3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郑俊超 李新海 +3 位作者 王志兴 覃东棉 郭华军 彭文杰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3-146,共4页
以FePO4·xH2O、V2O5、NH4H2PO4和Li2CO3为原料,以乙二酸为还原剂,在常温常压下经机械活化并还原嵌锂,形成无定形的5LiFePO4·Li3V2(PO4)3前驱体混合物,然后低温热处理合成出晶态的复合正极材料5LiFePO4·Li3V2(PO4)3.... 以FePO4·xH2O、V2O5、NH4H2PO4和Li2CO3为原料,以乙二酸为还原剂,在常温常压下经机械活化并还原嵌锂,形成无定形的5LiFePO4·Li3V2(PO4)3前驱体混合物,然后低温热处理合成出晶态的复合正极材料5LiFePO4·Li3V2(PO4)3.分别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物相结构、形貌、电化学性能.SEM图像表明合成的材料粒径小、分布均匀,一次粒径为100~200nm.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650℃烧结12h制得的复合正极材料5LiFePO4·Li3V2(PO4)3电化学性能优良,1C放电比容量高达158mAh/g,达到该复合材料的理论比容量(156.8mAh/g).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在10C放电比容量高达114mAh/g,100次循环后容量几乎无衰减.循环伏安测试表明,复合材料的脱嵌锂性能优良,且明显优于单一的LiFePO4和Li3V2(PO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复合正极材料 5LiFepoLi3v2(po4)3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正极材料xLiFePO_4·yLi_3V_2(PO_4)_3/C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蒋皓宇 肖剑荣 赵航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8-363,共6页
以聚吡咯(PVP K60)为表面活性剂和碳源,采用流变相法合成了x Li Fe PO4·y Li3V2(PO4)3/C正极材料样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样品形貌和结构进行了测试;采用电池测试仪和电化学工作站对样品电化学性能进行... 以聚吡咯(PVP K60)为表面活性剂和碳源,采用流变相法合成了x Li Fe PO4·y Li3V2(PO4)3/C正极材料样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样品形貌和结构进行了测试;采用电池测试仪和电化学工作站对样品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了不同复合比(x:y)对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复合材料中存在两相复合与元素掺杂两种效应;当复合比为5∶1时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最优,在0.1和10 C倍率下放电容量分别达到162.7和104.6 m Ah·g-1,且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xlifepo4·yli3v2(po4)3/C 流变相法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复合材料xLiFePO_4·yLi_3V_2(PO_4)_3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英文)
4
作者 马平平 刘志坚 +4 位作者 夏建华 陈宇 胡朴 卢志超 夏定国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1-36,共6页
用固相法合成了不同比例的xLiFePO4.yLi3V2(PO4)3复合物.XRD、SEM和电化学测试仪等分析方法表征了所有样品的特性.结果表明,样品0.95LiFePO4.0.05Li3V2(PO4)3以0.2C的充放电倍率放电时具有162.7 mAh.g-1的电化学容量.同时该样品表现出... 用固相法合成了不同比例的xLiFePO4.yLi3V2(PO4)3复合物.XRD、SEM和电化学测试仪等分析方法表征了所有样品的特性.结果表明,样品0.95LiFePO4.0.05Li3V2(PO4)3以0.2C的充放电倍率放电时具有162.7 mAh.g-1的电化学容量.同时该样品表现出了较其它样品更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更良好的导电性能.不同倍率下循环60周后,其容量保持率高达98.7%.颗粒细小的尺寸和均一的分布使得样品0.95LiFePO4.0.05Li3V2(PO4)3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复合物 掺杂 xlifepo4·yli3v2(po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3V_2(PO_4)_3的溶胶-凝胶法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3
5
作者 刘素琴 李世彩 +1 位作者 唐联兴 黄可龙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45-650,共6页
以LiOH·H2O、NH4VO3、H3PO4和柠檬酸等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锂(Li3V2(PO4)3)。考察了煅烧温度和配位剂种类等条件对产物组成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优化条件下制得样品的循环伏安、充放电... 以LiOH·H2O、NH4VO3、H3PO4和柠檬酸等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锂(Li3V2(PO4)3)。考察了煅烧温度和配位剂种类等条件对产物组成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优化条件下制得样品的循环伏安、充放电性能和循环性能。0.1C条件下,样品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29.81mAh·g-1,经过100次循环后容量几乎没有衰减,仍保持在128mAh·g-1。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合成单一Li3V2(PO4)3晶体所需温度比固相法低;并考察了循环20次后材料充电到各个单相的晶体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和最小二乘法计算给出了其晶胞参数变化过程,证实了循环嵌Li过程中晶体结构能够得到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3v2(po4)3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的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33
6
作者 刘素琴 唐联兴 +1 位作者 黄可龙 张静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294-1299,共6页
以LiOH.H2O、V2O5和NH4H2PO4为原料,C为还原剂,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锂(Li3V2(PO4)3)。考察了合成温度等条件对产物组成和晶相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杂相的衍射峰相对强度逐渐减弱,当煅烧温度达... 以LiOH.H2O、V2O5和NH4H2PO4为原料,C为还原剂,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锂(Li3V2(PO4)3)。考察了合成温度等条件对产物组成和晶相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杂相的衍射峰相对强度逐渐减弱,当煅烧温度达到800℃时,杂相衍射峰消失,所得样品为纯相的Li3V2(PO4)3样品;按Li、V、P的摩尔比为3∶2∶3将原料在800℃下焙烧24h,合成得到正极材料。该材料在0.1C充放电制度下,首次充电比容量达到135mA.h/g,首次放电比容量130mA.h/g,充放电效率达96.3%;经过2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仍然高达110mA.h/g。对经过20次循环后的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发现,经过20次循环后样品仍然具有单斜晶体结构,样品各主要衍射峰强度都急剧减弱,说明样品在充放电过程中晶体结构发生了变化;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样品充放电前后的晶胞参数进行了计算,发现样品在经过充放电循环后晶胞参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晶胞体积增大0.6%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3v2(po4)3 正极材料 NASCION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合成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 被引量:24
7
作者 任慢慢 李宇展 +2 位作者 周震 高学平 阎杰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4,共2页
用微波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2(PO4)3。XRD、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测试表明:在900℃下恒温11 min,合成的样品结晶度好、无杂相,0.2C时,使用该材料的电池首次循环的充、放电容量分别为177.1 mAh/g和145.7 mAh/g,循环50次后,放电容量... 用微波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2(PO4)3。XRD、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测试表明:在900℃下恒温11 min,合成的样品结晶度好、无杂相,0.2C时,使用该材料的电池首次循环的充、放电容量分别为177.1 mAh/g和145.7 mAh/g,循环50次后,放电容量为98 mAh/g。当充电到4.9 V时,Li3V2(PO4)3存在4个充电平台,且有较高的放电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 Li3v2(po4)3正极材料 充放电容量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应皆荣 高剑 +2 位作者 姜长印 李维 唐昌平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97-1102,共6页
单斜结构的Li3V2(PO4)3是很有前途的聚阴离子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将一定配比的LiOH·H2O、V2O5、H3PO4和蔗糖(C12H22O11)通过球磨均匀混合,在氮气保护下于800℃焙烧16h,通过碳热还原合成了Li3V2(PO4)3.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 单斜结构的Li3V2(PO4)3是很有前途的聚阴离子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将一定配比的LiOH·H2O、V2O5、H3PO4和蔗糖(C12H22O11)通过球磨均匀混合,在氮气保护下于800℃焙烧16h,通过碳热还原合成了Li3V2(PO4)3.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充放电测试表明,在电压范围为3.0-4.3V和3.0-4.8V时,Li3V2(PO4)3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优良的循环性能和倍率特性.在电压范围为1.5-4.8V时,Li3V2(PO4)3正极材料具有很高的比容量,但循环性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3v2(po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固相反应合成Li_3V_2(PO_4)_3正极材料及其性能(英文) 被引量:12
9
作者 钟胜奎 尹周澜 +1 位作者 王志兴 陈启元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43-1846,共4页
利用V2O5·nH2O湿凝胶,LiOH·H2O,NH4H2PO4和C等作原料,通过低温固相还原反应在550℃焙烧12h制备出Li3V2(PO4)3正极材料。采用XRD,SEM和电化学测试对Li3V2(PO4)3样品性能进行研究。XRD研究表明本法所合成的Li3V2(PO4)3同传统的... 利用V2O5·nH2O湿凝胶,LiOH·H2O,NH4H2PO4和C等作原料,通过低温固相还原反应在550℃焙烧12h制备出Li3V2(PO4)3正极材料。采用XRD,SEM和电化学测试对Li3V2(PO4)3样品性能进行研究。XRD研究表明本法所合成的Li3V2(PO4)3同传统的高温固相反应法所合成的Li3V2(PO4)3一样同属于单斜晶系结构。SEM测试表明所合成的样品平均粒径大小约为0.5μm且粒径分布较窄。电化学测试表明以0.2C的倍率放电时,样品的首次放电容量为130mAh·g-1,室温下循环30次后其比容量为124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3v2(po4)3 低温固相还原反应 循环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钒钠Na_3V_2(PO_4)_3电化学储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0
作者 宋维鑫 侯红帅 纪效波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3-129,共27页
锂离子电池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加剧了对锂资源的消耗,其成本和原料将限制其未来发展。钠与锂具有相似物理化学性质,并且储量丰富。根据锂离子"摇椅式"电池原理,富钠离子化合物可类似富锂离子正极材料,提供可脱嵌的钠离子... 锂离子电池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加剧了对锂资源的消耗,其成本和原料将限制其未来发展。钠与锂具有相似物理化学性质,并且储量丰富。根据锂离子"摇椅式"电池原理,富钠离子化合物可类似富锂离子正极材料,提供可脱嵌的钠离子及结构。钠离子较锂离子大,其可逆脱嵌反应要求材料结构具有较大的容钠位与离子迁移通道。聚阴离子体磷酸钒钠Na_3V_2(PO_4)_3属于钠离子超导体(NASICON)材料,其NASICON结构骨架形成了稳定的容钠位,并且开放的三维离子迁移通道利于提高钠离子的扩散。Na_3V_2(PO_4)_3作为电池正极材料,具有理想的比容量、电压平台与循环稳定性,从而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Na_3V_2(PO_4)_3结构特点,其次结合团队已有的工作基础对Na_3V_2(PO_4)_3在钠离子电池、混合离子电池、水系电池,混合超级电容器等体系中的应用与反应机理进行了阐述;总结了基于Na_3V_2(PO_4)_3设计的复合材料与结构并探讨了Na_3V_2(PO_4)_3可能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3v2(po4)3 钠离子超导体 电化学 能源存储 材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Li_3V_2(PO_4)_3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素琴 唐联兴 +1 位作者 黄可龙 李世彩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67-1071,共5页
Lithium-ion battery cathode material Li3V2(PO4)3 was synthesized by sol-gel method using LiOH·H2O, NH4VO3, H3PO4 and citric acid as the raw materials. The samples were investigated by granularity analysis, scanni... Lithium-ion battery cathode material Li3V2(PO4)3 was synthesized by sol-gel method using LiOH·H2O, NH4VO3, H3PO4 and citric acid as the raw materials. The samples were investigated by granularity analysi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X-ray diffrac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sample synthesized by sol-gel procedure had a relatively smaller particle size compared with the products prepared by solid-state reaction, and had an ample surfac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by charge/discharge cycle at 0.1 C rate with lithium as the anode. A high discharge specific capacity 122.42 mAh·g-1 was reached at the first cycle, with hardly capacity fading after 20 cy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3v2(po4)3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离子导体Li_3V_2(PO_4)_3包覆LiFePO_4的结构和性能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晓萍 郭华军 +3 位作者 李新海 王志兴 彭文杰 伍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6-242,共7页
通过机械活化将快离子导体Li3V2(PO4)3包覆在LiFePO4表面,制备了性能优异的复合正极材料9LiFePO4@Li3 V2(PO4)3.用XRD,SEM,HRTEM,EDS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包覆后的材料含有橄榄石结构的LiFePO4、单斜... 通过机械活化将快离子导体Li3V2(PO4)3包覆在LiFePO4表面,制备了性能优异的复合正极材料9LiFePO4@Li3 V2(PO4)3.用XRD,SEM,HRTEM,EDS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包覆后的材料含有橄榄石结构的LiFePO4、单斜晶系的Li3V2(PO4)3和正交晶系的Li3PO4;LiFe-PO4颗粒表面包覆了一层Li3 V2(PO4)3,且部分V3+进入LiFePO4晶格内部,使其晶格参数减小,包覆后的LiFePO4的交换电流密度和锂离子扩散系数均提高了1个数量级.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包覆后的LiFePO4的倍率性能及循环性能都得到显著改善,在1C和2C倍率下,包覆后的LiFePO4的首次放电比容量较包覆前分别提高了34.09%和78.97%,经1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分别提高了27.77%和65.54%;并且5C时容量为121.379 mA.h/g(包覆前LiFePO4在5C下几乎没有容量),循环35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高达94.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FEpo4 LI3v2(po4)3 快离子导体 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片面密度和压实密度对Li_3V_2(PO_4)_3/C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唐艳 欧庆祝 +2 位作者 刘恒 郭孝东 钟本和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404-3413,共10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Li_3V_2(PO_4)_3/C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充放电循环测试、电化学阻抗谱(EIS)、循环伏安(CV)等手段研究极片面密度和压实密度对Li_3V_2(PO_4)_3/C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i_3V_2(...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Li_3V_2(PO_4)_3/C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充放电循环测试、电化学阻抗谱(EIS)、循环伏安(CV)等手段研究极片面密度和压实密度对Li_3V_2(PO_4)_3/C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i_3V_2(PO_4)_3/C的倍率性能随着面密度的增加而变差,且面密度越大极化现象越严重,20C时放电比容量差距高达22.8(mA·h)/g。EIS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面密度的增加,电荷转移阻抗增大,锂离子表观扩散系数降低。当极片压实密度过高或过低时,Li_3V_2(PO_4)_3/C的倍率性能均较差,压力为20 MPa时放电比容量最高,20C时放电比容量为94.0(mA·h)/g,而0和35 MPa时放电比容量仅70(mA·h)/g左右。EIS和CV测试结果表明:极片压实密度较小和较大的情况均不利于电荷和锂离子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3v2(po4)3/C 面密度 压实密度 倍率性能 锂离子 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溶剂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的Li_3V_2(PO_4)_3/C高倍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唐艳 钟本和 +4 位作者 郭孝东 刘恒 钟艳君 聂翔 唐红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69-874,共6页
以有机-水为混合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2(PO4)3/C,选取乙醇、乙二醇和1,2-丙二醇为有机溶剂,聚丙烯酸(PAA)为碳源和螯合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恒流充放电以及循环伏安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产物... 以有机-水为混合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2(PO4)3/C,选取乙醇、乙二醇和1,2-丙二醇为有机溶剂,聚丙烯酸(PAA)为碳源和螯合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恒流充放电以及循环伏安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产物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XRD测试结果表明所有溶剂制备的样品结晶良好,有机溶剂的加入不影响Li3V2(PO4)3材料的晶型结构.恒流充放电结果表明有机溶剂的加入改善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以1,2-丙二醇-水为溶剂的样品电化学性能最好,在3.0-4.5V电压范围内,0.1C(1C=150mA·g-1)倍率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2.89mAh·g-1,10C倍率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25.42mAh·g-1,循环700周后容量保持率为95.79%,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与循环性能;在3.0-4.8V电压范围内倍率性能较差.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混合溶剂制备的样品呈片状和针状,这种形状有利于锂离子的扩散,因此提高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3v2(po4)3 溶胶-凝胶法 混合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朱先军 刘云霞 +1 位作者 耿良梅 程龙兵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90-393,共4页
介绍了单斜晶型A-Li3V2(PO4)3和正交晶型B-Li3V2(PO4)3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质;综述了Li3V2(PO4)3的制备方法(包括离子交换法、高温固相法、低温合成法、溶胶-凝胶法和微波法)及其优缺点;简述了Li3V2(PO4)3的充放电机理及改性研究的现状。
关键词 LI3v2(po4)3 锂离子电池 合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碳源对Li3V2(PO4)3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唐安平 王先友 +2 位作者 伍文 曹俊琪 胡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218-2223,共6页
通过碳热还原法合成掺碳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单斜Li3V2(PO4)3,用XRD、SEM及电化学测试等方法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和测试,探讨石墨、乙炔黑以及蔗糖3种碳源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不同碳源对材料性能影响的原因。结... 通过碳热还原法合成掺碳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单斜Li3V2(PO4)3,用XRD、SEM及电化学测试等方法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和测试,探讨石墨、乙炔黑以及蔗糖3种碳源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不同碳源对材料性能影响的原因。结果表明,碳源的选择对产物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以蔗糖为碳源制备的单斜Li3V2(PO4)3正极材料具有粒径小、电荷转移阻抗小等优点,获得了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当电压范围为3.0~4.3和3.0~4.8V时,其初始容量分别为127.8和166.2mA·h/g,3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24.2和143.3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3v2(po4)3 正极材料 碳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素琴 李世彩 +1 位作者 黄可龙 龚本利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3-125,共3页
以LiOH·H2O、NH4VO3、H3PO4和柠檬酸等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锂[Li3V2(PO4)3]。考察了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原料配比等条件对产物组成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Li)∶n(V)=3.2∶2.0投... 以LiOH·H2O、NH4VO3、H3PO4和柠檬酸等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锂[Li3V2(PO4)3]。考察了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原料配比等条件对产物组成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Li)∶n(V)=3.2∶2.0投入原料,在700℃下煅烧8h,合成的正极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样品在0.1C充放电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30.0mAh/g。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以溶胶-凝胶法合成纯相Li3V2(PO4)3晶体所需温度比固相法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正极材料 LI3v2(po4)3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3V_2(PO_4)_3掺镍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云霞 章芳琴 +2 位作者 耿良梅 程龙兵 朱先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4期578-581,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xNixV2-x(PO4)3(x=0、0.05、0.10、0.20).通过XRD和SEM图谱对材料的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Li3+xNixV2-x(PO4)3与Li3V2(PO4)3具有相同的结构,均属单斜晶系P 21/n,掺杂后样品的颗...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xNixV2-x(PO4)3(x=0、0.05、0.10、0.20).通过XRD和SEM图谱对材料的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Li3+xNixV2-x(PO4)3与Li3V2(PO4)3具有相同的结构,均属单斜晶系P 21/n,掺杂后样品的颗粒随着Ni含量的增加而变大.循环伏安和充放电测试表明,随着Ni含量的增加,Li3+xNixV2-x(PO4)3的充放电容量降低,循环性能也变差,说明掺杂后样品的电化学性能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3v2(po4)3 镍掺杂 溶胶凝胶法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热还原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姜霖琳 田彦文 刘丽英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15-118,共4页
以L iCO3、V2O5、NH4H2PO4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 i3V2(PO4)3(LVP).根据TG分析得到制备样品的温度范围。对所得材料分别进行了XRD、粉末微电极循环伏安及恒电流充放电测试.XRD分析表明,850℃煅烧所得样品特征衍... 以L iCO3、V2O5、NH4H2PO4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 i3V2(PO4)3(LVP).根据TG分析得到制备样品的温度范围。对所得材料分别进行了XRD、粉末微电极循环伏安及恒电流充放电测试.XRD分析表明,850℃煅烧所得样品特征衍射峰型尖锐,晶体结构发育良好,为纯相的L i3V2(PO4)3;循环伏安测试表明,锂离子脱嵌分三步进行,循环伏安曲线对称性好;合成的正极材料在7 mA/g恒流充放电,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29.8 mA.h/g、116.8 mA.h/g,充放电效率达90%,循环性能有待提高.材料中过量碳的加入提高了其充、放电比容量,使其循环性能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3v2(po4)3 碳热还原 循环伏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阴离子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屈超群 魏英进 姜涛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1-567,共7页
具有聚阴离子型结构的Li3V2(PO4)3正极材料凭借比容量高、结构稳定性好、工作电压高以及成本低的综合性优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被众多专家学者视为下一代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理想之选.本文对Li3V2(PO4)3材料的结构、电化学性质、制... 具有聚阴离子型结构的Li3V2(PO4)3正极材料凭借比容量高、结构稳定性好、工作电压高以及成本低的综合性优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被众多专家学者视为下一代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理想之选.本文对Li3V2(PO4)3材料的结构、电化学性质、制备方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进行了综述.同时对Li3V2(PO4)3正极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3v2(po4)3 聚阴离子型结构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