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锂相xLi_2MnO_3·(1-x)LiMnO_2正极材料的水热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6
1
作者 王连邦 蒋靖康 +3 位作者 苏利伟 臧宁 徐亮 朱伟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5-359,共5页
电动车的发展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锰基富锂相xLi2MnO3·(1-x)LiMnO2复合材料因其高容量、价格低廉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热点.采用两步水热法成功合成了分散均匀的0.4Li2MnO3·0.6L... 电动车的发展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锰基富锂相xLi2MnO3·(1-x)LiMnO2复合材料因其高容量、价格低廉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热点.采用两步水热法成功合成了分散均匀的0.4Li2MnO3·0.6LiMnO2复合材料,并对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电化学活化后的材料容量可达189.4mAh/g,30周后材料的放电容量较常规充放电活化高约10mAh/g.电化学活化能有效激活Li2MnO3相并增加材料的容量,这为含Li2MnO3相的复合材料提供了增强电化学性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xli2mno(1-x)limno2复合材料 水热法 电化学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Li2MnO3·(1-x)LiNi1/3Co1/3Mn1/3O2(x=0.1、0.2、0.3和0.4)固溶体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节宾 徐友龙 +1 位作者 董鑫 薛蓉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25-1130,共6页
通过LiNO3与Mn(NO3)2的混合溶液与LiNi1/3Co1/3Mn1/3O2粉体共混干燥后在900 ℃热处理12 h制备了xLi2MnO3·(1-x)LiNi1/3Co1/3Mn1/3O2(x=0.1、0.2、0.3和0.4)固溶体。随着x的增加,固溶体的XRD峰强度减弱,峰形变宽,而在20... 通过LiNO3与Mn(NO3)2的混合溶液与LiNi1/3Co1/3Mn1/3O2粉体共混干燥后在900 ℃热处理12 h制备了xLi2MnO3·(1-x)LiNi1/3Co1/3Mn1/3O2(x=0.1、0.2、0.3和0.4)固溶体。随着x的增加,固溶体的XRD峰强度减弱,峰形变宽,而在20°-30°间的结构特征峰(LiMn6)更加明显;尽管固溶体的外观形貌为团聚状,但组成其的单颗粒平均粒径随着x增大,由x=0.1时的250 nm增大到x=0.4时的350 nm。随着充放电截止电压的升高,固溶体的放电比容量增大;在2.5-4.6 V间充放电,当x=0.2时,充放电的极化最小,放电平台最高;不同倍率充放电循环21周后发现随着x的增大,容量保持率从91.2%增加大105.6%。研究结果表明,Li2MnO3可以改善LiNi1/3Co1/3Mn1/3O2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固溶体 xli2mno(1-x)LiNi1/3Co1/3Mn1/3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合成球形正极材料xLi_2MnO_3·(1-x)Li(Ni_(1/3)Co_(1/3)Mn_(1/3))O_2(x=0.2、0.4、0.6)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越 徐盛明 +2 位作者 翁雅青 黄国勇 李林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878-2881,2887,共5页
以氨水作为络合剂,采用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合成了球形富锂锰基正极材料xLi2MnO3·(1-x)Li(Ni1/3Co1/3Mn1/3)O2(x=0.2、0.4和0.6),并对合成的不同组分样品材料的化学成分、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以氨水作为络合剂,采用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合成了球形富锂锰基正极材料xLi2MnO3·(1-x)Li(Ni1/3Co1/3Mn1/3)O2(x=0.2、0.4和0.6),并对合成的不同组分样品材料的化学成分、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样品材料的化学组分与其理论含量相同,随着x的增大,材料的粒度变小,在电压范围为2.5~4.6V条件下进行充放电性能测试时,材料的首次充放电容量随着x值减小而增加,且当x=0.2时,材料在不同倍率条件下具有最大的放电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共沉淀 正极材料xli2mno3·(1-x)Li(Ni1 3Co1 3Mn1 3)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Li_2MnO_3-(1-x)LiNi_(0.7)Co_(0.3)O_2的低温燃烧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吴保明 叶乃清 +2 位作者 马真 韩建峰 徐东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35-1841,共7页
采用低温燃烧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xLi2MnO3-(1-x)LiNi0.7Co0.3O2,对合成产物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合成条件和材料的组成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低温燃烧法合成的富锂层状正极材料具有α... 采用低温燃烧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xLi2MnO3-(1-x)LiNi0.7Co0.3O2,对合成产物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合成条件和材料的组成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低温燃烧法合成的富锂层状正极材料具有α-NaFeO2型层状结构、球状形貌和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其最佳合成条件为:回火温度850℃,回火时间20 h;Li2MnO3的最佳配比为x=0.7。在此条件下合成的0.7Li2MnO3-0.3LiNi0.7Co0.3O2,最高放电比容量达到263.1 mAh.g-1,并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xli2mno3-(1-x)LiNi0 7Co0 3O2 低温燃烧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法合成xLi_2MnO_3·(1-x)LiMn_(0.6)Ni_(0.2)Co_(0.2)O_2 被引量:6
5
作者 景其鸣 韩恩山 +1 位作者 朱令之 张国伟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3-156,共4页
以过渡金属乙酸盐和碳酸锂为原料,使用固相法合成xLi2MnO3·(1-x)LiMn0.6Ni0.2Co0.2O2(x=0.7、0.6、0.5和0.4)。对制备的材料进行XRD测试和电化学性能分析。当x=0.5时,材料0.5Li2MnO3·0.5LiMn0.6Ni0.2Co0.2O2具有较好的层... 以过渡金属乙酸盐和碳酸锂为原料,使用固相法合成xLi2MnO3·(1-x)LiMn0.6Ni0.2Co0.2O2(x=0.7、0.6、0.5和0.4)。对制备的材料进行XRD测试和电化学性能分析。当x=0.5时,材料0.5Li2MnO3·0.5LiMn0.6Ni0.2Co0.2O2具有较好的层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以0.1 C在2.0-4.8 V循环,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218.0 m Ah/g和162.1 mAh/g,循环5次的容量保持率为97.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li2mno(1-x)Li Mn0.6Ni0.2Co0.2O2 固相法 富锂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Ti^(4+)含量掺杂Li[Li_(0.2)Mn_(0.54)Ni_(0.13)Co_(0.13)]O_2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范宏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1-75,共5页
采用钛酸四丁酯[Ti(OC_4H_9)_4]水解和900℃高温烧结工艺制得不同Ti^(4+)含量掺杂下的Li[Li_(0.2)Mn_(0.54)Ni_(0.13)Co_(0.13)]_(1-x)Ti_xO_2正极材料。采用XRD、SEM等表征方法对Ti^(4+)掺杂前后的Li[Li_(0.2)Mn_(0.54)Ni_(0.13)Co_(0.... 采用钛酸四丁酯[Ti(OC_4H_9)_4]水解和900℃高温烧结工艺制得不同Ti^(4+)含量掺杂下的Li[Li_(0.2)Mn_(0.54)Ni_(0.13)Co_(0.13)]_(1-x)Ti_xO_2正极材料。采用XRD、SEM等表征方法对Ti^(4+)掺杂前后的Li[Li_(0.2)Mn_(0.54)Ni_(0.13)Co_(0.13)]O_2颗粒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掺杂前后材料的结构并未明显变化。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虽然Ti^(4+)表现为非电化学活性,使得掺杂有Ti^(4+)的正极材料其首次充放电比容量有所降低,但是在高倍率性能及循环性能测试中,Ti^(4+)掺杂改性效果表现明显。其中当Ti^(4+)掺杂量为x=0.02时,其倍率性能及循环性能最佳。在5C高倍率下放电,Li[Li_(0.2)Mn_(0.54)Ni_(0.13)Co_(0.13)]_(0.98)Ti_(0.02)O_2样品的放电比容量要比未掺杂样品高出约20 m A·h/g。而且经过100次循环后,Li[Li_(0.2)Mn_(0.54)Ni_(0.13)Co_(0.13)]_(0.98)Ti_(0.02)O_2样品的放电比容量仍有187.9 m A·h/g,容量保持率高达96.8%。而未掺杂样品的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仅有9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li2mno(1-x)LiMO2 TI 掺杂改性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周罗增 徐群杰 +2 位作者 汤卫平 靳雪 袁小磊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8-144,共7页
随着新能源如电动汽车、储能电站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下一代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循环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富锂锰基正极材料xLi2Mn03·(1-x)LiM02(O〈x〈1,M=Mn、Co、Ni…)具有可逆比容量高(240~280mA... 随着新能源如电动汽车、储能电站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下一代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循环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富锂锰基正极材料xLi2Mn03·(1-x)LiM02(O〈x〈1,M=Mn、Co、Ni…)具有可逆比容量高(240~280mAh·g^-1,2.0~4.8V)、电化学性能较佳、成本较低等优点,已吸引了研究者的关注,有望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本实验室采用固相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不同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其中,溶胶-凝胶法制得的Li[Li0.2Mn0.54Ni0.13C0.13]O2电极首周期放电比容量277.3mAh·g^-1,50周期循环后容量272.8mAh·g^-1,容量保持率98.4%.本文重点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对新型富锂锰基正极材料xLi2MnO3·(1-x)LiMO2的结构、合成、电化学性能改性和充放电机理等进行总结与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富锂正极材料 共沉淀法 xli2mno(1-x)LiM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