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关柜内部燃弧条件下金属网格吸收器防护效果分析
1
作者 黎鹏 袁烨 +4 位作者 刘畅 高野菏 普子恒 吴田 方春华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0-100,共11页
针对开关柜内部燃弧热-力(高温和高压力)效应严重威胁周围建筑物及工作人员安全的问题,提出基于电弧能量热等效的开关柜内部短路燃弧热-力效应计算方法;同时,为了降低短路燃弧过程产生的高温高速气流的危害,提出了基于金属网格吸收器的... 针对开关柜内部燃弧热-力(高温和高压力)效应严重威胁周围建筑物及工作人员安全的问题,提出基于电弧能量热等效的开关柜内部短路燃弧热-力效应计算方法;同时,为了降低短路燃弧过程产生的高温高速气流的危害,提出了基于金属网格吸收器的防护措施;根据金属网格吸收器作用原理,建立了金属网格吸收器的等效数学模型,分析了网格排列方式、放置位置等对防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弧能量热等效法获得的压力升与试验结果的一致性较好,误差较小;金属网格吸收器可有效降低出口气流的温度与流速,金属网格吸收器交错排列时的防护效果更好,其吸热效率约为6.83%;金属网格吸收器靠近泄压口时,其防护效果较好。研究可为高压开关柜故障电弧的防护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柜 短路燃弧 热-力效应 金属网格吸收器 防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主成分分析的GMAW短路过渡工艺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叶宇杰 陈昌荣 +2 位作者 王乾廷 练国富 梁卫抗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204,共12页
目的探究熔化极气体保护焊(GMAW)工艺参数对焊接接头成形质量的影响规律,以提高Q235钢短路过渡焊接成形质量。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短路过渡焊接工艺参数对成形件宽高比... 目的探究熔化极气体保护焊(GMAW)工艺参数对焊接接头成形质量的影响规律,以提高Q235钢短路过渡焊接成形质量。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短路过渡焊接工艺参数对成形件宽高比、稀释率、驼峰数量以及硬度梯度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工艺参数的优化。通过计算主成分的加权综合评价值,并以宽高比最大、稀释率最小、驼峰数量最少和硬度梯度最低为优化目标,对焊道进行多目标优化。结果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提取的响应值的信息为原始数据信息的89.428%,通过对加权主成分综合评价值的信噪比进行方差分析,确定了最优工艺参数组合,最优工艺参数如下:焊接电流为120 A、焊接电压为22 V、焊接速度为60 cm/min、行进角度为60°,通过试验对得到的最佳焊接条件进行了验证,发现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采用加权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可以在保留绝大部分原始数据的情况下,有效地对GMAW短路过渡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为熔化极气体保护焊(GMAW)短路过渡工艺优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GMAW) 田口法 短路过渡 主成分分析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电容器组干式空心电抗器匝间电弧性短路故障监测及保护
3
作者 翟雨佳 刘浩 +2 位作者 戴昀翔 贾跟卯 骆福权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0-299,共10页
在电网的无功补偿系统中,并联电容器组通常串联干式空心电抗器来抑制谐波放大和减小合闸涌流,但在电抗器发生匝间短路时,缺乏有效的保护方法导致故障不能及时切除直至烧毁。由于干式空心电抗器的匝间短路是一种电弧性短路,基于电抗器匝... 在电网的无功补偿系统中,并联电容器组通常串联干式空心电抗器来抑制谐波放大和减小合闸涌流,但在电抗器发生匝间短路时,缺乏有效的保护方法导致故障不能及时切除直至烧毁。由于干式空心电抗器的匝间短路是一种电弧性短路,基于电抗器匝间电弧性短路的周期性熄灭-重燃的故障特性,构建了电弧性短路模型。根据短路造成的不同电感变化率值进行研究,发现在电抗器发生电弧性匝间短路时,故障相中会激发出特定次数的谐波,并联电容器组中性点电压含有非常显著的谐波电压变化。根据数据分析,提出了基于中性点谐波电压含有率,并配合零序电压及基波电压变化特征来共同识别电抗器匝间短路的故障监测及保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电容器组 干式空心电抗器 匝间电弧性短路 谐波电压含有率 故障监测及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弧触头接触振动特征分析的高压SF6断路器电寿命在线监测方法 被引量:8
4
作者 李辰辉 褚继峰 +4 位作者 龙潇 杨爱军 袁欢 荣命哲 王小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4883-4895,共13页
高压SF6断路器电寿命评估对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的电寿命评估仍旧依赖累计开断电流法与动态回路电阻法,缺乏有效的在线监测手段。该文针对真实126 kV高压SF6断路器设备,研究了基于弧触头接触点分析的电寿... 高压SF6断路器电寿命评估对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的电寿命评估仍旧依赖累计开断电流法与动态回路电阻法,缺乏有效的在线监测手段。该文针对真实126 kV高压SF6断路器设备,研究了基于弧触头接触点分析的电寿命评估方法。结合变分模态分解(VMD)与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分析,发现弧触头接触时产生了10 kHz以上的高频振动特征信号。通过调整机构拉杆的位置以改变弧触头刚合点,发现了高频振动特征频率出现时刻与弧触头刚合点之间的相关性,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弧触头接触振动特征分析的高压SF6断路器电寿命在线监测方法。现场瓷柱式断路器的实验结果表明,弧触头刚合点测量误差约为0.905 mm,因此该文提出的方法有望在高压SF6断路器电寿命在线监测领域实现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断路器 弧触头烧蚀 振动特征频率 变分模态分解(VMD) 短时傅里叶变 换(ST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内部电弧故障快速检测方法研究与对比 被引量:12
5
作者 贾云飞 贾双瑞 +2 位作者 罗迅 汲胜昌 李斯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58-2165,共8页
变压器内部短路电弧故障是变压器最危险、最严重的故障,极有可能造成变压器油箱的形变和破裂,乃至变压器油的燃烧与爆炸,对人员生命安全、变电站财产安全、电网运行安全都造成了严重威胁。实现变压器内部短路电弧故障的快速检测有利于... 变压器内部短路电弧故障是变压器最危险、最严重的故障,极有可能造成变压器油箱的形变和破裂,乃至变压器油的燃烧与爆炸,对人员生命安全、变电站财产安全、电网运行安全都造成了严重威胁。实现变压器内部短路电弧故障的快速检测有利于及时发出断路器分闸信号,从而缩短电弧燃弧时间,减小电弧能量,降低燃爆可能性。为寻找适用于电弧故障快速检测的信号及特征,首先搭建了基于电容电感串联谐振的油中工频大电流电弧实验平台,并实现了油中工频电弧的电压、电流、压力波、光、电磁脉冲、气泡形态等关键电弧特性的测量;发现压力波存在前期快速振荡-后期持续上升两阶段,光信号存在间隔约10 ms的脉冲,电弧电流过零点时必定会产生电磁脉冲,上述压力波、光和电磁脉冲3种信号及其特性有望应用于变压器内部短路电弧故障的快速检测;最后对比了这3种故障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并指出这些方法在工程实际应用前急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内部短路故障 工频电弧 油中电弧 故障检测 压力波 光信号 电磁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换流变压器匝间短路故障建模与仿真
6
作者 陈一悰 陈宗让 +5 位作者 张芃 徐浩东 锁军 张钰声 朱述友 闫晨光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3-51,共9页
近年来,特高压换流变压器内部短路故障导致的爆炸起火事故接连发生,严重威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本文以±800 kV特高压换流站典型单相四柱式换流变压器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 Maxwell和Simplorer平台开展绕组匝间短路故障建模仿真... 近年来,特高压换流变压器内部短路故障导致的爆炸起火事故接连发生,严重威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本文以±800 kV特高压换流站典型单相四柱式换流变压器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 Maxwell和Simplorer平台开展绕组匝间短路故障建模仿真,研究不同故障条件下绕组漏磁、短路环流及电弧故障能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伴随匝间短路发生,换流变压器内部大量横向漏磁破坏绕组正常纵向磁通分布,短路匝环中出现高幅值故障环流。1.98%匝间短路漏磁峰值达2.76 T,短路环流峰值达80.59 kA,四个周波内释放能量1.22 MJ。根据安匝平衡规律,短路匝数越多,环流幅值越小,而电弧电压随电弧长度单调增加,总体而言电弧能量与短路匝数呈正相关。此外,由于漏磁畸变引起的漏电感差异,靠近绕组中部的匝间短路故障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换流变压器 匝间短路故障 油气电弧模型 建模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引供电新型异相短路保护原理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冀昆 高仕斌 王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63-67,共5页
在建立电弧模型的基础上,对异相电弧短路故障信号进行仿真分析,证明原有的馈线保护原理存在缺陷。对牵引供电系统异相电弧短路故障发生时,各相电压电流的谐波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通过检测异相短路两供电臂间电压来确认异相短路发生... 在建立电弧模型的基础上,对异相电弧短路故障信号进行仿真分析,证明原有的馈线保护原理存在缺陷。对牵引供电系统异相电弧短路故障发生时,各相电压电流的谐波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通过检测异相短路两供电臂间电压来确认异相短路发生时的低压保护方案。通过对轻、重载和单臂、双臂工况下发生异相电弧短路故障时的两供电臂间相间电压仿真,验证了该保护方案的正确性,有效性和可行性。这种保护方案可作为牵引网异相短路的主保护,并与牵引网馈线成套保护结合,组成牵引网完整的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供电系统 异相电弧短路 电弧模型 谐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转移的断路器弧后电流测量方法 被引量:13
8
作者 葛国伟 廖敏夫 +3 位作者 程显 赵岩 段雄英 邹积岩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156-3163,共8页
断路器的弧后电流是断路器开断性能的重要参量,为了获取高精度、低干扰的弧后电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真空开关、转移电阻、保护间隙和高精度电流传感器构成的弧后电流测量方法,其中真空开关负责导通大电流,在电流过零前电流转移到转移... 断路器的弧后电流是断路器开断性能的重要参量,为了获取高精度、低干扰的弧后电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真空开关、转移电阻、保护间隙和高精度电流传感器构成的弧后电流测量方法,其中真空开关负责导通大电流,在电流过零前电流转移到转移电阻上,然后利用高精度电流传感器间接测量弧后电流。建立了弧后电流装置的电流转移过程模型,分析了电流转移完成时刻和转移电流峰值受转移电阻、电流大小和真空开关刚分时刻的影响。基于仿真得到弧后电流测量装置的参数,设计了弧后电流测量装置样机,对转移电阻进行了特殊无感设计并与保护间隙实现配合保护。最后进行了10 k V真空断路器在合成回路试验中的弧后电流测量,在开断5 k A电流时,弧后电流峰值为500 m A左右,脉宽5μs,弧后测量干扰小,波形平滑。对比试验结果和前人研究成果,验证了基于电流转移原理的弧后电流测量装置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转移原理 弧后电流 转移电阻 真空断路器 真空电弧 开断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容器内部短路燃弧爆炸压力效应计算 被引量:13
9
作者 黎鹏 阮江军 +3 位作者 黄道春 徐国顺 龙明洋 魏梦婷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65-1071,共7页
中压开关设备内部短路燃弧爆炸对设备、建筑物以及工作人员的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为提出合适的数值计算方法对短路爆炸引起的压力效应进行计算,对开关设备内部短路燃弧的能量平衡机制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燃弧过程的热-力效应,提出了基... 中压开关设备内部短路燃弧爆炸对设备、建筑物以及工作人员的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为提出合适的数值计算方法对短路爆炸引起的压力效应进行计算,对开关设备内部短路燃弧的能量平衡机制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燃弧过程的热-力效应,提出了基于CFD法的间接耦合分析方法,并开展了实际封闭容器内部短路燃弧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测量与模拟计算获得的平均压强仅相差2%左右;电弧尺寸对压力升的影响较小;封闭容器内部压力升随电弧能量的增大近似线性增大;安装负压室后燃弧室的压强可降低60%左右,因此,增设负压室可有效抑制开关设备内部短路爆炸引起的压力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设备 内部短路燃弧 封闭容器 CFD 压力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丝间接电弧氩弧焊的熔滴过渡 被引量:17
10
作者 曹梅青 邹增大 +1 位作者 杜宝帅 曲仕尧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5-48,共4页
采用氙灯背光高速摄像系统及示波器对双丝间接电弧氩气保护焊的熔滴过渡及其对应的电压、电流波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丝间接电弧氩弧焊焊接电流与电弧电压的不同匹配选择,熔滴具有短路过渡、大滴过渡、混合过渡、射滴过渡、射流过... 采用氙灯背光高速摄像系统及示波器对双丝间接电弧氩气保护焊的熔滴过渡及其对应的电压、电流波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丝间接电弧氩弧焊焊接电流与电弧电压的不同匹配选择,熔滴具有短路过渡、大滴过渡、混合过渡、射滴过渡、射流过渡等不同过渡形式。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大熔滴尺寸减小,熔滴细化,随电弧电压的增大,熔滴尺寸减小。熔滴过渡形式与电压、电流的波形之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电弧 熔滴过渡 短路过渡 射流过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短路电流零点漂移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8
11
作者 林莘 谢寅志 +1 位作者 王飞鸣 徐建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0-287,共8页
在特高压输电系统中,当线路发生故障时,断路器动作会产生较高的瞬态过电压,其中直流分量部分可能会使故障电流出现零点漂移现象,使断路器灭弧室内燃弧时间延长,影响断路器的开断能力。为此,首先结合特高压示范工程,对影响零点漂移的因... 在特高压输电系统中,当线路发生故障时,断路器动作会产生较高的瞬态过电压,其中直流分量部分可能会使故障电流出现零点漂移现象,使断路器灭弧室内燃弧时间延长,影响断路器的开断能力。为此,首先结合特高压示范工程,对影响零点漂移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根据浙江北—上海西特高压输电线路,考虑断路器断开时的电弧模型,利用ATP/EMTP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出:影响特高压零点漂移的因素有故障发生时刻、故障点的接地电阻大小、故障点的位置,以及负载电流的大小,其中负载电流的变化可能会引起长达2个周波以上较严重的零点漂移。最后总结出断路器串联50Ω的合闸电阻可有效减小短路电流首次过零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交流 直流分量 短路电流 零点漂移 断路器 电弧模型 合闸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混合型限流断路器限流特性及换流电弧能量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晨 庄劲武 +2 位作者 江壮贤 刘路辉 武瑾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56-1361,共6页
混合型限流断路器兼备了机械开关良好的静态特性和固态开关无弧快速分断的动态特性,是国际上断路器研究的新方向。为了对高di/dt电流下混合型限流断路器的换流电弧能量进行分析,在已研制出的两种混合型限流断路器样机基础上,开展了相同... 混合型限流断路器兼备了机械开关良好的静态特性和固态开关无弧快速分断的动态特性,是国际上断路器研究的新方向。为了对高di/dt电流下混合型限流断路器的换流电弧能量进行分析,在已研制出的两种混合型限流断路器样机基础上,开展了相同实验线路参数和设定动作值条件下的两种限流断路器方案的对比实验。改进方案可将电流上升率di/dt为18A/μs的短路电流限制到7.5kA,分断动作时间1ms,相比于初始方案,改进方案分断速度更快,限流能力更强。进而计算了2种方案在不同短路电流上升率下的换流电弧能量,并分析了电弧能量对触头烧蚀特性的影响。改进方案能够有效地降低换流电弧能量,减小电弧对触头的烧蚀,提高触头寿命。研究表明改进方案更适合需要多次分断高di/dt短路电流的应用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限流断路器 换流 电弧能量 短路 高di/dt 触头烧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断路器瞬态恢复电压与弧后电流相互作用仿真研究 被引量:30
13
作者 舒胜文 阮江军 黄道春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09-316,共8页
为进一步理解真空断路器开断过程中的电流零区现象,仿真分析了真空断路器开断短路故障和切除电容器组时瞬态恢复电压(transient recovery voltage,TRV)和弧后电流的相互作用。在PSCAD/EMTDC中建立了基于Langmuir探针理论的真空断路器弧... 为进一步理解真空断路器开断过程中的电流零区现象,仿真分析了真空断路器开断短路故障和切除电容器组时瞬态恢复电压(transient recovery voltage,TRV)和弧后电流的相互作用。在PSCAD/EMTDC中建立了基于Langmuir探针理论的真空断路器弧后电流仿真模型,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相符,验证了模型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开断短路故障时,是否考虑弧后电流对TRV没有明显的影响,弧后电流大小则与TRV上升率成正比;切除电容器组时,弧后电流对起始TRV有显著影响,但对工频恢复电压没有影响。此外,短路类型、短路点位置、短路合闸相角、系统等效电感、电容等网络参数对TRV和弧后电流也有很大影响。研究成果有助于分析不同工况下真空断路器面临的开断考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断路器 瞬态恢复电压 弧后电流 离子浓度 短路 电容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短路阻抗变压器式自动快速消弧系统——配电网中性点新型接地方式的实现 被引量:60
14
作者 陆国庆 姜新宇 +1 位作者 欧阳旭东 周良才 《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25-28,共4页
提出了配电网中性点新型接地方式为 :当发生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时 ,利用自动跟踪的消弧线圈实现快速补偿 ;当发生非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时 ,能正确选出故障线路并跳闸。提出了高短路阻抗变压器式可控电抗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用该原理研... 提出了配电网中性点新型接地方式为 :当发生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时 ,利用自动跟踪的消弧线圈实现快速补偿 ;当发生非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时 ,能正确选出故障线路并跳闸。提出了高短路阻抗变压器式可控电抗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用该原理研制成功的高短路阻抗变压器式自动快速消弧系统 ,具有伏安特性线性度优良、响应速度快、电流由零到最大都能无级连续调节、补偿效果好、对系统适应性强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消弧线圈 可控电抗器 短路阻抗 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0kV SF_6断路器气流与电弧相互作用混沌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晓明 冷雪 +1 位作者 曹云东 宋超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6-52,共7页
由于断路器在短路开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伴随有电弧产生,电弧能量的有效逸散直接影响灭弧断口内的介质恢复。为描述短路开断过程中灭弧室内跨音速、变边界、变流路湍动吹弧气流的流动特性以及开断进程中电弧发生及发展的行为演变,提出并... 由于断路器在短路开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伴随有电弧产生,电弧能量的有效逸散直接影响灭弧断口内的介质恢复。为描述短路开断过程中灭弧室内跨音速、变边界、变流路湍动吹弧气流的流动特性以及开断进程中电弧发生及发展的行为演变,提出并引入等效单元体动态电弧物理数学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作为多物理场求解策略,实现燃弧过程中吹弧气流的非线性运动行为数值模拟。采用混沌理论,分析开断进程中各气流参数的动态变化,得到燃弧过程中所存在的电弧混沌特征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短路 SF6断路器 开断 电弧 混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刷双馈电机复合转子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29
16
作者 张凤阁 王秀平 +1 位作者 贾广隆 金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7-84,共8页
无刷双馈电机在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和变频节能驱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转子耦合能力是影响该种电机出力和功率密度的最重要因素。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隔磁磁阻和短路笼条相结合的复合转子结构形式。采用有限元分析法,深入分析了... 无刷双馈电机在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和变频节能驱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转子耦合能力是影响该种电机出力和功率密度的最重要因素。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隔磁磁阻和短路笼条相结合的复合转子结构形式。采用有限元分析法,深入分析了转子极弧系数、导磁层数、导磁层与非导磁层宽度比、有无短路笼条、短路笼条组数及短路笼条层数等结构参数对转子耦合能力的影响,得到了复合转子强耦合能力的结构尺寸。该种新型转子不仅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而且具有强耦合能力和高转矩密度的优点,是无刷双馈电机最具应用潜力的新型转子之一,所研制的样机对转子的耦合能力进行了验证,论文研究工作为该种电机的新型转子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双馈电机 极弧系数 导磁层 短路笼条 复合转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气体保护焊短路过渡过程与电参数的关系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桓 杨立军 +2 位作者 李俊岳 邓黎丽 张宝红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60-363,共4页
用计算机控制的高性能数据采集系统对 CO2 焊短路过渡过程的电参数进行了研究 .分析认为可利用电弧电压来指示熔滴短路及电弧复燃 ,利用电弧电压的微分来指示液体小桥缩颈 ,为 CO2 焊短路过渡实时控制奠定了基础 .
关键词 短路过渡 实时控制 信号品质 二氧化碳保护焊 电弧电压 熔滴短路 电弧复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弧焊逆变电源动态性能的提高及其对短路过渡焊接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文楷 朱志明 +2 位作者 罗小锋 陈强 张人豪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0-95,共6页
采用可饱和输出电感大幅度提高了弧焊逆变电源的动态性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电源动态特性对CO2短路过渡焊接过程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增大短路后期电流的下降速度可以有效地减小焊接飞溅,而提高短路中期电流上升速度则有利... 采用可饱和输出电感大幅度提高了弧焊逆变电源的动态性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电源动态特性对CO2短路过渡焊接过程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增大短路后期电流的下降速度可以有效地减小焊接飞溅,而提高短路中期电流上升速度则有利于短路过渡焊接过程的规则性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路过渡焊接 焊接电源 电弧焊 逆变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故障参数对真空断路器开断性能影响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舒胜文 阮江军 +1 位作者 黄道春 吴高波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1-87,共7页
建立了基于扩散型真空电弧开断的真空断路器黑盒模型。以电流过零点为界,针对燃弧阶段建立了电弧电压模型,并根据试验数据确定了相关系数;针对弧后介质恢复阶段建立了基于朗缪尔探针理论的弧后电流模型,不同瞬态恢复电压(TRV)上升率对... 建立了基于扩散型真空电弧开断的真空断路器黑盒模型。以电流过零点为界,针对燃弧阶段建立了电弧电压模型,并根据试验数据确定了相关系数;针对弧后介质恢复阶段建立了基于朗缪尔探针理论的弧后电流模型,不同瞬态恢复电压(TRV)上升率对应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基于所建立的模型,采用不同的方法评估了短路电流直流分量造成的真空断路器等效开断能力下降倍数,结果表明:燃弧能量法进行评估时最苛刻,转移电荷法次之,电流有效值法最轻。采用弧后电导表征真空断路器的弧后介质恢复程度,结果表明:TRV上升率主要影响弧后1.5μs以后的介质恢复速率,而过零前短路电流下降率仅影响初始弧后介质恢复速率。最后给出了部分系统故障参数对真空断路器开断性能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路器 开断性能 电弧电压 弧后电流 短路电流 直流分量 弧后介质恢复速率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路电流中带有直流分量时的交流高压断路器燃弧时间差的概率分布特性 被引量:6
20
作者 曹荣江 顾霓鸿 盛勇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8-13,共6页
根据三相短路电流中带有直流分量时的开断过程,提出了分析和计算燃弧时间差的方法,据此求出了中性点接地与不接地系统的短路电流中带有直流分量时,燃弧时间差的分布规律.本文也列出了开断电流波形与电弧能量的关系.
关键词 断路器 短路电流 燃弧时间 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