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1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辅助下的Art Deco风格家具创新设计研究
1
作者 谭雄 吴佳莉 +1 位作者 宋杰 郭琼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20-331,共12页
目的旨在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辅助提取Art Deco风格中的设计因子,以提高提取的效率和准确性,并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完成设计创意方案,为现代家具设计提供创新性思路和方法。方法通过人工智能技术Canny边缘检测算法和T2I-Adapter算法来... 目的旨在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辅助提取Art Deco风格中的设计因子,以提高提取的效率和准确性,并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完成设计创意方案,为现代家具设计提供创新性思路和方法。方法通过人工智能技术Canny边缘检测算法和T2I-Adapter算法来快速且精准地提取Art Deco风格在各类设计案例中的造型、色彩因子特征,整理提炼出造型、色彩、材质和文化内涵的提示词,形成Art Deco风格数据库。利用Midjourney和Stable Diffusion人工智能生成图像技术完成家具创新设计实践,探索多样化设计方案的高效实现。结论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能够快速且精准地提取出Art Deco风格的设计因子,结合AIGC技术设计出更多有创意的家具方案,拓展了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为现代家具设计技术创新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具设计 art Deco风格 生成式人工智能 因子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T-2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煤矿应急管理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2
作者 张玉华 丁立培 王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5-151,共7页
在评价煤矿应急管理能力时,为指标分配权重的过程易产生数据缺失值,导致指标计算精度较差,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为此,构建基于ART-2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煤矿应急管理能力综合评价模型,以提升评价的客观性与准确性。首先,依据煤矿应... 在评价煤矿应急管理能力时,为指标分配权重的过程易产生数据缺失值,导致指标计算精度较差,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为此,构建基于ART-2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煤矿应急管理能力综合评价模型,以提升评价的客观性与准确性。首先,依据煤矿应急管理体系结构,对打分数值进行规范化处理,将其转化为类别样本矢量集,为后续利用ART-2人工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指标筛选提供标准化的数据输入。其次,运用ART-2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对煤矿管理能力指标进行筛选。再次,组合网络层级中的元素,构建评价指标间相互影响的未加权矩阵。该矩阵全面反映了各评价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为后续的权重分配提供依据。在目标层神经元节点处设置警戒数值,通过ART-2人工神经网络对未加权矩阵进行训练和优化。在此过程中,算法能够自动调整和修正指标权重,降低权重分配的主观性和模糊性。最后,根据修正后的权值,重新对各层神经元节点处的指标评分进行计算,得出最终的评价结果。研究结论表明,基于ART-2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煤矿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模型,在解决传统评价方法中权重分配主观性强、数据易缺失等问题上具有显著优势,能够为煤矿应急管理决策提供更科学、合理的依据,有助于煤矿企业更好地评估和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从而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2人工神经网络 煤矿应急管理能力 类别样本矢量集 网络层级 警戒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水明昌海派西式家具Art Deco设计风格研究
3
作者 沈修远 门德来 杨颖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60,I0001,共10页
民国时期,为迎合上海人摩登化的文化生活偏好,本土海派西式家具厂商流行设计Art Deco风格家具。以水明昌木器公司Art Deco风格海派西式家具为研究对象,从历史资料、相关图纸及实物等方面,对其家具的工艺、技术及设计特征进行研究;在社... 民国时期,为迎合上海人摩登化的文化生活偏好,本土海派西式家具厂商流行设计Art Deco风格家具。以水明昌木器公司Art Deco风格海派西式家具为研究对象,从历史资料、相关图纸及实物等方面,对其家具的工艺、技术及设计特征进行研究;在社会变迁维度空间中阐述中国Art Deco风格设计形成的原因,解读20世纪30年代海派设计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水明昌 海派西式家具 art Deco设计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语境中中国武术的民间集体书写——以维基百科中“中国武术”(Chinese martial arts)条目为例
4
作者 李正一 罗诚迪 李柏槐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50,共8页
随着中国武术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对中国武术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书写。文章对维基百科中英文条目“中国武术”(Chinese martial arts)的发展脉络、书写者群体、写作方式以及书写过程中出现的协商和竞争进行了梳理与研究... 随着中国武术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对中国武术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书写。文章对维基百科中英文条目“中国武术”(Chinese martial arts)的发展脉络、书写者群体、写作方式以及书写过程中出现的协商和竞争进行了梳理与研究,探讨了英语语境中对中国武术进行民间集体书写的特点,认为整体而言条目的书写是一个不断增长和完善但却一直“在路上”的过程,虽然书写本身带有明显的国际化和群体化特点,但核心写作群体的出现和维基百科的写作规则影响下的写作方式主导着各种观点的协商和竞争,并进而影响到写作的走向和文本的面貌。另外,研究认为写作过程中来自中国的声音非常稀缺,非常必要在武术知识的国际普及过程中传递出中国认识和中国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武术 英语语境 民间集体书写 维基百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beral arts”的源与流——古今之变中的审视
5
作者 崔乃文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92,共14页
“古今之变”是审视liberal arts流变的中心线索。古典liberal arts是具有内在统一性并指向完满品格的整全性知识体系。欧洲三次文艺复兴对liberal arts的再造展现了其历史流变中的不变逻辑,即为特定时代的受教育者提供共同价值。德国... “古今之变”是审视liberal arts流变的中心线索。古典liberal arts是具有内在统一性并指向完满品格的整全性知识体系。欧洲三次文艺复兴对liberal arts的再造展现了其历史流变中的不变逻辑,即为特定时代的受教育者提供共同价值。德国古典大学赋予了liberal arts在古典意义上的完美形态,而新人文主义的自我塑造观念孕育了博雅教育的现代转向。科学革命终结了古典学术的内在统一性与道德理想,瓦解了古典liberal arts。美国现代大学则借助古典资源,经由三次改革浪潮重建了liberal arts。然而,古典教育凝聚文明精华的共同价值、塑造意义与学术整合力量,同现代科学的智识自由、价值分殊与学科分化特性相冲突,这是古今之变为现代大学再造liberal arts所深植的困境,liberal arts只能在钟摆的两端之间不断权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beral arts 博雅教育 古典教育 古今之变 通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T优化选择策略的遗传算法生成测试数据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志博 李清宝 兰明敬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103,共9页
测试数据自动生成方法是软件测试领域研究的热点。基于遗传算法的启发式搜索算法是一种路径覆盖生成测试数据的方法。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随机测试(Adaptive Random Testing,ART)算法更新种群的方法,将ART融入遗传算法,优化选择操... 测试数据自动生成方法是软件测试领域研究的热点。基于遗传算法的启发式搜索算法是一种路径覆盖生成测试数据的方法。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随机测试(Adaptive Random Testing,ART)算法更新种群的方法,将ART融入遗传算法,优化选择操作,动态更新种群,从而增加种群进化过程中的个体多样性,提高了收敛速度,有效地减少了陷入局部最优。实验结果显示,与传统遗传算法生成测试数据的方法相比,改进的算法明显提高了路径覆盖率,减少了种群平均进化代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测试 测试数据生成 遗传算法 路径覆盖 自适应随机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建设与文科院系转型发展路径:基于组织边界重构的视角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亚敏 程紫嫣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8,共10页
新文科建设彰显于学科使命的时代创新、研究范式的融合创新以及组织形态的系统创新。当前文科院系多重组织边界的封闭性特征,制约了内外资源交互、学科交叉融合与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既有改革举措如设立跨学科研究平台、开设交叉课程、... 新文科建设彰显于学科使命的时代创新、研究范式的融合创新以及组织形态的系统创新。当前文科院系多重组织边界的封闭性特征,制约了内外资源交互、学科交叉融合与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既有改革举措如设立跨学科研究平台、开设交叉课程、优化培养方案等虽有局部成效,但受制于科层制管理模式与单一化学科架构,其成效呈现边际递减效应。基于组织边界重构视角,文科院系需优化内部结构,塑造“可渗透边界”以适应新文科发展逻辑,打造“学科-实践”双栖型师资队伍,通过旋转门机制促进院系内外人才流动;构建扁平化治理模式,以权力下放与协同决策激活学术自主权;创新“双轨制”和“团队式”晋升通道,突破囿于学科和个人的评价局限;开发基础、交叉、实践“三位一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培育具有复合思维的新型文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文科院系 可渗透边界 资源聚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文科实验室数字化转型的图景、困境与路向 被引量:1
8
作者 季益龙 章明卓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5-229,268,共6页
数字化转型是构建高质量文科实验室、赋能新文科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高校文科实验室数字化转型的未来图景旨在重塑三元空间、转变多元主体、搭建技术框架、变革应用场景。当前文科实验室的数字化转型仍处于肇始阶段,面临着建设模式封... 数字化转型是构建高质量文科实验室、赋能新文科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高校文科实验室数字化转型的未来图景旨在重塑三元空间、转变多元主体、搭建技术框架、变革应用场景。当前文科实验室的数字化转型仍处于肇始阶段,面临着建设模式封闭、教学模式滞后、研究范式主观、教师数字素养孱弱等现实挑战。基于此,以浙江师范大学文科综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例,围绕新基建、新模式、新范式、新素养的“四新”路径,探索了“新文科”实验室数字化转型成效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文科实验室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壁画艺术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孟滨 王鹏飞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4-159,共6页
传统壁画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信息,对中国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壁画艺术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色彩运用、线条描绘、构图设计和题材内容等方面。现代艺术家积极从传统中汲取灵感,... 传统壁画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信息,对中国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壁画艺术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色彩运用、线条描绘、构图设计和题材内容等方面。现代艺术家积极从传统中汲取灵感,借鉴传统壁画的色彩搭配,对传统壁画的线条进行重新诠释与活化利用,对传统壁画的构图设计进行提炼与画面重塑,对传统壁画的题材内容进行重新演绎,灵活运用现代艺术的表达方式,将传统与现代生活、社会思潮相结合,将传统艺术的精髓与现代绘画技法相结合,创作出许多既具有传统美感又具有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形成新的艺术风格。深入研究传统壁画艺术,揭示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内在联系,注重传统壁画在当代艺术中的创新应用,不仅可以为现代艺术提供丰富的创作资源,而且能够在提升文化自信和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壁画 现代艺术 艺术表现 传承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制化与延安文艺大众化的形态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剑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2,共10页
延安文艺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苏区经验、民间形式和精英艺术组合而成的一种文艺现象。延安文艺在思想内容方面以抗战动员和革命宣传为己任;在体制结构方面以“后方文艺”和“战地文艺”为载体;在受众群体方面以工农兵大众为对象;... 延安文艺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苏区经验、民间形式和精英艺术组合而成的一种文艺现象。延安文艺在思想内容方面以抗战动员和革命宣传为己任;在体制结构方面以“后方文艺”和“战地文艺”为载体;在受众群体方面以工农兵大众为对象;在美学追求方面以“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方向;在社会功能方面以推动历史前行为使命。在全面抗战时期,延安文艺以毛泽东文艺思想为指南,致力于打造一种“大众化”“民族化”和“革命化”三位一体的革命文艺体系,以反映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情感和抗日根据地的生活面貌。民族歌剧《白毛女》,正是以上种种功能的综合性表现,成为延安文艺最有代表性的经典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制化 延安文艺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视域下艺术院校AAPE美育模式建构与实施理路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娜 毛茂林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66,共6页
针对美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以艺代美”“以知代感”“以专代通”等问题,艺术院校应以美育浸润行动为契机,基于艺术类大学生美育核心素养,加快构建跨学科融合的AAPE美育模式。AAPE美育模式深度整合艺术学、美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多学... 针对美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以艺代美”“以知代感”“以专代通”等问题,艺术院校应以美育浸润行动为契机,基于艺术类大学生美育核心素养,加快构建跨学科融合的AAPE美育模式。AAPE美育模式深度整合艺术学、美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资源,以审美体验为导向、以文化底蕴为基石、以艺术实践为媒介、以创新教育为引擎,旨在全面提升艺术类大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文化理解力、艺术表达力和创新创造力等核心素养。通过构建沉浸式审美体验教育体系、实施通专融合的美育课程设计、推动美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跨学科资源整合、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等实施路径,为艺术院校美育改革提供了新思路与具体策略,回应了新时代美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对培养全面发展的艺术新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艺术院校 跨学科 核心素养 AAPE美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纹样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哲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12-415,共4页
目的传统纹样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艺术进展长河中的历史轨迹,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风貌,以传统纹样为视角开展家具设计,是对传统文化的再次表达,有助于丰富家具设计的素材库,打造既接轨时尚也不离文化的创意家具。文章旨在探讨传统纹... 目的传统纹样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艺术进展长河中的历史轨迹,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风貌,以传统纹样为视角开展家具设计,是对传统文化的再次表达,有助于丰富家具设计的素材库,打造既接轨时尚也不离文化的创意家具。文章旨在探讨传统纹样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丰富现代家具设计,使现代家具设计更具文化内涵。方法分析中国传统纹样元素应用在现代家具设计上的重要性,并对中国传统纹样元素应用到现代家具设计中的方法展开研究。结论将中国传统纹样元素应用到现代家具设计中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促进现代艺术设计创新,增强家具设计的文化内涵,因此在进行现代家具设计时,要注意应用传统纹样,具体来说有四种方法:传统纹样的直接运用、传统纹样的变形重组、传统纹样的纹样提炼、传统纹样的现代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纹样 现代家具 现代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自律的辩证法:现代艺术的历史动力学 被引量:1
13
作者 常培杰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80,157,共11页
就艺术发展的历史动力学问题而言,黑格尔最早在观念论维度进行了讨论,推动了美学的历史化。阿多诺、比格尔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则批判性继承了黑格尔的理论遗产,实现了此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转化。其问题核心是艺术自律问题。艺术自律是... 就艺术发展的历史动力学问题而言,黑格尔最早在观念论维度进行了讨论,推动了美学的历史化。阿多诺、比格尔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则批判性继承了黑格尔的理论遗产,实现了此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转化。其问题核心是艺术自律问题。艺术自律是现代世界合理化进程的结果,也是现代艺术展开自身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推动力。阿多诺认为,现代艺术的发展动力源自自律艺术与非艺术的辩证运动。比格尔则认为,构建自律艺术体制是现代主义艺术得以发生的内在动力,批判此体制则是先锋艺术得以发生和展开自身的动力。先锋艺术受益于席勒和浪漫派批判现代性后果的美学遗产。哈贝马斯则基于韦伯的合理化观念认为先锋派必然以失败告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自律 抽象 历史动力学 现代主义 先锋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文化的心理疗愈功能——重评失调的认知 被引量:2
14
作者 韩布新 孔庆焱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7,共10页
当前中国心理咨询和治疗理论源自国外,没有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特定国情(家庭、社区、学校),直接应用反可能引发文化冲突,故发展本土化心理咨询和治疗至关重要。传统艺术应用可跨时空传递情感和思想,帮助来访者情感外化的同时培养情商,... 当前中国心理咨询和治疗理论源自国外,没有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特定国情(家庭、社区、学校),直接应用反可能引发文化冲突,故发展本土化心理咨询和治疗至关重要。传统艺术应用可跨时空传递情感和思想,帮助来访者情感外化的同时培养情商,保护人完整性。治疗师可围绕成语、对联等中国特有文化符号,根据来访者具体问题选择多样化艺术形式做案例分析,经表达情感、体验冥想或创作与演绎等方式发挥作用。艺术应用须文化(道)指导,融入儒释道等哲学思想和中医思想,结合四重自我理论。四重自我理论强调个人、社会、自然和宇宙层次自我互动,帮助区分“常态”和“偏态”,并提供不同层次偏态应对策略;修通和整合四重自我可促进全人成长、阖域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咨询和治疗 传统艺术 文化 四重自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的终结还是美学的终结?
15
作者 董志强 陈小寒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71,共8页
丹托的艺术终结说引发学术界的持续讨论,并由此涉及对始作俑者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说的讨论,但艺术终结说所蕴含的深意和涉及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揭示和澄清。本文认为,从宏观的历史视野出发,西方艺术经历了两个基本艺术范式的转换,... 丹托的艺术终结说引发学术界的持续讨论,并由此涉及对始作俑者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说的讨论,但艺术终结说所蕴含的深意和涉及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揭示和澄清。本文认为,从宏观的历史视野出发,西方艺术经历了两个基本艺术范式的转换,即“模仿的艺术”和“美的艺术”,目前正处于第三个基本范式的形成之中。就此而言,黑格尔和丹托的艺术终结说,实质上所指的是一个艺术范式的终结,而不是艺术本身的终结。终结说蕴含的深刻理论意义在于揭示出构建了相应艺术范式的美学理论自身的终结。我们必须对艺术和艺术的历史进行重新的哲学认识,美学必须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的终结 美学的终结 模仿的艺术 美的艺术 艺术基本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采的酒神经验与艺术的本性问题 被引量:1
16
作者 院成纯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6,共11页
现代艺术失去了传统的规定因素,却尚未获得新的规定,这导致现代艺术作品往往显得奇异甚至荒诞。这种情况唤起人们对艺术本性问题的省思。尼采在现代视域中开辟了一条经由艺术批评进入原初生命状态的路径,回应了现代艺术的本性问题。他认... 现代艺术失去了传统的规定因素,却尚未获得新的规定,这导致现代艺术作品往往显得奇异甚至荒诞。这种情况唤起人们对艺术本性问题的省思。尼采在现代视域中开辟了一条经由艺术批评进入原初生命状态的路径,回应了现代艺术的本性问题。他认为,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丢弃了“主体”的身份,消融了主客二分的世界结构,进入了生命的原初层次,可以直面“虚无”、感受生命力的丰盈状态,从而获得陶醉的酒神经验,正是在这一过程中,酒神经验得以进入艺术作品,并作为艺术的本性显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艺术 低级感性 虚无主义 陶醉 酒神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媒介引入文艺研究——“媒介文艺史”研究论纲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军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媒介文艺史”不只是“媒介艺术的历史”,更是“媒介视角下的文艺史”。把媒介引入文艺研究,需要重新思考“成为文艺的媒介”问题。“媒介”一词有“作为中介”“作为工具”“作为制度”三重含义。约翰·费斯克和罗杰·菲德勒... “媒介文艺史”不只是“媒介艺术的历史”,更是“媒介视角下的文艺史”。把媒介引入文艺研究,需要重新思考“成为文艺的媒介”问题。“媒介”一词有“作为中介”“作为工具”“作为制度”三重含义。约翰·费斯克和罗杰·菲德勒提供的思路为分析文艺的媒介类型及其演变提供了理论支撑。数字技术“不仅仅是另一种技术”,基于控制论的赛博文艺和文化的兴起,呈现了数字媒介文艺创新的潜能。其对文艺的影响可分为三个不断累积而非相互替代的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文艺研究 媒介文艺史 数字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增值评价的构建路径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艳婷 李继林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1-287,323,共8页
增值评价是一种发展性的价值判断,采用纵向比较而非横向对比的方式关注学生的成长轨迹与进步幅度,有利于形成动态反馈机制,提高教育质量,人工智能技术凭借数字优势能为其提供落实抓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育贯穿产学研不同环节,是综合... 增值评价是一种发展性的价值判断,采用纵向比较而非横向对比的方式关注学生的成长轨迹与进步幅度,有利于形成动态反馈机制,提高教育质量,人工智能技术凭借数字优势能为其提供落实抓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育贯穿产学研不同环节,是综合性、长期性的人才培养过程,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增值评价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协调作用。本文从理论与实践多层面出发,在厘清人工智能技术驱动增值评价的理论内涵基础上,分析其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实践困境,进而提出构建路径:育人为本,强化发展性增值评价;采集数据,构建全景式增值评价;善用技术,形成协同式增值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增值评价 算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学理论正名与艺理学归位观念
19
作者 梁玖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7,48,共9页
针对已成为过去时态的“艺术学理论”学科,我们需要从学科历史教训的视角反思构筑艺术学学科“艺道”世界的基础性与根本性问题;积极应对学科制度变革,系统追问学科“出位之思”与“正位之卫”之间的关系;基于艺术学的学理逻辑、学科建... 针对已成为过去时态的“艺术学理论”学科,我们需要从学科历史教训的视角反思构筑艺术学学科“艺道”世界的基础性与根本性问题;积极应对学科制度变革,系统追问学科“出位之思”与“正位之卫”之间的关系;基于艺术学的学理逻辑、学科建构逻辑与历史逻辑,揭示“艺术学理论”学科作为延伸性存在的本质与历史,以及作为价值表征的“艺理学”的自适力价值;在厘清学科理想、本质与历史的基础上,明确“艺术学理论”的新生论域、论题、道路与方法,推动“艺术学理论”归位为“艺理学”,以整体体现学科正位之力,确保学科自身高质量建设与发展,为艺术学学科建设提供思想、概念与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理论 艺理学 艺术学学科 艺术学研究 艺术理论体系 艺术学“三大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茂君 王嘉奇 《新闻与传播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75,共13页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自2012年被教育部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来,截至2024年2月,国内已有359所院校开设。信息技术的更迭和媒体格局的变迁催生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而新文科建设则为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5...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自2012年被教育部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来,截至2024年2月,国内已有359所院校开设。信息技术的更迭和媒体格局的变迁催生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而新文科建设则为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55所院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进行内容分析,并结合半结构式访谈,对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进行了讨论:对标新文科建设,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方向,满足业界人才需求;锚定专业定位,凸显专业特色,搭建专属的知识框架和课程体系;强调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着力培养数据思维与技术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网络与新媒体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内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