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用电机车双电机同步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冯高明 周庆凯 谭兴国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8-137,共10页
目的为解决采用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的双电机牵引矿用电机车运行时同步性能和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方法提出一种新型积分滑模控制与改进交叉耦合控制相结合的双电机同步控制方法。首先,设计采用新型... 目的为解决采用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的双电机牵引矿用电机车运行时同步性能和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方法提出一种新型积分滑模控制与改进交叉耦合控制相结合的双电机同步控制方法。首先,设计采用新型趋近率的积分滑模控制器,使系统具有良好的调速性能,并有效抑制滑模控制的抖振现象;其次,设计滑模扰动观测器,对电机受到的外部扰动进行观测和补偿,从而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能;然后,将传统交叉耦合控制结构中的耦合系数改进为自适应系数,以缓解稳态性能与暂态补偿效果相互矛盾的问题;最后,将新型积分滑模控制和改进的交叉耦合控制结构相结合,搭建矿用电机车双电机同步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实验模拟矿用电机车运行时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以验证双电机同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结果结果表明,系统在遭受外部负载扰动时电机转速变化较小,且系统对两台电机的参数差异不敏感,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和鲁棒性。在各种突发情况下,所提出的双电机同步控制方法均能使系统保持较好的同步性能。结论基于新型积分滑模控制和改进交叉耦合控制相结合的矿用电机车双电机同步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同步性能和抗干扰能力,对矿用电机车双电机同步控制系统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电机车 双电机同步控制 交叉耦合控制 积分滑模控制 扰动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一体化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来自长三角的经验证据
2
作者 王宇新 姚旭敏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7-60,共14页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市场一体化能够成为解放生产力领域被“小农经济”制约下驱动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文章基于2013—2022年长三角4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探析市场一体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市场一体化能够成为解放生产力领域被“小农经济”制约下驱动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文章基于2013—2022年长三角4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探析市场一体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市场一体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可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资本深化间接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调节效应分析表明,土地经营规模对市场一体化影响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业资本深化均具有“U”型调节效应;门槛效应分析表明,资本市场一体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商品市场一体化与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存在门槛效应。对此,应继续深化市场一体化改革,建立差异化政策,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资本深化,提高资本投入边际收益,全面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一体化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业资本深化 土地经营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适应性循环理论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韧性:演化逻辑与提升路径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松强 吴梦倩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72,共9页
培育具备强大韧性的集群生态圈是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将产业集群视为一个动态系统,从理论上探讨集群韧性的演化逻辑和提升路径。在适应性循环理论视角下,韧性系统具备随情境而动态平衡的稳定性与复杂性,以及内... 培育具备强大韧性的集群生态圈是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将产业集群视为一个动态系统,从理论上探讨集群韧性的演化逻辑和提升路径。在适应性循环理论视角下,韧性系统具备随情境而动态平衡的稳定性与复杂性,以及内部主体的弱网络关联性。突发事件冲击下,产业集群在“冲击吸收-冲击适应-恢复更新-再组织”四阶段具有复杂韧性演化逻辑。当前,集成电路产业集群面临人才紧缺、技术封锁、超长链条、产业体系依赖等困境,应遵循阶段演化的复杂逻辑,以培育自主可控的产业韧性系统为目标导向,塑造“抵抗-适应-恢复-再组织”的韧性能力,以实现集群韧性水平的螺旋式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电路产业 集群韧性 适应性循环理论 四阶段演化逻辑 提升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旁轴送气结构设计与分析
4
作者 徐超 东岳峰 +3 位作者 熊杰 蒙思羽 李素丽 杨来侠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7-173,共7页
目的通过了解激光增材技术,设计一种送丝送气一体化机构,并建立相应模型。方法通过对不同送丝送气机构进行对比分析,设计出3种方案,并通过流体模型分析保护气体氩气的流动情况,最终得出最合理的安装位置。第1种方案是采用送丝机构与送... 目的通过了解激光增材技术,设计一种送丝送气一体化机构,并建立相应模型。方法通过对不同送丝送气机构进行对比分析,设计出3种方案,并通过流体模型分析保护气体氩气的流动情况,最终得出最合理的安装位置。第1种方案是采用送丝机构与送气机构对冲的两轴送丝送气设计方案;第2种方案是采用送丝机构与送气机构同路的设计方案;第3种方案是选择两路送气机构与送丝机成夹角对冲的设计方案。结果在第1种方案中,送丝机构与送气机构的对冲会导致气流紊乱,产生气体流动扩散现象,可以明显看到有一个保护气体比较密集的区域。在第2种方案中,当送丝机构与送气机构同路时,在工作过程中有可能出现防氧化效果不够好的情况。在第3种方案中,两路送气机构与送丝机成夹角对冲可以有效控制氩气的流动,提高氩气的利用率,在这里进行丝材的激光熔覆将会起到最大的防氧化保护作用。结论通过对不同送丝送气机构进行对比分析,最终确定三路送气方案的保护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增材制造 送丝送气一体化设计 带传动送丝机构 流体模拟 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稳定性训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6
5
作者 彭静 王小伟 +2 位作者 孙冬梅 马素慧 窦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29-633,共5页
本文从核心稳定性训练的理论机制和应用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弥补传统训练中只针对一些大肌群,而忽略躯干肌群尤其是深层小肌群训练的这一缺陷。
关键词 核心力量 核心稳定性 脑卒中 膈肌 腹内压 脊柱稳定系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减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6
作者 董美华 马汝建 赵东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183-188,共6页
综述船舶常用减摇装置的研究现状,指出单一减摇装置在功能上的局限性和大型船舶采用综合减摇装置的必要性,通过对目前出现的综合减摇装置和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得出综合减摇装置的减摇性能远远好于单一减摇装置的性能,船舶减摇技术将来... 综述船舶常用减摇装置的研究现状,指出单一减摇装置在功能上的局限性和大型船舶采用综合减摇装置的必要性,通过对目前出现的综合减摇装置和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得出综合减摇装置的减摇性能远远好于单一减摇装置的性能,船舶减摇技术将来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大力发展综合减摇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减摇 减摇鳍 减摇水舱 舵减摇 综合减摇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群体综合满意度的群决策方法 被引量:7
7
作者 周泓 方卫国 吴健中 《决策与决策支持系统》 1995年第2期78-86,共9页
本文应用模糊积分方法提出了群体综合满意度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群决策算法。该算法有机地结合了群决策技术中的权威性加权原则与多数原则,并使最终结果具有最高的群体综合满意度。能为各成员所广泛接受,因而充分体现了群... 本文应用模糊积分方法提出了群体综合满意度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群决策算法。该算法有机地结合了群决策技术中的权威性加权原则与多数原则,并使最终结果具有最高的群体综合满意度。能为各成员所广泛接受,因而充分体现了群决策的一般思想与原则。通过算例分析,该算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决策 群体综合满意度 方案排序 模糊集 模糊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熔积/铣削复合直接制造高温合金双螺旋整体叶轮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海鸥 熊新红 王桂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723-1726,共4页
采用等离子熔积与铣削复合制造技术,在等离子熔积成形过程中复合铣削精整,试制了难加工高温合金双螺旋整体叶轮样件,其组织性能和力学性能均高于采用传统工艺加工获得的叶轮。该技术解决了现有高能束熔积成形技术因无支撑和台阶效应造... 采用等离子熔积与铣削复合制造技术,在等离子熔积成形过程中复合铣削精整,试制了难加工高温合金双螺旋整体叶轮样件,其组织性能和力学性能均高于采用传统工艺加工获得的叶轮。该技术解决了现有高能束熔积成形技术因无支撑和台阶效应造成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不高的瓶颈问题,是难加工材料零件短流程、低成本、高质量无模精确制造的新的有效加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DM 等离子熔积 铣削 高温合金 双螺旋整体叶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民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历史逻辑与作用机制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梦浛 方卫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6-141,共6页
军民融合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存在宏观环境约束、社会资本缺失、技术创新滞后等问题和困境,现有研究主要从政府主导作用和融合治理结构等视角提出突破军民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瓶颈的路径机制,对军民深... 军民融合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存在宏观环境约束、社会资本缺失、技术创新滞后等问题和困境,现有研究主要从政府主导作用和融合治理结构等视角提出突破军民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瓶颈的路径机制,对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和作用机制研究较少。中国历史上通过劳武结合的军事制度实现军事需求和经济需求的协调对于我国现阶段实施军民深度融合具有重要启示作用,这种深度融合方式主要通过主导机制、规范机制、协调机制、互惠机制、保障机制等发挥作用。如何实现军民一体化,发挥各军民融合参与主体的能动性是实现我国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民融合 创新发展 寓兵于民 劳武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件结构对加工变形影响的仿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万晓航 董兆伟 王兵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7-109,共3页
在航空整体结构件加工中,零件结构形式影响着零件的加工变形。为提高航空整体结构件加工质量,需要优化结构,减少零件加工变形值。建立三维整体结构框类零件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单元生死"技术仿真材料的去除过程。研究了零... 在航空整体结构件加工中,零件结构形式影响着零件的加工变形。为提高航空整体结构件加工质量,需要优化结构,减少零件加工变形值。建立三维整体结构框类零件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单元生死"技术仿真材料的去除过程。研究了零件结构形式对整体结构框类零件加工变形的影响规律,并且设计了零件结构对比切削实验,使用三维坐标测量仪测量了零件每次铣削后的加工变形,通过仿真数据与实验数据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合理的零件结构设计有助于减小零件加工变形,对于提高大型整体结构件的产品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结构件 结构形式 加工变形 生死单元 切削对比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估计主动声纳回波扩展时间的有效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游波 蔡志明 张卫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553-2556,共4页
针对主动声纳探测中目标回波扩展时间实时测量的难点,提出将累积和检验算法用于估计回波扩展时间.设计了算法流程,研究了累积和检验算法非线性量的计算方法.在验证估计精度时,和传统的搜索最大检验统计量法进行了对比,并利用仿真和海试... 针对主动声纳探测中目标回波扩展时间实时测量的难点,提出将累积和检验算法用于估计回波扩展时间.设计了算法流程,研究了累积和检验算法非线性量的计算方法.在验证估计精度时,和传统的搜索最大检验统计量法进行了对比,并利用仿真和海试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传统方法搜索速度慢,易出现误判,而累积和检验算法在完成检测的同时,能有效平滑混响,能以较高精度和效率确定回波扩展时间,并且可以实现在线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声纳 累积和检验 复本相关累加检测器 扩展时间 多途效应 在线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制造生产过程多目标集成决策运行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华 江志刚 +2 位作者 吴晓珍 王贤琳 俞育军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11-14,共4页
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包括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等绿色特性输入输出变量的基础上,揭示绿色制造生产过程多目标集成决策的内涵,建立一种绿色生产过程多目标集成决策框架和数学模型,明确决策目标、决策变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而对生产过程多... 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包括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等绿色特性输入输出变量的基础上,揭示绿色制造生产过程多目标集成决策的内涵,建立一种绿色生产过程多目标集成决策框架和数学模型,明确决策目标、决策变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而对生产过程多目标集成决策运行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信息化技术支撑的生产过程多目标集成决策运行模型。多项生产现场例证表明,该模型可为制造企业生产过程实施绿色制造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生产过程 运行机理 多目标集成决策 资源消耗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力构建的石油企业工程技术服务一体化模式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宽海 丁慧平 刘倩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0-80,136,共12页
从分析顾客价值、企业能力以及企业竞争优势间的关系入手,构建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能力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识别其关键能力要素。通过选取国内外有影响的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进行对标分析,探讨构建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一体化服... 从分析顾客价值、企业能力以及企业竞争优势间的关系入手,构建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能力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识别其关键能力要素。通过选取国内外有影响的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进行对标分析,探讨构建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一体化服务能力的基本架构,并对一体化服务能力的核心要素构成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构建基于业务链延伸和定制的工程技术一体化服务能力是适合于中国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提升国际竞争优势的有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能力 石油企业 工程技术服务模式 对标分析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苏占清 康冰 +2 位作者 朱运斋 翟毅 黄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3年第8期468-470,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 (PSCAD)的临床疗效。方法对 35例PSCAD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并辅以康复治疗和心理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患者进行测评 ,并对所获资料进行统计...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 (PSCAD)的临床疗效。方法对 35例PSCAD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并辅以康复治疗和心理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患者进行测评 ,并对所获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 ,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消失率为 74.2 9% ;SAS、SDS标准分均数值均显著下降 (P <0 .0 0 1 ) ;各项目所引出的症状得分均数值亦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 焦虑自评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环境设备监控系统应用技术 被引量:8
15
作者 夏益青 牛卫星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72,共5页
地铁综合监控系统集成或互联了环境设备监控系统等诸多子系统。对环境设备监控系统的神经网络感知、基于客流量模型灰色系统预测、设备优化控制技术,以及设备状态检修和RAMS(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管理等应用技术进行了研究... 地铁综合监控系统集成或互联了环境设备监控系统等诸多子系统。对环境设备监控系统的神经网络感知、基于客流量模型灰色系统预测、设备优化控制技术,以及设备状态检修和RAMS(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管理等应用技术进行了研究,这些应用技术能够更好地实现对地铁机电设备全面、高效的自动化监控及管理,保证设备安全、可靠、高效、节能地运行,并为乘客提供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监控 环境设备监控 神经网络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荀子“明于天人之分”之再考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崔宜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29,共7页
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不是"切割"之"分",是"联系"之"分"和"复归"之"分"。"天"无"意"而"人"有"愿",这是"天人&qu... 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不是"切割"之"分",是"联系"之"分"和"复归"之"分"。"天"无"意"而"人"有"愿",这是"天人"之所"分",而"天"、"人"皆有"成"有"得",则是"天人"之所"同";"天"之所"成"所"得"是"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而"能参"之"人",则以此"成"此"德"为之所"为"之所"求"的价值原则,故称为"天德"。进而,"人"也是"天"之"不为而成,不求而得"之一,其"形具而神生"而可知"天功"、效"天德",成"王者之政"。由此,荀子对"天"、"人"之间的勾连作出了新的理解,重建了天人关系的学说,在哲学上完成了一次革命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相通 天人之分 天人勾连 知天 天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阶理论视角的战略双元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艺霖 王益民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2-107,共6页
文章以高阶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制度转型期中国企业高管团队行为整合、政治联系、中庸思维与战略双元之间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行为整合、高管团队政治联系对战略双元有正向影响... 文章以高阶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制度转型期中国企业高管团队行为整合、政治联系、中庸思维与战略双元之间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行为整合、高管团队政治联系对战略双元有正向影响。高管团队中庸思维弱化了高管团队行为整合与战略双元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双元 高管团队行为整合 高管团队中庸思维 高管团队政治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RFT和累加积分的PRBC-LFM连续波信号参数估计
18
作者 朱健东 马越 赵拥军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4-148,共5页
针对伪码调频连续波信号分析问题,提出了基于分数阶Fourier变换(FRFT)和累加积分的参数估计方法。首先对PRBC-LFM信号平方处理,利用FRFT估计线性调频参数并重构线性调频信号,将原信号与重构信号共轭相乘去除载波,使原信号变成二相编码... 针对伪码调频连续波信号分析问题,提出了基于分数阶Fourier变换(FRFT)和累加积分的参数估计方法。首先对PRBC-LFM信号平方处理,利用FRFT估计线性调频参数并重构线性调频信号,将原信号与重构信号共轭相乘去除载波,使原信号变成二相编码基带信号,最后利用基带信号累加积分的拐点信息估计子码宽度,同时根据累加积分的变化趋势实现对二相编码信号编码规律的识别。与现有方法相比,该方法在信噪比为-4dB时仍具有较好的估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分析 参数估计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 累加积分 伪码-线性调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孔房柱嗣后充填采矿法AHP-Fuzzy参数优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畅 谭卓英 +3 位作者 陈首学 黄真劲 谢志谦 李朝晖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2-36,共5页
根据永平矿体的赋存条件和矿岩稳固性特性,采用浅孔房柱嗣后充填采矿技术方法进行开采,提出了3种采矿方案的矿房矿柱设计。由于浅孔房柱嗣后充填采矿法实际工程中存在诸多模糊信息,为了实现矿山安全、经济和高效的开发,采用层次分析模... 根据永平矿体的赋存条件和矿岩稳固性特性,采用浅孔房柱嗣后充填采矿技术方法进行开采,提出了3种采矿方案的矿房矿柱设计。由于浅孔房柱嗣后充填采矿法实际工程中存在诸多模糊信息,为了实现矿山安全、经济和高效的开发,采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方法(AHP-Fuzzy)对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优化。AHP-Fuzzy综合评价法是借助层次分析法构建判断矩阵,确定各层次的指标权重;然后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充分考虑工程实际经验,构造影响采矿方案的隶属度矩阵;最后根据权重向量和指标隶属度矩阵确定综合评判向量,选出最优的开采方案。该方法能全面考虑各因素的影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充分体现了评价因素和评价过程的模糊性,减少了主观臆断对评价的影响,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优化结果表明,方案2的综合优越度为92.52%,优于其他2个方案,故方案2为最优开采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采矿法 参数优化 层次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 开采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井位精细部署的地质工程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与科学优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欣 段士川 +6 位作者 王梓良 张尚锟 丁恋 李聪聪 王伟超 尹亚磊 董昌乐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2-51,共10页
煤层气井位部署与实施方案的研究与论证是煤层气区块开发方案制定的关键环节。通常认为煤层厚度、含气量、埋深等是煤层气井位部署的主控因素,但在实践中发现构造、井间干扰等因素对产气效果的影响也十分显著,煤层气井位部署需要综合地... 煤层气井位部署与实施方案的研究与论证是煤层气区块开发方案制定的关键环节。通常认为煤层厚度、含气量、埋深等是煤层气井位部署的主控因素,但在实践中发现构造、井间干扰等因素对产气效果的影响也十分显著,煤层气井位部署需要综合地质条件、工程、经济效益等多因素进行科学合理性和全成本投入评价的系统研究。为此,重点介绍了在区块地质条件分析、井距优化、现场施工过程中时常被忽略掉的一些重要因素,并加以分析优化。(1)提出了煤层气井位精细部署与实施的思路与方法。煤层气井位精细部署和科学实施,要充分考虑地质因素、开发效果、经济效益、施工要求等多因素,对区块进行整体规划、精细部署、科学施工和动态调整,主要包括3个阶段任务:开发前精细部署阶段、现场科学实施阶段、开发后动态调整阶段。(2)构造变化对煤层气井产气效果影响较大。分析了沁水南部某煤层气区块内发育小高点、小低点、小鼻状、小断层等次级构造对产气效果的影响,局部小鼻状构造最有利于煤层气富集高产。针对不同构造部位的变化特点,提出了考虑不同井型和次级构造变化的4类13型井网样式分类,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的煤层气井型井网部署。(3)模拟研究了多因素影响下的井距优化方案。综合考虑不同井距条件下井间干扰对产气效果的影响、不同井距累计产气量差异、开发井数与产气效果之间的经济效益差异等因素,得出能够实现较好产气效果和经济效益的最优井距大小。(4)提出一种地质工程一体化的井位部署与实施新思路。提出“地质‘块段’划分+井口靶点坐标优化+集中工厂化钻井+强化缝网的‘块段’式压裂”4个步骤的地质工程一体化井位部署和工艺改进优化方法,通过优化井位部署单元,提高钻探效率的同时,利用多口井交替压裂促使裂缝转向,产生更大规模更加复杂的缝网,最大化的沟通储层裂缝和孔隙,以提高部署井的产气效果。文中提出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可应用于煤层气区块井位部署和现场实施,以不断完善和细化煤层气井位部署实施的内容和全流程,提高煤层气开发方案的科学和合理性,最大化地开采利用煤层气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井位部署 井型样式 次级构造 缝间干扰 地质工程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