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气藏—井筒—地面”一体化模型的智能气田建设初探
1
作者 张英帅 任静思 《天然气与石油》 2025年第1期20-29,共10页
近年来,应用“气藏—井筒—地面”一体化模型对常规气藏进行全局性优化配产已逐渐趋于成熟,国内已率先应用于川中M区块D组气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融合性,突破传... 近年来,应用“气藏—井筒—地面”一体化模型对常规气藏进行全局性优化配产已逐渐趋于成熟,国内已率先应用于川中M区块D组气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融合性,突破传统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相对封闭的思维惯性和管理模式,开展智能油气田建设,正逐步成为油气勘探开发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油气田公司以“气藏—井筒—地面”一体化模型为基础,开展智能气田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在充分考虑地层能量均衡动用、气藏边底水体能量及水侵量、气井临界条件、地下地面生产设备系统效率的情况下,自动驱动一体化模型进行全局优化配产,形成气藏和单井的配产方案,保障气藏长期稳产,实现气藏资产最大化。研究认为:1)一体化模型的建设与应用,代表了未来油气田分析、管理、组织生产的发展方向;2)通过一体化模型和智能工作流开展产量预测分析,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大幅度提高研究工作效率;3)智能气田示范工程项目建设成果极具推广价值,有助于油气田公司加快实现“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的建设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气田 一体化模型 智能工作流 主题应用场景 实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an Integrated Modeling Method of Virtual Ship Assembly 被引量:1
2
作者 袁华 赵耀 严俊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11年第4期447-455,共9页
A new method of virtual ship assembly modeling which integrates ship three-dimensional design and ship construction planning wa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A workflow model of simulation modeling based on the virtual sh... A new method of virtual ship assembly modeling which integrates ship three-dimensional design and ship construction planning wa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A workflow model of simulation modeling based on the virtual ship assembly process was also established; furthermore, a method of information transformation between the ship three-dimensional design and ship construction plan was formulat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information sharing between different systems in the ship virtual assembly, a simulation database was created by using the software engineering design method and the relational data model.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database, the information of ship three-dimensional design, construction planning, and virtual assembly can be integrated into one system. Subsequently, this new method was applied as a tool to simulate the virtual assembly of a ship, and the results guarantee its rationality and reli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p virtual assembly simulation modeling workflow model simulation database three-dimensional design construction plan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业务自动化转型的铁路运输调度业务数据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郑然斐 孟令云 +3 位作者 苗建瑞 蒋熙 廖正文 潘钰雯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80,共8页
铁路运输生产调度业务自动化、智能化转型改进是推动铁路运输效率提升的重要手段。探讨业务转型过程中对业务各场景各颗粒度控制逻辑和信息流通的梳理建模方法,从而推动业务高效转型,在对运输生产调度业务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抽象了调度... 铁路运输生产调度业务自动化、智能化转型改进是推动铁路运输效率提升的重要手段。探讨业务转型过程中对业务各场景各颗粒度控制逻辑和信息流通的梳理建模方法,从而推动业务高效转型,在对运输生产调度业务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抽象了调度业务组织的关键影响要素和关键关联关系,梳理了工作流、信息流、信息流通机制与上述抽象的调度业务要素及这些要素间关联关系的对应关系,设计了一种刻画业务工作流、信息流和信息流通机制的数据模型构建方法。考虑到铁路运输生产调度业务分散协作、多级耦合的多层级多场景特点,设计了工作流、信息流数据模型的分化、细化关联机制,以实现对不同层级、场景调度业务的数据模型间有机关系的刻画,最后结合实际调度业务进行了应用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构建的数据模型可以规范调度业务在不同场景、不同颗粒度下的控制逻辑和信息流通,从而为业务自动化转型过程中的信息系统开发和作业流程再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度指挥 数据模型 工作流 信息流 统一建模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页岩气地质工程协同研究平台建设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任静思 孔德蔚然 +5 位作者 刘军 李琴 周倩 罗昱暄 贾艳芬 董莎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4年第3期94-104,共11页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简称“川南”)页岩气的地质工程条件复杂,呈现“一薄、两低、三高、四发育”的特征,开发难度大。针对复杂的地质工程情况,西南油气田借力“互联网+”,建设地质工程协同研究平台,以期打破原有的“技术条块分割、管理接...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简称“川南”)页岩气的地质工程条件复杂,呈现“一薄、两低、三高、四发育”的特征,开发难度大。针对复杂的地质工程情况,西南油气田借力“互联网+”,建设地质工程协同研究平台,以期打破原有的“技术条块分割、管理接力进行”的传统模式。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展地质工程一体化关键技术攻关,协同研究平台建设目前取得以下研究成果:①以西南区域数据湖为基础建立了数据服务平台,为上层应用提供统一、可靠、及时的数据支撑;②集成了地质工程类的主要专业软件、应用系统,实现了研究模型远程调用,实现了数据资源共享应用的基础环境创建;③将用户的研究成果进行集成化整合、规范化处理和一致性管理,建立了统一研究模型;④基于川南地质工程一体化模式,应用智能工作流设计形成10大应用场景。结论认为:①依托中国石油勘探开发梦想云及数据湖基础环境,构建驱动专业软件自动化/半自动化运行的智能工作流,搭建地质工程协同研究平台,是川南页岩气信息化建设方向和必由之路;②地质工程协同研究平台实现了各类专业数据整合、各类专业软件集成、统一研究模型建设、协同研究场景定制,能有效提升地质工程的科研效率及水平,符合智能页岩气田建设的要求;③地质工程协同研究平台建设形成的“基础环境+信息系统+专业数据+专业软件+智能工作流”应用模式,将相关的业务单位、部门及人员有效地组织起来,实现紧密的业务协同,推动科研组织方式变革,促进川南页岩气田由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变,为川南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提供强有力的研究平台支撑,对四川盆地乃至国内其他地区的气田智能化建设亦有技术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地质工程 一体化模式 协同研究 智能工作流 研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I+BIM技术的住宅户型方案设计探索与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娄天 张博涵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4年第1期61-66,共6页
本文将人工智能领域中的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工具与BIM技术相结合,探索研究AI+BIM技术在住宅项目户型方案设计中的应用,阐述两种技术相结合在户型方案设计中的应用实践。实践表明,AI技术能够为设计师提供创作思路,发散创作灵感,同时... 本文将人工智能领域中的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工具与BIM技术相结合,探索研究AI+BIM技术在住宅项目户型方案设计中的应用,阐述两种技术相结合在户型方案设计中的应用实践。实践表明,AI技术能够为设计师提供创作思路,发散创作灵感,同时有效提升户型方案设计效率,缩短设计周期,以便设计师将重点放在设计创作本身。相较于传统设计方法,AI在创作的速度和创意性上有显著优势,且与BIM技术的结合能够有效帮助设计师提升后续工作的效率。本文阐述的AI+BIM技术结合应用能够为后续住宅户型设计提供参考借鉴,为建筑设计工作流智能化、信息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建筑信息模型 户型设计 工作流 住宅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协同设计与优化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珂 《集成电路应用》 2024年第1期128-129,共2页
阐述BIM技术在数字化建模、数据管理、协同工作流程中的特点,探讨BIM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包括建筑工程协同设计、工程施工优化、技术标准和数据互操作策略的应用。
关键词 BIM技术 数字化建模 数据管理 协同工作流程 数据互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tri网的高铁快运医药冷链作业流程优化及仿真
7
作者 黄宝静 陈诚 +3 位作者 周凌云 张路瑶 朱金 丁凌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6-135,160,共11页
药品及医疗器械是高铁快运冷链业务的主要品类,目前既有的高铁快运医药冷链作业流程耗时较长、作业效率较低、运作成本较高,制约了铁路开拓医药冷链物流市场。以北京至上海高铁快运医药冷链全过程作业为例,基于Petri网对该作业流程进行... 药品及医疗器械是高铁快运冷链业务的主要品类,目前既有的高铁快运医药冷链作业流程耗时较长、作业效率较低、运作成本较高,制约了铁路开拓医药冷链物流市场。以北京至上海高铁快运医药冷链全过程作业为例,基于Petri网对该作业流程进行建模,通过引入仿真工具对影响高铁快运医药冷链业务作业效率的因素进行诊断;根据诊断结果,提出前置冰板预冷环节、并行化提货作业与装箱准备环节、简化及并行化货物卸车与配送准备环节3大对策,构建优化后的高铁快运医药冷链作业模型,并对优化后的作业流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高铁快运医药冷链平均作业时间从1124.06min缩短至903.90min,作业时间减少220.16min。高铁快运医药冷链业务流程的优化研究,有助于铁路降本增效,提高自身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快运 医药冷链 PETRI网模型 作业流程优化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N地震数据成像处理基本逻辑与关键方法技术
8
作者 王华忠 项健 石聿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9,共18页
海洋油气勘探逐渐进入深水深层勘探领域,地下地质构造复杂(横向变速剧烈)、目标油藏复杂(由以构造油气藏为主转向构造与地层岩性油气藏并重),同时还可能伴随海底地形及附近岩性的复杂变化,所有因素促使海洋油气地震勘探技术不断变革。... 海洋油气勘探逐渐进入深水深层勘探领域,地下地质构造复杂(横向变速剧烈)、目标油藏复杂(由以构造油气藏为主转向构造与地层岩性油气藏并重),同时还可能伴随海底地形及附近岩性的复杂变化,所有因素促使海洋油气地震勘探技术不断变革。提高海洋油气勘探效益的首要问题是发展尽可能满足高精度地震波成像需求的地震数据采集技术及对应的高精度地震波成像技术。当前,无论海上和陆上油气地震勘探,“两宽一高”地震数据采集技术和全波形反演(FWI)/最小二乘逆时偏移(LS_RTM)为代表的地震波成像技术是标志性的领先技术。海上油气地震勘探中,海底节点(OBN)地震数据采集是目前业界公认的、最有可能真正实现“两宽一高”地震数据采集的技术。与拖缆数据采集相比,OBN数据采集具有宽方位照明、数据信噪比高、无检端鬼波、存在实测的(至少一阶自由表面相关)下行波场、四分量观测等优点。尤其是宽方位照明和存在至少一阶自由表面下行波场的特点,使得OBN数据具备了对中深层复杂构造和近海底介质进行高精度成像的能力。着重讨论了高精度地震波成像对地震数据采集的要求,指出OBN数据采集在海洋油气勘探中的必要性;分析了OBN数据采集的地震波场的特点,据此提出OBN数据地震波成像处理的基本逻辑及相应的关键技术;认为海洋油气勘探中地震波成像处理的特殊问题主要由特征反射层引起,海水面、海底面和地下介质中若干强反射层构成了这些特征反射层,提出了模型驱动波动理论特征反射层相关多次波预测与压制的技术路线,并对比了几种代表性的多次波预测的基础理论;指出对应当前的线性化偏移成像算子叠前数据域与叠前成像域是等价的,据此以成像道集后处理为中心,给出期望成像道集的定义,将弱旁瓣、定量的反射系数作为保真高分辨地震波成像的目标,在两个域中尽可能完美实现地下同一反(绕/散)射点、不同炮检距反(绕/散)射子波的同相位叠加,尽可能好地实现保真高分辨带限反射系数的成像;提出最好把带限反射系数成像推进到宽带波阻抗成像的技术路线;结合OBN数据的特点,给出了OBN数据地震波成像处理的基本技术流程,指出各环节的关键方法技术。最后,针对OBN数据四分量观测的特点,指出是实际观测的多波地震波场中的波现象(主要是P_SV波)与地震波传播及模拟理论不匹配导致了当前多波成像结果达不到预期,建议重点研究实际观测的多波地震波场中的波现象与地震波传播及模拟理论不匹配的物理根源,而不是发展更高端的矢量波成像算法。期望本文的思想观点对OBN地震勘探在海洋油气勘探中的进一步应用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节点(OBN)地震数据采集及成像处理 特征反射层相关多次波 模型驱动波动理论特征反射层相关多次波预测与压制 海底节点(OBN)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流程及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作流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29
9
作者 尹帆 康瑞华 薛胜军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4-117,共4页
介绍了工作流的概念和基于 Web的工作流 ,并根据 Wf MC(国际工作流管理联盟 )工作流参考模型 ,提出了适用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流模型 .通过对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需求分析 ,根据 Lotus Domino/ Notes产品功能特性 ,给... 介绍了工作流的概念和基于 Web的工作流 ,并根据 Wf MC(国际工作流管理联盟 )工作流参考模型 ,提出了适用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流模型 .通过对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需求分析 ,根据 Lotus Domino/ Notes产品功能特性 ,给出系统的功能结构 ,并详细阐述了两个关键模块 :公文管理子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公自动化 工作流 工作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建模及时间性能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肖军 邓海鸿 +2 位作者 高允锋 周春贵 刘雷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104-112,共9页
为求得与实例到达率相关的工作流模型平均完成时间,对Petri网模型进行了扩展,定义了扩展时延Pe-tri网,分析了工作流串联、并联、选择、循环4种基本模型,给出了利用排队论和随机Petri网理论计算工作流模型时间性能指标的新方法。应用该... 为求得与实例到达率相关的工作流模型平均完成时间,对Petri网模型进行了扩展,定义了扩展时延Pe-tri网,分析了工作流串联、并联、选择、循环4种基本模型,给出了利用排队论和随机Petri网理论计算工作流模型时间性能指标的新方法。应用该方法对工作流4种基本模型的实例进行时间性能评价,并在Exspect环境进行了模拟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4种模型中最大相对误差在2%左右,从而证明基于扩展时延Petri网的方法是分析工作流系统时间性能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流模型 时延PETRI网 时间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tri网的面向测试的工作流系统建模方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郑长友 刘晓明 +1 位作者 姚奕 任正平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9-124,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Petri网的I/O_WF_Net模型。该模型将工作流中的活动抽象为Petri网中的迁移,将每个活动的输入输出抽象为Petri网中的库所,便于以后应用其生成测试用例。介绍了对工作流中各种组成部分及不同结构的I/O_WF_Net模型建模方法,... 提出了一种基于Petri网的I/O_WF_Net模型。该模型将工作流中的活动抽象为Petri网中的迁移,将每个活动的输入输出抽象为Petri网中的库所,便于以后应用其生成测试用例。介绍了对工作流中各种组成部分及不同结构的I/O_WF_Net模型建模方法,给出了将带有输入输出约束的工作流网转化为I/O_WF_Net模型的算法及转化后模型的化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RI网 工作流 工作流建模 工作流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流建模技术综述 被引量:18
12
作者 张朝辉 刘大有 刘伟江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9-71,共3页
工作流管理是目前企业管理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而工作流建模是工作流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现有工作流建模技术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分布式、柔性和自动化程度等方面尚存在着不足,这将成为制约... 工作流管理是目前企业管理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而工作流建模是工作流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现有工作流建模技术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分布式、柔性和自动化程度等方面尚存在着不足,这将成为制约电子商务、企业资源规划等管理系统应用的瓶颈.寻求一些新的方法来解决工作流的建模问题已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介绍了工作流建模技术及其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最新发展以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流 工作流建模Petri网 移动AG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的敏捷工作流系统建模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舒斌 殷国富 +1 位作者 戈鹏 龙红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31-735,共5页
为了提高企业的敏捷性 ,增强工作流管理系统对业务流程变化的适应性 ,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的敏捷工作流系统模型 ,并对该模型的框架构造和知识表示进行了详细讨论 .通过使用知识表示模式和相关谓词建立了系统的更改传播机制 ,增强了系统... 为了提高企业的敏捷性 ,增强工作流管理系统对业务流程变化的适应性 ,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的敏捷工作流系统模型 ,并对该模型的框架构造和知识表示进行了详细讨论 .通过使用知识表示模式和相关谓词建立了系统的更改传播机制 ,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柔性 ,并在开发某大型汽轮机厂的工艺设计过程管理系统的软件开发实践中得到了应用 .实际应用表明 ,基于知识的工作流系统模型对于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捷工作流系统 建模方法 敏捷企业 知识表示 框架表示法 为务流程 工作流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ML的工作流建模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秋余 杨玥 王雪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3-95,共3页
指出目前大部分工作流建模过程无法对工作流本质特征进行描述,而UML是一种可视化的建模语言.在分析了工作流执行系统和UML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UML的工作流建模的建模方法,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描述了建模过程,并对模型的执行做了分析... 指出目前大部分工作流建模过程无法对工作流本质特征进行描述,而UML是一种可视化的建模语言.在分析了工作流执行系统和UML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UML的工作流建模的建模方法,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描述了建模过程,并对模型的执行做了分析.结果表明,UML成功地改进了一些传统工作流建模过程的缺点,能够比较完整、准确地描述工作流建模过程,加速开发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流 UML 工作流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文档审批的可视化工作流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世宁 李国喜 +2 位作者 龚京忠 吴宝中 张宝辉 《兵工自动化》 2004年第4期38-40,共3页
面向文档审批的可视化工作流系统由审批流建模、引擎和监视器,及客户端程序、后台应用等组成。审批流建模把需要计算机审批的业务流程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逻辑模型。在Delphi开发环境采用基于ExpressFlowChart控件的面向对象技术实现可... 面向文档审批的可视化工作流系统由审批流建模、引擎和监视器,及客户端程序、后台应用等组成。审批流建模把需要计算机审批的业务流程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逻辑模型。在Delphi开发环境采用基于ExpressFlowChart控件的面向对象技术实现可视化建模。审批动引擎为审批流实例提供给运行环境软件服务器,用数据库扫描实现对流程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文档 工作流 审批流模型 审批流引擎 DELPH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家态的多事务工作流完整性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庞善臣 闫春钢 蒋昌俊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63-1168,共6页
工作流技术是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而行之有效的建模方法和分析工具是工作流系统的关键,也是研究人员的研究重点.基于工作流的Petri网结构化建模方法,研究了同一品质多事务工作流的Petri网模型,分析了模型处理多种事务的能力,... 工作流技术是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而行之有效的建模方法和分析工具是工作流系统的关键,也是研究人员的研究重点.基于工作流的Petri网结构化建模方法,研究了同一品质多事务工作流的Petri网模型,分析了模型处理多种事务的能力,对以往研究中的不足和错误进行了补充和更正,给出了基于家态的模型结构完整性验证的一个充要条件.所得结果为工作流模型分析和验证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对于分析工作流系统处理事务的能力,提高事务处理效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RI网 家态 工作流 多事务工作流网 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货场仓储作业过程仿真与优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曾鸣 程文明 曾刚 《工业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1-127,共7页
为检测和分析铁路货场仓储作业系统现状,实现系统资源配置优化,提出了CIMFlow工作流概念模型与Flexsim系统仿真模型相结合的建模方法,同时提出铁路货场仓储作业系统资源配置优化计算方法,辅助实施系统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和方法... 为检测和分析铁路货场仓储作业系统现状,实现系统资源配置优化,提出了CIMFlow工作流概念模型与Flexsim系统仿真模型相结合的建模方法,同时提出铁路货场仓储作业系统资源配置优化计算方法,辅助实施系统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和方法能够准确反映系统实际运营状况,并在总费用最低的前提下,保证各资源利用率均达到70%左右的最优水平,从而提高铁路货场仓储作业系统的运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仓储作业过程 工作流建模 Flexsim系统仿真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S概念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熊璋 蒲菊华 +1 位作者 芦效峰 薛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99-1204,共6页
工作流技术重点关注如何将已经抽象的企业业务模型描述成计算机可理解和自动处理的流程及其自动处理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或条件,而并不关心如何对业务进行抽象才能最恰当地反映企业的实际需要.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套通用的点线面一体化业... 工作流技术重点关注如何将已经抽象的企业业务模型描述成计算机可理解和自动处理的流程及其自动处理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或条件,而并不关心如何对业务进行抽象才能最恰当地反映企业的实际需要.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套通用的点线面一体化业务分析概念模型,即PLS模型(Point-Line-Surface ConceptualModel),定义了用PLS模型分析系统所涉及的各种元素,并分析了PLS模型元素和EPC(Event-driven Process Chains)元素间的映射关系,从而通过PLS构建的系统可以用EPC描述.为验证模型的实用性,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为例,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PLS模型分析企业业务并用EPC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流 概念模型 信息模型 点线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支持工作流模式的扩展工作流网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亮 金茂忠 姚淑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9-62,共4页
为了满足企业用户对工作流模型在描述能力和分析能力上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支持工作流模式的扩展工作流网(EWF_net,Extended WorkFlow net).EWF_net是在工作流网(WF_net,WorkFlow net)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机制扩展而成的,它改善了WF_net对于... 为了满足企业用户对工作流模型在描述能力和分析能力上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支持工作流模式的扩展工作流网(EWF_net,Extended WorkFlow net).EWF_net是在工作流网(WF_net,WorkFlow net)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机制扩展而成的,它改善了WF_net对于动态工作流模型的描述能力,直接支持所有工作流模式,特别是多实例、取消、高级同步等WF_net不能直接描述的模式.EWF_net通过引入控制变量来描述工作流模型的相关数据信息;通过引入一类特殊的变迁———传递变迁,来支持模型的动态路由.在Petri网分析技术的基础上提出EWF_net的形式化的正确性分析方法.该方法由一致性分析和对应的WF_net的合理性分析2部分组成.最后,通过一个应用实例来说明EWF_net强大的描述和分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流模式 工作流网 工作流模型 PETRI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可由基本模型嵌套组成的工作流系统的性能分析方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田立勤 林闯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2167-2170,共4页
工作流是近年来网络领域里研究的一个热点 ,对工作流模型的性能分析是工作流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实际的模型往往规模大而复杂 ,这为分析其性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但有一类模型可由工作流的四种基本模型 (顺序、并行、选择、循环 )嵌套... 工作流是近年来网络领域里研究的一个热点 ,对工作流模型的性能分析是工作流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实际的模型往往规模大而复杂 ,这为分析其性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但有一类模型可由工作流的四种基本模型 (顺序、并行、选择、循环 )嵌套组成 ,对于这类模型 ,本文给出了计算其性能乘积解的数学公式 .文中给出了如何由这四种基本模型嵌套组成实际模型的方法 ,推导出了计算这四种基本模型的性能等价公式 ,并按建立实际模型相反的顺序 ,用由里到外逐层的分析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流模型 性能分析 PETRI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