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BK标量散射模型的超光滑光学元件表面特性参数预测方法
1
作者 刘春江 张耘豪 +1 位作者 钟哲强 张彬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2-160,共9页
在引力波探测系统中,要实现对引力波的高精度测量,超光滑光学元件散射特性至关重要。然而,现有光学元件表面特性参数测量方法难以满足超光滑光学元件的测量需求。针对这一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BK(Generalized Beckmann-Kirchhoff)标量... 在引力波探测系统中,要实现对引力波的高精度测量,超光滑光学元件散射特性至关重要。然而,现有光学元件表面特性参数测量方法难以满足超光滑光学元件的测量需求。针对这一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BK(Generalized Beckmann-Kirchhoff)标量散射模型的光学元件表面特性参数预测方法。利用GBK标量散射模型和基于光腔衰荡技术的表面散射测量方法,建立了表征超光滑光学元件表面特性参数(表面粗糙度和自相关长度)的方程组,进而利用图解法求解得到超光滑光学元件的表面特性参数。为了验证预测方法的适应性,对不同表面特性参数下的多种待测光学元件进行了预测,获得了不同表面特性参数下元件表面粗糙度和自相关长度预测值的相对误差曲线。结果表明:表面粗糙度在0.1064~1.064 nm范围内时,其预测值相对误差均在1%以内;自相关长度在1064~3192 nm范围内时,其预测值相对误差均在1%以内。因此,在文中提出的表面特性参数范围内,该预测方法能快速准确预测超光滑光学元件的表面特性参数,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可为引力波探测系统中超光滑光学元件散射特性的测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波探测 超光滑光学元件 GBK标量散射模型 表面粗糙度 自相关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线性判别分析算法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忠宝 王士同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0-253,共4页
线性判别分析是一种有效的特征提取方法,但其存在两个缺陷:小样本问题和秩限制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线性判别分析算法ILDA。该方法引进类间离散度标量和类内离散度标量,通过求解样本各维的权值达到特征提取的目的。若... 线性判别分析是一种有效的特征提取方法,但其存在两个缺陷:小样本问题和秩限制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线性判别分析算法ILDA。该方法引进类间离散度标量和类内离散度标量,通过求解样本各维的权值达到特征提取的目的。若干标准人脸数据集和人工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ILDA在特征提取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提取 线性判别分析 类间离散度标量 类内离散度标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线性判别分析算法MLDA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忠宝 王士同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39-242,共4页
线性判别分析(LDA)是模式识别方法之一,已广泛应用于模式识别、数据分析等诸多领域。线性判别分析法寻找的是有效分类的方向。而当样本维数远大于样本个数(即小样本问题)时,LDA便束手无策。为有效解决线性判别分析法的小样本问题,提出... 线性判别分析(LDA)是模式识别方法之一,已广泛应用于模式识别、数据分析等诸多领域。线性判别分析法寻找的是有效分类的方向。而当样本维数远大于样本个数(即小样本问题)时,LDA便束手无策。为有效解决线性判别分析法的小样本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LDA算法——MLDA。该算法将类内离散度矩阵进行标量化处理,有效地避免了对类内离散度矩阵求逆。通过实验证明MLDA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经典LDA的小样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提取 线性判别分析(LDA) 小样本问题 类间离散度矩阵 类内离散度矩阵 标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定型Si-C-O-N涂层用于SSiC陶瓷的表面改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唐惠东 孙媛媛 +1 位作者 李龙珠 谭寿洪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48-252,共5页
为了改善SSiC陶瓷反射率较低的情况,采用RF磁控溅射法在SSiC陶瓷表面涂覆了无定型Si-C-O-N涂层。借助XRD、FTIR、XPS等手段对涂层进行了表征,并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测量了涂层的反射率。结果显示:涂层主要由Si-N、Si-C和Si-O键组成,涂层... 为了改善SSiC陶瓷反射率较低的情况,采用RF磁控溅射法在SSiC陶瓷表面涂覆了无定型Si-C-O-N涂层。借助XRD、FTIR、XPS等手段对涂层进行了表征,并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测量了涂层的反射率。结果显示:涂层主要由Si-N、Si-C和Si-O键组成,涂层抛光后其表面缺陷明显减少,表面粗糙度可达埃级,在可见光波段可将反射率的最低值提升至90%。并运用标量散射理论分析了反射率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iC Si-C-O-N涂层 反射率 标量散射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格耦合波法计算闪耀光栅衍射效率 被引量:6
5
作者 陈为 廖胜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34-738,共5页
针对一般标量近似算法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采用S矩阵的严格耦合波的方法计算光栅衍射效率。通过建立完整的闪耀光栅理论模型,对各分层电磁场进行傅里叶级数展开,采用散射矩阵方法求解各谐波系数,完成衍射效率计算。该方法已应用到红外光... 针对一般标量近似算法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采用S矩阵的严格耦合波的方法计算光栅衍射效率。通过建立完整的闪耀光栅理论模型,对各分层电磁场进行傅里叶级数展开,采用散射矩阵方法求解各谐波系数,完成衍射效率计算。该方法已应用到红外光栅TE和TM 2种模式衍射效率的计算。分析了散射矩阵解决数值运算不稳定的原因,通过与标量近似计算方法进行比较,说明红外光栅衍射偏振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矩阵 严格耦合波法 标量算法 偏振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地表地震地质复杂性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陈高祥 符力耘 +2 位作者 于更新 管西竹 葛双成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62-1072,共11页
复杂近地表散射衰减所有的地面观测波场,形成半随机半相干的近地表强散射噪音背景,弥漫整个炮集,淹没深层反射信号,是导致地震资料极低信噪比的主要原因.如何研究和评价近地表散射强度一直是石油勘探未解决的问题,这与起伏地表的粗糙度... 复杂近地表散射衰减所有的地面观测波场,形成半随机半相干的近地表强散射噪音背景,弥漫整个炮集,淹没深层反射信号,是导致地震资料极低信噪比的主要原因.如何研究和评价近地表散射强度一直是石油勘探未解决的问题,这与起伏地表的粗糙度、近地表速度横向变化和结构倾角分布密切相关.基于前期复杂近地表边界元法波动方程数值模拟研究,本文提出一种复杂近地表散射振幅矩阵方法来分析近地表散射强度.首先对复杂近地表结构进行边界元配置方法离散,根据边界积分方程生成矩阵方程.我们不求解该矩阵方程(涉及海量计算),只是利用矩阵分析技术来解析矩阵方程中的散射振幅系数矩阵,研究复杂近地表结构对不同频率波场的散射强度.该方法利用边界元对近地表结构几何特征的精确表征,研究起伏地表和非规则地质分界面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由基本解及其在边界上的法向导数经过高斯数值积分计算得到的散射振幅系数矩阵,不仅描述了任意两点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时还刻画了边界形状特征的影响,为评价不同地质结构的散射强度提供了可能性.作为初步评价手段,我们采用矩阵元素总和与矩阵维数之比作为表征散射振幅系数矩阵散射特征的标量复杂系数,通过理论和实际模型测试,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计算快速的近地表复杂性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表复杂性定量分析 散射振幅系数矩阵 边界元离散 标量复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延伸非均匀介质中地震波全弹性散射理论Ⅰ——弹性波单次散射理论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小凡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59-568,共10页
所描述的工作聚焦于大延伸非均匀介质中非均匀弹性地震波散射问题的研究.应用Born近似及等效源原理,推出了来自连续横向无界非均匀层的弹性散射波的通解.这一工作是解决大延伸非均匀介质的弹性地震波多次散射问题的基础.在上述通解的基... 所描述的工作聚焦于大延伸非均匀介质中非均匀弹性地震波散射问题的研究.应用Born近似及等效源原理,推出了来自连续横向无界非均匀层的弹性散射波的通解.这一工作是解决大延伸非均匀介质的弹性地震波多次散射问题的基础.在上述通解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大延伸非均匀介质的全弹性散射理论.该理论可包容小尺度非均匀体、大延伸非均匀介质全弹性波单次弱散射理论及标量波单次弱散射理论,因此可视其为一个更为广义和统一的弱散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 全弹性散射理论 大延伸非均匀介质 弹性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非傍轴Beckmann-Kirchhoff随机表面散射模型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恒 华灯鑫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5-289,共5页
针对Beckmann-Kirchhoff(B-K)散射模型在非傍轴区域入射和散射存在非物理不连续问题,介绍了一种改进的B-K模型。该模型使用新因子替换原有几何因子,消除散射光辐射强度和辐射亮度在非傍轴区域的差异,在计算中使输入光能和输出光能满足... 针对Beckmann-Kirchhoff(B-K)散射模型在非傍轴区域入射和散射存在非物理不连续问题,介绍了一种改进的B-K模型。该模型使用新因子替换原有几何因子,消除散射光辐射强度和辐射亮度在非傍轴区域的差异,在计算中使输入光能和输出光能满足能量守恒定理的要求。和实验数据比较,改进的B-K模型在大角度掠射时理论数据曲线表现出对实验数据良好的预测性能,较好解决了原有模型在非傍轴区域入射和散射非物理不连续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散射 Beckmann-Kirchhoff模型 标量衍射理论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剪切湍流混合层中被动标量扩散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晓航 许春晓 +2 位作者 张兆顺 SERGE S AYRAULT M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27,共6页
研究被动标量在无剪切湍流混合层中的扩散。实验在风洞中进行,用大小网格尺度比为2∶1的网格实现无剪切湍流混合层,用烟粒子作为测量用的示踪粒子同时作为被动标量形成浓度场,用PIV测量得到速度场同时用Mie散射测量得到高施密特数的浓度... 研究被动标量在无剪切湍流混合层中的扩散。实验在风洞中进行,用大小网格尺度比为2∶1的网格实现无剪切湍流混合层,用烟粒子作为测量用的示踪粒子同时作为被动标量形成浓度场,用PIV测量得到速度场同时用Mie散射测量得到高施密特数的浓度场,由此可以计算得到速度和浓度相关,并用实验数据直接检验大涡模拟中亚格子应力Smagorinsky模式和亚格子质量通量梯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剪切湍流混合层 被动标量 扩散 风洞试验 MIE散射 亚格子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多级散射波正演模拟方法
10
作者 张博 吴国忱 +2 位作者 李青阳 杨凌云 单俊臻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08-618,共11页
地震波在穿越地下散射体群时会产生多级散射波,分析其地震响应特征,可推断散射体的分布情况和性质。本文从二维标量波动方程出发,结合地震散射理论和波恩近似理论,推导了多级散射波方程。在此基础上,采用高阶有限差分法对双点散射体模... 地震波在穿越地下散射体群时会产生多级散射波,分析其地震响应特征,可推断散射体的分布情况和性质。本文从二维标量波动方程出发,结合地震散射理论和波恩近似理论,推导了多级散射波方程。在此基础上,采用高阶有限差分法对双点散射体模型和复杂散射体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多级散射波的传播规律和波场特征,并通过抽取多级散射记录和各级散射记录的单道记录与参考单道记录的对比,验证了本文推导散射波方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散射 标量波方程 有限差分 正演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