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采工作面等采长回采技术研究与应用
1
作者 王震 侯惠强 +1 位作者 焦渭涛 杜青青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71,共7页
针对倾斜综采工作面倾角、采长频繁变化等问题,以华亭煤矿250107-1工作面回采为工程背景,分析了工作面实际采长变化对工作面正常生产的影响,得出了实现工作面等采长回采的前提条件,即按照工作面回采巷道最大高程差位置处的正倾斜工作面... 针对倾斜综采工作面倾角、采长频繁变化等问题,以华亭煤矿250107-1工作面回采为工程背景,分析了工作面实际采长变化对工作面正常生产的影响,得出了实现工作面等采长回采的前提条件,即按照工作面回采巷道最大高程差位置处的正倾斜工作面长度来设计切眼以及确定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中部槽数目。研究了工作面回采巷道高程差、工作面采长、伪斜调整距离Δl之间的空间几何关系,推导得出了伪斜调整距离与工作面倾角之间的定量化关系,提出了实现综采面等采长回采的插帮割煤调斜、调正回采工艺,为同类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采长 割煤工艺 工作面调斜 回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刮板输送机技术发展历程(一)——国外技术 被引量:4
2
作者 葛世荣 王俊涛 宋智丽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刮板输送机是井下采煤工作面的“脊梁”装备,它经历了6次技术变革,持续推动采煤工艺变革及生产效率持续提升。刮板输送机第1次技术变革发生于1900-1940年,诞生了可拆卸刮板输送机,煤矿开启半机械化开采时代;第2次技术变革产生于1940-195... 刮板输送机是井下采煤工作面的“脊梁”装备,它经历了6次技术变革,持续推动采煤工艺变革及生产效率持续提升。刮板输送机第1次技术变革发生于1900-1940年,诞生了可拆卸刮板输送机,煤矿开启半机械化开采时代;第2次技术变革产生于1940-1950年,创制了可弯曲刮板输送机,煤矿进入机械化开采时代;第3次技术变革形成于1950-1985年,创设了可自移刮板输送机,煤矿跨入综合机械化开采时代;第4次技术变革出现在1985-2000年,已发展成为重型化刮板输送机,煤矿走向高产高效综采时代;第5次技术变革形成于2000-2010年,研发出自动化刮板输送机,煤矿迈向数字化综采时代;第6次技术变革始于2010年,创新推出智能化刮板输送机,煤矿开启少人化智采时代。英国和德国为刮板输送机初创做出巨大贡献,研制出多种早期的刮板输送机机型。苏联对刮板输送机的系列化,以及对机械化采煤机的配套起到重要的创新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1954年,英国把安德顿滚筒采煤机与垛式支架、可弯曲刮板输送机组合为综合机械化采煤机组,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综采工作面。21世纪以来,世界煤炭开采的重心逐步转向我国,国外刮板输送机研发与制造影响力逐年衰减,我国逐渐成为刮板输送机的制造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板输送机 采煤工作面 机械化采煤 煤矿智能化 技术发展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刮板输送机技术发展历程(二)——国内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葛世荣 王俊涛 +1 位作者 宋智丽 李国平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我国生产刮板输送机始于1950年,以仿制苏联刮板输送机为主。1954年开始定型生产SGD-11型、SGB-11、SGB-15型刮板输送机;1958年试制出可弯曲链板输送机。1970年,国产SGW-150型刮板输送机与MLQ1-80型采煤机、TZ140型液压支架组成中国第一... 我国生产刮板输送机始于1950年,以仿制苏联刮板输送机为主。1954年开始定型生产SGD-11型、SGB-11、SGB-15型刮板输送机;1958年试制出可弯曲链板输送机。1970年,国产SGW-150型刮板输送机与MLQ1-80型采煤机、TZ140型液压支架组成中国第一个采用自主装备的综采工作面。截至2020年底,我国累计生产煤矿刮板输送机19.43万台,其中张家口煤矿机械公司生产60 360台,宁夏天地奔牛公司生产24 840台。自2010年起,智能化刮板输送机开始起步,2011年研制成功国内首台初级智能化刮板输送机成套设备,2012年研制成功变频一体电机驱动的中双链刮板输送机,2014年研制成功世界首台具有装载量监测和自适应调速的智能控制刮板输送机。2022年研发出500 m长运距智能刮板输送成套装备,输送能力达3 000t/h;2023年研制出世界首套10m超大采高智能刮板输送机成套装备,输送能力为8 000t/h。我国刮板输送机单机平均吨位呈现指数型增长,20世纪50年代的单机平均吨位仅为5.3t,之后40年的刮板输送机处于小型化阶段;2000年单机平均吨位达到45t,进入重型化时期,2010年达到75t;之后进入超重型机型阶段,2020年单机平均吨位达161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板输送机 中国制造 采煤工作面 技术发展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产量再提高的回采工艺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闫少宏 于雷 +1 位作者 徐刚 刘全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共6页
基于大采高综采技术及煤机装备现状,分析了大采高综采技术得以大规模发展的原因,研究了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产量再提高的回采工艺途径。结果表明大采高综采得以大规模发展的主要原因为:1在我国3.5~7.0 m煤层储量大、赋存稳定、倾角小;2煤... 基于大采高综采技术及煤机装备现状,分析了大采高综采技术得以大规模发展的原因,研究了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产量再提高的回采工艺途径。结果表明大采高综采得以大规模发展的主要原因为:1在我国3.5~7.0 m煤层储量大、赋存稳定、倾角小;2煤机装备参数、性能的提高且大部分国产化;3通过科技攻关对大采高综采的岩层活动规律有了较深认识,得出了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顶板岩层以“倒梯形短悬臂梁组—铰接岩梁”结构存在。随着采高的增大,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范围和峰值均显著增加、上覆岩层在工作面横向和纵向的活动范围随之增大、煤壁易在距上部0.35倍采高处发生破裂随后发生片帮等规律支持了开采技术与煤机装备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综采 对拉工作面 双采煤机工作面 回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面煤层地质条件开采工艺性的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东升 张吉雄 张先尘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252-256,共5页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从采矿的角度和工作面开采的总体方面 ,对具体煤层地质条件适于开采工艺的程度进行整体的定量评价 ,并作为开采技术决策、设计规划及生产管理的依据 .系统总结了我国这方面最新研究成果 .从煤层地质条件评价内容...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从采矿的角度和工作面开采的总体方面 ,对具体煤层地质条件适于开采工艺的程度进行整体的定量评价 ,并作为开采技术决策、设计规划及生产管理的依据 .系统总结了我国这方面最新研究成果 .从煤层地质条件评价内容与进行方法、评价因素结构及指标体系构成、评价因素隶属函数与权重确定、评价模型建立与评价可靠性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面 煤层 地质条件 开采工艺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高强度采场回撤阶段围岩破断机理及控制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兆会 孔德中 +1 位作者 王闯 王颜亮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6-79,共4页
针对神东矿区浅埋高强度开采工作面回撤过程中支架压死频繁发生的现象,采用理论和数值分析手段,对回撤阶段支架压死现象发生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回撤巷道同老顶断裂线处于合理的时空位置关系是工作面实现低压力回撤的关键;解释... 针对神东矿区浅埋高强度开采工作面回撤过程中支架压死频繁发生的现象,采用理论和数值分析手段,对回撤阶段支架压死现象发生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回撤巷道同老顶断裂线处于合理的时空位置关系是工作面实现低压力回撤的关键;解释了荷载传递具有时效性的原因,工作面长时间停滞导致老顶和荷载层破坏出现宏观滑移面后其荷载有足够的时间传递至工作面支架之上,使其由"给定变形"转变为"给定荷载"工作状态是造成回撤过程中工作面支架压死的主要原因;根据预测的老顶断裂线所处区域的不同,提出了改变采高、工作面推进速度、局部充填的顶板控制措施,并应用于乌兰木伦煤矿,实现了工作面的安全、快速回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工作面 回撤巷道 来压步距 断裂线 支架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自燃煤层综放工作面回撤期间综合防灭火技术 被引量:22
7
作者 陈艾 侯树宏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45-47,51,共4页
针对羊场湾煤矿Y162综放工作面的煤层自然发火期仅23 d,存在自燃隐患,基于羊场湾煤矿Y162综放工作面长度300 m、回撤中利用轨道提升等复杂情况,在加强煤自燃预测预报的基础上,为缩短回撤时间,采取筑沙袋墙、充填地表裂隙等措施减少采空... 针对羊场湾煤矿Y162综放工作面的煤层自然发火期仅23 d,存在自燃隐患,基于羊场湾煤矿Y162综放工作面长度300 m、回撤中利用轨道提升等复杂情况,在加强煤自燃预测预报的基础上,为缩短回撤时间,采取筑沙袋墙、充填地表裂隙等措施减少采空区漏风,同时在回撤期间通过2道埋管、架间打钻向采空区实施注胶、注氮及灌浆等综合防灭火措施,回撤期间工作面CO体积分数保持在24×10-6以下,保证了该工作面的顺利、安全回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自燃煤层 综放工作面 工作面回撤 防灭火技术 煤炭自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装备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69
8
作者 申宝宏 郭玉辉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44,共4页
从中厚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薄煤层开采及短壁机械化开采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我国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装备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关键技术与装备取得的新突破。分析了我国综合机械化开采装备与国外产品存在的差距,并从提高自动化程度和关键元... 从中厚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薄煤层开采及短壁机械化开采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我国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装备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关键技术与装备取得的新突破。分析了我国综合机械化开采装备与国外产品存在的差距,并从提高自动化程度和关键元部件可靠性等方面提出了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刨煤机 连续采煤机 自动化技术 机械化开采技术 薄煤层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壁工作面多采煤机联合采煤工艺的构想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源 万志军 +1 位作者 李根威 王冲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11,共4页
随着回采工作面长度的不断增大,工作面采煤循环时间不断增加,这既限制了产量的提高,也降低了工作面推进速度,尤其给超长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带来了困难。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采煤技术水平,提出了长壁工作面多机联合采煤工艺... 随着回采工作面长度的不断增大,工作面采煤循环时间不断增加,这既限制了产量的提高,也降低了工作面推进速度,尤其给超长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带来了困难。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采煤技术水平,提出了长壁工作面多机联合采煤工艺的概念。研究认为,多机联合采煤工艺理论上可进一步挖掘回采工作面产能空间,实现高产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机 多机联采 采煤工艺 超长工作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工作面回风巷围岩控制与支护技术 被引量:19
10
作者 何富连 薄云山 +3 位作者 吴焕凯 李通达 王宁博 许华威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8-40,44,共4页
以鹤壁四矿2604孤岛工作面回风巷为研究对象,采用FLAC3D模拟了巷道围岩的垂直应力,得出了巷道垂直应力与围岩深度的关系曲线。围岩垂直应力峰值点位置相差较大,顶板和采空侧围岩深部垂直应力趋于一定值,煤柱边缘垂直应力较小。针对围岩... 以鹤壁四矿2604孤岛工作面回风巷为研究对象,采用FLAC3D模拟了巷道围岩的垂直应力,得出了巷道垂直应力与围岩深度的关系曲线。围岩垂直应力峰值点位置相差较大,顶板和采空侧围岩深部垂直应力趋于一定值,煤柱边缘垂直应力较小。针对围岩破碎,顶煤厚度大,提出了高强高预紧力锚杆与斜拉锚索梁结构联合控制技术,使浅部围岩与深部围岩形成统一的承载结构,矿压观测结果:顶底板相对移近量为215mm,两帮相对移近量为157mm,顶板离层量为35mm,为类似条件下的巷道支护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工作面 围岩控制 垂直应力 支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条件下孤岛综放面自燃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邓军 王凯 +2 位作者 翟小伟 文虎 郭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2-64,67,共4页
针对孟巴矿特厚煤层二分层1210孤岛综放面高地温高湿环境、采空区遗煤多及构造带漏风等复杂条件下开采的特点,分析了煤自燃防治的重点区域,根据生产期间不同时期工作面CO气体的变化情况,综合论证不同防灭火技术的作用效果,采用定期监测... 针对孟巴矿特厚煤层二分层1210孤岛综放面高地温高湿环境、采空区遗煤多及构造带漏风等复杂条件下开采的特点,分析了煤自燃防治的重点区域,根据生产期间不同时期工作面CO气体的变化情况,综合论证不同防灭火技术的作用效果,采用定期监测、端头封堵后复合胶体隔离、注氮惰化等综合防灭火技术,有效地阻断了煤自燃发展的必要条件,确保了1210孤岛综放面的正常生产和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高地温 高湿环境 孤岛综放面 分层开采 防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条件下综采快速对接技术 被引量:9
12
作者 杜何辛 陈建本 蔡生龙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2-65,共4页
通过对综采快速对接技术的理论分析,并结合顾桥矿1121(1)综采工作面的具体条件,提出了基准线的确定、支架方位控制、高程与输送机坡度控制等对接的有效方法,阐明了对接前的准备工作、工作面对接及设备对接的工艺流程,总结出了切实可行... 通过对综采快速对接技术的理论分析,并结合顾桥矿1121(1)综采工作面的具体条件,提出了基准线的确定、支架方位控制、高程与输送机坡度控制等对接的有效方法,阐明了对接前的准备工作、工作面对接及设备对接的工艺流程,总结出了切实可行的综采对接技术,该项技术在顾桥矿的实施,不仅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而且有效解决了矿井不规则形状区域开采的技术难题,缩短了对接时间,提高了资源回收率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条件 综采 不规则工作面 对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软”煤层综采工作面旋转开采接架技术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兴民 王峰 王振栋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7-39,共3页
在"三软"煤层大倾角扇形工作面中,采用综采旋转技术进行特殊回采,成功的避免了综采工作面一次拆除和安装,为今后在不规则扇形工作面中使用旋转开采总结了成功的经验,收到了明显的效益。
关键词 “三软”煤层 大倾角工作面 旋转开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采工作面区域综合防突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4
14
作者 郝富昌 刘明举 孙丽娟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5-69,共5页
为保障回采工作面安全生产,通过分析近几年回采工作面的突出案例,找出了突出工作面区域防突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回采工作面普遍存在瓦斯基础参数缺乏,突出区域预测和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指标不合理,... 为保障回采工作面安全生产,通过分析近几年回采工作面的突出案例,找出了突出工作面区域防突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回采工作面普遍存在瓦斯基础参数缺乏,突出区域预测和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指标不合理,地质构造带区域防突措施不到位,回采工作面开拓部署不合理,区域措施效果检验方法不完善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大量测试瓦斯基础参数,掌握回采工作面的瓦斯赋存规律,根据煤层的变质程度考察区域预测瓦斯含量临界值,编制回采工作面瓦斯地质图,加强地质构造带抽放钻孔的施工力度,合理布置采掘工作面,确定合理的瓦斯抽放预抽期,进行工作面消突效果预评价,确定检验孔的布置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综合防突技术 回采工作面 瓦斯地质图 瓦斯含量临界值 效果检验 煤与瓦斯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倾角硬顶软底软煤走向长壁综放开采集成技术 被引量:12
15
作者 解盘石 伍永平 +2 位作者 高喜才 任世广 窦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3-65,共3页
针对硬顶软底软煤大倾角煤层埋藏条件复杂、开采难度大的条件,通过工作面"三机"配套、超前预爆破、回采工艺、巷道优化布置、矿山压力监测、工作面安全管理保障技术集成体系的应用,解决了该类煤层走向长壁综放开采难题,取得... 针对硬顶软底软煤大倾角煤层埋藏条件复杂、开采难度大的条件,通过工作面"三机"配套、超前预爆破、回采工艺、巷道优化布置、矿山压力监测、工作面安全管理保障技术集成体系的应用,解决了该类煤层走向长壁综放开采难题,取得了良好经济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煤层 硬顶软底软煤 集成技术 走向长壁综放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端头大面积悬顶控顶技术 被引量:19
16
作者 栗成杰 李树伟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6-30,共5页
为了降低采煤工作面端头顶板岩体强度,根据高压水对岩体的压裂理论,进行了高压水对岩体的压裂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高压水对岩体的压裂是分层进行的,注水孔越深,高压水对岩层的软化效果越好;为了减少锚杆、锚索对顶板的加固作用和避... 为了降低采煤工作面端头顶板岩体强度,根据高压水对岩体的压裂理论,进行了高压水对岩体的压裂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高压水对岩体的压裂是分层进行的,注水孔越深,高压水对岩层的软化效果越好;为了减少锚杆、锚索对顶板的加固作用和避免拉架过程中,支架顶梁、尾梁与锚杆、锚索紧固端发生摩擦、碰撞,产生火花,研究设计了拆除锚杆锚索紧固件的专用机具。在平煤集团一矿丁_6-31050综采工作面综合采用了端头顶板高压注水处理和提前拆除锚杆锚索紧固件的技术措施,提高了原煤产量,增加了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工作面端头 大面积悬顶 控顶技术 高压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全厚开采20m特厚中硬煤层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吉生 柴肇云 +1 位作者 康天合 李义宝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5-179,共5页
针对酸刺沟煤矿6-1号煤层的具体条件,基于矿山压力对顶煤的压裂作用,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综放全厚开采20 m特厚中硬煤层的合理工作面长度和工艺参数。主要结论有:工作面前支承压力峰值随工作面推进距离增大而变化;工作面前支承... 针对酸刺沟煤矿6-1号煤层的具体条件,基于矿山压力对顶煤的压裂作用,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综放全厚开采20 m特厚中硬煤层的合理工作面长度和工艺参数。主要结论有:工作面前支承压力峰值随工作面推进距离增大而变化;工作面前支承压力峰值随工作面长度的增加而增大;顶煤破坏系数随工作面推进距离和工作面长度的增加而变化。考虑矿山压力对顶煤的压裂作用,20m特厚中硬煤层综放工作面的长度应大于300 m;建议综放全厚开采20 m特厚中硬煤层的底层工作面应采用4.5 m的大采高;支架合力作用点位置和支架阻力对顶煤压裂和支护系统的稳定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给出了合理的开采工艺参数及其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 m特厚煤层 综放全厚开采 工作面长度 工艺参数 顶煤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喷雾除尘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寇砾文 蒋曙光 +2 位作者 王兰云 邹力力 李亚东 《工矿自动化》 2011年第1期75-78,共4页
分析了综放工作面粉尘来源和产尘特点,重点介绍了采煤机喷雾除尘、移架和放煤口喷雾除尘、转载点和破碎机喷雾除尘、水幕捕尘网等除尘措施,并以常村煤矿的实践经验为例,验证了该喷雾除尘技术能有效降低煤尘浓度。
关键词 煤矿 综放工作面 产尘分析 防尘技术 喷雾除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五生建煤矿不规则工作面综采技术 被引量:6
19
作者 徐新亮 黄治江 李科举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3-15,共3页
介绍了七五生建煤矿不规则综采工作面推进中增加支架和对接技术,实现了不规则工作面综采工艺正常运用,并提高了煤炭资源的采出率。
关键词 不规则综采工作面 加架 设备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配套技术研究 被引量:51
20
作者 徐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21-1924,共4页
从工作面产量、日推进度、参数、主要设备等方面阐述了我国综采的配套技术发展情况,并从我国综采工作面设备可靠性、自动化水平、关键部件性能等方面阐述了与国外的差距,展望了我国综采技术的发展方向,即以高效集约化生产为发展方向,以... 从工作面产量、日推进度、参数、主要设备等方面阐述了我国综采的配套技术发展情况,并从我国综采工作面设备可靠性、自动化水平、关键部件性能等方面阐述了与国外的差距,展望了我国综采技术的发展方向,即以高效集约化生产为发展方向,以安全、高效、高采出率、环境友好为目标,实现自动化与信息化,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降低劳动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工作面长度达400m以上,采煤机实现工作面记忆截割,液压支架跟机自动化推移,基于智能化、可视化技术的工作面巷道集中控制的地面远程控制,在中厚煤层实现工作面年产1000万t;加大对复杂难采煤层高效开采成套装备技术的研究。重点对急倾斜、大倾角煤层开采成套技术与装备开发、薄和极薄煤层高效开采以及无人自动化工作面成套技术与装备进行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配套技术装备 设备的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