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2篇文章
< 1 2 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immune-swarm intelligence based algorithm for deterministic coverage problems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继忠 王保磊 +1 位作者 敖俊宇 Q.M.Jonathan WU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1期3154-3161,共8页
A novel immune-swarm intelligence (ISI) based algorithm for solving the deterministic coverage problems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as presented.It makes full use of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retains diversity from the... A novel immune-swarm intelligence (ISI) based algorithm for solving the deterministic coverage problems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as presented.It makes full use of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retains diversity from the principle of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and artificial immune system (AIS).The algorithm was analyzed in detail and proper swarm size,evolving generations,gene-exchange individual order,and gene-exchange proportion in molecule were obtained for better algorithm performances.According to the test results,the appropriate parameters are about 50 swarm individuals,over 3 000 evolving generations,20%-25% gene-exchange proportion in molecule with gene-exchange taking place between better fitness affinity individuals.The algorithm is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in maximizing the coverage probability with given number of sensors and minimizing sensor numbers with required coverage probability in sensor placement.It can reach a better result quickly,especially with the proper calculation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deterministic area coverage immune-swarm algorith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rtificialimmune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utility-optimal backoff algorithm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2
作者 廖盛斌 杨宗凯 +1 位作者 程文青 刘威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4期635-639,共5页
A novel backoff algorithm in CSMA/CA-based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s for clustered sensor networks was proposed. The algorithm requires that all sensor nodes have the same value of contention window (CW) i... A novel backoff algorithm in CSMA/CA-based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s for clustered sensor networks was proposed. The algorithm requires that all sensor nodes have the same value of contention window (CW) in a cluster, which is revealed by formulating resource allocation as a network utility maximization problem. Then, by maximizing the total network utility with constrains of minimizing collision probability, the optimal value of CW (Wopt) can be computed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sensor nodes. The new backoff algorithm uses the common optimal value Wopt and leads to fewer collisions than binary exponential backoff algorith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outperforms standard 802.11 DCF and S-MAC in average collision times, packet delay,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and system throughpu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 utility maximization backoff algorithm collision prob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diction-based protocol for mobile target tracking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被引量:3
3
作者 Liang Xue Zhixin Liu Xinping Gu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1年第2期347-352,共6页
Remote tracking for mobile target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pplications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s). A target tracking protoco–exponential distributed predictive tracking (EDPT) is proposed. To reduce... Remote tracking for mobile target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pplications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s). A target tracking protoco–exponential distributed predictive tracking (EDPT) is proposed. To reduce energy waste and response time, an improved predictive algorithm–exponential smoothing predictive algorithm (ESPA) is presented. With the aid of an additive proportion and differential (PD) controller, ESPA decreases the system predictive delay effectively. As a recovery mechanism, an optimal searching radius (OSR) algorithm is applied to calculate the optimal radius of the recovery zon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validate that the proposed EDPT protocol performes better in terms of track failed ratio, energy waste ratio and enlarged sensing nodes ratio,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target tracking protocol predictive algorithm recovery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act of small-world topologies on broadcasting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被引量:2
4
作者 Jiang Nan Yang Shuqun +1 位作者 Zhou Liang Ding Qiuli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9年第1期192-196,共5页
Broadcasting is an important operation and been widely used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s). These networks are power constrained as nodes operate with limited battery powe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re spatial ... Broadcasting is an important operation and been widely used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s). These networks are power constrained as nodes operate with limited battery powe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re spatial graphs that have much more clustered and much high path-length characteristics. After considering energy- efficient broadcasting in such networks, by combining the small-world characteristic of WSNs and the properties of ant algorithm to quickly identify an optimal path, small-world power-aware broadcast algorithm is introduced and evaluated. Given different densities of network,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our algorithm significantly improves life of networks and also reduces communication distances and power consum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ll world ant colony algorithm BROADCASTING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energy efficient management approach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in target tracking 被引量:1
5
作者 Ce Pang Gong-guo Xu +1 位作者 Gan-lin Shan Yun-pu Zh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3期932-947,共16页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d the problem of energy conserving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for target tracking in defensing combats. Firstly, the structures of wireless sensor nodes and networks were illustrated;Secondly,...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d the problem of energy conserving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for target tracking in defensing combats. Firstly, the structures of wireless sensor nodes and networks were illustrated;Secondly,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energy consuming in the sensing layer and its calculation method were provided to build the energy conserving objective function;What’s more, the other two indicators in target tracking, including target detection probability and tracking accuracy, were combined to be regarded as the constraints of the energy conserving objective function. Fourthly, the three energy conserving approaches, containing optimizing the management scheme, prolonging the time interval between two adjacent observations, and transmitting the observations selectively, were introduced;In addition, the improved lion algorithm combined with the Logistic chaos sequence was proposed to obtain sensor management schemes. Finally, simulations had been made to 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s and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Target searching Target tracking Energy efficiency Lion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consensus time synchronization protocol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6
作者 CHEN Kesong ZHANG Y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3年第6期1465-1472,共8页
Time synchronization is one of the base techniques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time synchronization protocol which is a robust consensusbased algorithm in the existence of transmissio... Time synchronization is one of the base techniques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time synchronization protocol which is a robust consensusbased algorithm in the existence of transmission delay and packet loss.It compensates for transmission delay and packet loss firstly,and then,estimates clock skew and clock offset in two steps.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protocol can keep synchronization error below 2μs in the grid network of 10 nodes or the random network of 90 nodes.Moreover,the synchronization accuracy in the proposed protocol can keep constant when the WSN works up to a mon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 synchronization consensus algorithm transmission delay packet loss 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无线传感网络安全的轻量级加密算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石鲁生 朱慧博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8-173,共6页
轻量级加密算法需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计算和存储资源的消耗,以适应传感器节点的硬件限制。为同时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降低传感器节点能耗和计算量,提出面向无线传感网络安全的轻量级加密算法。建立传感器节点分... 轻量级加密算法需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计算和存储资源的消耗,以适应传感器节点的硬件限制。为同时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降低传感器节点能耗和计算量,提出面向无线传感网络安全的轻量级加密算法。建立传感器节点分簇模型,为簇首分配相应的对称密钥;利用TCDCP算法构建WSN线性回归模型,采集经过密钥分配处理后的感知数据;引入流密钥的轻量级同态加密算法,实现对感知数据的加密、解密处理,增强无线传感网络安全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加密、解密时间分别为1.01 s、1.05 s,解密成功率平均值为97.0%,RAM空间、ROM空间占用字节数分别为770 kB、800 kB,能耗为82 mJ。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地保护无线传感网络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降低资源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轻量级加密算法 分簇模型 线性回归模型 感知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虚拟力引导的鲸鱼覆盖优化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侯华 周佳明 蔡剑平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56,共5页
针对如何设计适用于现实物理世界的三维覆盖优化算法并最大化覆盖率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虚拟力引导的鲸鱼覆盖优化算法(VFWOA)。利用Halton序列初始化生成均匀分布的鲸鱼种群,增强种群多样性以提升算法跳出局部最优解的能力;采用虚拟力... 针对如何设计适用于现实物理世界的三维覆盖优化算法并最大化覆盖率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虚拟力引导的鲸鱼覆盖优化算法(VFWOA)。利用Halton序列初始化生成均匀分布的鲸鱼种群,增强种群多样性以提升算法跳出局部最优解的能力;采用虚拟力算法引导最优个体位置更新,加快算法寻优速度;引入多样性策略,控制种群的变化,提升算法寻优能力。仿真结果表明,与改进鲸鱼优化算法(WOA)、改进麻雀搜索算法和改进人工蜂群算法相比,本文所提算法提高了节点覆盖率并改善了网络的连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覆盖优化 鲸鱼优化算法 覆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优化策略的最佳无线传感器布置 被引量:1
9
作者 安葳鹏 刘镕飞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1-758,共8页
无线传感网络消除了物理电缆,降低了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收集信息的难度,但通常具有较低的带宽和有限的能量.为了使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获得最有效的信息和最高的网络性能,将最佳无线传感器布置问题表述为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其中信息有效性... 无线传感网络消除了物理电缆,降低了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收集信息的难度,但通常具有较低的带宽和有限的能量.为了使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获得最有效的信息和最高的网络性能,将最佳无线传感器布置问题表述为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其中信息有效性被指定为模态保证准则,网络性能通过能量效率与网络连接性相结合来衡量.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种群自动学习的鲸鱼优化算法,用整数编码代替二进制编码对解进行编码;采用多种群策略搜索最优解;最后通过自动学习机制加快寻找帕累托最优解集.数值实验表明,优化准则可以在信息有效性和网络性能之间进行权衡,算法能够有效解决最佳无线传感器布置问题,并且优于常用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结构健康监测 鲸鱼优化算法 最佳传感器布置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异构移动可充电设备的最大返岗时间最小化无线充电调度
10
作者 徐佳 刘婧怡 +1 位作者 徐力杰 刘林峰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36-347,共12页
随着无线可充电设备的广泛应用,无线功率传输技术成为提高设备续航能力的关键技术。然而,目前大部分研究工作聚焦于优化充电效率、充电成本等充电本身的性能,任务驱动的充电调度的研究尚不充分;另外,大部分充电系统假设充电器或可充电... 随着无线可充电设备的广泛应用,无线功率传输技术成为提高设备续航能力的关键技术。然而,目前大部分研究工作聚焦于优化充电效率、充电成本等充电本身的性能,任务驱动的充电调度的研究尚不充分;另外,大部分充电系统假设充电器或可充电设备是同构的;进一步地,现有工作对移动可充电设备的充电调度问题关注较少。针对实际情况中可充电设备的异构性,提出了异构无线充电模型,形式化了异构无线可充电传感网中的移动可充电设备最大返岗时间最小化问题。首先,在忽略设备移动时间和移动能耗的前提下,研究了简化的最大返岗时间最小化问题,并提出了一个近似算法。为解决具有更大难度的最大返岗时间最小化问题,基于该近似算法的思想,提出了一个启发式算法。大量模拟实验和实物实验的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相对于其他算法有显著优势,可以减少最多38.78%的设备最大返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可充电传感网 移动可充电设备 充电调度 异构无线充电 启发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邻域搜索粒子群算法的无线传感网络丢包节点定位方法
11
作者 徐辉 张顺香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98-1703,共6页
无线传感网络环境中的障碍物、干扰信号等阻碍或干扰了信号传输,造成节点间通信质量下降,导致数据包丢失。为此,提出基于邻域搜索粒子群算法的无线传感网络丢包节点定位方法。通过DV-Hop算法初步定位丢包节点并分析定位误差;利用粒子群... 无线传感网络环境中的障碍物、干扰信号等阻碍或干扰了信号传输,造成节点间通信质量下降,导致数据包丢失。为此,提出基于邻域搜索粒子群算法的无线传感网络丢包节点定位方法。通过DV-Hop算法初步定位丢包节点并分析定位误差;利用粒子群算法将定位误差最小问题转化为粒子的全局寻优问题,得到的最优粒子位置即为丢包节点位置;基于邻域搜索策略缩小粒子搜索空间,提高粒子群算法全局寻优能力,实现无线传感网络丢包节点定位。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丢包节点定位误报率平均值为0.45%,15个丢包节点的定位中仅有1个节点的定位结果与真实坐标存在较小偏差,邻域搜索策略应用后在第20次迭代后适应度函数值迅速降低至0.2,保证了无线传感网络通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丢包节点定位 邻域搜索 粒子群算法 DV-HO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策略改进的蜉蝣算法在WSN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湘钰 任秀丽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8-355,共8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使用到达时间差定位技术存在计算效率低和精度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将改进的蜉蝣算法(Improved Mayfly Algorithm,IMA)与Chan算法相结合的定位算法(Chan-IMA)。该算法主要利用Chan算法计算出待测节点的初始定位坐标,...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使用到达时间差定位技术存在计算效率低和精度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将改进的蜉蝣算法(Improved Mayfly Algorithm,IMA)与Chan算法相结合的定位算法(Chan-IMA)。该算法主要利用Chan算法计算出待测节点的初始定位坐标,以限制IMA算法的搜索区域,从而提高IMA算法的搜索效率。针对蜉蝣算法,首先,采用Tent映射和反向学习策略对种群进行初始化以增强初始种群的多样性;其次,设计了一种自适应惯性权重,用于均衡全局搜索能力与局部搜索能力;最后,提出了一种可变步长的莱维飞行策略,对全局最优位置进行扰动变异,使用贪婪算法择优保留全局最优解,从而提高算法跳出局部最优解的能力。通过仿真实验,Chan-IMA算法与Chan-ISSA、Chan-CPSO、Chan-IAGA算法相比,其定位精度分别提升了17.6%、30.7%和37.5%、收敛速度分别提升了22.5%、26.2%和31.1%。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和更快地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到达时间差 蜉蝣算法 自适应惯性权重 莱维飞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F-IDF算法的无线传感网络攻击流量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晨 刘鑫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4-748,共5页
无线传感网络攻击流量类型较多,攻击流量检测方法难以满足多类型的流量数据,导致检测精度较差,为此提出基于TF-IDF算法的无线传感网络攻击流量检测方法。首先划分无线传感网络流量为连续型和离散型两类,采用独热编码处理连续型流量,归... 无线传感网络攻击流量类型较多,攻击流量检测方法难以满足多类型的流量数据,导致检测精度较差,为此提出基于TF-IDF算法的无线传感网络攻击流量检测方法。首先划分无线传感网络流量为连续型和离散型两类,采用独热编码处理连续型流量,归一化处理离散型流量;然后通过TF-IDF算法提取无线传感网络流量特征,利用特征向量集训练多通道自编码器,利用TF-IDF算法计算待检测的攻击流量数据特征在无线传感网络流量内出现的频率,以此对攻击流量进行排序;最后通过Softmax分类器输出最终流量类型检测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检测精确度最低值为97.05%,虚警率最高值为2.01%、测试时间平均值为20.1 s,证明所提方法能高效、精确地实现无线传感网络攻击流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攻击流量检测 TF-IDF算法 多通道自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沌累积差异增强的小龙虾优化算法
14
作者 李宏宇 钱谦 +3 位作者 潘家文 张晓丽 冯勇 李英娜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06-1615,共10页
小龙虾优化算法(COA)是2023年提出的一种新型群智能优化算法,通过模拟小龙虾行为和温度调控来寻优.然而,COA存在多样性退化、探索能力不足、易陷入局部最优和寻优精度低等缺陷,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混沌累积差异增强的小... 小龙虾优化算法(COA)是2023年提出的一种新型群智能优化算法,通过模拟小龙虾行为和温度调控来寻优.然而,COA存在多样性退化、探索能力不足、易陷入局部最优和寻优精度低等缺陷,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混沌累积差异增强的小龙虾优化算法(CE-COA).首先,通过引入Piecewise混沌映射初始化种群的位置,增加种群的多元性;其次,在避暑和竞争洞穴阶段,引入精英洞穴群体以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并提升其寻找潜在解的能力;然后,在觅食阶段通过累积差异进食策略,充分考虑个体与食物的维度信息差异,进一步提高算法的寻优精度.在实验分析阶段通过使用CEC2022测试集和CEC2017的部分测试函数进行验证,使用定性分析、Wilcoxon秩和检验和Friedman检验评估算法性能,并在2个工程设计问题和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节点覆盖问题上进行了算法的实效性验证.实验结果表明,CE-COA算法均取得了更好的实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龙虾优化算法 混沌映射 累积差异 精英群体 无线传感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形法引导的自适应沙猫群优化算法及应用
15
作者 罗文涛 钱谦 +3 位作者 潘家文 张晓丽 冯勇 李英娜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69-1877,共9页
为了克服沙猫优化算法(SCSO)在高维优化问题上,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收敛精度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单纯形法引导的自适应沙猫群优化算法(SASCSO).首先,采用了一种自适应围捕策略,使沙猫个体随机出现在自适应控制的算法搜索边界内,帮助算法逃... 为了克服沙猫优化算法(SCSO)在高维优化问题上,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收敛精度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单纯形法引导的自适应沙猫群优化算法(SASCSO).首先,采用了一种自适应围捕策略,使沙猫个体随机出现在自适应控制的算法搜索边界内,帮助算法逃逸局部陷阱.其次,利用单纯形法引导较差个体构建几何搜索路径以提升算法的搜索能力.与其他对比算法相比,SASCSO在100维度的CEC2017基准函数测试集的综合优胜率为75.86%,结合非参数分析表明该算法是解决高维复杂优化问题的可行方法.此外,将SASCSO应用于三维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和复杂环境下无人机航径优化问题,结果显示SASCSO在两个实际问题上均提供了最优的方案,验证了SASCSO在实际优化中的适用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猫群优化算法 自适应围捕策略 单纯形法 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 无人机航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冗余节点定位方法
16
作者 王梦晓 刘学军 朱林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0-347,共8页
由于传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冗余节点识别方法忽略了节点的方向性,单纯依靠拓扑结构的关联规则进行节点定位,存在节点定位误差较大、节点识别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基于TOPSIS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冗余节点定位方法。该算法首先建立网络节... 由于传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冗余节点识别方法忽略了节点的方向性,单纯依靠拓扑结构的关联规则进行节点定位,存在节点定位误差较大、节点识别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基于TOPSIS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冗余节点定位方法。该算法首先建立网络节点的方向虚拟坐标,通过拓扑保留图确定所有节点在图中的坐标;其次建立无线传感器网络冗余节点判断指标体系;最后利用TOPSIS算法判断节点冗余度,确定节点在拓扑保留图中的位置,完成无线传感网络中冗余节点定位方法的设计。仿真分析表明,应用所提方法对无线传感网络中冗余节点进行识别的逼近度最高为0.98,冗余节点定位准确率为95%,真阳性率为98%,假阳性率为2%,说明所提方法对于网络冗余节点的识别精度较高,识别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冗余节点定位 TOPSIS算法 拓扑保留图 节点冗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中异构感知的限时移动充电调度
17
作者 李德强 任新一 徐佳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55-364,共10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被广泛应用于军事监视、灾害预测、危险环境勘探等领域。然而,无线传感器的寿命有限,需要频繁更换电池才能维持正常工作,这带来了昂贵的维护成本和极大的不便。近年来,随着无线电力传输技术的发展,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被广泛应用于军事监视、灾害预测、危险环境勘探等领域。然而,无线传感器的寿命有限,需要频繁更换电池才能维持正常工作,这带来了昂贵的维护成本和极大的不便。近年来,随着无线电力传输技术的发展,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应运而生,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尽管如此,大多数相关工作仅考虑充电电量对调度的制约,未能体现现实情况下传感器质量不同与紧急任务中时间的重要性。将时间和电量同时作为约束,研究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中异构感知的充电调度问题。首先,以最大化传感器的监控效用为目标,形式化了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中针对异构感知的有限时间下的充电调度问题,并证明了该问题的NP困难性;然后,通过对充电时间离散化,将问题转化为子模最大化问题,并提出了针对转化后问题的近似算法;最后,通过大量的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可以显著提高监控效用,且有理论支撑该效果与最优值之间的近似比,例如与传统NJNP算法相比,其将监控效用最多提高了279.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 移动充电 充电时间离散化 子模函数 近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变电站环境的无线传感网络分簇路由算法
18
作者 温开云 赵洪山 赵仕策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64-73,共10页
当前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众多,但没有充分考虑无线通信方式的传输距离、传感器所处环境的电磁干扰,导致其无法应用在电力行业。提出一种计及传感节点密度、通信距离以及链路质量的无线传感网络路由策略。针对输变电场景传感器众多、... 当前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众多,但没有充分考虑无线通信方式的传输距离、传感器所处环境的电磁干扰,导致其无法应用在电力行业。提出一种计及传感节点密度、通信距离以及链路质量的无线传感网络路由策略。针对输变电场景传感器众多、不具备组网能力的问题,提出利用计算能力较强的汇聚节点接收传感器信息,并对其进行组网的解决方案。首先,根据实际传感器部署位置,通过密度可达原则及通信距离约束对传感节点进行合理分簇,并为每个簇分配能量充足且具有一定计算能力的汇聚节点。然后,结合汇聚节点之间的通信距离及链路质量,构建汇聚节点网络的赋权有向图,通过Dijkstra算法求解最优路径从而获得路由表。最后,仿真结果表明,在50%节点失效时,所提算法的网络生存时间相较于低功耗自适应集簇分层协议、集中式自适应集簇分层协议以及改进型自适应集簇分层协议分别延长了72.5%、82.8%、52.1%。此外,在实验室搭建了简单的无线传感网络,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变电场景 无线传感网络 路由算法 链路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距离修正与改进沙猫群的三维DV-Hop定位算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苗凯 苟平章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2-328,共7页
为解决三维DV-Hop计算平均每跳距离和确定待定位节点时存在的较大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三维DV-Hop定位算法(3D-ISDVHop)。首先,引入理想跳数,重新定义修正因子,优化锚节点的原始跳数,减少跳数计算的累计误差;其次,通过最大路径搜... 为解决三维DV-Hop计算平均每跳距离和确定待定位节点时存在的较大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三维DV-Hop定位算法(3D-ISDVHop)。首先,引入理想跳数,重新定义修正因子,优化锚节点的原始跳数,减少跳数计算的累计误差;其次,通过最大路径搜索算法获取一条待定位节点到锚节点之间的最相似锚节点对的路径,修正该路径的平均跳距,得到待定位节点到目标锚节点的平均跳距;最后,利用非线性周期调整机制和精英协作策略改进沙猫群优化算法,通过函数最小化求解待定位节点坐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网络环境下,3D-ISDVHop表现出更优的性能,对比3D-DVHop、3D-SBDVHop和ILSOA-DVHop平均定位误差率分别降低约36.8%、5.6%、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3D-DVHop算法 跳距修正 相似路径 沙猫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蜻蜓算法的WSNs分簇路由算法
20
作者 杨佳 汤嘉乐 +1 位作者 田朋 冉国政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25-1631,共7页
为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算法中节点能量效率低,数据传输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蜻蜓算法优化K均值聚类的分簇路由算法MIDA-K。引入变异算子和边界控制机制,增强蜻蜓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使用改进后的蜻蜓算法,实现网络节点... 为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算法中节点能量效率低,数据传输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蜻蜓算法优化K均值聚类的分簇路由算法MIDA-K。引入变异算子和边界控制机制,增强蜻蜓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使用改进后的蜻蜓算法,实现网络节点的聚类分簇;簇内节点根据能量、距离和位置因子动态选举簇头,改善簇头的质量;在数据传输阶段利用改进的蜻蜓算法建立簇间路由,综合考虑能量、距离和丢包率选择下一跳数据转发节点,优化传输路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有效提升数据传输可靠性,延长网络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蜻蜓算法 变异算子 边界控制 K均值聚类 网络寿命 数据传输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