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善频率二次跌落的风储协调控制策略
1
作者 王森 艾邓鑫 +4 位作者 刘晓楠 张利 戚艳 孟令聪 秦超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26-1036,共11页
高比例风电渗透系统中,风机直接退出调频可能造成严重的频率二次跌落,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此,提出改善频率二次跌落的风储协调控制策略。首先,该策略对风机调频输出功率曲线进行改进,使风机发挥主导调频作用,并限制风机退出调频引... 高比例风电渗透系统中,风机直接退出调频可能造成严重的频率二次跌落,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此,提出改善频率二次跌落的风储协调控制策略。首先,该策略对风机调频输出功率曲线进行改进,使风机发挥主导调频作用,并限制风机退出调频引发的功率偏差。其次,设计指数恢复型的储能调频功率曲线,充分发挥储能快速调节特性,缓解风机退出调频对系统频率的影响。最后,在DIgSILENT/PowerFactory软件中搭建两区域系统模型,仿真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策略通过限制风机功率跌落值可减小系统功率缺额,并配合储能的快速调节,可显著改善系统的频率二次跌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调频 储能调频 风储调频 频率二次跌落 功率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风功率异常数据贝叶斯变点-Thompson tau清洗方法
2
作者 王智明 陈小国 +1 位作者 王领军 鲁文彬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7-696,共10页
根据风功率异常数据分布特点及其产生原因提出一种改进贝叶斯变点-Thompson tau异常数据清洗方法。首先,对小于切入风速的非零功率值进行剔除;接着基于改进贝叶斯变点-Thompson tau法剔除功率曲线底部堆积和周围离散型异常值,得到清洗... 根据风功率异常数据分布特点及其产生原因提出一种改进贝叶斯变点-Thompson tau异常数据清洗方法。首先,对小于切入风速的非零功率值进行剔除;接着基于改进贝叶斯变点-Thompson tau法剔除功率曲线底部堆积和周围离散型异常值,得到清洗后的正常数据;最后,应用该文所提方法,对某风场6台机组的实际功率风速数据进行清洗,用清洗时间、数据删除率、均方根误差及决定系数等评价指标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分析结果显示:与四分位-k-均值聚类算法、最优组内方差算法、贝叶斯变点-四分位法及Thompson tau-四分位法比较,该文方法能有效识别和剔除各类功率风速异常值,所建功率曲线精度高,且清洗时间短,清洗效果好,通用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 风电机组 数据处理 功率曲线建模 改进贝叶斯变点-Thompson ta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度风电功率曲线模拟与关键指标闭环修正方法
3
作者 张启 王建学 +2 位作者 王子强 张耀 杜旭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0-98,共9页
现有年度风电功率预测方法难以保证较高预测准确性,而模拟方法难以灵活调整生成曲线的数学统计特性。为此,引入闭环修正机制,提出了一种年度风电功率曲线生成框架、模拟方法与指标体系,以融合风电功率曲线代表性特征及实际调度需求构建... 现有年度风电功率预测方法难以保证较高预测准确性,而模拟方法难以灵活调整生成曲线的数学统计特性。为此,引入闭环修正机制,提出了一种年度风电功率曲线生成框架、模拟方法与指标体系,以融合风电功率曲线代表性特征及实际调度需求构建的数学统计指标作为评价标准及修正依据,结合所用年度风电功率小时曲线基础生成模型,建立了指标与模型参数间的闭环反馈修正机制,进而定量控制了模拟风电功率曲线的特征。基于某省典型风电曲线的算例,验证了所提生成方法的准确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回归模型 马尔可夫链模型 风电功率曲线 闭环反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式超高层建筑横风向基底气动弯矩功率谱的精细化试验研究
4
作者 陈禹儒 胡晓琦 +1 位作者 谢壮宁 余先锋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4-54,共11页
我国现行荷载规范中横风力相关计算公式适用深宽比范围较小,实际工程中的大深宽比建筑沿用现行荷载规范则会造成较大误差。为此并结合前期工作存在的问题,该文核查所有风场模拟结果并对B、D两类地貌风场重新进行高质量的模拟,进而对3种... 我国现行荷载规范中横风力相关计算公式适用深宽比范围较小,实际工程中的大深宽比建筑沿用现行荷载规范则会造成较大误差。为此并结合前期工作存在的问题,该文核查所有风场模拟结果并对B、D两类地貌风场重新进行高质量的模拟,进而对3种不同高度和7种不同矩形截面尺寸的系列超高层建筑模型进行高频天平测力风洞试验研究,由获的结构基底气动力数据拟合得到横风向基底气动弯矩均方根系数以及无量纲功率谱经验公式。该系列公式适用于深宽比为0.5~5的矩形截面超高层建筑,具有良好的拟合精度与相对更为简洁的公式形式,并在一定的建筑高度变化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适用性。和已有文献结果相比,该文试验风场更接近现行荷载规范的标准风场,所得到的拟合公式更能真实反映现行荷载规范各类地貌下矩形截面超高层建筑横风力的实际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风荷载 风洞试验 横风向基底气动弯矩 公式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确定性的海上风电单桩p-y曲线法的模型误差评估与可靠度分析研究
5
作者 林奖勤 张璐璐 +2 位作者 廖晨聪 王舸 张泽超 《海洋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5-117,共13页
针对海上风电单桩水平试桩数据有限、模型误差评估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试桩数据条件下的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水平承载力p-y曲线法模型误差二阶段评估方法。首先开展超重力离心模型试验,获取原位应力水平下不同桩径与埋深比的... 针对海上风电单桩水平试桩数据有限、模型误差评估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试桩数据条件下的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水平承载力p-y曲线法模型误差二阶段评估方法。首先开展超重力离心模型试验,获取原位应力水平下不同桩径与埋深比的风电单桩的水平承载力数据,并结合既有文献公开的有限试桩数据,建立风电单桩水平静载数据库;然后建立三维有限元基准模型,将其作为实测数据与p-y曲线法之间的过渡,利用所建数据库评估基准模型自身的误差ε_(FEM);接着通过算例扩充得到基准模型相对p-y曲线法的偏差系数η的概率分布;最后将ε_(FEM)与η结合得到模型误差ε_(py)的概率分布。研究表明,模型误差ε_(py)的均值与桩-土相对刚度E_(p)I_(p)/(EsL4)的对数呈线性关系。工程案例研究显示,对于某海上风电场第41号机位的单桩,不考虑模型误差则单桩可靠度指标β为4.33,考虑模型误差得到可靠度指标β为6.91。这表明,忽略p-y曲线法的模型误差可导致设计偏于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单桩 P-Y曲线法 水平承载力 模型误差 不确定性分析 可靠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单桩基础海上风机非线性共振特性
6
作者 田抒平 王振钰 张陈蓉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4,共9页
海上风机的自振频率与转动频率或叶片扫略频率一致时会产生共振现象,严重时会损坏风机结构。现有研究对共振频率评估多以弹性分析为主,没有考虑实际桩-土相互作用非线性对风机共振特性的影响。以大直径单桩基础海上风机为研究对象,基于... 海上风机的自振频率与转动频率或叶片扫略频率一致时会产生共振现象,严重时会损坏风机结构。现有研究对共振频率评估多以弹性分析为主,没有考虑实际桩-土相互作用非线性对风机共振特性的影响。以大直径单桩基础海上风机为研究对象,基于动力Winkler地基模型,采用双曲线型桩周土抗力-桩身侧向位移(p-y)骨干曲线考虑桩土刚度非线性,采用剪应变相关滞回阻尼考虑土体能量耗散,提出了海上风机共振频率的非线性频域理论简化分析方法。通过与开展的一系列模型试验结果以及Lely(A2)海上风机现场实测数据对比,验证了非线性风机共振频率计算方法的正确性。随后,开展了砂土密实度、桩长和桩径对于风机共振频率非线性影响的参数分析,研究认为风机系统共振频率随着荷载水平的增加而呈现减小趋势,且当砂土较松散、桩长较短或桩径较小时,共振频率受土体非线性的影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机 非线性 共振频率 P-Y曲线 WINKLER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imoshenko-Pasternak模型的水平受荷大直径桩静力响应分析
7
作者 范思圆 赵金海 +1 位作者 俞长海 黄丹 《海洋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3-101,共9页
为弥补传统Euler-Winkler(简称E-W)计算模型在单桩水平静力响应分析中的不足,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和Pasternak地基理论,建立同时考虑土体剪切效应和桩身剪切变形的Timoshenko-Pasternak(简称T-P)模型。首先,基于T-P模型推导单桩的整体... 为弥补传统Euler-Winkler(简称E-W)计算模型在单桩水平静力响应分析中的不足,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和Pasternak地基理论,建立同时考虑土体剪切效应和桩身剪切变形的Timoshenko-Pasternak(简称T-P)模型。首先,基于T-P模型推导单桩的整体平衡方程组;其次,运用传递函数方法结合迭代法求解;最后,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验证方法的合理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在大变形情况下(10 mm以上),T-P计算模型比E-W计算模型更适用于大直径钢管桩的侧向位移计算;T-P模型可以较好反映出桩身的剪力变化情况,但存在高估深层土处剪切力的现象;桩顶位移与土-桩相对剪切比呈正比例关系,且土体剪切效应相比钢管桩剪切变形对侧向位移的影响更为显著;桩身变形越接近于刚性转动,桩顶承载力增幅越大,桩身变形越接近于柔性变形,桩顶承载力增幅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曲线 大直径单桩 Timoshenko-Pasternak模型 剪切变形 海上风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充电整流模块的风阻仿真和试验研究
8
作者 张银 江丙云 +1 位作者 季仁才 戚振贤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1-234,共4页
针对直流充电桩的整流模块,使用仿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风阻特性研究。首先对整流模块进行三维逆向建模,然后导入热仿真软件中进行网格划分、迭代求解得到压力、流速等关键参数,得到风阻特性曲线,同时,开展相应的风洞和风量试验。... 针对直流充电桩的整流模块,使用仿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风阻特性研究。首先对整流模块进行三维逆向建模,然后导入热仿真软件中进行网格划分、迭代求解得到压力、流速等关键参数,得到风阻特性曲线,同时,开展相应的风洞和风量试验。结果表明:风阻特性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小于5%,证明仿真方法获取模块风阻曲线的可靠性。此外,基于仿真和测量结果绘制出模块风阻特性曲线,标记出风扇工作点,以此判断风机工作点位于最佳工作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流模块 风阻曲线 风洞试验 流场仿真 直流充电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函数与分位数回归的风电机组功率曲线建模方法
9
作者 王勃 孙勇 +2 位作者 李振元 王铮 荆博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120,共9页
风电机组功率曲线建模是风电功率预测、状态监测、性能评估的关键环节。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lo-gistic函数和分位数回归的风电机组功率曲线建模算法。为解决风电功率的不确定性,文中在logistic函数中嵌入了分位回归损失函数,建立了分位... 风电机组功率曲线建模是风电功率预测、状态监测、性能评估的关键环节。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lo-gistic函数和分位数回归的风电机组功率曲线建模算法。为解决风电功率的不确定性,文中在logistic函数中嵌入了分位回归损失函数,建立了分位数回归logistic模型(quantile regression logistic function,QRLF),并采用了三种优化算法进行优化;为降低原始数据中异常值的影响,提出了基于QRLF算法的自适应异常筛选方法;在三个风电场的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数据中进行了实例验证。文中采用五种评价指标对所提方法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风电机组功率曲线建模方法,文中所提方法可以同时提供较好的确定性功率曲线和概率性功率曲线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函数 分位数回归 异常筛选 风电机组功率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中海上风力机吸力式桩桶基础的p-y曲线研究
10
作者 蒋建平 汪璐亚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6-33,共8页
海上风力机吸力式桩桶基础得到了广泛应用。首先依据实测试桩资料对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模型的有效性验证;然后建立砂土中4~9m桩径的吸力式桩桶基础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在不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桩身弯矩和位移响应;最后在双曲线p-y曲线... 海上风力机吸力式桩桶基础得到了广泛应用。首先依据实测试桩资料对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模型的有效性验证;然后建立砂土中4~9m桩径的吸力式桩桶基础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在不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桩身弯矩和位移响应;最后在双曲线p-y曲线模型的基础之上,考虑土体深度和桩径尺寸的影响对初始地基反力模量和极限土反力计算方法进行修正,提出合适的p-y曲线模型。结果表明,砂土中的吸力式桩桶基础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主要呈转动模式,且伴随有少许的平动,桩身弯矩值沿土深方向先增大后减小,且水平荷载大小的变化对桩身弯矩最大值所在位置基本无影响,API法p-y曲线高估了初始地基反力模量,低估了极限土反力,不适用于对其进行计算分析,而修正p-y曲线模型与数模结果之间的吻合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力机 桩基础 ABAQUS 砂土 P-Y曲线 桩土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频与毫米波雷达技术的净空监测系统设计
11
作者 张莹博 郄兆宁 +4 位作者 王飞 单光华 舒业军 刘瑞华 程向向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30,共8页
基于视频图像和毫米波雷达,设计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净空监测系统。视频净空主机利用图像边缘检测等方法对相机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处理,获取风机叶片的叶尖坐标。毫米波雷达发射锥形电磁波,实时监测风轮旋转过程中叶片周期性经过该区域时... 基于视频图像和毫米波雷达,设计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净空监测系统。视频净空主机利用图像边缘检测等方法对相机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处理,获取风机叶片的叶尖坐标。毫米波雷达发射锥形电磁波,实时监测风轮旋转过程中叶片周期性经过该区域时形成的叶片目标点,并输出叶片相对雷达的坐标信息。通过坐标转换和曲线拟合,计算叶尖与塔筒之间的实时距离,即叶片的实时净空。视频净空值和毫米波雷达净空值由一个中心端统一处理,最终输出一个净空值给风机主控系统,从而实现对风机的全方位监测。该方法充分利用了视频监测系统的高分辨率和毫米波雷达系统的远距离探测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对净空状况的感知精度和监测范围,为风电场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预防叶片扫塔事故、保障设备和人员安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塔架净空 监测系统设计 边缘检测 风力发电机组 曲线拟合 逻辑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发用电相似性的海上风电中长期双边协商交易优化决策模型 被引量:3
12
作者 谢敏 李弋升 +3 位作者 董凯元 谢宇星 黄莹 刘明波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42-51,共10页
海上风电是未来最有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但其出力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为了更好地促进海上风电的市场化消纳,文中基于海上风电商与负荷聚合商间的中长期双边协商交易构建了优化决策模型。首先,通过时间序列相似性评估方法,为目标海上... 海上风电是未来最有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但其出力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为了更好地促进海上风电的市场化消纳,文中基于海上风电商与负荷聚合商间的中长期双边协商交易构建了优化决策模型。首先,通过时间序列相似性评估方法,为目标海上风电寻找最优的用电负荷组合。其次,考虑需求响应备用容量配置和发用电曲线预测误差,构建了基于两阶段分布鲁棒优化的中长期交易优化决策模型,为海上风电配置适应其未来一段时间内出力特性的需求响应资源,并合理调整中长期交易曲线。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中长期交易 双边协商 时序曲线匹配 分布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GCN模型的海上风电场超短期功率预测 被引量:7
13
作者 黄玲玲 石孝华 +2 位作者 符杨 刘阳 应飞祥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4-72,共9页
图卷积网络(GCN)具有很强的数据关联挖掘能力,近年来在风电功率预测领域获得了广泛关注。然而,传统的基于GCN模型的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难以同时处理影响风电功率的两大核心因素(风速与机组状态信息)的双模态问题,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 图卷积网络(GCN)具有很强的数据关联挖掘能力,近年来在风电功率预测领域获得了广泛关注。然而,传统的基于GCN模型的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难以同时处理影响风电功率的两大核心因素(风速与机组状态信息)的双模态问题,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通道图卷积网络(DCGCN)的海上风电场超短期功率预测模型。首先,建立以理论功率曲线为基准的机组状态指标模型,定量表征机组状态变化对其发电能力的影响;其次,构建海上风电场图拓扑,建立基于风速和状态邻接矩阵的风电场各机组捕获的风速与机组状态信息的关联关系模型;最后,建立基于DCGCN的风电场超短期功率预测方法。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有助于提高风电场功率预测模型的训练效率和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期功率预测 图卷积网络 海上风电场 功率曲线 双通道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Spline曲线聚风装置直线翼垂直轴风力机启动性能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岩 马云飞 +2 位作者 佟国强 杨胜兵 肖振军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5-272,共8页
为了提升直线翼垂直轴风力机的启动性能,基于B-Spline曲线生成方法,提出一种具有流线型轮廓的聚风装置,将其分别安装在风轮顶端和底端,用以提升风轮附近的来流风速,使风轮汲取更多风能,达到更易启动的特点.选取聚风装置的5个结构参数进... 为了提升直线翼垂直轴风力机的启动性能,基于B-Spline曲线生成方法,提出一种具有流线型轮廓的聚风装置,将其分别安装在风轮顶端和底端,用以提升风轮附近的来流风速,使风轮汲取更多风能,达到更易启动的特点.选取聚风装置的5个结构参数进行设计:聚风装置与风轮间隙距离ΔL、底圆半径R_(1)、顶圆半径R_(2)、入口角度α_(1)和出口角度α_(2).设计方法采用二次旋转正交组合筛选最优模型,通过三维数值模拟研究聚风装置参数对直线翼垂直轴风力机启动性能的影响,获得了最佳外形参数组合.此外,对有无加装聚风装置的直线翼垂直轴风力机进行了静态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通过添加具有外凸流线型轮廓的聚风装置,直线翼垂直轴风力机的启动性能有显著提升.在风速较低的情况下,性能改善更加明显.聚风装置可使直线翼垂直轴风力机的平均启动力矩系数最大增加38.8%,峰值平均启动力矩系数最大可增加3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轴风力机 聚风装置 B-Spline曲线 启动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岩单桩水平静力加载现场试验及 p-y 曲线研究
15
作者 刘俊伟 吕伟 +1 位作者 陈水月 于秀霞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41-1949,共9页
为研究风化花岗岩地质条件下嵌岩单桩的受荷响应和p-y曲线规律,本文基于现场试验,开展了水平静力荷载作用下嵌岩单桩的荷载-位移关系、弯矩、桩身变形及p-y曲线响应研究。试验表明:在所研究的相对深度范围内,随着z/D的增加,岩土阻力和... 为研究风化花岗岩地质条件下嵌岩单桩的受荷响应和p-y曲线规律,本文基于现场试验,开展了水平静力荷载作用下嵌岩单桩的荷载-位移关系、弯矩、桩身变形及p-y曲线响应研究。试验表明:在所研究的相对深度范围内,随着z/D的增加,岩土阻力和相应位移都减小,上部荷载很难传递到深部岩层;桩身最大弯矩在3~4倍桩径之间,极限荷载主要取决于桩身强度而不是岩土体。将p-y曲线分别与一般双曲函数和双曲正切函数进行拟合,评估现有p-y曲线模型在风化花岗岩地基中的适用性,修正了模型在风化岩层中的参数取值。结果表明:一般双曲函数在较浅区域拟合良好,相对深度较大的区域数据离散性较强;双曲正切函数在各深度处拟合优度均较好。分析结果简化了现场p-y曲线的预测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嵌岩单桩 现场试验 静载试验 桩-岩相互作用 受荷响应 P-Y曲线 风化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机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异常数据识别方法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特 王荣喜 高建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6-116,共11页
为了解决原始的风电机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中包含大量异常记录的数据、难以准确反映机组运行状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噪声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DBSCAN)模型的风电机组SCADA异常数据识别方法。该方法从分析风速-功率曲线的特点出... 为了解决原始的风电机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中包含大量异常记录的数据、难以准确反映机组运行状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噪声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DBSCAN)模型的风电机组SCADA异常数据识别方法。该方法从分析风速-功率曲线的特点出发,采用预测误差和分类准确度来选取关键聚类参数邻域半径和邻域最小样本点数,避免了人工确定聚类参数的主观性,且参数选择过程可以完全自动化,实现了风电机组SCADA异常数据的有效识别。通过某风场中风电机组的监测数据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保证异常数据被剔除的前提下,保留尽可能多的正常数据,异常识别效果好于现有的k-dist图法和基于k-平均最近邻算法的改进算法(KANN-DBSCAN)。该研究可为开展风电机组状态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异常数据识别 空间聚类 风速-功率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LSTM的风电场发电功率迁移预测方法 被引量:13
17
作者 唐清苇 向月 +3 位作者 代佳琨 李子豪 孙炜 刘俊勇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99,共9页
随着能源消耗的持续增长和全球气候问题的日趋严峻,以风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装机容量正在稳步提升。为更好地消纳风电,需要准确的风电场发电功率预测为配套设施建设和未来规划制定提供有效依据。针对在缺少风电历史运行数据时预测精度较... 随着能源消耗的持续增长和全球气候问题的日趋严峻,以风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装机容量正在稳步提升。为更好地消纳风电,需要准确的风电场发电功率预测为配套设施建设和未来规划制定提供有效依据。针对在缺少风电历史运行数据时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CNN–LSTM)的规划阶段风电场发电功率预测模型。首先,基于参考电站历史数据提取风速–风电功率实测数据点,采用3次样条插值进行风电功率曲线建模。然后,采用K–means聚类算法,根据风速–风电功率的特性关系划分参考风电场的区域类别。综合考虑风电功率与多维气象因素的特征关系和功率的时序特性,构建CNN–LSTM预测模型,提出基于功率曲线的预测结果修正方法。最后,基于某地风电场实际数据进行算例分析,并与使用标准功率曲线和未进行修正时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风速–风电功率特性的风电场聚类可以实现参考风电场的优化识别;所提模型预测结果优于传统标准功率曲线预测方法,基于功率曲线的修正方法进一步提升了预测效果。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规划阶段风电场发电功率迁移预测模型综合考虑了风力发电特性和多维环境因素,其有效性得到了验证,可以为提高规划阶段风电场发电功率的预测精度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预测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功率曲线 风电场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周期性最大功率点检测的风电机组功率备用控制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辛悦 彭乔 +4 位作者 刘天琪 印月 韩华春 王扬 王祖峰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09,116,共8页
风电机组通常运行于最大功率输出模式,无法为受扰电网提供紧急功率支撑。稳态时预留部分出力可提高风电机组主动电网支撑能力,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周期性最大功率点(MPP)检测的风电机组功率备用控制(PRC)方法。通过周期性执行最大功率点跟... 风电机组通常运行于最大功率输出模式,无法为受扰电网提供紧急功率支撑。稳态时预留部分出力可提高风电机组主动电网支撑能力,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周期性最大功率点(MPP)检测的风电机组功率备用控制(PRC)方法。通过周期性执行最大功率点跟踪程序检测风电机组实时MPP,一旦检测到MPP即可确定PRC模式参考值并切换为直接功率控制。设置伪单调转速-机械功率曲线使风电机组稳定运行在超速功率备用点,并通过储能装置平抑MPP检测产生的峰值功率波动。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方法在定风速和变风速情况下均可以准确控制检测风电机组MPP并实现PRC,并且使得风电机组一次调频效果优于传统PR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功率备用控制 周期性检测 最大功率点跟踪 伪单调曲线 峰值功率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冲刷效应的大跨桥梁地震-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亚伟 朱金 +3 位作者 郑凯锋 苏永华 郭辉 李永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3-331,共9页
为研究冲刷效应对地震与风联合作用下大跨桥梁动力响应的影响,在已建立的地震-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模型基础上,利用p-y曲线(p为土阻力,y为变形)折减法考虑不同冲刷深度的桩土荷载-位移关系,根据桩土荷载-位移关系和冲刷深度更新桩基的... 为研究冲刷效应对地震与风联合作用下大跨桥梁动力响应的影响,在已建立的地震-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模型基础上,利用p-y曲线(p为土阻力,y为变形)折减法考虑不同冲刷深度的桩土荷载-位移关系,根据桩土荷载-位移关系和冲刷深度更新桩基的侧向支撑刚度和长度,从而考虑了冲刷效应对大跨桥梁动力响应的影响,并将模型应用到江顺大桥冲刷效应的分析研究中.研究结果表明:基础冲刷减弱了地基土对结构的侧向约束,从而降低结构的自振频率,侧向振型的自振频率最大降低6.01%;在运营车辆和风荷载作用下,基础冲刷对结构的振动响应影响很小;在地震发生后,基础冲刷会增大结构的横向振动,结构的横向位移响应极值最大增大9.1%,横向位移响应谱也相应增大,而对结构的竖向振动影响很小;基础冲刷可能减小车辆横向加速度的响应,车辆的横向加速度响应极值最大降低7.7%,对车辆的竖向振动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刷效应 P-Y曲线 大跨桥梁 地震-风-车-桥系统 耦合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空间线性二次高斯的风电机组控制性能量化评估
20
作者 王玙 张扬帆 +3 位作者 杨伟新 梁恺 高峰 钱晨凯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3,共10页
针对目前风电机组控制性能综合评估时缺乏量化标准与评估方法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子空间线性二次高斯(LQG)的控制性能量化评估方法,利用子空间矩阵法求解出评估权衡曲线,确立了风电机组LQG控制性能基准与评估指标。以增加塔架阻尼减... 针对目前风电机组控制性能综合评估时缺乏量化标准与评估方法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子空间线性二次高斯(LQG)的控制性能量化评估方法,利用子空间矩阵法求解出评估权衡曲线,确立了风电机组LQG控制性能基准与评估指标。以增加塔架阻尼减载控制改造的机组作为评估算例,采用2种数据处理策略进行改造前、后变桨控制性能的多变量综合量化评估。结果表明:2种数据处理策略均可得到准确有效的量化评估结果,所提评估方法可以实现对控制策略优化效果的综合量化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子空间矩阵 控制性能评估 LQG基准 权衡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