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电网的经济学视角思考 被引量:23
1
作者 蔡声霞 王守相 +1 位作者 王成山 贾根良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3-16,87,共5页
智能电网受到国内外的极大关注。以智能电网为代表的新能源经济时代即将到来。作为复杂大系统的智能电网涉及的因素很多,对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都会产生相互作用和影响。概括了智能电网的主要特征和目标,从经济学的视角对中国... 智能电网受到国内外的极大关注。以智能电网为代表的新能源经济时代即将到来。作为复杂大系统的智能电网涉及的因素很多,对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都会产生相互作用和影响。概括了智能电网的主要特征和目标,从经济学的视角对中国智能电网的规划和建设进行了思考,主要从智能电网的成本效益分析、智能电网的技术创新、技术转移与技术能力建设、智能电网的产学研结合、智能电网的效率与电力体制改革、智能电网的演进与设计5个方面对智能电网作了初步分析探讨,以期对智能电网的发展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分布式发电 电力市场 成本效益分析 技术能力 产学研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学研发展的新阶段 被引量:17
2
作者 程艳旗 王绳兮 胡建雄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2002年第5期60-63,共4页
论述了产学研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提出产学研结合实现整合创新 ,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产学研结成同盟 ,在产学研内部形成三个一条龙的互动机制 ,实现校企双赢。
关键词 产学研结合 整合创新 核心竞争力 校企双赢 互动机制 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看现代企业大学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根顺 马莉 《职业技术教育》 2008年第34期9-11,共3页
企业大学是由企业出资建立并管理的一种新兴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企业大学具有良好的人力资本收益,具体表现在个人、企业以及社会三个不同层面。为使企业大学实现更好的人力资本增值,学员要转变观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企业大学要全力... 企业大学是由企业出资建立并管理的一种新兴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企业大学具有良好的人力资本收益,具体表现在个人、企业以及社会三个不同层面。为使企业大学实现更好的人力资本增值,学员要转变观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企业大学要全力以赴,扮演好教育者的角色;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企业大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投资 企业大学 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创新体系中大学、政府和企业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1
4
作者 马永斌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1-24,26,共5页
大学、政府和企业的良好合作关系的构建已经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建立的关键。在近几年的实践中,三者之间的合作仍存在着定位不准、沟通不畅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大学-政府-企业生态网这一高效灵活的合作模式,通过在三者间构建平等、共赢、协... 大学、政府和企业的良好合作关系的构建已经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建立的关键。在近几年的实践中,三者之间的合作仍存在着定位不准、沟通不畅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大学-政府-企业生态网这一高效灵活的合作模式,通过在三者间构建平等、共赢、协同创新的合作关系来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最后围绕这一思路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体系 大学-政府-企业生态网 利益分配 合作共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织原型理论的科技企业治理机制再探讨——以高校校办科技企业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涛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28,共7页
经过了2001年的规范化改革和2006年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规范化,中国高校科技企业并没有如预期般取得较好的市场绩效。运用组织原型理论指出这两次较为重要的政策干预并没有能够改变中国高校科技企业的核心制度安排,其依然遵循传统... 经过了2001年的规范化改革和2006年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规范化,中国高校科技企业并没有如预期般取得较好的市场绩效。运用组织原型理论指出这两次较为重要的政策干预并没有能够改变中国高校科技企业的核心制度安排,其依然遵循传统校办公司的组织原型。基于有关高校企业国有资产属性的传统假设和旧有高校员工的假设,使得目前的高校校办企业的治理机制不能符合高校科技企业的价值形成特征,没有能够尊重参与高校科技企业价值生产的全体利益相关者尤其是高校企业的管理者和创新创业者,从而降低了高校、高校企业管理者和一线骨干人才的积极性,导致这类企业的绩效不佳。在此分析基础上,给出了优化国家与高校、高校与高校科技企业骨干人才治理关系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校办企业 科技企业 组织原型 公司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办产业不能校企不分
6
作者 杨竹节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57-158,共2页
高等院校所办企业已成为我国科技产业的主力之一。分析了校企不分的弊病及校企分开的难点,认为校企应尽可能分开,目标是校企完全分离,以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新经济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 “校企不分” 产权结构 利益机制 中国 高校 校办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