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发酵饲料对白羽肉鸡生长发育、养分表观代谢率和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1
作者 杨闳轶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81-84,共4页
文章旨在探究微生物发酵饲料对白羽肉鸡生长发育、养分表观代谢率和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挑选400只体重接近且健康状况良好的1日龄白羽肉鸡作为试验对象,将肉鸡随机划分为5组,其中1组作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余4组作为试验组,分... 文章旨在探究微生物发酵饲料对白羽肉鸡生长发育、养分表观代谢率和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挑选400只体重接近且健康状况良好的1日龄白羽肉鸡作为试验对象,将肉鸡随机划分为5组,其中1组作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余4组作为试验组,分别饲喂由25%、50%、75%和100%发酵饲料替代基础日粮的饲料,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肉鸡,试验为期42 d。结果显示:1)使用25%、50%、75%和100%的微生物发酵饲料替换基础日粮后,肉鸡的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ADG分别提高了7.45%、13.14%、13.58%和6.67%;ADFI分别提高了2.83%、4.23%、5.03%和2.65%。显著降低了白羽肉鸡的料重比(F/G)(P<0.05),分别降低4.22%、7.83%、7.23%和4.82%。2)使用25%、50%、75%和100%的微生物发酵饲料替换基础日粮后,白羽肉鸡对干物质(DM)、粗蛋白(CP)、粗脂肪(EE)的表观代谢率显著提高(P<0.05)。3)使用25%、50%、75%和100%的微生物发酵饲料替换基础日粮后,白羽肉鸡肠道淀粉酶(AMY)、脂肪酶(LPS)和胰蛋白酶(TPS)等消化酶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利用25%、50%、75%和100%微生物发酵饲料替代基础日粮,显著提高了白羽肉鸡的生长性能、养分表观代谢率和肠道消化酶活性。在本试验条件下,替换量为50%和75%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饲料 白羽肉鸡 生长发育 养分表观代谢率 肠消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川白山羊品种保护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探析
2
作者 李冬 张国安 +4 位作者 孙燕 李雪梅 乔露 杨海丽 朱银刚 《中国畜禽种业》 2025年第2期71-79,共9页
北川白山羊是我国重要的畜禽遗传资源,如何做好资源保护的同时又能开发利用创造价值,值得深入研究。该文概述了北川白山羊生产性能、品种资源情况,重点针对品种保护利用中存在的政策资金支持不力、保种目标不清、技术人才缺乏、市场开... 北川白山羊是我国重要的畜禽遗传资源,如何做好资源保护的同时又能开发利用创造价值,值得深入研究。该文概述了北川白山羊生产性能、品种资源情况,重点针对品种保护利用中存在的政策资金支持不力、保种目标不清、技术人才缺乏、市场开发不足等问题,提出财政预算经费、龙头企业带动、拓宽市场渠道等建议,以期为北川白山羊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川白山羊 品种保护 开发利用 问题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勒泰白头牛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与建议
3
作者 王跃 《中国牛业科学》 2025年第1期75-77,共3页
阿勒泰白头牛是我国重要的畜禽遗传资源之一,也是新疆古老的地方优良品种,属肉、乳、役兼用型牛种。该文对阿勒泰白头牛的保护利用现状进行了介绍,分析了该品种资源保护中存在的保种意识不强、开发利用不够、与旅游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 阿勒泰白头牛是我国重要的畜禽遗传资源之一,也是新疆古老的地方优良品种,属肉、乳、役兼用型牛种。该文对阿勒泰白头牛的保护利用现状进行了介绍,分析了该品种资源保护中存在的保种意识不强、开发利用不够、与旅游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提出了保护利用的思路方向与措施建议,可为该品种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勒泰白头牛 种质资源 保护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OT-PEST模型的浙江省安吉白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4
作者 姚洁 《特产研究》 2025年第1期234-239,共6页
白茶是安吉的支柱型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是践行“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本文通过SWOT-PEST综合分析法,分析安吉白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在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方面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战略措施。分析发现,安... 白茶是安吉的支柱型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是践行“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本文通过SWOT-PEST综合分析法,分析安吉白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在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方面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战略措施。分析发现,安吉发展白茶产业具有政治环境良好、品牌价值上升、科技投入加大等优势,但仍存在发展政策未完善细化、优质品牌数量少、科研转化率较低等问题。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细化地方政策,打造特色品牌、善用数字科技等战略对策。实现利用优势和机遇,应对劣势和挑战,最终达到安吉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OT-PEST分析 安吉白茶产业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生理生化、胃肠结构和盲肠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陈鑫珠 岳稳 +5 位作者 方桂友 缪伏荣 黄庆祥 林平冬 李忠荣 刘景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602-5619,共18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纤维种类和添加水平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鸡粪中氮代谢和粪纤维含量、血清生化指标、胃肠结构和盲肠微生物的影响,为肉鸡日粮中纤维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选用体重为(47.07±0.26)g的1日龄圣泽“901”白...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纤维种类和添加水平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鸡粪中氮代谢和粪纤维含量、血清生化指标、胃肠结构和盲肠微生物的影响,为肉鸡日粮中纤维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选用体重为(47.07±0.26)g的1日龄圣泽“901”白羽肉鸡公雏360羽,随机分成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各组饲粮情况分别为基础饲粮+1.5 kg·t^(-1)纤维样品1(T1组)、基础饲粮+2.5 kg·t^(-1)纤维样品1(T2组)、基础饲粮+150 g·t^(-1)纤维样品2(T3组)、基础饲粮+2 kg·t^(-1)纤维样品3(T4组)、基础饲粮+3 kg·t^(-1)纤维样品3(T5组)和基础饲粮(T6组)。试验分1~21 d和22~42 d两阶段,共42 d。结果表明:与T6组相比,1)T2组22~42 d平均日采食量和1~42 d料重比分别显著提高了5.04%和3.07%(P<0.05),T3组22~42 d和1~42 d料重比分别显著提高了4.16%和3.68%(P<0.05),T5组21 d和42 d平均体重、1~21 d和1~42 d平均日增重以及22~42 d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显著提高6.26%和4.93%、6.70%和5.02%以及4.87%(P<0.05);2)T1组21 d氮的摄入量和氮存留量、T4组21 d氮存留率、T5组21 d氮存留率和42 d氮存留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1.24%和16.77%、6.18%、7.65%和9.95%(P<0.05),T5组21 d粪氮含量显著降低了6.87%(P<0.05);3)T1组42 d尿素氮和总抗氧化能力分别显著提高333.33%和57.14%(P<0.05),T2组21 d和42 d尿素氮含量分别显著提高375.00%和466.67%,21 d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17.69%(P<0.05),T3组21 d和42 d尿素氮分别显著提高350.00%和233.33%,21 d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15.58%,42 d总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分别显著降低15.34%和20.00%,谷丙转氨酶显著提高了102.70%(P<0.05),T4组42 d葡萄糖含量显著提高35.36%(P<0.05),T5组21 d白蛋白、甘油三酯和丙二醛分别显著降低10.79%、25.45%和33.60%,42 d高密度脂蛋白和谷丙转氨酶分别显著提高25.32%和62.16%(P<0.05);4)T1组42 d回肠长度、T2组空肠重量和回肠长度、T3组空肠和回肠长度以及T5组回肠长度分别显著提高了5.04%、13.71%和19.26%、19.38%和21.84%以及23.18%(P<0.05);5)T3组42 d回肠绒毛高度显著降低29.20%(P<0.05),T5组42 d十二指肠和空肠隐窝深度分别显著提高116.67%和73.33%,十二指肠绒隐比显著降低48.02%(P<0.05);6)Alpha和Beta多样性分析各组间盲肠微生物种群结构有明显差异,21 d肠道微生物OTU种类和数量增加,其中以Bacteroides和Allstilpes中的Bacteroides fragilis A和Alistipes finegoldii丰富度最高,为优势属种,21 d Bacteroides和Bacteroides fragilis A丰富度最高,42 d Allstilpes和Alistipes finegoldii丰富度最高;KEGG通路功能预测分析其主要在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氨基酸代谢中发挥功能作用,其次是转运和复制与修复。由此可见,基础饲粮添加纤维可促进肉鸡的肠道发育、改善和稳定肠道菌群结构,提高营养物质利用率,从而提高日增重和采食量。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3 kg·t^(-1)木之纤产品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羽肉鸡 膳食纤维 生长性能 肠道结构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浆土改良技术对黑土生态修复的促进机制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郭兵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6期49-51,共3页
白浆土主要形成于石灰岩风化后的土壤,具有较高的碱性和石灰含量,常用于土壤改良和中性化处理,以改善土壤结构和适应作物生长需求。由于长期人为活动和自然因素影响,黑土面临着土壤退化的问题。因此,该文以白浆土为例,基于黑土地区面临... 白浆土主要形成于石灰岩风化后的土壤,具有较高的碱性和石灰含量,常用于土壤改良和中性化处理,以改善土壤结构和适应作物生长需求。由于长期人为活动和自然因素影响,黑土面临着土壤退化的问题。因此,该文以白浆土为例,基于黑土地区面临的生态问题,突出了黑土生态修复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详细探讨了白浆土改良技术对中和土壤酸碱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促进土壤生物活性等方面对黑土生态修复的促进作用。通过对白浆土改良技术的研究和实地调查,论证其在黑土生态修复中的实际效果和可行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和应用建议,为黑土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浆土改良技术 黑土生态修复 土壤改良 生态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审新品种皖临白山羊培育与种质特性
7
作者 凌英会 张子军 +7 位作者 刘洪瑜 刘亚 曹鸿国 李运生 韩春杨 楼梦雨 李爽 章孝荣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4期31-38,共8页
为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安徽省优良地方羊种,增加我国优质肉羊产能。该研究以地方品种安徽白山羊为基础,引入萨能奶山羊和波尔山羊血缘,开展了皖临白山羊新品种培育。选育结果:经过三元杂交以及横交固定选育四个世代后,新品种皖临白山羊... 为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安徽省优良地方羊种,增加我国优质肉羊产能。该研究以地方品种安徽白山羊为基础,引入萨能奶山羊和波尔山羊血缘,开展了皖临白山羊新品种培育。选育结果:经过三元杂交以及横交固定选育四个世代后,新品种皖临白山羊2月龄公羔体重为(12.38±1.63) kg,体高、体长和胸围数据分别达到(46.12±1.51)、(44.15±1.55)和(50.10±1.99) cm;6月龄公羔体重为(31.12±3.14) kg,体高、体长和胸围数据分别达到(63.38±1.98)、(58.95±2.15)和(72.20±2.55) cm;12月龄公羊体重为(52.53±4.01) kg,体高、体长和胸围数据分别达到(71.38±4.11)、(68.55±2.99)和(85.85±3.55) cm;18月龄公羊体重为(66.16±4.78) kg,体高、体长和胸围数据分别达到(81.25±4.10)、(73.44±4.21)和(92.21±4.31) cm;产羔率达255.3%;6月龄公羊屠宰率、净肉率和眼肌面积分别达(54.15±1.42)%、(47.08±0.85)%和(13.01±0.44) cm2;6月龄母羊屠宰率、净肉率和眼肌面积分别达(53.21±0.76)%、(46.56±1.52)%和(12.92±0.78) cm2。可见,皖临白山羊新品种体型较大,背毛白色,全身结构匀称紧凑,背腰宽平,四肢粗壮,蹄质坚实,充分发挥了亲本成活率高、抗逆性强、耐粗饲等优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临白山羊 新品种 选育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复合生物降解地膜的制备及玉米田间应用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郭波 杨振兴 +2 位作者 何文清 张茂林 刘家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70,共11页
[目的]使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传统聚烯烃地膜已成为治理农业白色污染的一项重要技术。主流材料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在制备生物降解地膜时表现出优异的成膜性能,但其水蒸气阻隔性较差,导致降解时间短,限制了其在农用地膜方... [目的]使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传统聚烯烃地膜已成为治理农业白色污染的一项重要技术。主流材料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在制备生物降解地膜时表现出优异的成膜性能,但其水蒸气阻隔性较差,导致降解时间短,限制了其在农用地膜方面的应用。因此,需要进行改性研究以解决PBAT生物降解地膜在拉伸强度、水蒸气阻隔性能和降解期等方面的不足。[方法]本研究将PA6(尼龙6)与PBAT相结合,使用高分子共混法制备PBAT/PA6改性生物降解地膜。该方法制备的生物降解地膜有效地将PBAT与PA6融合在一起,电子显微镜测试表明,混合地膜的表面和横截面均无明显缺陷。于2023年春玉米生长季,在北京顺义地区农田设置不同覆膜处理(PBAT地膜覆盖,PBAT/PA6-10地膜覆盖,PE地膜覆盖,不覆膜处理即CK)的田间对比试验,研究土壤温度、地膜田间降解情况、春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结果]与纯PBAT生物降解地膜相比,本研究所开发的生物降解地膜的拉伸强度提高了约2.7倍,水蒸气阻隔性能提高了79.44%,功能期延长了30 d。玉米作物田间试验表明,改性生物降解地膜更适合农业生产,因其可提高隔热性和保湿性,使玉米产量较纯PBAT地膜提高7.03%,接近传统聚乙烯地膜产量。[结论]将PA6与PBAT材料相结合,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复合生物降解地膜PBAT/PA6。PA6的加入与PBAT反应形成酰胺键使其整体结构具有稳定性,所制备复合生物降解地膜表面和截面形貌良好,内部无明显孔洞,较PBAT地膜表面更光滑,同时在力学性能和水蒸气阻隔性能上较纯PBAT地膜有显著提升,在田间试验过程中,复合生物降解地膜PBAT/PA6具有优秀的耐降解性能,延长了覆盖时间,并较纯PBAT地膜显著提高春玉米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AT/PA6生物降解地膜 水蒸气阻隔性能 机械性能 绿色可持续发展 “白色”塑料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酶在白羽肉鸡低蛋白日粮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9
作者 岳稳 高龙 +5 位作者 李忠荣 刘景 方桂友 林勤 靳伟刚 陈鑫珠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7-43,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免疫功能和消化器官的影响。将288只1日龄白羽肉鸡随机分为6组,试验期42 d,试验配方设计1~21日龄和22~42日龄两阶段。对照组(CK组)饲喂常规蛋白日粮(两... 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免疫功能和消化器官的影响。将288只1日龄白羽肉鸡随机分为6组,试验期42 d,试验配方设计1~21日龄和22~42日龄两阶段。对照组(CK组)饲喂常规蛋白日粮(两阶段粗蛋白水平分别为21.28%和19.04%);试验组均饲喂低蛋白日粮(两阶段粗蛋白水平较CK组分别降低0.97%和0.94%),试验1、2、3组全程分别添加200 mg/kg复合酶A(T1组)、200 mg/kg复合酶B(T2组)、300 mg/kg复合酶B(T3组),试验4组两阶段分别添加复合酶B 100、300 mg/kg;另设低蛋白日粮组(T0组)。试验结束时进行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免疫功能和消化器官发育情况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T2、T3组21日龄活体重、42日龄活体重和欧洲生产效率指数均较高,T3组1~42日龄料重比低于其他组;CK组和T3组血清中尿素(UREA)含量显著低于T4组(P<0.05),T2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高于T1组外的其他组(P<0.05),T0、T1和T2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显著低于T4组(P<0.05);T4组IgA、IgG和IgE显著高于T0组(P<0.05)。综上所述,在低蛋白日粮中添加复合酶能够提高白羽肉鸡指标和抗氧化能力,促进免疫器官和消化器官发育,提高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酶 白羽肉鸡 生长性能 生化和抗氧化指标 免疫功能 消化器官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伏牛白山羊品种资源与开发利用
10
作者 张闫 付朝武 +2 位作者 权凯 王献伟 姜义宝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4年第5期32-35,共4页
伏牛白山羊是河南省优良地方品种,具有适应性强、繁殖率高、皮质好等特性。文章对伏牛白山羊的产区概况、群体规模、体型外貌、体尺与体重、生产性能、饲养管理等进行了描述与探讨,分析了其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措施,旨在为伏牛白山羊品... 伏牛白山羊是河南省优良地方品种,具有适应性强、繁殖率高、皮质好等特性。文章对伏牛白山羊的产区概况、群体规模、体型外貌、体尺与体重、生产性能、饲养管理等进行了描述与探讨,分析了其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措施,旨在为伏牛白山羊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牛白山羊 品种资源 保护 开发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金白鹅种群现状及保种选育开发利用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远青 朱颖 +2 位作者 周艳 张勇 杨红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4期86-88,共3页
织金白鹅是毕节市地方品种鹅,是贵州省优良的遗传资源,具有抗逆性强、食性广、肉美汤鲜等特点。该文就织金白鹅种群现状、产地环境及养殖方式、品种特征、存在问题、保种选育措施、开发利用措施6个方面展开论述,为下一步织金白鹅保种选... 织金白鹅是毕节市地方品种鹅,是贵州省优良的遗传资源,具有抗逆性强、食性广、肉美汤鲜等特点。该文就织金白鹅种群现状、产地环境及养殖方式、品种特征、存在问题、保种选育措施、开发利用措施6个方面展开论述,为下一步织金白鹅保种选育及开发利用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金白鹅 保种选育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芸豆α-AI的功能性及其产品开发研究进展
12
作者 孙语杋 李诺 +3 位作者 李嘉琪 慈慧 关志伟 尹显婷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3期98-99,106,共3页
白芸豆α-AI是一种很有潜力可抑制碳水化合物在人体消化吸收的酶制剂,还可作为抗虫基因,具有防虫效果,目前广泛应用于食品、医学和农业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对白芸豆α-AI的发展概况、作用机制、功能性及相关产品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前... 白芸豆α-AI是一种很有潜力可抑制碳水化合物在人体消化吸收的酶制剂,还可作为抗虫基因,具有防虫效果,目前广泛应用于食品、医学和农业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对白芸豆α-AI的发展概况、作用机制、功能性及相关产品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芸豆α-AI 功能性 产品开发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育白牛选育与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杜学海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12期86-90,共5页
辽育白牛是辽宁省畜牧工作者历经四十余年培育而成的专门化肉牛品种。持续不断推进辽育白牛选育提升和产业发展,是历年辽宁省畜牧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文章系统概述了辽育白牛自育成至今在选育与生产技术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总结了现... 辽育白牛是辽宁省畜牧工作者历经四十余年培育而成的专门化肉牛品种。持续不断推进辽育白牛选育提升和产业发展,是历年辽宁省畜牧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文章系统概述了辽育白牛自育成至今在选育与生产技术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总结了现阶段辽育白牛选育与生产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推动辽育白牛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育白牛 肉牛品种 选育生产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蚯蚓粪对铜陵白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14
作者 宋亚玲 吴国成 +2 位作者 侯振林 宋晓贺 于道平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55-58,共4页
本试验在大田中分区设计施用两种有机肥(蚯蚓粪和鸡粪),考察其对铜陵白姜生长发育和产量以及姜瘟病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鸡粪相比,施用蚯蚓粪可以增加铜陵白姜植株苗期的株高、叶片长和叶片宽,提高成株期白姜的分枝数、芽数和单株产... 本试验在大田中分区设计施用两种有机肥(蚯蚓粪和鸡粪),考察其对铜陵白姜生长发育和产量以及姜瘟病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鸡粪相比,施用蚯蚓粪可以增加铜陵白姜植株苗期的株高、叶片长和叶片宽,提高成株期白姜的分枝数、芽数和单株产量,减缓姜瘟病发病时间和降低发病率。与施用鸡粪相比,施用蚯蚓粪显著提升了铜陵白姜幼苗农艺性状及产量,其中苗期株高增高了82.8%、叶片长增长了79.7%、叶片宽增宽了20.0%,成熟期产量增加了34.6%,同时缓解了姜瘟病的危害,说明蚯蚓粪是一种高效的生态有机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陵白姜 蚯蚓粪 生长发育 产量 姜瘟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茶与安吉白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5
作者 邓静 王远兴 丁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8-371,377,共5页
在中国六大茶(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中,安吉白茶属于绿茶,由于名称与白茶相似,且具有类似的药理功效,常易被混淆。本文从白茶和安吉白茶的发展历史、药理学研究和产品开发三个方面对白茶和安吉白茶进行综述,并对两者... 在中国六大茶(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中,安吉白茶属于绿茶,由于名称与白茶相似,且具有类似的药理功效,常易被混淆。本文从白茶和安吉白茶的发展历史、药理学研究和产品开发三个方面对白茶和安吉白茶进行综述,并对两者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 安吉白茶 药理学功效 产品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粗蛋白和苏氨酸水平对生长前期北京鸭羽毛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郭锋 张丽 +3 位作者 侯水生 谢明 黄苇 喻俊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5-70,共6页
采用2×5试验设计,研究了2个粗蛋白(CP)水平(14%和20%)和5个苏氨酸水平(0.50%、0.58%、0.66%、0.74%、0.82%)对生长前期北京鸭羽毛发育的影响。480只1日龄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10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试验期为0~21d。结果... 采用2×5试验设计,研究了2个粗蛋白(CP)水平(14%和20%)和5个苏氨酸水平(0.50%、0.58%、0.66%、0.74%、0.82%)对生长前期北京鸭羽毛发育的影响。480只1日龄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10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试验期为0~21d。结果表明,日粮粗蛋白和苏氨酸水平均极显著影响北京鸭产毛率,正羽百根质量、正羽长、绒羽千朵质量和绒羽长(P<0.01)。高CP水平下,日粮苏氨酸水平从0.74%增加到0.82%对正羽百根质量、正羽长、绒羽千朵质量和绒朵长均无显著影响(P>0.05)。在低CP水平下,苏氨酸极显著增加正羽百根质量、正羽长、绒羽千朵质量和绒朵长度(P<0.01)。因此,苏氨酸在羽毛早期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羽毛发育需要高水平的苏氨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毛 苏氨酸 蛋白质 北京鸭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对白三叶生长发育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闫敏 张英俊 +2 位作者 韩建国 耿文诚 杨士林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6-22,共7页
研究水分对白三叶(TrifoliumrepensL.)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处理影响白三叶的生长发育进程,导致 生育期延长,冠层高度、匍匐茎密度和叶面积减小,可育节数、茎叶比及种子产量增加;水分胁迫程度越大,匍匐茎密度越 小,可育节... 研究水分对白三叶(TrifoliumrepensL.)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处理影响白三叶的生长发育进程,导致 生育期延长,冠层高度、匍匐茎密度和叶面积减小,可育节数、茎叶比及种子产量增加;水分胁迫程度越大,匍匐茎密度越 小,可育节数越多;各处理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均呈“S”型增长,水分胁迫增加,积累速度减缓;地下部干物质积累呈不同规 律;干旱胁迫越大,单位面积干物质中花的比例越大,对照在收获时花的比例达到总干物质的22.72%;轻度和中度水分 胁迫降低叶的比例,分别为21.76%和19.85%,促进种子产量增加,分别为44.97和43.63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三叶 种子生产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萨福克羊高原过渡期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周明亮 陈明华 +4 位作者 吴伟生 谢荣清 蒋世海 罗晓林 杨平贵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3-77,共5页
以过渡阶段饲养的27只白萨福克羊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理指标、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行为学、生长发育、繁殖性能及抗病性等,研究引入的白萨福克羊在向高原过渡饲养阶段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白萨福克羊的生理指标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与我国... 以过渡阶段饲养的27只白萨福克羊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理指标、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行为学、生长发育、繁殖性能及抗病性等,研究引入的白萨福克羊在向高原过渡饲养阶段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白萨福克羊的生理指标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与我国绵羊相比存在一定差异,在正常波动范围内,红细胞平均容积公母羊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他19项指标公母羊间差异不显著(P>0.05);公母羔羊初生重分别为(5.33±1.15)kg和(4.88±0.15)kg,初生至3月龄时生长速度较快,3~9月龄时逐步减慢,公母羊成年体重分别为(88.00±6.36)kg和(62.06±6.40)kg;过渡期间白萨福克羊的产羔率为145%,对疾病抵抗力较强。白萨福克羊适应于过渡饲养阶段的环境,为转运至青藏高原地区饲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萨福克羊 生理生化指标 生长发育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水白沙枇杷品种(系)果实发育的品质特性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晓音 陈俊伟 +2 位作者 徐红霞 戚行江 李国斌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04-1008,共5页
以丽水‘太平白、'‘大果太平白'和‘塔下白'等3个本地白沙枇杷资源为试材,并以‘宁海白'为对照,测定了枇杷果实发育进程中单果重、色泽及糖、可滴定酸、有机酸、总酚和类黄酮等品质成分含量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4个... 以丽水‘太平白、'‘大果太平白'和‘塔下白'等3个本地白沙枇杷资源为试材,并以‘宁海白'为对照,测定了枇杷果实发育进程中单果重、色泽及糖、可滴定酸、有机酸、总酚和类黄酮等品质成分含量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4个枇杷品种的果实发育与色泽变化趋势基本相似,采收时单果重以‘宁海白'最大,‘大果太平白'与‘宁海白'接近,‘太平白'最小。4个品种的糖、有机酸、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的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成熟时以果糖含量最高,约占总糖含量的54%~61%;葡萄糖含量次之,约占总糖含量的35%~37%;总糖含量以‘塔下白'最高,‘太平白'次之,‘宁海白'最低。果实中可滴定酸和有机酸含量以‘塔下白'最高,‘太平白'次之,‘大果太平白'最低。幼果期总酚和类黄酮含量较高,随着果实发育呈快速下降趋势,至成熟前2周保持相对恒定,品种间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差异较小。本试验表明,采前3周起至果实成熟是枇杷果实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水 白沙枇杷 果实发育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汾白猪生长发育性状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郭晓红 王效京 +9 位作者 张敏 刘宏 石建中 徐凯 黎威 张燕青 高鹏飞 周忠孝 曹果清 李步高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28-231,共4页
晋汾白猪是以马身猪、太湖猪、长白猪和大白猪为育种素材,通过复杂杂交育种和标记辅助选择而育成的一个瘦肉型猪新品种。试验对6个世代后备猪生长发育性状的选育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后备公猪6世代与0世代相比,初生重提高了0.13 kg,... 晋汾白猪是以马身猪、太湖猪、长白猪和大白猪为育种素材,通过复杂杂交育种和标记辅助选择而育成的一个瘦肉型猪新品种。试验对6个世代后备猪生长发育性状的选育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后备公猪6世代与0世代相比,初生重提高了0.13 kg,断奶重提高了0.56 kg,70日龄体重提高了1.69 kg,180日龄体重提高了12.46 kg,70~180日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07.00 g,差异均显著(P〈0.05);后备母猪180日龄体重6世代比0世代显著提高了10.84 kg(P〈0.05)。后备公猪和母猪4、5世代的初生重、断奶重、180日龄体重和70~180日龄日增重均显著高于0世代(P〈0.05)。选育结果表明,晋汾白猪的生长发育性状取得了较大的遗传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汾白猪 生长发育 遗传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