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丙烯/麦秸秆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20
1
作者 焦学健 李丽君 +1 位作者 董抒华 魏春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5-28,38,共5页
采用转矩流变仪混合造粒,通过注射成型方法制备了聚丙烯(PP)/麦秸秆木塑复合材料,研究了NaOH浓度、增容剂的含量和麦秸秆含量对PP/麦秸秆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麦秸秆表面及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进行分析。结... 采用转矩流变仪混合造粒,通过注射成型方法制备了聚丙烯(PP)/麦秸秆木塑复合材料,研究了NaOH浓度、增容剂的含量和麦秸秆含量对PP/麦秸秆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麦秸秆表面及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NaOH溶液处理麦秸秆时,PP/麦秸秆木塑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达到最大;马来酸酐接枝PP增容剂的加入使得麦秸秆与PP的界面相容性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增加;在一定范围内麦秸秆的添加降低了PP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而提高了其弯曲强度,并且PP/麦秸秆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随着麦秸秆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麦秸秆含量为30%时弯曲强度达到最大值为43.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秸秆 聚丙烯 木塑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小麦秸秆纤维复合材料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潘刚伟 侯秀良 +3 位作者 练滢 侯明明 黄丹 杨一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9-151,共3页
以聚乳酸为基体,以小麦秸秆纤维为增强体制备聚乳酸/小麦秸秆纤维复合材料。通过测试该复合材料在不同pH值PBS缓冲液降解过程中的吸水率、质量损失率和拉伸性能,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降解过程中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变化,研究其随... 以聚乳酸为基体,以小麦秸秆纤维为增强体制备聚乳酸/小麦秸秆纤维复合材料。通过测试该复合材料在不同pH值PBS缓冲液降解过程中的吸水率、质量损失率和拉伸性能,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降解过程中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变化,研究其随时间变化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在不同pH值的PBS缓冲液中,聚乳酸/小麦秸秆纤维复合材料的吸水率、质量损失率都随着降解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但后期增大比较缓慢;复合材料在弱碱性环境中降解最快,弱酸性环境次之,中性环境最慢;随着降解时间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明显降低,表面由光滑变成凹凸不平,小麦秸秆纤维裸露在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小麦秸秆纤维 复合材料 降解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塑料基木塑复合材料的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余旺旺 刘芹 +3 位作者 杨晨 刘杰 史跃峰 雷文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1-125,共5页
以小麦秸秆粉(WSP)与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聚苯乙烯(PS)及聚丙烯(PP)等几种塑料为原料,采用挤出加注塑工艺制备木塑复合材料(WPC),研究不同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 以小麦秸秆粉(WSP)与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聚苯乙烯(PS)及聚丙烯(PP)等几种塑料为原料,采用挤出加注塑工艺制备木塑复合材料(WPC),研究不同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及吸水性能。结果表明,HDPE基及PP基WPC的静曲强度和静曲模量综合性能最好,ABS基和PS基WPC次之,LLDPE基最差;HDPE基WPC热稳定性最好,其次是LLDPE基和PP基WPC;LDPE基WPC的吸水膨胀率最低,吸水后尺寸稳定性最好,而ABS基WPC最差;浸泡吸水方面,起初阶段,不同WPC吸水率虽然有所差别,但差别不大,但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ABS吸水率最大,其次是PS基WPCs,而其它三种WPC的吸水率差距不是特别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小麦秸秆粉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高密度聚乙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聚苯乙烯 聚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秸/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和微观性能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许民 李帅 +1 位作者 王克奇 姜晓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1-63,共3页
以麦秸、废旧聚丙烯为主要原料,采用动态力学热分析仪(DMA)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现代分析测试手段,研究麦秸/聚丙烯(PP)复合材料热力学性能及界面结合特性。结果表明:只使用马来酸酐的复合材料性能较差,没有达到刨花板国家标准指标;... 以麦秸、废旧聚丙烯为主要原料,采用动态力学热分析仪(DMA)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现代分析测试手段,研究麦秸/聚丙烯(PP)复合材料热力学性能及界面结合特性。结果表明:只使用马来酸酐的复合材料性能较差,没有达到刨花板国家标准指标;只使用异氰酸酯或同时使用马来酸酐和异氰酸酯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指标均达到了刨花板国家标准指标。通过对力学内耗与界面粘接参数的分析,预测了使用不同偶联剂的麦秸/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基本吻合。用扫描电镜观察的麦秸/PP复合材料微观结构,与DMA分析的结论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秸/聚丙烯 复合材料 动态力学性能 微观性能 马来酸酐 异氰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秸纤维/废旧塑料再生复合材料 被引量:14
5
作者 孟召辉 姚正军 周金堂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0-263,共4页
研究了偶联剂KH550、麦秸纤维以及相容剂MAH-g-PP的添加量对麦秸纤维/废旧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FT-IR检测了偶联剂浓度对麦秸纤维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采用SEM观察复合材料的冲击断口形貌,以研究麦秸纤维与废旧聚丙烯间的... 研究了偶联剂KH550、麦秸纤维以及相容剂MAH-g-PP的添加量对麦秸纤维/废旧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FT-IR检测了偶联剂浓度对麦秸纤维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采用SEM观察复合材料的冲击断口形貌,以研究麦秸纤维与废旧聚丙烯间的相容性。结果表明:经浓度为1.5%的KH550处理过的麦秸纤维极性最低,与废塑料基体的结合性最好;随着麦秸纤维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拉伸强度降低,冲击强度稍有提高;当MAH-g-PP含量为4%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冲击强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秸纤维 废旧塑料 力学性能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PP/EAA处理对聚丙烯/小麦秸秆粉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余旺旺 刘芹 +2 位作者 张莹 杨晨 雷文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11,共6页
研究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PP)、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处理对聚丙烯(PP)/小麦秸秆粉(WS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体系中MAPP质量份数的增加,PP/WSP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逐渐增大,但冲击强度却先增加后减小,复合材料达... 研究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PP)、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处理对聚丙烯(PP)/小麦秸秆粉(WS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体系中MAPP质量份数的增加,PP/WSP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逐渐增大,但冲击强度却先增加后减小,复合材料达到塑化峰的时间逐渐延长;使用EAA后,无论体系中是否已经使用了MAPP,PP/WSP的拉伸、弯曲和冲击强度均可得以提高,特别对于未使用MAPP的体系,效果更加明显,可分别提高65.04%、45.42%和6.75%,储能模量增加,表面疏水性增强,平衡扭矩从13.9 N·m降至11.8 N·m,吸水尺寸变化率及吸水率下降,吸水平衡时间缩短;使用EAA可改善PP/WSP中WSP与PP间的界面结合,改善PP/WSP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表面疏水性能、尺寸稳定性能和加工性能,降低其吸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秸秆粉 聚丙烯 复合材料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PP对麦秸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热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潘明珠 周定国 +1 位作者 张述垠 Mosto Bousmina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7-102,共6页
以麦秸纤维为增强材料、聚丙烯为基体物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PP)为改性剂,制备麦秸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利用DMA、DSC、TG和SEM,探讨了MAPP的添加量(质量百分比1%、2%、5%、10%)和麦秸纤维形态(<9、9~28、28~35、>35目)... 以麦秸纤维为增强材料、聚丙烯为基体物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PP)为改性剂,制备麦秸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利用DMA、DSC、TG和SEM,探讨了MAPP的添加量(质量百分比1%、2%、5%、10%)和麦秸纤维形态(<9、9~28、28~35、>35目)对麦秸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热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当MAPP的添加量为2%时,麦秸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储能弹性模量减小;当MAPP的添加量增加到5%、10%时,复合材料的储能弹性模量增加。②在麦秸纤维-聚丙烯体系内添加MAPP后,麦秸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提高约1℃,结晶度增加了4%~8%;麦秸纤维以28~35目的形态作为聚丙烯基体的增强材料时,其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为122.7℃,结晶率达到45.8%。③麦秸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热分解峰温分别为355和460℃。④麦秸纤维以纤维束的形态分布在基体聚丙烯中起增强作用,在整个体系内,麦秸纤维局部团聚且断裂明显。添加MAPP后,有利于基体物质在麦秸纤维表面的均匀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秸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热性能 结晶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秸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 被引量:1
8
作者 姚正军 孟召辉 +2 位作者 刘小洪 梁恩泉 周金堂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44,共5页
为了充分利用农业剩余物资源、降低材料的成本,本文将麦秸纤维与聚丙烯复合制备绿色环保型材料,研究了硅烷偶联剂种类、麦秸纤维含量以及相容剂MAPP含量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体视显微镜观察麦秸纤维的分散性以及材料的... 为了充分利用农业剩余物资源、降低材料的成本,本文将麦秸纤维与聚丙烯复合制备绿色环保型材料,研究了硅烷偶联剂种类、麦秸纤维含量以及相容剂MAPP含量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体视显微镜观察麦秸纤维的分散性以及材料的冲击断口形貌。结果表明:KH550或A151表面处理明显降低了麦秸纤维的极性,改善其与聚丙烯的相容性,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当麦秸纤维质量分数为25%左右时,在聚丙烯基体保持均匀分散,增强效果最佳;当MAPP质量分数为8%左右时,材料的拉伸、弯曲以及冲击强度均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秸纤维 聚丙烯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纤维与麦秸刨花制造纤维刨花板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洋 华毓坤 《木材工业》 2001年第5期6-9,共4页
对以木纤维及麦秸刨花为原料制造纤维刨花板的制造工艺及板材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木材及麦秸原料制造纤维刨花板的工艺可行 。
关键词 木纤维 麦秸刨花 纤维刨花板 制造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秸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孟召辉 姚正军 +1 位作者 梁恩泉 周金堂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5-39,共5页
采用热磨提取法提取麦秸纤维,研究了硅烷偶联剂种类、麦秸纤维含量以及相容剂MAPP含量对麦秸纤维与废旧聚丙烯间的界面相容性以及制备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和三维体视显微镜观察了麦秸纤维的分散性以及复合材料冲击断口... 采用热磨提取法提取麦秸纤维,研究了硅烷偶联剂种类、麦秸纤维含量以及相容剂MAPP含量对麦秸纤维与废旧聚丙烯间的界面相容性以及制备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和三维体视显微镜观察了麦秸纤维的分散性以及复合材料冲击断口形貌。结果表明:经3%KH550处理后,麦秸纤维与废旧聚丙烯间的相容性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当麦秸纤维质量分数为20%左右时,其在废旧聚丙烯基体中分散均匀,增强效果最佳;且当MAPP质量分数为8%左右时,材料的抗拉、抗弯以及抗冲击强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1.14MPa、68.25 MPa和11.25 kJ.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秸纤维 聚丙烯 相容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料增强回收聚丙烯基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瑞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0-54,共5页
以麦秸秆纤维(WSF)、无机填料(CaCO_3、粉煤灰)和回收聚丙烯(RPP)为原料,通过熔融共混和模压成型工艺制备了无机填料/WSF/RPP复合材料。研究了秸秆含量、无机填料种类及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微观界面性能、吸水率以及热膨胀性能的... 以麦秸秆纤维(WSF)、无机填料(CaCO_3、粉煤灰)和回收聚丙烯(RPP)为原料,通过熔融共混和模压成型工艺制备了无机填料/WSF/RPP复合材料。研究了秸秆含量、无机填料种类及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微观界面性能、吸水率以及热膨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填料与树脂基体之间的界面性能不佳,且随着无机填料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此外,添加CaCO_3和粉煤灰可显著降低复合材料的吸水率(WA)和线性热膨胀系数(LTEC),提高复合材料的尺寸稳定性。其中,当CaCO_3用量为25%时,复合材料的WA和LTEC值最低,分别为8.46%和40.4×10^(-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基复合材料 麦秸秆纤维 无机填料 微观结构 热膨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g-MAH与PP配比对塑木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芹 朱娴 +1 位作者 包玉衡 雷文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20,共4页
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为改性剂,采用挤出成型方法制备聚丙烯(PP)/小麦秸杆(WS)塑木复合材料,并通过电子万能试验机、冲击强度试验机、转矩流变仪和热重分析仪(TG)等研究了PP-g-MAH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和热性能等... 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为改性剂,采用挤出成型方法制备聚丙烯(PP)/小麦秸杆(WS)塑木复合材料,并通过电子万能试验机、冲击强度试验机、转矩流变仪和热重分析仪(TG)等研究了PP-g-MAH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和热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PP/WS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随PP-g-MAH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冲击强度和起始分解温度的变化趋势都是先增大后减小,当PP-g-MAH的质量分数为20%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最大,热稳定性最好;当PP-g-MAH的含量逐渐增加时,平衡扭矩值上下波动且范围很小;吸水率的变化趋势是先降低后升高,在PP-gMAH质量分数为20%时达到最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木复合材料 聚丙烯 麦秸纤维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力学性能 热性能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聚乳酸/麦秸秆纤维复合材料力学及吸水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瑾 王丽伟 +2 位作者 王川 卢碧芸 王伟 《现代农业研究》 2022年第7期124-126,共3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同时国家也在提倡使用可循环资源和太阳能等绿色资源。基于此本文利用麦秸纤维(WSF)和聚乳酸(PLA)经无水乙醇等酸碱浸泡烘干,经过粉碎机分解,使用熔融共混制得PLA/WSF复合材料,借助电...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同时国家也在提倡使用可循环资源和太阳能等绿色资源。基于此本文利用麦秸纤维(WSF)和聚乳酸(PLA)经无水乙醇等酸碱浸泡烘干,经过粉碎机分解,使用熔融共混制得PLA/WSF复合材料,借助电子显微镜(SEM)和红外光谱对复合材料进行测试。同时研究了硅烷偶联剂(A171、KH550、A1100)对复合材料WSF/PLA产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经过硅烷偶联剂A171处理后WSF的拉伸效果最好,在加入KH550后其力学性能增加,吸水性降低,但是KH550也改善了PLA/WSF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秸秆纤维 复合材料 力学 吸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OH)_3阻燃剂含量对麦秸纤维/废旧聚丙烯再生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梁恩泉 姚正军 +1 位作者 周娟娟 周金堂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6-59,共4页
制备了阻燃麦秸纤维增强废旧聚丙烯再生复合材料,研究了阻燃剂Al(OH)_3含量对复合材料阻燃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OH)_3的加入极大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并减少了融滴现象,当Al(OH)_3质量分数为40%时,垂直燃烧级别达到FV-... 制备了阻燃麦秸纤维增强废旧聚丙烯再生复合材料,研究了阻燃剂Al(OH)_3含量对复合材料阻燃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OH)_3的加入极大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并减少了融滴现象,当Al(OH)_3质量分数为40%时,垂直燃烧级别达到FV-0级,极限氧指数达到28.9;Al(OH)_3的添加使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明显提高;随着Al(OH)_3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Al(OH)_3质量分数为30%时,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达到最佳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OH)3 麦秸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 阻燃性能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秸/纤维状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性能 被引量:4
15
作者 袁森林 罗绘 王伟宏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18,共4页
以麦秸和纤维状聚丙烯塑料(PP)为原料,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PP)作为偶联剂,采用平压法压制麦秸/聚丙烯复合材料,研究聚丙烯用量和麦秸碎料目数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纤维状PP添加量的增加,板材各项性能均有不同程度... 以麦秸和纤维状聚丙烯塑料(PP)为原料,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PP)作为偶联剂,采用平压法压制麦秸/聚丙烯复合材料,研究聚丙烯用量和麦秸碎料目数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纤维状PP添加量的增加,板材各项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MAPP显著改善了板材的界面结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秸 纤维状聚丙烯 MAPP 复合板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纤维/聚丙烯微发泡复合材料热老化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文鹏 李伟 +3 位作者 郝加杰 袁泉 郭巍 孟正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3-109,共7页
以秸秆纤维作为填充物、偶氮二甲酰胺(AC)为化学发泡剂制备了微孔发泡秸秆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测量仪等对秸秆纤维聚丙烯微发泡复合材料热老化后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热老化96 h时,力学... 以秸秆纤维作为填充物、偶氮二甲酰胺(AC)为化学发泡剂制备了微孔发泡秸秆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测量仪等对秸秆纤维聚丙烯微发泡复合材料热老化后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热老化96 h时,力学性能下降幅度小,各项性能保持率较高,随着老化时间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幅度超过90%,样品表面出现纤维脱落现象。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复合材料断面粗糙度增加,出现裂缝和孔隙,并且复合材料内部的泡孔会发生合并和坍塌,泡孔平均直径增加泡孔密度减少,泡孔结构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纤维复合材料 聚丙烯 微孔发泡 热老化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纤维素酶预处理对漂白麦草纤维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帅 李新平 +2 位作者 杜敏 王志杰 陈立红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090-8093,共4页
针对纤维素微纤丝(CMF)制备所需要高能耗的问题,以漂白麦草纤维为原料,利用SEM、FT-IR、XRD等研究复合纤维素酶预处理对漂白麦草纤维结构的影响;对酶处理后纤维的微观形貌、化学结构和结晶结构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随着酶用量的... 针对纤维素微纤丝(CMF)制备所需要高能耗的问题,以漂白麦草纤维为原料,利用SEM、FT-IR、XRD等研究复合纤维素酶预处理对漂白麦草纤维结构的影响;对酶处理后纤维的微观形貌、化学结构和结晶结构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随着酶用量的增大,酶处理后的纤维表面变得疏松多孔,细胞壁表层脱落,直至纤维被切断,纤维素结晶度发生了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再降低的周期性变化,纤维素平均聚合度逐渐减小;酶处理后纤维素没有引入新的官能团,纤维仍具有纤维素的基本化学结构,纤维素基本保持了天然植物纤维素的晶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纤维素酶 漂白麦草纤维 酶水解 纤维素结晶度 纤维素平均聚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小麦秸秆/高岭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晓慧 侯桂香 +3 位作者 周立朋 孙立婧 林雅平 曹阳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05期73-75,83,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小麦秸秆/高岭土三元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小麦秸秆和高岭土的加入使得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提高,小麦秸秆质量分数为4%,高岭土质量分数为5%的复合材料的冲...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小麦秸秆/高岭土三元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小麦秸秆和高岭土的加入使得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提高,小麦秸秆质量分数为4%,高岭土质量分数为5%的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比聚丙烯/高岭土体系提高16.3%,比聚丙烯/麦秆体系提高28.5%;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下降。微观分析表明:小麦秸秆和高岭土在复合材料中分散良好,增加了聚丙烯基体的界面效应;复合材料断面有微裂纹产生,高岭土的加入增加了小麦秸秆和聚丙烯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高岭土 小麦秸秆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长度对麦秸秆/PBS发泡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于旻 党哲 +4 位作者 葛正浩 孙立新 田普建 孙凯 郑寒一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82-85,91,共5页
以麦秸秆/PBS发泡复合材料为基础,玄武岩纤维(BF)为增强纤维,制备了BF/WS/PBS发泡复合材料.研究了BF纤维长度对WS/PBS发泡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F纤维的添加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随着BF纤维长度的增加,复合材料的... 以麦秸秆/PBS发泡复合材料为基础,玄武岩纤维(BF)为增强纤维,制备了BF/WS/PBS发泡复合材料.研究了BF纤维长度对WS/PBS发泡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F纤维的添加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随着BF纤维长度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先增大后减小,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随纤维长度的增加而下降.当BF-WS总量为10%时,3 mm BF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比未添加BF纤维的提高了14.6%,6 mm BF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达到最大值29.64 MPa,击强度分别比未添加BF纤维的提高了47.6%.当BF-WS总量增加至20%时,3 mm BF纤维的承载效果更加明显,其拉伸强度比未添加BF纤维的复合材料提高了2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PBS 麦秸秆 发泡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分与微发泡工艺对秸秆纤维改性聚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胡强 赵肖斌 +2 位作者 李伟 郭巍 孟正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0-126,共7页
以滑石粉、秸秆纤维作为填充物,采用化学发泡的工艺制备了秸秆纤维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采用正交试验对滑石粉含量、秸秆纤维含量、发泡剂含量及注射温度四个影响因素进行优化,通过对样条拉伸、弯曲和冲击试验结果分析得到了力学性能较... 以滑石粉、秸秆纤维作为填充物,采用化学发泡的工艺制备了秸秆纤维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采用正交试验对滑石粉含量、秸秆纤维含量、发泡剂含量及注射温度四个影响因素进行优化,通过对样条拉伸、弯曲和冲击试验结果分析得到了力学性能较优的组别,同时还探讨了材料组分与注塑工艺的变化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结合扫描电镜图揭示了样条性能变化的原因、机理。结果表明,滑石粉、发泡剂含量通过对发泡效果的影响与发泡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正相关;随着秸秆纤维含量增加,复合材料中纤维与基体缠绕结合情况较好但过量纤维会发生团聚现象,其力学性能指标均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注塑温度在180℃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指标最优,且随着注塑温度的增加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秸秆纤维 滑石粉 复合发泡材料 发泡工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