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盐侵蚀纤维混凝土损伤劣化及可靠性分析
1
作者 朱飞飞 乔宏霞 +1 位作者 付勇 王新科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44-1356,共13页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混凝土(BFRC)在西北盐渍土地区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设计模拟当地气候环境和盐渍土中SO2-4离子含量的硫酸盐加速侵蚀试验。对玄武岩纤维(BF)体积掺量为0.0%、0.1%、0.2%、0.3%的BFRC在硫酸盐侵蚀-干湿耦合作用下质量损...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混凝土(BFRC)在西北盐渍土地区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设计模拟当地气候环境和盐渍土中SO2-4离子含量的硫酸盐加速侵蚀试验。对玄武岩纤维(BF)体积掺量为0.0%、0.1%、0.2%、0.3%的BFRC在硫酸盐侵蚀-干湿耦合作用下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规律和外观形貌进行研究,并通过Wiener随机过程以质量损伤度、相对动弹性模量损伤度作为评价指标,对BFRC进行硫酸盐侵蚀-干湿耦合作用下的可靠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BF的掺入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与未掺加BF的基准组比较,BF掺量0.1%、0.2%、0.3%的BFRC-1、BFRC-2、BFRC-3组质量损失率分别减少了6.48%、16.73%、23.58%,相对动弹性模量分别提高了10.48%、17.04%、21.14%。同时,在硫酸盐侵蚀-干湿耦合试验结束后BFRC-3仅表面孔隙变多变大,出现纵横交错的裂纹,四角和各边也仅有少量砂浆脱落现象,完整性较好,即BF掺量为0.3%的BFRC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最佳。此外,BFRC内部有膨胀性石膏和钙矾石产生,BF的掺入抑制和阻碍了裂缝的萌生和进一步扩展,改善了混凝土抗硫酸侵蚀性能。Wiener随机过程可以有效描述硫酸盐侵蚀下BFRC耐久性退化规律,与质量损伤度相比,相对动弹性模量损伤度作为评价指标更为敏感。BFRC在西北盐渍土地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BFRC可靠性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 硫酸盐侵蚀 干湿循环 Wiener随机过程 可靠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盐干湿循环作用下表面开槽CFRP-混凝土界面抗剪性能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姜绍飞 郑臻弘 +2 位作者 宋华霖 王威 臧荣彬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23,共10页
为探究氯盐干湿循环作用下表面开槽CFRP-混凝土界面抗剪性能,开展干湿循环(0 d、60 d和120 d)不同沟槽形状(矩形、正梯形和倒梯形)的单搭接拉伸剪切试验,研究失效模式和断裂能的变化及影响最大剪应力的因素,结合试验结果推导了考虑干湿... 为探究氯盐干湿循环作用下表面开槽CFRP-混凝土界面抗剪性能,开展干湿循环(0 d、60 d和120 d)不同沟槽形状(矩形、正梯形和倒梯形)的单搭接拉伸剪切试验,研究失效模式和断裂能的变化及影响最大剪应力的因素,结合试验结果推导了考虑干湿循环的界面黏结滑移本构方程,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其有效性。结果表明:随干湿循环进行,表面开槽法失效模式由CFRP断裂破坏转变为剥离破坏;120 d界面断裂能下降量较未开槽法减少60.04%~69.42%;正梯形组120 d最大剪应力相比其他表面开槽形状提升7.18%~9.48%。表面开槽法在氯盐干湿循环作用下具有较好的抗剪性能,建立的界面本构劣化方程适用于氯盐干湿循环作用下表面开槽C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的分析和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 碳纤维布 表面开槽法 界面抗剪性能 氯盐干湿循环 单剪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环境下BFFC侵蚀试验及强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3
3
作者 罗如平 周宇航 +2 位作者 朱碧堂 余金 胡扬扬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80-2791,共12页
开展不同纤维掺量的玄武岩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BFFC)在硫酸盐环境下的侵蚀试验,探究BFFC的破坏形式、无侧限抗压强度、质量及微观结构的演变特性。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不同纤维掺量及硫酸盐循环侵蚀次数下BFFC无侧限抗压强度的预测模型。... 开展不同纤维掺量的玄武岩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BFFC)在硫酸盐环境下的侵蚀试验,探究BFFC的破坏形式、无侧限抗压强度、质量及微观结构的演变特性。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不同纤维掺量及硫酸盐循环侵蚀次数下BFFC无侧限抗压强度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纤维体积掺量为0.18%、0.36%、0.48%、0.60%的BFFC无侧限抗压强度分别比无纤维掺入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了58%、85%、88%、94%,BFFC合理纤维掺量约为0.36%;在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盐溶液中,BFFC试件进行干湿循环试验的侵蚀稳定时间约为15 h;BFFC无侧限抗压强度和质量随着侵蚀循环次数增加均表现为先增长后衰减的趋势;纤维体积掺量为0、0.18%、0.36%、0.48%、0.60%的BFFC试块经过30次循环时的质量损失至原始质量的55%、60%、70%、72%、80%,其强度降低至初始强度的35%、40%、42%、48%、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 抗侵蚀性 干湿循环 强度预测模型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全过程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周太全 华渊 +2 位作者 连俊英 朱赞成 汪仁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2期338-342,共5页
结合赣州-龙岩铁路某单线隧道软弱围岩地质情况,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对软弱围岩条件下的铁路隧道湿喷纤维混凝土支护结构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围岩和支护结构体的非线性力学行为的应力场分布、位移场,围岩塑性区分布特征,指出... 结合赣州-龙岩铁路某单线隧道软弱围岩地质情况,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对软弱围岩条件下的铁路隧道湿喷纤维混凝土支护结构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围岩和支护结构体的非线性力学行为的应力场分布、位移场,围岩塑性区分布特征,指出台阶步开挖时拱顶下沉、底板上鼓、墙腰收缩的主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喷聚丙烯纤维混凝土 隧道 围岩 塑性区 稳定性 非线性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P加固技术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67
5
作者 卢亦焱 黄银燊 +1 位作者 张号军 刘兰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42,共9页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在加固工程中的应用是土木工程研究热点之一。围绕国内外FRP加固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最新进展,从混杂纤维材料(HFRP)加固、FRP加固砌体结构、预应力碳纤维布(CFRP)加固、CFRP与钢板复合加固混凝土结构等技术的研究...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在加固工程中的应用是土木工程研究热点之一。围绕国内外FRP加固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最新进展,从混杂纤维材料(HFRP)加固、FRP加固砌体结构、预应力碳纤维布(CFRP)加固、CFRP与钢板复合加固混凝土结构等技术的研究方面进行综述。试验研究表明:混杂纤维加固柱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优于单一纤维加固,且在承载力提高幅度相同的情况下,成本显著低于CFRP加固柱;FRP加固砌体结构可以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抗剪和平面外抗弯性能;预应力CFRP加固技术结合了预应力技术和FRP粘贴技术,能明显提高梁的刚度、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其提高程度随预应力CFRP的用量和预应力水平的提高而增大。预应力加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预应力控制值、端部锚固和预应力损失方面。CFRP与钢板复合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加固技术,可以直接利用钢材参与受力,钢材形成的骨架在约束混凝土变形的同时,还提高了CFRP的利用效率,从而大幅度提高构件的极限承载力,改善构件的工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加固技术 混凝土结构 砌体结构 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应变率下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和本构模型 被引量:28
6
作者 张华 郜余伟 +1 位作者 李飞 陆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464-3473,共10页
利用改进的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试验装置对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进行冲击压缩试验和显微镜细观成像分析。对5种不同纤维掺量的混凝土分别进行不同应变率的单轴冲击压缩试验;对比试验所得应力应变曲线,分析应变率、纤维掺量对混凝土强度、韧... 利用改进的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试验装置对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进行冲击压缩试验和显微镜细观成像分析。对5种不同纤维掺量的混凝土分别进行不同应变率的单轴冲击压缩试验;对比试验所得应力应变曲线,分析应变率、纤维掺量对混凝土强度、韧性和弹塑性等指标的影响;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同纤维含量混凝土的破损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应变率和纤维掺量对损伤演化的影响;基于引入损伤的黏弹性本构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冲击荷载作用下,纤维混凝土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及率敏感性;纤维混凝土动态强度及韧性指标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呈抛物线式的方式发展;损伤演化速度随应变率的增加而降低;引入损伤的黏弹性本构模型能够较好地表达纤维混凝土动态应力应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 SHPB试验技术 应变率效应 黏弹性本构模型 损伤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工业废水对钢纤维混凝土的腐蚀试验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朱海堂 范向前 +1 位作者 高丹盈 张启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2期201-207,共7页
针对模拟工业废水环境以及工业废水-干湿循环耦合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尺寸效应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了工业废水环境下钢纤维混凝土的抗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高COD值工业废水将对钢纤维混凝土产生腐蚀劣化,钢纤... 针对模拟工业废水环境以及工业废水-干湿循环耦合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尺寸效应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了工业废水环境下钢纤维混凝土的抗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高COD值工业废水将对钢纤维混凝土产生腐蚀劣化,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压腐蚀系数和抗折腐蚀系数均随着试验龄期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其降低幅度随着试件尺寸的减小而增大;钢纤维对抑制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腐蚀劣化作用不明显,但可有效抑制混凝土抗折强度的腐蚀劣化作用;在工业废水环境下经历干湿循环4个月以后,钢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的腐蚀劣化开始显现,钢纤维的加入对混凝土抵抗工业废水干湿循环下的腐蚀能力有所提高;经历工业废水腐蚀后的小尺寸试件与标准试件之间的钢纤维混凝土抗折强度具有较为显著的尺寸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工业废水 干湿循环 腐蚀 尺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环境下FRP全裹与条带间隔加固混凝土圆柱耐久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李趁趁 高丹盈 赵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14,共7页
通过碳纤维布(CFRP)和玻璃纤维布(GFRP)全裹黏贴加固与条带间隔黏贴加固混凝土圆柱在盐溶液干湿循环作用下的轴心受压试验,对比分析环境作用、纤维布类型、纤维布黏贴方式对混凝土圆柱轴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盐溶液干湿循环作用... 通过碳纤维布(CFRP)和玻璃纤维布(GFRP)全裹黏贴加固与条带间隔黏贴加固混凝土圆柱在盐溶液干湿循环作用下的轴心受压试验,对比分析环境作用、纤维布类型、纤维布黏贴方式对混凝土圆柱轴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盐溶液干湿循环作用之后,FRP加固混凝土圆柱的强度和延性有所降低,CFRP加固柱比GFRP加固柱耐干湿循环性能好。如果从提高强度、抗震能力、耐久性方面考虑,全裹黏贴方式优于条带间隔黏贴方式,在盐溶液干湿循环环境下,可以考虑采用FRP全裹黏贴加固混凝土结构,在提高混凝土结构受力性能的同时,以全裹黏贴加固方式来延缓外界环境对混凝土的侵蚀,延长混凝土结构的寿命。但从经济方面考虑,FRP约束对圆柱强度的提高程度并不与FRP用量成正比,条带黏贴方式比全裹黏贴方式更经济。建立了考虑盐溶液干湿循环影响的FRP条带柱与全裹柱的承载力计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聚合物(FRP) 混凝土圆柱 耐久性 盐溶液干湿循环 全裹黏贴 条带间隔黏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荷载作用下碳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31
9
作者 李为民 许金余 +1 位作者 翟毅 李庆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30,38,共8页
采用Ф100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装置研究了多种纤维体积掺量的碳纤维混凝土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冲击压缩力学性能,并对试验有效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碳纤维混凝土的动态强度增长因子与平均应变率的对数呈近似线性关系,... 采用Ф100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装置研究了多种纤维体积掺量的碳纤维混凝土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冲击压缩力学性能,并对试验有效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碳纤维混凝土的动态强度增长因子与平均应变率的对数呈近似线性关系,强度与比能量吸收随平均应变率的增加而近似线性增加,体现了显著的应变率相关性;碳纤维对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增强、增韧效果,纤维体积率越大,效果越明显,在20-100s^-1的应变率范围内,随着应变率的增加,碳纤维的增强效果逐渐减弱、增韧效果逐渐增强;碳纤维混凝土的SHPB试验中,试件破坏时刻为139.05-240.15μs,破坏前近似恒应变率加载时间比例约为65%,且应变率曲线的波动范围控制在24%左右,能够较好地满足应力均匀分布及近似恒应变率加载要求,试验结果可靠。碳纤维混凝土具有优异的冲击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混凝土 Ф100 MM SHPB试验装置 波形整形技术 高应变率 冲击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定环境下FRP与混凝土正拉黏结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趁趁 黄承逵 高丹盈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77-81,共5页
通过纤维增强塑料(FRP)与混凝土试件的正拉黏结强度试验来研究碳化、冻融循环、盐溶液干湿循环下FRP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耐久性.碳化、干湿循环作用后,CFRP与GFRP试件的正拉黏结强度有一定提高,表明这两种复合材料体系可以用来加固碳化... 通过纤维增强塑料(FRP)与混凝土试件的正拉黏结强度试验来研究碳化、冻融循环、盐溶液干湿循环下FRP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耐久性.碳化、干湿循环作用后,CFRP与GFRP试件的正拉黏结强度有一定提高,表明这两种复合材料体系可以用来加固碳化、盐溶液干湿循环作用地区的混凝土结构.冻融循环作用达到一定循环次数后,正拉黏结强度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逐渐降低,这与冻融降低了混凝土强度有关,冻融循环对复合材料与混凝土的黏结界面也有不利影响,因此这两种复合材料体系用于加固承受冻融作用的混凝土结构时,需要考虑耐久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塑料 混凝土 黏结耐久性 正拉黏结强度 碳化 冻融循环 干湿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混凝土动态抗拉强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林 胡秀章 +1 位作者 黄焱龙 李永池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0-53,81,共5页
基于线弹性和一维应力波假定,采用Φ75mmSHPB对钢纤维体积率Vf分别为0、0.75%和1.50%的三种混凝土材料进行了一维杆层裂实验,考虑了应力波在混凝土材料内传播时的波形弥散效应和应力幅值衰减,通过计算应变片记录的应力信号确定了材料的... 基于线弹性和一维应力波假定,采用Φ75mmSHPB对钢纤维体积率Vf分别为0、0.75%和1.50%的三种混凝土材料进行了一维杆层裂实验,考虑了应力波在混凝土材料内传播时的波形弥散效应和应力幅值衰减,通过计算应变片记录的应力信号确定了材料的动态抗拉强度。结果表明,钢纤维混凝土的动态抗拉强度受应变率和钢纤维体积率的影响,可为测试脆性材料的动态抗拉强度提供一种有效方法。基于微观扫描技术,对钢纤维增强机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层裂 应力波 动态抗拉强度 应变率效应 微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溶液干湿循环作用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强度演化模型 被引量:4
12
作者 甘磊 冯先伟 +1 位作者 沈振中 郑光和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20-729,共10页
开展不同质量分数硫酸盐溶液干湿循环作用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侵蚀试验、强度试验和微观测试,分析混凝土抗压、抗拉强度和细观结构演变规律,引入相对强度系数,建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强度演化模型,并应用于某输水渡槽结构受力特性分析.结... 开展不同质量分数硫酸盐溶液干湿循环作用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侵蚀试验、强度试验和微观测试,分析混凝土抗压、抗拉强度和细观结构演变规律,引入相对强度系数,建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强度演化模型,并应用于某输水渡槽结构受力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质量分数7%的硫酸钠溶液中,试件的相对强度系数随侵蚀周期单调递增,而在质量分数15%的硫酸钠溶液中则表现为先增后减.硫酸盐溶液干湿循环作用40次后,纤维增强效果逐渐突显.强度演化模型结果与试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最大值和均方根误差最大值分别为0.9840%和1.4703×10^(-2),决定系数最小值为0.9821,说明该模型可较好地描述硫酸钠溶液干湿循环作用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强度演化规律.相比于未掺纤维混凝土,在混凝土中掺入玄武岩纤维可有效减缓渡槽受硫酸盐溶液干湿循环侵蚀的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 硫酸盐侵蚀 干湿循环 相对强度系数 演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巨寺沟隧道湿喷纤维混凝土支护结构和围岩稳定性位移模糊判别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太全 华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77-1381,共5页
湿法喷射混凝土可有效地改善隧道内作业环境、反弹量小、喷射质量高,是隧道支护结构施工值得推广的工艺。首次在宝鸡-兰州铁路复线东巨寺沟铁路隧道选取试验段,实施湿喷工艺喷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作为支护结构兼作永久性支护,免除二次... 湿法喷射混凝土可有效地改善隧道内作业环境、反弹量小、喷射质量高,是隧道支护结构施工值得推广的工艺。首次在宝鸡-兰州铁路复线东巨寺沟铁路隧道选取试验段,实施湿喷工艺喷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作为支护结构兼作永久性支护,免除二次衬砌工作,并进行水平位移收敛监测。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该隧道水平收敛曲线进行回归分析,同时采用隧道稳定性模糊概率分析理论对不同断面位置处的隧道围岩稳定性进行判别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湿喷纤维混凝土支护的隧道围岩处于稳定状态,可靠度指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分析 铁路隧道 硬质围岩 湿法喷射纤维混凝土 模糊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岩隧道锚喷支护施工过程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太全 华渊 +1 位作者 连俊英 沈东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97-900,共4页
聚丙烯纤维喷混凝土作为隧道锚喷支护中的新型支护方式,具有施工便捷特点,并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和耐久性。文章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对东巨寺沟硬质围岩铁路隧道进行了大断面开挖-锚喷支护施工全过程分析,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围岩的位移变... 聚丙烯纤维喷混凝土作为隧道锚喷支护中的新型支护方式,具有施工便捷特点,并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和耐久性。文章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对东巨寺沟硬质围岩铁路隧道进行了大断面开挖-锚喷支护施工全过程分析,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围岩的位移变形、应力、塑性区分布特征,验证了隧道支护后的围岩稳定性和支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 硬岩隧道 大断面开挖 锚喷支护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钢纤维混凝土的工程特性及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韩玉芳 谢士宏 吕臣敬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99-101,105,共4页
介绍了湿喷钢纤维混凝土的工程特性及在布陇箐隧道中的应用,包括"湿喷法"钢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指标、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现场试验、施工工艺等。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湿喷法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挂网喷钢纤维混凝土防渗层在CSG坝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彭云枫 秦江海 吕稳 《水电与新能源》 2016年第11期21-26,共6页
针对在胶凝砂砾石坝中,筑坝所选用的胶凝砂砾石材料属于干贫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较少,坝体抗渗能力一般无法满足抗渗稳定的要求,必须设计单独的防渗结构的问题,分析了钢纤维混凝土抗渗、抗拉等物理力学性能特点,从允许水力坡降的角度出... 针对在胶凝砂砾石坝中,筑坝所选用的胶凝砂砾石材料属于干贫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较少,坝体抗渗能力一般无法满足抗渗稳定的要求,必须设计单独的防渗结构的问题,分析了钢纤维混凝土抗渗、抗拉等物理力学性能特点,从允许水力坡降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在CSG坝中单独采用钢纤维混凝土结构作为主要防渗方式的构想,推荐给出了在一定条件下喷射钢纤维混凝土防渗层的厚度公式,并从喷射工艺及经济性的角度分析了实际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G坝 钢纤维混凝土 抗渗性能 允许水力坡降 湿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纤维混凝土加固旧桥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全胜 孙永存 《低温建筑技术》 2006年第5期10-12,共3页
从喷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配比设计出发,研究了旧桥喷射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并对绥满公路GZ015国道水簸箕桥进行了加固,实际证明喷射作业回弹损失量减少10%~20%,粉尘减少1倍以上,安全运营5年未见混凝土开裂、脱落现象,实际加... 从喷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配比设计出发,研究了旧桥喷射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并对绥满公路GZ015国道水簸箕桥进行了加固,实际证明喷射作业回弹损失量减少10%~20%,粉尘减少1倍以上,安全运营5年未见混凝土开裂、脱落现象,实际加固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纤维混凝土 加固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赣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新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傅智 罗翥 +2 位作者 赵尚传 鲁昌河 舒翔 《广东公路交通》 2009年第2期1-5,11,共6页
在粤赣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建设中,采用多项新技术,成功解决了填挖交界局部差异沉降、板底冲刷破坏、热水泥在高温天气下对施工质量的影响、传力杆自动插入对施工平整度的影响等施工难题。同时介绍了分离式双钢混凝土桥面铺装、... 在粤赣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建设中,采用多项新技术,成功解决了填挖交界局部差异沉降、板底冲刷破坏、热水泥在高温天气下对施工质量的影响、传力杆自动插入对施工平整度的影响等施工难题。同时介绍了分离式双钢混凝土桥面铺装、隧道路面"零位摊铺"的施工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混凝土路面 滑模摊铺 DBI施工技术 双钢桥面铺装 隧道摊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喷钢纤维混凝土在香炉山隧道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田波 《北方交通》 2012年第3期105-107,共3页
通过香炉山隧道的初支施工实例,介绍了湿喷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及其主要优点。
关键词 湿喷 钢纤维混凝土 香炉山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雾干湿循环作用下基于Wiener过程的钢筋混凝土劣化行为研究
20
作者 冯琼 韩文文 +3 位作者 乔宏霞 田浩正 念腾飞 谢晓扬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616-2628,共13页
针对西部盐渍土地区钢筋混凝土结构病害严重问题,通过盐雾与烘干相结合的方法模拟该地区大气环境,对钢筋混凝土进行室内加速腐蚀劣化试验。设置未掺矿物掺合料(P组)、单掺30%粉煤灰(PF组)、单掺30%矿粉(PS组)及15%粉煤灰与15%矿粉复掺(... 针对西部盐渍土地区钢筋混凝土结构病害严重问题,通过盐雾与烘干相结合的方法模拟该地区大气环境,对钢筋混凝土进行室内加速腐蚀劣化试验。设置未掺矿物掺合料(P组)、单掺30%粉煤灰(PF组)、单掺30%矿粉(PS组)及15%粉煤灰与15%矿粉复掺(PFS组)4个配合比,采用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Er)和钢筋腐蚀电流密度(icorr)作为性能劣化指标,分别表征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及内部钢筋在盐雾干湿循环环境下的劣化规律及矿物掺合料掺量、种类对其劣化行为的影响作用。基于钢筋混凝土性能劣化规律研究结果,结合Wiener随机过程对其性能劣化全过程进行描述,并进行可靠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盐雾干湿循环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内部钢筋及外部混凝土保护层的耐腐蚀性呈现出先强化后劣化的变化趋势,活性矿物掺合料的掺入可以有效抑制其腐蚀劣化速度,其大小关系为:PS>PFS>PF>P;icorr增量与Er增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均服从正态分布,即Wiener随机过程可有效描述盐雾干湿循环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性能劣化全过程;P组可靠度在200 d左右接近于0,而PS组可靠度在400 d左右接近于0,与试验测试结果相吻合。研究结果可为西部盐渍土地区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及低碳长效运维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雾干湿循环 钢筋混凝土 性能劣化 WIENER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