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moval of SO_2 from flue gas using Bayer red mud:Influence factors and mechanism 被引量:8
1
作者 TAO Lei WU Heng +3 位作者 WANG Jie LI Bin WANG Xue-qian NING P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2期467-478,共12页
The absorbent composing of Bayer red mud and water was prepared and applied to removing SO2 from flue gas.Effects of the ratio of liquid to solid(L/S),the absorption temperature,the inlet SO2 concentration,the O2 conc... The absorbent composing of Bayer red mud and water was prepared and applied to removing SO2 from flue gas.Effects of the ratio of liquid to solid(L/S),the absorption temperature,the inlet SO2 concentration,the O2 concentration,SO4^2-and other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Bayer red mud on desulfurization were conducted.The mechanism of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was also establish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L/S was the prominent factor,followed by the inlet SO2 concentration and the temperature was the least among them.The optimum condition was as follows:L/S,the temperature and the SO2 concentration were 20:1,25℃and 1000 mg/m^3,respectively,under the gas flow of 1.5 L/min.The desulfurization efficiency was no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when O2 concentration was above 7%.The accumulation of SO4^2-inhibited the desulfurization efficiency.The alkali absorption and metal ions liquid catalytic oxidation were involved in the process,which accounted for 98.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yer red mud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wet catalytic oxidation iron cat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排放燃煤电厂烟气中可凝结颗粒物的迁移变化规律研究
2
作者 续鹏 马京华 +3 位作者 杜谨宏 刘妍 张皓 薛志钢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6-192,共7页
超低排放燃煤电厂排放的总颗粒物(TPM)既包含可过滤颗粒物(FPM)也包含可凝结颗粒物(CPM)。为探究国内超低排放燃煤电厂CPM的排放特征及其水溶性离子在废气治理设施中的迁移变化规律,利用稀释冷凝法对5家超低排放燃煤电厂湿法脱硫系统(WF... 超低排放燃煤电厂排放的总颗粒物(TPM)既包含可过滤颗粒物(FPM)也包含可凝结颗粒物(CPM)。为探究国内超低排放燃煤电厂CPM的排放特征及其水溶性离子在废气治理设施中的迁移变化规律,利用稀释冷凝法对5家超低排放燃煤电厂湿法脱硫系统(WFGD)进口、出口和湿式静电除尘(WESP)出口进行CPM平行取样,并分析其质量浓度和水溶性离子浓度。结果表明,烟气中的CPM质量浓度显著高于FPM,WFGD进口、出口和WESP出口CPM质量浓度分别是FPM的5.30、4.19、9.13倍,WFGD和WESP对CPM的去除率分别为8.3%~45.3%和30.9%~45.0%。其中SO_(4)^(2-)是WFGD进口、出口和WESP出口CPM中主要的水溶性离子,占全部水溶性离子的比例分别为42.8%、60.5%和42.6%。WFGD和WESP对水溶性离子也具有协同去除作用,去除率分别为28.10%~63.50%和78.96%。因此,建议未来强化固定源CPM排放管控,考虑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排放 稀释冷凝法 可凝结颗粒物(CPM) 湿法脱硫(wfgd) 湿式电除尘(WE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烟气脱硫(WFGD)喷淋塔内烟气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林永明 高翔 +4 位作者 施平平 钟毅 张涌新 骆仲泱 岑可法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9,共4页
借助商用Fluent软件,针对300MW机组湿法烟气脱硫(WFGD)系统喷淋塔内烟气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详细考察了几何结构尺寸和运行参数对喷淋塔内烟气流场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喷淋塔内烟气流场总体趋势大体上一致,几何结构尺寸和运行参... 借助商用Fluent软件,针对300MW机组湿法烟气脱硫(WFGD)系统喷淋塔内烟气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详细考察了几何结构尺寸和运行参数对喷淋塔内烟气流场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喷淋塔内烟气流场总体趋势大体上一致,几何结构尺寸和运行参数对塔内烟气流场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CFD) 湿法烟气脱硫(wfgd) 烟气流场 数值模拟 喷淋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相变促进WFGD系统脱除PM_(2.5)的协同作用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辛成运 杨林军 王海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7-99,116,共4页
蒸汽相变作为预处理措施能显著提高常规除尘设备对PM2.5细颗粒的脱除效率,但对于水汽含量低的原始燃煤烟气蒸汽耗量太大,限制了工程应用,而在燃煤电厂湿法烟气脱硫(WFGD)过程中,烟气降温增湿,再添加少量蒸汽就可以建立PM2.5凝结长大所... 蒸汽相变作为预处理措施能显著提高常规除尘设备对PM2.5细颗粒的脱除效率,但对于水汽含量低的原始燃煤烟气蒸汽耗量太大,限制了工程应用,而在燃煤电厂湿法烟气脱硫(WFGD)过程中,烟气降温增湿,再添加少量蒸汽就可以建立PM2.5凝结长大所需要的过饱和环境,进而实现WFGD系统对PM2.5的协同高效脱除。在分析蒸汽相变促进PM2.5脱除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湿法脱硫过程传热传质特性,定性分析了脱硫塔塔前、塔内和塔出口添加蒸汽对WFGD系统脱除PM2.5的促进作用,并提出具体工艺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相变 PM2.5 脱除 湿法烟气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脱硫添加剂在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的工程应用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军 张涌新 +4 位作者 郑成航 许昌日 邬成贤 高翔 骆仲泱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186-2191,共6页
在某300MW脱硫机组对添加剂强化SO2吸收,实现高效SO2脱除的作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脱硫添加剂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WFGD系统污染物的脱除效率,减少吸收塔浆液池浆液pH值的波动,提高石灰石传质,增加石灰石利用率和脱硫副产品石膏的品... 在某300MW脱硫机组对添加剂强化SO2吸收,实现高效SO2脱除的作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脱硫添加剂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WFGD系统污染物的脱除效率,减少吸收塔浆液池浆液pH值的波动,提高石灰石传质,增加石灰石利用率和脱硫副产品石膏的品质;添加剂对SO2浓度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能够保证系统高效、长期稳定的运行;添加剂在脱硫系统的主要损失是石膏携带导致.通过添加剂实现WFGD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脱硫 添加剂 pH缓冲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烟气中SO_3转换吸收特性模拟实验 被引量:17
6
作者 常景彩 董勇 +3 位作者 王志强 闫君 陈朋 马春元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17-1720,共4页
为揭示燃煤烟气中SO3进入湿法脱硫(WFGD)塔前后的转换吸收特性,采用臭氧氧化法产生SO3,并通过对SO3的浓度、不同吸收剂的吸收率及转化物的粒径分布测量分析,得到SO3进入湿法脱硫塔前后的形态转换吸收规律。结果表明:SO3转化为气溶胶颗粒... 为揭示燃煤烟气中SO3进入湿法脱硫(WFGD)塔前后的转换吸收特性,采用臭氧氧化法产生SO3,并通过对SO3的浓度、不同吸收剂的吸收率及转化物的粒径分布测量分析,得到SO3进入湿法脱硫塔前后的形态转换吸收规律。结果表明:SO3转化为气溶胶颗粒物,粒径分布形成[0,40]、[41,70]、[71,100]等3个区间段,相应的置信水平分别为79%、17%、4%;不同吸收剂对SO3的吸收率从小到大依次为:CaCO3浆液(30%)<湿法脱硫浆液<NaOH溶液(0.25mol/L)<去离子水;湿法脱硫浆液对SO3的吸收率为64.21%,温度在50~85℃变化时,吸收率无明显变化;SO3在进入脱硫塔后全部以硫酸雾形态存在,净烟气中的酸雾含有未脱尽的硫酸雾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3 吸收特性 湿法脱硫(wfgd)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强化钙基湿法烟气脱硫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惠挺 丁红蕾 +5 位作者 姚国新 张涌新 郑成航 高翔 骆仲泱 岑可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0-55,共6页
为了满足我国日益严格的环保标准,针对大量燃煤电厂已安装脱硫装置的脱硫效率亟待提高的难题,研究添加剂强化钙基湿法烟气脱硫(WFGD)方法.利用双搅拌反应器研究添加剂强化湿法烟气脱硫吸收速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SO2吸收速率随着... 为了满足我国日益严格的环保标准,针对大量燃煤电厂已安装脱硫装置的脱硫效率亟待提高的难题,研究添加剂强化钙基湿法烟气脱硫(WFGD)方法.利用双搅拌反应器研究添加剂强化湿法烟气脱硫吸收速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SO2吸收速率随着添加剂质量分数、入口SO2体积分数、反应温度、气液相搅拌速率比的增大而增加;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SO2吸收速率逐渐变小.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进一步分析可知,使用添加剂可以提高脱硫反应增强因子和传质系数,从而促进了SO2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烟气脱硫(wfgd) 双搅拌釜反应器 添加剂 吸收速率 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出口净烟气的温湿度变化特性 被引量:3
8
作者 鲍静静 毛琳 +4 位作者 李卓凡 朱婧瑶 马凌 杨林军 杨宏旻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31-237,共7页
水汽相变技术与湿法烟气脱硫系统(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WFGD)结合可有效控制细颗粒物排放,脱硫净烟气所能达到的过饱和度直接影响细颗粒物脱除效果,而烟气过饱和度取决于脱硫净烟气温湿度和水蒸气添加量。因而脱硫净烟气温湿... 水汽相变技术与湿法烟气脱硫系统(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WFGD)结合可有效控制细颗粒物排放,脱硫净烟气所能达到的过饱和度直接影响细颗粒物脱除效果,而烟气过饱和度取决于脱硫净烟气温湿度和水蒸气添加量。因而脱硫净烟气温湿度变化特性研究可为WFGD系统中应用水汽相变促进细颗粒物脱除提供依据,对于优化湿法脱硫操作条件、估算水蒸气添加量以及实现低能耗高效脱除细颗粒物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试验考察了脱硫塔进口烟气温湿度、空塔气速、液气比、脱硫液温度等操作条件以及脱硫塔类型对脱硫净烟气温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空塔气速由2.5 m/s提高至2.9 m/s可使脱硫净烟气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分别由88%、82.2 g/kg先急剧降低至52%、57.3 g/kg,随后趋于相对平缓;液气比由5 L/m^3增至20 L/m^3有利于提高脱硫净烟气的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可分别由39%、46.4 g/kg提高至91%、84.3 g/kg,但相对湿度的增幅明显高于绝对湿度增幅;脱硫净烟气的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及温度均随脱硫液温度升高而迅速提高,液气比为15 L/m3时,脱硫液温度由25℃升至60℃可使脱硫净烟气相对湿度、绝对湿度、温度分别由54%、25.9 g/kg、42℃提高至85%、98.5 g/kg、56℃,但脱硫液温度升至40℃后,脱硫净烟气的相对湿度趋于平缓;脱硫液温度保持不变时,提高塔进口烟气温度可使脱硫净烟气的绝对湿度和温度先明显增加,随后趋于平缓,而相对湿度随塔进口烟温提高稍有降低;并且不同的脱硫塔型对脱硫净烟气温湿度也有影响,液气比为5 L/m3时,经湍球塔、旋流板塔、喷淋塔脱硫后的净烟气相对湿度分别为90%、91%、44%。该研究结果为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湿度 燃烧 湿法烟气脱硫 烟道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脱硫工艺对烟气中二价汞吸收特性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姚沅君 陈进生 +1 位作者 佟磊 许绿丝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9-94,共6页
利用湿法脱硫模拟实验装置,研究脱硫剂(CaO)、有机硫化物(TMT-15)以及不同实验因素(包括SO32-的浓度、反应温度、初始pH值、曝气条件中的O2浓度、初始Hg2+浓度以及Cl-的浓度)对溶液中Hg2+还原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CaO会抑制Hg2+向Hg0... 利用湿法脱硫模拟实验装置,研究脱硫剂(CaO)、有机硫化物(TMT-15)以及不同实验因素(包括SO32-的浓度、反应温度、初始pH值、曝气条件中的O2浓度、初始Hg2+浓度以及Cl-的浓度)对溶液中Hg2+还原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CaO会抑制Hg2+向Hg0的还原转化,当CaO的加入量从0.3%增至0.7%时,Hg0的释放率会由51.6%降至19.9%;TMT-15对于Hg2+的还原具有明显的影响,TMT-15加入量从0增至0.06 mg/L时,Hg0的释放率可降低10倍左右;溶液中SO32-的浓度是Hg2+还原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SO32-浓度的增加会明显促进Hg2+的还原;此外,温度和初始Hg2+的增加对Hg2+的还原亦具有促进作用,而初始pH值、O2百分含量以及Cl-浓度则对Hg2+的还原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湿法烟气脱硫(wfgd) Hg2+还原 Hg0释放 吸附 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脱硫石膏汞热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邱勇 张璧 +5 位作者 邹仁杰 余桥 徐萍 吴辉 罗光前 姚洪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5-160,共6页
添加剂能抑制湿法烟气脱硫(WFGD)系统汞释放,被添加剂富集到石膏的汞在石膏热处理过程会再释放.实验研究了3种WFGD抑制汞释放添加剂对汞在石膏中富集的促进作用、石膏中汞化合物变化和石膏热处理过程汞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 HS、TMT... 添加剂能抑制湿法烟气脱硫(WFGD)系统汞释放,被添加剂富集到石膏的汞在石膏热处理过程会再释放.实验研究了3种WFGD抑制汞释放添加剂对汞在石膏中富集的促进作用、石膏中汞化合物变化和石膏热处理过程汞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 HS、TMT和DTCR的添加使石膏汞含量显著升高,使石膏中汞分别以Hg S、Hg3(TMT)2和Hg(DTCR)2形式存在,其分解峰值温度与分解温度范围依次减小;在200,℃热处理2,h后石膏的剩余汞含量也依次降低,最低汞质量分数为182.0,ng/g,而且DTCR使汞释放率增加到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烟气脱硫 添加剂 石膏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脱硫协同去除细颗粒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军锋 李金 +2 位作者 徐惠斌 刘璐 郑高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402-3411,共10页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WFGD)工艺具有吸收剂来源广、成本低、脱硫效率高等优点,成为应用最广泛的烟气脱硫工艺。湿法脱硫过程中,燃煤烟气在喷淋浆液的洗涤作用下不仅能高效脱除SO2而且可以协同去除细...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WFGD)工艺具有吸收剂来源广、成本低、脱硫效率高等优点,成为应用最广泛的烟气脱硫工艺。湿法脱硫过程中,燃煤烟气在喷淋浆液的洗涤作用下不仅能高效脱除SO2而且可以协同去除细颗粒物,但同时存在石灰浆液夹带导致出口颗粒物浓度增加的问题。本文首先综述了湿法脱硫的应用现状,对比了湿法脱硫系统前后细颗粒物物性变化,然后概述了应用于湿法脱硫协同去除细颗粒物的新方法,包括脱硫塔内部结构调整以及促进细颗粒物凝聚长大,同时分析了湿法脱硫工艺中采用荷电细水雾吸附细颗粒物并增益脱除SO2的可行性,以期为燃煤电厂细颗粒物排放控制提供借鉴。最后指出未来湿法脱硫技术不仅要实现高脱硫效率,而且能有效脱除未被静电除尘器脱除的细颗粒物,湿法脱硫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多种技术耦合实现多污染物的协同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脱硫 除尘 结构调整 蒸发相变 荷电水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雾化技术特点分析及其在烟气脱硫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定平 王玲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68-2072,2076,共6页
针对火力发电厂烟气超洁净排放要求,用旋流雾化深度脱硫技术改造某300 MW火电机组脱硫系统,在原喷淋层下增设1层旋流雾化层,通过切向布置于脱硫塔圆周的旋流雾化器,使脱硫浆液高效雾化,强化吸收塔内烟气与浆液传质及反应过程,提高流场... 针对火力发电厂烟气超洁净排放要求,用旋流雾化深度脱硫技术改造某300 MW火电机组脱硫系统,在原喷淋层下增设1层旋流雾化层,通过切向布置于脱硫塔圆周的旋流雾化器,使脱硫浆液高效雾化,强化吸收塔内烟气与浆液传质及反应过程,提高流场均匀性,解决了脱硫塔内烟气走廊问题,同时因为颗粒比表面积和气液接触时间增大,提高了脱硫效率,降低了系统能耗。结果表明,脱硫效率达99%以上,出口SO2浓度低于10~20 mg/Nm3,脱硫塔内烟气粉尘脱除效率达90%,实现了脱硫除尘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湿法脱硫 超洁净排放 旋流雾化技术 脱硫除尘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雾化技术在464000m^3/h烟气湿法脱硫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定平 陆培宇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0-134,140,共6页
为解决传统吸收塔内烟气与浆液传质过程中流场不均匀、气液接触面积小、接触时间短所导致的脱硫效率低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旋流雾化的高效深度脱硫技术。该技术利用两相流喷嘴的超细雾化喷射作用,可达到提高脱硫效率和降低系统能耗目的。... 为解决传统吸收塔内烟气与浆液传质过程中流场不均匀、气液接触面积小、接触时间短所导致的脱硫效率低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旋流雾化的高效深度脱硫技术。该技术利用两相流喷嘴的超细雾化喷射作用,可达到提高脱硫效率和降低系统能耗目的。采用该技术对广东某电厂烟气量(标准状态)为464 000 m3/h的脱硫工程进行了改造,即在原脱硫吸收塔基础上新增1层浆液旋流雾化喷射层,实测结果表明,脱硫效率可提高约6.5%,出口SO2质量浓度(标准状态)可低于20 mg/m3。此外,可根据煤中硫分调整喷淋层与旋流雾化喷射层的组合,以降低系统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烟气 湿法脱硫 旋流 雾化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托盘技术对燃煤电厂重金属排放的影响探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魏书洲 方灿 +5 位作者 罗光前 张军峰 刘海龙 李晓辉 赵永椿 姚洪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84-1890,共7页
为解决燃煤发电带来的污染物排放问题,针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的超低排放不断实施。但现有的净化装置对燃煤烟气中的重金属脱除效率不稳定,脱除效率不高。针对此问题,文中将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的托盘进行改造升级,在26000 m^(3)/... 为解决燃煤发电带来的污染物排放问题,针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的超低排放不断实施。但现有的净化装置对燃煤烟气中的重金属脱除效率不稳定,脱除效率不高。针对此问题,文中将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的托盘进行改造升级,在26000 m^(3)/h烟气中试台架上探究单、双托盘技术及不同喷淋强度对烟气中砷、硒、铅重金属的脱除性能,并对比不同的重金属浓度下重金属脱除性能。结果表明,加装双托盘后,WFGD装置对烟气中As、Se、Pb的脱除率均大幅度提高,脱除率>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烟气脱硫装置 双托盘技术 喷淋层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42
15
作者 杜家芝 曹顺安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95-1500,共6页
综述了国内外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比较了不同工艺的优缺点;总结了各种烟气脱硫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及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完善的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应包含高效的烟气脱硫技术、脱硫副产物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以及脱硫废水(近)零排放处... 综述了国内外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比较了不同工艺的优缺点;总结了各种烟气脱硫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及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完善的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应包含高效的烟气脱硫技术、脱硫副产物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以及脱硫废水(近)零排放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烟气脱硫 研究现状 碱性吸收剂 SO2排放控制 同时脱硫脱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脱硫喷淋除尘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晨朗 冀秉强 +1 位作者 宋蔷 姚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70-1079,共10页
脱硫塔的协同除尘作用可进一步降低燃煤颗粒物的排放。建立了描述塔内气液固三相运动的数学模型与计算方法,对脱硫塔喷淋浆液的协同除尘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颗粒的脱除效率随颗粒粒径增加而升高;亚微米级颗粒主要靠热泳捕集,气... 脱硫塔的协同除尘作用可进一步降低燃煤颗粒物的排放。建立了描述塔内气液固三相运动的数学模型与计算方法,对脱硫塔喷淋浆液的协同除尘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颗粒的脱除效率随颗粒粒径增加而升高;亚微米级颗粒主要靠热泳捕集,气液温差大的区域是其主要捕集区域;微米级颗粒主要靠惯性捕集,喷淋层附近单液滴捕集效率最高;入口附近液滴浓度高、气液温差大且原烟气的颗粒物浓度高,是各粒径颗粒被捕集的最主要区域。提高气液两相温差、气液相对速度、塔内液气比可优化脱硫塔的协同除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脱硫 颗粒物 喷淋 除尘 热泳 惯性捕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脱硫后烟气中SO_3/硫酸雾测试方法的试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辉 党小庆 +4 位作者 石应杰 黄家玉 邓双 刘宇 张凡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95-1500,共6页
在自行设计和搭建的模拟湿法脱硫烟气系统中,研究了基于控制冷凝法原理的SO_3/硫酸雾采集装置对湿法脱硫后SO_3/硫酸雾的捕集性能,重点考察了螺旋管与石英棉冷凝温度、采样枪温度、采样流量、采样时间和SO_3/硫酸雾质量浓度对SO_3/硫酸... 在自行设计和搭建的模拟湿法脱硫烟气系统中,研究了基于控制冷凝法原理的SO_3/硫酸雾采集装置对湿法脱硫后SO_3/硫酸雾的捕集性能,重点考察了螺旋管与石英棉冷凝温度、采样枪温度、采样流量、采样时间和SO_3/硫酸雾质量浓度对SO_3/硫酸雾捕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湿法脱硫后SO_3/硫酸雾采集装置优化的操作参数为:螺旋管及石英棉冷凝温度95℃,采样枪温度280℃,采样流量17 L/min,采样时间30 min。SO_3/硫酸雾质量浓度较高时,螺旋冷凝管对SO_3/硫酸雾的捕集起主要作用,其捕集的SO_3/硫酸雾比例在75.8%~80.8%,远高于螺旋冷凝管与石英棉捕集SO_3/硫酸雾的比例;SO_3/硫酸雾质量浓度较低(约1mg/m3)时,采样枪对SO_3/硫酸雾的捕集起主要作用,其捕集SO_3/硫酸雾的比例大于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湿法脱硫 控制冷凝法 硫酸雾 操作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脱硫系统对脱硝产生逃逸氨的脱除特性 被引量:9
18
作者 程滕 杨林军 孙稚权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30-536,共7页
利用自行搭建的模拟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烟气发生系统和模拟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WFGD)系统的组合试验平台,针对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对脱硝过程产生的硫酸铵盐气溶胶和逃逸氨的脱除机制展开研究,并考察了脱硫工艺参数对脱除效果的影... 利用自行搭建的模拟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烟气发生系统和模拟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WFGD)系统的组合试验平台,针对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对脱硝过程产生的硫酸铵盐气溶胶和逃逸氨的脱除机制展开研究,并考察了脱硫工艺参数对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脱硫浆液的洗涤作用对逃逸氨的脱除效果较好,但对硫酸铵盐气溶胶的脱除效果不佳,同时热烟气对含铵脱硫浆液的夹带和蒸发作用会生成新的亚微米级铵盐气溶胶.湿法脱硫系统从整体上减少了NH^+4和NH3的总排放量,但当脱硫浆液中的NH^+4累积到了足够高的质量浓度时,WFGD系统会促进NH3向NH^+4的转化,并有可能增加一次铵盐气溶胶的排放.脱硫系统对逃逸氨的脱除效率主要受到脱硫浆液pH值和浆液中NH^+4质量浓度的影响;改变脱硫系统操作参数(如降低液气比、浆液浓度和入口烟气温度等)有助于减少铵盐气溶胶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 石灰石石膏法脱硫 硫酸铵盐 逃逸氨 脱除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烟气湿法脱硫装置的腐蚀问题及防护对策 被引量:7
19
作者 许兰飞 刘希武 崔新安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3-78,共6页
近年来,中国石化多家炼化企业的催化裂化烟气湿法脱硫装置出现了严重的腐蚀问题,为减轻设备腐蚀、保证装置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对多套催化裂化烟气湿法脱硫装置进行腐蚀调查,针对不同腐蚀区域设备、塔器及内构件的实际腐蚀问题进行了系... 近年来,中国石化多家炼化企业的催化裂化烟气湿法脱硫装置出现了严重的腐蚀问题,为减轻设备腐蚀、保证装置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对多套催化裂化烟气湿法脱硫装置进行腐蚀调查,针对不同腐蚀区域设备、塔器及内构件的实际腐蚀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结合装置现场腐蚀挂片和实验室腐蚀评价研究,从材料选择、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三方面提出防护对策。结果表明:催化裂化烟气湿法脱硫装置存在五个不同的腐蚀环境,需根据不同区域的腐蚀特性,选择合适的防腐蚀材料;湿法脱硫系统设备易发生腐蚀的部位主要为塔器、烟囱、塔内构件和泵叶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湿法脱硫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燃煤发电机组的SO_3生成与排放特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昊 盘思伟 张凯 《广东电力》 2016年第7期39-43,共5页
采用控制冷凝法在某600 MW燃煤发电机组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脱硝反应器入口和出口、干式静电除尘器(dry eletrostatic precipitator,DESP)入口和出口、湿式静电除尘器(wet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WE... 采用控制冷凝法在某600 MW燃煤发电机组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脱硝反应器入口和出口、干式静电除尘器(dry eletrostatic precipitator,DESP)入口和出口、湿式静电除尘器(wet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WESP)入口和出口进行现场SO_3质量浓度测试,分析了锅炉的SO_3生成特性及各烟气处理设备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炉内燃烧过程会产生15.2~21.6 mg/m^3的SO_3,其生成质量浓度随负荷升高有所降低;SCR脱硝过程中部分SO_2转化为SO_3,导致SO_3质量浓度升高55.4%~58.3%;DESP、WFGD装置和WESP的SO_3脱除效率分别为44.67%~44.57%、74.1%~75.6%和51.4%~57.6%;WFGD装置对SO_3的脱除效率显著低于对SO2的脱除效率,而WESP对SO_2和SO_3的脱除效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SO3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反应器 湿法烟气脱硫装置 湿式静电除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