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贾谊政治思想的再发现 被引量:5
1
作者 邵金凯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31-134,共4页
贾谊的政治思想是与秦汉中央集权新体制紧密相连的。贾谊论秦之过的重点落在秦“不改暴政”上 ,暴政是由“弃礼义”造成的。因而 ,他为汉王朝制定了实施“仁义之政”和重建“礼制”的汉政和汉制。这正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也是贾谊为汉... 贾谊的政治思想是与秦汉中央集权新体制紧密相连的。贾谊论秦之过的重点落在秦“不改暴政”上 ,暴政是由“弃礼义”造成的。因而 ,他为汉王朝制定了实施“仁义之政”和重建“礼制”的汉政和汉制。这正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也是贾谊为汉王朝制定的“治安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谊 政治思想家 西汉 中国 古代 政治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判与超越——“西马”学者及西方左翼思想家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学明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29,共8页
苏东剧变后,围绕着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整体看法,在资本主义世界自身内部发出了两种截然有别的声音:第一种声音是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歌颂;第二种声音是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批判。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已成为今天人类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重要的... 苏东剧变后,围绕着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整体看法,在资本主义世界自身内部发出了两种截然有别的声音:第一种声音是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歌颂;第二种声音是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批判。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已成为今天人类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重要的课题,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为此,了解一下生活在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对当今资本主义的现实有着切身体验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和其他西方左翼思想家对当今资本主义的种种批评,倾听一下发自资本主义内部的"另一种声音",确实是非常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西方左翼思想家 当代资本主义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河之侧》的诗意蕴含与创作意义
3
作者 孙纪文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2-176,共5页
诗人导夫的《山河之侧》试图将览物之情与纵深的思想进行对接,表现出对历史、时代、国家命运和人生遭际的深深关切,映现出诗性与理性的融合之境。诗人西部情怀所凝结的感情基调互相依存,互相联系,共同构成吟唱之歌的浑厚声腔。《山河之... 诗人导夫的《山河之侧》试图将览物之情与纵深的思想进行对接,表现出对历史、时代、国家命运和人生遭际的深深关切,映现出诗性与理性的融合之境。诗人西部情怀所凝结的感情基调互相依存,互相联系,共同构成吟唱之歌的浑厚声腔。《山河之侧》为宁夏诗坛创作内容的多样化和风格的多元化提供了一种可能,也为考量宁夏诗人与20世纪80年代诗歌主潮之间的关联打开了一扇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河之侧》 沉思者 西部情怀 创作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复的“西学”思想探析
4
作者 庄友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4期130-135,共6页
严复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人物之一,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加速了他"西学"救国核心思想的形成。他通过著书、翻译来传播西方资产阶级"天赋人权"思想,反对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 严复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人物之一,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加速了他"西学"救国核心思想的形成。他通过著书、翻译来传播西方资产阶级"天赋人权"思想,反对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批判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力倡西学"愈愚"。严复的西学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亦有其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西学 愈愚 启蒙思想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上西方政治思想家关于教育对治理国家作用的论述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丹青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3-136,共4页
历史上西方政治思想家们在其政治观中都非常强调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这表明他们早已看到了教育对提高公民素质及其对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他们的观点尽管还不具有完整的系统性、科学性 。
关键词 西方历史时期 政治思想家 教育 国家治理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和“东方”的原初情感型构——评邓正来和刘小枫、甘阳“阅读西方”的不同论说
6
作者 吴彦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47-51,共5页
自清末西学东渐以来,关于东西方的文化和政治之异同的论争便不曾间断。在此期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研究西学或认识"西方"的基本路径。一种是以中-西思想之整体性比较为取向的西学研究路径,另一种是不加反思地接受西方的研究路... 自清末西学东渐以来,关于东西方的文化和政治之异同的论争便不曾间断。在此期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研究西学或认识"西方"的基本路径。一种是以中-西思想之整体性比较为取向的西学研究路径,另一种是不加反思地接受西方的研究路径。基于对前两种路径的不满,邓正来以及刘小枫和甘阳提出了新的有关"阅读西方"的论说。通过考察他们之间的异同以及通过考察他们所共同预设的基本前提,文章认为我们在阅读西方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甚至遗忘了自我在其中所起到的建构功能,不然,我们就可能会丧失一种基本的反思能力,进而丧失对于事实本身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西方 脉络化处理 个殊化研究 中西二元对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