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永探1井区二叠系火山岩储层物性下限研究
1
作者 肖光唯 赵峰 +2 位作者 夏茂龙 何开来 姚宇 《石化技术》 2025年第1期243-245,共3页
通过孔渗交会法、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孔饱法和气水相渗法等多种手段,对永探1井区二叠系火山岩储层的物性下限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火山岩储层的孔隙度下限为6.4%,渗透率下限为0.002 mD,含水饱和度上限为57.8%。具体而... 通过孔渗交会法、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孔饱法和气水相渗法等多种手段,对永探1井区二叠系火山岩储层的物性下限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火山岩储层的孔隙度下限为6.4%,渗透率下限为0.002 mD,含水饱和度上限为57.8%。具体而言,孔渗交会法揭示了储层中孔隙度与渗透率的显著拐点,而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则确定了有效孔隙通道的最小尺寸。结合孔饱法和气水相渗法的结果,进一步明确了储层含水饱和度的上限。这些研究成果为永探1井区火山岩的分类评价和有效储量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对该区域油气资源的认识和开发潜力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性下限 物性特征 火山岩储层 永探1井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西南山前地区柯克亚周缘叶探1井油气勘探重大突破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清华 杨海军 +5 位作者 李勇 蔡振忠 杨宪彰 谢会文 陈才 孙春燕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共16页
塔西南山前西昆仑冲断带柯东构造带叶探1井在二叠系普斯格组获得重大突破,标志着塔西南山前地区发现一个重要的勘探接替层系。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根据野外露头、钻井、地震等综合研究,对柯克亚周缘二叠系普斯格组的成藏条件进行再认识。... 塔西南山前西昆仑冲断带柯东构造带叶探1井在二叠系普斯格组获得重大突破,标志着塔西南山前地区发现一个重要的勘探接替层系。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根据野外露头、钻井、地震等综合研究,对柯克亚周缘二叠系普斯格组的成藏条件进行再认识。研究认为,研究区内二叠系普斯格组发育陆相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上段发育半深湖—深湖相烃源岩,面积1.0×10^(4)km^(2),厚度最大达到800m,集中段有机质丰度为0.92%~1.16%,以菌藻类生源为主,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型,有机质丰度高;普斯格组下段发育三角洲前缘、滨浅湖沙坝优质砂岩储层,砂体厚度为42.5~63m,砂地比为27%~47%,是一套分布较广的区域性储层,与普斯格组上段泥岩组成优质储盖组合;柯克亚周缘发育印支期、喜马拉雅期两期构造变形,古生界叠瓦冲断、强烈逆掩叠置,圈闭成排成带,喜马拉雅期进一步挤压抬升改造,局部复杂化,形成的叠瓦冲断带为勘探有利区。根据普斯格组天然气干燥系数分析,折算Ro为1.31%~1.42%,与下盘烃源岩成熟度相当,表明油气来自下盘逆掩叠置烃源岩,经历早油晚气的成藏过程,成藏具有“逆掩叠置下盘供烃、下生上储、断裂输导”的特点。综合分析认为该地区二叠系普斯格组圈闭成排成带分布,已发现圈闭9个,面积301km^(2),天然气资源量约为2930×10^(8)m^(3),凝析油资源量约为2×10^(8)t,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西南山前地区 柯克亚周缘 二叠系普斯格组 叶探1 重大发现 成藏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集矿区深部1煤层底板奥灰岩溶突水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韩锋 詹润 +3 位作者 孙贵 顾承串 李宏泽 雷震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80-1086,共7页
奥灰岩溶裂隙含水层是影响华北型煤矿深部开采的重要水害,在水-岩相互作用下奥灰含水层易导致煤层底板突水。为进一步认识奥灰岩溶突水问题,文章以新集矿区深部1煤层开采为例,利用矿区近些年最新积累的奥灰钻孔资料,选取断层强度指数、... 奥灰岩溶裂隙含水层是影响华北型煤矿深部开采的重要水害,在水-岩相互作用下奥灰含水层易导致煤层底板突水。为进一步认识奥灰岩溶突水问题,文章以新集矿区深部1煤层开采为例,利用矿区近些年最新积累的奥灰钻孔资料,选取断层强度指数、断层交叉点与尖灭点、含水层水压、富水性、隔水层等效厚度、脆塑比7个因素作为奥灰岩溶突水的主控因素,并结合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确定各主控因素影响权重。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空间分析功能建立各主控因素专题图,通过对专题栅格图归一化处理,将各主控因素按照权重进行空间复合叠加,最终获得1煤层底板奥灰岩溶突水危险性评价分区结果。将评价结果与突水系数法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可知,基于GIS的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方法更符合矿区实际地质情况,可以为矿区深部煤层开采与水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AHP) 地理信息系统(GIS) 新集矿区 1煤层 底板 奥陶系灰岩 突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chemical studies of the Silurian oil reservoir in the Well Shun-9 prospect area, Tarim Basin, NW China 被引量:4
4
作者 Song Daofu Li Meijun Wang T.–G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4期432-441,共10页
Commercial oil flow has been obtained from the sandstone reservoir of the Lower Silurian Kelpintag Formation in the Well Shun-9 prospect area.In the present studies,10 Silurian oil and oil sand samples from six wells ... Commercial oil flow has been obtained from the sandstone reservoir of the Lower Silurian Kelpintag Formation in the Well Shun-9 prospect area.In the present studies,10 Silurian oil and oil sand samples from six wells in the area were analyzed for their molecular and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s,oil alteration(biodegradation),oil source rock correlation and oil reservoir filling direction.All the Silurian oils and oil sands are characterized by low Pr/Ph and C21/C23 tricyclic terpane(〈1.0) ratios,"V"-pattern C27-C29 steranes distribution,low C28-sterane and triaromatic dinosterane abundances and light δ13C values,which can be correlated well with the carbonate source rock of the O3 l Lianglitage Formation.Different oil biodegradation levels have also been confirmed for the different oils/oil sands intervals.With the S1k2 seal,oils and oil sands from the S1k1 interval of the Kelpintag Formation have only suffered light biodegradation as confirmed by the presence of "UCM" and absence of 25-norhopanes,whereas the S1k3-1 oil sands were heavily biodegraded(proved by the presence of 25-norhopanes) due to the lack of the S1k2 seal,which suggests a significant role of the S1k2 seal in the protection of the Silurian oil reservoir.Based on the Ts/(Ts+Tm) and 4-/1-MDBT ratios as reservoir filling tracers,a general oil filling direction from NW to SE has been also estimated for the Silurian oil reservoir in the Well Shun-9 prospect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urian oil reservoir Well shun-9 prospect area geochemistry oil source rock correlation alteration oil reservoir filing dir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KIM-1、TG/Cys C和尿ACR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李坤 赵维丽 +3 位作者 张培 徐运强 柴雪姣 张婷婷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21期28-34,共7页
目的探讨尿肾损伤分子-1(KIM-1)、三酰甘油/胱抑素C(TG/Cys C)与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联合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的诊断价值,为避免临床延误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200例作为... 目的探讨尿肾损伤分子-1(KIM-1)、三酰甘油/胱抑素C(TG/Cys C)与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联合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的诊断价值,为避免临床延误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200例作为肾损伤组,按4∶1匹配原则选取糖尿病不伴肾损伤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2组一般资料、尿KIM-1、TG/Cys C、尿ACR,分析肾损伤组尿KIM-1、TG/Cys C与尿ACR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尿KIM-1、TG/Cys C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影响,分析尿KIM-1、TG/Cys C、尿ACR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价值。结果肾损伤组高血压病患者占比、糖化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病程长于对照组(P<0.05,P<0.01);肾损伤组尿KIM-1、尿ACR高于对照组,TG/Cys C低于对照组(P<0.01);肾损伤组尿KIM-1与尿ACR呈正相关(r=0.749,P<0.001),TG/Cys C与尿ACR呈负相关(r=-0.693,P<0.001);尿KIM-1、TG/Cys C是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尿KIM-1+TG/Cys C+尿ACR联合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尿KIM-1+TG/Cys C、尿KIM-1+尿ACR、TG/Cys C+尿ACR。结论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尿KIM-1、TG/Cys C与尿ACR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尿肾损伤分子-1 三酰甘油/胱抑素C 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 糖化血红蛋白 早期诊断 曲线下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叶1号’异地生长鲜叶品质成分研究初探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霈菲 吕杨俊 +7 位作者 宿迷菊 蒋玉兰 潘俊娴 王盈峰 赖建红 夏兵 张士康 朱跃进 《茶叶》 2024年第2期77-82,共6页
从2021年开始,项目组连续三年对安吉‘白叶1号’捐苗种植地的贵州普安、雷山、沿河,湖南古丈,四川青川三省五县和安吉原产地的茶树生长习性和品质进行跟踪研究。本文总结2023年春浙江、贵州和湖南茶鲜叶品质主要成分,按安吉白茶采摘标... 从2021年开始,项目组连续三年对安吉‘白叶1号’捐苗种植地的贵州普安、雷山、沿河,湖南古丈,四川青川三省五县和安吉原产地的茶树生长习性和品质进行跟踪研究。本文总结2023年春浙江、贵州和湖南茶鲜叶品质主要成分,按安吉白茶采摘标准采一芽二叶,分析了鲜叶中水浸出物等主要理化成分的含量以及异地生长的‘白叶1号’茶鲜叶品质差异。结果显示,2023年春茶‘白叶1号’异地与原产地鲜叶理化成分在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和茶氨酸含量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原产地的水浸出物总量>42%,游离氨基酸含量>4.5%,茶氨酸含量>2.5%;茶苗受捐地水浸出物含量>37%,游离氨基酸含量>5.5%,茶氨酸含量>3.0%;非基地水浸出物含量>36%,游离氨基酸含量>4.0%,茶氨酸含量>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叶1 异地 茶鲜叶 长势 理化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北1号走滑断裂带分段差异活动特征及其控藏效应 被引量:1
7
作者 古再丽努尔·艾尔肯 曹自成 +4 位作者 耿锋 骆福嵩 唐大卿 伍亮 王玮龙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9-598,共10页
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众多大型走滑断裂带是近年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文中通过对顺北1号走滑断裂带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及油气勘探实践,探讨了顺北1号走滑断裂带的差异活动特征及其控藏效应。研究表明:1)顺北1号走滑断... 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众多大型走滑断裂带是近年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文中通过对顺北1号走滑断裂带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及油气勘探实践,探讨了顺北1号走滑断裂带的差异活动特征及其控藏效应。研究表明:1)顺北1号走滑断裂带主要发育于下古生界,为一条大型左行走滑断裂带,平面展布具有分层差异性,在下古生界为线性展布,在上古生界呈雁列式展布。2)顺北1号走滑断裂带分段差异活动特征明显,研究区内可划分出张扭、压扭和纯走滑等3类12段。3)顺北1号走滑断裂带经历了多期构造演化,其中,加里东中期Ⅰ幕、加里东中期Ⅲ幕、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为顺北1号走滑断裂带的关键活动时期,此后的深埋阶段构造相对稳定,断裂活动微弱。4)顺北1号走滑断裂带沟通了寒武系优质烃源岩与奥陶系有利储集体,断裂带的分段差异活动造成了不同断裂段的断溶体发育程度的差异及油藏规模的差异。实钻数据表明,张扭段和压扭段油气富集程度高,纯走滑段较低。此外,主断裂与分支断裂交叉处通常高产,推测分支断裂规模及活动强弱控制了其油气富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活动 控藏效应 顺北地区 顺北1号走滑断裂带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砧1号/瑞香红在黄土高原不同产地果实品质差异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高天旭 孙鲁龙 +6 位作者 何肖肖 梁珂 龚钰博 刘振中 樊良栋 高华 赵政阳 《果树资源学报》 2024年第5期29-33,共5页
【目的】青砧1号是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果茶研究所培育的具有无融合生殖特性的矮化砧木,与多数品种表现出良好的亲和性与适应性,具有无支架栽培的潜力。瑞香红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育的优质晚熟苹果新品种,为探究青砧1号/瑞香红组合在... 【目的】青砧1号是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果茶研究所培育的具有无融合生殖特性的矮化砧木,与多数品种表现出良好的亲和性与适应性,具有无支架栽培的潜力。瑞香红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育的优质晚熟苹果新品种,为探究青砧1号/瑞香红组合在不同产地的栽培表现,研究以黄土高原地区4个地区的苹果园为研究对象,对主要品质性状进行分析。【方法】对甘肃庆城、渭南白水、铜川宜君、宝鸡千阳4个产区青砧1号/瑞香红的果个、果形、果实色泽和内在品质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并对不同产区青砧1号/瑞香红的果实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结果表明,甘肃庆城地区的青砧1号/瑞香红果实综合品质较好,体现在单果质量高,果实硬度低,果面着色好以及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高等方面;宝鸡千阳地区的果实综合品质较差,表现为硬度大,酸度高,果面颜色暗。【结论】研究可为苹果新优品种的推广和无支架矮化栽培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瑞香红 青砧1 产地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级别逆断层对页岩气富集高产影响研究——以四川盆地东南缘南川地区平桥东1断层为例
9
作者 高全芳 张培先 +2 位作者 关琳琳 李彦婧 倪锋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8-467,共10页
南川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南缘的复杂构造区,低级别逆断层较为发育,基于区域构造分析及构造精细解释开展逆断层形成机制及分布规律研究,并结合地震属性预测、钻井、压裂及试气试采等资料,以平桥东1断层为例,开展了低级别逆断层对页岩储集... 南川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南缘的复杂构造区,低级别逆断层较为发育,基于区域构造分析及构造精细解释开展逆断层形成机制及分布规律研究,并结合地震属性预测、钻井、压裂及试气试采等资料,以平桥东1断层为例,开展了低级别逆断层对页岩储集性能、保存条件、压裂改造影响的分析,以揭示其对页岩气富集高产的影响。研究表明:南川地区低级别逆断层的形成主要受控于燕山中期—燕山晚期的江南—雪峰隆起的陆内造山作用的远程传导以及区域挤压应力场的变化影响,其走向整体呈北东向、北北东向,断层规模较小。平桥东1断层伴生大量天然裂缝,有效改善了储集性能,且未破坏保存条件,有利于页岩气富集成藏、地应力释放及压裂改造形成复杂缝网,实现单井高产。低级别断层附近可作为目标优选和井位部署的有利区,有效指导了复杂构造区页岩气勘探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川地区 平桥东1断层 低级别逆断层 页岩气 富集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Test Area of Suizhong 36-1 Oil Field Fully Under Commission
10
作者 Yan Hao 《China Oil & Gas》 CAS 1995年第3期14-14,共1页
TheTestAreaofSuizhong36-1OilFieldFullyUnderCommission¥//Suizhong36-lOilfieldlocatedin.LiaodongGulf,coveringa... TheTestAreaofSuizhong36-1OilFieldFullyUnderCommission¥//Suizhong36-lOilfieldlocatedin.LiaodongGulf,coveringanareaof48km2Theo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ST The Test area of Suizhong 36-1 Oil Field Fully Under Commis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1卫星影像的青岛市冬小麦种植面积变化动态监测
11
作者 刘学刚 李峰 王倩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74-80,86,共8页
为准确获取青岛市冬小麦种植面积及空间分布变化特点,帮助相关部门优化种植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研究利用GF-1 WFV卫星遥感影像,选择青岛市2014—2021年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提取的最佳时相,采用图像监督分类法提取冬小麦的种植面积,并... 为准确获取青岛市冬小麦种植面积及空间分布变化特点,帮助相关部门优化种植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研究利用GF-1 WFV卫星遥感影像,选择青岛市2014—2021年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提取的最佳时相,采用图像监督分类法提取冬小麦的种植面积,并通过分类后比较法分析小麦种植面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14—2021年青岛市冬小麦的种植面积为21.7万~24.8万hm^(2),2016年小麦种植面积最大,2020年最小,每年冬小麦种植面积波动范围为0.3万~2.7万hm^(2);遥感提取的种植面积与统计部门提供的种植面积误差较小,误差百分率不超过6.5%;小麦与其他地物类型之间相互转换的差异很小,2014—2021年逐年小麦转为其他地物的面积变化范围为8.0万~10.9万hm^(2),其他地物转为小麦的面积变化范围为7.9万~11.4万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1卫星影像 青岛市 冬小麦 种植面积 动态监测 监督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1 WFV的漫湾养殖区悬浮物浓度估算研究
12
作者 徐耀汉 姚月 +4 位作者 邢晓达 闫冬梅 刘慎栋 田东坡 朱晓丹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3-80,共8页
网箱养殖对区域水环境影响较大,研究网箱养殖区水质参数变化规律对于认知区域性水产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采用GF-1WFV数据,针对漫湾库区近年成倍增长的网箱养殖区,构建了网箱养殖区总悬浮物浓度反演模型。结果表明:... 网箱养殖对区域水环境影响较大,研究网箱养殖区水质参数变化规律对于认知区域性水产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采用GF-1WFV数据,针对漫湾库区近年成倍增长的网箱养殖区,构建了网箱养殖区总悬浮物浓度反演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反演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9.65%,均方根误差为0.33 mg/L。依据构建的反演模型与卫星影像反演了漫湾网箱养殖区的总悬浮物浓度,分析了库区和不同网箱体位置的总悬浮物浓度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漫湾库区和不同网箱体位置的悬浮物浓度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网箱体总悬浮物浓度未因养殖局部“圈定”现象而出现异常,但比库区河流整体悬浮物浓度要小,主要因其总悬浮物浓度变化主要受降水、地表径流、水流流速等影响,网箱养殖会降低其对局部“圈定”区的总悬浮物浓度的影响。研究对漫湾库区和网箱养殖区总悬浮物浓度变化规律认识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后续将发展多源遥感数据的水质参数遥感估算模型,用于漫湾网箱养殖区水环境变化规律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1WFV 总悬浮物浓度 网箱养殖 漫湾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起地区长6_(1)致密储层特征及成因机制
13
作者 袁方 李元昊 +2 位作者 任雄风 郭秀 冯剑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4期99-104,共6页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吴起地区低渗、特低渗油藏建产比例逐年降低,储量品位持续下降,长6油藏作为建产主力层系,具有平面上分布广、纵向上厚度较大的特点,但储层微观特征研究相对薄弱,引起长6储层致密的原因尚不明确等问题,需进一步...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吴起地区低渗、特低渗油藏建产比例逐年降低,储量品位持续下降,长6油藏作为建产主力层系,具有平面上分布广、纵向上厚度较大的特点,但储层微观特征研究相对薄弱,引起长6储层致密的原因尚不明确等问题,需进一步开展储层特征研究,明确储层致密成因,为储层预测等提供依据。本文充分利用测录井、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对吴起地区长6_(1)储层开展地层划分对比、沉积特征、储层特征等研究,认为研究区长6_(1)时期属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储层喉道细、分选差,属低孔-超低渗储层。导致该区储层致密的主要因素为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构造作用,沉积相控制着储层原始物性,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物性最好;成岩过程中,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是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溶蚀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可有效改善储层物性;区内可见高角度裂缝和垂直裂缝发育,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起地区 长6_(1)储层 沉积 致密 成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水地区Z183区块长7_(1)深水重力流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及影响因素
14
作者 王春林 魏钦廉 +1 位作者 章宏波 郭文杰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4年第4期51-58,共8页
为解决致密储层开发中因非均质性造成的小层突进与平面舌进等问题,根据岩心、高压压汞、测井等资料,采用储层地质方法,从层内、层间与平面3个方面描述了合水地区Z183区块长7_(1)储层的宏观非均质性,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区块内存... 为解决致密储层开发中因非均质性造成的小层突进与平面舌进等问题,根据岩心、高压压汞、测井等资料,采用储层地质方法,从层内、层间与平面3个方面描述了合水地区Z183区块长7_(1)储层的宏观非均质性,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区块内存在2类层内夹层,其中泥质夹层分布相对较广。区块内可识别4类砂体构型,间隔叠加厚砂—薄泥互层型分布最广。区块内砂质碎屑流成因砂体分布范围最广。研究区储层整体具有强非均质性,其物性变化主要受砂质碎屑流微相与压实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水地区 长7_(1)亚段 致密砂岩 深水重力流 宏观非均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泸州地区五峰组-龙一_(1)亚段页岩气地质特征与富集高产主控因素
15
作者 胡曦 李亚丁 +3 位作者 但霞 王佳鑫 邱峋晰 王震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4年第4期15-23,共9页
近年来,四川盆地泸州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龙一_(1)亚段多口页岩气井测试获得高产气流,展示了该区良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前景。为了更好地推进该区页岩气高效勘探与精细开发,以泸州地区五峰组-龙一_(1)亚段富有机质页岩... 近年来,四川盆地泸州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龙一_(1)亚段多口页岩气井测试获得高产气流,展示了该区良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前景。为了更好地推进该区页岩气高效勘探与精细开发,以泸州地区五峰组-龙一_(1)亚段富有机质页岩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小层和沉积微相纵横向展布特征、不同沉积微相页岩储层品质差异性,明确了研究区优势页岩沉积微相和页岩气富集高产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泸州地区五峰组-龙一1亚段可细分为五峰组、龙一_(1)^(1)小层、龙一_(1)^(2)小层、龙一_(1)^(3)小层、龙一_(1)^(4)小层5个层段,其岩性、电性、生物化石等特征具有分段性;②研究区五峰组-龙一_(1)亚段共发育9种沉积微相,其中强还原泥质硅质陆棚、强还原含粉砂硅质陆棚、强还原粉砂质钙质-硅质陆棚为最优势沉积微相,页岩具有高有机碳含量、高孔隙度、高含气性、高脆性的“四高”特征,主要发育于龙一_(1)亚段1~3小层;③深水沉积强滞留环境是优质页岩发育和高产的基础,异常高压和高含气量是高产的保障,有效压裂效果是实现高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泸州地区 五峰组-龙一_(1)亚段 页岩气 地质特征 富集高产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滑断裂特征对油气勘探方向的选择——以塔中北坡顺1井区为例 被引量:30
16
作者 李萌 汤良杰 +3 位作者 李宗杰 甄素静 杨素举 田亚杰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3-121,共9页
通过三维地震精细解释,运用断距分析、断层生长指数等方法,探讨了塔中北坡顺1井区走滑断裂的几何学特征、活动期次及其成因机制。该区走滑断裂及其伴生构造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同时又具有分段差异:西段构成基底走滑卷入的"负花状&q... 通过三维地震精细解释,运用断距分析、断层生长指数等方法,探讨了塔中北坡顺1井区走滑断裂的几何学特征、活动期次及其成因机制。该区走滑断裂及其伴生构造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同时又具有分段差异:西段构成基底走滑卷入的"负花状"构造,东段则表现为盖层滑脱型。加里东中期(Ⅲ幕)基底走滑断裂已开始活动;海西早期,走滑断裂再次活动,上奥陶统桑塔木组厚层泥岩起到滑脱层的作用,基底走滑断裂剪切引起的盖层变形,在志留系发育伴生雁列正断层及其地堑、地垒组合;海西末期,挤压应力沿NE走向释放减弱而出现构造分异,基底走滑断裂西段再次复活,并与雁列正断裂上下贯通构成"负花状"构造;之后在印支期持续活动,发育断层相关褶皱等。海西末期―印支期,基底卷入型走滑断裂油气运移通道的开启、志留系等构造圈闭的定型与主成藏期具备良好的时空配置关系,走滑断裂附近可发育奥陶系岩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地质 走滑断裂 断裂特征 1井区 塔中北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庆探1井区山1段储层砂体构型发育特征及模式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雷 余威 +3 位作者 陈江萌 张建伍 马占荣 井向辉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0-81,93,I0005,共14页
选取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庆探1井区山1段为目的层位,以研究区钻井资料为基础,结合沉积学、岩石学及测井相等方法,分析庆探1井区山1段岩相、构型表征、砂体叠置关系及发育特征等,建立砂体构型模式。结果表明:庆探1井区山1段共识别9种岩... 选取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庆探1井区山1段为目的层位,以研究区钻井资料为基础,结合沉积学、岩石学及测井相等方法,分析庆探1井区山1段岩相、构型表征、砂体叠置关系及发育特征等,建立砂体构型模式。结果表明:庆探1井区山1段共识别9种岩相类型;其储层内部构型界面可划分为单层微相复合体(复合河道带)、单一微相复合体(单一河道带)、单一微相(单砂体)、砂坝增生体、岩石相、层系(纹层组)6级;共识别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及沿岸滩坝砂体3个Ⅳ级构型单元的单砂体,以及3种砂体叠置方式——切叠式、拼接式和孤立式;平面上,砂体主要以点状、条带状和面状展布;庆探1井区山1段沉积期主要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水动力较弱、河流携砂能量小,形成近源缓坡型曲流河三角洲沉积模式。该结果为陇东地区山1段储层内部构型研究和气藏精细描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 构型界面 储层构型 构型模式 1 庆探1井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粳稻区不同海拔对滇粳优1号稻米品质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国珍 刘吉新 +3 位作者 世荣 陈国新 廖新华 杜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35-137,共3页
将优质米新品种滇粳优1号种植在海拔1532~2109m范围内的18个试点,通过分析稻米外观品质、碾磨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初步得出如下结论:海拔高度对滇粳优1号外观品质、整精米率和食味品质影响较大;海拔与滇粳优1号外观品质和食... 将优质米新品种滇粳优1号种植在海拔1532~2109m范围内的18个试点,通过分析稻米外观品质、碾磨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初步得出如下结论:海拔高度对滇粳优1号外观品质、整精米率和食味品质影响较大;海拔与滇粳优1号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的相关显著,与其余品质性状的相关均不显著。最适滇粳优1号种植的海拔高度为1700~2000m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海拔高度 粳稻 滇粳优1号品种 稻米品质 外观品质 碾磨品质 直链淀粉含量 蛋白质含量 食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陈代谢GM(1,1)-Markov链模型的有效灌溉面积预测 被引量:5
19
作者 何自立 马孝义 +1 位作者 靳国云 甘学涛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7-110,共4页
采用新陈代谢GM(1,1)模型对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的动态变化进行初次拟合和预测,并根据有效灌溉面积时间序列波动的随机性,利用Markov链模型对新陈代谢GM(1,1)模型的残差进行修正,以概率形式确定出未来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的动态变化区间,并依... 采用新陈代谢GM(1,1)模型对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的动态变化进行初次拟合和预测,并根据有效灌溉面积时间序列波动的随机性,利用Markov链模型对新陈代谢GM(1,1)模型的残差进行修正,以概率形式确定出未来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的动态变化区间,并依此模型预测未来10年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结果准确可靠,可为区域水资源规划管理及农业发展规划决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灌溉面积 新陈代谢GM(1 1) MARKOV链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塞油田王窑地区长61^1储层物性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芳 张春生 +2 位作者 肖梦华 李莉 赵恩璋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3期55-59,共5页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压汞曲线等资料,系统地研究了安塞油田王窑地区长611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孔隙结构特征、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指出了有利的勘探目标区。综合评价认为:研究区长611储层砂岩类型以长石砂岩为主,孔隙...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压汞曲线等资料,系统地研究了安塞油田王窑地区长611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孔隙结构特征、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指出了有利的勘探目标区。综合评价认为:研究区长611储层砂岩类型以长石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为原生粒间孔隙、溶蚀粒间孔隙、溶蚀粒内孔隙、微裂缝等,砂岩储层的铸体薄片面孔率为0.98%~1.37%,平均孔喉半径较小,为典型的中—低孔、低渗储层;影响储层物性的因素主要为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学特征 孔隙结构 物性特征 长611储层 王窑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