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机器人产业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林婕 朱奥欣 +1 位作者 路继业 张勋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76-82,共7页
在技术迭代突破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中国机器人制造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文章基于中国机器人制造相关企业数据,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对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时空格局及演变特征进行研究,并运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研究结... 在技术迭代突破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中国机器人制造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文章基于中国机器人制造相关企业数据,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对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时空格局及演变特征进行研究,并运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1—2024年,中国机器人企业数量呈现从缓慢增长到快速增长的态势;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早期的集聚中心主要位于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东部地区,随后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核心城市扩展;时空地理加权回归分析发现,产业扶持政策对机器人企业选址决策影响最大,地区科技创新水平、信息化水平和金融水平对机器人企业集聚具有重要影响,而工资水平和全球化水平则对企业区位选择具有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产业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核密度估计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aR-WKDE单个期货合约动态基准保证金模型研究
2
作者 余方平 许文 迟国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4-256,共3页
以单个期货合约的对数涨跌率来反映合约的市场风险,借助VaR法和加权核估计法,并依据期货多头和空头损失不对称原则,建立了单个期货合约动态基准保证金确定模型,解决了合约每一交易日基准保证金的确定问题.该模型的特点一是借助加权核估... 以单个期货合约的对数涨跌率来反映合约的市场风险,借助VaR法和加权核估计法,并依据期货多头和空头损失不对称原则,建立了单个期货合约动态基准保证金确定模型,解决了合约每一交易日基准保证金的确定问题.该模型的特点一是借助加权核估计法预测合约涨跌率最大日亏损值,充分体现了涨跌率的实际走势,从而使VaR估计更加精确.二是提出了从多、空头风险值两个角度出发确定期货合约基准保证金思路,简化了SPAN和TIMS系统因设置多种价格风险情景而采用情景模拟法(SS)确定基准保证金的复杂性,保证了模型预测精度及准确性.三是借助大豆合约d0403实证研究及结果分析验证了模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货合约 基准保证金 风险价值(VaR) 加权核估计技术(wk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核密度估计的铁路外部环境风险评估方法
3
作者 张浩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6-172,共7页
为解决铁路外部环境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中精细度较低、针对性不强及靶向管控不足等问题,通过构建基于铁路外部环境隐患的加权核密度估计模型,提出适用于铁路外部环境空间的风险评估方法。选取试验区段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加权核密度估... 为解决铁路外部环境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中精细度较低、针对性不强及靶向管控不足等问题,通过构建基于铁路外部环境隐患的加权核密度估计模型,提出适用于铁路外部环境空间的风险评估方法。选取试验区段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加权核密度估计的铁路外部环境空间风险评估方法可以从空间维度精准地对铁路外部环境进行安全风险评估,通过网格化划分,实现了对铁路外部环境高、中、低风险区域的准确识别,提高了风险评估的针对性和精确度,可为铁路安全管理提供决策参考,进而提高铁路外部环境安全治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外部环境 风险评估 空间分析 加权核密度估计 隐患 网格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农业碳排放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4
作者 马海清 陈强强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79-892,共14页
探明农业碳排放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是有效消除碳减排目标核算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精准施策以实现农业碳减排目标的客观要求。在测算2014—2022年甘肃省农业碳排放基础上,运用莫兰指数分析碳排放时空分异特征,应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农业... 探明农业碳排放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是有效消除碳减排目标核算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精准施策以实现农业碳减排目标的客观要求。在测算2014—2022年甘肃省农业碳排放基础上,运用莫兰指数分析碳排放时空分异特征,应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农业碳排放动态演进趋势,构建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剖析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4—2022年甘肃省农业碳排放量总体趋于下降,畜牧养殖是主要排放源且其碳排放量呈增长趋势,区域农业碳排放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河西绿洲农业区>陇东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高寒牧区>陇南山地雨养农业区。(2)农业碳排放总量空间集聚性弱且集中在河西绿洲农业区,其中酒泉和张掖2市为高-低集聚,金昌市处于低-高集聚,其余区域无明显集聚性。(3)4个农业分区农业碳排放强度均呈递减态势,区域差异趋于缩小。(4)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农业产业结构、总人口数对农业碳排放具有减排效应,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农业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农业碳排放具有增量效应。从而,提出通过改良畜禽品种,实施适度规模养殖和全产业链精准经营管理来加大畜牧业减排降碳力度,减少化肥、农膜等农用物资的使用,推广绿色技术应用,以实现农业碳减排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农业碳排放系数 核密度估计 地理加权回归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旅游竞争力时空格局及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章杰宽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9-146,共18页
文章通过指标体系构建和熵权TOPSIS方法,分别评价了中国2011—2019年272个地级市的旅游竞争力和新质生产力水平,以此探讨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空间格局以及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东部高于... 文章通过指标体系构建和熵权TOPSIS方法,分别评价了中国2011—2019年272个地级市的旅游竞争力和新质生产力水平,以此探讨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空间格局以及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东部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无论是全国还是区域层面,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空间差异特征均十分显著;2)从全国尺度看,全国、区域和省际之间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差异逐渐增加,但是省内城市空间差异呈下降趋势,东部地区省内城市差异逐渐下降,西部地区则相反,全国和区域空间差异主要由省内城市差异引起;3)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自相关性较弱,在相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自相关的可能性高于地理距离相近和地理与经济距离同时相近的情形;4)新质生产力显著促进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升,该促进作用只在中部和西部地区以及旅游依赖型城市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空间分异格局和机理,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新质生产力提升路径建设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旅游竞争力 新质生产力 时空格局 熵权TOPSIS方法 核密度估计 泰尔指数 莫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曲熵权TOPSIS的中国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与时空演进研究
6
作者 张应青 许薇 +1 位作者 陈可男 罗明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33,共11页
“新”和“质”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涵,对其“新”的刻画可以从生产要素创新、科技革命性突破、产业深度转型3个维度进行系统构建,对其“质”的跃迁可通过双曲熵权TOPSIS方法以更好表现其跃进性和非线性特征。本文采用Dagum基尼系数法... “新”和“质”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涵,对其“新”的刻画可以从生产要素创新、科技革命性突破、产业深度转型3个维度进行系统构建,对其“质”的跃迁可通过双曲熵权TOPSIS方法以更好表现其跃进性和非线性特征。本文采用Dagum基尼系数法、Kernel核密度估计、莫兰指数和Markov链等方法,深入分析新质生产力的区域差异来源、动态演进趋势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新质生产力水平在2012~2023年间呈现整体提升态势,但区域间发展显著不平衡,且新质生产力的跃迁进一步加剧了区域差距和内部差异。时空演进分析揭示了不同区域呈现“差异化提升”与“内部极化”并存的动态过程,以及空间外部性在生产力跃迁中呈现复杂的“低锁定、高促进、远拔高”空间互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双曲熵权 TOPSIS 区域差异 Dagum基尼系数 时空演进 核密度估计 空间Markov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经济新动能的测度评价及动态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天桥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34,共13页
从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资本4个维度构建中国新经济新动能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测度中国新经济新动能发展指数,并借助核密度估计、泰尔指数和收敛模型分析中国新经济新动能的综合发展水平、地区差异及收敛性。结果表明,中... 从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资本4个维度构建中国新经济新动能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测度中国新经济新动能发展指数,并借助核密度估计、泰尔指数和收敛模型分析中国新经济新动能的综合发展水平、地区差异及收敛性。结果表明,中国新经济新动能整体呈稳步上升趋势,子系统呈现“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资本”的分布格局;三大区域新经济新动能差异显著,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发展态势。从地区差异角度而言,中国新经济新动能发展非均衡性逐步凸显,但未发生两极分化现象;中国新经济新动能总体差异呈下降趋势,主要来源为地区间差异。从收敛性看,全国以及三大区域新经济新动能具有显著的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趋势;不同区域新经济新动能条件β收敛具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经济 新动能 熵权TOPSIS 核密度估计 泰尔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 被引量:3
8
作者 何宜庆 廖焱 王璠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51,共11页
在构建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全国31个省份的2004—2021年面板数据,使用熵权TOPSIS法测度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分析我国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时空特征、区域差异以及分布动态演进,研究结果表明:地方高校高质... 在构建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全国31个省份的2004—2021年面板数据,使用熵权TOPSIS法测度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分析我国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时空特征、区域差异以及分布动态演进,研究结果表明: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不高但呈波动上升趋势;我国区域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不平衡,呈现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态势;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但有缩小的趋势,且西部和东北地区伴有极化情况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高质量发展 熵权TOPSIS法 Dagum基尼系数 kernel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的动态演进、结构差异与收敛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杨蕙宁 谷彦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67,共6页
文章从经济质效并增、全域美丽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精神生活富裕四个维度建立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使用熵权法计算2012—2021年全国及各省份共同富裕综合指数,利用Kernel密度估计、方差分解、变异系数与空间面板模型方... 文章从经济质效并增、全域美丽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精神生活富裕四个维度建立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使用熵权法计算2012—2021年全国及各省份共同富裕综合指数,利用Kernel密度估计、方差分解、变异系数与空间面板模型方法,探析共同富裕的动态演进特点、结构差异和收敛性。结果显示:共同富裕水平总体偏低,但呈显著攀升趋势;全国及三大地区的共同富裕水平存在不同极化特点;精神生活富裕是引致共同富裕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中部、西部地区共同富裕水平存在σ收敛;全国、中部与西部地区均存在β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熵权法 kernel密度估计 方差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水平测算、演变格局与收敛规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庄定鹏 廖东声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2,共10页
本文从新劳动者、新生产资料和新劳动对象3个维度,共25个子指标构建新质生产力指标体系,运用AHP-熵值法-博弈论组合赋权法对2010~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法、... 本文从新劳动者、新生产资料和新劳动对象3个维度,共25个子指标构建新质生产力指标体系,运用AHP-熵值法-博弈论组合赋权法对2010~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法、Moran’s I指数和收敛模型对我国及三大地区新质生产力演变格局和收敛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新质生产力水平在各个地区不断提升,尤其是东部地区高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和中、西部地区。而从区域差异来看,新质生产力的差异在各地区不断扩大,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在空间演变方面,各地区的新质生产力呈现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具有空间集聚特性,但集聚效应在逐年减弱。在收敛性方面,全国和三大地区新质生产力并未表现出σ收敛,但存在β收敛,其中西部地区的收敛速度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组合赋权法 kernel密度估计 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法 Moran’s I指数 时空演变 空间集聚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前视红外小目标跟踪 被引量:4
11
作者 魏长安 姜守达 孙超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63-767,共5页
针对前视红外图像中小目标较难跟踪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核密度估计的跟踪方法.融合灰度与局部加权灰度信息熵特征,对目标模板与候选目标区域进行核密度估计,通过均值偏移算法最小化目标候选区域的核密度分布与模板的核密度分布之间的... 针对前视红外图像中小目标较难跟踪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核密度估计的跟踪方法.融合灰度与局部加权灰度信息熵特征,对目标模板与候选目标区域进行核密度估计,通过均值偏移算法最小化目标候选区域的核密度分布与模板的核密度分布之间的距离来实现跟踪.跟踪过程中,由于受光照、遮挡等因素影响,目标特征可能发生渐变或突变,以Bhattacharyya系数为准则,对目标模板进行自动更新,解决了不能及时更新或过更新引起跟踪失败的问题.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能够对前视红外小目标进行鲁棒的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目标跟踪 核密度估计 局部加权灰度信息熵 模板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核密度估计的自适应运动前景检测方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蒋鹏 金炜东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69-775,共7页
为解决监控视频背景初始化过程中前景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核密度估计(KDE)的自适应运动前景检测方法.该方法对时间域变化稳定的像素值进行加权,并利用核密度估计构建背景模型,避免了背景初始化过程中前景的干扰.基于该背景模... 为解决监控视频背景初始化过程中前景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核密度估计(KDE)的自适应运动前景检测方法.该方法对时间域变化稳定的像素值进行加权,并利用核密度估计构建背景模型,避免了背景初始化过程中前景的干扰.基于该背景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阈值设定策略.该策略根据前景空间分布的连续性自适应获得前景阈值,填充前景中的"孔",并更新阈值.实验结果表明:即使场景中存在运动前景,该方法能够在多种场景下获得90%以上的查准率和查全率,其性能优于传统的背景差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差 加权核密度估计 自适应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核密度估计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夏桂华 杨楠 +1 位作者 蔡成涛 徐从营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73-1977,共5页
为了增强核密度估计目标检测算法在实时监控系统的应用性能,在提高检测效果的同时减少运算量,提出一种改进的核密度估计目标检测算法。对原核密度算法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其原始样本是造成算法运算量大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 为了增强核密度估计目标检测算法在实时监控系统的应用性能,在提高检测效果的同时减少运算量,提出一种改进的核密度估计目标检测算法。对原核密度算法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其原始样本是造成算法运算量大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典型采样与多样性权值的改进核密度估计目标检测算法。提出更加灵活的样本更新方法,可随着背景变化快速更新样本信息,抗背景扰动效果明显。针对算法基于样本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样本的阀值分割方法,该方法能更好的与核密度估计算法融合,从而提高检测效果。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非参数模型 核密度估计 典型采样 多样性权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 被引量:23
14
作者 吕荣杰 郝力晓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76-84,共9页
科学有效测度人工智能发展水平是响应国家科技战略的有益尝试。运用熵权法,从制度环境、基础设施、技术创新和生产应用4个维度测度2003—2018年中国省际人工智能发展指数,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对其区域差异和动态演进进... 科学有效测度人工智能发展水平是响应国家科技战略的有益尝试。运用熵权法,从制度环境、基础设施、技术创新和生产应用4个维度测度2003—2018年中国省际人工智能发展指数,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对其区域差异和动态演进进行进一步探究。结果表明,北京、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属于人工智能发展领跑者,山东、辽宁、天津、四川、重庆、湖南、湖北、陕西、福建属于追赶者,其余省份属于落后者;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区域差异较大,其中,东—西、东—中、东—东北差异是发展差异的主要来源,东部地区内差异和西部地区内差异为次要来源;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可以分为2003—2006年、2007—2010年、2011—2014年和2015—2018年4个阶段;考察期内,东部地区人工智能发展呈现出扩展效应,东北地区呈现出两极分化效应,中部地区扩展效应和回程效应相当,西部地区呈现出多极化效应。结论可为健全科技评价体系提供理论参考,为研究人工智能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提供实证数据,为系统布局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优势提供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熵权法 Dagum基尼系数 核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江南市镇发展动力机制分析(1736—1949年)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浩东 张伟然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6-87,共12页
为揭示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江南市镇分布演变的驱动力并展现其时空演变过程,分别以1736-1850年和1851-1949年的市镇数量为因变量,以其所对应的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河流密度和海拔中位数为自变量,建立了江南市镇数量演变的时空模型(... 为揭示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江南市镇分布演变的驱动力并展现其时空演变过程,分别以1736-1850年和1851-1949年的市镇数量为因变量,以其所对应的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河流密度和海拔中位数为自变量,建立了江南市镇数量演变的时空模型(GWR模型);再将市镇核密度图和产业区图进行叠加,以观察产业因素对市镇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1736-1850年,江南地区市镇分布存在空间集聚性;1851-1949年,集聚性有所降低.(2)江南人口增长较为稳定地驱动全局市镇数量增长.(3)1736-1850年,河流密度显著地驱动了江南东部地区的市镇增长.(4)1851-1949年,江南东部部分地区河流密度与本地市镇数量增长之间转为负相关关系.(5)1851-1949年,环太湖地区及江南西北地区的河流密度显著地驱动市镇数量增长.(6)未能纳入GWR模型分析的区域中所出现的市镇数量爆发性增长现象与当地植棉业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自相关 地理加权回归 核密度估计法 清代 民国 江南 市镇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耦合协调发展:分布动态、空间差异及收敛性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周利平 左缘缘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8-113,共16页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耦合协调发展对于加快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重构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权TOPSIS法、耦合协调度模型、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法、σ收敛法和空间β收敛...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耦合协调发展对于加快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重构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权TOPSIS法、耦合协调度模型、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法、σ收敛法和空间β收敛法,探究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动态演变轨迹、地区差异性来源和收敛效应.结果表明:耦合协调度存在逐年递增趋势,呈现“高耦合度—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低耦合协调度”的特征,还具有“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并且大多数省份耦合协调类型都有向更高阶段跃升的态势;除中部地区核密度曲线带宽扩大外,其余地区都出现“曲线右移,宽度收窄,拖尾现象不显著”的特点;地区差异性主要来源于地区间,地区内差距次之,超变密度最小;全国及4大地区的耦合协调度都存在显著的σ收敛和空间β收敛趋势.据此,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实现城乡共同富裕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动态演进 地区差异 收敛效应 熵权TOPSIS法 耦合协调度模型 kernel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网络模型的国际科学合作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海生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1-96,109,共7页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数据源,采用加权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国际科学合作网络。从网络分析的角度,研究各国在合作网络中的重要性,揭示了合作网络中的社团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合作网络的密度在逐年增加,各国的合作范围、合作强度逐年...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数据源,采用加权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国际科学合作网络。从网络分析的角度,研究各国在合作网络中的重要性,揭示了合作网络中的社团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合作网络的密度在逐年增加,各国的合作范围、合作强度逐年增强,跨国合作呈现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但整体格局未发生根本性变化;社团结构的形成受地域、文化、语言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和经济区域化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合作 加权网络 H度 核度 核密度估计 社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加权t-SNE算法及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夏丽莎 方华京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078-2081,共4页
对随机邻域嵌入算法(SNE)中的距离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Manhattan距离的加权t-SNE(Mwt-SNE)算法。使用受空间维数影响较小的Manhattan距离作为度量方式,使用K-均值聚类算法将高维空间数据样本点距离分为三类,基于表格法进行权重参数寻... 对随机邻域嵌入算法(SNE)中的距离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Manhattan距离的加权t-SNE(Mwt-SNE)算法。使用受空间维数影响较小的Manhattan距离作为度量方式,使用K-均值聚类算法将高维空间数据样本点距离分为三类,基于表格法进行权重参数寻优与加权,以加权相对Manhattan距离代替欧氏绝对距离计算相似度条件概率,从而增大数据对象之间的区分度,提升降维效果,增强分类显著性。提出基于Mwt-SNE算法的在线故障诊断模型,使用核密度估计(KDE)确定控制限并进行在线监控。TE化工过程实验表明,Mwt-SNE算法能有效降低误报率和漏报率,从而提高故障诊断稳定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加权t-SNE Manhattan距离 核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韧性的动态演进特征与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宋玉臣 孙弘远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9-114,共6页
面对各种复杂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强中国经济韧性是抵御风险冲击的必要条件,也是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文章基于复杂系统视角,选择熵权TOPSIS法从六个维度测度了1998—2021年中国经济韧性的动态演进特征,运用空间Kernel... 面对各种复杂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强中国经济韧性是抵御风险冲击的必要条件,也是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文章基于复杂系统视角,选择熵权TOPSIS法从六个维度测度了1998—2021年中国经济韧性的动态演进特征,运用空间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得到了中国经济韧性的区域差异,使用李雅普诺夫指数分析了中国经济韧性区域差异的动态演进特征。研究发现:中国经济韧性呈动态上升态势,且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整体韧性及各子维度韧性显著提升;中国经济韧性的东、中、西部地区差异问题仍较为突出,且西部地区内部差异较大,经济韧性的稳定性较弱;中国经济韧性区域差异的动态演进呈现收敛趋势,这为改善中国经济基本面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韧性 动态演进 区域差异 熵权TOPSIS法 空间kernel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水平测度、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 被引量:5
20
作者 蔡迎旗 张春艳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20,30,共11页
构建学前教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10-2020年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对全国、各地区、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学前教育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核密度估计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进行测度... 构建学前教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10-2020年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对全国、各地区、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学前教育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核密度估计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水平偏低,但提升迅速,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发展尤为快速;学前教育发展的区域均衡性增强,但中部地区与东北地区、西部地区差距扩大,中部地区的两极化趋势加强,西部各省差异趋于扩大,出现两极化现象。应强化省级政府的统筹作用,确保学前教育经费投入,补齐师资队伍短板,助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根据各地发展现状精准施策,促进自主发展,最终实现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发展 指标体系 熵权法 Dagum基尼系数 核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