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机器人产业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林婕 朱奥欣 +1 位作者 路继业 张勋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76-82,共7页
在技术迭代突破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中国机器人制造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文章基于中国机器人制造相关企业数据,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对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时空格局及演变特征进行研究,并运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研究结... 在技术迭代突破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中国机器人制造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文章基于中国机器人制造相关企业数据,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对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时空格局及演变特征进行研究,并运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1—2024年,中国机器人企业数量呈现从缓慢增长到快速增长的态势;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早期的集聚中心主要位于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东部地区,随后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核心城市扩展;时空地理加权回归分析发现,产业扶持政策对机器人企业选址决策影响最大,地区科技创新水平、信息化水平和金融水平对机器人企业集聚具有重要影响,而工资水平和全球化水平则对企业区位选择具有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产业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核密度估计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智慧专业化水平测度及趋势演进
2
作者 邓如梦 钟书华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00-104,共5页
文章在界定制造业智慧专业化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制造业智慧专业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TOPSIS法、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Kernel密度估计测度并考察了中国制造业智慧专业化水平及其空间非均衡性与趋势演进。研究结果表明:(1... 文章在界定制造业智慧专业化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制造业智慧专业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TOPSIS法、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Kernel密度估计测度并考察了中国制造业智慧专业化水平及其空间非均衡性与趋势演进。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各省份制造业智慧专业化水平提升缓慢,区域制造业智慧专业化水平呈现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降低的阶梯分布格局,各省份制造业智慧专业化水平和发展速度存在较大差距。(2)中国制造业智慧专业化水平总体基尼系数呈现下降趋势,主要表现为四大地区制造业智慧专业化水平非均衡性有所缓解,区域间差异是四大地区制造业智慧专业化水平差异的主要来源,但差异贡献呈下降趋势。(3)除东北地区外,其他地区制造业智慧专业化水平绝对差异均呈现缩小趋势,全国整体及东部和中部地区制造业智慧专业化水平未呈现极化现象,西部地区制造业智慧专业化水平在个别年份上呈现双极化现象,而东北地区制造业智慧专业化水平多极分化趋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智慧专业化水平 熵权TOPSIS Dagum基尼系数 kernel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核密度估计的铁路外部环境风险评估方法
3
作者 张浩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6-172,共7页
为解决铁路外部环境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中精细度较低、针对性不强及靶向管控不足等问题,通过构建基于铁路外部环境隐患的加权核密度估计模型,提出适用于铁路外部环境空间的风险评估方法。选取试验区段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加权核密度估... 为解决铁路外部环境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中精细度较低、针对性不强及靶向管控不足等问题,通过构建基于铁路外部环境隐患的加权核密度估计模型,提出适用于铁路外部环境空间的风险评估方法。选取试验区段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加权核密度估计的铁路外部环境空间风险评估方法可以从空间维度精准地对铁路外部环境进行安全风险评估,通过网格化划分,实现了对铁路外部环境高、中、低风险区域的准确识别,提高了风险评估的针对性和精确度,可为铁路安全管理提供决策参考,进而提高铁路外部环境安全治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外部环境 风险评估 空间分析 加权核密度估计 隐患 网格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农业碳排放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4
作者 马海清 陈强强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79-892,共14页
探明农业碳排放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是有效消除碳减排目标核算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精准施策以实现农业碳减排目标的客观要求。在测算2014—2022年甘肃省农业碳排放基础上,运用莫兰指数分析碳排放时空分异特征,应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农业... 探明农业碳排放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是有效消除碳减排目标核算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精准施策以实现农业碳减排目标的客观要求。在测算2014—2022年甘肃省农业碳排放基础上,运用莫兰指数分析碳排放时空分异特征,应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农业碳排放动态演进趋势,构建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剖析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4—2022年甘肃省农业碳排放量总体趋于下降,畜牧养殖是主要排放源且其碳排放量呈增长趋势,区域农业碳排放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河西绿洲农业区>陇东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高寒牧区>陇南山地雨养农业区。(2)农业碳排放总量空间集聚性弱且集中在河西绿洲农业区,其中酒泉和张掖2市为高-低集聚,金昌市处于低-高集聚,其余区域无明显集聚性。(3)4个农业分区农业碳排放强度均呈递减态势,区域差异趋于缩小。(4)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农业产业结构、总人口数对农业碳排放具有减排效应,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农业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农业碳排放具有增量效应。从而,提出通过改良畜禽品种,实施适度规模养殖和全产业链精准经营管理来加大畜牧业减排降碳力度,减少化肥、农膜等农用物资的使用,推广绿色技术应用,以实现农业碳减排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农业碳排放系数 核密度估计 地理加权回归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权N-W核估计量的渐近正态性研究
5
作者 张颖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33,共4页
文章利用改进了的N-W核估计量—加权N-W核估计量来估计回归函数,在给定的条件下,证明了加权N-W核估计量的渐近正态性,并通过模拟研究得出,利用非参数核估计法估计回归函数时,加权N-W核估计量要优于N-W核估计量。
关键词 n-w核估计量 加权n-w核估计量 回归函数 渐近正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旅游竞争力时空格局及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章杰宽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9-146,共18页
文章通过指标体系构建和熵权TOPSIS方法,分别评价了中国2011—2019年272个地级市的旅游竞争力和新质生产力水平,以此探讨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空间格局以及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东部高于... 文章通过指标体系构建和熵权TOPSIS方法,分别评价了中国2011—2019年272个地级市的旅游竞争力和新质生产力水平,以此探讨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空间格局以及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东部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无论是全国还是区域层面,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空间差异特征均十分显著;2)从全国尺度看,全国、区域和省际之间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差异逐渐增加,但是省内城市空间差异呈下降趋势,东部地区省内城市差异逐渐下降,西部地区则相反,全国和区域空间差异主要由省内城市差异引起;3)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自相关性较弱,在相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自相关的可能性高于地理距离相近和地理与经济距离同时相近的情形;4)新质生产力显著促进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升,该促进作用只在中部和西部地区以及旅游依赖型城市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空间分异格局和机理,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新质生产力提升路径建设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旅游竞争力 新质生产力 时空格局 熵权TOPSIS方法 核密度估计 泰尔指数 莫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曲熵权TOPSIS的中国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与时空演进研究
7
作者 张应青 许薇 +1 位作者 陈可男 罗明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33,共11页
“新”和“质”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涵,对其“新”的刻画可以从生产要素创新、科技革命性突破、产业深度转型3个维度进行系统构建,对其“质”的跃迁可通过双曲熵权TOPSIS方法以更好表现其跃进性和非线性特征。本文采用Dagum基尼系数法... “新”和“质”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涵,对其“新”的刻画可以从生产要素创新、科技革命性突破、产业深度转型3个维度进行系统构建,对其“质”的跃迁可通过双曲熵权TOPSIS方法以更好表现其跃进性和非线性特征。本文采用Dagum基尼系数法、Kernel核密度估计、莫兰指数和Markov链等方法,深入分析新质生产力的区域差异来源、动态演进趋势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新质生产力水平在2012~2023年间呈现整体提升态势,但区域间发展显著不平衡,且新质生产力的跃迁进一步加剧了区域差距和内部差异。时空演进分析揭示了不同区域呈现“差异化提升”与“内部极化”并存的动态过程,以及空间外部性在生产力跃迁中呈现复杂的“低锁定、高促进、远拔高”空间互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双曲熵权 TOPSIS 区域差异 Dagum基尼系数 时空演进 核密度估计 空间Markov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 被引量:3
8
作者 何宜庆 廖焱 王璠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51,共11页
在构建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全国31个省份的2004—2021年面板数据,使用熵权TOPSIS法测度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分析我国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时空特征、区域差异以及分布动态演进,研究结果表明:地方高校高质... 在构建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全国31个省份的2004—2021年面板数据,使用熵权TOPSIS法测度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分析我国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时空特征、区域差异以及分布动态演进,研究结果表明: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不高但呈波动上升趋势;我国区域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不平衡,呈现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态势;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但有缩小的趋势,且西部和东北地区伴有极化情况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高质量发展 熵权TOPSIS法 Dagum基尼系数 kernel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经济新动能的测度评价及动态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天桥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34,共13页
从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资本4个维度构建中国新经济新动能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测度中国新经济新动能发展指数,并借助核密度估计、泰尔指数和收敛模型分析中国新经济新动能的综合发展水平、地区差异及收敛性。结果表明,中... 从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资本4个维度构建中国新经济新动能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测度中国新经济新动能发展指数,并借助核密度估计、泰尔指数和收敛模型分析中国新经济新动能的综合发展水平、地区差异及收敛性。结果表明,中国新经济新动能整体呈稳步上升趋势,子系统呈现“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资本”的分布格局;三大区域新经济新动能差异显著,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发展态势。从地区差异角度而言,中国新经济新动能发展非均衡性逐步凸显,但未发生两极分化现象;中国新经济新动能总体差异呈下降趋势,主要来源为地区间差异。从收敛性看,全国以及三大区域新经济新动能具有显著的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趋势;不同区域新经济新动能条件β收敛具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经济 新动能 熵权TOPSIS 核密度估计 泰尔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的动态演进、结构差异与收敛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蕙宁 谷彦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67,共6页
文章从经济质效并增、全域美丽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精神生活富裕四个维度建立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使用熵权法计算2012—2021年全国及各省份共同富裕综合指数,利用Kernel密度估计、方差分解、变异系数与空间面板模型方... 文章从经济质效并增、全域美丽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精神生活富裕四个维度建立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使用熵权法计算2012—2021年全国及各省份共同富裕综合指数,利用Kernel密度估计、方差分解、变异系数与空间面板模型方法,探析共同富裕的动态演进特点、结构差异和收敛性。结果显示:共同富裕水平总体偏低,但呈显著攀升趋势;全国及三大地区的共同富裕水平存在不同极化特点;精神生活富裕是引致共同富裕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中部、西部地区共同富裕水平存在σ收敛;全国、中部与西部地区均存在β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熵权法 kernel密度估计 方差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区域差异分解及动态演进 被引量:35
11
作者 雷学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39,共10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其在我国各地区的水平和差异状况对于制定科学的区域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熵权-TOPSIS法对我国30个省(区、市)2012~2022年的新质生...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其在我国各地区的水平和差异状况对于制定科学的区域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熵权-TOPSIS法对我国30个省(区、市)2012~2022年的新质生产力水平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其区域差异及其动态演进。研究发现,中国新质生产力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基尼系数分解结果显示,区域间差异是造成整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本文还采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了新质生产力水平的空间演变特征,发现区域间生产力水平差异正在缩小,表明我国在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为进一步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均衡发展,本文提出了加强科技创新支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差异化区域发展战略、注重人才培养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区域差异 熵权-TOPSIS法 基尼系数 核密度估计 动态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水平测算、演变格局与收敛规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庄定鹏 廖东声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2,共10页
本文从新劳动者、新生产资料和新劳动对象3个维度,共25个子指标构建新质生产力指标体系,运用AHP-熵值法-博弈论组合赋权法对2010~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法、... 本文从新劳动者、新生产资料和新劳动对象3个维度,共25个子指标构建新质生产力指标体系,运用AHP-熵值法-博弈论组合赋权法对2010~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法、Moran’s I指数和收敛模型对我国及三大地区新质生产力演变格局和收敛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新质生产力水平在各个地区不断提升,尤其是东部地区高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和中、西部地区。而从区域差异来看,新质生产力的差异在各地区不断扩大,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在空间演变方面,各地区的新质生产力呈现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具有空间集聚特性,但集聚效应在逐年减弱。在收敛性方面,全国和三大地区新质生产力并未表现出σ收敛,但存在β收敛,其中西部地区的收敛速度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组合赋权法 kernel密度估计 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法 Moran’s I指数 时空演变 空间集聚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混合误差下回归函数加权核估计的强相合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于德明 王勤 王珍娥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470-472,共3页
设{yi}是固定在点{xi}的观察值,适合模型yi=g(xi)+iε.其中g(x)是[0,1]上的未知函数,{iε}是均值为0的随机误差序列.文献[1]中,在{iε}为独立同分布的条件下,通过构造新的函数gn(x),对g(x)进行了估计.笔者将{iε}推广至α-混合误差序列... 设{yi}是固定在点{xi}的观察值,适合模型yi=g(xi)+iε.其中g(x)是[0,1]上的未知函数,{iε}是均值为0的随机误差序列.文献[1]中,在{iε}为独立同分布的条件下,通过构造新的函数gn(x),对g(x)进行了估计.笔者将{iε}推广至α-混合误差序列的情形,通过附加适当的条件和精细的计算,获得了用gn(x)估计g(x)的同样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混合 加权核估计 强相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前视红外小目标跟踪 被引量:4
14
作者 魏长安 姜守达 孙超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63-767,共5页
针对前视红外图像中小目标较难跟踪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核密度估计的跟踪方法.融合灰度与局部加权灰度信息熵特征,对目标模板与候选目标区域进行核密度估计,通过均值偏移算法最小化目标候选区域的核密度分布与模板的核密度分布之间的... 针对前视红外图像中小目标较难跟踪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核密度估计的跟踪方法.融合灰度与局部加权灰度信息熵特征,对目标模板与候选目标区域进行核密度估计,通过均值偏移算法最小化目标候选区域的核密度分布与模板的核密度分布之间的距离来实现跟踪.跟踪过程中,由于受光照、遮挡等因素影响,目标特征可能发生渐变或突变,以Bhattacharyya系数为准则,对目标模板进行自动更新,解决了不能及时更新或过更新引起跟踪失败的问题.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能够对前视红外小目标进行鲁棒的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目标跟踪 核密度估计 局部加权灰度信息熵 模板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核密度估计的自适应运动前景检测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蒋鹏 金炜东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69-775,共7页
为解决监控视频背景初始化过程中前景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核密度估计(KDE)的自适应运动前景检测方法.该方法对时间域变化稳定的像素值进行加权,并利用核密度估计构建背景模型,避免了背景初始化过程中前景的干扰.基于该背景模... 为解决监控视频背景初始化过程中前景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核密度估计(KDE)的自适应运动前景检测方法.该方法对时间域变化稳定的像素值进行加权,并利用核密度估计构建背景模型,避免了背景初始化过程中前景的干扰.基于该背景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阈值设定策略.该策略根据前景空间分布的连续性自适应获得前景阈值,填充前景中的"孔",并更新阈值.实验结果表明:即使场景中存在运动前景,该方法能够在多种场景下获得90%以上的查准率和查全率,其性能优于传统的背景差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差 加权核密度估计 自适应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核密度估计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夏桂华 杨楠 +1 位作者 蔡成涛 徐从营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73-1977,共5页
为了增强核密度估计目标检测算法在实时监控系统的应用性能,在提高检测效果的同时减少运算量,提出一种改进的核密度估计目标检测算法。对原核密度算法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其原始样本是造成算法运算量大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 为了增强核密度估计目标检测算法在实时监控系统的应用性能,在提高检测效果的同时减少运算量,提出一种改进的核密度估计目标检测算法。对原核密度算法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其原始样本是造成算法运算量大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典型采样与多样性权值的改进核密度估计目标检测算法。提出更加灵活的样本更新方法,可随着背景变化快速更新样本信息,抗背景扰动效果明显。针对算法基于样本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样本的阀值分割方法,该方法能更好的与核密度估计算法融合,从而提高检测效果。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非参数模型 核密度估计 典型采样 多样性权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 被引量:23
17
作者 吕荣杰 郝力晓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76-84,共9页
科学有效测度人工智能发展水平是响应国家科技战略的有益尝试。运用熵权法,从制度环境、基础设施、技术创新和生产应用4个维度测度2003—2018年中国省际人工智能发展指数,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对其区域差异和动态演进进... 科学有效测度人工智能发展水平是响应国家科技战略的有益尝试。运用熵权法,从制度环境、基础设施、技术创新和生产应用4个维度测度2003—2018年中国省际人工智能发展指数,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对其区域差异和动态演进进行进一步探究。结果表明,北京、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属于人工智能发展领跑者,山东、辽宁、天津、四川、重庆、湖南、湖北、陕西、福建属于追赶者,其余省份属于落后者;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区域差异较大,其中,东—西、东—中、东—东北差异是发展差异的主要来源,东部地区内差异和西部地区内差异为次要来源;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可以分为2003—2006年、2007—2010年、2011—2014年和2015—2018年4个阶段;考察期内,东部地区人工智能发展呈现出扩展效应,东北地区呈现出两极分化效应,中部地区扩展效应和回程效应相当,西部地区呈现出多极化效应。结论可为健全科技评价体系提供理论参考,为研究人工智能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提供实证数据,为系统布局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优势提供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熵权法 Dagum基尼系数 核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误差下非参数回归函数加权核估计的相合性 被引量:31
18
作者 杨善朝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73-180,共8页
本文在-混合误差下讨论Priestley,M.B.和Chao,M.T[1]提出的一类非参数回归函数加权核估计的相合性。在较弱的条件下证明了它的完全收敛性和强相合性。这些结论改进了现有的独立情形和相依情形的相应结论。
关键词 ψ-混合误差 非参数回归函数 加权核估计 相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特征和Cauchy加权M-估计量的鲁棒推荐算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付志 孙双侠 伊华伟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53-1469,共17页
协同推荐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个性化服务模式,在电子商务站点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各种恶意欺骗和虚假反馈已制约了其应有效能的发挥.如何有效识别和抵御托攻击,确保系统推荐的可信性,是推荐系统研究面临的一大挑战.为了确保推荐的... 协同推荐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个性化服务模式,在电子商务站点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各种恶意欺骗和虚假反馈已制约了其应有效能的发挥.如何有效识别和抵御托攻击,确保系统推荐的可信性,是推荐系统研究面临的一大挑战.为了确保推荐的可信性,人们提出了各种基于矩阵分解的鲁棒协同推荐算法.但是这些推荐算法在面对托攻击时不仅精度损失大,而且鲁棒性较差.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特征和Cauchy加权M-估计量的鲁棒推荐算法.首先,采用核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用户评分矩阵的非线性特征,以充分挖掘推荐系统中用户(或项目)之间的内在关联,最大限度地保留用户和项目的特征信息,提高推荐精度和鲁棒性;然后,引入鲁棒统计中的Cauchy加权M-估计量,并联合矩阵分解模型对用户和项目特征矩阵进行鲁棒参数估计,以限制攻击概貌对参数估计过程产生的影响;最后,设计相应的鲁棒协同推荐算法,并在MovieLens和Netflix数据集上对算法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文算法在推荐精度和鲁棒性方面明显优于现有的鲁棒推荐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攻击 鲁棒推荐算法 核函数 Cauchy加权M-估计量 矩阵分解 协同推荐系统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最小二乘算法检测红外点目标(英文)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斌 樊祥 +1 位作者 马东辉 程正东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9-34,共6页
对于背景呈非线性变化的复杂图像,用背景预测的方法对红外点目标进行检测时,传统的线性最小二乘法(Least Squares,LS)的效果比较差。文章使用核方法(Kernel Methods,KMs)推导了最小二乘法的非线性版本:核最小二乘算法(Kernel Least Squa... 对于背景呈非线性变化的复杂图像,用背景预测的方法对红外点目标进行检测时,传统的线性最小二乘法(Least Squares,LS)的效果比较差。文章使用核方法(Kernel Methods,KMs)推导了最小二乘法的非线性版本:核最小二乘算法(Kernel Least Squares,KLS);进一步推导出了更适合动态系统时序预测的指数加权形式的核最小二乘算法(Kernel Exponential Weighted Least Squares,KEWLS)。提出了一种基于核方法的红外点目标检测算法,先用KEWLS非线性回归算法预测红外图像背景,再通过自适应门限检测残差图像中的目标。非线性函数回归和红外序列图像检测实验表明核方法较大地改进了算法的非线性函数估计与红外背景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目标检测 核方法 非线性回归 最小二乘法 指数加权 背景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