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酚醛树脂热解气体平均分子量
1
作者 刘亮 胡宏林 +3 位作者 黄娜 蒋丽琴 余瑞莲 李弘瑜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8-636,共9页
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对酚醛树脂的热解气体平均分子量进行了测定方法研究。将样品粉碎过筛后,在550℃温度下裂解得到相应的裂解色谱图,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对热解气体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计算得到其平均分子量。结果... 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对酚醛树脂的热解气体平均分子量进行了测定方法研究。将样品粉碎过筛后,在550℃温度下裂解得到相应的裂解色谱图,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对热解气体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计算得到其平均分子量。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结果与理论值的误差<1%,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79%。方法简便、准确度高,适合酚醛树脂热解气体平均分子量的测定。经烧蚀实验验证,可用于酚醛树脂热解性能和烧蚀性能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 酚醛树脂 热解气体 平均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对两亲聚合物黏度与分子量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沈静静 刘德新 +4 位作者 SARSENBEKULY Bauyrzhan 徐德荣 刘同敬 杨红斌 康万利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37,共7页
为探究β-环糊精(β-CD)的包合作用对两亲聚合物(丙烯酰胺、丙烯酸、十六烷基烯丙基氯化铵三元共聚物APC_(16))黏度及黏均分子量的影响,通过流变仪研究了β-CD包合APC_(16)溶液的黏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采用乌氏黏度计测定了APC_(16)... 为探究β-环糊精(β-CD)的包合作用对两亲聚合物(丙烯酰胺、丙烯酸、十六烷基烯丙基氯化铵三元共聚物APC_(16))黏度及黏均分子量的影响,通过流变仪研究了β-CD包合APC_(16)溶液的黏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采用乌氏黏度计测定了APC_(16)包合体系的特性黏数,进而准确计算出无分子间相互作用下APC_(16)的黏均分子量。结果表明,在45℃、矿化度为3×10^(4)mg/L的条件下,β-CD与APC_(16)物质的量比为1∶2时,APC_(16)溶液的临界缔合浓度升至5300 mg/L;β-CD与APC_(16)物质的量比为1∶1完全包合时,APC_(16)溶液的临界缔合行为消失。在完全包合比下,温度在25~90℃变化时,包合体系的黏流活化能小于APC_(16)溶液的黏流活化能。随NaCl浓度的增加,包合体系的黏度下降更加平缓,包合强度增强。据此,可以应用β-CD包合作用消除疏水缔合来测定两亲聚合物的黏均分子量。单一APC_(16)的黏均分子量为537×10^(4)Da、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的黏均分子量为1292×104Da。当β-CD与APC_(16)物质的量比为1∶1、2∶1时,APC_(16)的黏均分子量分别为341×10^(4)、358×10^(4)Da。当β-CD与HPAM物质的量比为1∶1和2∶1时,HPAM的黏均分子量分别为1223×10^(4)、1272×10^(4)Da。HPAM的黏均分子量在包合前后的测定结果一致,证实β-CD包合法测定两亲聚合物分子量的有效性,为两亲聚合物疏水作用对黏度贡献和分子量测定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聚合物 Β-环糊精 主客体包合 黏度 黏均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抗水解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评价及现场应用
3
作者 徐辉 宋倩 +2 位作者 潘斌林 孙秀芝 庞雪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7-174,共8页
常规驱油用聚合物为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当温度大于80℃时,酰胺根水解速度加快,水解后产生的羧酸根易与钙镁离子络合,性能大幅降低。为了提高聚合物耐温抗盐性能,一般通过引入抗水解单体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N,N-二甲基丙烯酰... 常规驱油用聚合物为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当温度大于80℃时,酰胺根水解速度加快,水解后产生的羧酸根易与钙镁离子络合,性能大幅降低。为了提高聚合物耐温抗盐性能,一般通过引入抗水解单体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等与丙烯酰胺(AM)单体进行二元、三元或四元共聚,但每种单体的引入对聚合物性能影响尚未进行深入研究。为此,通过引入三种抗水解单体分别与AM共聚,合成了三种抗水解聚物P(AM-NVP)、P(AM-DMAA)和P(AM-AMPS),考察了三种单体的引入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PAM主链上分别引入质量分数为20%的NVP、DMAA和AMPS,黏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由3050×10^(4)降至720×10^(4)、1500×10^(4)和2800×10^(4),流体力学直径分别降低39.5%、27.7%和增加12.4%,AMPS的引入对HPAM黏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小于NVP和DMAA的,且由于AMPS中磺酸根不与钙镁离子络合,分子间排斥作用强,分子链在水溶液中更舒展,大幅提升了聚合物的增黏性能、黏弹性能和热稳定性能。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P(AM-AMPS)可大幅度提高高温高盐油藏条件下聚合物驱油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盐油藏 驱油用聚合物 抗水解单体 黏均相对分子质量 驱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p-Glu共聚物分子量的控制及其对阻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张玉玲 黄君礼 +2 位作者 程志辉 杨士林 于晓英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04-808,共5页
为了增强水处理剂聚天冬氨酸的阻垢性能,对其进行了改性研究。利用微波溶剂法合成了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的共聚物(即改性聚天冬氨酸),GPC法测定了共聚物的分子量,考察了反应体系中溶剂种类、反应物原料比、溶剂用量、催... 为了增强水处理剂聚天冬氨酸的阻垢性能,对其进行了改性研究。利用微波溶剂法合成了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的共聚物(即改性聚天冬氨酸),GPC法测定了共聚物的分子量,考察了反应体系中溶剂种类、反应物原料比、溶剂用量、催化剂的种类与用量、微波功率和辐射时间对共聚物重均分子量的影响,研究了重均分子量对共聚物的阻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反应体系中,适合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催化剂为磷酸或硫酸,谷氨酸与反应物(Asp与Glu之和)的化学计量数为0.3、催化剂与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为0.05、溶剂用量为16mL、微波功率为720W、辐射时间为3min时,所得产物对CaCO3阻垢效果良好;对CaSO4阻垢效果最佳的共聚物分子量范围为800-2000,对CaCO3阻垢效果最佳的分子量为2500-5000;这说明适当控制共聚物分子量能使其满足阻垢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物 天冬氨酸 谷氨酸 重均分子量 阻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葡聚糖提取分离工艺及其分子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潘妍 吴昊 +3 位作者 罗晶杰 何聪芬 董银卯 王昌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49-52,共4页
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因素的不同水平对水提燕麦成分β-葡聚糖的工艺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β-葡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80℃、液料比25:1(ml/g)、pH11、提取时间4h,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pH值、液料比和提取... 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因素的不同水平对水提燕麦成分β-葡聚糖的工艺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β-葡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80℃、液料比25:1(ml/g)、pH11、提取时间4h,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pH值、液料比和提取时间,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得率达17.30mg/g左右。再将提取的粗β-葡聚糖进行纯化,纯度为75.30%,由此可用高效凝胶色谱测定其分子量,得到其平均分子量为9.697×105,平均分子半径为83.8nm,分子构型接近于球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聚糖 正交试验 平均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聚羧酸型丙烯酸酯生胶制备及凝胶含量控制
6
作者 姜云峰 侯世杰 +4 位作者 夏宇正 陈晓农 曹巍 陈轩 石淑先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文中以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为主单体,以丙烯酸甲氧基乙酯为功能单体,以衣康酸单丁酯为硫化点单体,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工艺,制备了低凝胶含量且数均分子量约为3.00×10^(5)的乳聚羧酸型丙烯酸酯生胶。为了降低因自由基对共聚物主... 文中以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为主单体,以丙烯酸甲氧基乙酯为功能单体,以衣康酸单丁酯为硫化点单体,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工艺,制备了低凝胶含量且数均分子量约为3.00×10^(5)的乳聚羧酸型丙烯酸酯生胶。为了降低因自由基对共聚物主链上α-H的攻击及亲水性单体在水相中成核而生成凝胶,探索了聚合工艺条件、配方中各组分用量及后处理工艺对生胶凝胶含量及其数均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控聚合温度55℃和垫底单体比例25%时,可将生胶中凝胶含量从13.20%降低至3.57%;通过优化配方中链转移剂正十二烷基硫醇质量分数0.025%、缓冲剂碳酸钾质量分数0.40%和溶剂正庚烷质量分数5.0%,可将生胶凝胶含量降低至0.10%;通过添加少量聚合终止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消除残余引发剂,采用氯化钠溶液絮凝乳液防止多价金属盐与羧基的螯合,以及生胶在低于80℃干燥,可控制生胶在后处理过程中生成凝胶。所得生胶凝胶含量低于国内外同类产品,有望制得综合性能更优的橡胶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酸型丙烯酸酯橡胶 乳液聚合 凝胶含量 数均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测定柴油烃类分子组成的馏程分布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乃鑫 刘泽龙 +1 位作者 祝馨怡 田松柏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9-96,共8页
利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GC-TOFMS)建立了测定柴油烃类分子组成的馏程分布的方法,可以得到柴油样品中各种类型烃类在不同馏程段的碳数分布与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利用所建方法研究了柴油中各种类型烃类平均分子结构随馏程的变化... 利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GC-TOFMS)建立了测定柴油烃类分子组成的馏程分布的方法,可以得到柴油样品中各种类型烃类在不同馏程段的碳数分布与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利用所建方法研究了柴油中各种类型烃类平均分子结构随馏程的变化情况,发现柴油不同馏程段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与其芳烃含量和烃类异构化程度有关:芳烃含量越低、烃类异构化程度越高,该馏程段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越高。考察了柴油加氢精制前后烃类分子组成的馏程分布变化情况,柴油经加氢精制后,饱和烃的馏程分布基本不变,只是含量有所增加,芳烃的馏程分布在低馏分段没有变化,在高馏分段含量下降,导致产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高馏分段高于原料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 烃类分子组成 馏程分布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DMC反相乳液共聚合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高庆 张国杰 +1 位作者 周庆涛 程时远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5年第2期40-42,共3页
以白油为连续相,Span、Tween、OP为乳化剂,进行了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反相乳液共聚合反应。考察了乳化剂种类及用量、引发剂种类及用量、油水比、单体质量分数等因素对所得产物分子量的影响。
关键词 丙烯酰胺 反相乳液聚合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激发丙酮-乙二醇引发丙烯酰胺聚合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大刚 袁淑芳 +1 位作者 李云龙 林松柏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553-2557,共5页
探讨以丙酮-乙二醇(Acetone-EG)复配作为新型光引发剂,紫外引发水溶性单体丙烯酰胺(AM)进行自由基聚合。测定引发体系水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分析了聚合过程的影响因素,得出丙酮与EG复合后紫外波长在240~295 nm范围内有较强吸收,光聚合... 探讨以丙酮-乙二醇(Acetone-EG)复配作为新型光引发剂,紫外引发水溶性单体丙烯酰胺(AM)进行自由基聚合。测定引发体系水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分析了聚合过程的影响因素,得出丙酮与EG复合后紫外波长在240~295 nm范围内有较强吸收,光聚合最佳条件为:引发体系中丙酮与EG的质量比1∶1,引发剂总量为2 mL/L,单体水溶液质量分数为30%~35%,EDTA用量为0.04%,紫外辐射时间为60~80 min。聚合过程单体转化率为95%~97%,PAM黏均分子量可达(5.5~7.5)×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光聚合 丙酮 乙二醇 黏均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对直接合成聚乳酸-聚乙二醇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方 赵耀明 汪朝阳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1-34,共4页
为了得到综合性能较佳的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聚乙二醇(PLEG),以SnO为催化剂,直接以外消旋乳酸单体为原料,与不同数均分子量(Mn)的聚乙二醇(PEG)共聚合,通过直接熔融共聚法,在165℃、70Pa下,反应15h,合成了系列PLEG。用特性黏数测试、傅... 为了得到综合性能较佳的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聚乙二醇(PLEG),以SnO为催化剂,直接以外消旋乳酸单体为原料,与不同数均分子量(Mn)的聚乙二醇(PEG)共聚合,通过直接熔融共聚法,在165℃、70Pa下,反应15h,合成了系列PLEG。用特性黏数测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差示扫描位热法、X射线衍射、接触角测试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发现PEG的Mn为1000时,特性黏数最大,为0.4009dL/g,且亲水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性黏数 直接合成 聚乳酸 共聚法 聚乙二醇(PEG) 熔融 单体 外消旋 数均分子量 核磁共振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钱柳低聚糖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姚 傅凌韵 +1 位作者 李楠 王文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5-140,共6页
探讨青钱柳低聚糖(Cyclocarya paliurus oligosaccharide,CPO)对3T3-L1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水提醇的方法得到青钱柳初多糖,经D301-R大孔吸附树脂和DEAE纤维素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收集CPO作用于3T3-L1前脂肪... 探讨青钱柳低聚糖(Cyclocarya paliurus oligosaccharide,CPO)对3T3-L1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水提醇的方法得到青钱柳初多糖,经D301-R大孔吸附树脂和DEAE纤维素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收集CPO作用于3T3-L1前脂肪细胞,并采用Q-PCR测定相关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s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和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α,C/EBPα)mRNA表达。结果表明:CPO含有2个组分,其重均分子量分别为3 842 Da和1 481 Da;CPO在低浓度时能促进脂肪细胞的增殖,高浓度时能抑制脂肪细胞的增殖;对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较小。CPO可抑制PPARγ和C/EBPα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表明高浓度的CPO抑制脂肪细胞增殖分化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PARγ和C/EBPα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低聚糖 重均分子量 3T3-L1脂肪细胞 PPARγ C/EBP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多元醇本体聚合流变动力学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俊溢 包永忠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25-729,共5页
采用转矩流变仪模拟双螺杆挤出反应条件,分别在无催化剂和铋/锌复合催化剂作用下进行4,4′/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四氢呋喃醚二醇/1,4-丁二醇本体聚合,结合二维流动简化假设、黏度/分子量关联式和Arrhenius方程,建立了热塑性聚... 采用转矩流变仪模拟双螺杆挤出反应条件,分别在无催化剂和铋/锌复合催化剂作用下进行4,4′/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四氢呋喃醚二醇/1,4-丁二醇本体聚合,结合二维流动简化假设、黏度/分子量关联式和Arrhenius方程,建立了热塑性聚氨酯(TPU)重均分子量与反应体系转矩、温度的流变动力学方程,分别拟合得到无催化剂和催化剂作用时体系转矩与重均分子量的关联式;发现采用流变动力学方程模拟的TPU平均分子量与实时取样后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的结果吻合良好,采用流变动力学方法测量方便迅速,能提供整个反应过程中TPU平均分子量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4′ 2 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热塑性聚氨酯 转矩流变仪 流变动力学 平均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二酸-三羟甲基丙烷缩聚反应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泽生 巴信武 +2 位作者 孙家钟 汤心颐 唐敖庆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24-126,共3页
用唐敖庆等曾得到的含内环化A_a-B_b型缩聚反应的固化理论,对配料比为1.3的己二酸-三羟甲基丙烷缩聚反应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的溶胶-凝胶分配曲线与实验结果符合的较好,进一步讨论了内环化对凝胶点的影响,算出了凝胶点以上数均、重... 用唐敖庆等曾得到的含内环化A_a-B_b型缩聚反应的固化理论,对配料比为1.3的己二酸-三羟甲基丙烷缩聚反应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的溶胶-凝胶分配曲线与实验结果符合的较好,进一步讨论了内环化对凝胶点的影响,算出了凝胶点以上数均、重均和Z均分子量的理论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二酸 三羟甲基丙烷 缩聚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葡聚糖酶对高燕麦含量面团性质与蛋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钱海峰 潘琪锋 +2 位作者 李言 王立 樊铭聪 《粮油食品科技》 2022年第2期41-49,共9页
β-葡聚糖酶可对高燕麦含量面团流变特性、面筋蛋白结构产生较大影响。测试了燕麦面包预拌粉粉质特性、面团动态流变学特性、燕麦面团中β-葡聚糖含量和平均相对分子量、蛋白质游离巯基和SDS可萃取蛋白含量,分析了燕麦蛋白质二级结构、S... β-葡聚糖酶可对高燕麦含量面团流变特性、面筋蛋白结构产生较大影响。测试了燕麦面包预拌粉粉质特性、面团动态流变学特性、燕麦面团中β-葡聚糖含量和平均相对分子量、蛋白质游离巯基和SDS可萃取蛋白含量,分析了燕麦蛋白质二级结构、SDS-PAGE蛋白图谱和蛋白质表面疏水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加入β-葡聚糖酶后,50%燕麦含量的面团吸水率显著下降,弹性模量(Gʹ)和粘性模量(Gʺ)显著降低,减弱了燕麦中本身存在的β-葡聚糖的成胶性并改善了面团的可变形性和流动性,面团的加工适应性得到提高。β-葡聚糖酶降低了面团中β-葡聚糖的聚合度,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从350 kDa降至62 kDa,面筋蛋白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加强,面筋蛋白表面疏水性降低,蛋白二级结构由无规则卷曲和β-转角转变为β-折叠,使得面筋蛋白的水合和聚集程度得到提升。上述研究表明,β-葡聚糖酶处理对改善由于葡聚糖影响的面团加工特性具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面团 Β-葡聚糖酶 粉质特性 动态流变特性 平均相对分子量 蛋白质游离巯基 可萃取蛋白含量 蛋白质二级结构 SDS-PAGE蛋白图谱 表面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聚合对生物降解材料L-聚乳酸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陈金周 刘思印 +6 位作者 何海霞 马帅领 牛明军 于伟东 赵伟 李新法 王经武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18,共4页
考察了固相(后)聚合工艺(SSP)对L-聚乳酸(PLLA)的粘均相对分子质量(Mη)、力学性能、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LLAMη的变化幅度随原料PLL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SSP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PLLA的Mη提高幅度最高能达到SS... 考察了固相(后)聚合工艺(SSP)对L-聚乳酸(PLLA)的粘均相对分子质量(Mη)、力学性能、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LLAMη的变化幅度随原料PLL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SSP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PLLA的Mη提高幅度最高能达到SSP前的2.9倍,PLLA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弯曲强度、弯曲模量等冲击强度都有所改善;它们的初始分解温度提高了90℃左右,热稳定性能显著改善。在SSP过程中,得到了PLLA的白色结晶状的副产物,初步鉴定此副产物为丙交酯及其低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聚乳酸 固相后聚合 粘均相对分子质量 力学性能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新型复合催化剂合成PBS的工艺研究
16
作者 张宏博 刘欢 +5 位作者 李瑞娜 袁满 何建龙 吕奕明 闫捷 蒋元力 《合成树脂及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34,共4页
采用新型复合催化剂,以丁二酸、丁二醇为原料,通过熔融缩聚法合成了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丁二酸丁二酯(PBS),利用凝胶液相色谱仪与智能粘度测量仪等对酯化、预聚、后缩聚各阶段产物与采用钛酸四丁酯为催化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同... 采用新型复合催化剂,以丁二酸、丁二醇为原料,通过熔融缩聚法合成了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丁二酸丁二酯(PBS),利用凝胶液相色谱仪与智能粘度测量仪等对酯化、预聚、后缩聚各阶段产物与采用钛酸四丁酯为催化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同样工艺条件下,与采用钛酸四丁酯相比,采用新型复合催化剂时的酯化温度更低,催化剂用量更少,PBS的相对分子质量增长更快,重均分子量达216122,且达到目标真空条件的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酯 熔融缩聚 钛酸四丁酯 重均分子量 特性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降解短链型PBAT二元醇低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17
作者 曾晓光 胡旭 +1 位作者 曹亚奇 余海斌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7-56,共10页
采用酯交换法,通过小分子二元醇对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进行醇解,制备了具有可控数均分子量的短链型PBAT二元醇低聚物(PBAT-OH)。使用凝胶渗透色谱测试了PBAT-OH样品的数均分子量,同时采用化学滴定法测试了PBAT-OH样品的酸羟... 采用酯交换法,通过小分子二元醇对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进行醇解,制备了具有可控数均分子量的短链型PBAT二元醇低聚物(PBAT-OH)。使用凝胶渗透色谱测试了PBAT-OH样品的数均分子量,同时采用化学滴定法测试了PBAT-OH样品的酸羟值,并且通过酸值与羟值测试结果计算了数均分子量。系统研究了投料比(PBAT与小分子二元醇的物质的量比)、醇解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以及小分子二元醇种类对PBAT-OH数均分子量和酸羟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70℃的温度下,加入PBAT质量0.2%的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选择投料比为1/30,采用1,4-丁二醇对PBAT醇解3 h,能够制备具有高羟值和低数均分子量的PBAT-OH样品。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对PBAT-OH结构进行了表征,发现PBAT-OH保留了PBAT的基本结构。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了PBAT-OH的熔融结晶行为,发现PBAT-OH的结晶性能高于PBAT。制备的PBAT-OH保留了PBAT优异的生物降解性能,可以进一步应用于可降解聚氨酯的合成与改性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 酯交换 可控数均分子量 二元醇 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食用菌多糖结构特征及其体外激活Dectin-1受体活性比较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静 周帅 +5 位作者 李德顺 唐庆九 张劲松 冯杰 刘利平 刘艳芳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7-95,共9页
制备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香菇(Lentinula edodes)、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灵芝(Ganoderma lingzhi)5种食用菌水提物、粗多糖和逐级醇沉多糖组分(30%醇沉组分30E,30%~75%醇沉组分30E-75E)... 制备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香菇(Lentinula edodes)、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灵芝(Ganoderma lingzhi)5种食用菌水提物、粗多糖和逐级醇沉多糖组分(30%醇沉组分30E,30%~75%醇沉组分30E-75E),比较食用菌水提物得率及总糖、海藻糖、阿拉伯糖醇和甘露糖醇含量,粗多糖和逐级醇沉多糖组分得率、多糖含量、重均分子量,逐级醇沉多糖组分单糖组成,以及对其体外激活Dectin-1受体的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刺芹侧耳、毛头鬼伞水提物得率较高,水提物中刺芹侧耳总糖含量最高,猴头菌阿拉伯糖醇和甘露醇含量最高。五种食用菌粗多糖中,毛头鬼伞得率最高,灵芝‘龙芝2号’多糖含量最高;在20~35 min,多糖的色谱洗脱峰存在差异,灵芝仅有1个峰,猴头菌和毛头鬼伞有2个峰,香菇和刺芹侧耳则有3个峰;在35~45 min,均存在重均分子量为万级的多糖组分。五种食用菌30E中,香菇多糖得率最高,猴头菌多糖含量最高,猴头菌和灵芝‘龙芝2号’β-葡聚糖含量较高;5种食用菌30E-75E中,毛头鬼伞多糖得率最高、多糖含量较高。五种食用菌30E在20~36 min有1个色谱洗脱峰,重均分子量为1.850×10^(6)~1.272×10^(7) g·mol^(-1),多分散系数为1.035~1.284,毛头鬼伞回转半径(Rg)最小;5种食用菌30E-75E重均分子量为10^(4)~10^(6) g·mol^(-1),色谱洗脱峰存在较大差别。五种食用菌30E均主要含有葡萄糖;而其30E-75E含有的单糖种类及其比例差异较大,单糖均以葡萄糖为主,灵芝包含的单糖种类(7种)最为丰富。对于体外激活Dectin-1受体活性,灵芝‘龙芝2号’30E最强;除毛头鬼伞外,其他4种食用菌30E活性明显强于其对应的30E-75E;5种食用菌30E-75E中,‘龙芝2号’的活性最强,而香菇的无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多糖 重均分子量分布 单糖组成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拉伸屈服应力-分子结构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金刚 高凌雁 +1 位作者 郭锐 栾凌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10,共4页
通过对国内外17种采用不同工艺和催化剂生产的聚乙烯进行分析,得出支化点含量为拉伸屈服应力的主要影响因素,重均分子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次要影响因素。经数据转化与分析研究,应用Origin软件,采用线性拟合与多元非线性拟合相结合的... 通过对国内外17种采用不同工艺和催化剂生产的聚乙烯进行分析,得出支化点含量为拉伸屈服应力的主要影响因素,重均分子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次要影响因素。经数据转化与分析研究,应用Origin软件,采用线性拟合与多元非线性拟合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拉伸屈服应力-分子结构预测模型。准确性验证及应用验证表明,该模型准确性良好,可以用于定制开发聚乙烯新产品,指导现有产品性能提升、加工应用及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拉伸屈服应力 支化点 重均分子量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辐照L型聚乳酸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海霞 牛明军 +3 位作者 陈金周 马帅领 李新法 王经武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5-27,33,共4页
考察了辐射剂量(D)在0~25kGy范围和空气气氛下,γ-辐照对L型聚乳酸(PLLA)的粘均分子量((?)_η)、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化学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5kGy的剂量范围内,所研究的PLLA的(?)_η随D增大而减小;而在15~25kGy的剂量范围内... 考察了辐射剂量(D)在0~25kGy范围和空气气氛下,γ-辐照对L型聚乳酸(PLLA)的粘均分子量((?)_η)、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化学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5kGy的剂量范围内,所研究的PLLA的(?)_η随D增大而减小;而在15~25kGy的剂量范围内,其(?)_η则随D的增大而提高;PLLA的拉伸和弯曲性能受D的影响较小,而它的冲击强度随D的增大而呈现升高的趋势;PLLA的热分解温度因γ-辐照则有所下降,γ-辐照使PLLA的化学结构略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型聚乳酸 Γ-辐照 粘均分子量 力学性能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