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4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深井套管磨损试验研究
1
作者 肖世国 张建兵 王静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5年第2期17-22,共6页
针对油田超深井钻采过程中出现的套管磨损问题,使用全尺寸套管磨损实验机,进行TP140V高钢级套管在油基、高性能水基、饱和盐水和有机盐4种钻井液下的套管磨损试验,研究其磨损机理和磨损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同密度的4种钻井液分别... 针对油田超深井钻采过程中出现的套管磨损问题,使用全尺寸套管磨损实验机,进行TP140V高钢级套管在油基、高性能水基、饱和盐水和有机盐4种钻井液下的套管磨损试验,研究其磨损机理和磨损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同密度的4种钻井液分别加入高重粉试验后,磨损深度0.076~0.090 cm、磨损率6.42%~7.55%、磨损系数(1.32~1.71)×10^(-6)cm^(3)/(N·m),磨损参数相近。加入高重粉和铁矿粉,有机盐的磨损深度0.188 cm、磨损率15.76%、磨损系数4.9×10^(-6)cm^(3)/(N·m)、摩擦系数0.339,4项参数急剧上升,磨损深度和磨损率是单一加入高重粉的两倍。减少铁矿粉对有机盐钻井液有明显地减磨效果,有效缓解了磨损速率。扫描电镜发现:有机盐钻井液的套管磨损面比饱和盐水更加光滑平坦,二者的套管磨损机理为磨粒磨损。高重粉添加后,饱和盐水中出现三体磨粒磨损,因此在工程中对钻井液加重时应降低高重粉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磨损 磨损试验 钻井液 磨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Preparation and Engine Bench Test of Friction-Reducing and Repairing Additive to Lubricating Oils
2
作者 ShiPeijing QiaoYulin XuBinshi MaShining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03年第4期57-62,共6页
A new kind of friction-reducing and repairing additive containing nano-scale copper and rare earth compounds were prepared by means of synthesis and compounding method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aid additive was invest... A new kind of friction-reducing and repairing additive containing nano-scale copper and rare earth compounds were prepared by means of synthesis and compounding method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aid additive was investigated by engine bench test, and was compared to the performance of similar domestic and imported additives. The deterioration of lube oils containing additives over different time intervals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plasma spectrometry and mass spectrometry, and the effect of additive package on engine power was also studied. Test results have revealed that the synthetic additive package can provide good anti-wear performance to the tribo-pairs. In particular, after 300 hour application of the said additive package the connection rod shaft and copper sleeve showed 'zero wear' to achieve the in situ dynamic repairing of tribo-pairs. Application of the said synthetic additiv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ngine power performance and extend the engine service li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re earths ADDITIVE COPPER wear t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pside Axial Bearing Wear Under the Eccentric Load of a Single-Anchor Leg Mooring System in Bohai Bay
3
作者 Shuo Yang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CSCD 2021年第2期371-380,共10页
Because the applications of single-anchor leg mooring yoke systems(SYSs)are rarely studied in the offshore industry,the design of such systems features some uncertainties.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eccentri... Because the applications of single-anchor leg mooring yoke systems(SYSs)are rarely studied in the offshore industry,the design of such systems features some uncertainties.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eccentricity on the wear of the topside axial bearing of a SYS.The eccentricity of the topside was verified by on-site inspection,and the axial bearing wear was found to be far more serious than the original design.The contact status between the axial bearing and flange surface was studied on the basis of the actual topside load by using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Wear tests of the topside bearing under uniform and eccentric loads were also perform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eccentric loads on the wear rate.The key parameters obtained from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ation we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wear depth via a simplified linear wear model based on the product of the pressure and sliding distance.Results showed that eccentric loads are the main factor responsible for the excessive wear of topside axial bear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gle-anchor leg mooring Yoke system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wear test Topside axial bea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油自润滑轴承耐磨性能旋转摩擦磨损检测设备
4
作者 周常旺 《中国高新科技》 2025年第4期45-47,共3页
针对无油自润滑轴承在工业应用中的重要性,设计研制了一种旋转摩擦磨损检测设备。该设备采用双工位对称布置,通过伺服电机驱动主轴旋转,实现轴承样品与对偶件之间的相对运动。设备配备载荷、温度、扭矩、位移等多种传感器,可实时监测轴... 针对无油自润滑轴承在工业应用中的重要性,设计研制了一种旋转摩擦磨损检测设备。该设备采用双工位对称布置,通过伺服电机驱动主轴旋转,实现轴承样品与对偶件之间的相对运动。设备配备载荷、温度、扭矩、位移等多种传感器,可实时监测轴承的摩擦系数、温升和磨损量。实验结果表明,检测设备载荷传感器线性度优于0.2%FS,扭矩测量系统示值误差小于0.3%FS,位移测量系统分辨率达0.1μm,温度测量系统误差小于±0.5℃。设备测试精度高、重复性好,能够有效评价不同材料、不同工况下无油自润滑轴承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油自润滑轴承 耐磨性能 摩擦磨损 检测设备 旋转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40 mm挤进试验台架身管内壁载荷特征研究
5
作者 李璟文 李一凡 +3 位作者 郭浩 付佳维 李延泽 李泽龙 《装备环境工程》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目的模拟研究弹带挤进过程大口径火炮身管的内壁载荷特性,研制一个40 mm挤进试验台架,通过揭示该试验台架身管内壁载荷的变化规律,以证明台架能够获得与155 mm火炮近似的在挤进过程中身管内壁受到的弹带载荷。方法通过销盘试验获得白铜... 目的模拟研究弹带挤进过程大口径火炮身管的内壁载荷特性,研制一个40 mm挤进试验台架,通过揭示该试验台架身管内壁载荷的变化规律,以证明台架能够获得与155 mm火炮近似的在挤进过程中身管内壁受到的弹带载荷。方法通过销盘试验获得白铜弹带与身管之间的摩擦因数随接触正压力与滑移速率变化的关系,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摩擦因数随接触正压力与滑移速率乘积变化的表达式,提出弹丸挤进时期弹带与身管之间的接触摩擦模型。基于弹带本构模型与弹带身管摩擦模型,建立台架的三维热力耦合挤进有限元模型,并与试验测试得到的弹丸速度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仿真计算得到挤进过程弹丸速度、身管内壁载荷、挤进阻力以及能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挤进结束时的弹丸速度约为60 m/s,与台架的实测弹丸速度误差较小,且台架的身管内壁载荷与文献中155 mm身管内壁载荷相近。结论所提出的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能够较好地计算40 mm挤进试验台架的弹带挤进过程,且该台架具备实验室模拟155 mm火炮弹带挤进过程的身管内壁载荷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进过程 弹炮耦合 身管内壁载荷 摩擦磨损试验 热力耦合 挤进台架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淋雨检测线板链导向轮改进
6
作者 冯东明 《汽车实用技术》 2025年第1期101-104,共4页
某乘用车公司的淋雨检测线板链导向轮在长时间使用后出现异常磨损,导致板链运行不稳定,影响了汽车的生产效率,并且需要更换导向轮导致维保成本高。文章以此为出发点,从环境、材料、设计和受力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导向轮异常磨损的原因,在... 某乘用车公司的淋雨检测线板链导向轮在长时间使用后出现异常磨损,导致板链运行不稳定,影响了汽车的生产效率,并且需要更换导向轮导致维保成本高。文章以此为出发点,从环境、材料、设计和受力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导向轮异常磨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导向轮受力面增大、材料重新选择和结构优化等方面进行改进,并对改进后的新型导向轮设计装置进行验证。结果可知,新型导向轮的使用寿命显著提高,从而提升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维保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雨检测线 板链 导向轮 磨损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掘进刀具磨损测量模拟试验研究
7
作者 张初可 《施工技术(中英文)》 2025年第7期1-6,共6页
盾构掘进过程中刀具磨损是影响工程成本和工期的关键问题之一,而盾构机的运行参数及土体性质是影响刀具磨损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设计并构建了一种盾构掘进过程试验模拟装置,在试验室条件下模拟隧道掘进过程并研究刀具磨损机制,该... 盾构掘进过程中刀具磨损是影响工程成本和工期的关键问题之一,而盾构机的运行参数及土体性质是影响刀具磨损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设计并构建了一种盾构掘进过程试验模拟装置,在试验室条件下模拟隧道掘进过程并研究刀具磨损机制,该装置具有水平操作、低转速运行、刀具与土壤持续接触、实时测量扭矩等功能。试验采用南昌市地铁4号线的土样,通过设置不同的掘进参数,如刀盘转速和贯入率,系统研究了刀具磨损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将刀盘转速从35r/min降低至10r/min,刀具平均磨损减少了63%;掘进时间从80min缩短至10min,刀具磨损减少了58%。此外,随着土样含水量从0%增加到10%,刀具磨损显著增加,而当含水量继续增加至25%时,刀具磨损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盾构 掘进 刀具磨损 运行参数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on wear properties of Palm kernel reinforced composites for brake pad applications
8
作者 Satish Pujari S.Srikira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3期295-299,共5页
The use of asbestos material is being avoided to manufacture the brake pads as it is harmful and toxic in nature. Further it leads to various health issues like asbestosis, mesothelioma and lung cancers. These brake p... The use of asbestos material is being avoided to manufacture the brake pads as it is harmful and toxic in nature. Further it leads to various health issues like asbestosis, mesothelioma and lung cancers. These brake pads can be replaced by natural fibers like Palm kernel (0-50%), Nile roses (0-15%) and Wheat (0-10%) with additives like aluminum oxide (5%-20%) and graphite powder (10%-35%). Phenolic resin of 35% is utilized as a binder. Particulated Nile roses are used to increase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wheat powder is used to reduce the wear rate. Aluminum oxide and graphite are abrasive in nature. This helps to make brake pads with high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less wear rate with low noise pollution. The wear of the proposed composit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at different speeds. Various tests like wear on pin-ondisc apparatus, hardness on the Rockwell hardness apparatus and oil absorption test have been conducted. Phenolic resin produces good bonding nature to fiber. Thus, Fibers found to have performed palatably among all commercial brake pads. The objective of the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Palm kernal shell could be a conceivable alternative for asbestos in friction coating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iction materials PALM KERNEL fiber NILE rose Wheat BRAKE pad wear test Hardness test Oil absorption t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碳铬铁渣微表处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9
作者 王国忠 付靖超 +1 位作者 贾永杰 王履泽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4年第5期33-37,41,共6页
针对道路养护工程优质石料资源匮乏,高碳铬铁渣大多采用堆存处理且利用率低等问题,将高碳铬铁渣分别以0%、20%、30%、40%、50%、60%的掺量替换常规微表处混合料,通过湿轮磨耗试验、车辙试验、黏聚力试验和构造深度试验研究不同高碳铬铁... 针对道路养护工程优质石料资源匮乏,高碳铬铁渣大多采用堆存处理且利用率低等问题,将高碳铬铁渣分别以0%、20%、30%、40%、50%、60%的掺量替换常规微表处混合料,通过湿轮磨耗试验、车辙试验、黏聚力试验和构造深度试验研究不同高碳铬铁渣掺量下的微表处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高碳铬铁渣掺量为20%时,混合料的耐磨耗性能和水稳定性与常规微表处混合料相近,抗车辙性能略有下降,早期强度和抗滑性能均优于常规微表处混合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铬铁渣 微表处 湿轮磨耗试验 车辙试验 黏聚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ZG齿轮试验机方法在齿轮油上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石啸 雷凌 +2 位作者 杨晓晨 曹静思 赵海鹏 《润滑油》 CAS 2024年第2期29-36,共8页
齿轮箱设备所用齿轮油最为关键的性能是承载性能。常规理化测试不足以全面评价齿轮油的承载性能,因此国内外研究机构结合机械设备开发了许多评价齿轮油承载性能的试验方法。研究表明:简单的台架测试方法一般与设备实际工况相关性差,在... 齿轮箱设备所用齿轮油最为关键的性能是承载性能。常规理化测试不足以全面评价齿轮油的承载性能,因此国内外研究机构结合机械设备开发了许多评价齿轮油承载性能的试验方法。研究表明:简单的台架测试方法一般与设备实际工况相关性差,在齿轮试验台上使用指定几何结构的齿轮可以更好地表征齿轮润滑剂的承载性能。文章主要阐述了润滑剂对齿轮不同失效模式的影响,以及如何用适当的测试方法量化,并准确表征润滑剂的承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ZG 齿轮试验机 擦伤 磨损 微点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薄磨耗层抗滑性能的衰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11
作者 王端宜 李彦标 潘艳珠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为了精确评价沥青超薄磨耗层开放交通后抗滑性能衰变过程、机理及影响因素,首先利用弧形模具及其配套的轮碾机来制备弧形超薄磨耗层试件;然后通过驱动轮式加速加载系统对4种级配类型和3个沥青胶结料等级的沥青超薄磨耗层试件进行加速加... 为了精确评价沥青超薄磨耗层开放交通后抗滑性能衰变过程、机理及影响因素,首先利用弧形模具及其配套的轮碾机来制备弧形超薄磨耗层试件;然后通过驱动轮式加速加载系统对4种级配类型和3个沥青胶结料等级的沥青超薄磨耗层试件进行加速加载试验;最后借助激光纹理扫描仪对一定轮载次数作用后的试件分别进行扫描。结合试验数据分别建立了基于S型函数的沥青超薄磨耗层宏观和微观构造深度衰变模型,以及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来分析各空隙率和沥青胶结料对抗滑性能的独立和耦合作用。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采用驱动轮式加速加载系统结合S型函数模型可以定量地评价和预测沥青超薄磨耗层性能的演变过程;空隙率影响超薄磨耗层宏观和微观构造深度的前期衰减速率,空隙率越大,则超薄磨耗层的宏观和微观构造深度的前期衰减速率越大;宏观构造深度的中后期衰减速率受沥青胶结料等级影响更大,沥青胶结料性能等级越高,则宏观构造深度的中后期衰减速率越慢;空隙率和沥青胶结料等级对超薄磨耗层微观构造深度中后期衰减速率的影响相当。因此,在进行超薄磨耗层抗滑性能设计时,选择大空隙率的开级配超薄磨耗层混合料级配对路面抗滑耐久性是有益的,而沥青胶结料的性能等级则可以根据交通量的大小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薄磨耗层 加速加载试验 抗滑性能衰变模型 3D激光纹理扫描 宏观纹理 微观纹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石质陶瓷磨损研究及有限元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萍萍 孟令磊 +1 位作者 朱亚 陈建钧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0-318,共9页
利用高速环-块摩擦磨损实验机在10、20、30、40 N载荷下对Sirona CEREC Blocks长石质瓷块进行3.5×105周次磨损实验,得到磨损质量、磨损速率等参数与载荷、磨损周次的变化关系,根据所得变化关系将长石质陶瓷的磨损过程分为3个阶段,... 利用高速环-块摩擦磨损实验机在10、20、30、40 N载荷下对Sirona CEREC Blocks长石质瓷块进行3.5×105周次磨损实验,得到磨损质量、磨损速率等参数与载荷、磨损周次的变化关系,根据所得变化关系将长石质陶瓷的磨损过程分为3个阶段,观察了各阶段的磨损表面形貌。对Archard磨损模型进行修正改进并通过ABAQUS中UMESHMOTION子程序开展有限元仿真研究。在ALE(Arbitrary Lagrangian-Eulerian)自适应网格区域选取两种节点路径,于3.0×10^(5)周次磨损工况下对4种不同载荷下的磨损深度进行仿真分析,并与实验值对比验证,结果表明10 N载荷工况下磨损深度的最大误差为12.18%,30 N载荷工况下磨损深度的最小误差为8.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修复 长石质陶瓷 磨损实验 磨损模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EK滑块摩擦磨损性能研究及润滑油量理论计算
13
作者 陈忠富 杨正昊 +1 位作者 李岩舟 邓桂清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70,共8页
针对高速薄膜生产线横拉轨道运行过程中PEEK滑块磨损和润滑油量设置不合理的问题,以PEEK滑块为研究对象,基于横拉轨道PEEK滑块实际工况,搭建高温销-盘摩擦试验机,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在油润滑条件下温度、速度、载荷参数对PEEK滑块摩擦磨... 针对高速薄膜生产线横拉轨道运行过程中PEEK滑块磨损和润滑油量设置不合理的问题,以PEEK滑块为研究对象,基于横拉轨道PEEK滑块实际工况,搭建高温销-盘摩擦试验机,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在油润滑条件下温度、速度、载荷参数对PEEK滑块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结合表面形貌分析摩擦磨损机理;依据平面接触混合润滑理论,对PEEK滑块摩擦副润滑供油量进行理论计算,并通过高温销-盘摩擦副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温度对PEEK滑块摩擦磨损性能影响最显著,随温度的升高,PEEK滑块黏着磨损效应加剧,对其摩擦学性能造成负面影响;试验结果验证了PEEK滑块/钢导轨摩擦副润滑需油量理论计算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 正交试验 薄膜 油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室内加速磨耗的环氧沥青超薄磨耗层抗滑耐久性研究
14
作者 张艳 周礼节 +2 位作者 曹超飞 喻雪芳 艾长发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4年第3期537-541,共5页
文中基于湿轮磨耗试验研究磨耗时间、污染物洒布量对环氧超薄抗滑磨耗层抗滑性能的影响,采用延长加速加载磨耗试验试件的BPN、TD以及磨耗质量损失率来评价超薄磨耗层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环氧超薄抗滑磨耗层的剥落率与磨耗温度、磨耗时... 文中基于湿轮磨耗试验研究磨耗时间、污染物洒布量对环氧超薄抗滑磨耗层抗滑性能的影响,采用延长加速加载磨耗试验试件的BPN、TD以及磨耗质量损失率来评价超薄磨耗层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环氧超薄抗滑磨耗层的剥落率与磨耗温度、磨耗时间以及骨料粒径成正相关,且在高温高磨耗时间的情况下剥落率仍小于0.6%,环氧超薄抗滑磨耗层随着污染物洒布量的增加BPN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液体污染物比固体沙土对路面抗滑性能衰减的影响更显著.环氧超薄抗滑磨耗层在经过20万次的作用后超薄抗滑磨耗层的BPN、TD以及磨耗质量损失率均体现出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沥青超薄铺装 路表抗滑 加速磨耗试验 抗滑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210改进的口罩佩戴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15
作者 夏翌雷 李秀云 +2 位作者 朱向军 李超 李晓磊 《长江信息通信》 2024年第10期5-8,共4页
为解决传统的基于STM32的口罩佩戴检测系统检测精度低、速度慢的问题。在基于STM32的口罩佩戴检测系统的基础上,引入K210模块对系统进行改进。在检测算法上,选择YOLOv2检测算法进行口罩佩戴检测。经过10组照片集的试验检测,结果表明:改... 为解决传统的基于STM32的口罩佩戴检测系统检测精度低、速度慢的问题。在基于STM32的口罩佩戴检测系统的基础上,引入K210模块对系统进行改进。在检测算法上,选择YOLOv2检测算法进行口罩佩戴检测。经过10组照片集的试验检测,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系统相较于基于STM32的口罩佩戴检测系统在精度上提升了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罩佩戴检测 K210 嵌入式 YOL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动花键抗磨损强度分析与试验
16
作者 郭梅 牟佳信 +3 位作者 李锦花 赵广 信琦 张茂强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97,共5页
为了解决航空发动机附件传动系统花键连接结构在正向设计阶段分析能力薄弱、缺少基础数据支撑,以及在复杂工作条件下齿面磨损严重等问题,开展了浮动花键磨损强度评估方法研究,提出适用于发动机附件传动系统浮动花键的齿面接触应力计算... 为了解决航空发动机附件传动系统花键连接结构在正向设计阶段分析能力薄弱、缺少基础数据支撑,以及在复杂工作条件下齿面磨损严重等问题,开展了浮动花键磨损强度评估方法研究,提出适用于发动机附件传动系统浮动花键的齿面接触应力计算方法。并开展了花键磨损影响因素对比试验,测量不同材料、表面粗糙度、表面处理、润滑条件、偏斜角、齿形条件下的磨损量和齿厚变化量。结果表明:花键表面硬度是决定抗磨损能力的主要因素,硬度大抗磨损能力强;在偏斜状态下工作的花键通过齿形修形改善接触区位置,降低接触应力,可提高抗磨损能力;润滑油润滑可以减小摩擦磨损,减少磨屑产生,是减小花键磨损的首要措施;正确选择齿侧间隙有利于减小磨损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动花键 抗磨损强度 试验 附件传动系统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氧化对弓网接触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邓磊 何志江 +3 位作者 殷成凤 王虹 高国强 王娟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2-168,共7页
高速列车通过弓网系统获取能量,弓网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对列车正常行驶具有重要意义。接触线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氧化,界面氧化对弓网接触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界面氧化程度下滑板材料的损伤特性尚不明确。基于往... 高速列车通过弓网系统获取能量,弓网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对列车正常行驶具有重要意义。接触线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氧化,界面氧化对弓网接触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界面氧化程度下滑板材料的损伤特性尚不明确。基于往复式弓网载流摩擦磨损试验台,通过在接触界面加入氧化铜粉末,定量研究界面氧化对弓网接触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不载流与载流条件下的试验,分析界面氧化时机械磨损与电气磨损的竞争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不载流时,界面氧化能有效减小滑板磨损率和摩擦系数;载流时,摩擦系数及滑板磨损率随氧化膜厚度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适当厚度的氧化膜能够降低接触副材料的机械磨损,改善弓网接触副的接触状态,氧化膜厚度继续增加会使电气磨损占主导地位,加剧接触副材料损失。观察滑板磨损形貌发现:无电流时,氧化膜的加入能够明显降低滑板与接触线间的黏着;载流条件下,当氧化膜厚度为4.6μm时,滑板表面较为平整光滑并存在大片铜转移层,随着氧化膜厚度继续增加,滑板表面烧蚀痕迹加剧。研究结果对认识弓网接触副损伤机理,提升弓网系统接触性能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弓网系统 界面氧化 摩擦磨损 表面形貌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石油机械冲蚀磨损机理研究进展
18
作者 王岳能 冼甲豪 +2 位作者 王萍 曾金辉 李志达 《设备监理》 2024年第5期48-51,共4页
冲蚀磨损是海洋机械设备主要失效形式之一。文章全面概述了冲蚀磨损理论与影响因素研究的发展历程,深入总结了随研究进展各冲蚀磨损影响因素的发现与试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冲蚀磨损影响因素过多,很难以一种具备普遍适用性的理论去解释... 冲蚀磨损是海洋机械设备主要失效形式之一。文章全面概述了冲蚀磨损理论与影响因素研究的发展历程,深入总结了随研究进展各冲蚀磨损影响因素的发现与试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冲蚀磨损影响因素过多,很难以一种具备普遍适用性的理论去解释,海上油气田石油机械冲蚀磨损机理与试验的研究方向应以模拟还原冲蚀工况的试验为主,以数值模拟分析为辅,结合宏观与微观进行全面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蚀磨损 金属表面 试验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MoNbTaVW难熔高熵合金涂层微动磨损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董颖辉 陈飞寰 +4 位作者 蔡召兵 林广沛 卢冰文 张坡 古乐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3-178,共6页
研究了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制备的MoNbTaVW难熔高熵合金涂层在不同载荷(10N、20N、30N)、不同微动磨损幅值(50μm、150μm、250μm)、不同循环次数(5000、10000、15000)下的微动磨损性能及微动磨损机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MoNbTaVW难熔高... 研究了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制备的MoNbTaVW难熔高熵合金涂层在不同载荷(10N、20N、30N)、不同微动磨损幅值(50μm、150μm、250μm)、不同循环次数(5000、10000、15000)下的微动磨损性能及微动磨损机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MoNbTaVW难熔高熵合金涂层由Fe_(7)Ta_(3)型HCP固溶体相、FCC固溶体相及(Fe,Ni)基体相组成,其中FCC相为未熔的高熵合金粉末。根据正交实验极差分析可知,微动磨损幅值对磨损体积的影响最大,微动磨损载荷对磨损体积的影响次之,微动磨损循环次数对磨损体积的影响最小,其中MoNbTaVW难熔高熵合金涂层在15000次、20N、250μm微动磨损条件下的磨损体积达到最大值;微动磨损载荷对摩擦系数的影响最大,微动磨损幅值对摩擦系数的影响次之,微动磨损循环次数对摩擦系数的影响最小,其中MoN bTaVW难熔高熵合金涂层在10000次、30 N、150μm微动磨损条件下的摩擦系数达到最大值。MoNbTaVW难熔高熵合金涂层的微动磨损机制主要为氧化磨损和黏着磨损,磨损产生的磨损碎片主要为Ta、W的氧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熔高熵合金 微动磨损 摩擦学性能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转印染工艺及其在女装中的实践应用
20
作者 骆小璐 李晓倩 +1 位作者 刘景仪 张春娥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8期45-49,共5页
以植物转印染为研究对象,分析植物转印染的研究现状,介绍植物转印染的染色工艺。控制变量探索植物转印染在不同面料中的印染效果,探究植物转印染在女装设计中的应用形式。经过多次试验对比,寻找所设计女装最适宜的植物转印染面料,并制... 以植物转印染为研究对象,分析植物转印染的研究现状,介绍植物转印染的染色工艺。控制变量探索植物转印染在不同面料中的印染效果,探究植物转印染在女装设计中的应用形式。经过多次试验对比,寻找所设计女装最适宜的植物转印染面料,并制作成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转印染 着色试验 女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